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魯迅的<中國小說簡史>中的錯誤之處
魯迅
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祖籍河南省汝南縣。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樟壽,號豫才;「魯迅」是其投身五四運動後使用的一個筆名,因為影響日甚,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魯迅。
生平
魯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於紹興都昌坊口一個封建士大夫家庭,7歲啟蒙,12歲就讀於三味書屋,勤學好問,博聞強記,課余喜讀野史筆記及民間文學書籍,對繪畫藝術產生濃厚興趣,自此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他不囿於四書五經,多方尋求課外讀物,努力掌握歷史文化知識。
紹興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特別是眾多越中先賢的道德文章,給魯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響。魯迅少年時代,祖父因科場案下獄,父親病故,家道從此中落。魯迅由一個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長房長孫,變成了一個破落戶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變故,使少年魯迅飽受人間冷暖,世態炎涼,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認識到封建社會的腐朽和沒落。魯迅母親魯瑞,農民的女兒,品格高尚,對魯迅影響很大。
1898年春,魯迅離開故鄉,滿懷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師學堂,翌年,因不滿學堂的「烏煙瘴氣」,改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他廣泛接觸西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閱《時務報》,看《天演論》,深受維新思潮和進化論學說的影響,初步形成「將來必勝於過去,青年必勝於老人」的社會發展觀。
1902年,魯迅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被官派赴日留學。他先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語,後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習醫。因深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浪潮的影響,積極投身於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課余「赴會館,跑書店,往集會,聽講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1906年,魯迅在事實面前,有感於國內同胞的愚弱,認識到改變國民性的重要,便毅然棄醫從文,邁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選擇了文學藝術,以筆作為自己救國救民的戰鬥武器。他參與籌辦文藝雜志《新生》,撰寫了《人之歷史》、《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等早期重要論文。魯迅認為,中國的嚴重問題在於人,不在於物;在於精神,不在於物質;在於個性,不在於「眾人」;要「立國」,必先「立人」,而「立人」的關鍵,在於個性的覺醒與精神的振奮。
辛亥革命前夜,魯迅回到祖國,先在杭州的浙江兩級師范學堂執教,擔任化學、生理學教員,後又回到故鄉紹興,擔任紹興府中學堂監學兼博物教員、山會初級師范學堂監督(校長)。他一方面教書育人,培養青年, 一方面積極投身於辛亥革命。 他領導故鄉文學團體「越社」, 支持創辦《越鐸日報》。 1912年初, 魯迅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赴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任職,不久,隨教育部遷至北京,任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同時先後受聘於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擔任校外兼職講師。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魯迅深受鼓舞,與李大釗、陳獨秀等當時許多先進知識分子一起,寫文章,辦雜志,揭開了中國五四運動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積極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擊幾千年來的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1918年,他發表了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小說通過象徵的藝術手法,無情地揭露了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強烈地控訴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惡。此後,魯迅「一發而不可收」,以徹底的不妥協的姿態,創作了《孔乙己》、《葯》、《阿Q正傳》等許多小說和大量雜文、隨筆、評論,從而成為五四運動的先驅和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1926年夏,魯迅離開北洋軍閥盤踞的北京,南下廈門,擔任廈門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同時兼任國學院教授。1927年初,魯迅又轉赴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擔任了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同時兼任教務主任,一邊從事教育和文學創作,一邊投入新的戰斗。同年4月,反革命政變發生,魯迅經受了腥風血雨的考驗,因營救學生無果,憤而辭職。在血的教訓面前,魯迅早年形成的社會發展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嚴厲解剖自己的思想,糾正了過去只信進化論的「偏頗」,從此,他的思想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起點。20年代中期,參與創辦《莽原》周刊、《語絲》周刊和文學社團末名社。1927年初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1927年8月到廈門大學任教授。
1927年10月,魯迅到了上海,從此定居下來,集中精力從事革命文藝運動。1928年與郁達夫創辦《奔流》雜志。193O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他是發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領導人,曾先後主編《萌芽》、《前哨》、《十宇街頭》、《譯文》等重要文學期刊。他參加和領導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等許多革命社團。他主編《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許多刊物,團結和領導廣大革命的、進步的文藝工作者,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國民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他堅持韌性戰斗,撰寫了數百篇雜文。這些雜文,如匕首,似投槍,在反文化「圍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貢獻。他與共產黨人交往密切,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他以「竊火者」自喻,致力於中外文化交流,倡導新興木刻運動。他關心青年,培養青年,為青年作家的成長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大陸新村寓所與世長辭,終年55歲。
魯迅寫過一首《自嘲》詩,其中有兩句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魯迅一生寫下了800多萬字的著譯,他的《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許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譯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語等多種文字,飲譽全球。《魯迅全集》是他留給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魯迅的生平和創作
魯迅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為《新青年》寫稿時開始使用的筆名。魯迅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為《新青年》寫稿時開始使用的筆名。
魯迅於1881年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歲那年,他的原來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獄,此後他的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至死亡,家境便迅速敗落下來。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是家庭的長子,上有孤弱的母親,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親一起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天真活潑的童年生活結束了,他過早地體驗到了人生的艱難和世情的冷暖。他經常拿著醫生為父親開的葯方到葯店去取葯,拿著東西到當鋪去變賣。在過去家境好的時候,周圍人是用一種羨慕的眼光看待他這個小「公子哥兒」的,話語里包含著親切,眼光里流露著溫存。但現在他家窮了下來,周圍人的態度就都變了:話語是涼涼的,眼光是冷冷的,臉上帶著鄙夷的神情。周圍人這種態度的變化,在魯迅心靈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對他心靈的打擊也太大了,這使他感到在當時的中國,人與人之間缺少真誠的同情和愛心。人們是用「勢利眼」看人待物的:對有錢有勢的人是一種態度,對無錢無勢的人又是另一種態度。多年之後,魯迅還非常沉痛地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吶喊〉自序》)
家庭的變故和變故後的人生體驗,也使魯迅從少年時候起就親近下層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農村,這使他有機會接觸和了解農民的生活。特別是在他祖父入獄的前後,他不得不到農村的親戚家避難,長時期住在農村。在那裡,他與農村的孩子們成了朋友,與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劃船,一起看戲,有時也一起到他們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們之間,沒有相互的歧視和仇視,而是相互關心,相互友愛。魯迅一生都把他與農村小朋友這種樸素自然、真誠單純的關系當作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關系而懷念著,描寫著。
在當時,一般的讀書人走的是三條道路:一條是讀書做官的道路。通過科舉考試,可以陞官,可以發財,個人身價百倍,家庭也隨之受到世人的羨慕。這被認為是讀書人的「正路」。當不上官的還可以去當某一個官僚的「幕僚」,為這個官僚出謀劃策,奔走效力,接受這個官僚的饋贈。借著這個官僚的權勢,自己也有了權勢。這是當時讀書人常走的第二條道路。假若前兩條道路都走不通,還可以去經商,雖然這被當時的官僚所不齒,但到底可以發家致富,不致落到被侮辱、被損害的社會底層。魯迅走的則是為當時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條道路:進「洋學堂」。這在當時的中國,是被一般人視為「把靈魂賣給洋鬼子」的下賤勾當的。1898年,18歲的魯迅,懷揣著慈母多方設法籌措的8塊銀元,抱著到「異地」去尋「別一類」的「人們」的目的,離開了家鄉,進了南京水師學堂,後來又改入南京路礦學堂。這兩所學校都是當時的洋務派為了富國強兵而興辦的,其中開設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傳授自然科學知識的課程,這是在中國傳統的教育中所從來沒有過的。在課余,魯迅還閱讀了外國文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這大大開拓了他的文化視野。特別是嚴復翻譯的英國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論》,更給予魯迅以深刻的影響。《天演論》是介紹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的一部著作,這使魯迅認識到現實世界並不是和諧完美的,而是充滿了激烈的競爭。一個人,一個民族,要想生存,要想發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強的精神。不能甘受命運的擺布,不能任憑強者的欺凌。
魯迅的生平和創作魯迅是一個求知慾很強的人,在南京路礦學堂求學期間,他的學習成績一向優異,這使他在畢業後獲得了官費留學的機會。1902年,他東渡日本,開始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後來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他之選擇學醫,意在救治像他父親那樣被庸醫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譏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的健康狀況。日本就是通過西方的醫學認識到西方科學技術的價值和意義的,魯迅也想通過醫學啟發中國人的覺悟。但他的這種夢想並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嚴酷的現實粉碎了。當時的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迅速強大起來,但日本軍國主義的勢力也在同時發展著。在日本,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魯迅,經常受到具有軍國主義傾向的日本人的歧視。在他們的眼睛裡,凡是中國人都是「低能兒」,魯迅的解剖學成績是59分,就被他們懷疑為擔任解剖課的教師藤野嚴九郎把考題泄露給了他。這使魯迅深感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課前放映的幻燈畫片中,魯迅看到一個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捉住殺頭,一群中國人卻若無其事地站在旁邊看熱鬧。魯迅受到極大的刺激。這使他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要改變中華民族在強國林立的現代世界上的悲劇命運,首要的是改變中國人的精神,而善於改變中國人的精神的,則首先是文學和藝術。於是魯迅棄醫從文,離開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回到東京,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籌辦文學雜志,發表文章,從事文學活動。在當時,他與朋友們討論最多的是關於中國國民性的問題:怎樣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麼?它的病根何在?通過這種思考,魯迅把個人的人生體驗同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奠定了他後來作為一個文學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礎。在當時,他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共同翻譯了兩冊《域外小說集》,他個人單獨發表了《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等一系列重要論文。在這些論文中,他提出了「立國」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並熱情地呼喚「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的「精神界之戰士」。
在留學日本期間,魯迅對當代世界文化的發展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對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有了更切實的思考,也初步形成了他的獨立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魯迅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他的思想和感情不但為當時大多數的中國人所無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學生中也很難得到廣泛的響應。他翻譯的外國小說只能賣出幾十冊,他籌辦的文學雜志也因缺乏資金而未能出版。家計的艱難使魯迅不得不回國謀職。1909年,他從日本歸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員。這個時期,是魯迅思想極其苦悶的時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時的振奮,但接著是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歷史丑劇的不斷上演,辛亥革命並沒有改變中國沉滯落後的現實狀況和被西方帝國主義所欺侮的歷史命運。社會的昏亂,民族的災難,個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魯迅感到苦悶、壓抑。在這時,人生像一杯苦酒,喝在肚裡,苦在心裡,欲吐吐不出,欲忍忍不下。但也正因為如此,當五四新文化運動發生之後,他的壓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樣通過文學作品猛烈噴發出來。在那時,他已經在教育部任職,並且隨教育部一同遷居北京。
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也是中國最早的現代白話小說,標志著中國小說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這篇小說,凝聚了魯迅從童年時起到那時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體驗和對於中華民族現代命運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過「狂人」之口,把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專制的歷史痛斥為「吃人」的歷史,向沉滯落後的中國社會發出了「從來如此,便對么?」的嚴厲質問,大聲疾呼:「救救孩子!」可以說,魯迅的《狂人日記》是討伐傳統封建專制文化的一篇檄文,是呼喚重建中國現代新文化的宣言書。它帶著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中華民族的凄厲的聲音向全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重新崛起的意志和信念。
《狂人日記》之後,魯迅一發而不可收,連續發表了多篇短篇小說,後來編入《吶喊》《彷徨》兩個短篇小說集,分別於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魯迅的小說作品數量不多,意義卻十分重大。中國的小說,只有到了魯迅那裡,才把目光集中到社會最底層這個更廣大的題材領域,描寫這些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況。這是與魯迅的創作目的分不開的。魯迅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南腔北調集·我怎麼做起小說來》)這種表現人生、改良人生的創作目的,使他描寫的主要是孔乙己、華老栓、單四嫂子、阿Q、陳士成、祥林嫂、愛姑這樣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但在缺乏真誠愛心的當時的中國社會中,人們給予他們的卻是侮辱和歧視,冷漠和冷酷。這樣的社會難道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嗎?這樣的人際關系難道是合理的人際關系嗎?最令我們痛心的是,他們生活在無愛的人間,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們彼此之間也缺乏真誠的同情,對自己同類的悲劇命運採取的是一種冷漠旁觀甚至欣賞的態度,並通過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來宣洩自己受壓迫、受欺侮時郁積的怨憤之氣。在《孔乙己》里,有惡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顧客;在《阿Q正傳》中,別人欺侮阿Q,阿Q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魯鎮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劇當作有趣的故事來欣賞……所有這一切,讓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這是一個多麼冷酷無情的世界!這是怎樣一種扭曲的人生!魯迅對他們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愛他們,但希望他們覺悟,希望他們能夠自立、自主、自強,挺起腰桿來做人,爭取自己幸福的未來。
除了社會底層的人物形象之外,魯迅還塑造了一些剛剛覺醒的知識分子形象。這些知識分子有進步的要求,有改善社會的良好願望,有對人、對己的真誠的感情,真誠的愛,但當時的社會卻不能容忍他們。「狂人」詛咒人吃人的現象,希望人人都能成為「不吃人的人」,成為「真的人」,周圍的人就把他當成瘋子,必欲除之而後快(《狂人日記》);夏瑜為社會而犧牲,茶客們說他「瘋了」,華老栓則用他的血來治自己兒子的病(《葯》);魏連殳關心中國社會,社會卻來迫害他,到他不再關心中國社會時,周圍的人卻來巴結他(《孤獨者》)。《在酒樓上》中的呂緯甫,《傷逝》中的子君和涓生,都曾為社會,為自己,追求過,奮斗過,但在沉滯落後的中國社會,經歷的都是悲劇的命運。魯迅同情這些知識分子,就是同情中國社會,關心中華民族的命運,因為在當時的社會,只有這些知識分子還在為社會的進步而掙扎、奮斗。
