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沒有初中的記敘文和小說的閱讀題要帶答案的
一、 生存的地方
有兩個人在大海上漂泊,想找一塊生存的地方。他們找到了一座無人的荒島,島上蟲蛇遍地,處處潛伏著危機,條件十分惡劣。
其中一個人說:「我就在這里了。這地方現在雖然差一點,但將來會是個好地方。」而另一個人不滿意,於是他繼續漂泊。他終於找到了一座鮮花爛漫的小島,島上已有人家,他們是18世紀海盜的後裔,幾代人努力把小島建成了一座花園。他便留在這里做小工,很快就富裕起來,過得很愜意。
過了很多很多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財大氣粗的他經過那座他曾經放棄的荒島,他決定去拜訪老友。島上的一切使他懷疑走錯了地方:高大的屋舍整齊的田疇,健壯的青年,活潑的孩子……
老友因勞累而過早衰老,但精神仍然很好。尤其當說起變荒島為樂園的經歷時,更是神采奕奕。最後老友指著整個島說:「這一切都是我雙手干出來的,這是我的小島。」那個曾錯過這個地方的人,什麼話也說不出。
是的,生活就是這樣:有些人再辛苦、再困頓,但他奮鬥了,他是生活的主人;有些人再舒適、再富足,但他缺少艱難的創造和奮力的拼搏,他始終自豪不起來。
1.第二段的「他們」指哪些人?「把小島建成了一座花園」中「花園」是什麼意思?
2.第三段「島上的一切使他懷疑走錯了地方」一句承上啟下,照應了上文什麼語句?引出下文什麼內容?
3.老友說「這是我的小島」。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什麼?
4.來訪者過得很愜意,為什麼聽了老友的經歷什麼話也說不出?下文為什麼又說他始終自豪不起來?
5.走人生的路就像在大海上漂泊。結合文中兩個人的生活道路簡要談談你打算如何尋找自己人生的立足點,開創全新的人生。
二、爺爺
由於營養不良,我們幾個孩子都很瘦弱。歷歲時,我在一家小商店裡當學徒工,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嘗到蘋果的味道,盡管它又小又綠沒有成熟,上面還盡是洞,可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感覺到當初第一次吃蘋果時那種「甘甜」的滋味。
那天,爺爺外出時遇到一次鐵路事故,當時很多人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趴在地上呻吟,等待醫生和救援人員。爺爺卻自己折了一根樹枝做拐杖,一瘸一拐地整整走了三個小時才回到家。
我很難描述爺爺剛踏入家門時,奶奶那復雜的臉色和心情。先是擔心和心疼,而後突然一陣暴怒一個孩子將一位隨訪病人的鐵路醫生帶進家裡,醫生仔仔細細為爺爺作了檢查,然後對他說:「恭賀你,老人家,你的健康狀況良好。」這時,我母親來了,她堅決地說爺爺至少是腦震盪。爺爺的表情卻未置可否。
醫生走後,奶奶和媽媽在床邊又開始教爺爺如何應付醫生和有關調查人員,爺爺只是機械地點頭。
鐵路出事故的消息傳到村裡以後,幾乎全村人都在等待著調查人員最後的善後處理工作。當鐵路上終於又來人時,爺爺似乎早已忘記家人的叮嚀,面含微笑迎接著來訪者,又不失時機地大談天氣和收成等。當來訪者終於問到他哪裡受傷時,媽媽急忙指著頭向他暗示。誰知爺爺卻不緊不慢地說:「我一切很好。」說罷臉上浮現出天使般的微笑,又說:「我如果有病,就是有 10萬元也治不好。」媽媽愣住了,奶奶尖叫著失望地從房子里跑了出去,來訪者也發出一陣莫名其妙的笑聲、嘆息聲。
當一切又復歸平靜時,他們發給爺爺5000元錢——他成了全村最富的人。但是爺爺在到死也沒明白為什麼人家要給他這么多的錢。
1.概括事件的起因和結果。
起因:
結果:
2.第一段寫出了怎樣的家境?這對表現人物性格有什麼作用?
3.爺爺最突出的優良品質是什麼?
