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好聽的有聲小說有哪些
我本人一直在聽書,推薦幾本我自己喜歡的有聲小說有周浩輝的死亡通知單三部曲版《斗破蒼穹》權《救贖》《離別曲》紫金陳的高智商犯罪系列、謀殺官員系列、《長夜難眠》(刑偵推理)
天下霸唱的鬼吹燈《精絕古城》《龍嶺迷窟》共8部推薦1~2部後面的太誇張不喜歡(盜墓)
蕭鼎的《誅仙》(玄幻)
庚新的《惡漢》(穿越三國)
z大的《無限恐怖》(無限流開山之作)
靜官的《獸血沸騰》(穿越、魔幻)
還有挺多的一下子想不起來,這些小說都比較好找隨便下個聽書的app基本上都能找得到
❷ 有聲故事
http://www.verycd.com/topics/62044/
「刑警803」是上海市公安局刑事偵查總隊的代號,因其門牌號為803號而得名。803現在已經成為上海市家喻戶曉的刑警形象符號。目前仍在播出的大型廣播連續劇《刑警803》,就取材於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的偵查破案故事,經過藝術加工而成。
❸ 《上海故事》最新txt全集下載
上海故事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正文 楔子
一
我望著窗外漸漸不見高的遠方,緩緩的吐出了最後一口煙,嘴角不禁露出一絲笑,想到十幾個小時之後就能看到曾經那麼遙遠的她,跨越閩浙兩省路程顛簸的辛苦,也變得是一種快樂。高速公路上飛一般向後閃躲的路程指示牌在告訴我,離那個夢幻般的城市越來越近了。我開始興奮起來,而最後的一絲擔憂是我不知道,在那城市,我將要面對的是怎樣的未來。
二
我叫楠,在人生第二個本命年順利的從美麗的南方大學畢業了。也就在這一年,我毅然背上單薄的行囊離開了家鄉,決定到上海這個令無數人嚮往的,充滿神話的城市。吸引我的不是醉生夢死的霓虹,不是紙醉金迷的繁華,而是「她」。為了她,我放棄了家鄉很好的就業機會。因為我知道,沒有她在身邊的城市,不是我想要的天堂。
三
「到了!」一個老鄉用閩北方言解脫般大聲喊叫。
「不知道多久我才能再聽到家鄉話!」。我呼了口氣,輕輕的問自己。
走到車門邊,我遲疑了一下,然後用力地踏上了上海的土地。這一刻,我突然感覺到離她是這么的近。
「師傅,到哪?要車嗎?便宜的。」一個麵包車的司機很猥瑣卻又很熱情的湊過來問我。
我搖搖頭,心裡忽然有一絲莫名的害怕,對這個陌生城市的害怕。
飛快揚手招來「的士」,向司機說明由朋友介紹的廉價招待所地址,隨後馬上拿出手機,給她發信息——
「乖乖,我到上海了,明天我們就能見面了!」
我……
❹ 上海的弄堂 陳丹燕
要是一個人到了上海而沒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應該要覺得很遺憾。下午時
候,趁上班上學的人都還沒有回來,隨意從上海的商業大街上走進小馬路,馬上就
可以看到梧桐樹下有一個個寬敞的入口,門楣上寫著什麼里,有的在騎樓的下面寫
著1902,裡面是一排排兩三層樓的房子,毗臨的小陽台里暖暖的全是陽光。深
處人家的玻璃窗反射著馬路上過去的車子,那就是上海的弄堂了。
整個上海,有超過一半的住地,是弄堂,絕大多數上海人,是住在各種各樣的
弄堂里。
常常在弄堂的出口,開著一家小煙紙店,小得不能讓人置信的店面里,千絲萬
縷地陳放著各種日用品,小孩子吃的零食,老太太用的針線,本市郵政用的郵票,
各種居家日子裡容易突然告缺的東西,應有盡有,人們穿著家常的衣服鞋子,就可
以跑出來買。常常有穿著花睡衣來買一包零食的女人,腳趾緊緊夾著踩塌了跟的紅
拖鞋,在弄堂里人們是不見怪的。小店裡的人,常常很警惕,也很熱心,他開著一
