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羅曼史 是什麼
「羅曼史」的意思:羅曼史是英文單詞romance的音譯。所謂羅曼史是指歐洲在資產階級革命以前的封建社會里流行的一種傳奇文學。這是一種非現實的,封建慎模形態的文學。羅曼史並不是一無是處,小說強調的傳奇色彩和浪漫特色實際上也為文藝復興打下基礎。「羅曼史」在政治上叢孝洞的作用就是利滲枯用一個「理想的」世界來粉飾現實,以鞏固封建階級統治。而18世紀後,隨著現實主義小說的出現,這種傳奇文學逐漸衰微,但是至今仍舊影響著歐美作家的創作。同時單詞「羅曼蒂克」(romantic)也因此而來,意思是「浪漫的,傳奇的」。
B. 我想寫一部中世紀歐洲的小說,請給我一些那個世紀的資料
中世紀(Middle Ages)
中世紀(約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時代(主要是西歐),由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數百年後,在世界范圍內,封建制度占統治地位的時期,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公元1453年)之後,資本主義抬頭的時期為止。「中世紀」一詞是從15世紀後期的人文主義者開始使用的。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的早期在歐美普遍稱作「黑暗時代」,傳統上認為這是歐洲文明史上發展比較緩慢的時期。
中世紀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這一時期的歷史。封建制度的形成、發展和解體是這一時期歐洲歷史的主線。但是世界各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是不平衡的,當西歐在5世紀剛剛進入封建社會的時候,中國已經走完了約1000年封建社會的歷程。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一直到公元9世紀,絕大多數的近古(Late Antiquity)學者都按照聖奧古斯丁的觀點,認為人類是處於歷史的第六個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即《聖經》在「啟示錄」里預言的「末日」,故而有黑暗之意;一個被歷史學家普遍接受的說法是,「中世紀黑暗時代」這個詞,是由十四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學者彼特拉克所發明的。他周遊歐洲重新發掘和出版經典的拉丁和希臘著作,志在重新恢復羅馬古典的拉丁語言、藝術和文化,對自公元四一零年羅馬淪陷以來的變化與所發生的,認為不值得研究。人文主義者看歷史並不按奧古斯丁的宗教術語,而是按社會(學)的術語,即通過古典文化、文學和藝術來看待歷史;所以人文主義者把這900年古典文化上發展的停滯時期稱為「黑暗的時期」。
彼特拉克把歐洲歷史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古羅馬與古希臘時期;二是「黑暗時期」。人文主義者也相信,總有一天羅馬帝國會再次興起,重新恢復古典文化的純潔性。14世紀末與15世紀初,人文主義者們認為一個現代時期(Modern Age)已經開始了,所以從邏輯上來講,一個「中世紀」已經形成了。
因此,自人文主義者起,歷史學家們對「黑暗的時期」和「中世紀」也多持負面觀點。在16世紀與17世紀時基督教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中,新教徒也把天主教的腐敗寫進這段歷史中。針對新教徒的指責,天主教的改革者們也給出了一幅與「黑暗的時期」相反的圖畫:一個社會與宗教和諧的時期,一點也不黑暗。而對「黑暗時期」,許多現代的負面觀念是來自於17、18世紀啟蒙運動中的康德和伏爾泰的作品中。
19世紀初, 浪漫主義運動轉變了這種對「黑暗的時期」負面觀念一邊倒的趨勢。它給出了一幅祥和的圖畫: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紮根於大自然的生活;同時也回應啟蒙運動中的理性主義以理性完全超越感性的作法,以及由正在興起的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環境破壞與污染。浪漫主義者對待「黑暗時期」的觀點,仍可以在今天的一些慶祝那個時期文化活動與節日中,通過所展示出來的風俗與發生的歷史事件中看到。
風俗畫 浪漫主義運動後的19世紀下半葉,考古學取的了很大的進展,許多不為以前的學者所知的歷史文獻與文物被挖掘和整理出來。而1939年發現的公元625年左右的薩頓骺(Sutton Hoo)寶窟,以及中世紀研究的著名學者查理哈斯金(Charles H. Haskins)的研究發現,使得「黑暗時期」看上去不再是一個合適的詞彙。20世紀中葉以後,在英語國家中的專業學者文獻里,「黑暗時期」這個詞漸漸地消失。
查理哈斯金寫道:「歷史的連續性排除了中世紀與文藝復興這兩個緊接著的歷史時期之間有巨大差別的可能性,現代研究表明,中世紀不是曾經被認為的那麼黑,也不是那麼停滯;文藝復興不是那麼亮麗,也不是那麼突然。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之前,有一個類似的運動,即便它不是那麼廣傳。
所以,原來的「中世紀黑暗時期」現被改為專指公元410年(或455年)到公元754年(或800年)這段歐洲歷史。
1.混戰 (神聖羅馬帝國 法國 英國 北歐海盜 )
2.混亂 如英法百年戰爭前英王是法國的臣子
3.教權與皇權的斗爭與協調
4.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之爭 如攻破君士坦丁堡,十字軍東征
5.黑死病的不斷侵襲
《堂吉訶德》
歐洲歷史上的中世紀,是從公元476年奴隸制的西羅馬帝國滅亡開始,直到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為止。這是歐洲封建社會形成(公元5-11世紀)、興盛(公元12-15世紀)和衰落(公元15-17世紀)時期。但在歐洲文學史上,中世紀文學指的是封建社會形成和興盛時期的文學,因為封建社會衰落時期也就是資本主義產生時期,歐洲出現了文藝復興運動,此時產生的人文主義文學,已經屬於資產階級近代文學的范疇。
在中世紀歐洲封建社會里,思想文化領域由基督教神學統治一切。恩格斯指出:「中世紀只知道一種意識形態,即宗教和神學。」宗教教條同時就是政治信條,《聖經》中的詞句在法庭上具有法律效力。基督教會鼓吹神權至上,宣揚禁慾主義,推行蒙昧主義,否定世俗生活,排斥異教文化,妄圖以神學說教美化封建統治,使廣大人民忍受剝削壓迫而不加反抗。中世紀歐洲文學大多打上神學烙印。它主要有下列4種類型。
一、 教會文學
教會文學是直接為基督教神學服務的文學。其基本內容是謳歌上帝的英明偉大,贊美聖徒的高尚德行。其中,基督故事和神秘劇一般以《聖經》為題材,描寫耶穌的出生、傳教、受難、升天和復活等事跡,宣揚上帝萬能,反叛上帝必受懲罰。聖徒傳和奇跡劇歌頌篤信基督、清心寡慾、一生贖罪而創造奇跡的聖徒高僧,美化殉教、獻身、追求死後幸福的來世思想。其他如道德劇、贊美詩等也都具有濃厚的宗教氣息。藝術上,教會文學大多採用神秘、夢幻和象徵、寓意手法,渲染浪漫奇跡色彩。
二、 騎士文學
騎士文學是反映世俗封建貴族中最低一個階層——騎士階層的生活理想和道德准則的文學。它的主要內容是寫騎士為了維護宗教、君主的利益以及同貴婦人之間的「典雅愛情」,不惜冒險行俠、驅妖除魔、出生入死。騎士文學有騎士抒情詩和騎士傳奇之分。
騎士抒情詩主要流行於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一帶,故又名普羅旺斯抒情詩。主要抒寫騎士與貴婦人之間在黎明時纏綿悱惻、依依惜別的戀情,謳歌騎士對貴婦人的愛慕和崇拜,以及他們為了愛情而去冒險征戰、建功立業的騎士道德。在藝術上,騎士抒情詩注意心理描寫,感情細膩,對早期文藝復興時期的抒情詩產生過影響。
騎士傳奇採用荒誕不經的冒險故事形式,贊美忠於國王,鋤強扶弱,為捍衛宗教、榮譽或愛情而獻身的騎士精神。按照題材的來源不同,可以分為古代希臘羅馬系統、不列顛系統和拜占廷系統三類,其中以不列顛島凱爾特族領袖亞瑟王及其圓桌騎士的傳說最為典型。在《朗斯洛,或坐囚車的騎士》、《特里斯丹和綺瑟》等騎士傳奇中,把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寫成威武有力、英勇善戰、降妖除魔、保護婦女的蓋世英雄,敘寫亞瑟王的誕生、武功和陣亡,以及他手下以朗斯洛為代表的圓桌騎士為探尋盛過耶穌鮮血的酒杯——聖杯的冒險經歷。藝術上,騎士傳奇既有荒誕不經、神秘色彩濃厚、歪曲現實的缺陷,也有想像豐富,情節引人,注意人物心理刻畫等優點,對後來的浪漫主義文學頗有影響。
三、英雄史詩
英雄史詩原先在民間口頭流傳,後來由教會神職人員用文字寫定。早期英雄史詩大多反映氏族社會末期生活,歌頌部落英雄為民除害、為民造福的事跡。其中,英國的《貝奧武甫》,謳歌為民殺死水妖、除滅火龍而犧牲的部落英雄貝奧武甫;芬蘭的《卡列瓦拉》(又譯《英雄國》),以能製造奪取「三寶」(穀物、鹽和金幣)的神磨為中心主線,贊頌智慧超群、勇奪「三寶」、為民造福的部落英雄萬奈摩寧和伊爾瑪利能。約在公元6、7世紀,北歐出現了神話和英雄史詩,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冰島的《埃達》與《薩迦》。歐洲早期英雄史詩因產生較早,帶有較多的神話色彩,但在用文字寫定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打上基督教的烙印,如《貝奧武甫》中把水妖格倫德爾說成是出賣耶穌的叛徒該隱的後代等。
