『壹』 斯大林曾下令封鎖烏克蘭,將所有糧食奪走,實行有計劃的種族滅絕。是真的嗎
有過大飢荒和屠殺,但不是玄幻小說般的封鎖、奪走所有糧食,更談不上種族滅絕
『貳』 《斯大林大街之戀》txt全集下載
斯大林大街之戀來 txt全集自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斯大林大街之戀
0 >>
許志,我真的很愛很愛你,你也愛我嗎?
許志用雙手捧起曉雅的臉,明亮的月光下,這張臉是那樣的美麗生動,他說我……不!不,也不是不愛,曉雅你是個好姑娘,應該有個更好的人來愛你,而我註定是個短命鬼,曉雅,不要愛我,真的,千萬不要愛我,我這么說都是為了你好,你知道嗎?
曉雅說,那你就不能放下你的沖鋒槍到我這里來嗎?
許志說,你一定也聽過那首詩吧?
曉雅說,是那首裴多菲的詩吧?
許志說,是,這首詩就是我給你的回答。
曉雅說,你還說什麼是為了我好,我看你是更愛你的自由。
許志說,都一樣的,曉雅,因為愛自由我可能會死。
曉雅說,你死了我也愛你。
許志望瞭望遠處沉沉壓過來的一片黑雲,低聲對曉雅說,暴風雨就要來了。
曉雅說,那就在它來臨之前愛我吧。
一列以許志為車頭,武燕燕為車尾的長長"火車"滑過南湖冰場,許志身後依次是陸曉雅、王捍東、林遠兵、蘇培、祝宇、沈虹、宋安江、康建林、武燕燕,他們每個人的……
『叄』 求一部關於蘇聯斯大林之戰的電影
[兵臨城下] 是根據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一本同名紀實小說改編,瓦西利也是確有其人,按照當時蘇聯的宣傳,瓦西利在二戰中一共斃敵400餘名,他繳獲德軍狙擊手的步槍瞄準鏡至今還在俄國的軍事博物館里展出。
這電影是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為背景的。
斯大林格勒位於伏爾加河下游西岸,原名察里津,是蘇聯內河航運干線伏爾加河的重要
港口,又是蘇聯南方鐵路交通的樞紐和重要工業城市。
德軍在圍攻列寧格勒不久,又於1942年7月17日,投入150萬的兵力進攻斯大
林格勒。希特勒甚至定下了7月25日以前攻佔斯大林格勒的計劃。
希特勒的陰謀再次破產了。蘇聯軍民在斯大林的號召下,誓死抗敵,人人都投身到反擊
德國法西斯的斗爭中去。
德軍集中了40個師的精銳部隊,每天出動上千架次飛機,把100多萬顆炸彈投向這
座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建築幾乎全被炸毀。
9月13日,德軍17萬人,500輛坦克向保衛斯大林格勒的蘇聯第62集團軍發起
猛攻。德軍在幾個地段突破蘇軍防線,進入市區陣地。
在這危急的時刻,蘇軍進行了英勇的抵抗。蘇聯人民也團結起來,人人手執武器在廢墟
中同沖擊市區的德軍展開搏鬥,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沖上去。一場最為殘酷、最為激烈的
市區爭奪戰開始了。
為了打敗法西斯,俄羅斯的人民付出了重大的犧牲,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精
神贊歌。
9月14日,爭奪市中心的激戰達到了白熱化的城市。德軍從早到晚沖鋒不止,他們死
傷殘重。據守斯大林格勒的62集團軍戰士,抱著與城共存亡的決心和德軍浴血戰斗。
為了爭奪火車站,德蘇雙方爭奪激烈,一周內火車站13次易手。
為了爭奪被德軍佔領的馬耶夫崗高地,近衛軍猛撲高地東北面的陡峭斜坡,沖入戰壕與
德軍展開了白刃搏鬥,終於把高地奪回。
守衛「巴甫洛夫大樓」的激戰持續了58個晝夜,敵人用火炮、迫擊炮進行射擊,還派
飛機向樓房轟炸,樓房雖被炸得面目全非,卻始終未被摧毀,蘇軍堅守樓房,給敵人一次又
一次的還擊。
一名護士為了掩護傷員,端起機槍消滅了30多個德軍,自己身負重傷,仍堅持到自己
的部隊趕到。
有7.5萬名姑娘,成為高射炮手、無線電兵、衛生員和護士,她們把自己的青春奉獻
給偉大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全城的人民和蘇軍密切配合,共同奮戰。拖拉機廠的工人們一
邊反擊敵人,一邊在彈片橫飛的車間里堅持生產。在激戰的九月份里,他們生產了1200
輛坦克和150輛牽引車……在參戰期間,無論男女老少,人人都是戰士,到處都是戰場,
希特勒的軍隊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久戰不勝。希特勒原想速戰速決,但斯大林格勒
人民的頑強反擊,使德軍陷入困境。從9月13日到26日,德軍每天幾乎傷亡3000多
人,但仍然不能佔領全城。德軍的士氣一天天低落下去,一個德國士兵在家信中哀嘆:
「我們不久就可以佔領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們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卻同時
又像月亮那樣遙遠。」
嚴寒的冬季終於來到了,毫無過冬准備的德國士兵陷入飢寒交迫中,很多士兵被凍死,
德國的戰鬥力一天天衰弱下去,戰爭的形勢逐漸開始變化。
11月19日,蘇聯紅軍終於迎來了激動人心的時刻,斯大林發起了大反攻的命令。
11月23日,蘇軍把33萬德軍困在了包圍圈中。德軍彈盡糧絕,他們處在死亡的恐
懼之中。德軍司令鮑羅斯在筆記中寫道:
「士氣低落了,解圍的希望破滅了。越來越疲憊的士兵都在斯大林格勒的地下室里為自
己尋找避難所,越來越經常聽到關於反抗已毫無意義的抱怨聲。」
鮑羅斯向希特勒發出沖圍撤退的請求。
剛從阿爾卑斯山賞雪歸來的希特勒發來一份急電:不許投降,第六軍團必須死守陣地,
直至一兵一卒一槍一彈。鮑羅斯陷入萬分絕望的情緒中,垂頭喪氣地坐在黑暗的地下室里的
行軍床上,向希特勒發出最後一份急電:「部隊將於24小時內最後崩潰。」
萬般無奈的希特勒急忙發出一份電令,升鮑羅斯為陸軍元帥,其餘117名軍官也各升
一級。希特勒希望他的封功加爵能加強德軍將士「光榮殉職」的決心。
接到電令的鮑羅斯徹底地失去了希望,一下子癱倒在地上。
2月2日,堅持了六個月的斯大林格勒大會戰終於結束了。9萬1千多德國官兵,其中
包括鮑羅斯在內的24名高級將領,穿著單薄的衣衫,抓緊裹在身上滿是血污的毛毯,在零
下24攝氏度的嚴寒下,一步一拐地走向寒冷的西伯利亞戰俘營。
斯大林格勒大戰給希特勒法西斯以致命的打擊,德軍再也無力進行大規模的反攻了,他
們一步步後退,開始走下坡路。蘇聯紅軍則開始大反攻,陸續收復了失地,並攻入德國本土。
蘇聯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從斯大林格勒大戰的勝利中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也堅定了徹底
打敗德國的信心。
斯大林格勒大戰的勝利,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偉大轉折。
斯大林格勒之戰的殘酷性在世界戰爭史上是非常罕見的。戰後英國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如此評述德軍對斯大林格勒的狂轟濫炸:「這是一次純粹的恐怖襲擊,其目的是盡可能多地屠殺平民,摧毀蘇軍士氣,散布恐慌氣氛。」一名德軍軍官在日記里寫道:「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個殺人爐灶……這里的街道不再是用米來計算,而是用屍體來計算。」蘇軍指揮官崔可夫回憶說:「我們的部隊在這里經受了從殘酷到頑強程度來說都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惡戰。」
德軍在會戰中傷亡約150萬人,占其在蘇德戰場作戰總兵力的1/4。
『肆』 課外書上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3、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4、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僖公五年》)
5、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趙策》)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8、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1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11、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孟子·盡心上》)
1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1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荀子·勸學》)
14、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盡數》)
15、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下》)
1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列傳》)
17、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18、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東方朔傳》)
1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0、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
2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論詩》)
22、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
2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2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原道》)
25、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
26、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
27、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訓儉示康》)
28、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29、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後赤壁賦》)
3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31、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無名氏《爭報恩》)
32、將在謀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馮夢龍《古今小說》)
33、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毛澤東《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34、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35、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自嘲》)