個收音機,整天聽主持人說話,也希望來個什麼人,聽他說說,他日日望著小街上
來往的人,弄堂里進出的人,只要有一點點想像力,就能算得上閱人多矣。
走進上海人的弄堂里,才算得上是開始看上海的生活,商業大街、燈紅酒綠、
人人體面後面的生活。上海人愛面子,走在商店裡、飯店裡、酒吧里、公園里,個
個看上去豐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樣了。
平平靜靜的音樂開著;後門的公共廚房裡傳出來燉雞的香氣;有陽光的地方,
底樓人家拉出了麻繩,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統統拿出來曬著,新洗的衣服散發著香
氣,花花綠綠的在風里飄,仔細地看,就認出來這是今年大街上時髦的式樣;你看
見路上頭發如瀑的小姐正在後門的水鬥上,穿了一件縮了水的舊毛衣,用詩芬在洗
頭發,太陽下面那濕濕的頭發冒出熱氣來;還有修鞋師傅,坐在弄口,乒乓地敲著
一個高跟鞋的細跟,補上一塊新橡皮,旁邊的小凳子上坐著一個穿得挺周正的女人,
光著一隻腳等著修鞋,他們一起罵如今鞋子的質量和那賣次品鞋子的奸商。
還有弄堂里的老人,在有太陽的地方坐著說話。老太太總是比較沉默,老先生
喜歡有人和他搭話,聽他說說從前這里的事情,他最喜歡。
弄堂里總是有一種日常生活的安詳實用,還有上海人對它的重視以及喜愛。這
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自從十八世紀在外灘附近有了第一條叫「興仁里」的上海
弄堂,安詳實用,不卑不亢,不過分地崇尚新派就在上海人的生活里出現了。
19世紀50年代,由於上海小刀會在老城廂起義,上海人開始往租界逃跑,
在租界的外國人為了掙到中國難民的錢,按照倫敦工業區的工人住宅的樣子,一棟
棟、一排排造了八百棟房子,那就是租界弄堂的發端,到1872年,瑪意巴建起
上海興仁里,從此,上海人開始了弄堂的生活。
上海是一個大都市,大到就像飯店裡大廚子用的桌布一樣,五味俱全。從前被
外國人劃了許多塊,一塊做法國租界,一塊做英國租界,留下一塊做上海老城廂,
遠遠的靠工廠區的地方,又有許多人住在為在工廠做事的人開辟出來的區域里,那
是從前城市的劃分,可在上海人的心裡覺得這樣區域的劃分,好像也劃分出了階級
一樣,住在不同地方的人,彼此懷著不那麼友好的態度,彼此不喜歡認同鄉,因此
也不怎麼來往。這樣,上海這地方,有時讓人感到像裡面還有許多小國家一樣,就
像歐洲,人看上去都是一樣的人,仔細地看,就看出了德國人的板,法國人的媚,
波蘭人的苦,住在上海不同地域的人,也有著不同的臉相。所以,在上海從小到大
住了幾十年的人,都不敢說自己是了解上海的,只是了解上海的某一塊地方。
從早先的難民木屋,到石庫門里弄,到後來的新式里弄房子,像血管一樣分布
在全上海的九千多處弄堂,差不多洋溢著比較相同的氣息。
那是上海的中層階級代代生存的地方。他們是社會中的大多數人,有溫飽的生
活,可沒有大富大貴;有體面,可沒有飛黃騰達;經濟實用,小心做人,不過分的
娛樂,不過分的奢侈,勤勉而滿意地支持著自己小康的日子,有進取心,希望自己
一年比一年好,可也識時務,懂得離開空中樓閣。他們定定心心地在經濟的空間里
過著自己的日子,可一眼一眼地瞟著可能有的機會,期望更上一層樓。他們不是那
種純真的人,當然也不太壞。
上海的弄堂總是不會有絕望的情緒的。小小的陽台上曬著家制乾菜、剛買來的
黃豆,背陰的北面亭子間窗下,掛著自家用上好的鮮肉腌的鹹肉,放了花椒的,上
面還蓋了一張油紙,防止下雨,在風里嘩嘩地響。窗沿上有人用破臉盆種了不怕冷
的寶石花。就是在最動亂的時候,弄堂里的生活還是有序地進行著。這里像世故老
人,中庸,世故,遵循著市井的道德觀,不喜歡任何激進,可也並不把自己的意見