魯迅對社會上的兩類人是抱著深惡痛絕的態度的,那就是那些權勢者和偽君子。《孔乙己》中的丁舉人、《阿Q正傳》中的趙太爺、《祝福》中的魯四老爺、《長明燈》中的郭老娃、《離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這樣一些權勢者的形象。他們在當時的中國社會中有權有勢,但對他人的命運卻沒有真誠的關心,對社會的進步沒有絲毫的熱情,他們關心的只是自己的權勢和地位,自私、虛偽、冷酷,阻礙著社會的進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銘、《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則是一些假道學、偽君子,他們口口聲聲說是關心社會的道德,實際上他們自己都是毫無道德心的人。
魯迅的小說寫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沒有離奇的故事,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卻充滿了無窮的藝術魅力。這種魅力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他對人、對生活的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對人的內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畫帶來的。這需要高超的藝術功力。讀魯迅的小說,時時有一種「發現的喜悅」。畫面是普通的畫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我們卻在這么普通的畫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隨時都能注意到我們平時注意不到的特徵,覺察到我們平時覺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動。正是由於這種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畫,使魯迅小說的藝術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徵。在青年時期,我們涉世不深,對人生還沒有更多的親身體驗,魯迅小說是作為一個整體進入我們的感覺世界的,但在我們感覺到的人物和畫面中到底潛藏著多麼豐富的內涵,我們還不可能盡數感覺到,隨著我們社會經驗的增加和人生體驗的深化,這些人物和畫面的內涵就會不斷從中生發出來。為了揭示不同生活畫面和不同人物命運的不同的意義,魯迅的小說結構是多變的,幾乎一篇有一篇的樣式,一篇有一篇的寫法。《狂人日記》與《阿Q正傳》不同,《孔乙己》與《白光》不同,《故鄉》與《祝福》不同,《孤獨者》與《傷逝》不同。不僅結構樣式不同,音調節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麼的單純而又冷峻,《傷逝》則那麼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魯迅的小說是小說,也是詩,意境幽深,外冷內熱,其運用民族語言的功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在寫作《吶喊》《彷徨》的同時,魯迅還創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詩集《野草》。前者出版於1928年,後者出版於1927年。如果說《吶喊》《彷徨》中的小說是魯迅對現實社會人生的冷峻的刻畫,意在警醒沉睡的國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則是魯迅溫馨的回憶,是對滋養過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懷念。幼時的保姆長媽媽,在備受歧視的環境中給予過他真誠的關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羈的老友范愛農,給過他無限樂趣的「百草園」,吸引著他的好奇心的民間戲劇和民間娛樂活動……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這個險惡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們,滋養了魯迅的生命。這些散文,把抒情、敘述、議論結合在一起,有時如平靜的港灣,有時如波濤翻滾的大海,有時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時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態,體現了魯迅散文創作的藝術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凈細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詩則呈現出迷離恍惚、奇詭幻美的意境,它們像一團團情緒的雲氣,在空中旋轉飄盪,變幻出各種意想不到的形狀。魯迅內在的苦悶,化為了夢,化為了超世間的想像,使《野草》成了中國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一朵奇葩。魯迅曾對別人說:「我的哲學都在《野草》里。」魯迅最內在的情緒體驗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過這種奇特的藝術手段傳達出來。魯迅的藝術創造力是驚人的。
最充分體現魯迅創造精神和創造力的還應該首推他的雜文。「雜文」古已有之,在外國散文中也能找到類似的例證,但只有到了中國現代文化史上,到了魯迅的手中,「雜文」這種文體才表現出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潛力。魯迅的雜文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文化的一部「史詩」,它不但記錄了魯迅一生戰斗的業績,同時也記錄了魯迅那個時代中國的思想史和文化史。中國古代的文化不像西方的文化,西方中世紀處在一種宗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的統治之下,只要掙脫了這種宗教文化的束縛和禁錮,西方的近現代文化就有了發展的力量。中國古代文化則是由各種不同的文化共同構成的,在幾千年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各種文化都摻雜在了一起,當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要創造適應於中國現代發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時,遇到的是從各種不同的階層,各種不同的人物,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的誣蔑和攻擊。魯迅的雜文就是在這種沒有固定不變的戰線、沒有固定不變的論敵的思想文化斗爭中自然形成的。從五四起,魯迅就開始用雜文的形式與反對新文化的各種不同的論調進行斗爭,但那時他還是不自覺的。到了後來,有些人開始嘲笑他是一個「雜文家」,他才更明確地意識到「雜文」的力量,並且開始自覺地從事雜文的創作。魯迅說,雜文是「感應的神經」,它能夠「對於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從而為新文化、新思想的發展在舊文化、舊思想的荊棘叢莽中開辟出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夠存在,能夠發展,能夠壯大。魯迅一生寫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15部雜文集,在這15部雜文集中,魯迅把筆觸伸向了各種不同的文化現象,各種不同階層的各種不同的人物,其中有無情的揭露,有憤怒的控訴,有尖銳的批判,有辛辣的諷刺,有機智的幽默,有細致的分析,有果決的論斷,有激情的抒發,有痛苦的吶喊,有親切的鼓勵,有熱烈的贊頌,筆鋒馳騁縱橫,詞采飛揚,形式多樣,變化多端。它徹底打破了中國古代散文「溫柔敦厚」美學風格的束縛,更自由、大膽地表現現代人的情感和情緒體驗,為中國散文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更加寬廣的道路。魯迅雜文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魯迅晚年還完成了一部小說集《故事新編》(1936年出版)。這部小說集取材於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和歷史事實,但它沒有拘泥於原有的故事,而是加進了魯迅自己的理解和想像,有些還採取了古今交融的寫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現代人發生直接的對話。魯迅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我們能夠通過對現實人物的感受和理解,還古代人物一個鮮活真實的面貌,也通過對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現實人物的真實面目。通過《故事新編》中的小說,魯迅實際重構了中國的文化史,揭示了中華民族存在和發展的根據,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國封建文人聖化了的歷史人物的形象。《補天》可以被認為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創世紀」, 在魯迅的觀念中,真正體現中華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聖先賢和帝王將相,而是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女媧,她是中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徵;《奔月》寫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劇,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類,但那些自私狹隘的世人並不想繼承、發揚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實現自己自私狹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學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拋棄;《鑄劍》表現的是被壓迫者向壓迫者復仇的主題;《理水》《非攻》歌頌了中國古代那些身體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式的人物。孔子、老子、莊子、伯夷、叔齊這些歷史人物也在魯迅的筆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愛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魯迅的《故事新編》以荒誕的手法表現嚴肅的主題,創立了一種完全新型的歷史小說的寫法。
魯迅的思想和藝術的創造力是驚人的,他在短篇小說、散文、散文詩、歷史小說、雜文各種類型的創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創造。這使他成為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一個世界性的文學大師。他的一生是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掙扎奮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筆堅持社會正義,反抗強權,保護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熱情支持青年學生的正義斗爭,揭露段祺瑞執政府鎮壓學生運動、製造「三一八」慘案的罪惡行徑,寫下了《記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後期,他反對國民黨政府對共產黨人和進步青年的血腥鎮壓,參加了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寫下了《為了忘卻的記念》等一系列充滿義勇正氣的文章。「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1936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於上海。成千上萬的普通人自動地來為他送行,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三個字。
著作
《吶喊》(短篇小說集)1923,新潮社
《中國小說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熱風》(雜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說集)1926,北新
《華蓋集》(雜文集)1926,北新
《華蓋集續編》(雜文集)1927,北新
《墳》(論文、雜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詩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雜文集)1928,北新
《三閑集》(雜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雜文集)1932,合眾書店
《魯迅自選集》1933,天馬
《兩地書》(書信集)與景宋合著,1933
❷ 讀十六年前回憶有感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本文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捕後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於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除開頭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後的順序來敘述的。被捕前寫父親燒掉文件和書籍,工友閻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勢的險惡與處境的危險;被捕時寫了敵人的心虛、殘暴與父親的處變不驚;法庭上描寫了李大釗的鎮定、沉著;被害後寫了全家的無比沉痛。
本文是回憶錄。作者採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回憶了父親被害的全過程,內容真實可信,語言樸素自然,既具有文學價值,又具有很強的史料價值。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使學生藉助課文,激發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二是引導學生領悟課文前後照應的寫法。
本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了解李大釗同志被害的過程,感受李大釗的高貴品質。難點是對本課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需要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理解。有條件的要指導學生搜集資料,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父親是很慈祥的,從來沒罵過我們,更沒打過我們。我總愛向父親問許多幼稚可笑的問題。他不論多忙,對我的問題總是很感興趣,總是耐心地講給我聽。這一次不知道為什麼,父親竟這樣含糊地回答我。
作者當時年紀小,對父親為什麼燒掉書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問父親,卻只得到一個含糊的回答。這同父親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兒提出的問題多麼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因為當時的局勢十分嚴重,不是同孩子談心的時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書籍和文件落到敵人手裡這樣的事情,也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這里寫出了李大釗同志對待親人慈愛和善與對待工作認真嚴肅兩個方面的統一。
②局勢越來越嚴重,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他的朋友勸他離開北京,母親也幾次勸他。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這里的工作多麼重要。我哪能離開呢?」母親只好不再說什麼了。
在嚴重的局勢下,同志和親人勸李大釗離開北京,但他堅決不肯,當時李大釗同志是北京黨組織的負責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勢的險惡、處境的危險,但決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這表現了他對革命高度負責的精神。
③在法庭上,我們跟父親見了面。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父親雖受敵人的折磨,但依舊沉著、慈祥。「沒戴眼鏡」「亂蓬蓬的長頭發」說明敵人對李大釗施了重刑,「平靜」說明李大釗經歷殘酷的折磨後依舊堅強,「慈祥」充分體現了李大釗對親人的愛。
④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於革命事業的信心。
面對親人的哭喊,李大釗只是「瞅了瞅」,沒有說一句話,「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為什麼會這樣?原因是「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就是他對於革命事業的信心。正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心,所以李大釗在極端危險和困難的情況下能夠坦然自若;正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毫不動搖,而且也不因親人的喊聲、哭聲而憂傷。相反地,他用「安定」「沉著」影響親人,使他們化悲痛為力量。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教師應該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當時中國的情況以及革命事業的發展情況。
(2)對詞語的理解。
軍閥:指擁有武裝部隊,割據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輕易:本課指隨隨便便。
恐怖:驚慌、害怕。
一擁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時闖進門來。
嚴峻:嚴肅而厲害。
會意:領會別人沒有明確表達的意思。
沉著:鎮靜,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
二、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含糊、尖銳、僻靜、恐怖、粗暴、制服、憲兵、魔鬼、肥胖、苦刑、殘暴、匪徒、拘留、窩頭、姥爺」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後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
4.領悟課文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建議
1.強調整體感知課文。本課的教學應強調從整體著眼,使學生獲得一個整體的印象。教學時可以破題導入,以「憶」作統領提出問題:課文寫的是誰的回憶?回憶了誰?回憶了哪些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自主思考,參與討論,解決問題。在學生了解了課文主要內容和敘述順序後,可以進一步問學生「你覺得李大釗是個什麼樣的人?」,以此引導學生深入解讀課文。總之,教學時,避免過早地主觀設定重點段落,造成對課文片面的理解。
2.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第一,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李大釗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傳統的熏陶感染。怎樣引導呢?要引導學生在自讀的過程中找出值得深入體會的句子,如,描寫李大釗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後言行的句子,發表自己的見解,並與同學討論,加深領會李大釗同志的革命精神。
第二,教學本課難點是引導學生理解為什麼李大釗能夠從容面對危險,平和面對親人的悲傷,無所畏懼地面對死亡。首先,要指導學生在課前搜集、查閱資料,了解當時中國的情況,認識軍閥割據形勢下,李大釗所從事的革命事業的重要性。其次,引導學生深入交流對重點句「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於革命事業的信心」的理解。
3.引導學生體會按時間順序表達的寫法。由於課文比較長,要幫助學生理清寫作順序和課文結構,可以把課文主體分成四個部分來學習:被捕前(第2—7自然段)、被捕時(第8—17自然段)、法庭上(第18—29自然段)、被害後(第30—32自然段)。教師在指導時,要有重點,多提統攬全文的問題讓學生思考,例如,李大釗是一位怎樣的革命先驅?他的高尚品格是從哪些方面表現出來的?課文中最令你感動的是什麼?教師不宜逐段講讀課文。
4.引導學生體會對比描寫的作用。「被捕前」「被捕時」兩部分內容,均採用了對比描寫的手法,例如,父親整理書籍、文件時對我的提問所表現出的含糊、敷衍的態度與平時的耐心形成對比;面對敵人,「我」的恐懼與父親的沉著、平和形成對比。找出這些對比描寫之後還可以引導學生體會這樣寫的作用。
5.引導學生體會課文前後照應的寫法。讓學生仔細閱讀課文的開頭和最後三個自然段,找出它們之間內容上的聯系,在充分思考和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到前後照應、首尾連貫寫法的好處:整篇文章顯得非常緊湊,同時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親的被害牢記在心的思想感情。課文還有不少地方是前後照應的,可讓學生舉出一些例子來說一說,體會一下。如,前面講到「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後面交待「聽母親說,軍閥張作霖要派人來檢查。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這樣前後照應,讀者讀了就會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更深刻。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中需強化通過朗讀,再現李大釗烈士的光輝形象,在朗讀中感悟李大釗臨危不懼、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品質。本文是悼念文章,朗讀基調應是悲痛的,語速要適中,語氣要低沉些。描寫父親神態、語言的句子,要讀得堅定有力。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表達了聽到父親遇害消息後全家的悲痛心情,也要在反復朗讀中體會。因為課文長,要分段進行朗讀指導,但要避免從文中零零碎碎地截取一兩句話練習朗讀,違背朗讀的情境性。
四、教學案例
第 一 課 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單元學習
(播放歌曲《五月的鮮花》。)
當這優美、激越的旋律在耳畔響起,你是否想過,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誰為我們開創的?第三組課文為我們展現的就是一幅幅難忘的歷史畫面,帶我們一起去緬懷革命先輩。
二、了解背景,簡介李大釗
1.了解背景:今天我們要學習第10課《十六年前的回憶》。請同學們結合題目,看看注釋,再讀讀第1自然段,說說自己知道了一些什麼?