中世紀中期的英雄史詩是封建國家形成時期的產物。史詩的主人公都是體現忠君、愛國、護教思想的英雄形象。中期英雄史詩的主要作品有法國的《羅蘭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古羅斯的《伊戈爾遠征記》和德國的《尼伯龍根之歌》等。
《羅蘭之歌》(1080?)是中世紀歐洲最著名的英雄史詩。它敘寫法蘭克國王查理大帝遠征西班牙取得決定性勝利,所剩頑敵馬西里為免於滅亡,遣使求和。查理大帝派去談判的使臣甘尼侖,貪生怕死,被敵人收買。當查理率領大軍回國時,馬西里以10萬大軍襲擊掩護法軍撤退的羅蘭部隊。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大將羅蘭浴血奮戰,壯烈犧牲。查理聞訊趕來,消滅敵軍,處死叛徒甘尼侖。
史詩著重歌頌羅蘭的英雄氣概,贊美他對國家、對君王的忠貞,對基督教信仰的虔誠。在遭到敵人大軍的包圍,面臨全軍覆沒的危急關頭,他仍然無畏地馳騁沙場,奮勇殺敵。當他身負重傷,力盡倒地時,仍艱難地將寶劍和號角放在背後,面向西班牙,表示至死不忘衛國抗敵;又將右手伸向上天,表示甘願為護教流盡最後一滴血。史詩對王權的象徵——查理大帝也極盡謳歌之能事:講他英勇善戰,戰功顯赫;講他深謀遠慮,堅持正義;講他對內能鎮壓諸侯叛亂,對外能擊敗入侵之敵,建立統一強大的國家。這正符合中世紀社會從割據狀態走向統一的歷史潮流。
《羅蘭之歌》在藝術上巧用誇張、渲染手法。羅蘭吹號角求援時因用力過度而口噴鮮血,脹裂了太陽穴而死去;把歷史上遠征西班牙時只有36歲的查理,寫成已有200歲的「長須雪白」、「容顏威嚴有神」的理想君主。這些手法有助於突出羅蘭的剛強性格和查理的威嚴形象。
史詩還使用教會文學中常用的神秘夢幻、上帝顯靈、天使下凡等手法。盡管這是基督教神學迷信思想的烙印,但用得好也有烘托氣氛的作用。例如上天讓太陽停止不動,使查理能在白天乘勝殲滅一支敵軍,這一奇跡正好表現了查理和廣大士兵渴望消滅敵人,為羅蘭復仇、為國雪恥的心情。
《熙德之歌》(1140?)是一部反映西班牙人民反抗阿拉伯人侵略的英雄史詩,著重謳歌英雄人物熙德英勇善戰、忠君愛國、對敵狠對友親的崇高品德。史詩主要用現實主義手法描寫熙德沙場血戰和個人家庭的坎坷經歷,很少用其他史詩常見的神秘夢幻手法。《伊戈爾遠征記》(1185-1187)譴責羅斯國內王公們的內訌引起外族的入侵,贊美勇士伊戈爾。史詩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語言上採用民歌手法,對後代俄羅斯文學有深遠影響。《尼伯龍根之歌》(1200?)用公元5世紀日耳曼民族大遷移時代的傳說,反映12世紀封建社會的社會現實和思想意識。它歌頌勇武過人、心懷坦盪、急公好義的理想英雄西格夫里特,譴責陰險狠毒、圖財害命的封建朝臣的典型哈根。藝術風格上接近早期英雄史詩。
四、城市文學
城市文學又名市民文學,是12世紀以後隨著城市的興起而產生的一種反映新興市民階級思想情趣的文學。它取材於現實生活,揭露諷刺封建貴族和宗教僧侶的專橫、貪婪、愚蠢和偽善,表現市民的聰明才智和進取精神,具有鮮明的反封建、反教會傾向。藝術風格生動活潑,語言通俗易懂,生活氣息濃郁。城市文學體裁眾多,有韻文故事、市民抒情詩、市民戲劇和長篇敘事詩等,其中以法國的長篇敘事詩《列那狐的故事》成就最為突出。它採用擬人化的手法,通過象徵市民的列那狐同象徵封建貴族的伊桑格蘭狼之間的沖突,反映封建社會的人情世態、弱肉強食和矛盾斗爭。對列那狐反抗大動物、欺負小動物的兩重性格,作品也作了有力的揭示。此外,長詩《玫瑰傳奇》在城市文學中也頗有聲
C. 想看有點歷史類型的小說,求推薦好看的
《家園》
《隋亂》,原名《家園》,長篇歷史架空小說,簡體已經出版(出版名為《隋亂》),作者酒徒,該書於2007年下半年創作,獲得四項網路文學大獎。與《開國功賊》、《盛唐煙雲》一起被稱作稱為「隋唐三部曲」,其中《盛唐煙雲》正在連載中。 故事講述的是隋煬帝年間,河北上谷地方的一個少年李旭,逃避兵役而進入大草原。在草原中收養了一頭銀狼,被草原民族視為聖物,他在草原結識了漢人徐大眼(徐茂功),與流落草原的中原人學得箭技和兵書等。幫助寄身的部落成為一個大部落,後因得罪突厥貴族,於是回歸中原,參加了煬帝的首次征高麗,遂得賞識,於是成名,故事由此展開...
《明朝那些事兒》(雖然你有看過但還是說說 )
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朱元璋生於亂世之中,背負著父母雙亡的痛苦,從赤貧起家,他沒有背景,沒有後台,沒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爭取來的,他經歷千辛萬苦,無數次躲過死神的掌握,從死人堆里爬起來,掩埋戰友的屍體,然後繼續前進,繼續戰斗。 朱元璋的那個時代有著無數的厲害角色,陳友諒、張士誠、王保保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朱元璋用他驚人的軍事天賦戰勝了這些敵人,可以說,在那個時代,最優秀統帥的稱號非朱元璋莫屬。他幾乎是赤手空拳,單槍匹馬憑借著自己的勇氣和決心建立了龐大的帝國。
<我的二戰/民國不可能這么萌>
1 、 我們的男豬腳一睜眼,就知道自己穿越了。他盯著街道上匆匆跑過的黃包車看了好一會兒,目光特意在車夫的辮子和右衽短衫上多停留了一會兒,才去注意車廂上那穿洋裝的妹子。「這大概是民國吧。」他憑著自己腦海里那由電視劇形成的印象,做出了判斷。就在這時候,一台看起來是用鐵做的、巨大的牛,步履蹣跚的闖進了他的視野。對此情景男豬腳只有一個簡單直接的感想:
我的民國不可能這么萌
「卧槽。」
2 、林有德穿越到了1930年,正准備一展抱負,卻發現這個世界和他原來的世界不太一樣。
「想當年拿破崙波拿巴就是征服了當時歐洲十大神姬的心,才完成統一歐陸的偉業。所以我一直都說,要救國,各位首先要長得帥,就算不帥,也得把自己收拾干凈了,讓人看著舒服才行。」
……
林有德看了看櫥窗里自己那張普通水準的臉,毅然決然的走上了用鋼鐵和烈火埋葬美麗戰姬的道路。
魯班尺-《青囊屍衣》(如果喜歡盜墓筆記或許會喜歡這個)
青囊可活命;屍衣可避天。魯班尺《青囊屍衣》是一部集玄幻、醫術、愛情、幽默、靈異、武俠、政治於一身的優秀小說,本書是十年難遇的好書!一度造成回帖功能癱瘓的天涯第一強帖,各大收費閱讀網站、各大出版商虎視眈眈,經網民聯合蓮蓬鬼話版主蓮蓬與天涯總部協商,開通了101頁以上之回帖功能。這是天涯第一次出現過百頁的帖子,與此同時,《青囊屍衣》成為天涯史上最強帖。玄幻、盜墓、懸疑、風水、神秘文化寫手大多彼此看不順眼,《青囊屍衣》一出,眾寫手眾口一詞,一致推崇《青囊屍衣》為此中最上乘之作。
徐勝治·《神遊》
全名是《市井神遊記》
曾被陳天橋譽為中國的哈利波特。
在現實社會中,究竟有沒有修真,神遊將會給你以啟示。其中也有深刻的哲理,能引人深思。是一本不流行的修真小說,一本比較哲學的小說,一本可以給修真者以啟示的小說。 世上到底有沒有神仙?神仙住在哪裡?你是想做一個平凡的人,還是想做一個無比強大的猴子? 有人說,這是一本修仙之人寫出的修真小說。理論甚強,操作性甚強。對比網路其他修真小說,除寥寥幾本,確實難找在修真理論上能與之相比的書。 也許,你能從這本書中找到你的修真之路。
全書敘述平靜淡雅又不乏高潮,整體情節設計之妙令人嘆為觀止。
其前傳《靈山》也值得一看。
《琥珀之劍》網文界的富堅義博
整體非常有文采,故事架構極其宏大,篇幅超長,超有西幻韻味,但是但是非常非常之更新不穩定,日好幾更/年更。
命運在我眼前分開成兩條互不相關筆直的線,一條通向火焰中熊熊燃燒的宮殿與城池,王國傾覆,大地承載苦難,生靈在這火中忍受煎熬,永世暗無天日。
而另一條通向先古諸王之巔,神祇在雲端親自為我加冕,我帶上桂冠,沐浴山呼。我的目光看穿歷史的迷霧,我的騎士為我開疆擴土,我的劍披荊而行,帶領我的子民走向勝利。
我接過這權杖,將屬於世界的權柄掌握在手中,我俯瞰芸芸眾生,改變歷史的進程。
我是布蘭多,沃恩德之王,這是屬於我的傳奇。
…………
《瘋巫妖的實驗日誌》
究極宏大的世界觀,宏大的戰場,設定詳細復雜,感覺像是真實塑造了一片魔法大陸。
罕見的第一人稱神作,在以網文快節奏的基礎上有融入了輕小說的愉快氛圍。在歡快中又融進感動,在輕松中加入思考。絕對值得一看的好書。
這是個瘋狂的巫妖,帶著游戲系統,禍害整個世界的故事。
「看下本日的日常……又是這坑爹的兩選一,毀滅任意一座三萬人以上的城鎮,獎勵10000點邪惡點數。搶三個小朋友的棒棒糖,獎勵1點。若兩個都沒有完成,那麼,扣2點。」
「呸!當我是傻的呀,真毀了一個城鎮,保證刷出一個全員史詩的中古聖騎士團來討伐我,到時有的賺,沒的花。我還是乖乖做我的棒棒糖大盜吧。」
惡名昭彰的巫妖已經當夠了,誰說巫妖就不能當好人了?我一定要戰勝這該死的系統,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大好人。
《寂靜王冠》
學會屠龍功的風月娘新作,設定有新意,不走尋常路,真真正正的江南流。
吾等生於以太,成於以太,逝於以太。敬畏以太!一一聖典。這是樂師們的黃金時代,音樂改變了世界,以太鑄就榮光,聖靈們升上天空,與群星共聚。這是長夜將至的世界,天災和邪神播撒毀滅和死亡,盛世飄搖。這是一個少年踏上樂師之路的故事,無關卑微或者偉大,只為了走到夢的盡頭。自此之後,自有公義與榮耀的冠冕為他存留。
《從前有座靈劍山》
因彗星隕落,末法大劫而降臨的奇才,來自現代世界的穿越者王陸,懷著千年未有的空靈根,踏入靈劍派山門,走上了一條成為智商碾壓異界,成為絕世逗逼強者的不尋常路!