強加於人,只是中規中矩地過自己的日子。
晚上,家家的後門開著燒飯,香氣撲鼻,人們回到自己的家裡來,鄉下姑娘樣
子的人匆匆進出後門,那是做鍾點的保姆最忙的時候。來上海的女孩子,大都很快
地胖起來,因為有更多的東西可以吃,和上海女孩子比起來,有一點腫了似的。她
們默默地飛快地在後門的公共廚房裡干著活,現在的保姆不像從前在這里出入的保
姆那樣喜歡說話,喜歡搬弄是非了。可她們也不那麼會伺候上海人,所以,廚房裡
精細的事還是主人自己做,切白切肉,調大閘蟹的姜醋蘸料,溫紹興黃酒,然後,
女主人用一張大托盤子,送到自家房間里。
去過上海的弄堂,大概再到上海的別處去,會看得懂更多的東西。
因為上海的弄堂是整個上海最真實和開放的空間,人們在這里實實在在地生活
著,就是上海的美女,也是家常打扮,不在意把家裡正穿著的塌跟拖鞋穿出來取信。
❺ 求有聲小說或鬼故事下載的網站要長篇的無毒的
到
MP3電子書網
去免費迅雷高速打包下載吧!~
地址:
http://www.mp3dzs.com/
或網路一下「MP3電子書網
MP3dzs」
❻ 金宇澄的《繁花》:用上海話講上海故事,方言小說你能接受嗎
2020年4月,許久未曾露面的王家衛導演宣布要開拍他的新電視劇《繁花》,這是王家衛導演的首部電視劇作品。
男女主角選擇了實力派演員胡歌和馬伊俐,更是邀請了獲得過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的鮑德熹作為視覺總監。它以一種近乎強勢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讓我們去期待王家衛和金宇澄兩個上海男人的相遇,再現那個時代的繁華,跟隨名導演與名作家的步伐,從書本與影視之中領略那個時代的美麗風情。
❼ 關於上海王的筱月桂
嘉興一套下周起播出的《上海王》講述了舊上海一個流浪女,最後成為上海王的傳奇故事。該劇由袁立飾演主角筱月桂,角色年齡從15歲到84歲,跨度近70年。
電視劇《上海王》根據著名女作家虹影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上世紀初,世事風雲變幻的上海灘,一代奇女子筱月桂幾經起伏波動、最終成為上海王的傳奇一生。《上海王》中袁立扮演的筱月桂,先後與三個男人產生情感糾葛。她15歲遇到的第一個黑幫老大常力雄是個重情義的男人,他讓筱月桂從女孩變成女人;第二個黑幫老大黃佩玉陰險又花心,筱月桂在為替常力雄報仇而勾引黃佩玉的過程中,逐漸成熟;筱月桂真正愛上的是第三個黑幫老大余其揚,他是真正能在時代大潮中做出一番事業的男人……
袁立笑說:「其實,我更喜歡這部戲的後半部分,筱月桂經過磨難歷練之後,豐滿堅強了起來。這與我個人的性格很像,演起來也得心應手。唯一遺憾的是這部分有些短,還沒有演過癮戲就結束了。」
❽ 上海傳說過的靈異故事有哪些其中最為離奇的地方你真的了解嗎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靈異傳說,都有晚上不能去的「禁地」。有的是鬼樓,有的是車禍,各種民國故事流傳至今,讓人聞之變色。即使是在上海這塊寶地,也發生了很多奇怪的事情,有的撲朔迷離,有的背離科學。今天,《探秘編年史·邊肖》整理了上海十大真實靈異事件,分別是:延安路龍塔、徐家匯太平洋廣場「寶貝對不起」、龍華寺「陰陽河」。
3.龍華寺的陰陽河
上海十大靈異書每一本都真實發生過。