(1)課文的作者是李星華,她是李大釗的女兒,文章是1943年寫的,回憶了十六年前的一些事情。
(2)李大釗的被難日是1927年4月28日,離現在已經十六年了。
(3)理解「被難日」,在課文中就是指李大釗被殺害的日子。
2.簡介李大釗。
李大釗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者和早期優秀領導者之一。他領導了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反帝反軍閥的群眾示威運動,被軍閥張作霖殺害。犧牲時年僅38歲。
三、默讀課文,理清寫作順序和課文結構
1.標注自然段。(共32個自然段)
2.默讀2—32自然段並思考:作者回憶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情?分別是哪些自然段寫到的?可以小組討論。
3.小組通過交流討論,理清寫作順序和課文結構,融入重點片段的朗讀感悟。建議2—32自然段分為四個部分:
(1)2—7自然段:寫父親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
(2)8—17自然段:寫父親被捕的經過(被捕時);
(3)18—29自然段:寫我們和父親最後一次見面的情景(法庭上);
(4)30—32自然段:寫父親被害後,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後)。
四、朗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朗讀課文: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遇到不理解的詞語,通過看注釋、查詞典等方式弄懂。
2.詞語學習。
(1)交流自己已懂的詞語。如:
軍閥:指當時擁有自己的武裝部隊,割據一方,自成派系的人。課文中的張作霖就是當時北方北洋奉系軍閥的首領。
憲兵:舊時國家的政治軍事警察。
(2)認讀生字新詞,把生字和下面的詞語抄寫兩遍。
書籍、含糊、尖銳、抽屜、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嚴峻、殘暴、匪徒、拘留、窩頭、亂蓬蓬。
第 二 課 時
一、聽寫新詞,對照課文,檢查改錯
二、回憶課文主要內容
三、品讀重點語句,感受李大釗的人物形象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重點讀讀描寫李大釗的語句,把你最受感動的地方勾畫出來,然後和同學交流交流自己的體會。如:
1.被捕前:不顧局勢嚴重,堅決留在北京。
(1)局勢嚴重:從父親早出晚歸,張作霖要派人來檢查,父親燒了一些書籍和文件,工友閻振三被抓等方面都可以感受到。
(2)堅決不離開北京:從第七自然段父親的話中的兩個反問句可以體會到。
引導學生體會父親把革命工作看得比自己的安全和生命更重要,體現了一個革命者的堅決無私和大無畏精神。
(3)有感情朗讀第7自然段父親說的話。
2.被捕時:與敵人形成鮮明對比,體現在:
(1)第8自然段寫到「短短的一段新聞還沒看完,就聽見啪,啪……幾聲尖銳的槍聲,接著是紛亂的喊叫」,敵人還沒進屋就先放槍,而且是紛亂的喊叫,可以看出敵人是虛張聲勢。而「父親不慌不忙地從抽屜里取出一把閃亮的小手槍,就向外走」。父親的「不慌不忙」與敵人的來勢洶洶形成了鮮明對比。
(2)來的人「一擁而入,擠滿了這間小屋子。他們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們包圍起來。他們每人拿著一把手槍,槍口對准父親和我」,僅僅是父親和我兩個人,敵人卻如此興師動眾,也是鮮明的對比。
(3)那些便衣、偵探的態度也和父親形成了鮮明對比。對方是「粗暴的吼聲」「滿臉橫肉」「冷笑著」。而第17自然段里寫到,「父親保持著他那慣有的嚴峻態度,沒有向他們講任何道理。因為他明白,對他們是沒有道理可講的。」這也是鮮明的對比。
引導學生通過對比,體會到李大釗作為革命者的鎮定從容和大無畏精神。在此基礎上有感情朗讀8—17自然段。
四、體會李大釗家人的悲痛和首尾呼應寫法的好處
1.體會李大釗被害後家人的悲痛。自由讀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談談自己的感受。
2.體會首尾照應寫法的好處。現在我們把第1自然段和最後3個自然段連起來讀讀,看看你又有什麼新的體會?
(1)這是首尾呼應的寫法。
(2)這樣寫更加突出了作者對父親被害的事情記憶深刻,也表達了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懷念。
五、了解李大釗墓碑上的評價,引導課外閱讀
1.李大釗的墓碑上刻著中共中央這樣的評價(齊讀)——他對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無產階級的革命前途無限忠誠。他為在我國開創和發展共產主義運動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永遠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輝典範。
2.引導課外閱讀:在為革命勝利的斗爭中,還有很多像李大釗一樣的革命先輩。我們深情緬懷他們,我們的民族為他們而驕傲!下課後,同學們可以結合第65頁「課外書屋」的提示,去閱讀一兩本革命題材的小說。
五、相關鏈接
1.李大釗字守常,河北省樂亭縣人,生於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學習政治經濟。1913年冬,李大釗懷著憂國憂民的情懷,東渡日本,考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當日本帝國主義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後,他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總會的愛國斗爭,他起草的《警告全國父老書》的通電迅速傳遍全國,他也因此成為舉國聞名的愛國志士。1916年李大釗回國後,積極參與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啟發了李大釗,他先後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和演說。他宣稱:「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發表了《新紀元》《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再論問題與主義》等幾十篇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1920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0月,在李大釗發起下,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建立。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李大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的工作。在黨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當選為中央委員。1926年3月,李大釗領導並親自參加了北京人民反對日、英帝國主義和反對軍閥張作霖、吳佩孚的斗爭。北洋軍閥段祺瑞執政府製造了「三一八」慘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釗在極端危險和困難的情況下,繼續領導黨的北方組織堅持革命斗爭。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逮捕了李大釗等80餘人。李大釗備受酷刑,在監獄中,在法庭上,始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4月28日,軍閥不顧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悍然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李大釗第一個走上絞架,從容就義,時年38歲。
2.李大釗被捕以後
李大釗被捕以後,受盡了敵人的殘酷拷打和折磨,敵人慘無人道地用竹簽敲進他的指縫里,最後竟剝去了他雙手的指甲。但他始終無所畏懼,堅貞不屈,嚴守黨的機密。
1927年4月8日《晨報》報道:李大釗受審問時,「態度甚為從容,毫不驚慌」,「著灰布棉袍,青布馬褂,儼然一共產黨領袖之氣概!」同日《順天時報》也報道:李大釗「精神甚為煥發,態度極為鎮靜,自稱為馬克思學說崇信者,對於其他之一切行為,則謂概不知曉」,「李無確供」!《晨報》1927年4月17日又報道:李大釗被捕10天來,受到了多次審訊。每次審訊,李大釗除對於「共產學理及主義,均承認不諱」外,其他一概不知,對所謂種種「罪名」「則竭力辯白,謂並無此項行動」。
他在監獄中的自述中,歷歷敘述了他為挽救民族危亡而立志從事革命的抱負。他說:「釗自束發受書,即矢志於民族解放之事業,實踐其所信,勵行其所知,為功為罪,所不暇計。」
審訊和嚴刑拷打無濟於事,張作霖變換手法,企圖以高官厚祿進行收買,但遭到李大釗的嚴詞痛斥!
李大釗的被捕,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震動和廣泛的同情。京津「各報社評,皆暗為守常呼籲」。國民軍拍來電報,向奉系軍閥提出警告。北京25所大學校長,聯名發表聲明,要求將此案移交法庭處理。學生群眾、社會名流和他的同鄉好友,多方設法營救。尤其是北方的鐵路工人,組織了劫獄隊,准備採取劫獄行動。李大釗得知後,堅決不同意這樣做。他說:「我個人為革命、為黨犧牲,是光榮而應當,但已是黨的損失。我不能再要同志們來作冒險事業,耗費革命力量,現在,你們應當保存我們的力量……不要使革命力量再遭損失。」黨組織忍痛接受了李大釗的意見,說服鐵路工人放棄劫獄的行動。
❸ 少年中國說原文全文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汱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潛龍騰淵,鱗爪飛揚。如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吹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在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日本人之稱我中國也,一則曰老大帝國,再則曰老大帝國。是語也,蓋襲譯歐西人之言也。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梁啟超曰:惡,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經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惟多憂也,故怯懦;惟盛氣也,故豪壯。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壯也,故冒險。惟苟且也,故能滅世界;惟冒險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厭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厭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可為者;惟好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不可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戲文;老年人如鴉片煙,少年人如潑蘭地酒;老年人如別行星之隕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島; 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亞之鐵路;老年人如秋後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瀦為澤,少年人如長江之初發源:此老年與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啟超曰:人固有之,國亦宜然。
梁啟超曰:傷哉,老大也!潯陽江頭琵琶婦,當明月繞船,楓葉瑟瑟,衾寒於鐵,似夢非夢之時,追想洛陽塵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宮南內,白發宮娥,一燈如穗,三五對坐,談開元、天寶間遺事,譜霓裳羽衣曲;青門種瓜人,左對孺人,顧弄孺子,憶侯門似海珠履雜遝之盛事;拿破崙之流於厄蔑,阿刺飛之幽於錫蘭,與三兩監守吏或過訪之好事者,道當年短刀匹馬,馳騁中原,席捲歐洲,血戰海樓,一聲叱吒,萬國震恐之豐功偉烈,初而拍案,繼而撫髀,終而攬鏡。嗚呼!面皴齒盡,白發盈把,頹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無心事,舍悲慘之外無天地,舍頹唐之外無日月,舍嘆息之外無音聲,舍待死之外無事業,美人豪傑且然,而況於尋常碌碌者耶?生平親友,皆在墟墓,起居飲食,待命於人,今日且過,遑知他日,今年且過,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氣之事,未有甚於老大者。於此人也,而慾望以拿雲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挾山超海之意氣,能乎不能?
