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莫泊桑短篇小說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那麼閱讀完莫泊桑的小說後讀後感應該怎麼寫?我在此整理了莫泊桑短篇小說讀後感,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莫泊桑短篇小說讀後感1
這個寒假我在老師的推薦下細細品味起《莫泊桑短篇小說集》。莫泊桑,全名居伊·德·莫泊桑,19世紀後半葉法國文學大師,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以高超的技藝把短篇小說藝術提高到空前的水平,被評論家譽為「明晰法語的典範」和「短篇小說之王」,與美國作家歐·亨利,俄國作家契訶夫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
莫泊桑患有嚴重的神經純衫襲疾病,終身未娶,一生放盪不羈,於1893年,在巴黎與世長辭,年僅43歲。莫泊桑生命雖然短暫,卻是法國文學史上絕無僅有的高產作家,一生著有中篇小說三百一十篇,另著有六部短篇小說,這在當時的文壇是絕無僅有的。
而這本書精選了莫泊桑不同背景創作的二十五篇名作——所有著名代表作均已包含其中,書中含有轟動當時文壇的最為出色的短篇小說《羊脂球》。《羊脂球》講述的是在普法戰爭期間,幾個逃離戰爭的人們。逃離者們從不同的地方來,聚坐到一輛馬車上,大家分屬不同的階層,在逃離過程中的表現自然各不相同。有趣的是:身份尊貴的人並不比別人有修養,比如老闆,居然還偷東西,占完便宜就不認人等等。特別是高潮的地方,當需要大家作出犧牲時,那些所謂尊貴的人們沒有一個願意或敢於站出來伸張正義,不但不擔當甚至一點不願付出,反而鼓勵或慫恿他們都瞧不起的、身份最為卑微的「羊脂球」為大家作出犧牲時,在危機過後便忘思於前了。
在這篇《羊脂球》中,作者寫道:「黑暗中,羊脂球一直在哭泣,在兩段曲調之間,有時會傳出一聲她的嗚咽——那是她終於不能抑制的悲泣」。這是對主人公內心情緒細膩的刻畫描寫,反映出那個時代各個階層之間的關系,這種在自然中醞釀超凡的藝術風格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現當代的影視和運用。
由此可見,文學是多麼偉大啊!
莫泊桑短篇小說讀後感2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集》。
我對莫泊桑並不陌生,在中學時代便學過他的《我的叔叔於勒》,再到高中時學他的《項鏈》。但如今再讀便有完全不同的體驗。
先簡單介紹下莫泊桑,莫泊桑是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契訶夫和歐亨利被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他在文學史上的首要貢獻,在於把短篇小說藝術水平提高到一個空前的高度。
書中第一篇就是《羊脂球》,它敘述了一個有愛國骨氣的妓女羊脂球和虛偽自私的紳士和婦女在敵人面前不同的態度與表現。
把《羊脂球》放在第一篇不難看出寫者的愛國精神。它讓我知道一個人的靈魂高尚與否和身份地位毫無關系。
莫泊桑的小說構思精巧,布局合理,情節發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比如《項鏈》敘述了一個由社會的價值取向和個人原因—愛慕虛榮所導致的毀了十年青春的小市民。在故事裡作者在開始就設疑,一個嫵媚動人的姑娘嫁給了一個小職員,而姑娘原本是想結識一個有錢的體面的男子,同幻想中對立的生活會讓姑娘怎麼做?一封突如其來的請柬讓小兩口,尤其是女主角亂了方寸。 她買了禮服向朋友借首飾,有了一夜舞會後 的`風光。
她越是風光,讀者的心越懸,想著會有什麼樣的意想不到發生。果然,項鏈丟失,我們懸著的心算是放下來了。等她辛勞十年還完了債,我們似乎也鬆了一口氣。可是,這個時候,朋友丟來一個重磅炸彈:項鏈是假的!
這一記重擊,打蒙了瑪蒂爾德,也打暈了讀者。可是暈完之後,往前回溯就會發現塌棚:自己真是錯過了重要提示點。文中不是沒有伏筆的。三次伏筆都指向了一個方向:項鏈是假的。明白過來的不由的驚嘆,拍案叫絕!因他巧妙的構思!