龍華有個傳說,不管你知不知道,就是龍華機場外的那條河,也叫陰陽河。外面的龍華寺是為了鎮上的惡鬼不要逃跑。如果你晚上去,會很陰暗。以前龍華有兩座塔,後來一座鎮妖塔倒了。龍華的這條河叫柴河浜,很多屍體和骨頭都被打撈上來了。當然很多都是戰時,所以戾氣更重。難怪自古就有「寶塔鎮河妖」的說法。說起這座古廟,還有一個感人的傳說。相傳三國時,西城康居國丞相有個長子,單名惠。他不愛富貴,看破紅塵,立志出家。他被稱為「康僧會」,堅持佛教敕令,來到中國傳播佛教,廣交好友。他東游上海和蘇州。有一天,來到龍華盪,看到這里的水天一色,塵土一塵不染。我認為這是一塊修行的寶地,我就住在這里蓋房子。
他不知道,這里的風景之所以幽靜不凡,是因為廣澤龍王在這里修建了龍宮。廣澤龍王看到這里住著一個和尚,非常不高興。有那麼一瞬間,我產生了一個不好的念頭,我想製造一場風波,掀翻和尚的草堂,把他嚇跑。然而,龍王突然發現草堂里放射出一縷光芒,上面有五色祥雲。龍王吃了一驚。走近一看,只見康僧會正在認真地看著,念叨著。龍王聽了一會兒,被和尚念的佛旨感動了。他不僅打消了自己原有的惡念,還上前對佛教界說:願回到東海,把龍宮讓給佛教界,以建設梵天。佛教界接受龍王的好意後,將龍宮改建為龍華寺,專程到南京拜見吳國君主孫權,請他幫忙修建佛塔,以安放他請來的舍利子。就這樣,龍華寺建起了13座佛塔,13件舍利子。孫花塔的故事是上海婦孺皆知的。
揭露真相:整個故事看起來好假好神秘,比如龍宮,龍王和尚等。這些顯然都是小說中的情節。你可以當小說來讀,不需要當真。
❾ 上海往事的劇情簡介
該劇以文壇傳奇人物張愛玲的一生為線索,講述了張愛玲從14歲一直到74歲的人生經歷。故事採用倒敘的方式展開,從張愛玲到美國的婚後生活說起。一天,張愛玲收到國內寄來的一個箱子,裡面是母親的遺物。她睹物思人,記憶的閘門像泄洪般被撞開,隨著她的回憶,觀眾將被帶入了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燈紅酒綠的上海灘。張愛玲的一生不動聲色地緩緩向大眾掀開:她如何在一個沉腐敗落的家庭成長,而至老死他鄉。 她生於上海,上海的富麗文明孕育了她;她求學香港,香港的殖民文化點拔了她;她轟動台灣,台灣的文化菁英,莘莘學子擁抱了她;她隱逝美國,客死異鄉,塵歸大海,她的故事仍未完。所以,她從海上來,來說她自己的故事。
船是在清晨的時候入港,碼頭上霧很重,舊金山的金門大橋穿過低雲半截在天上,像是一道通往天堂的大門。這是1955年的秋天,一個中國女子提著粗重的皮箱隨著碼頭上檢查證件的隊伍緩慢移動。她使用的證件是難民,證件上記載她的出生年月,身高體重,卻沒有記載她是一位中國知名的女作家。張愛玲,她就像一個初生的嬰兒一樣有了一個新的身份,難民。海面上茫茫一片,那使她的來處無跡可尋,對她來說,這世界盡可以落入「霧數」,因為在她心頭色彩分明。
三個月後,整個美國東部進如隆冬,張愛玲提著皮箱來到——麥道偉文藝營。她是誰?她從哪裡來的?在文藝營滯留了一段時間的瑞荷,除了和營里的老朋友天南地北的辯論時還感到一點生趣,他已經厭煩了在一個又一個這樣的作家收容所里混日子,他剛大病一場,中風使他的腳有些使不上力,當然他恨透了這個大食堂里千遍一律難以下咽的伙食。但是今天晚上,伙食不再是他的焦點,大廳里新來了一位東方的女作家,而且是從中國來的。瑞荷對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一直感到興趣和嚮往,立刻就前去和張愛玲自我介紹。張愛玲簡單的說了一些關於自己寫作方面的計劃,瑞荷絕對不知道坐在他面前這位女作家曾經在中國造成「傾城」似的轟動,她在他面前,就和這文藝營里所有的作家一樣,要靠寫作在美國生存並掙得一席之地。瑞荷已經六十六歲,他已經放棄了他自己的奮斗,但他很願意幫助張愛玲 。
兩天後,張愛玲珍重的把自己「金鎖記」改寫的英文小說「粉淚」【Pink Tears】的英文手稿交到瑞荷的手上,瑞荷連夜讀著,驚訝張愛玲的英語寫作能力,和她極富魅力的敘事手法,他迫不及待的要和她討論。隔天,他去敲張愛玲的門...