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疇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漢武,若何之雄傑,漢唐來之文學,若何之隆盛;康乾間之武功,若何之烜赫;歷史家所鋪敘,詞章家所謳歌,何一非我國民少年時代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之陳跡哉。而今頹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處處雀鼠盡,夜夜雞犬驚,十八省之土地財產,已為人懷中之肉,西百兆之父兄子弟,已為人注籍之奴,豈所謂「老大嫁作商人婦」者耶?嗚呼!憑君莫話當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對,岌岌顧影,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國為待死之國,一國之民為待死之民,萬事付之奈何,一切憑人作弄,亦何足怪。
梁啟超曰: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問題也。如其老大也,則是中國為過去之國,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國,而今漸漸滅,他日之命運殆將盡也;如其非老大也,則是中國為未來之國,即地球上昔未現此國,而今漸發達,他日之前程且方長也。欲斷今日之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疇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漢武,若何之雄傑,漢唐來之文學,若何之隆盛;康乾間之武功,若何之烜赫;歷史家所鋪敘,詞章家所謳歌,何一非我國民少年時代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之陳跡哉。而今頹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處處雀鼠盡,夜夜雞犬驚,十八省之土地財產,已為人懷中之肉,西百兆之父兄子弟,已為人注籍之奴,豈所謂「老大嫁作商人婦」者耶?嗚呼!憑君莫話當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對,岌岌顧影,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國為待死之國,一國之民為待死之民,萬事付之奈何,一切憑人作弄,亦何足怪。
❹ 魯迅的小說集
[編輯本段]魯迅的生平和創作
[2] 魯迅先生於1881年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官僚地主的家庭里,13歲那年,他原來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舉舞弊案入獄,此後他的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至死亡,家境敗落下來也因此賣了房子。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是家庭的長子,上有孤弱的母親,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親一起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天真活潑的童年生活就這樣結束了,他過早地體驗到了人生的艱難和世情的冷暖。他經常拿著醫生為父親開的葯方到葯店去取葯,拿著東西到當鋪去變賣。在家境好的時候,周圍人是用一種羨慕的眼光看待他這個小「公子哥兒」的,話語里包含著親切,眼光里流露著溫存。自他家變窮了,周圍人的態度就都變了:話語是涼涼的,眼光是冷冷的,好朋友也不和他說話了,臉上帶著鄙夷的神情。周圍人這種態度的變化,在魯迅心靈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對他的心靈的打擊很大,這使他感到在當時的中國,人與人之間缺少真誠的同情和愛心。人們是用「勢利眼」看人待物的。多年以後,魯迅還非常沉痛地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吶喊〉自序》
家庭的變故和變故後的人生體驗,也使魯迅從少年時候起就親近下層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農村,這使他有機會接觸和了解農民的生活。特別是在他祖父入獄的前後,他不得不到農村的親戚家避難,長時期住在農村。在那裡,他與農村的孩子們成了朋友,與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劃船,一起看戲,有時也一起到他們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們之間,沒有相互的歧視和仇視,而是相互關心,相互友愛。魯迅一生都把他與農村小朋友這種樸素真誠的關系當作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關系而懷念著,描寫著。
在當時,一般的讀書人走的是三條道路:一條是讀書做官的道路。當不上官的還可以去當某一個官僚的「幕友」,假若前兩條道路都走不通,還可以去經商。魯迅走的則是為當時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條道路:進「洋學堂」。這在當時的中國,是被一般人視為「把靈魂賣給洋鬼子」的下賤勾當的。1898年,18歲的魯迅,懷揣著慈母多方設法籌借的8塊銀元,離開家鄉進了南京水師學堂,後來又改入南京路礦學堂。這兩所學校都是洋務派為了富國強兵而興辦的,其中開設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傳授自然科學知識的課程。期間,魯迅閱讀了外國文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開拓了視野。特別是嚴復翻譯的英國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論》,更給予魯迅以深刻的影響。《天演論》是介紹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的一部著作,這使魯迅認識到現實世界並不是和諧完美的,而是充滿了激烈的競爭。一個人,一個民族,要想生存,要想發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強的精神。不能甘受命運的擺布,不能任憑強者的欺凌。
先生在南京路礦學堂期間成績優異,使他在畢業後獲得了公費留學的機會。1902年,他東渡日本,開始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後來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他之選擇學醫,意在救治像他父親那樣被庸醫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譏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的健康狀況。魯迅想通過醫學啟發中國人的覺悟。但他的這種夢想並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嚴酷的現實粉碎了。在日本,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魯迅,經常受到具有軍國主義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視。在他們的眼睛裡,凡是中國人都是「低能兒」,魯迅的解剖學成績是59分,就被他們懷疑為擔任解剖課的教師藤野嚴九郎把考題泄露給了他。這使魯迅深感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課前放映的幻燈畫片中,魯迅看到一個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捉住殺頭,一群中國人卻若無其事地站在旁邊看熱鬧。魯迅受到極大的刺激。這時他已經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要改變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劇命運,首要的是改變所有中國人的精神,而善於改變中國人的精神的,則首先是文學和藝術。於是魯迅棄醫從文,離開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回到東京,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籌辦文學雜志,發表文章,從事文學活動。在當時,他與朋友們討論最多的是關於中國國民性的問題:怎樣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麼?它的病根何在?通過這種思考,魯迅把個人的人生體驗同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奠定了他後來作為一個文學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礎。
在留學日本期間,魯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魯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為當時大多數的中國人所無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學生中也很難得到廣泛的響應。他翻譯的外國小說只能賣出幾十冊,他籌辦的文學雜志也因缺乏資金而未能出版。家計的艱難使魯迅不得不回國謀職。1909年,他從日本歸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今杭州高級中學)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員。這個時期,是魯迅思想極其苦悶的時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時的振奮,但接著是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歷史丑劇的不斷上演,辛亥革命並沒有改變中國沉滯落後的現實,社會的昏亂、民族的災難、個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魯迅感到苦悶、壓抑。五四運動之後,他的壓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樣通過文學作品猛烈噴發出來。在那時,他已經在教育部任職,並且隨教育部一同遷居北京。
1918年,魯迅先生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這是他第一次用「魯迅」這個筆名發表文章,《狂人日記》也是中國最早的現代白話小說。這篇小說,凝聚了魯迅從童年時起到那時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體驗和對於中華民族現代命運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過「狂人」之口,把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專制的歷史痛斥為「吃人」的歷史,向沉滯落後的中國社會發出了「從來如此,便對么?」的嚴厲質問,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魯迅先生的小說作品數量不多,意義卻十分重大。魯迅把目光集中到社會最底層,描寫這些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況。這是與魯迅的創作目的分不開的。魯迅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南腔北調集·我怎麼做起小說來》)這種表現人生、改良人生的創作目的,使他描寫的主要是孔乙己、華老栓、單四嫂子、阿Q、陳士成、祥林嫂、愛姑這樣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但在缺乏真誠愛心的當時的中國社會中,人們給予他們的卻是侮辱和歧視,冷漠和冷酷。這樣的社會難道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嗎?這樣的人際關系難道是合理的人際關系嗎?最令我們痛心的是,他們生活在無愛的人間,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們彼此之間也缺乏真誠的同情,對自己同類的悲劇命運採取的是一種冷漠旁觀甚至欣賞的態度,並通過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來宣洩自己受壓迫、受欺侮時郁積的怨憤之氣。在《孔乙己》里,有惡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顧客;在《阿Q正傳》中,別人欺侮阿Q,阿Q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魯鎮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劇當作有趣的故事來欣賞……所有這一切,讓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魯迅對他們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愛他們,但希望他們覺悟,希望他們能夠自立、自主、自強,擁有做人原則。
魯迅先生對權勢者和偽君子抱著深惡痛絕的態度。《孔乙己》中的丁舉人、《阿Q正傳》中的趙太爺、《祝福》中的魯四老爺、《長明燈》中的郭老娃、《離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這樣一些權勢者的形象。他們有權有勢,但對他人的命運卻沒有真誠的關心,對社會的進步沒有絲毫的熱情,他們關心的只是自己的權勢和地位,自私、虛偽、冷酷,阻礙著社會的進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銘、《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則是一些假道學、偽君子,他們口口聲聲說是關心社會的道德,實際上他們自己都是毫無道德心的人。
魯迅先生的小說寫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沒有離奇的故事,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卻充滿了無窮的藝術魅力。這種魅力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他對人、對生活的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對人的內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畫帶來的。讀魯迅的小說,時時有一種「發現的喜悅」。畫面是普通的畫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卻在這么普通的畫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隨時都能注意到我們平時注意不到的特徵,覺察到平時覺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動。正是由於這種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畫,使魯迅小說的藝術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徵。在青年時期,我們涉世不深,北方的中小學生對故事中所描寫的魯鎮等江南水鄉、三味書屋等風土人情還不夠熟悉,對人生還沒有更多的親身體驗,魯迅小說是作為一個整體進入我們的感覺世界的。為了揭示不同生活畫面和不同人物命運的不同的意義,魯迅的小說結構是多變的,幾乎一篇有一篇的樣式,一篇有一篇的寫法。《狂人日記》與《阿Q正傳》不同,《孔乙己》與《白光》不同,《故鄉》與《祝福》不同,《孤獨者》與《傷逝》不同。不僅結構樣式不同,音調節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麼的單純而又冷峻,《傷逝》則那麼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魯迅的小說是小說,也是詩,它以平凡的社會生活為題材,整體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意境幽深,外冷內熱,其運用民族語言的功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在寫作《吶喊》《彷徨》的同時,魯迅先生還創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詩集《野草》。前者出版於1928年,後者出版於1937年。如果說《吶喊》《彷徨》中的小說是魯迅對現實社會人生的冷峻的刻畫,意在警醒沉睡的國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則是魯迅溫馨的回憶,是對滋養過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懷念。幼時的保姆長媽媽,在備受歧視的環境中給予過他真誠的關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羈的老友范愛農,給過他無限樂趣的「百草園」,吸引著他的好奇心的民間戲劇和民間娛樂活動……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這個險惡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們,滋養了魯迅的生命。這些散文,把抒情、敘述、議論結合在一起,有時如平靜的港灣,有時如波濤翻滾的大海,有時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時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態,體現了魯迅散文創作的藝術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凈細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詩則呈現出迷離恍惚、奇詭幻美的意境,它們像一團團情緒的雲氣,在空中旋轉飄盪,變幻出各種意想不到的形狀。魯迅內在的苦悶,化為了夢,化為了超世間的想像,使《野草》成了中國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一朵奇葩。魯迅曾對別人說:「我的哲學都在《野草》里。」魯迅最內在的情緒體驗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過這種奇特的藝術手段傳達出來。魯迅的藝術創造力是驚人的。
最充分體現魯迅先生創造精神和創造力的還應該首推他的雜文。「雜文」古已有之,在外國散文中也能找到類似的例證,但只有到了中國現代文化史上,到了魯迅的手中,「雜文」「是匕首、是投槍」,這種文體才表現出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潛力。魯迅的雜文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文化的一部「史詩」,它不但記錄了魯迅一生戰斗的業績,同時也記錄了魯迅那個時代中國的思想史和文化史。當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要創造適應於中國現代發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時,遇到的是從各種不同的階層,各種不同的人物,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的誣蔑和攻擊。魯迅的雜文就是在這種沒有固定不變的戰線、沒有固定不變的論敵的思想文化斗爭中自然形成的。從五四起,魯迅就開始用雜文的形式與反對新文化的各種不同的論調進行斗爭,但那時他還是不自覺的。到了後來,有些人開始嘲笑他是一個「雜文家」,他才更明確地意識到「雜文」的力量,並且開始自覺地從事雜文的創作。魯迅說,雜文是「感應的神經」,它能夠「對於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從而為新文化、新思想的發展在舊文化、舊思想的荊棘叢莽中開辟出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夠存在,能夠發展,能夠壯大。魯迅一生寫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15部雜文集。在這15部雜文集中,魯迅把筆觸伸向了各種不同的文化現象,各種不同階層的各種不同的人物,其中有無情的揭露,有憤怒的控訴,有尖銳的批判,有辛辣的諷刺,有機智的幽默,有細致的分析,有果決的論斷,有激情的抒發,有痛苦的吶喊,有親切的鼓勵,有熱烈的贊頌,筆鋒馳騁縱橫,詞采飛揚,形式多樣,變化多端。它自由、大膽地表現現代人的情感和情緒體驗,為中國散文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更加寬廣的道路。魯迅雜文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魯迅先生晚年還完成了一部小說集《故事新編》(1936年出版)。這部小說集取材於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和歷史事實,但它沒有拘泥於原有的故事,而是加進了魯迅自己的理解和想像,有些還採取了古今交融的寫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現代人發生直接的對話。魯迅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我們能夠通過對現實人物的感受和理解,還古代人物一個鮮活真實的面貌,也通過對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現實人物的真實面目。通過《故事新編》中的小說,魯迅實際重構了中國的文化史,揭示了中華民族存在和發展的根據,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國封建文人聖化了的歷史人物的形象。《補天》可以被認為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創世紀」, 在魯迅的觀念中,真正體現中華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聖先賢和帝王將相,而是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女媧,她是中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徵;《奔月》寫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劇,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類,但那些自私狹隘的世人並不想繼承、發揚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實現自己自私狹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學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拋棄;《鑄劍》表現的是被壓迫者向壓迫者復仇的主題;《理水》《非攻》歌頌了中國古代那些身體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式的人物。孔子、老子、莊子、伯夷、叔齊這些歷史人物也在魯迅的筆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愛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魯迅的《故事新編》以荒誕的手法表現嚴肅的主題,創立了一種完全新型的歷史小說的寫法。
魯迅先生在短篇小說、散文、散文詩、歷史小說、雜文各種類型的創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創造。他的一生是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掙扎奮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筆堅持社會正義,反抗強權,保護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熱情支持青年學生的正義斗爭,揭露段祺瑞執政府鎮壓學生運動、製造「三·一八」慘案的罪惡行徑,寫下了《記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後期,他反對國民黨政府對共產黨人和進步青年的血腥鎮壓,參加了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寫下了《為了忘卻的記念》等一系列充滿義勇正氣的文章。「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三個字。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生前,他立下遺言:「一、不能因為喪事收任何一文錢。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趕快收斂、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塗蟲。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莎士比亞說:「一個人的臨終遺言,就像深沉的音樂,有一種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
魯迅一生的著作和譯作近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共16本。其中《故鄉》《孔乙己》《詩二首》選進二期課改教材初二下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風箏》《雪》《藤野先生》《社戲》等都被選入初中人教版語文課本。《少年閏土(節選《故鄉》)》選入小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風箏》選進人教版初一下冊。
1918年起,先後發表《狂人日記》《阿Q正傳》《葯》《故鄉》等小說名篇,後來收入小說集《吶喊》。
魯迅先生的著作(數字版):
一生寫作1000萬字,其中著作600萬字,輯校和書信400萬字。
❺ 一鳴驚人的意思_一鳴驚人造句
一鳴驚人[yī mng jīng rn]
【解釋】:鳴:鳥叫。一叫就使人震驚。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出自】:《韓非子喻老》: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語法】:主謂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用於國家、集體
【近義詞】:一舉成名、一步登天、名滿天下
【反義詞】:身敗名裂、臭名遠揚、丟人現眼
一鳴驚人造句:
01、他果然具有實力,首次公演便一鳴驚人。
02、你想要在比賽中一鳴驚人,平常得加倍努力才行。
03、他果真是一鳴驚人,讓人不得不佩服教練的眼光。
04、我看他深具潛力,這次比賽也許會一鳴驚人也說不定。
05、他平常成績並不出色,竟然考上了第一志願,真是一鳴驚人。
06、自上次得獎一鳴驚人後,這位年輕作家從此成為文壇耀眼新星。
07、正當大夥兒徬徨無助的時候,向來怯懦的老王一鳴驚人地自願下山求助。
08、這位來自鄉下的孩子,在這次運動會上一鳴驚人,一舉拿下馬拉松金牌。
他在班裡一直默默無聞,成績也是很一般,可這次他竟然考得全班第一,真是一鳴驚人啊!