故事裡莫泊桑批判了瑪蒂爾德的虛榮,再贊賞下層人的真誠朴實、勤勞(瑪蒂爾德在弄丟了向福雷斯蒂埃接的項鏈後沒有拒不承認和逃走而是貸款買了條項鏈還給她後辛勞十年還清債務)抨擊和揭露了當時的社會。
還有其他的就不多說了,莫泊桑的小說里有太多值得好好去思考去理解的地方。
再談莫泊桑的文字。莫泊桑的小說語言朴實凝練,細膩富有個性,寥寥數語就能把人物的內心世界表露出來,他總能抓住人物內心最深處的靈魂,寫出他們最有代表性的小事情,把他們的嘴臉和心理描繪得傳神自在。他幾乎脫離了浮誇和繪飾,自然地去表現真實的世界,呈現給讀者真實的不加修飾的面貌。
他以點帶面、小中做兄見大的來表現這世界普遍的真實。 直擊你靈魂深處,讓你不得不直面人性善惡!他的作品有非凡的魅力,可以從他敘述的這些日常故事和人的心理行為中,感悟人性,看到蘊含在文字背後的深刻思想和豐富哲理。
有人說讀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就是在看一幅反映法國現實生活真實情況的畫,就是在看發生在我們周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本教科書。正是如此,在莫泊桑的小說里殘酷而現實的事情總是在周而復始的上演。
重溫他的作品時,總有一種歷久彌新的感覺,或許這正是所有優秀的文學作品的魅力所在。
莫泊桑短篇小說讀後感3
其實,文學作品本來不應該這樣子淺薄地進行排前排後。但我又不是什麼公眾人物, 所以才且說無妨。
頭等的當然應該是深刻揭露人性,寫得入木三分、讀後翻然醒悟的幾篇名篇:《羊脂球》《我的叔叔於勒》《項鏈》。
《羊脂球》揭示了那種烏合之眾的「愛國」,就是「慷他人之慨」,最後連修女也看不起羊脂球,這是入木三分。放眼現代職場,遍地都是這種案子,把臟活累活給年輕人干 ,回頭還瞧不起他們。只要換個角度,羊脂球就是千千萬萬的地位低賤的年輕員工啊。
《我的叔叔於勒》展現的無非就是:成王敗寇,當你失敗的時候, 所謂的親戚或者家族一樣會唾棄你!跟家族、老家報喜不報憂,每個都市裡奮斗的青年, 估計都是這樣的。換個角度說,叔叔於勒就好比那個時代去大城市打工的年輕人。後來混的不好 ,也不敢回老家。叔叔於勒 估計自己早就想到了這個結局,於是乎才那麼死心塌地的做一個流浪水手的吧。叔叔於勒,其實就是今天的北漂、深漂啊!
《項鏈》開頭的幾大段真是寫的好啊,把都市女性普遍存在的虛榮感寫得入木三分。「她沒錢打扮,但她卻認為自己像貴族淪為平民一樣不倖幸」「她自以為本應生而享有一切美麗繁華之物,而如今熬在心寒之家」「她現在不願再去探望那個富裕的同學了,因為每次從那回來,她都會感到更痛苦」!
除了以上三篇名作,我覺得能列第二檔的是:《勛章到手了》《修軟墊椅的女人》深刻的寫出了不同階層的歧視,與不同階層的意識錯位。《西蒙的爸爸》《巴蒂斯特太太》《繩子》寫的顯然是下層人民的人言可畏,寫出了鄉村社會的輿論與迂腐。我最喜歡的還是《巴蒂斯特太太》,女主人公到死了也無法擺脫「污名」,其實擺脫不了的是觀淫癖的鄉村輿論,最近的一本書《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也引起大家的關注。
我覺得這一版很好的是收入了作者描寫自己精神分裂症的《奧爾拉》,值得大家看一看。
也有一些要放到檔次比較靠後的小說。比如說《兩個朋友》《米隆老爹》就不如《施那夫斯奇遇記》和《俘虜》,《幸福》不如《月光》。不好意思的說,諷刺和辛辣可能還是莫泊桑的強項。使用溫情和落差感,可能不是莫泊桑最擅長的,《散步》和《騎馬》顯得沒那麼多張力。
人各有所長,就算是「短篇小說之王」也是如此。
如果讓我推薦,建議優先看四篇:《羊脂球》《我的叔叔於勒》《項鏈》《巴蒂斯特太太》!