他敲開的是張愛玲的心門。一場春雪,熱情的營友拉張愛玲到田野間用滑雪板滑雪,南國來的張愛玲綻露難得的笑容。最初瑞荷總以老爸爸自居,但在四月的某一天,他鼓起勇氣去握張愛玲的手,張愛玲並沒有退縮,瑞荷知道他們彼此間有了依戀。
他們相處的時間匆促短暫,離別時瑞荷感受到張愛玲眼底的凄惶無助,瑞荷繼續前往下一個文藝營流浪,他對人生沒有具體計劃,唯一確定的是他不要婚姻。但是,兩個月後,他收到張愛玲一封信,她懷孕了。這封信徹底改變了兩人的命運。
張愛玲和瑞荷選擇放棄孩子,但決定要終生相伴。他們新婚不久,瑞荷就發作了一次中風,為他們的婚姻帶來嚴重的打擊。但瑞荷是意志堅強的人,他很快的康復了。為了讓張愛玲專心寫作,他開始為她料理生活上的瑣事,但在精神和經濟上他也逐漸的開始依賴張愛玲。瑞荷對已經是妻子的張愛玲了解有限,對她筆下所寫的中國和上海所知甚少,他只能像霧里看花一樣愛著他的新婚妻子。
1956年初冬他們接到一封從倫敦來的信,知道張愛玲的母親去世了。一個月後一個裝著母親遺物的大箱子從倫敦運來。當張愛玲揭開這口箱子,宛如揭開封藏已久的記憶,她細數著遺物和照片,那屬於家族燦爛耀眼的金黃,屬於童年的七彩,屬於少女時期的清冷慘灰,剎時間都回到眼前。在她自己形容有「古墓的清涼」的張家老宅,那空盪荒涼的下午,回盪的是她的輕聲私語。她揭開箱子,領著瑞荷,也領著我們一起走進了她生命的來處...
她說自己顯赫的家室,說她對遠渡重洋的母親有多少羅曼蒂克的想像,還有後母進門之後的種種遭遇,她毫不掩飾的把自己被父親毒打監禁的過程細細描繪,在日本飛機轟炸的死亡迫近之前,她已經先死在親情的無血刃下。
後來,她逃出了桎梏的家,來到母親和姑姑身邊,母親一直是她絕望中僅有的一線光,但是當她真的奔著光而來,才發現這光是炙人的烈。母親對她原有許多計劃安排,但是戰爭破壞了金融秩序,母親的生意失敗,沒有經濟來源,只能靠變賣古董支撐。和母親在一起生活這段時間,面對最現實難堪的經濟問題,張愛玲對母親一點憧憬的情感都被消耗在生活的焦慮中。母親對她許多要求她達不到,讓她感到無比挫折。沒有比讓母親失望令她更痛苦的事,她總是為了自己值不值母親這樣的投資感到焦慮。
戰爭破壞了交通運輸,遠東開往歐洲的船也停駛,張愛玲公考以遠東第一名的成績通過卻不能到英國念書,母親做了最壞的打算送她去香港。
港大時期,算是張愛玲人生里最無憂無慮的一段日子,她發憤讀書。拿獎學金,生活可以自給自足,她還交到一個好朋友炎櫻,為她生活帶來許多歡樂。她期待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保送英國繼續深造,但這個夢想又再一次被戰爭摧毀。日本發動了太平洋戰爭,香港在炮火下淪陷,港大停課,張愛玲不得不中輟學業回到上海。
這時候父親早已不往來,母親也在新加坡的戰火中下落不明,張愛玲唯一能依靠的親人只有姑姑。姑姑住在赫得路的愛丁堡公寓,原本在怡和洋行上班,薪資豐厚,但是在戰爭後,洋行裁員,姑姑的日子也只能勉強維持。張愛玲知道她必須要負擔自己的生活,雖然她也和炎櫻一起考進聖約翰大學,甚至還跟弟弟成了同學,但是一個月以後她就輟學,開始賣文為生。
她的英文流利,大美晚報時常刊登她的影評,寫作是張愛玲早有計劃的事,她知道她必須出手不凡,她醞釀了半年。1943年夏天,她帶著【第一爐香】的手稿去見上海著名的小說家周瘦鵑,【紫蘿蘭】這一本小型的小說叢刊登載了這篇小說,也等於宣告了張愛玲時代的來臨。連續三四個月之間她陸續寫出【心經】【傾城之戀】直到【金鎖記】,她讓整個上海文壇不論任何流派不得不注視她。因為作品的活躍她也認識了更多文壇的朋友,其中蘇青和她常被別人一起拿來評比,蘇青當時辦[雜志月刊],她向張愛玲約稿,張愛玲也大方的給她,兩人成為朋友,蘇青也為張愛玲一生僅此一段刻骨銘心的「傾城」之戀,寫下了序言。