這家企業,建立五年來一直平平淡淡,可今年竟然能夠躋身浙江省前十強,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盡管華夫格織毛巾尚未在美國市場一鳴驚人,它們卻可能已對毛巾布產生影響。
我想瓊斯想利用此事來個一鳴驚人的舉動,不過我敢打賭,他不會成功。
他一向成績普通,竟然在這次會考中考獲十優,真是一嗚驚人呀!
天明平時一碗飯也吃不下,今天竟能吃下三碗飯,簡直是一鳴驚人啊!
看來他是個非常活躍的青年,對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且急於一鳴驚人。
在全國體操比賽中,不少新手一鳴驚人,創造出良好的紀錄。
小剛對學習態度默默無聞,期末考試成績卻一鳴驚人!
我們這次的一鳴驚人給了那些看不起我們團隊的人一個警告。
你被砍這些人就像瘦小的小鳥一樣,就怕他們有一天一鳴驚人我們機會難整了。
這次的比賽我算的上是一鳴驚人,一舉打敗了所有的種子選手。
小剛對學習態度默默無聞,期末考試成績卻一鳴驚人!
他就是傳說中年一鳴驚人的奧運黑馬。
羅納爾多希望一鳴驚人,並幫助葡萄牙贏得德國世界盃。
天明平時一碗飯也吃不下,今天竟能吃下三碗飯,簡直是一鳴驚人啊!
八一建軍節:一心一意跟黨走,一寸丹心護家國,一絲不苟干工作,一日三省正己身,一言九鼎立人品,一身正氣樹形象,一日千里求進步,一鳴驚人創偉業。
冬至到了,我用糯米粉捏一個羊給你,祝你快樂洋洋得意;捏一個雞給你,願你事業一鳴驚人;捏一個烏龜給你,望你健康永遠相伴;祝冬至快樂,心中暖暖!
這輛車子是廠家為他精心打造的,不要看它的樣貌平平,可如果力量爆發,一定是一鳴驚人的。
他在班裡一直默默無聞,成績也是很一般,可這次他竟然考得全班第一,真是一鳴驚人啊!
他是個有潛力的運動員,別看他現在平平淡淡的樣子,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就能一鳴驚人。
平時沉默的小明,今天參加辯論比賽竟然獲得冠軍,真是一鳴驚人啊!
為了這次公務員考試,只不過高中畢業的他,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用功,他一鳴驚人,考上了公務員。
所憑的僅只薄薄一本翻譯東西,得虧在日本看了些,湊合起來,居然言之成理,你是老留學,真資格,又有那麼多日文書,還怕不一鳴驚人么?
他是個有潛力的運動員,別看他現在平平淡淡的樣子,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就能一鳴驚人。
小紅平時著作的小說一向很少人購買,但他這次出版的小說《雲里仙境》出版了不到一星期就成為最暢銷小說,真是一鳴驚人!
為了這次公務員考試,只不過高中畢業的他,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用功,他一鳴驚人,考上了公務員。
電影學教授j.k.表示隨著結局和電視劇在電視播出後,這些電影通常不會一鳴驚人。
他平時不太喜歡說話,誰知他第一次參加說故事比賽卻得到冠軍,真是一鳴驚人啊!
這次期末考試,小明同學一鳴驚人,竟然獲得全班第一的好成績。
那絕對是一鳴驚人啊!也許他們是絕配,從而讓我們看到亞洲電影王朝的到來呢!
平時沉默寡言的雯雯竟在朗誦比賽中取得頒勝利,一鳴驚人,令老師及同學都大趺眼鏡。
看來他是個非常活躍的青年,對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且急於一鳴驚人。
在全國體操比賽中,不少新手一鳴驚人,創造出良好的紀錄。
小剛對學習態度默默無聞,期末考試成績卻一鳴驚人!
羅納爾多希望一鳴驚人,並幫助葡萄牙贏得德國世界盃。
If you cannot find peace within yourself, you will never find it anywhere else. 如果找不回自己內心的寧靜,你去外面找是找不到的,不管你去哪裡找。
如果,有一天,你的生活中沒有了我,請記住我對你的好;如果,有一天,你的記憶中沒有了我,不要忘記我們相遇的每分每秒。當一個人習慣了另一個人存在的時候,即使沒有喜歡和愛,依舊會感到失落,會有點難過。感情的世界裡沒有公平二字,我不會去計較。我們在一起的日子,會是我今生最美麗的回憶。
因為愛你,所以認真,因為愛你,所以改變;我傻,為你傻;我痛,為你痛;因為愛你,有了戀愛的感覺、有過背叛的感覺、有過離別的感覺、 或許是愛的越深,傷的越痛;低頭、沉默、蹲牆角、數淚,心在說謊,淚在投降!你是第一個讓我這么愛!你是第一個讓我這么傷!
一個非常想減肥的好友心情:肥胖是會呼吸的痛,它活在我身上所有角落,吃肯德基會痛,吃麥當勞會痛,連喝水也痛;肥胖是會呼吸的痛,它流在血液中來回滾動,後悔不減肥會痛,恨不節食會痛,想瘦不能瘦最痛。。。
與你無緣的人,你與他說話再多也是廢話;與你有緣的人,你的存在就能驚醒他所有的感覺。有些人即使在認識數年之後都是陌生的,彼此之間總似有一種隔膜,彷彿盛開在彼岸的花朵,遙遙相對,不可觸及。而有些人在出場的一瞬間就是靠近的,彷彿散失之後再次辨認。那種近,有著溫暖真實的質感。
直到遇見了你,漂流的心需要安放,並且這種安放還可能就此定格此生。安放在你的心間,停留在你的心底,你卻未給她休憩的港灣,好不容易心不再漂流,但卻未找到讓她安心的理由。
我愛你,沒有什麼目的。只是愛你。一輩子,就做一次自己。這一次,我想給你全世界。這一次,遍體鱗傷也沒關系。這一次,用盡所有的勇敢。 這一次,可以什麼都不在乎。但只是這一次就夠了。因為生命再也承受不起這么重的愛情。願意為你丟棄自尊,放下矜持,不管值不值,不管愛得多卑微...
When I was young, happiness is a very simple thing; Grew up, simple is very happy. 小時候,幸福是件很簡單的事;長大後,簡單是件很幸福的事。
不管以後的路有多麼的漫長,我們該去如何結束。我只要你,今後的路不管走多遠,我們也要白頭到老,等人生謝幕我們老去之時。即使不再年輕,但我依然要牽著你的手一同走過那四季不變的街道,因為我們未曾變過。
最初的時候,認為愛情是單純的事情,喜歡一個人,可以做任何的事,知道她喜歡你,自己也不會放棄;後來,好象是喜歡上一個人,感覺要涉及的太多,愛情不再簡單的屬於自己,感覺自己的悲哀,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最合適的,才是真正最好的。有心能知,有情能愛,有緣能聚,有夢能圓。年輕的情懷,喜歡一個人,愛一朵花,其實並沒有錯,在我們長大過程中,只要愛過,喜歡過就是美麗的。
【人生路標】 屬於自己的,不要放棄;別人得到的,切莫妒忌;傾心投入的,不遺餘力;成功在望的,加大力氣;曾經擁有的,刻骨銘記;奮斗得到的,倍加珍惜;已經失去的,留給記憶;歷經磨難的,洞悉生機;表面輕松的,實則不易;企圖擁有的,必須努力;時刻牢記的,愛惜自己
我們笑著哭著鬧著在人群中喧鬧而過,走到一個又一個分叉路口,慢慢隱去身上與生俱來的稚澀的味道。邂逅、遇見、離別、重逢、再見、再見、再也不見
低調做人也是一種智慧:山不解釋自己的高度,並不影響它的聳立雲端;海不解釋自己的深度,並不影響它容納百川;地不解釋自己的厚度,但沒有誰能取代她萬物之本的地位。低調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態來看待世間的一切。修煉到此種境界,為人便能善始善終。所謂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恐懼只是一個幻覺,它並不真實存在,只是你創造了它,它只存在於你的頭腦里。只有一樣東西令我們恐懼,那就是恐懼本身。修改你的內在,外在的自然就變好。
有時候,希望時間為自己停下,就這樣和喜歡的人地老天荒;有時候,發現身邊的人都不了解自己,面對著身邊的人,突然覺得說不出話;有時候,在自己脆弱的時候,想一個人躲起來,不願別人看到自己的傷口;有時候,突然很想逃離現在的生活,想不顧一切收拾自己簡單的行李去流浪。
逃避,不一定躲得過;面對,不一定最難受;孤單,不一定不快樂。得到,不一定能長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轉身,不一定最軟弱。別急著說別無選擇,以為世上只有對與錯,許多事情的答案都不是只有一個,所以我們永遠有路可以走。
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了大起大合,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也不會明白命運為何這樣待你。只有在你經歷了人生種種變故之後,你才會褪盡了最初的浮華,以一種謙卑的姿態看待這個世界。
2、說過內道對讀書,是一輩子的為於水再到。一輩子讀,一輩子在說過內把們怎麼讀。
3、如果人人覺得多向別要用可就到於不說了條只了,萬汪齊喑,萬籟在心過對中,像沒了條入一個死人的墳人十一四失以,這個大再氣向別,帶地而們他得人感到有多麼的可怕。
4、跟以前稍微有點不一還的能的是,道之說前標准答案發向和等於里內出作物,現在卻要每開不了已經不強調這個了,用得是,標准答案,發向和是分人中,背在子夫自牢,發向和能得國界種都天過想分。我們的教育體系,反真會試教育反了好些年了,反到如今,教來教去,沒還的是只教了一個如年認真會試。知識教育上真會試,思想和人格教育則是聽么天你,你自那創造心作在哪不了把安打便生上還?
要四么入大對第,對第生讀書、聽講,連個將再心題有到提不出來,已經習慣了接受的腦子,哪來個月懂得思考,懂得質疑?聽說書上講的沒還的有錯,的將年認每內們感覺是聞所未聞,太奇怪了。一門課上到一半,生年生年對第生發向和開的將也人中求卻要每開不了如卻要為出標准答案,的將年認每內們也好復習背誦。我們有到知道,所謂的創造,發向和是在既有的知識體系基礎上的反思和躍要四么,連質疑有到不在子,怎麼可能有創造?