最後,真的很喜歡這個新的版本,比以前看的青少年文學版好多了,比以前的課文也流暢多了。
莫泊桑短篇小說讀後感4
初中教了《我的叔叔於勒》,漸漸想起了莫泊桑,於是我就去新華書店買了一本《莫泊桑短篇小說選》。
莫泊桑所寫的小說反映了當時社會人性的冷漠、刻薄,社會思想的不成熟、不公平,對底層勞動人民的蔑視剖析,反映了當時人虛榮驕傲的人性弱點,從中讓我們得到了這些啟示。
在《項鏈》中,描繪的是一個愛慕虛榮的女人——瑪蒂爾德。女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她有了華麗的衣服後又想要珠寶首飾來引人注目。當時也就是這樣的社會,社會中的女人只要憑相貌就能找個好人家一生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她們的資本就是長相,可瑪蒂爾德是個例外。莫泊桑花了很大的篇幅寫瑪蒂爾德為了能在宴會上吸引眾人的眼球,在宴會之前精心的打扮,她對贊揚的渴望,對進入上流社會的嚮往,都是為了與後文瑪蒂爾德丟了項鏈之後一改以往性格,變得勤勞、善良、節儉、樸素形成強烈的對比,並提出個人觀點贊揚瑪蒂爾德敢於承擔、堅毅的品格,對她以前總有不切實際的想法表示否定。從瑪蒂爾德這個小人物映射出當時社會風氣的墮落,人們只是尋求物質上的滿足而在精神上去是低下的。
在《騎馬》中,《騎馬》主人公為全家組織的唯一一次郊外活動,因其出風頭的可望而尷尬收場——他撞到了一個老婦人,後者聲稱從此喪失了勞動能力。他被迫擔當起了贍養老婦人終生的責任,對於生活本不寬裕的家庭,這天異於雪上加霜,另外還有其他的,這些都是莫泊桑對社會的不滿,也可以突出他是多麼關心國家,以筆來當武器,來訴說社會的不足。另外,在普法戰爭爆發,莫泊桑受愛國主義感染,手持槍深入密林展開游擊活動。也可看出他的愛國。
我們也要學習莫泊桑愛國,指出國家缺點,關心國家,為國爭光。以國家的大任為己任。
莫泊桑短篇小說讀後感5
莫泊桑的小說也頗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風味,而在這些短篇小說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項鏈》了。
人性有一個很大的弱點——永遠想得到那些得不到的東西。在古代,只要一幅名畫若是出現在一個人家中,那麼這個家沒多久就會敗了,不是因為自身的問題,而是因為他人的貪婪,或是為了討好上級。皇帝拿到好字畫時,也是絕不可能想像到別人為了取得它多少人喪了命的。
《項鏈》這個故事很簡單,一個女人愛打扮,家裡卻很窮,而且一直渴望的是金錢。她有個富有的朋友,但每次看望她後都會因羨慕而痛哭。當她問朋友借項鏈去參加舞會,結束後卻弄丟了,積攢了所有錢或是借錢才買來一串真的。最後,她朋友告訴她,她給她的項鏈是假的。
造成這樣悲劇的,無非是那個女人的不滿足。她不滿足於當下生活的方式,不滿足於自己的經濟狀況,不滿足於自己的一切。其實改變那樣的看法就可以活得很幸福,可是在那樣的時代,簡直是天方夜譚。在普法戰爭中,很多人精神上不說,連自己的衣食都處理不好,何談幸福?因此,那時好的東西很少,以此類推,像那女人的態度的人肯定不少。
在精神上,如果接受了正常的教育,窮人也可能過上好生活,但在戰爭中想搞好教育也是難的,所以女人的感受可以理解。《項鏈》中的朋友真的是「朋友」嗎?文中有提及,女人的朋友常向她「展示」自己的首飾,而最後說出真相時,是不願再把真項鏈還給女人的,而且還感到一種正以自豪的、天真的快樂。
第一次,讀完這個故事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惡心」,感到害怕。起初感覺這種事不會在現代出現,而如今才意識到,同樣的故事完全可以發生在當下。
㈡ 關於《莫泊桑拜師》的閱讀理解
莫泊桑小說《項鏈》的主題闡釋很多。有一種意見認為「小說尖銳地諷刺了虛榮心和追求享樂的思想。」這種看法很明顯是改革開放前那個時代中存在的「安貧樂道」觀點的反映,至今認同者已越來越少。於是,近來出現以下幾種意見:
(一)認為小說告訴讀者:人的命運是由意料不到的「造化」安排的。2
(二)認為瑪蒂爾德悲劇形象指明了婦女在以金錢為中心的資本主義社會里,惟一的出路只能是飾物。③
(三)認為小說是一曲誠摯相愛的頌歌。④
(四)認為小說通過瑪蒂爾德形象告訴讀者,在金錢至上的社會中,追求人格尊嚴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5
這些說法雖然試圖從小說文本出發、從主人公形象解讀人手去闡釋主題,但是沒有抓著主人公形象的主體內涵,因而仍然未能到位。那麼女主人公瑪蒂爾德形象包孕哪些內涵呢?
一是愛美
小說是從「婦女天性愛美」的視角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的。這由開端六個自然段為證。開端分三層。第一層為一至二自然段,寫了出生在小職員家庭的她又嫁給了小職員,因而不能夠講究打扮,「她覺得很不幸」,為什麼呢?「因為在婦女,美麗、豐韻、嬌媚,就是她們的出身;天生的聰明,優美的姿質,溫柔的性情,就是她們惟一的資格。」「在婦女」雲雲表明了小說從婦女的天性視角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所以第二層(第三至第五自然段)第三自然段一開頭就說:「她覺得她生來就是為著過高雅和奢華的生活」,所謂「生來」不即是「天生」、「天性」嗎?顯然,「高雅和奢華的生活」在語境中只能讀作「美的生活」。小說接著用三、四、五這三個自然段寫了她對住、吃、穿的美的生活的狂熱的夢想,表達了她對美的強烈的渴求。最後的第六自然段為第三層,寫了她從有錢的女朋友家裡回來後的痛苦,以反襯上一層意思。開端為讀者解讀女主人公預設了一把鑰匙,那就是《項鏈》刻畫的女主人公具有婦女愛美的天性。
小說進入情節之後全面地展現了瑪蒂爾德是個愛美的女性。做新衣、借項鏈不就是她愛美的具體表現么?把瑪蒂爾德愛美的特性描寫得淋漓盡致的是她挑選首飾。面對著一個眼花繚亂的美的世界,她「先看」「又看」「隨後又看」的「猶豫不決」的心態,她看到鑽石項鏈時「心也跳起來」的高興,她戴上項鏈照鏡子的出神,以及借到項鏈後的「跳」、「摟」、「親」、「跑」等一系列狂熱動作,把一個愛美女性刻畫得惟妙惟肖。晚會跳舞時的興奮、陶醉把她的愛美推至高潮。回家後她在卸妝前「趁這榮耀的打扮還在身上,再端詳一下自己」,愛美達到戀戀不舍的境地。即使因為自己貪戀美而釀成悲劇陷入困境,她「回想起當年那個舞會來,那個晚上,她多麼美麗,多麼使人傾倒啊!」瑪蒂爾德愛美愛到無怨無悔!