張愛玲第一次聽到胡蘭成的名字就是從蘇青那裡,那年秋天胡蘭成在南京因故被捕,他在汪精衛主持的南京政府里擔任要職,主管文化宣傳事務,背後有一個復雜的政治世界,必須常與日本人周旋,以當時的說法是個不折不扣的漢奸。蘇青也是因為辦雜志約稿見胡蘭成的文章,竟然就熱心為他的事奔走,張愛玲無巧不巧被蘇青拉去見在南京政府主事的周佛海。而此時蹲在牢獄里的胡蘭成正為張愛玲刊登在天地月刊的一篇短文【封鎖】而傾倒。兩個月後他闖入張愛玲的生命,傾了她的城,寫下一段愛情的劫毀。
他被釋放之後,正值農歷年,過完年他就匆匆到上海,一下火車便去見蘇青,要來了張愛玲的地址。他和蘇青原也只是第一次相見。
張愛玲不見人。蘇青的警告跟著胡蘭成的腳步一路來到靜安寺附近赫得路口上的一棟很洋派的公寓,胡蘭成果然吃了閉門羹。屋裡的人遞了字條出來,說不方便見客。胡蘭成在門外傻立許久,這是張愛玲,他以算見著了。
門里的人沒有例外拒絕見客,但也破例的猶豫了片刻。胡蘭成瀟灑的筆跡,他的名字加上他的先前遭劫難的事自成一種魅力,讓拒絕的人感到心裡自有一種失落。第二天,胡蘭成在上海居所接到張愛玲的電話,下午張愛玲來見他。
那天下午,光陰是沙漏里的細沙,無聲無息從兩人言語間溜過,愛情又把言語織墜起來編成一張網,網住了兩個人。張愛玲不顧當時胡蘭成的政治背景和有妻小家室在南京的現實,一無反顧的和胡蘭成在一起,1944年的春夏,也是張愛玲這一生唯一一段最縱情歡快的光陰。張愛玲名聲如日中天,文章搶手,但也遭到文學界前輩愛之深責之切的嚴苛批評,胡蘭成也不惜筆墨撰寫「張愛玲的文章」來闡述他對張愛玲那玲瓏踢透的世界獨到的觀察,這無疑坐實了外界對兩人的傳言。
盛夏里,傳言漫燒到南京,胡蘭成的妻子和他離婚,在此之前,胡張兩人相戀,只是以心印心,並沒有結婚的打算,但愛情亦仙亦俗,兩人相愛還要問能否天長地久,於是炎櫻為媒,他們在這唯一的祝福里,寫下婚書,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這婚書在戰亂中如此單薄,而愛情又何嘗不是?秋天,胡蘭成轉往武漢接辦大楚報,在那裡認識了一個護士小周,武漢遭受盟軍轟炸,胡蘭成和小周的感情確有燎原之勢。遠在上海的張愛玲,經歷【傾城之戀】搬演成舞台劇的轟動,但她的愛情卻也岌岌可危的傾圮了。
日本終於戰敗,胡蘭成和偽南京政府的官員同列在通緝名單上,胡蘭成不得不改名換姓到溫州鄉下,張愛玲自己也受胡蘭成牽累,被冠以文化漢奸的罪名不能再發表任何作品,但她還是不斷在資助逃亡中的胡蘭成。冬天,她去溫州探他,滿懷思念要見胡蘭成,她原是要從胡蘭成那裡問一個答案,她性命懸系的這個男人,心裡是不容再有第二人,她到溫州,沒能得到胡蘭成的答案,卻又認識了另一位正以性命掩護胡蘭成的女子范秀美。張愛玲的心是碎了,她沿著溫州蜿蜒的小巷和胡蘭成無解的走著,她清剛簡潔的愛情不能忍受胡蘭成「霧數」,她說她不能愛了,她說離開他,她不至於尋短,也不會再愛她就只能是萎謝了。
母親也是在這一年秋天回來的。母親的男友在新加坡被炸彈炸死,母親一路流浪到印度,還做了印度總理尼赫魯妹妹的秘書。母親的探險並未終止,她把上回寄放在這里的一大卷蛇皮帶走,那個勞煩她和姑姑每年夏天都要搬到屋頂陽台去曬的東西,母親要拿去英國,她學了做皮包的技術,打算開皮包工廠。
張愛玲在這些年有了自己的成就,第一次能和母親像朋友一樣的平起平坐,他們喝茶,談文藝談電影,就是不觸碰彼此的感情世界。母親匆匆去來,這趟走了彷佛不預備再回中國,她挑了一張張愛玲的照片帶走,她說這張最像她的女兒。這也是張愛玲這一生最後一次和母親相聚。