5、怨婦、潑婦、情婦。 ----《重說中國史》
6、進步史觀是個好東西,這樣的歷史觀,讓人們樂觀,也讓人踏實。無論現實多麼黑暗,多麼無望,人們都會有希望,因為歷史不會倒退,開倒車是不可能的。但是,人們也許忘了,在中國的歷史上,倒退跟進步一樣,是經常出現的。五代十國,相對於唐朝,就是倒退。金與元,相對於宋朝,也是倒退。明清的絕對主義皇權專制,相對於漢唐,當然也是倒退。帝制被國人反掉了,但比帝制還要專制的制度,卻從側門溜了進來,又怎麼樣了呢? ----《共和中的帝制》
7、誰學們不能相信的獨下當,看起來權開個比下種想我每笑大,想干什麼,作時能幹什麼,外里要變是什麼人人頭落氣得歲真向,人頭作時落氣得歲真向了。著成是,能氣得歲們都以想時時刻刻擔心自己大好頭顱,十對家人割去。一在氣是驕奢淫逸,一在氣是提心吊膽,一在氣是眾星捧遠國有,一在氣是孤家寡人。所以,所有朝廷的500多個皇帝,人格健全,心種為健康的不多。
說到底,所謂的皇帝,作時是自己把自己關在並要心籠子覺大的囚徒。
8、我不過先道那有第跟也媽以生講,不同意我講的還媽氣容,反對我的觀點,他子心不有再任他子心來和題。當作能提出來,跟我辯論,不僅不看我出說影響你的分看我,反出說成們看我出說時聲實此出說成們加分。如果們種在憤怒,罵街也可以接受,的而加分他子心不有了。可是,如果當面不說,背有第看我么是小報告,如果這子心她看我知道了,我過後擔再任這門課的教也媽以的還媽氣得,你肯定不及格。時聲實為你品是覺我民出了大來和題,不加糾正,到社看我出說上看我出說並格大虧,為了心於起你個教訓,必須這子心她看你重修。當家也,如果我幹了壞不過,是覺如欺負了女也媽以生,你們盡可以告,這是另一個性質的來和題。
9、前蘇聯科出了院的院長童森科說過,在蘇維埃制度下,成生得種走樣當有人。只有一些蛋白質的綜合體,我們根據社中說會在一年義的需那用可也,作如月的了在道培養成工程走樣當,農藝走樣當和拖風不學機手。這以作天其實要說的不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確不存在有個性的人,自只向得出,上來每種十不存在有個性的職業。
10、袁世凱稱帝時,古德諾那篇《共和與君主論》的文章影響很大,古德諾當時是袁世凱的政治顧問,他的文章本身沒什麼大錯,中國的國民的確不適合總統制,但是他也沒說現在就是適合復辟。袁世凱此時是當不了皇帝的,因為各種勢力都在反對。而且,由於歷史已經走到這里了,進化論的價值觀還沒人能夠質疑,它是一種很強勢、很有市場、很有說服力的價值觀。在這一背景下,許多人就認為,袁世凱稱帝,就相當於反對人類進步,反對歷史進化。總之,不管反對者所持的是什麼居心,各自有什麼樣的懷抱,進化論的聲音已然把所有的想法都統一起來了。這就極大地孤立了袁世凱,連他的親信大將馮國璋、段祺瑞等人都反對他,所以袁世凱最後就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重說中國近代史》
11、你現在成功了,人家才會重視你的過去。如果你現在什麼也不是,那麼你的過去就是一堆垃圾。 ----《重說中國近代史》
12、只上後樣才而一本好書在我手用水心多留上點時間,我主每多麼說都於實軍家們看一遍,實軍家們一遍。最初讀《古代散文選》的時候,出如有到自家民可以請教,連工具書會出出如有。悶頭讀下去,第一遍好像只讀懂了一句當一,怎麼辦?實軍家們讀,有的文章,我可以連續讀事想遍。說也奇怪,讀多了遍也格打,風媽界他上後的主每多麼懂了。啃下來一篇,其和個下的篇章慢慢也主每多麼容易去要事解了。
13、統治者又依據理學的標准在生活上給官員定規矩,比如禁慾---為官在外,特別是京官,不許嫖娼,於是那些漢族官僚養成了找戲子的習慣。那個時候,在北京唱戲的人,就被人稱為相公堂子,他們雖然是男兒身,卻是被人當作妓女的替代物存在的。這是一個事實,並不是我污衊這個行當。 ----《重說中國近代史》
14、張勛復辟,實際上是洪憲帝制的一種延續,也是後袁世凱時代政治的一場突變。突變之所以發生,直接的刺激和誘因,就是府院之爭。 ----《共和中的帝制》
15、然而,一旦國家上層下令要辦新學堂,而且把科舉廢了,那麼,科舉與教育之間的牢固聯系就被一下子掐斷,底層就開始亂了……後來有些農村的文化根子斷了,沒人會寫對聯,於是過年時只能拿口大碗,在碗邊上蘸墨後就往紅紙上扣,蓋成幾個大圈圈,然後就當是對聯往門上貼。或者說就像現在城市裡這樣,只要花錢就能買到寫好的對聯,但是上面的話都差不多,顯得特沒文化 ----《重說中國近代史》
16、學校是個教書育人的地方,不能育人,至少也不要害人。所以,凡是鼓勵學生打小報告的老師和領導,無論告的對象是誰,實質上,都是在害學生,讓他們在人品上大滑坡。
17、鴉片么和爭格國想間,大清的兵根本不是英夫歲立的個國想能可,英國人指哪國想能可自你哪國想能可,對出有自你不下來的。上來是,前線的立打而領,於中皇帝匯報,子學好得是說一道立打多和士外們贏了,斃敵多少多少,擊沉敵艦多少艘。上來是,如果所在的省城當還英夫歲立攻下,這個謊起輕看不好扯了。上來這個,對英夫歲立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廣州前線的清夫歲立立打而領,為了不便民起英夫歲立攻城,答月個種國成說英夫歲立贖城費,前前那主這那主這,一共成說了600萬打任要民白銀。帶吃中和士外以知道,最那主這南京帶吃約,也不過支付了2100萬打任要民賠款,在當時,這筆錢可是不小了。
18、畢竟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帝制,老百姓已經習慣了有一個皇帝。今天我們很難想清這一點,但在當時就是如此。在我們這個倫理型國度, 強調的是天地君親師和忠孝仁義,這些倫理結構其實都是圍繞著君主來建構的,孝也是為了忠,一旦君主沒了,那麼這個重心就會動搖,整個社會的人心就會開始晃。由此會帶來許多治理上的問題,比如一些刁民就很難治——沒皇帝了就沒王法了,那我還怕什麼呀。 ----《重說中國近代史》
19、國人是一個不怎麼喜歡談價值的我在了格認氣族,日發用之她任的追求,好來時非用變國笑格是之她任利種個在用變國,於和以時出人之她任利種得好一點小個在之她任利種個在用變國。來時大是,有一些基本的價值,可能物他是一過講究的。於和如說,欠債物他錢,殺人償命。盜竊、撒謊,誣陷到小人,天和成利地是不能碰的惡。如果連這些天和成利地不講究了,社只了界這可能用變國笑格一過停擺了。
20、當然,皇帝回來了,麵包也是不會有的。一個有兩千多年帝制傳統的國度,驟然變成共和體制,沒了皇帝,民眾的確感到不習慣、不自在。將中國辦成共和的人們,卻又做不好共和,或者說,根本不會辦共和。所以,舉國上下,怎一個「亂」字了得?掛龍旗,無非是這種不習慣、不自在的反彈。中國需要一個皇帝,民眾需要一個王法。但是,底層社會卻沒法兒推出一個皇帝來,即使推出來,也沒有人認賬。而上層社會一部分人推出的皇帝,另一部分人也不認可。袁世凱做不成,小溥儀,也坐不穩。即使坐穩了,也沒法兒帶給民眾好日子。共和做不好,退回帝制去,又不成。這就是當時中國可悲的現實。 ----《共和中的帝制》
21、蘇再能民心坡說,當年我和弟弟蘇轍在蜀中讀書之的打了每時,著便以日了每上地白飯,感覺下都好,不相信人間么每並有什麼其把於的美味。
簡貢去氣們大:什麼的山西都作上地白飯?
蘇軾答:一撮鹽,一碟生的白蘿卜,一碗白米飯。
過了在生第家國,簡貢去氣請了每飯,請柬上,把上地個白字疊一起。
蘇再能民心坡欣國學之的赴宴。只見案子上只擺了鹽、蘿卜和白米飯。這真也明白簡貢去氣是在戲弄把於。既國學之的來了,哪有不了每之的打了每說實打,在生第人風卷殘雲,把上地白飯了每了個干凈。
臨上趙時,蘇對簡貢去氣說,明家國我請你了每上地毛飯。
簡貢去氣赴宴,見案子上空空如也。急了,蘇再能民心坡說不急,好飯不怕晚。如是者上地,真也慢騰騰於年格說道:上地毛飯——鹽也毛,蘿卜也毛,白米飯也毛。
簡貢去氣大就他,說是早知道你過每並上報復我,當這還不知道居國學之的是這每並上設計的。
22、顯實軍家們我,聽當一教育,不是成個然人實軍家好,都於的是成個然人實軍家壞了。實軍家得更虛偽,更陰暗,更骯臟,更喜歡玩陰謀詭計。這媽界他以的教育,想能際上主每多麼是成個然人就而沒家民個然件服生就,服生就權大去,服生就強大去,該聽的得聽,不該聽的,也得聽。聽當一的背水心說,是不講道去要事的強制。
23、現在人們小將樣生圖省是人你,的只物希望有人把饃饃咀嚼好,吐時上中任地樣氣,替中任地選書,替中任地閱讀,歲用格你會來出中任地接受人家的觀點和地家可以了。歲用格你會來出在人前,裝得跟讀了好些書似的,泡妞的適合,管用。
如果你象范終以這並用事開一個姿態讀書,照我看,人你並用事是不讀算了,生如必這並用事開裝逼?過國色犬庄和地家好,一輩子不讀書,也死不了人。死了,人你並用事落一副肥下們個。
24、再看黎元洪,在晚清官場,黎元洪位不過一個小旅長(協統),而段祺瑞則是江北提督,進而北洋軍統(軍長)。如果不是革命黨人群龍無首,強拉他做了革命後的鄂軍政府都督,黎元洪充其量也就是個沒了兵的將軍。在袁世凱的天下,欲求復出都難。但是,人說命相好的黎元洪,就是因緣際會,成了首義元勛,然後,做了副總統。底兒潮,資歷淺,在重資歷的官場政界,被人看輕,沒有辦法。但如果後來表現不俗,也未必不能服人。可惜,在袁世凱時代,做了副總統的黎元洪,顯然不是黎元洪的文膽所謂的「位備儲貳」,多少有點像袁世凱華貴的囚徒。 ----《共和中的帝制》
25、想發月家發讀書,首先是自己能坐得住,有幾分定好大。即使是碎片化閱讀,也得能迅速把注意好大集中在所讀的下作真把都上可里真把都也看們可,否則,碎片的時間,僅僅是碎片來種樣氣已。如果連看通俗文章的能好大小將樣生將樣生是有,或者將樣生是有這個耐心,地家發月么,恐怕和地家只能看畫片和視頻了。
26、其實,兩次帝制復辟,都是中國的文化保守主義者,對中國道路探索的嘗試。參與者,不僅有袁世凱和張勛這樣的軍閥,也有很多文人墨客和學問家。兩次,他們都是要回到君主立憲去,復辟的主流人等,沒有幾個覺得君主專制好。君主立憲和民主共和,都是代議制,難道說,歷史走到今天,人們還非要說,法國大革命一定優於英國光榮革命?法國和美國的體制,一定比英國的制度更優越?一個有著世界上最悠久的帝制傳統的國家,走英國的道路,也是難免的。 ----《共和中的帝制》
27、一般來講,政治斗爭,是要憑實力說話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間是斗不起來的。段祺瑞是北洋之虎,而黎元洪,充其量只是一隻住到了中南海里的貓。段祺瑞是袁世凱之後,當之無愧的北洋領袖,多數的北洋舊人,無論有勢力無勢力,都服他。用周作人的話來說,「府方的謀臣便只是掉筆頭的幾個文官,院方的黨羽卻都是帶槍的丘八」。但是,後袁時代的情勢,卻造就了這場紛爭。 ----《共和中的帝制》
28、只用內外會輕並人你於金事覺得自己是讀書人,於金事是自己讀的好。的成內外以為一旦說過內道對了,們子可以睡一道對水再到,等的成內外人跟上來比上並月說。說不定,明軍風一碰上的書,你們子讀不懂了。說過內道對讀書,是一輩子的為於水再到。一輩子讀,一輩子在說過內把們怎麼讀。
29、大清戶部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加中央銀們心想成中會,月在個物時候不流們心想成中會鈔票,存入戶部銀庫的,人上中是各作年滿運來的銀元寶。搬運元寶的,有專門的庫兵。庫兵基於可靠性的考慮,只能我用八旗來西民第挑人,會自每個庫兵,跟一般的八旗兵丁一能夫孩,民種走糧拿餉,想成是一種八旗中人羨慕的「專業人來西民」,能補上庫兵,可是不容易,不僅民種走香的喝辣的,歲以於且可以養幾房妻妾。個中的緣故,是庫兵可以在搬運的時候,偷出銀子來。 ----《暗邏輯》
30、說想能在的,中國識字的人年為多,受過所謂的人界也等教育的人也不少。而沒家民種是,上後正有閱讀能大去的人,其想能不多。對於年為多人來說,即使你把道去要事講的實軍家們淺顯,實軍家們明白,只上後樣才而是需上後樣才而一點思考,和個下們主每多麼不懂。網上有好些看個文章標題主每多麼開罵的人,其想能根本主每多麼出如讀過人家的文章,即使讀,也讀不明白。
不用說,這媽界他以的「讀者」大概只能讀《讀者》,有的甚開子連《讀者》會出讀不了,只能看粗糙的網路文我路軍遠。更多的時間,則用來看圖片和視頻,這些家民作地夫動,跟和個下們後樣麻那要,砸天都花,也差不太多。
❻ 《短短小說》讀後感 內蒙古編社
民國10年7月,正是酷暑難當時節,以曹錕為首的直系軍閥與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爆發戰爭,皖系第三軍軍長江天雲在南線率部與直系第八軍董恆清作戰,血戰八天八夜,不幸被董恆清切斷運輸線,彈盡糧絕後兵敗被俘,被打入死牢。董恆清是出了名的混世魔王,雖是小小一軍之長,卻自稱大帥,盤踞江南一帶,殺人如麻,草菅人命,視血流成河為人間最佳美景,活捉江天雲後,知道自己不會有安生日子過,他便攜帶家眷,倉皇逃進上海灘,在英租地買了一幢豪宅,號稱大帥府。江天雲也被連夜押解到上海,秘密關押在一處鮮為人知的地下監獄里。
江天雲老婆孫秋燕得知丈夫被俘消息後,悲痛欲絕,躺倒在床,三天米水沒沾牙,左思右想後,帶上8歲女兒江月美,星夜從淮北趕往上海,找董大帥求情,希望董大帥能放江天雲一馬。
皖系和直系誓不兩立,孫秋燕找董大帥能求下情來嗎?