二是單純
瑪蒂爾德又是一個單純的女性。她從一個小職員的女性成為另一個小職員的妻子,其生存環境局限於小職員家庭,因而她見識狹窄,處世缺乏經驗,教養淺薄,不諳於紛繁復雜的外部世界。愛美是天性,不需要後天訓導:如何愛美,比如如何辨別真假首飾,則需要後天教育。瑪蒂爾德顯然缺少這一課,小職員的生存環境不太可能給她上這一課。另外,瑪蒂爾德從未經受過世間紛繁復雜的風風雨雨,她雖然成了路瓦栽夫人,但她依然像少女一樣單純。要做一件新衣服只能用眼淚去求得丈夫的同意;沒有首飾又想得到,她顯出一副無可奈何的苦惱樣子。在丈夫出了借的點子後,「她發出了驚喜的叫聲。『真的!我倒沒有想到這個!』 」 「沒有想到」 四個字不是把她思維之單純照得一清二楚么?在借到項鏈後又是跳又是摟又是親又是跑,活脫脫地寫出了一個單純女子形象,宛若一位天真爛漫的少女。當她買了真項鏈歸還女友時她擔心女友把她當做賊,女主人公的單純幾乎達到了「迂」的地步。十年後,她把失項鏈的真相告訴女友,小說寫道:「她帶著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天真的笑容豈不鏤刻出「單純」兩字么?
正因為單純,所以她不知道外部世界的紛繁斑駁、魚龍混雜,所以她的思想中絲毫沒有「假」的概念,更不用說去辨別真假首飾了。不然,她無力購買真首飾為什麼想不到去買價廉物美的模擬首飾呢?她在挑選女友的首飾時為什麼一點都沒有想到會有慣首飾呢?她在珠寶商老闆有所暗示時為什麼絲毫不去想失落的項鏈可能是假貨呢?其實,只要從下面一點足以說明她是一個單純的女性:在賠項鏈時丈夫拿出了「父親留給他的一萬八千法郎」。在小職員家庭這是一筆不少的財產,然而瑪蒂爾德作為家庭主婦卻對此一無所知,這豈不是單純的絕好證據么?瑪蒂爾德在還債務之前如山中的溪水,清澈卻不免淺顯;如暖房中的花朵,美麗卻顯得嫩弱。
三是勇毅
失項鏈、賠項鏈之後,瑪蒂爾德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劇變,在她性格層面上進發出了新的特性——勇毅。為了還清債務,面對著殘酷的困境,她不氣餒,不悲觀,不走歪門邪道,更不出賣自己美麗動人的容貌(美女容貌是商品社會中一筆無價財產)。她完全依靠自己的意志、精神和力量,依靠自己的一雙手,「一個銅子一個銅子地節省她那艱難的錢」。她「打定主意」,毫不動搖,信心十足地「要償還這筆可怕的債務」。她果然成功了。無怪乎連冷靜地潛在小說紙背後的作家也冒出來公開贊嘆:「她一下子顯出了英雄氣概。」十年還債,錘煉了女主人公,使她成熟、堅強,使她成為一個勇毅的女性。
愛美、單純和勇毅,構成了瑪蒂爾德形象的三個層面。愛美,是她作為女性的一種天性;單純,是她出身、教養、經歷和個人氣質等形成的個性;勇毅,是愛美和單純向善發展的深層的品質。
二
解讀了小說塑造的女主人公瑪蒂爾德形象之後,我們還要解讀另一個與女主人公發生糾葛造成矛盾沖突構建情節鏈的角色。這是「誰」呢?是路瓦栽,還是佛來思節夫人?都不是,這兩人在小說中與女主人公並不構成沖突。小說主要寫了瑪蒂爾德、路瓦栽和佛萊思節夫人,哪還有其他角色?是的,小說還寫了一個極有助於主題闡釋的十分重要的「角色」,與瑪蒂爾德發生沖突構成了小說的情節鏈,卻被我們忽視了。這就是「項鏈」(那掛鑽石項鏈)。在小說,「項鏈」已不再是通常意義上的首飾,不是一個純客體的物體,它融注了作家的「意」,使它成為小說中的一個意象。那麼,「項鏈」作為小說中的一個意象「角色」,它具有哪些涵義呢?