36、心事浩渺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魯迅《無題》)
成語名句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2、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韓非子》)
3、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4、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湯賦》)
5、月暈而風,礎潤而雨。(《宋·蘇詢》)
6、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
7、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
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曷冠子·天則》)
9、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10、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孔子)
11、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
13、兼聽則明,倔信則暗。(《漢·王符》)
1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15、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孫子》)
16、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17、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宋·朱熹》)
18、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
19、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
2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21、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宋·釋道原》)
22、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
23、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5、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
2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
27、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
29、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30、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曹操)
31、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運命論》)
32、精騖八極,心游萬仞。(《文賦》)
33、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詩經》)
34、勞於讀書,逸於作文。(元·程端禮)
35、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36、不愧於天,不畏於人。(《詩經》)
37、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誠子書》)
38、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39、山積而高,澤積而長。(劉禹錫)
40、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畫旨》)
41、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論語》)
42、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選》)
43、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古語)
4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45、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古語)
4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曹操)
47、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48、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
49、—年之計在於春.—日之計在於晨。(《南陽蕭繹》)
5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51、良葯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孔子家語》)
52、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中國古代其他時代名言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
2、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唐書)
3、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路史)
4、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舊唐書)
5、百聞不如一見。(漢書)
6、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漢書)
7、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8、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國志)
9、迅雷不及掩耳。(晉書)
10、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魏書)
11、不為五斗米折腰。(晉書)
12、請誅晁錯以清君側。(劉濞)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漢書)
14、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
15、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東方朔)
16、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後漢書)
17、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後漢書)
18、舉大事者,不忌小怨。(後漢書)
19、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史記)
20、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
2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
22、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史記)
23、強弩之末,力不能穿魯縞。(三國志)
2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蜀志)
25、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舊唐書)
26、貂不足,狗尾續。(晉書)
27、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
28、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資治通鑒)
29、士別三日,須刮日相看。(三國志)
30、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
31、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記)
32、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史記)
3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35、不可同日而語。(漢書)
36、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曹丕)
37、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陸機)
38、精騖八極,心游萬仞。(陸機)
39、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蔭。(陸機)
40、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41、樹欲靜而風不止。(漢,韓嬰)
42、水可載舟,亦可以覆舟。(魏徵)
43、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韓愈)
44、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韓愈)
45、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諸葛亮)
46、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
47、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王勃)
48、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49、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50、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歐陽修)
5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
52、政通人和,百廢俱興。(范仲淹)
53、人之所能,不能兼備,棄其所短,取其所長。
54、常格不破,人才難得。(包拯)
5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5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
57、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文嘉)