《山海經密碼》
山海經密碼是一個歷史記載的真實故事:4000年前,一個叫有莘不破的少年,獨自游盪在如今已是繁華都市的大荒原上,他本是商王朝的王孫,王位的繼承人,此時卻是一個逃出王宮的叛逆少年。在他的身後,中國最古老的兩個王朝正在交替,夏王朝和商王朝之間,爆發了一場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戰爭。
《廢柴道士的爆笑生活》
史上最廢柴的道士——馬力術,是一個以貼小廣告為生的「文化工作者」。他出生在一個歷代都有一個有通靈能力傳人的道士世家,而這一代的通靈能力又剛好遺傳到了馬力術身上,於是他繼承了他爺爺的二叔的大爺的曾孫子留給他的一座二層小樓,開始了他的道士生活。這座二層小樓位於極陰之地,裡面住著一個大舌頭弔死鬼、一個男人頭、一個沒舌頭的小鬼、一個狐狸精、一個畫皮妖,還有一個神獸—— 貔貅,這些鬼和妖各自都有一段既糾結又爆笑的故事,請聽馬力術為您娓娓道來……
《史上第一混亂》
本書在網上被稱為「對於穿越小說來講,就像鹿鼎記至於武俠小說」
我叫蕭強,外號小強,在一家冷冷清清的街道上,經營者一家冷冷清清的當鋪,整天....無所事事,可是只要一遇到事,就能讓人遇大刺激,有一天,我遇到了一個叫劉老六的老頭,自己聲稱是神仙,還莫名其妙的和他做了一筆交易。還被改變為舞台劇、有聲小說游戲等。
國王陛下-《崩壞世界的傳奇大冒險》
小眾小說,建議是好的,噴是不對的。
書中充斥著各路黑話,最多的屬WOW……但這是作者寫作的靈感的源泉啊。如果影響了讀者的閱讀,作者會深表遺憾並且希望讀者能夠諒解,並且作者表示:實在不行,可以網路……
《災厄紀元》
紐西蘭突然發生異變,所有人類和動物全部變得無比的飢餓,瘋狂暴食的同時,身體變化成為怪物。廚師白易帶著女兒一步步掙扎求生,然後才發現,整個紐西蘭已經成為了魔鬼島。而這,僅僅是世界變化的開始。
從強大的肉體力量開始,到玄奧神秘的功法、再到絢麗強大的戰技、悠長肆意的人生,這樣的未來是否存在?由人類自身所引發的生命進化,將徹底扭轉世界的命運。
《無限恐怖》
開創了國內網路原創文學「無限流」的第一本作品。被譽為2007年度最值得看的小說。確立了後世無限流小說的主要樣式:由現世所未知的科技創造的獨特空間;把現世之人召喚過去並且將人送往由此空間創造的一個個虛擬空間進行歷練;獲得各種獎勵由此可促進人體進化等。作者不走老套的玄幻的小說路線,而是採用了用電影來鋪設情節,使情節更加的充滿變數。其創作的意義在於開創來「無限流」的先河。
《都市妖奇談》
五百萬人口的現代都市卻住著三千多隻妖怪?!
它們隱藏在人類之中,甚至與你擦肩而過!
悄無聲息地生存,捕食,進化……
《銀河霸主飼養手記》
父母早亡,寄人籬下,堅強的男主迎來考場失意的打擊,看似情場得意的背後卻是即將分別的事實!
然而誰曾想到,去世多年的父親卻為自己准備了一份改變命運的神秘大禮?
在人類文明走向星辰大海的嶄新時代,男主將如何拉開自己波瀾壯闊一生的帷幕?
奇幻-虛淵玄-《fate zero》
傳說中,聖杯是能夠實現擁有者願望的寶物。為了追求聖杯的力量,7位魔術師各自召喚英靈,展開爭奪聖杯的戰斗,這就是聖杯戰爭。
時間退回到第五次聖杯戰爭的10年前,第四次聖杯戰爭,參與者正是士郎他們的父輩。
為了得到聖杯不擇手段的衛宮切嗣,年輕時代的言峰綺禮,間桐家與遠坂家的關系,同樣身為王卻意志不同的三位英靈……
當年那場慘烈戰爭的真相的重重面紗,即將在此揭開。
D. 鬼吹燈有聲小說出完了嗎
完結了《鬼吹燈》
一共八卷
《鬼吹燈》這部書前後兩部,共計八冊,順序依次是《精絕古城》、《龍嶺窟》、《雲南蟲谷》、《昆侖神宮》、《黃皮子墳》、《南海歸墟》、《怒晴湘西》、《巫峽棺山》。
從2006年2月份開始,直至2008年2月底,前前後後總共寫了整整兩年時間,約有兩百萬字的篇幅。這期間付出了很多,但同樣也有很大的收獲。通過這部書,認識了很多的朋友,這其中有見過的,也有沒見過的。可以說如果您喜歡我的這部書,咱們就應該算是朋友了,在此請允許我由衷地感謝你們,能和許多人分享我寫的故事,對我而言是最大的快樂。今天在全本結稿之際,我想對《鬼吹燈》全的創作過程做一次簡單的回顧,獻給喜歡《鬼吹燈》的讀者朋友們。
常被人問起自己覺得哪一卷最滿意,所借《鬼吹燈》完結之際也來個「導演自評」。作為作者,自己評價一下自己的作品,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全套八卷故事,每一卷的核心元素與題材都不相同,想表現的內容也有所區別。在連載的過程上,每天只能寫幾千字,由於時間限制和個人喜好的原因,對於已經寫過的部分基本上從未進行修改,而且始終沒有故事大綱,到現在還不知道大綱是什麼,對我而言,自己也不清楚下一章會出現什麼意想不到的情況,許多都是即興發揮,這是創作過程中很大的樂趣。
很難說這八卷中有哪能一卷是我自己最滿意的,每一卷都有很滿意的章節和橋段;但在我自己看來,每一卷也都同樣存在著不足和缺陷,如果重新修改一遍,會好很多,可是那樣一來難免會有匠氣,也就失去了即興創作的樂趣。
下面按照創作順序逐冊講評,包括每一冊的特點和創作過程、出場的人物和背景,以及自認為滿意和存在缺陷不足的章節。
《鬼吹燈》是一部探險小說,根源於易學的風水,是貫穿其中的經脈。雖然書中包含著眾多元素,但只有「探險」二字能概括其精髓,絕非單純的盜墓小說,也絕不是恐怖靈異和老掉牙的推理懸疑小說。古墓只是故事中探險的憑借,本書所講述的,是一系列利用中國傳統手藝和理論來進行的冒險旅程。
《精絕古城》
《鬼吹燈》第一部第一卷《精絕古城》,可以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截止到野人溝黑風口的地下軍(是)事要塞,主要是一個框架、平台的搭建,並沒有什麼與主線關系明確的線索。這半部是想寫成民間傳說、鄉村野談那種類型。所謂民間故事的類型,我感覺大概就是僵屍和黑驢蹄子那種深山老林里的傳說。
從考古隊進入沙漠尋找精絕古城開始,觸及到了鮮明的地理文化元素,西域沙漠、孔雀河、雙聖山、三十六國、樓蘭女屍、敦煌壁畫,提到這些元素,一股神秘的氣息撲面而來,所以在精絕古城這部分,我是將神秘感作為了故事核心,到最後精絕女王也沒露面,她算是神秘到底了。這一卷中涉及到了一些考古解謎之類的元素。
作為最初的一卷,現在來看最大的缺陷,就是有些部分寫得過於簡單和潦草了,邏輯比較鬆散,隨寫隨編,完全沒有考慮後面的故事如何展開;滿意的地方是描寫和敘述比較真實、生動。
看起來很真實很鄉野很神秘的風格,是我在寫第一卷的時候,最想表現的內容。
說到「真實」,就想起常被問到這樣一些問題:《鬼吹燈》寫的是不是真事?出現了那麼多名詞、術語、地理、風水,不懂的人根本寫不出來,這些內容究竟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
首先我想說《鬼吹燈》是故事,是小說,絕不是紀實文學,也不是回憶錄,真真假假摻合在了一處,如果要區別真實與虛構,只有具體到某一個名詞或某一段情節,才分辨得出。
比如在野人溝這一部分的故事中,地點是虛構的,但作為場景的關東軍地下要塞卻是真實存在的,至今在東北內蒙古等地仍有遺址保存下來,據說當年的興安嶺大火,便是由於關東軍埋藏的彈葯庫爆炸引發。
關於名詞和術語,有必解釋一下,《鬼吹燈》中稱盜墓為「倒斗」,和稱陪葬品為「冥器」一樣,這些特殊的行業名詞是現實中確實存在的;而稱古墓中的屍體為「粽子」,則完全是我個人原創虛構的,以前從沒有這種說法。
再舉一個例子:書中描寫摸金校尉要配戴摸金符,才可以從事盜墓活動。摸金校尉這個名詞是三國時期就有的,但並沒有作為傳統行業流傳下來,僅存在了幾十年,一切關於摸金校尉的傳統行規,包括在東南角點蠟燭,以及雞鳴燈滅不摸金的鐵律,都是我個人編造虛構的,不屬事實,世界上也從來不曾有過摸金符這種東西,原型也沒有,希望讀者朋友們明覽,不要被我的故事誤導了。
類似的例子在《鬼吹燈》這部書中數不勝數,每座古墓和冒險地點的歷史背景、各種神秘動植物的原型和風水玄學、民俗地理等等,都有真有假,更多的是虛實混合,而且內容會根據故事情節的需要調整,如果要全部說明,絕不是三五天能講清楚的,在此就不多做講解了。
《龍嶺窟》
《鬼吹燈》第一部第二卷《龍嶺窟》,實際上這卷故事,分為了三個部分,一是龍嶺倒斗發現西周幽靈冢,二是摸金校尉黑水城尋寶,三是石碑店棺材鋪獻王痋術浮出水面。雖然一卷中有三個故事,但在本卷中,我主要想突出驚悚這一核心元素。也許有人說《鬼吹燈》是驚悚小說,其實我覺得完全不是,整體上和「恐怖」關系不大。如果說到驚悚,我想驚悚只是本書諸多元素之一,並非主要元素。懸念迭出的只有《龍嶺窟》這一卷,到處是傳統話本令人窒息的扣子,這是聳人聽聞的一卷。
寫《龍嶺窟》的時候,我開始考慮整體故事的構架,為了將前兩卷與後面的內容連起來,就安排了一些大篇幅的插敘,這就是鷓鴣哨拜師、納投名狀,盜南宋江古墓,然後與了塵長老,以及托馬斯神父一同前往黑水城探險的事跡。