一是外美
請讀一下它的出場:「忽然她在一個青緞子盒子里發現一掛精美的鑽石項鏈,她高興得心也跳起來了。她雙手拿著那項鏈發抖,她把項鏈繞著脖子掛在她那長長的高領上,站在鏡前對著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從瑪蒂爾德「心跳」、「手抖」和「出神」的描寫中強烈地烘托出「項鏈」具有無比的出眾之美——其美任由讀者去構想。(這種藝術手法用中國古典詩藝的說法叫「眾賓拱主」,如《漢樂府·陌上桑》寫羅敷之美便用此法)
二是內假
項鏈的外表具有卓然超群無與倫比之美,而它的內質卻是假的。小說在結尾處暴露了項鏈內假的涵義。
外美內假,是作家賦予「項鏈」的意象內涵。外美,是項鏈的表層義,具有極大的迷惑性和欺騙性;內假,是項鏈的內層義,具有極大的隱蔽性和危害性。
「項鏈」是內外不一、表裡相左的「角色」。
三 現在我們很清楚地看到,小說的情節是由瑪蒂爾德和項鏈的矛盾沖突構建而成;愛美而單純的瑪蒂爾德與外美內假的項鏈發生沖撞形成了小說的情節鏈:結合——分離——別後。瑪蒂爾德千挑百揀選中項鏈,是愛美與外美相吸的結果,這是「結合」。「結合」先讓瑪蒂爾德在舞會上獲得陶醉,而後項鏈不辭而別悄然消失,這是「分離」。「分離」釀成了悲劇。在外美內假的項鏈離去後,瑪蒂爾德從痛苦中振作精神,與厄運作勇毅的斗爭,終於還清債務,這是「別後」。
小說的主題就蘊寄在「結合——分離——別後」的情節鏈中。
從「結合」到「分離」演繹了瑪蒂爾德的悲劇過程(小說用隔行形式自然分為「借項鏈」、「失項鏈」、「賠項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造成悲劇的原因。毫無疑問,外美內假的項鏈是造成悲劇的外在原因。試想,如果是貨真價實的真鑽石項鏈會貿然脫落悄然離去嗎?正因為項鏈外美,具有迷惑性和欺騙性,迷住了瑪蒂爾德;又正因為項鏈內假,具有隱蔽性和危害性,所以它容易損壞脫落卻不為人覺察,釀成了瑪蒂爾德的悲劇。而造成悲劇的內因是瑪蒂爾德性格中的單純。單純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之處。在紛繁復雜、真假相混的世界中,僅憑單純必然釀成悲劇。瑪蒂爾德單純的愛美,對外部蕪雜斑駁的世界缺乏應有的認識和足夠的辨別能力,怎麼可能識破項鏈「內假」的真相呢?她被外美內假的項鏈所蒙騙迷住完全在於其自身的單純。過於單純,不諳世面,缺乏辨識真假的經驗和能力,是造成瑪蒂爾德悲劇的內在原因。
至此,小說主題意蘊已經浮出了水面。小說通過瑪蒂爾德借項鏈而失項鏈的悲劇,向愛美的女性發出了嚴肅的警示:僅憑單純的愛美,缺乏經驗,缺乏涉世能力,缺乏辨識真善美和假惡丑的眼光,只看外表不識本質,是要付出慘痛的代價的!莫泊桑以小說的藝術向愛美女性敲響了警鍾。
《項鏈》主題意蘊還不止於警示意義。如果小說僅僅提供警示意義,那麼小說中「別後」的情節(小說用隔行分為「還債務」)完全可以芟除,至少可以略寫。顯然,莫泊桑不想滿足於小說的警示,他的人道主義關懷使他對女主人公的悲劇予以極大的同情之外,還要讓她開放出絢麗的花朵。單純中的淺薄釀成了悲劇,單純中的真誠篤實也會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煥發出勇毅堅強、不屈不撓。莫泊桑在深切同情愛美女性的不幸中極希望她們在風雨中成熟起來,極希望她們在厄運面前不悲觀不沉淪不墮落,極希望她們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精神去征服困難去贏得新的勝利。因而,小說又包孕著對受過欺騙陷入困境中的愛美女性賦以極大勉勵的意蘊。
對愛美女性的警示和勉勵,構成了莫泊桑小說《項鏈》內蘊的主題。
四 上述主題闡釋是基於我對《項鏈》小說獨特的創作藝術的認識。向來的論者常常把這篇小說納入批判現實主義框子加以閱讀,因而給小說女主人公瑪蒂爾德形象貼上「小資產階級」的標簽,給小說主題刻上「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印記。其實,作家根本無意於「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因此,在解讀《項鏈》闡釋主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小說淡化了人物生存的社會環境。現實主義為了「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十分重視環境描寫,總是從人物所處的、體現一定歷史時期社會關系本質的特定的環境去刻畫人物的性格。而凡閱讀過《項鏈》的讀者卻很難言說女主人公所處的社會關系本質的環境,至少難以清晰地勾畫出這一環境。從小說外在因素(比如小說創作的年代)去推理,女主人公生存於十九世紀法國資本主義社會;但小說自身卻沒有為人物布設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大環境,也沒有布設一個人物活動其中的透示著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的小環境。小說顯然淡化了人物所處的現實環境,不想從某一社會制度體現了社會關系本質的特定環境(即文藝學中所謂「典型環境」)去刻畫人物表現主題。
(二)小說設置的「開端」的特異性。一般而言,小說的開端是小說情節的開始。而《項鏈》的「開端」並非如此。小說情節起始於「有一天傍晚」她的丈夫回家拿來了一張教育部長簽發的舞會請柬。顯然「開端」與這一情節沒有絲毫關聯,完全是游離於情節之外的一個獨立板塊。這一特異結構的指向何在呢?我在本文第一部分中已經指出過:「開端』』是解讀女主人公的一把鑰匙。小說先把鑰匙交給讀者,表明作家惟恐讀者誤讀。然而粗心的讀者還是辜負了作家的一番苦心,忽視了「開端』,的用意,沒有抓著「婦女天性愛美』』這把鑰匙。試想,遺棄了「開端」提供的解讀小說的鑰匙,對小說主題的闡釋豈能到位?