原來董大帥和江天雲、孫秋燕不僅是同鄉,而且還是同村人。
民國初年,董恆清和江天雲都是淮北鄉下李雙樓村人,孫秋燕那年一十六歲,水靈靈出落得花兒一般。江天雲家和孫秋燕家離得不遠,孫家沒有男孩,秋燕爹看中了江天雲,有時會請江天雲去家裡幫著干點重活,一來二去,豆蔻年華的兩個年青人也秋波頻送,暗生戀情。哪料到,村裡小財主董大肚子的二小子董恆清,從蚌埠城讀書放假回來,一眼看中了孫秋燕,帶著彩禮上門提親,被孫家一口回絕,孫秋燕也不同意,咬死口,非江天雲不嫁。董恆清也上了邪勁,非娶孫秋燕不可,他仗著二姨夫在蚌埠城當個小官,准備第二天搶人。不料,孫秋燕跟江天雲一起連夜逃離家鄉,來到黃山腳下一個小村莊。江天雲不服董家有人當官的氣,安頓好秋燕後,在段祺瑞手下當了兵。由於江天雲憨厚誠實,打仗不怕死,又救過幾回當官的命,步步高升,不幾年就當上了軍長,把孫秋燕接去了部隊。董恆清後來聽說江天雲當了兵,也投到直系軍閥曹錕門下,要他爹董大肚子掏錢先買了個連長,後買了個營長,因為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得到曹錕的賞識,沒幾年,也混成了軍長。董恆清嫌軍長不好聽,自封大帥,多次與江天雲的部隊發生交火磨擦,一心想把事鬧大,借機消滅江天雲,哪料到江天雲也不是吃素的,得手了,就把董恆清的部隊狠敲一下,雙方贏虧各半,一直沒有機會投入大部隊作戰,恰逢直皖戰爭爆發,董恆清借機與江天雲大幹一場,江天雲也沒想到被董恆清掐斷了供給線,彈盡糧絕後被董恆清活捉了。
孫秋燕帶著女兒江月美一路打聽找到上海英租地大帥府,董大帥兩眼色迷迷地上下一打量,見孫秋燕旗袍緊身,線條凹凸有致,比當年的村姑更勝一籌,不禁心動神搖,魂不守舍,半晌才回過神來,連忙叫人安排孫秋燕娘兒倆住下來,好吃好喝好伺候,之後,董大帥今天說忙,明天說有事,推三阻四,就是不露面,氣得孫秋燕整日唉聲嘆氣。
這天晚上,江月美睡了,孫秋燕剛洗過澡,披著浴巾梨花帶露出水芙蓉一般,董大帥不知何時進到屋裡,從後面一把抱住孫秋燕,孫秋燕驚叫一聲,見是董大帥,臉漲得通紅,一時間氣不打一處來,連抓帶撓,把董大帥罵了個狗血噴頭。董大帥見孫秋燕還是一付桀驁不馴的模樣,甩甩袖子要走人,孫秋燕卻「撲通」一聲跪在董大帥腳下,哀求董大帥看在同鄉的情面上,放過江天雲。董大帥一見孫秋燕軟下來,心中大喜,連忙扶起孫秋燕,孫秋燕定定地望著董大帥說:「不答應放了江天雲,我就跪死在你面前!」
董大帥圍著孫秋燕轉了幾圈,手托孫秋燕下巴,淫笑著說:「只要你答應我一件事,我立馬就放了江天雲。」
孫秋燕從董大帥的眼裡看出了邪氣,心裡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可是為了丈夫,她還是咬著牙說:「只要放了江天雲,我會答應你的。」
董大帥「哈哈哈」一陣大笑,撫摸著孫秋燕濕漉漉的頭發說:「只要你和我上床,我就放過江天雲。」
董大帥話剛說完,孫秋燕一頭撞來,把董大帥撞了個大仰八叉。孫秋燕聲嘶力竭地罵道:「你這個禽獸不如的東西,死了那條心吧!」
董大帥爬起來,揉揉摔疼的屁股,惡狠狠撂下一句話:「你就等著瞧吧!」而後,悻悻離去。
孫秋燕氣憤至極,連夜打點行裝,離開大帥府,回到淮北鄉下老家。
孫秋燕回到鄉下老家,整日坐卧不安,半個月後,帶著女兒江月美又來到上海灘,再找董大帥求情。
孫秋燕帶著江月美來到上海這天,正下著小雨。娘兒倆下了火車,出了站,見車站廣場上好多人都朝車站大門樓上看,擠進人群,見大門樓上掛著一顆血淋淋的人頭,仔細一看,不禁驚叫起來,兩腿一軟,一屁股坐在地上,失聲慟哭起來。
懸掛在車站大門樓上的那顆滴血人頭,正是孫秋燕丈夫江天雲的人頭。
心狠手辣的董大帥,借軍閥混戰之機,公報私仇,活捉江天雲,又用江天雲作釣餌,想得到孫秋燕,好事沒有得逞,一怒之下,違背戰時不殺俘、不戮降的游戲規則,下令斬決江天雲,並將江天雲的人頭割下來,懸掛在火車站的大門樓上。
孫秋燕一眼認出丈夫的滴血人頭,好似萬箭鑽心,當場昏厥過去。江月美也看見了爸爸的人頭,守在媽媽身旁,「爸爸——爸爸——」聲嘶力竭的哭喊聲,飄盪在上海灘,撕裂著人們的心。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孫秋燕慢慢蘇醒過來,望著大門樓上的滴血人頭,默默無語兩眼淚,強忍一腔仇恨,帶著女兒在一家小旅館住下來,要女兒在旅館里等她,她去找董恆清算賬。
孫秋燕來到英租地大帥府,站崗的警衛說董大帥不在家。孫秋燕在大帥府門前的馬路邊等了兩個時辰,看見董大帥的小汽車開過來,從手提包里掏出勃朗寧手槍,朝董大帥的汽車連連開槍。站在董大帥車門踏板上的警衛隊長甫振高和保鏢見狀,手起槍響,孫秋燕渾身上下被子彈打成了篩子眼,倒在血泊之中,曝屍街頭。
江月美在旅館里見媽媽好長時間也不回來,背上包袱上街找媽媽,憑著記憶,一路找到英租地,在大帥府門前看見倒在血泊中的母親,趴在母親身上哭得天昏地暗死去活來。可憐眨眼間,江月美父母雙亡,成了孤兒。
江月美打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親兵敗被俘後,母親更是教育她要自強自立,再次跟隨母親來到上海灘時,母親一路上又給她講了父親與董大帥的恩恩怨怨,還說這次來上海找董大帥,可能凶多吉少,要她堅強地活下去,為爸爸媽媽報仇。江月美哭到傍晚時分突然想起母親的教誨,擦乾眼淚不哭了,發誓要為爸爸媽媽報仇雪恨。她悄悄拾起母親的手槍,藏在街旁大樹後,看見董大帥的汽車開出來,舉槍要擊大帥車,說時遲那時快,平地突然颳起一陣黑旋風,一個黑衣人一把抱走了江月美,江月美掙扎著一看,正要喊,又被黑衣人一把捂住了嘴。
❼ 魯迅的孤獨者講述的是什麼道理
魯迅在《孤獨者》告訴我們封建勢力固然強大,但不能像魏連殳那樣遇到挫折和困難,就妥協消沉,這樣革命永遠也不會成功。
1、魯迅《孤獨者》所寫的男主人公魏連殳是一位接受過民族思想熏陶、接受過新式教育的知識份子,但辛亥革命失敗後他陷入了「仿偟」,在故鄉偏僻的小山村以前他被同鄉人看成為「異類」。
2、因為他有理想又留過洋,因此周圍的人們都看不慣他,而他也看不慣封建禮教看不慣那些被封建禮教毒害的人,因此他成為了這個社會的「孤獨者」。
3、但這位「孤獨者」卻在社會現實的壓力下,發生了轉變。魏連殳在祖母入殮時表現出來的是一個具有反抗精神的人,他雖然同意族長、親戚和村人擬定的舊風俗入殮,但這種妥協只是為了讓這些人事先設好對魏連殳的「批判」付諸東流。
4、他知道鄉里的人不會給他「爭辯」的機會。但這時他整個人是充滿著精神和鬥志的,就像原文說的那樣,這時他的兩眼黑氣里發光,在進行各項封建風俗時,他的神色不動,一直保持著對於封建禮教的蔑視,在葬禮上他沒有掉一顆眼淚,在祖母靈前只是彎了彎腰。
5、但葬禮結束後,他卻放聲大哭,他忍住悲痛,直到沒有封建禮教的儀式了,才流露自己的真情,我們可以看到魏連殳對於封建禮教的斗爭性之強。
(7)有聲小說段其瑞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孤獨者》創作於1925年9到10月之間,收入1926年出版的小說集《彷徨》。
創作這篇小說時,正值五四落潮,魯迅苦悶、猶豫,自己說「頹唐得很」。1923年7月魯迅與周作人兄弟失和,搬出了八道灣居所,受此事影響,魯迅的健康惡化,肺病復發,數月方愈。1925年因支持北京女子師大學潮而遭到反動派打壓和圍攻,段祺瑞執政府解除了他在教育部的職務。
生存環境的艱難、親情的惡變和疾病的折磨,使他陷入深深的困惑和苦悶之中。更令魯迅感到苦悶的是,他曾信任和幫助的青年,或出於自我保護,或出於私利,有的與魯迅冷淡疏遠,有的則站在了對立面與其為敵。
這一切使魯迅變得更加多疑、孤獨和絕望,對生存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懷疑。這篇作品是他對人生困境和出路富有哲學意味的文學追問。
參考資料
網路-孤獨者
❽ 《舊黨的罪惡》是誰寫的
周作人。
1919年3月2日出版的《每周評論》11期,公開發表周作人化名「獨應」的文章《舊黨的罪惡》。
一、《舊黨的罪惡》創作背景:
1919年2月26日,張厚載把陳獨秀等人將被免職的消息傳播到上海:「近來北京學界忽盛傳一種風說,謂北京大學文科學長陳獨秀即將卸職,因有人在東海面前報告文科學長教員等言論思想多有過於激烈浮躁者,於學界前途大有影響,東海即面諭教育總長傅沅叔令其核辦……凡此種種風說果系屬實,北京學界自不免有一番大變動也。」
針對這樣的傳言,1919年3月2日出版的《每周評論》11期,公開發表周作人化名「獨應」的文章《舊黨的罪惡》,其中有這樣一段「想當然」的「欲加其罪」:「若利用政府權勢,來壓迫異己的新思潮,這乃是古今中外舊思想家的罪惡,這也就是他們歷來失敗的根源。至於夠不上利用政府來壓迫異己,只好造謠嚇人,那更是卑劣無恥了。」
註:「東海」,就是當時的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教育總長傅沅叔」即傅增湘。
二、作者簡介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壽(後改為奎綬),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號知堂、葯堂、獨應等。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歷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系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運動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並曾任「新潮社」主任編輯。「五四運動」之後,與鄭振鐸、沈雁冰、葉紹鈞、許地山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並與魯迅、林語堂、孫伏園等創辦《語絲》周刊,任主編和主要撰稿人。曾經擔任北平世界語學會會長。
❾ 民國軍閥派系txt全集下載
民國軍閥派系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1916年6月6日,北洋集團首腦、竊國大盜袁世凱在全國人民的咒罵聲中死去。袁世凱在世時,憑著他的資歷、聲望和手段,尚能控制整個北洋集團。袁世凱死後,北洋集團群龍無首,很快走向分裂,其中主要的派系,是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馮國璋為首的直系以及張作霖為首的奉系。這三個軍閥集團,互相牽制,互相爭斗,長達十年之久。我們在第二章里先談到皖系,並不是因為最強大,而僅僅是在袁世凱死後,皖系首先控制了北京政權。
皖系軍閥首領段祺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1865年生。他的祖父以辦團練鎮壓捻軍起家,官至淮軍統領。其父也在舊軍中任過管帶。段祺瑞幼承家訓,也立志從軍,1885年考入北洋武備學堂炮兵科。由於學業精良,畢業後被派往德國,在克虜伯炮廠學習。一年後回國,被派往威海隨營武備學堂任教習。在舊軍中,武備學堂的畢業生並不受重用,段祺瑞當了五年的教習。1895年底,袁世凱受命到天津小站練兵,除了自己的親兵親將,他也起用一批武備學堂的畢業生。1……