《鬼吹燈》的副標題是「盜墓者的詭異經歷」,這就是說以摸金的事跡為主,但作為暗線,搬山道人和卸嶺力士等其餘盜墓者的故事也開始逐漸出現,並且確定故事的線索將圍繞著無底鬼洞展開,所以《龍嶺窟》的作用類似於穿針引線。在本卷中大篇幅的插敘是為了調整思路,通過民國時期的傳說,來檢驗一下自己駕馭不同年代背景的文字能力,可以說是在摸索中前進。
在這一卷中,個人比較滿意的是燈影、槨異、懸魂梯,以及野貓、雞鳴燈滅不摸金這幾章,存在較大缺陷的則是鑽魚骨廟盜洞、西廈黑水城通天大佛寺這兩部分,因為計劃要寫到一百萬字,因此放慢了故事的節奏,另外說明一下,因為每天在起點更新,為了給網路盜貼增加一些阻力,從這一卷開始用了不少生癖字。
《雲南蟲谷》
《鬼吹燈》第一部第三卷《雲南蟲谷》,寫這卷故事的時候正好是在看世界盃,印象尤其深刻,是對精力、體力、毅志品質的一次嚴峻考驗。雲南獻王墓這一卷中以探險作為核心。我個人很喜歡看電影,曾經非常喜歡《深淵》和《異形》。所謂的探險,是探索加冒險,後來看到翻拍版《金剛》的預告片,有一段探險隊利用轉盤式沖鋒(搶)槍,同山谷里蜈蚣惡(占)戰的橋段,超級喜歡這種場面。老式裝備的探險隊,皮劃艇漂流、墜毀的空(君)軍飛機殘骸、幽靈般的摩爾斯信號、芝加哥打字機、千萬年不死的巨型昆蟲、吞噬萬物的屍洞效應、在自然環境惡劣的叢林和化石洞穴中披荊斬棘,於是雲南蟲谷就啟動了,完全是藏寶圖式的傳統探險元素,裡面加有一引起奇怪的靈異和科幻色彩,這是新舊冒險元素相互結合的一卷。
在《雲南蟲谷》中,故事類型全面轉向「探險」。本卷出場人物較少,主要篇幅用於講述險惡的地形和各種詭異的陷阱。對於陳瞎子貢獻的人皮地圖,開始的時候在我腦中並沒有什麼概念,覺吊么離奇就怎麼安排了,隨著寫作的推進,把這一個個謎團揭開,自己也覺得有些驚訝,最早設計的獻王墓,是一個只有在天崩時才會被人進入的古墓。還曾異想天開,有一架大型客機墜毀在摸金小隊面前,從而撞開了古墓的大們,但後來一想到還有許多朋友今後要坐飛機出門,這么寫可能不太好;加上在幽靈信號一段中,使用了抗戰時期美(mi)國援華空(君)軍的運輸機,所以最後就把天崩描述成幾十年前附毀的轟(乍)炸機了,這種情節上的重力感和命運感是我自己也無法提前預測的。
這一卷我比較滿意的部分,是對於虛構的痋術的創造,終於能自圓其說了,自己還是很佩服自己的,另外葫蘆洞、天坑深潭、霍式不死蟲、鬼信號這幾段也覺得非常滿意。
但此卷篇幅較長,存在缺陷的地方也是很多,主要是節奏控製得不是太好,最不滿意的是寫到後面忘了前邊埋的一些線索,導致脫離的時候沒有用到。
《昆侖神宮》
《鬼吹燈》第一部第四卷《昆侖神宮》充滿了神話色彩。中國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不同的文化與傳說。凡是中國神話必定離不開昆侖山,它是天地的脊骨、祖龍發源之地、西王母的神宮、北方妖魔的巢穴,昆侖離開了神話傳說似乎就不能稱之為昆侖了。古籍上記載著昆侖西王母的真實形象是個怪物,我個人想像可能是條大魚,曾在自然博物館中看過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感覺真的像龍一樣。
這一卷的情節涉及到格薩爾王傳說。制敵寶珠的英雄大王史詩,本身就是一篇神話色彩很強烈的說唱長詩,所以在昆侖山這一篇中,揉入了許多接近神話的另類元素。風蝕湖的魚王、無量業火、乃窮神冰、大黑天擊雷山、水晶自在山、惡羅海城、災難之門,這場冒險光怪陸離如同進入了幻界。《昆侖神宮》是如同在神界中冒險的一卷,雖然神話元素眾多,但還是保持了一貫的原則,盡量向真實世界靠攏,當然不會有飛天入地、長生不死、神仙符咒那種真正的神話。
由於時間安排與合同的原因,《鬼吹燈》的第一部在《昆侖神宮》後,就算結束了,最後的結局處是在北京的北海公園,屬於完美大結局。起點中文網最後一章234章中完整收錄了全部內容,實體書更是完璧無缺,當然這個大結局只屬於第一部。
在《鬼吹燈》第一部的前四冊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情節,就出現在西(分開)藏,但出於篇幅的問題,那部分被收錄在了實體書雲南卷的最後,是描寫胡八一參軍不久,在西(分開)藏月夜下的荒廢寺廟中,同鐵棒喇(馬)嘛惡戰狼群的一部分,其實這幾章無論如何都應該算在最後的西(分開)藏之卷里。
最不滿意的部分是這部分節奏沒控制好,導致最後進入鳳凰宮的時候已沒篇幅展開。
2007年3月,臨時決定寫《鬼吹燈》第二部,和第一部幾乎一樣,在動筆的時候,基本沒有整體的構思,只是有個大致的目標,打算在第二部中,寫兩部前傳和兩續集,並且相對第部而言是獨(力)立內容。
第一部的構架上存在許多遺漏,我希望在寫第二部故事的同時,也能夠對第一部做些補充,當時並無把握,但最後的效果來看,還是比較滿意的。
《黃皮子墳》
如果按照我最初的計劃,還是要在《鬼吹燈》第二部的四冊中,描寫四種不同的重點元素,這所以要寫前傳,主要是想活絡一下思路和文字,使自己不會因過於僵化的時間線索失去耐心。
《黃皮子墳》是年代背景非常強烈的一卷,核心元素是關於黃鼠狼的種種詭異傳說,和非人生物的墓穴和棺槨,以及東北地區特有的江湖體系,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元素。但由於年代背景比較特殊,許多詞語和內容難免要受限制,不同於思想活躍的八十年代,這一時期的主人公尚不成熟,但滿腔的熱情卻是什麼困難都擋不住的。
我曾在海拉爾和大連,參觀過日軍侵華戰爭時期的遺址,包括焚屍爐、監獄、歐洲風格的醫院和研究所等建築,對其印象深刻,所以將故事的背景設眾其中。在這一卷中,我覺得寫得比較滿意的,是對於黃皮子讀心術和焚化間的描寫,以及老羊皮死後被雷火擊中的詭異事件,很有沉重感,單就實物來講,覺得怪湯這一段很離奇又很真實。比較大的缺陷在於有些很有意思的東西忘了寫進去,人熊那部分也處理得太草率了。
《南海歸墟》
作為第一部故事的延續,在前邊幾卷中,對於摸金倒斗的描寫,使我覺得中國傳統行業中,有許多風險很大的職業,風險性最高的,當屬在海中採珠的疍民。南海採珠的疍民原型出自廣西北海地區,秦漢時期就已有龍戶和獺家赴水採珠屠蚌,但是似乎很少有人來寫他們的故事。
所以在這一卷中,海中採珠和這一行業的傳說是重點元素。有觀點認為,燦爛輝煌一時的瑪雅文化,是中國西周時期渡海的先民所建,因為兩者相似之處極多,射日神話更是華夏文明中十分重要的內容。
曾想把海底的神箭,描寫成一種真正的巨型兵器,失在歸墟這片混沌之海內的摸金校尉和蛋民們,最終開動了震驚百時的神箭,射破了頭頂的大海,從而逃出生天,可後來寫的時候,把這個構思給忘了,但藉助過龍兵這一海上的真實奇觀逃生,也是十分驚心動魄的冒險。
關於用裝填了石灰的西瓜殺死水中惡魚,並依靠司天魚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上航行,這些事情並非是我虛構的。以前在中國南方,確實存在著。對於本卷中我比較滿意的,是對海島上的黑市描寫,有一些關於海難的橋段也覺得不錯,例如乾坤一跳等等;感到最不滿意的是海柳底艙中海匪的屍體,這段粗糙了,應該有很大發揮的餘地。珠母海里的事情也應該展開來寫,但每卷書的篇幅和字數也是一個很難克服的限制,情節和內容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在沒有整體大綱的情況下,很難控制,業余和專業的水平可能就在於此了。
《怒晴湘西》
在這一卷時,我的工作時間非常寬松,時間多了相對就會寫得比較從容,所以單從文字上來講,我覺得《怒晴湘西》是八卷中最精緻的一卷,因為關於現代題材的限制越來越多,所以決定把前傳倒回民國時期,放開手腳狠狠開挖。
以前我曾圖著順口,隨意編了發丘摸金、搬山、卸嶺這三大體系,隨著故事情節的不斷展開,就逐漸勾勒出了這些行業的來歷、掌故、傳說、手法,因為以前幾本都以望風水盜墓為主,導致許多人,甚至連跟風寫所謂盜墓小說的人,都只知道看風水找龍脈,卻不知民間有許多稀奇古怪的盜墓方式。
所以在這一卷中,把望字訣以外的盜墓手段作為核心。我覺得民國傳說式的故事,一要有說書的語感、二是要有俠盜般的人物,再加上各種黑話切口,充滿了歷史民間故事的色彩,才會有趣。以前寫黑水城一段,是試探性的,沒敢往大處寫,但有了以前的經驗,寫起來自然駕輕就熟,其中編了一套全新的概念性暗語,也就是山經,包括常勝山和月亮門等體系,完全是虛構的。
另外本卷也創造了幾個記錄,一是出場人物多,以前擔心控制能力,沒敢同時寫過雙主角和大批配角輪番上陣。但寫了這么多也不可能一點進步都沒有,這一卷的人物調動和背景描述已經能得心應手了,而且情節上對第一部做了很好的補充,也貫穿了第二部的四卷,超出了最初的計劃,這是令我很高興的。
再說一下地理背景,湘西的故事被寫入文學作品中的,可以說是多如牛毛,但巫蠱、趕屍、落洞一類的事情,聽得多了,就不會再有新意,我個人也很不喜歡,所以在《怒晴湘西》中,寫了瓶山的各種傳說,爭取與那些老掉牙的故事區別開來。