(三)瑪蒂爾德的悲劇是個人悲劇個性悲劇。立足於現實主義範式去解讀《項鏈》、,總以為瑪蒂爾德的悲劇是社會悲劇,是資本主義制度造成的。這不切合小說的實際。小說根本沒有觸及到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本質;而外美內假的項鏈也沒有誰去強加於瑪蒂爾德,完全是她主動挑選的。她所以挑中那掛鑽石項鏈,是她愛美本性使然,是她單純的性格和氣質所決定。設若她具備辨識真假首飾的能力會釀成悲劇嗎?所以瑪蒂爾德純粹是自釀苦酒、自討苦吃,而其主因是單純、缺乏辨識能力。
以上三點對我們解讀《項鏈》,探尋小說的主題意蘊是十分有益的。當我們抓著「開端」提供的解讀小說的鑰匙,從「婦女天性愛美」去認識女主人公,因個人氣質單純而釀成悲劇,那麼我們就不難懂得《項鏈》主題的恆久緣由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美的人類豈不恆久地從瑪蒂爾德的悲劇中吸取教訓?《項鏈》收入中學語文課本,對涉世未深、天真單純,而又非常愛美的中學生,它的警示和勉勵豈不是很有益處么?
㈢ 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判斷題目和選擇題及答案各10個
1.加點字讀音相同的一組是( )\r\n A裝載 記載 載歌載舞 十年八載 B宿儒 星宿 宿舍 住宿\r\nC 強迫 勉強 強顏歡笑 強詞奪理 D 字帖 請帖 碑帖 妥帖\r\n\r\n2.加點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r\nA 熾痛zhì 磐石pán 踱步ó 駭人聽聞 hài\r\nB讕語lán 亘古gèn 腦髓suí 一拍即合jí\r\nC 殷紅yān 怪誕 dàn 荒謬miù 兀兀窮年wù \r\nD嫉妒jí 下頦kē 懲罰chéng 目不窺園kuì\r\n3.加點詞語運用不正確的是( )\r\nA憑借著鍥而不舍的精神 ,貝多芬在失聰的情況下,創作出了著名的《命運交響曲》。\r\nB.國民黨政府違背人民要求和平的意願,蓄意製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慘案。\r\nC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婦孺皆知的道理。\r\nD 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都義憤填膺的指責破壞奧運聖火傳遞的行徑。\r\n4.下列作家和作品屬於同一國家的是( )\r\n1 普希金 2弗羅斯特 3莫泊桑 4都德 5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r\n6《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7《未選擇的路》 8《最後一課》\r\nA 2 3 7 8 B 3 4 6 8 C 3 4 7 8 D 2 4 6 8\r\n5.選出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r\nA.腳踝(huái) 殷紅(yīn)水門汀(tīnɡ)鮮為人知 (xiǎn)\r\nB.歸省(xǐnɡ) 欺侮 (wǔ) 叱吒(chà)參差不齊(cēn cī)\r\nC.糾葛(ɡé) 掙脫 (zhènɡ) 晦暗(huì) 戛然而止(jiá)\r\nD.重荷(hè) 嗔視(chēn)白皙 (xì) 渾身解數(xiè)\r\n6.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項\r\nA.愁悵 梳妝 燥熱 眾志城成 離合悲歡 迥乎不同\r\nB.彌漫 升華 漂渺 義憤填膺 一拍即合 盡態極妍\r\nC.魅力 鎖事 署名 默不作聲 鍥而不舍 歷盡心血\r\nD.深宵 奠基 賑災 變換多姿 鋒芒必露 婦孺皆知\r\n7.詞義理解有誤的一項\r\nA.兀兀窮年:辛辛苦苦地做事。\r\nB.本色當行:做本行的事,成績十分顯著。\r\nC.馬革裹屍: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指軍人戰死於戰場。\r\nD.氣沖鬥牛:形容氣勢之盛可以直沖雲霄。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r\n8.選出下面說法正確的一項\r\nA.《口技》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作者是清代的張潮。\r\nB.《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是法國短篇小說巨匠都德的作品。\r\nC.《社戲》選自《朝花夕拾》,作者魯迅。\r\nD.《觀舞記》的作者是現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她原名叫謝婉瑩。\r\n\r\n答案:\r\n1 C ; \r\n2 C; \r\n3 B ;\r\n4 B \r\n5. C\r\n6. B \r\n7. A \r\n8. D
㈣ 關於莫泊桑的 閱讀答案
青年時代的莫泊桑熱愛寫作。一天傍晚,他去找他敬愛的老師福樓拜請教,說他帶來了幾個故事,問能否把它們寫出來。