別忘了採納喲
❿ 他是最接近神的棋聖,至今還被世人誤解
陳毅元帥說:「段祺瑞一生幹了無數壞事,但對於圍棋的普及推廣,總算幹了些好事。」
段祺瑞曾是李鴻章的手下, 受其熏染,一生愛棋。
故而,門下招徠了諸多棋客,一代圍棋大師顧水如就在其中。
1925年,吳清源喪父,母親便帶他找到顧水如。
那年吳清源11歲,蜚聲在外。
顧水如二話不說將他引薦給了段祺瑞,棋盤上廝殺一番,段祺瑞大敗,氣得生了一天悶氣。
但還是按月付一百大洋,當做圍棋的學費,接濟吳家。
直到1926年,段祺瑞下野,門下清客四散,吳清源也只得靠圍棋,另尋別路。
1934年,故人重逢,吳清源再度回上海,還拜訪了段祺瑞。
兩人對坐手談,吳清源小敗。
八年來,吳清源的棋藝不知飛漲多少,卻甘願敗於段祺瑞。
這其中的情分,自是不必言說。
吳清源的棋藝啟蒙,其實源自父親吳毅。
吳家幾代經營鹽業,父親還是官費留學生,在日本學了圍棋,大致到了業余選手三段,回國時一並帶了棋盤、棋子,還有棋書。
時常在家和朋友下幾局,小兒子吳泉(吳清源原名)就在邊上觀戰,還會主動插嘴。
一次,他和當時的福州名棋手林貽堂對戰,賭注是5銀元,不到中局,就被對方占盡上風,吳毅便借故上廁所逃遁去想對策。
吳清源接過棋劇,不過一二十手反敗為勝。林貽堂又將賭注升至10銀元,吳清源照贏不誤。
父親疑惑不已,「我又沒教你下棋,你幾時學會的?怎麼這樣大膽?」
吳清源不急不緩地說: 「我天天看你下棋,不學也會啦,我是看準能贏才動手的呀。」
那時,吳家三兄弟一同在家讀書,為了追平兩位哥哥的進度,吳清源總要熬到夜半,方才把晦澀難懂的古文背下來,很是沮喪和頭疼。
但到了圍棋,就是他揮灑自如的一方天地。 棋譜往往擺一遍,他便記得,兩位哥哥也常是他的手下敗將。
吳毅見他天賦過人,便將從日本帶來的棋譜翻譯講解給他聽,吳清源更是好學尤甚,把這幾本書研究了個遍。
由於常年左手執譜,右手擺棋,久而久之,擎書的手指都被壓變了形。
左手被書壓得太累了,就換成右手拿書,左手擺棋,左右開弓下棋也是那時培養出來的。
父親有意將他培養為圍棋手,9歲便帶他去公眾棋場海豐軒下棋,他倒是旗開得勝。
後來,吳毅說,「我要把書法傳給長子吳浣,文學傳給次子吳炎,圍棋傳給末子吳泉(吳清源本名)。」
1925年,吳毅患肺病去世前三天,倒真的將一本字帖交給長子吳浣,一本小說給了次子吳炎(吳景略),棋子給了末子吳清源。
後來,吳清源在自傳《中的精神》中回憶, 「大哥做了官,二哥成為了文學家,而我成了一名棋手,完全如父親生前期待的一樣。」
喪父後,吳家靠變賣家產苦撐度日,吳清源照舊痴迷棋譜,不聞不問。
一日,大舅張孝謙看見吳清源埋頭仍在打棋譜,便詰問 「不要整天下棋,下棋沒有用,將來能拿下棋吃飯嗎?」
吳清源不假思索地回答: 「能,我將來就靠下棋吃飯!」
這話一語成讖,父親當初引吳清源走上棋路,從此這一生,他與圍棋再也分割不開了。
喪父後,吳清源隨母親拜謁顧水如,顧水如當仁不讓成了他的第一位伯樂。
「清源」這個字型大小,便是顧水如的朋友給取的。
此後跟隨顧水如學棋,研究中日兩國棋譜,將兩者混打,兼並各自的長處,效果拔群。
不出兩年,1927年,吳清源就戰勝了當時中國圍棋第一高手劉棣懷,稱霸了國內圍棋界。
吳清源的天分,施展得還遠遠不夠。
當整個中國都陷入一片混戰,安身立命皆是奢望,又豈能容得下一方小小棋盤。
他需要更好的環境研磨棋藝,誠然棋壇也一樣需要他。
段祺瑞下野後,吳清源常在北京的來今雨軒下棋,那有富人設置獎品,小小年紀的吳清源經常滿載而歸,得來的獎品都補貼家用。
一次,觀戰者中有個日本人,叫山崎有民。
他被吳清源下棋的靈氣折服,當即給日本大棋士瀨越憲作去信,一並附上了吳清源的棋譜。
瀨越看罷,更料定吳清源是千載難逢的奇才 ,便和山崎有民商榷赴日留學事宜,兩人你來我往,去信達五十餘封。
這個過程里,吳家也最終答應了吳清源赴日留學這件事。
離開故國,是為了更接近心中的圍棋夢。
終於,1928年,年僅14歲的吳清源赴日研習圍棋,母親和大哥同往。
這一去意味著與祖國分離,這一去背後是諸多猜測與非議。
但他心中明了,這些都是為了心中的圍棋。
初來乍到,吳清源在棋賽中便勢如破竹,段位測試賽中連克四位日本名棋手,獲授日本棋院職業三段,月入數十日元。
20世紀20年代,1個日元能買6公斤大米,棋院的固定補貼使得吳家不再擔憂溫飽。
再加上其他各類賽事,獎金補貼時常高達數百元,這使得吳清源舉家從東京麻布穀町的小房子,喬遷到緊挨著恩師瀨越的高檔社區,只花了一年的時間。
此後,吳清源一路勢不可擋,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沒幾年就升到了9段。
直到1939年,「鐮倉十番棋」拉開了吳清源「昭和棋聖」神話的序幕。
「 我下了17年的十番棋,打敗了所有能夠成為對手的棋手。 一想起這段歲月,我就有無限的感慨——那段時期是我棋力最強盛的時期。」
他的身上沒有驕狂放縱,沒有得意忘形,有如一汪深潭,皆是探不見底的平靜。
台灣圍棋協會,要授予他「棋聖」稱號,吳清源卻認為只有孔子,稱得上「聖」,最後只接受了「大國手」這樣的稱呼。
他堅信棋無止境,在圍棋面前,只有謙卑,和一如初識般的求索。
無怪乎金庸評價他:「在兩千年的中日圍棋史上,恐怕沒有第二位棋士足與吳清源並肩。這不但由於他的天才,更由於他將這門以爭勝負為惟一目標的藝術,提高到了極高的人生境界。」
30年代,正是中日關系惡化的汛期,華僑在日本危機四伏。
吳清源也不例外,時常有人朝家裡扔石頭,對他謾罵不已。
1939年,與木谷實對決「鐮倉十番棋」時,吳清源還收過恐嚇信,信上說 「如果不在垃圾箱底下放上300日元,就殺了你。」
後來,這件事也不了了之。而這樣的嘲弄,則充滿了對國人的蔑視。
但他心系圍棋,哪怕幾度受挫,也不改其志。
在日本的前八年,一直都是中國籍。
隨著戰爭升級,他下棋時遭到了諸多限制。苦苦掙扎斗爭後,不得已加入了日本國籍。
1946年,在日華僑強行退掉吳清源夫婦的日本國籍。
直到1949年,探訪台灣,才又有台灣方面頒發的合法身份。
也就是說,吳清源夫婦二人,在長達三年的時間里,都處於無國籍狀態。
幾易國籍,但吳清源內心始終堅定地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這點從未動搖過。
1960年,瀨越憲作一行訪華,周總理特意提到:「下次請一定要帶著吳清源一起來中國。我保證讓他回日本。」
吳清源聽到這番話,內心翻湧。
他回憶道: 「我本來就是中國人,根本沒有回或不回的問題。」
他熱愛圍棋,亦熱愛國家,兩者間並無沖突。
潛心治學,為圍棋後輩們鋪就一條更光明的來路。
這樣的胸襟和眼界,真大師也。
1956年,梅蘭芳率京劇代表團到日本訪問演出時,曾遇到吳清源。
他鄉遇國人,同胞之情自是格外珍重,何況與梅蘭芳先生亦是故知,激越之情更添幾筆。
梅先生直接問道:「為中國圍棋強盛,怎樣做為好?」
吳清源答: 「最好是找出天才,使之留學日本。」
這句話早在1951年,他就說過一次。
時年,吳清源夫婦應邀去了台灣,在台北見到了十歲的林海峰,測試棋上,吳清源授他六子,勝一目。
局罷,台灣圍棋協會理事長周至柔先生問他:「如果少年去日本的話,能不能下到六段或是七段?」
吳清源就回答說: 「要盡早讓他去日本留學。」
後來,這個孩子便去日本學棋,成了吳清源的得意門生,他叫林海峰。
林海峰借住在東京的華僑朱先生家中,與吳清源離得很遠,兩人便通信往來教學。
朱先生會把林海峰下的棋譜抄下來,寄與吳清源,他作了評注就再寄回去。一直持續到林少年升到三段為止。
後來,令他引以為傲的是,和恩師一樣,林海峰也為日本圍棋開創了一個不容忘懷的時代。
當時日本圍棋,遠超國內。
國內久經戰亂,棋壇氛圍、棋理的發展,都處於停滯狀態,因而有天分的圍棋少年,赴日深造是條明路。
此外,吳清源提出這樣的建議,自有一番苦心。
他已在日本棋壇枝繁葉茂,自然有餘力提攜後輩,為棋界輸送新的人才。
在吳清源的弟子中,有一位女棋手,惹人注目, 她叫芮乃偉。
1993年成為吳清源的收官弟子,自此十年間,一共獲得8次女子圍棋世界冠軍。
芮乃偉曾說:「吳老師對圍棋永遠那麼專注,80多歲時,每天在棋盤前待的時間超過6小時。吳老師對圍棋始終抱著一顆純凈的心,遠離世俗功利。」
芮乃偉至今仍活躍在棋壇。2017年全運會,53歲的她仍摘得桂冠。
吳清源留給弟子的,除了棋藝上的指點,更有棋無止境這種心態上的熏染。
抱朴守拙,在圍棋面前始終保有一顆赤子之心。
不因年紀而折損,不因資歷而恣意。
吳清源的精湛棋藝,是跨越時代的。
日本圍棋界有個流傳很廣的說法。
1987年,為選出圍棋史上最強者,日本「圍棋俱樂部」徵求了當時六位超一流棋手,包括加藤正夫、武宮正樹、林海峰、趙治勛、小林光一、大竹英雄的意見。
其中四人趙、林、武宮、加藤皆推舉了吳清源 ,另外兩位小林和大竹則認為,歷代的高手們處在不同的年代,很難放在同一時空下作比較,如果非要選舉,大致有道策、秀策、吳清源。
也就是說,在六位超一流棋手眼中,吳清源的棋藝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但勝負成就,這些並不是吳清源所追求的。
12歲那年,初見梅蘭芳。再度聚首,已是31年後。
梅蘭芳回憶到,他當時在那戶人家見到一個孩子與老者下棋。
老者十分吃力,小孩一邊吃糖,一手下棋,很是放鬆。
這孩子便是吳清源。
人生究竟有幾個三十年,能夠讓故人重聚,又有幾個人能堅持理想,不改弦易轍。
吳清源在圍棋這條路做到了。
他所追求的只是對棋藝無盡的 探索 ,正如他曾對朋友說的, 「我下棋,勝負心裡一點念頭沒有,我心中只有棋局。」
所以,在福州吳清源紀念園,他的銅像旁寫著一句話:「一百歲後我也要下棋,兩百歲之後我在宇宙中也要下棋。」
「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痴人。 」
他最愛吟誦的詩句,也映照了他淡泊專注的一生。
吳清源大師傾注一生,在黑白世界。
一方棋盤,算盡世間玄妙,勝負早已置之度外。
他的恩師瀨越先生也曾說: 「作為棋手,死在棋盤上可以說是死得其所。」
當不能下棋的那一天,便是生命終結的時候。
1972年,瀨越憲作,在寓所自殺,遺書上還留有一句「因為不能下棋了。」
這對師徒在圍棋上的造詣,後人難以望其項背,在對圍棋的痴迷上,更是少有。
都說這個時代,再難出大師,其實應該責難的是時代嗎?
無怪乎只說不做,隨便就將理想當做一句口號,心態上又急功近利,不願深耕罷了。
縱觀古今的大師,他們身上都有這種為鍾愛的事業傾其一切的犧牲精神。
這些大師也並非人人天賦異稟,但他們的執著與韌性,皆是無人能敵的,放之任何一個行業,皆可能有所成就。
除卻世俗可見的利益之外,他們更有 至純的理想 。
有了理想作人生的羅盤,這一生,也就越走越踏實了。
當我們仰望大師們熠熠生輝的履歷時,也別忘記他們腳下一步一轍、力學篤行的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