並且在這一卷里,出現了一些全新的器械,例如蜈蚣掛山梯和穿山穴陵甲;再比如,陳瞎子使用的聽風聽雷之術,還有以敏銳的嗅覺聞土辨藏,都是民間流傳的盜墓手段,可以算是戲我自己發明的幾大盜墓體系,進行了很好的總結,這是最滿意的地方。另外個人感覺寫得比較好的兩個橋段,一是群雞大戰古墓蜈蚣,另一處是之前卸嶺群盜誤入水銀發動的機關城。
比較不滿意的地方有三處,一是花靈和老洋人沒什麼戲份就掛職了;二是鷓鴣哨同六翅蜈蚣落入無量殿,這一節描寫得比較混亂;三是發現丹房的橋段比較平。
《巫峽棺山》
作為全書的最後一卷,《巫峽棺山》這一卷的任務比較重,最要命的是字數,根據合同約定的字數來算,第二卷的前三冊,第一冊少了三萬字左右,只好都加到最後一卷中,所以本卷是超長篇,足足多了半本書,但即使是這樣,最後一卷的篇幅也顯得不夠用。
在計劃中作為全書主線的四枚銅符,象徵著通過不同形式存在於天地間的四種生命狀態,想每部引出一符,但那樣一來,就需要至少五冊,只好簡化了一些情節。
另外也打算在這一卷中,把《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成為殘書的真實原因,以及摸金符上代主人的故事做出交代。《鬼吹燈》全書起於《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殘卷,最後也將終於《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當年被毀的往事,除了地仙村探險的內容,最後一卷中還包括了這些情節。
除此之外,還在本卷中說明了,為什麼只剩下三枚古符,以及發丘印在明代被毀的歷史,故事的地點發生在長江三峽附近,地理背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棺材山,情節發展上的轉折很大。
長江三峽長七百餘里,兩岸連著無數山闕,層巒疊嶂,這里自古就是神秘的巴蜀文化與巫楚文化交匯的區域,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數不勝數,其中多少有一些上古歷史的投影;兵書寶劍、千年棧道、峭壁懸棺……給後世留下了無數想像空間。
作為通篇貫穿的主要線索——《觀山指賦》,是一段類似於民謠的口訣,包括《觀山掘藏錄》,本來都是我另一部作品中的原創內容,因為2007年的寫作計劃改變,臨時變為了《鬼吹燈》第二部,所以都被於了本書中,另外一部書就此取消,以後也不會再以任何方式出現。
本卷中我最滿意的地方有三處,一是金絲雨燕搭建的無影仙橋;二是觀山神筆,畫地為門;三是烏羊王古墓鬼音指。另外,關於黑豬開河的傳說,以及棺山盜骨圖的來歷,算是靈機一動的神來之筆。在虛構的故事情節中,融入許多大家都知道的傳說,比如天河鵲橋相會、神筆馬良,還有古畫《群賊盜墓圖》,這些或真或假的傳說,都在《巫峽棺山》中以全新的角度進行了解構。
缺陷是由於最後一卷中要表現的內容太多太集中,不免有些地方沒有深入展開,顯得倉促了,結局並不能說是圓滿的,畢竟多鈴終於死亡。與我初期一味喜歡不可思議事件的態度不同,對於用了兩年時間寫就的超長篇作品來講,平淡朴實才是真。在最後的六章里,我主要想闡述一下《鬼吹燈》全書的理念,「鬼帽子」這三章,是說不能信風水,「天人一體」的概念是在心而不在地;最後「物極必反」的三章,則是說明摸金校尉保身求生之道。
E. 歐洲電影史
內敏纖彎容簡介:
這是一套足以讓任何一個資深影迷和電影工作者都為之興奮的產品,它系統地闡述在過去100多年裡,電影藝術在歐洲從誕生到發展、壯大、開拓的過程,按照地域的劃分系統性地對歐洲主要各國在電影藝術上的發展做了一個梳理。第一集首先就給觀眾講述了電影藝術在1895年誕生的過程,由法國盧米埃爾兄弟所拍攝的《火車進站》、《工廠大門》等珍貴片段都被收錄其中。第二集講述的則是瑞典的電影,瑞典作為豎亂北歐最為重要的電影藝術發展國家,曾經誕生了伯格曼等著名大導演,但誰又曾想到,他們也經歷過電影的低谷。1912年所有瑞典電影人聚集在一起的一次盛會真正讓瑞典電影走向了世界的前沿。第三集則來到了法斯賓德、文德斯等的故鄉德國,早期的表現主義電影正是從那裡誕生而來,成為德國電影的標志之一。新浪潮運動的發源地法國是第四集的主角,它詳細介紹了法國電影工業在戰爭後的復甦與巨大先橋悶導性,其中選用了許多耳熟能詳的電影片段。第五集則帶領我們來到了英國,這個發明出特寫鏡頭和蒙太奇技術的歐洲文化大國卻在一戰以後開始沒落,被其他歐洲國家趕超,但它並沒有氣餒,一直以其獨特的古典意韻在世界電影中獨樹一幟。在第六集里我們將詳細看到有聲電影工業對電影發展歷史的影響。
《歐洲電影史》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p2q28MiYpZATz5QC1Nq5ew
F. 高中必修二歷史知識點歸納,嶽麓版的,不要太詳細了,簡潔一些,幫個忙,謝謝。
高中歷史合集網路網盤下載如手
鏈接:攔則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提取碼:1234
簡介:高中歷史優渣衡嫌質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校合集。
G. 有什麼好點的長篇鬼故事的有聲小說么,求推薦!
像是《隱殺》《將夜》《擇天記》這類寫的雖然蠻不錯的,但是知名度比較高也比較YY的小說我就先不推了,
下面我更多的推下這些年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精品小說吧。
魯班尺-《青囊屍衣》(如果喜歡盜墓筆記或許會喜歡這個)
青囊可活命;屍衣可避天。魯班尺《青囊屍衣》是一部集玄幻、醫術、愛情、幽默、靈異、武俠、政治於一身的優秀小說,本書是十年難遇的好書!一度造成回帖功能癱瘓的天涯第一強帖,各大收費閱讀網站、各大出版商虎視眈眈,經網民聯合蓮蓬鬼話版主蓮蓬與天涯總部協商,開通了101頁以上之回帖功能。這是天涯第一次出現過百頁的帖子,與此同時,《青囊屍衣》成為天涯史上最強帖。玄幻、盜墓、懸疑、風水、神秘文化寫手大多彼此看不順眼,《青囊屍衣》一出,眾寫手眾口一詞,一致推崇《青囊屍衣》為此中最上乘之作。
徐勝治·《神遊》
全名是《市井神遊記》
曾被陳天橋譽為中國的哈利波特。
在現實社會中,究竟有沒有修真,神遊將會給你以啟示。其中也有深刻的哲理,能引人深思。是一本不流行的修真小說,一本比較哲學的小說,一本可以給修真者以啟示的小說。 世上到底有沒有神仙?神仙住在哪裡?你是想做一個平凡的人,還是想做一個無比強大的猴子? 有人說,這是一本修仙之人寫出的修真小說。理論甚強,操作性甚強。對比網路其他修真小說,除寥寥幾本,確實難找在修真理論上能與之相比的書。 也許,你能從這本書中找到你的修真之路。
全書敘述平靜淡雅又不乏高潮,整體情節設計之妙令人嘆為觀止。
其前傳《靈山》也值得一看。
《琥珀之劍》網文界的富堅義博
整體非常有文采,故事架構極其宏大,篇幅超長,超有西幻韻味,但是但是非常非常之更新不穩定,日好幾更/年更。
命運在我眼前分開成兩條互不相關筆直的線,一條通向火焰中熊熊燃燒的宮殿與城池,王國傾覆,大地承載苦難,生靈在這火中忍受煎熬,永世暗無天日。
而另一條通向先古諸王之巔,神祇在雲端親自為我加冕,我帶上桂冠,沐浴山呼。我的目光看穿歷史的迷霧,我的騎士為我開疆擴土,我的劍披荊而行,帶領我的子民走向勝利。
我接過這權杖,將屬於世界的權柄掌握在手中,我俯瞰芸芸眾生,改變歷史的進程。
我是布蘭多,沃恩德之王,這是屬於我的傳奇。
…………
《瘋巫妖的實驗日誌》
究極宏大的世界觀,宏大的戰場,設定詳細復雜,感覺像是真實塑造了一片魔法大陸。
罕見的第一人稱神作,在以網文快節奏的基礎上有融入了輕小說的愉快氛圍。在歡快中又融進感動,在輕松中加入思考。絕對值得一看的好書。
這是個瘋狂的巫妖,帶著游戲系統,禍害整個世界的故事。
「看下本日的日常……又是這坑爹的兩選一,毀滅任意一座三萬人以上的城鎮,獎勵10000點邪惡點數。搶三個小朋友的棒棒糖,獎勵1點。若兩個都沒有完成,那麼,扣2點。」
「呸!當我是傻的呀,真毀了一個城鎮,保證刷出一個全員史詩的中古聖騎士團來討伐我,到時有的賺,沒的花。我還是乖乖做我的棒棒糖大盜吧。」
惡名昭彰的巫妖已經當夠了,誰說巫妖就不能當好人了?我一定要戰勝這該死的系統,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大好人。
《寂靜王冠》
學會屠龍功的風月娘新作,設定有新意,不走尋常路,真真正正的江南流。
吾等生於以太,成於以太,逝於以太。敬畏以太!一一聖典。這是樂師們的黃金時代,音樂改變了世界,以太鑄就榮光,聖靈們升上天空,與群星共聚。這是長夜將至的世界,天災和邪神播撒毀滅和死亡,盛世飄搖。這是一個少年踏上樂師之路的故事,無關卑微或者偉大,只為了走到夢的盡頭。自此之後,自有公義與榮耀的冠冕為他存留。
《從前有座靈劍山》
因彗星隕落,末法大劫而降臨的奇才,來自現代世界的穿越者王陸,懷著千年未有的空靈根,踏入靈劍派山門,走上了一條成為智商碾壓異界,成為絕世逗逼強者的不尋常路!