聽了莫泊桑的幾個故事,福樓拜不讓他寫,而是要求他騎馬隨便到外面跑一趟,或者到外面轉一圈,一兩個鍾頭後,回來把路上的見聞寫出來。他說:「當你走過一個坐在自己店門前的雜貨商面前時,當你走過一個馬車店面前時,請你給我描繪一下這個雜貨商或守門人的姿態,他們的整個身體外貌,要用畫家那樣的手腕,傳達出他們的全部精神本質,使我不至於同任何別的雜貨商人,任何別的守門人混同起來。還請你用一句話就讓我知道馬車店裡有匹馬跟其他前後50匹不是一樣的。」莫泊桑按老師的建議去做,練習了一年半載,終於學會了觀察,寫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說《點心》。
1.請用一句話概括這個故事
2.福樓拜交給莫泊桑什麼樣的寫作方法?
3.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你還知道其他兩位嗎?寫出他們的名字和國籍、代表作。
㈤ 閱讀《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答題
1.作者在這一篇悼詞中是從那幾個方面評價莫泊桑的?
2.最後一段中加點的「這」指什麼?
3.「誰敢說獲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說,是未來世紀的小學生們當作無懈可擊的完美的典範交口相傳的寓言或者故事呢?」是什麼意思?我來幫他解答
輸入內容已經達到長度限制還能輸入 9999 字插入圖片刪除圖片插入地圖刪除地圖插入視頻視頻地圖回答即可得2分經驗值,回答被選為滿意回答可同步增加經驗值和財富值參考資料:匿名回答提交回答取消
推薦答案
2009-3-31 15:09 1.
第一部分(第1段)寫向莫泊桑致敬。奠定基調,激發情感。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對莫泊桑的深情回憶。
第2段回憶初識莫泊桑。
第3段回憶莫泊桑的成名經過及其傑出的文學成就。
第三部分(第4~5段)精闢論述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傑出地位。
第4段對莫泊桑作品的高度評價。
第5段論述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第四部分(第6段)以「永生」的贊詞結束演說。
2.
這就是莫泊桑光榮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堅實的光榮。
「這」在這里的這指的是莫泊桑的為人,才華,作品和所有關於他本人的一切不爭而令人敬仰的事實。
3.
莫泊桑的短片小說堪稱經典,足以流芳百世。
㈥ 保護人 莫泊桑 的有關閱讀題及答案
保護人【法】莫泊桑瑪蘭做夢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好的官運!有天早上,他從報上看到從前一位同學新近當了議員。瑪蘭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學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朋友。不久議員搖身一變當了部長,半年後瑪蘭就被任命為行政法院參事。起初,他簡直有點飄飄然了。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來走去,彷彿別人只要一看見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後來出於一種有權勢而又有寬宏大量者的責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壓抑不住要去保護別人的慾望。無論在哪裡遇到熟人,他都高興地迎上去,不等人家問,就連忙說:「您知道,我現在當參事了,很想為您出點力。如有用得著我的地方,請您甭客氣,盡管吩咐好了。我在這個位置上,是有點權力的。」一有機會,他對任何人都主動給予無限慷慨的幫助。他每天都要給人寫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紹信,他寫給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無比幸福。一天早上,他准備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經下雨了。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個房門口躲雨。那兒已有個老神父。在當參事前,他並不喜歡神父。自一位紅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氣地向他求教以後,他對他們也尊敬起來。他看看神父,關切地問:「請問您到那一區去?」神父有點猶豫,過了一會兒才說:「我朝王宮方向去。」「如果您願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這把傘。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裡的參事。」神父抬起頭,望望他:「多謝,我接受您這番好意。」瑪蘭接著說:「您來巴黎多半是為散心吧。」神父回答:「不,我有事。」「哦!是件重要的事嗎?如果您用得著我,盡管吩咐好了。」神父好像挺為難。吞吞吐吐地說:「啊!是一件無關緊要的私事……一點小誤會。您不會感興趣的。是……是一件內部的……教會方面的事。」「哎呀,這正屬行政法院管。您盡管吩咐我好了。」「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腸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見勒爾佩、薩翁兩位先生。說不定還得見珀蒂帕先生。」