58、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明,凌濛初)
59、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明,凌濛初)
60、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蘇洵)
61、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6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63、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64、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也。(劉義慶)
65、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羅大經)
66、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67、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
68、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李密)
69、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70、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王羲之)
71、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72、疑則勿用,用則不疑。(陳亮)
73、丈夫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明,李開先)
74、寧為太平犬,不作亂離人。(馮夢龍)
75、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馮夢龍)
7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77、公則生明,廉則生威。(清,朱舜水)
78、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馬致遠)
79、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曹雪芹)
80、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元雜劇)
81、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吳承恩)
82、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之高翔。(丘遲)
83、推赤心於天下,安反側於萬物。(丘遲)
84、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丘遲)
85、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丘遲)
86、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87、一朝權在手,便來把令行。(朱灣)
88、此地無銀三百兩。
89、人怕出名豬怕壯。
90、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曹炯)
91、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92、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93、酒香不怕巷子深。
94、死豬不怕開水燙。
95、磨刀不誤砍柴工。
96、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
97、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98、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雜劇)
99、臨危受命,力挽狂瀾於既倒。
100、可望而不可即。(劉基)
101、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102、親者痛,仇者快。(朱浮)
103、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陸游)
104、打破沙鍋問到底。(吳昌齡)
105、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官場現形記)
106、前門拒虎,後門進狼。(趙雪航)
107、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杜弼)
10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彭大翼)
109、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紅樓夢)
110、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
111、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紅樓夢)
112、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紅樓夢)
113、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
114、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115、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紅樓夢)
116、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紅樓夢)
117、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杜牧)
118、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封神演義)
119、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三國演義)
120、心病還須心葯治,解鈴還是系鈴人。(紅樓夢)
12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西遊記)
122、嬉笑怒罵皆成文章。(黃庭堅)
123、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陸游)
124、銀樣蠟槍頭,中看不中用。(西廂記)
125、殺雞焉用宰牛刀。
126、書到用時方恨少。
12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128、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史記)
129、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史記)
130、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131、一登龍門,身價百倍。
132、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133、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134、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中國古代先秦名言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
2、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中庸)
3、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禮記)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5、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
6、苛政猛於虎。(禮記)
7、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8、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9、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書經)
10、良葯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家經)
11、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
12、知恥近乎勇。(禮記)
13、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14、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遠。(易經)
15、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書經)
16、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禮記)
17、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兩耳塞豆,不聞雷霆。(冠子)
18、放之四海而皆準。(禮記)
19、皇皇不可終日。(禮記)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書經)
21、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人。(禮記)
2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2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2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25、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
26、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
27、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論語)
28、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29、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
30、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
31、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