《山海經密碼》
山海經密碼是一個歷史記載的真實故事:4000年前,一個叫有莘不破的少年,獨自游盪在如今已是繁華都市的大荒原上,他本是商王朝的王孫,王位的繼承人,此時卻是一個逃出王宮的叛逆少年。在他的身後,中國最古老的兩個王朝正在交替,夏王朝和商王朝之間,爆發了一場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戰爭。
《廢柴道士的爆笑生活》
史上最廢柴的道士——馬力術,是一個以貼小廣告為生的「文化工作者」。他出生在一個歷代都有一個有通靈能力傳人的道士世家,而這一代的通靈能力又剛好遺傳到了馬力術身上,於是他繼承了他爺爺的二叔的大爺的曾孫子留給他的一座二層小樓,開始了他的道士生活。這座二層小樓位於極陰之地,裡面住著一個大舌頭弔死鬼、一個男人頭、一個沒舌頭的小鬼、一個狐狸精、一個畫皮妖,還有一個神獸—— 貔貅,這些鬼和妖各自都有一段既糾結又爆笑的故事,請聽馬力術為您娓娓道來……
《史上第一混亂》
本書在網上被稱為「對於穿越小說來講,就像鹿鼎記至於武俠小說」
我叫蕭強,外號小強,在一家冷冷清清的街道上,經營者一家冷冷清清的當鋪,整天....無所事事,可是只要一遇到事,就能讓人遇大刺激,有一天,我遇到了一個叫劉老六的老頭,自己聲稱是神仙,還莫名其妙的和他做了一筆交易。還被改變為舞台劇、有聲小說游戲等。
國王陛下-《崩壞世界的傳奇大冒險》
小眾小說,建議是好的,噴是不對的。
書中充斥著各路黑話,最多的屬WOW……但這是作者寫作的靈感的源泉啊。如果影響了讀者的閱讀,作者會深表遺憾並且希望讀者能夠諒解,並且作者表示:實在不行,可以網路……
《災厄紀元》
紐西蘭突然發生異變,所有人類和動物全部變得無比的飢餓,瘋狂暴食的同時,身體變化成為怪物。廚師白易帶著女兒一步步掙扎求生,然後才發現,整個紐西蘭已經成為了魔鬼島。而這,僅僅是世界變化的開始。
從強大的肉體力量開始,到玄奧神秘的功法、再到絢麗強大的戰技、悠長肆意的人生,這樣的未來是否存在?由人類自身所引發的生命進化,將徹底扭轉世界的命運。
《無限恐怖》
開創了國內網路原創文學「無限流」的第一本作品。被譽為2007年度最值得看的小說。確立了後世無限流小說的主要樣式:由現世所未知的科技創造的獨特空間;把現世之人召喚過去並且將人送往由此空間創造的一個個虛擬空間進行歷練;獲得各種獎勵由此可促進人體進化等。作者不走老套的玄幻的小說路線,而是採用了用電影來鋪設情節,使情節更加的充滿變數。其創作的意義在於開創來「無限流」的先河。
《都市妖奇談》
五百萬人口的現代都市卻住著三千多隻妖怪?!
它們隱藏在人類之中,甚至與你擦肩而過!
悄無聲息地生存,捕食,進化……
《家園》
《隋亂》,原名《家園》,長篇歷史架空小說,簡體已經出版(出版名為《隋亂》),作者酒徒,該書於2007年下半年創作,獲得四項網路文學大獎。與《開國功賊》、《盛唐煙雲》一起被稱作稱為「隋唐三部曲」,其中《盛唐煙雲》正在連載中。 故事講述的是隋煬帝年間,河北上谷地方的一個少年李旭,逃避兵役而進入大草原。在草原中收養了一頭銀狼,被草原民族視為聖物,他在草原結識了漢人徐大眼(徐茂功),與流落草原的中原人學得箭技和兵書等。幫助寄身的部落成為一個大部落,後因得罪突厥貴族,於是回歸中原,參加了煬帝的首次征高麗,遂得賞識,於是成名,故事由此展開...
《明朝那些事兒》(雖然你有看過但還是說說 )
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朱元璋生於亂世之中,背負著父母雙亡的痛苦,從赤貧起家,他沒有背景,沒有後台,沒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爭取來的,他經歷千辛萬苦,無數次躲過死神的掌握,從死人堆里爬起來,掩埋戰友的屍體,然後繼續前進,繼續戰斗。 朱元璋的那個時代有著無數的厲害角色,陳友諒、張士誠、王保保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朱元璋用他驚人的軍事天賦戰勝了這些敵人,可以說,在那個時代,最優秀統帥的稱號非朱元璋莫屬。他幾乎是赤手空拳,單槍匹馬憑借著自己的勇氣和決心建立了龐大的帝國。
<我的二戰/民國不可能這么萌>
1 、 我們的男豬腳一睜眼,就知道自己穿越了。他盯著街道上匆匆跑過的黃包車看了好一會兒,目光特意在車夫的辮子和右衽短衫上多停留了一會兒,才去注意車廂上那穿洋裝的妹子。「這大概是民國吧。」他憑著自己腦海里那由電視劇形成的印象,做出了判斷。就在這時候,一台看起來是用鐵做的、巨大的牛,步履蹣跚的闖進了他的視野。對此情景男豬腳只有一個簡單直接的感想:
我的民國不可能這么萌
「卧槽。」
2 、林有德穿越到了1930年,正准備一展抱負,卻發現這個世界和他原來的世界不太一樣。
「想當年拿破崙波拿巴就是征服了當時歐洲十大神姬的心,才完成統一歐陸的偉業。所以我一直都說,要救國,各位首先要長得帥,就算不帥,也得把自己收拾干凈了,讓人看著舒服才行。」
……
林有德看了看櫥窗里自己那張普通水準的臉,毅然決然的走上了用鋼鐵和烈火埋葬美麗戰姬的道路。
《銀河霸主飼養手記》
父母早亡,寄人籬下,堅強的男主迎來考場失意的打擊,看似情場得意的背後卻是即將分別的事實!
然而誰曾想到,去世多年的父親卻為自己准備了一份改變命運的神秘大禮?
在人類文明走向星辰大海的嶄新時代,男主將如何拉開自己波瀾壯闊一生的帷幕?
奇幻-虛淵玄-《fate zero》
傳說中,聖杯是能夠實現擁有者願望的寶物。為了追求聖杯的力量,7位魔術師各自召喚英靈,展開爭奪聖杯的戰斗,這就是聖杯戰爭。
時間退回到第五次聖杯戰爭的10年前,第四次聖杯戰爭,參與者正是士郎他們的父輩。
為了得到聖杯不擇手段的衛宮切嗣,年輕時代的言峰綺禮,間桐家與遠坂家的關系,同樣身為王卻意志不同的三位英靈……
當年那場慘烈戰爭的真相的重重面紗,即將在此揭開
H. Barnes & Noble的發展史
創始人Charles M. Barnes於1873年在家鄉伊利諾州開始書籍銷售的事業。 到了1917年,他的兒子William一趟紐約行,與G. Clifford Noble達成共同開業的協議,紐約街頭,第一家Barnes & Noble於焉誕生,在那個一次世界大戰的戰亂年代,戰火在歐洲無情蔓延,受著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隔離,美國得天獨厚的地理地位,讓這個時期的美國人民免於戰爭的摧殘,可以專心發展國內經濟,閱讀等休閑活動也比戰火來的熱絡,當時的暢銷書包括羅伯特舍維斯(Robert Service)的《紅十字男人之歌》(Rhymes of a Red Cross Man)以及道格拉斯費爾班(Douglas Fairbank)所著《歡笑與愛》(Laugh & Love)。
1932年,美國正經歷有史以來的經濟大蕭條,Barnes & Noble竟選在此時,在曼哈頓的第五大道與18、19街處,開了一個新門市,而往後蓬勃的時代,這家門市被視為早期的旗艦店,至此Barnes & Noble經營者的野心由然可見。 美國文壇也是這個時期,誕生了受諾貝爾桂冠加冕的首位美國作家辛克萊?路易士(Sinclair Lewis)。 這股文學熱潮從瑞典傳回紐約,Barnes & Noble更提供了一處閱讀聖堂。
到了1965年,尚在紐約大學就學的Leonard Riggio,因在鄰近的大學書店打工,而有了創業的想法。 憑著自身的理想、加上些許籌措的經費,Leonard在曼哈頓格林威治村的Waverly Place成立了一家學生圖書交換中心(Student Book Exchange,簡稱SBX)。
才短短六年時間,他的經營頭腦讓一家大學書店成長至六家。 對於公司的遠景,Leonard做了一項關鍵性的大膽決策。 雖然當時老字型大小的Barnes & Noble已經呈現經營疲軟,Leonard竟然還是決定並購,並保留Barnes & Noble的名號。 不出幾年,曼哈頓的Barnes & Noble旗艦店儼然變成全世界最大的書店,教科書和綜合書籍的藏書加起來已逾十五萬冊,讀者爭先恐後搶購當時揭發越戰秘辛的《五角大廈文件》 (The Pentagon Paper)。
作為率先採用操作折扣、且在電視媒體上廣告的行銷模式,Barnes & Noble對於書籍零售有著革命性的影響。 不但在店內加設各種包括座位、洗手間、閱讀氛圍的營造等貼心的改變,也在寬敞的童書區等地方舉辦社區活動、作家朗讀和簽名等,以拉近與社區讀者的距離。
到了1985年,經營書店有成的Leonard,正式成立出版部門,不同於一般出版社尋找新興作家和暢銷作家的方法,Barnes & Noble出版部門打著搶救絕版書的旗幟,用精美的包裝和低廉的價格堂堂跨進出版版圖。 但這些書可不是一般的店頭書,而是透過郵購目錄才能買到,同時在郵購目錄上也出現出版社庫存書、折扣書等等,這些書的折扣可以低到售價的二折之多。
聲勢漸大的Barnes & Noble,於1987年並購連鎖書店B. Dalton,由於Dalton的門市遍及全美各地的購物中心,這項並購案可視為Barnes & Noble的大躍進。 鯨吞蠶食的並購在接下來幾年沒停歇,Barnes & Noble的書店業務因此擴展至美國南部和西半部。
1991年,Barnes & Noble將超大店型的概念帶入書店,這些擁有超大坪數的書店,不但有采購精心挑選的各類書籍、雜志和童書專門區,更有書店營造的閱讀氛圍,店內咖啡館的設立也是一絕,到了今日,書店與咖啡的搭配模式已經在全球各大城市的書店掀起潮流。 果然這樣的策略相當受讀者歡迎,成果顯示在經營的數字上,1993年,Barnes & Noble股票正式掛牌上市。 同時也設立「發現新人獎」(The Barnes & Noble Discover Great New Writers Award),開發有潛力的作家。 第一位被相中的則是桑德拉班尼茲(Sandra Benitez)和她的作品《大海記得的地方》(A Place Where the Sea Remembers)。