中國經歷內戰,來到了解放時期。這時候她又開始寫作,經歷將近四年的沉默,她以涼京為筆名發表【小艾】和【十八春】。【十八春】在連載時造成廣大回響,甚至有人跑到家門口哭訴自己的遭遇和故事中的人物相同,再一次證明張愛玲文字不是空中樓閣,她的筆一直和讀者的世界貼靠的很近。
經歷幾次噤聲,張愛玲已經具備政治敏感力,她意識到自己的受歡迎可能會使她在政治風向上更不受歡迎。她為政治付出太高的代價,光陰流逝她已經越過三十,為了寫作,她決定離開故鄉。這一次她似乎和母親一樣知道自己不會再回來了。
張愛玲來到香港,一個茫茫過渡的城市,她在這城市迷走,尋找大學時熟悉的地方,那記憶中戰爭的影像早已被繁華覆蓋。
胡蘭成來到香港,對他這也是一個茫茫過渡的城市,他也在這城市裡迷走,梅濕的五月,他也許撐傘站在汽車站牌,他也許一個人進一家店裡吃茶。都是過客。胡蘭成經過香港去了日本。張愛玲經過香港去了美國。從此一生他們沒有再相遇。
關於這段愛情,她緘默一生,唯獨胡蘭成在十年後發表了「民國女子」為後世留下張愛玲在愛情中身影。但這對多數張迷仍是隔靴搔癢一般,張愛玲彷佛預知自己在亞洲不能遁隱,於是選擇以難民的身份到美國定居。遇到瑞荷,她的愛情在這塊土地上似乎有了著落,但孕育她創作的養分在這塊土地上已不復存在。
洛杉磯乾燥禿黃的山,迪斯科的重金屬色彩,龐克的時代,沒有人會注意一個中國女人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在路上行走。她走進一家Motel要了一個房間,她堅持要看對方的營業登記,確定這是一家新開的旅館,確定這里沒有跳蚤。
她到郵局取信,取來就往超市購物的紙袋一扔,那一袋子里都是沒有拆閱的信,她所有的家當都在這幾個紙袋裡。很不幸就連這樣的紙袋也有小偷光顧,並且偷走了她的護照。警方來詢問的時候,她無法描述另外一件比護照更重要的東西——她嘔心瀝血翻譯的英文版海上花。
自從瑞荷1964年病重,直到1967年秋天病逝,張愛玲可以說度過了有生以來最困苦的生活,她在寫作維生和照顧丈夫這兩件事的壓迫下心力交瘁,直到瑞荷過世,她才搬到加州開始她晚年獨居的生活,她把僅有的心力都放在改寫自己的小說,考據紅樓夢和譯注海上花這三件事情上,每一件事情都要耗費她好幾年的精力,她閉門謝客,不接電話也不回信,以至總有傳聞她已經謝世,某種程度來說,她活得的確像一縷精魂,她遊走在自己的世界裡,如果不是跳蚤,不會把她逼出來。
一位住在加州的建築師受朋友之託要照顧張愛玲,他主動依照通信地址去看她。他不太清楚張愛玲的背景個性,遞了字條進去,裡面遞一張字條出來,指示他把東西留在門口。這位先生只能依照辦理,當他離開時聽間門開的聲音,他忍不住回頭,門砰然關上,門口的東西不見了。在他心裡留下極神秘的印象。
後來他意外的接到張愛玲的電話,他和張愛玲約在一家Motel見面,這是六十歲的張愛玲,她穿著一身寬松的罩袍,腳上是一般浴室里才用的毛巾拖鞋,她用字精準簡單,她把需要對方幫忙的事情交代,並表示感謝。這位建築師因此了解張愛玲在Motel搬遷流浪數年是因為躲跳蚤的緣故,他立刻開始著手幫她找房子,也成為張愛玲晚年唯一能接近她的朋友。
張愛玲經過長達四五年的流浪生活,健康大受影響,她每天爭取寫作時間,卻還要分神去照顧纏身已久的種種疾病。她沒有心力再關注多餘的事務,寄來的郵件依然不拆,回一封兩年前的信是家常便飯,她把生活化約到最簡單——家徒四壁。一個紙箱便可以成為她的書桌,一張發票背後也可以當作草稿紙。
盡管這樣,她仍不失去與世界的聯系,電視是一扇她二十四小時都開的窗,她從這里看世界。而另外一個更豐富多彩的世界,則在她的筆下。她還照鏡子,還在意自己老化的狀態,選擇適當或最新的保養品。她還在意別人曲解或盜用她的作品,她還會像當年在上海一樣寫文章出聲反擊。
在寫作這件事上,她從未妥協,對自己也是如此,改寫十年的作品仍不滿意,她像一個將軍,堅持要戰到最後一兵一卒。所以盡管乾瘦脫形,大病一場就要躺好幾天,但是她從來沒有放棄。