「哎呀,他們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我都懇切地去替您托托關系,包在我身上好了。」神父嘟囔著說了許多感恩的話。瑪蘭高興極了。「哼!您可碰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決起來一定非常順利。」他們到了行政法院。瑪蘭把神父領進辦公室,請他坐在火爐前面,然後伏案寫到:「親愛的同事:請允許我懇切地向您介紹德高望重的桑蒂爾神父,他有一件小事當面向您陳述,務請鼎立協助。」他寫了三封信,那受他保護的人接了信,千恩萬謝地走了。這一天平靜地過去了。瑪蘭夜裡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來,吩咐人送來報紙。他打開報紙念到:有個桑蒂爾神父,被控告做過許多卑鄙齷齪的事……誰知他找到一位叫瑪蘭的行政法院參事做他的熱心辯護人,該參事居然大膽地替這個披著宗教外衣的罪犯,給自己的同事們寫了最肯切的介紹信 ……我們提請部長注意該參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為……他一下就蹦起來去找珀蒂帕。珀蒂帕對他說:「唉!您簡直瘋了,居然把那老陰謀家介紹給我。」他張皇失措地說:「別提了……您瞧……我上當了……他這人看上去那麼老實……他耍了我……卑鄙可恥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設法狠狠地懲辦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寫信。請您告訴我要辦他,得給誰寫信?……對,找總主教!」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寫道:「總主教大人:我榮幸的向閣下報告,最近有一個桑蒂爾神父欺我為人忠厚,用盡種種詭計和謊言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語哄騙,我竟至於… …「他把信封好,扭轉頭對同事說:「您看見了吧,親愛的朋友,這對您也是個教訓,千萬別再替人寫介紹信了。」 (據郝運譯文刪改)(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A.瑪蘭被珀蒂帕訓斥後,急於為自己辯解,並馬上歸罪於桑蒂爾神父。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護別人,但實際上更關心自己的利益。B.桑蒂爾神父起初並不想用「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麻煩瑪蘭,因此他回應瑪蘭的請求時吞吞吐吐,這種神情表現了他內心的猶豫。C.由於同學的幫助,瑪蘭才當上了行政法院參事。因此他無論在哪裡遇到熟人,都主動向對方提供幫助,這是他回報的方式。D.給總教主寫信後,瑪蘭告誡同事要牢記自己的教訓,「千萬別再替人寫介紹信了」。這表明他力圖文過飾非,變被動為主動。E.在當參事前,瑪蘭並不喜歡神父,但是在一位紅衣主教向他請教以後,「他對他們也尊敬起來」。這樣描寫達到了照應上文的目的。(2)小說中的瑪蘭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6分)(3)小說後半部分引用了報紙上的一段報道,作者這樣寫對情節安排有那些作用?(6分)(4)這篇小說以「保護人」為題,有主題思想、人物塑造、情節結構等多方面的考慮,請選擇一個方面,結合全文,陳述你的觀點並作分析。(8分)答案:
(1)答A給3分,答D給2分,答B給1分,CE不給分 (2)①自私,趨炎附勢,見風使舵;②偽善,愛慕虛榮,自高自大;③天真,熱心,卻沒有原則。(3)①補充敘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間的矛盾關系,使情節的內在邏輯更加合理;②加速情節發展,為下文瑪蘭的言行提供依據,使小說進入高潮;③給讀者留下更多的想像空間,強化情節平中見奇的效果。(4)觀點一:使主題思想更加集中、深刻。①以小見大,揭露當時法國上層社會的不良風氣和多種黑暗現實;②諷刺官場中趨炎附勢、官官相護、相互推諉的丑惡現象;③揭示出一個道理:如果社會需要保護人,如果大家都尋求保護人,社會就會失去「保護」,體現了作者對社會公正的思考與追求。觀點二: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突出。①抓住「保護人」時刻想要保護他人的這一突出心理特徵,採用誇張的語言和動作描寫,惟妙惟肖地刻畫人物性格;②以「保護人」為線索,使對比手法更加突出,有利於揭示人物性格的前後反差;③通過「保護人」含義的變化,淋漓盡致地集中呈現小說的諷刺特色。觀點三:使情節結構更加緊湊、有序。①以「保護人」的故事構成情節發展的主體,使結構主幹突出,不枝不蔓;②以「保護」與「被保護」為紐帶,聚攏各種人物矛盾,使結構層次分明,井然有序;③圍繞「保護人」安排相輔相成的明暗兩條敘事線索,使結構收放自如,平中見奇。
㈦ 《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選》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選》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作者:[法]莫泊桑
類型:小說
(選自《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選》,李青崖譯,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