走在潮流前端的Barnes & Noble,在科技產業發達蓬勃的70年代,當然不會錯失網際網路這個龐大商機的虛擬市場。 與德國媒體大亨Bertelsmann合資、由Leonard胞弟Steve掌控的barnesandnoble網站於1997年正式運作,除了電子商務交易等功能之外,該網站還有與作者對談等強項。 這個獨立的網路公司也於1999年上市,募得的資金竟有四億六千八百萬美元之多,據估當時每股價格高達十八美元,這個數字對於書店業來說可謂所向無敵。
2003年底,Barnes & Noble總部收購Bertelsmann的B&N網站股票,將Barnes & Noble網路書店和實體書店結合,整個銷售體系更加完整。 也推廣網路訂書,可以隔天到鄰近店面取書的服務,將網路和實體的市場一網打盡。
即使身為書店龍頭,Barnes & Noble也有策略性結束門市的時候,旗下的Dalton連鎖書店2003年的表現不佳,業績滑落十五個百分點,高層因此決定撤調部份門市,使得2004年的統計數字,Dalton門市剩下195個。
2004年美國經濟稍稍有復甦的跡象,也拜各媒體炒作各類暢銷書,如前總統柯林頓的自傳《我的人生》(My Life)、《哈利波特系列》以及懸疑小說《達文西密碼》等等,Barnes & Noble網路書店和實體書店也有實質的成長,結算到五月一日、第一季的業績已成長百分之十一。
不似對手博得書店(Borders)的海外擴展,Barnes & Noble將重心擺在國內經營與出版業務上,目前出版的業績佔比有將近百分之十。 除了古典小說和棒球網路等,近來更發展有聲書,初期推出的《Portable Professor系列》,將語言學、歷史和哲學等專業演講,轉化為可隨身攜帶的CD,售價約為四十美元。
這樣的Barnes & Noble看來一路順遂,除了機運之外,重要的還是經營人Leonard和胞弟Steve對於投資的膽大心細。 走過這么多個年頭,Barnes & Noble為書店注入新生命,領出新面貌,書店不在只是單純賣書的所在,結合人文、閱讀和咖啡的Barnes & Noble,給予讀者獨立書店無法提供的寬敞空間和閑散的咖啡座椅。 可謂深得人心。
在過去的四十年裡,Barnes & Noble一直占據著美國最大的書籍銷售市場,回顧1970年時,Barnes & Noble曾一度以減價銷售硬皮包裝書籍的創舉從而徹底改寫了印刷業的銷售方式;1990年,Barnes & Noble還領先開拓了大型的書籍超市,以其綜合性強、書籍覆蓋率高的特性成為書籍銷售業龍頭老大,戰勝無數對手;今時今日,Barnes & Noble已經擁有了1362個連鎖書店,其中719個為大型書籍超市,總經營面積超過1880萬平方英尺之多,相當於13個棒球場。
但不得不面對的是,如今橫掃著媒體世界的電子革命卻也在以不容置疑的速度書寫著書籍銷售業的經營方式和規則,即使是像Barnes & Noble這樣的書籍銷售業巨頭也面臨著被打倒的危機。
I. 時代曲的發展歷史
「時代曲」一詞的廣泛使用,還是49年發展重心南遷香港後的事。主要是通過當時的麗的呼聲有線廣播系統的影響,50年代初這名詞便在香港普遍化,並深入民心。 後來,『時代曲』形成了狹義、廣義兩種概念。
前者,香港黃奇智先生認為:『時代曲啟雀悄』特指上海時期的海派流行曲,後來轉移到香港發展,至70年代衰落這一時期的流行曲。至於,70—81年台灣時期的流行曲就不屬於時代曲范疇。原因是血統不同。它來源於島內各族民謠加上日本『那卡西』風格,明顯的哭腔。他稱姚蘇容為姚蘇『哭』。後者,當然就是前面提到的,二者是同義語。我認為中國流行音樂發展中,哪個階段的流行曲叫『時代曲』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重要的是二者是同義語,當然,黃先生的分析有道理,作為狹義的分類是可以的。 其實,台灣歌壇在國民政府南遷後,唱的都是上海時代曲。明顯就是紫薇由上海來台,加上與她幾乎同時的孔蘭熏、美黛、張琪等加上梢晚的張俐敏,都是那樣風格。少了些周璇的輕盈曼妙、溫柔婉約。更趨向平淡自然。後來,有了原創歌曲就是帶有明顯『那卡西』哭腔的那種。代表人物除姚蘇容還有楊小萍、奚秀蘭、謝雷、青山、孫情等。到70年代中期後,像鄧麗君、黃曉君、劉文正、費玉清等,他們沒有了悄渣那卡西哭腔,加上當時的校園民歌運動,風格明顯改變。可以說是時代曲向現代新城市流行歌曲的過渡形式。他們也自稱『時代曲』。北京現代音樂學院流行音樂史教師尤靜波在他的著作《流行音樂歷史與風格》一書中,稱台灣流行曲是『時代曲』的變形。既有時代曲的輕柔感,又具有一股清新的感覺。1982年以後至今的流行歌曲習慣上不稱『時代曲』,稱為現代新城市流行歌曲。
自19世紀中葉(1843年)上海成為我國主要通商口岸之後,隨著西方殖民主義的傳入和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現代都市生活的基本設施己進駐上海:銀行(1848年第一家現代意義上的銀行「麗如銀行」)、西式街道(1856年)、煤氣燈(1865年)、電話(1881年)、汽車(1901年)等等。
這些現代事物帶來了現代社會生活,形成了古今對立的生活意識,到20世紀初,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已成為時代思潮的主流,追求個性解放和人類自由發展的意識,使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江南知識分子與北方文化精英齊聚一堂,面對一個獨特的寬松環境,大顯身手。至20世紀30、40年代,上海已成為首屈一指的,與傳統中國氛圍截然不同的現代城市、無國籍城市(指沒有護照,也不受大使館和領事館保護,沒有法律意義上的身份,他們在法律上的地位還不如偷渡者,他們只有民族而無國家)、享樂城市(30、40年代城市娛樂業最發達的地方)和音樂城市(中國近代流行音樂、專業音樂大多出自上海),它素有「東方巴黎」的美譽(如在電影、戲劇、爵士音樂、管弦樂等所有藝術領域都稱得上是亞洲的聖地)。
30、40年代的上海灘是一個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花花世界,也是一個在文化上多元的自由世界,各種時尚藝術、娛樂門類競相發展。中國在經過短短數年的開放和交流之後,城市文化便在上海發芽並成長,上海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將西方殖民文化和中國傳統的民族文化融合為一體,形成了以大眾化、多元化和商業化為特點的上海都市文化,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上海人創造了具有上海特色的「海派文化」。
早在「五『四」時期掀起的批判一切封建思想文化,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新知識、新文化的熱潮,對當時和以後的文學作品、音樂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上海在思想文化上的寬容和開放形成了藝術形式上的多樣,其獨特的形態與內涵使各類藝術都在這里獲得了充足的發展。上海的先鋒派文學是早於音樂出現在這個現代都市的新標志物,上海的文學運用現代派的技巧與手法,反映都市人的生活狀況和復雜心態,擁有了其獨特的追求與風格,例如張愛玲的《金鎖記》、《傾城之戀》這樣的海派風格的作品,由於張愛玲對現代性的來臨一直懷著隱隱約約的恐懼感,及時行樂的世紀末情緒與古老家族衰敗的隱喻貫穿了她的全部的個人記憶,一方面是對物質慾望瘋狂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對享樂稍縱歲舉即逝的恐懼,淪陷區都市居民沉醉於「好花不常開」的肺腑之痛,被張愛玲上升到精神層面上給以深刻的表現,她用市民精神獨創了以都市民間文化為主體的海派小說的美學,這種新舊的交流、雅俗的融會,使上海文化充滿了奇異的智慧與魅力。上海的文化形態作為近代文化的代表,還包括其通俗文化的成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是產生並發展在上海的電影和現代創作歌曲(包括藝術歌曲、群眾歌曲、流行歌曲等)。幾乎與世界電影發展同步的上海電影,成為中國電影的搖籃,拍攝出《十字街頭》、《漁光曲》等影響深遠的作品,留下了富有生活情趣、充滿世俗色彩和洋溢都市風情的上海韻味的電影佳作。
中國現代創作歌曲起始於清末民初,封建王朝的倒台和民主主義革命造成了深刻的社會變革,在此期間,西方的資本主義文化逐步東漸,與中國傳統文化形成了既相沖突又相融合的態勢,出現了直接運用外國曲調填詞的「學堂樂歌」,這是西方音樂元素為我所用的開始,李叔同、沈心工等成為中國最早的創作歌曲音樂家,他們運用日本及歐洲流行的曲調填詞作歌並廣泛推廣,同時編印介紹新歌的書譜,學堂樂歌成為當時社會文化生活中的一種時尚與潮流。隨著學校音樂教育的發展,在五·四運動前後,一批從事專業音樂創作的作曲家開始崛起,他們高舉新文化運動的旗幟,運用西洋作曲技法創作了具有中國風味的藝術歌曲,這些歌曲受歐美藝術歌曲的影響,歌詞採用古詩詞及「五·四」以來的新詩歌,旋律多用五聲調式,如青主的《我住長江頭》、黃自的《花非花》等。藝術歌曲這一聲樂體裁一大部分強調的是藝術的欣賞性和精巧性,它的曲調優美抒情、形象生動,歌詞具有較強的文學性,並十分講究中國詩詞的韻律美和高雅氣質,具有鮮明的藝術精緻簡練特色,大部分富於較強的專業歌唱性,適於音樂會演唱和專業音樂教學。在藝術歌曲中,雖也有易於學唱的歌,以其體裁特色,可以達到「大眾化」之「喜聞」,但「樂唱」不易做到,因此,「藝術歌曲」這種獨唱聲樂體裁歌曲的受眾群只能局限在二部分人之中。在那個特殊的動盪年代,更富宣傳鼓動性的群眾歌曲會自然而然地比藝術歌曲具有更大的受眾群。