有一袋超市送來的食物估計是她走以前三天打電話叫人送的,櫥子里還有十幾雙毛巾拖鞋的存貨。當警察接到公寓經理打來的電話,走進屋裡,她安詳的伏在行軍床的毛毯下。
1995年09月08日下午,洛杉磯的公寓外擠滿了華文媒體的采訪記者,謎一樣張愛玲沒有給世人留下一絲形影,她像一縷輕煙,散逸了,只留下她的文字,魔域一樣讓走進去的人無法走脫她的氣息。
一個星期後,他們依照遺囑把她的骨灰灑向大海,乾乾凈凈。
❿ 寫20-30年代上海四大流氓故事的小說
黃金榮,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舊上海灘里的特有產物。那些出身地位家道貧寒,但又不學無術的流氓,利用幫會勢力,網羅門徒,成為地方一霸。這些人無孔不入,在舊上海的三百六十行中權勢相加,左右逢源,一路而為上海聞人。對於這些人,老百姓給他們一個綽號,叫做「流氓大亨」!而舊上海的大亨里,排行第一的頭號大亨,當推黃金榮。1900年法租界第二次擴張後,越界築路使租界的面積增加了一倍多。為了加強租界內的治安,法國駐滬總領事白早脫和公董局總董白爾研究決定招募120名華人巡捕。這時,曾當過裱畫匠,後又在上海縣衙門里做過一陣子捕快的黃金榮聽說進了巡捕房當巡捕能吃香喝辣、前途無量,他不甘寂寞,便決定去碰碰運氣。這一年,他才22歲。那天一大早,黃金榮特地趕到老城隍廟的前八殿大灶前燒香、磕頭、祈禱神靈保佑。然後,他便來到設在公館馬路法租界總巡捕房報名應試。也許是他那強壯的身體佔了便宜,他居然給錄用了。進了巡捕房後,黃金榮就跟著法國巡捕的屁股後面,挨家挨戶去徵收「地皮捐」、「房屋捐」,還要到越界築路區為新建的房屋訂租界的門牌號碼。在這些工作中,他表現得格外賣力,還參與鎮壓那些不願意動遷的農戶、墳主和抗議加捐的小東主活動。由此,他就被警務總監看中,一下就由華捕提升為便宜,也就是包打聽。提拔後的黃金榮被派差到十六鋪一帶活動。這時候的他,一身便裝,成天地泡在茶館店裡,喝喝茶、吹吹牛,從中收集情報,聯絡眼線,也算是一項工作。莫看黃金榮人長得五大三粗,但腦子蠻活絡。他用「黑吃黑」、「一碼克一碼」的手法,網羅了一批「三光碼子」,即那些慣偷、慣盜、慣騙分子給他提供各類情報,破了一些案子。另外,他還製造假象,用賊喊捉賊的辦法提高自己的威信。有一天,法國巡捕房的街對面有一家咸貨行的一塊金字招牌突然不翼而飛。老闆急得六神無主。這時,有人就對那個老闆說對面的黃金榮破案子「交關靈光」。老闆進了巡捕房就直接點名找黃金榮破案。誰知,不等黃金榮跑出巡捕房,一班小癟三就敲鑼打鼓地將那塊招牌給送了回來。由此,黃金榮名聲大噪。其實,這全是黃金榮在幕後一手策劃、導演出的一出醜局。不久黃金榮又被提升兼任刑事出外勤股和強盜班二個部門的領班。不過,黃金榮在任期間還真的破過幾件大案子。有一次,法國總領事的書記官凡爾蒂偕同夫人去太湖游覽。沒想到竟遭到了那裡土匪的綁架。法租界聞訊後,就派黃金榮前往營救。黃金榮找來了手下的小嘍啰找到了太湖土匪的頭領「太保阿四」、「豬玀阿美」,便輕而易舉地將這一對「法國肉票」保釋了出來。還有一次,福建省督理周蔭人的參謀長楊知候帶了六箱古玩、字畫到上海來。不料,一出碼頭就被人盜走。為此,松滬護軍使何豐林特請黃金榮協助追查。結果,不到半天黃金榮就將原物如數追回。在當包打聽的生涯里,最令黃金榮得意的還是偵破法國天主教神父被綁架案。為此,法國東正全權大臣授予黃金榮一枚頭等金質寶星。法國巡捕房提升他為唯一的一個華探督察長,另派8名安南巡捕給他當保鏢。從此以後,黃金榮更是飛揚跋扈、膽大妄為,成為地方一霸。 一般是說流氓三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