32、道不同,不相為謀。(孔子)
33、季孫之憂,不在?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孔子)
34、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35、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孔子)
3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37、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
3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39、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
40、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子)
41、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孔子)
42、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43、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孔子)
4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45、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孔子)
46、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子)
4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48、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孔子)
49、見義不為,無勇也。(孔子)
50、士可殺不可辱。(孔子)
51、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孔子)
52、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53、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孔子)
54、過而不改,是為過矣。(孔子)
55、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孔子)
56、當仁不讓於師。(孔子)
57、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孔子)
58、損者三樂:樂驕東,樂佚游,樂宴樂,損矣。(孔子)
59、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孔子)
60、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孔子)
6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孔子)
62、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
6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64、識時務者為俊傑。(孔子)
65、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孔子)
66、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
67、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6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
69、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孔子)
70、敏於事而慎於言。(孔子)
71、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
72、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73、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
74、既來之,則安之。(論語)
75、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7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77、朝聞道,夕可死矣。(孔子)
7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7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80、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論語)
81、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論語)
82、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論語)
83、禮之用,和為貴。(論語)
84、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
85、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86、聽其言,觀其行。(論語)
8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88、吾日參省吾身。(曾子)
89、貧而無怨,富而不驕。(論語)
90、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孔子)
9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孔子)
92、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孔子)
93、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孔子)
9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95、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論語)
96、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97、智者不惑,仁者不優,勇者不懼。(論語)
98、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99、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10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0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02、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孟子)
103、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104、養心莫善於寡慾。(孟子)
105、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孟子)
10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07、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
10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109、如欲平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孟子)
110、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悅而誠服矣。(孟子)
111、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
112、楊朱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孟子)
113、挾泰山以超北海,非不為也,而不能也。(孟子)
114、為長者折技,非不能也,而不為也。(孟子)
11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1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1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
118、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孟子)
11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120、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伍』 高爾基是被斯大林害死的嗎﹖
官方通報是自然死亡,但是後來被當時醫生說出,是被毒死的,據說是不願意對斯大林歌功頌德和為他寫傳記,引起斯大林不滿,高爾基的兒子也被用相同方法害死了。
『陸』 我需要些哲學或者詩集MP3
好像迅雷上面有這些詩集的MP3
『柒』 刺殺斯大林txt全集下載
刺殺斯大林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六十一章專 莫斯科的節日(屬大結局)
紅場。高大的斯巴斯克塔樓上的自鳴鍾再一次鳴響,大鍾的指針指向十點。緊接著伊凡大帝鍾樓四周的十數只大鍾同時敲響,整個紅場鍾聲一片。
最令人激動的時刻終於到了,人山人海紅場頓時一片歡騰。來自各行各業的男女老少的目光一同望著列寧墓上的檢閱台。
「立正!」
「敬禮!」
隨著兩聲響亮的喊聲,整個紅場上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再一次望著列寧墓上的檢閱台。
身穿大元帥服的斯大林率領著蘇聯政治局全體成員、蘇聯紅軍各軍、兵種的元帥、將軍列隊依次登上列寧墓。
斯大林神采奕奕,面帶微笑,他不停地揮舞著手臂向紅場上的人海招手。
整個紅場上頓時變成歡呼跳躍的海洋。
幾分鍾後,隨著雄壯音樂,身穿筆挺的紅軍元帥制服的國防人民委員伏羅希洛夫率領著蘇聯陸海空三軍儀仗隊正步通過檢閱台。隨後,一組組全副武裝蘇聯紅軍官兵方隊和一輛輛裝甲戰車、運兵車、榴彈炮車、火箭炮車、高射炮車沿著寬闊的紅場大道浩浩盪盪的……
『捌』 斯大林在告蘇聯人民書中做出了什麼聲明
偉大衛來國戰爭的目的不僅是要保自衛蘇維埃國家的自由和獨立,而且要援助那些淪為法西斯侵略者犧牲品的其他各國人民。他還強調指出:「我們為爭取自己祖國的自由而進行的戰爭,定會與歐美各國人民爭取獨立和民主自由的斗爭匯合在一起。這將是所有維護自由、反對希特勒法西斯軍隊奴役和奴役威脅的各國人民的統一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