群眾性歌曲是為大眾演唱而創作的歌曲,它的內容多與政治和社會活動有關,結構精煉、篇幅短小,有獨唱、齊唱和簡易合唱等形式,是學堂樂歌以來創作歌曲朝著民族化、大眾化方向發展的進一步探索。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軍國主義侵華事實造成中華民族危機感的空前高漲,伴隨著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出現了群眾性的救亡歌詠活動。廣大進步音樂工作者、學院派音樂家(如何安東、蕭友梅、周淑安等)首先創作了大批救亡歌曲,從而奠定了我國歌曲創作的另一走向。聶耳是救亡歌曲作家中的佼佼者,他創作的《畢業歌》、《開路先鋒》、《義勇軍進行曲》等是他在進行曲方面具有開拓性貢獻的作品。隨之產生的《大刀進行曲》(麥新詞曲)、《到敵人後方去》(冼星海曲)、《游擊隊歌》(賀綠汀詞曲)等以五聲音階為主、』旋律多級進、富於抒情性風格的歌曲,是這一時梁瑜碩士學位論文時代曲流行的))j史及其成因研究聲中,它依然奇跡般地屹立在當時的歌壇中,其原因相當復雜,筆者認為:這首歌民俗質朴,有較濃的民間小調特色,音域不寬、格調平庸,歌詞語言的淺近朴實和朗朗上口等構成了在技術上易學易唱,是其顯而易見的特點。它於1928年灌製成唱片推向社會後,便成為大街小巷廣為流傳的流行歌曲,也就不足為奇了,也由此證明了此歌當時的社會需求。
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趕時髦成為上海市民們對待生活的基本態度,除服裝、日用品之外,入舞廳、進影院、』聽廣播、賞唱片成為普通市民的時尚追求,特別是對於剛剛出現的流行歌曲,即刻得到了人們的追捧,流行歌曲的唱片、歌本也成了都市青年男女追求的目標。30年代戰爭的氣息彌漫在上海這個現代創作歌曲的大本營,人們感受到了時代氣氛的變化,都市的市民們越來越多地體味著時代曲別樣的色彩和感覺。時代曲彷彿一時間成為了歌曲創作的主流,到了40年代時代曲的創作成果更是達到了高峰。群眾歌曲和時代曲都因特殊的時代環境而產生,前者因其鼓舞性和通俗性成為人們有力的精神動力而廣為傳唱,後者因其娛樂性和悅耳性成為人們解壓的良葯而備受青睞。因此,時代曲和群眾歌曲自然而然地比藝術歌曲等其它體裁的歌曲更易被群眾接受並傳唱,擁有廣大的受眾群。在那樣一個充滿硝煙的特殊年代,鏗鏘有力的群眾歌曲無疑應當成為音樂創作的主流,但任何時代人民的社會生活都是豐富的,體現在音樂創作上就應該注意表現人的多樣情感,時代曲能夠在當時的樂壇中爭得自己一份不小的領地,是因為時代曲的初創者—黎錦輝和之後的流行音樂創作者始終站在廣大平民的隊伍里,將時尚旋律和動感節拍融入到中國民間音樂的元素中,創作出符合中國人審美的比群眾歌曲更易被記憶和學唱的歌曲。流露著當時上海特有的小資情調和都市風情的歌曲,迎合了更廣大群眾(包括資本家、工農大眾、城市手工業者、下層小商販、知識分子等)的欣賞口味。
二、時代曲的緣起與發展中國近代流行歌曲的歷史是流行歌曲的鼻祖—黎錦暉開始書寫的,這位出生在湖南富庶家族的音樂家,為了實施推廣和宣傳國語的理想,開始了創建歌舞團體和創作兒童歌舞劇的工作。為響應「五·四」時期中國文化教育界提出的「平民教育」、「平民文藝」等以「平民」為服務對象的口號,黎錦暉開始萌發了「平民音樂」的念頭,他的音樂活動從編創兒童歌舞音樂到創作愛情歌曲,都體現了他那面向大眾的「平民音樂」理念,其中最充分體現他「平民化」思想的就是其開創了「時代曲」的創作之鳳。1927年前後,為了適應歌舞演出面向社會的需要,黎錦暉在經常觀摩外來歌舞團的演出中受到外來流行歌舞音樂的啟發,他開始嘗試以大眾化的愛情歌曲代替市井茶樓的民間淫穢小調(例如《十八摸》等),用中國民族傳統音樂手法譜寫出一批新歌(如《毛毛雨》、《關不住了》、《落花流水》等)。歌曲《毛毛雨》邁出了黎錦暉探索大眾化愛情歌曲創作的第一步,它既是中國近代流行音樂史的開篇之作,也是公認的中國第一首流行歌曲,由此開創的一代樂風,使「時代曲」這一新的歌曲品類受到市民大眾的歡迎和喜愛。
1928年,為了讓中國的歌舞音樂走出國門,黎錦暉帶領他的歌舞團踏上了南洋巡演的征程,輾轉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載歌載舞的演出使他的歌舞團每到一地都受到熱烈的歡迎。由於經營不善,歌舞團遇到了生存危機而無資回國,於是黎錦暉在滯留新加坡的八個月內替國內的唱片公司創作了一百首「家庭愛情歌曲」。這是繼《毛毛雨》等第一批時代曲之後,黎錦暉集中精力,全力投入時代曲創作的時期,也是時代曲在體裁和作曲技法上從探索、創新到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黎錦暉不僅僅把「時代曲」這一體裁的歌曲題材局限於男女之間的愛情,還由「愛情」題材擴大到了「親情」「友情」和「真情」等更多層面的表達。這不僅適應了當時都市民眾的多層面精神需求,也大大拓展了時代曲的題材內容和發展空間。在此後的幾年中,通過灌制唱片和歌舞社團的演出,黎錦暉的「家庭愛情歌曲」成為社會上流行最廣、出現頻率最高的歌曲。
黎錦暉作詞作曲的愛情歌曲採用中國的歌謠體歌詞,音調用中國地道的民歌小調和國外流行的節奏,加上西洋樂曲伴奏,使歌曲通俗易唱,歡快富於時尚性,這種中西結合的流行歌曲模式對後來流行歌曲的創作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許多作曲家創作的作品都繼承了黎錦暉歌曲中平民化和五聲性等因素,加上律動性很強的節奏,為爵士、藍調等音樂,探戈、倫巴等節奏在上海的流行打下了基礎。
進入30年代後,上海成為了一座以市場經濟作為標志的國際性大都市。上海文化在與商業結緣中追求經濟利益,在趨於規范化的競爭中取得市場份額,構成了上海文化產業的商業性、消費性和娛樂性。在強調現代商業競爭和都市大眾文化需求變革的社會大環境中,時代曲作為「海派文化」的一支,獲得了飛速發展的機會。這時中國電影史上的有聲片不斷涌現,唱片業最具實力的英商「百代」、美商「勝利」、中商「大中華」唱片公司在上海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除此之外,還有大量中小唱片公司和商業性的民營電台如雨後春筍般地林立於上海。黎錦暉愛情歌曲灌制唱片、出版書譜等成功的商業運作,使時代曲成為30、40年代最為流行的歌曲體裁之一。商業性與時代曲成功地緊密結合帶動了其消費業的發展、突出了其娛樂性的特性,成功地擴大了市場並推動了其創作的大步前進。時代曲就在這樣一個兼收並蓄、中西融合、文化開放、市場競爭的巨大文化背景下,成為有聲電影、民營電台、唱片商及書譜出版商競相追逐的熱門,從此,時代曲也由黎錦暉的一枝獨秀,進入了群芳爭艷的時期。這一時期不少進步音樂工作者如賀綠汀、劉雪庵、聶耳、冼星海、任光等也加入到流行音樂的創作隊伍中來,賀綠汀創作的《秋水伊人》、《春天裡》和根據民歌改編的《天涯歌女》、《四季歌》:劉雪庵的《何日君再來》、《彈性女兒》等都成為街頭巷尾傳唱不已的熱門流行歌曲。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世界流行音樂的傳入,時代曲的創作風格也在不斷變化,這一時期(30、40年代)流行歌曲的創作,大致可分為兩種創作傾向:一種是以賀綠汀《天涯歌女》、《四季歌》為代表的繼承黎錦暉時代曲運用民間小調創作的具有民歌風味的流行歌曲;另一種是以黎錦光的《夜來香》、《香格里拉》和陳歌辛的《玫瑰玫瑰我愛你》、《夜上海》等為代表的充分吸收西洋音樂元素創作的具有時尚流行節拍風格的流行歌曲。而劉雪庵於1936年創作的《何日君再來》是將第一種創作風格向第二種創作風格過渡的一首在中國音樂史上起「承前啟後」作用的標志性的流行歌曲,它不但繼承了五聲性的民族風格,而且使用了節奏性很強的歐美流行音樂元素,使中國早期流行歌曲的創作過渡到另一條創作道路,開啟了引領中國40年代繁華都市流行歌曲創作風的大門,中國流行歌曲從此真正進入了一個發展高潮。自此,流行音樂作家和作品以破竹之勢,一發不可收拾,這一時期活躍在流行音樂創作舞台上的音樂家有黎錦光、陳歌辛、姚敏、梁樂音、嚴工上等人,其中以黎錦光和陳歌辛兩位音樂家最多產,黎錦光創作的《夜來香》(1944年影片《春江遺恨》插曲)、《香格里拉》(1946年影片《鶯飛人間》插曲)、《瘋狂世界》(1943年影片《漁家女》插曲)、《黃葉舞秋風》(1947年影片《長相思》插曲)、《襟上一朵花》(1940年影片《天涯歌女》插曲)和陳歌辛的《玫瑰玫瑰我愛你》(1940年影片《天涯歌女》插曲)、《夜上海》(1947年影片《長相思》插曲)、《花樣的年華》(1947年影片《長相思》插曲)、《薔薇處處開》(1942年影片《薔薇處處開》主題曲)等都是40年代傳唱最廣和出現率最多的流行歌曲。
除此之外,《買糖歌》(梁樂音作曲、李雋青作詞)、《恨不相逢未嫁時》(姚敏作曲、陳歌辛作詞)等歌曲也充斥著當時唱片業和電台廣播業的市場。
20世紀的30、40年代,中國非但沒有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且還面臨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與踐踏,抗日救亡和爭取自由成為這個時代最強烈的呼聲。「時代曲」這種融入掙扎、謀生、痛苦與迷失等都市生活素材和洋溢著上海特有閑情逸致獨特格調的歌曲體裁與日益高漲的抗日呼聲水火不相容,它的出現與成長遭到了各種批評與排斥。救亡的時代使生不逢時的「時代曲」黯然失色,在總體上扮演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但這些主要滿足市民階層欣賞趣味的流行歌曲不但沒有變,而且志向越「勵」越高,在充滿荊棘的道路上風雨兼程,邊走邊唱。在40年代末,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內地逐步禁唱流行歌曲,流行音樂也只得移師香港和台灣。「時代曲」這一類型的歌曲在內地消失了近三十年,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三十年後在國門大開的形式下,時代曲戎裝上陣假借「港台歌曲」的沖擊波重歸故土,依然魅力不減,再度成為時代的聲音,重新締造著光惑炫目的「流行」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