4.文中寫我奶奶和媽媽的表現,她們這樣做的意圖是:
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
小說閱讀題
賭
①一個暴君,一個哲人。他們同時生活在一座城市裡。
②暴君指著哲人的鼻子吼道:「你,必須從內心臣服於我!否則,我殺你!」哲人笑笑,不說話。暴君突然笑了:「不會讓你這么痛快地死的!」哲人笑笑,不說話。
③這時上帝來了。暴君臣服於地;哲人謙卑地躬下腰。上帝說:「孩子們,不要太吵鬧。」他指著暴君說:「你一吵鬧,我就痛苦難忍。」他又指著哲人說:「你一思考,我就想笑。」然後,上帝建議他們一同穿過沙漠,不帶任何補給。誰活著出來,誰就是王者。暴君罵罵咧咧地上路了。他很自信,多年的廝殺、搏鬥生涯使他藐視沙漠。而哲人依然笑眯眯的,不見任何異樣。
④開始的兩天,暴君一鼓作氣,遙遙領先。他計算過:騎駱駝穿越沙漠需要6天,而他加把勁,估計5天足矣。哲人並不知道他需要多長時間,如果死了,他就去見上帝;如果活著,他就雲游四方。因此,哲人安步當車,只是偶爾考慮一下前進的方向。
⑤第三天,哲人遠遠看見沙漠上有個小黑點。漸漸走近,發現是暴君。那時暴君又熱又累又餓,不堪重負,脫得只剩一條褲衩,坐在沙丘上。看見哲人,他傲慢地站起身,拍拍屁股,與哲人一同前進。哲人一直不說話,世界很靜,只聽見腳踩沙子的沙沙聲。暴君終於忍不住了:「你,不渴嗎?」哲人笑笑。暴君又問:「你,不餓嗎?」哲人笑笑。過了好一段時間,暴君惱怒地叫道:「你,不感到寂寞,不感到無聊嗎?」哲人笑笑。又過了好一段時間,暴君說:「若有劍,我會立刻殺你!」
⑥第四天,兩人都有些垮了,走得很艱難。暴君一路咕咕噥噥,像是與哲人說話,又像是自言自語。哲人臉上也不再有往日的笑容,但沉默依舊。沙漠越來越靜了。
⑦第五天,暴君遠遠落後了,他的精神已處於半失常狀態,胡言亂語著。靜默的沙漠對於他就像刀山火海一般沸騰、喧囂。哲人也極端疲憊,難以支撐,但他依然移動腳步,沒有停歇。
⑧第六天,暴君在癲狂中迷失方向,後來再也沒有人見過他。而哲人也快不行了,常常虛弱得栽倒,但方向感還在,他爬啊爬啊……
⑨第七天,早晨的陽光很好,露水也很滋潤。哲人睜開眼,看見不遠處有個村莊。
1.小說用對比的手法刻畫了暴君和哲人的形象。請概括兩人的性格特點。
答:暴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哲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說生動地描寫了暴君穿越沙漠的心理過程,請用三個詞或短語將這一過程概述完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試分析標題「賭」的含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得到了什麼啟示?請結合實際談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暈厥羊《鐵凝自選小說集》閱讀理解答案
參考答案:
(1)DE(答D給3分,答E給2分,答C給1分;答A、B不給分) 【解析】A.老馬第一次聽到門鈴聲時「不覺渾身一激靈」「慌亂中他把蒜藏進抽屜趕緊去開門」屬於動作描寫,而非心理描寫。B.老馬隨手將工資放在餐桌上是因為他發現來人不是老伴,並急於回廚房繼續剝蒜,並不能體現他對錢不在乎。C.主要是由於「他覺得現在他既有攔住這人的力量,又有攔住這人的權利」。
(2)①寫老馬嗜好吃蒜,但這個通俗而廉價的嗜好並不能順利地滿足,暗示了老馬在家裡沒有地位的境遇。②老馬只能在老伴不在家時偷偷地吃蒜,刻畫出老馬膽小怕事、懦弱無骨
的性格特點。③因為吃了大蒜才精神昂揚力量充沛,才會不由分說把「水工」「請到」家裡,這個情節有力地推動了故事向前發展。(每點2分)
(3)①在家裡,老馬是一個「妻管嚴」,沒有地位,膽小懦弱,低眉順眼,一味服從,通俗而廉價的嗜好也被長久地壓抑。②對陌生人:沒有警惕性、沒有分辨力而又有些欺軟怕硬。面對打著「水工」身份的小偷,他平生第一次對別人有了威懾力 ,滿足並陶醉於命令、訓斥別人的快感,「權令智昏」,以致放鬆警惕失去判斷力,沒有識破小偷的真面目。(每點3分)(3)①在家裡,老馬是一個「妻管嚴」,沒有地位,膽小懦弱,低眉順眼,一味服從,通俗而廉價的嗜好也被長久地壓抑。②對陌生人:沒有警惕性、沒有分辨力而又有些欺軟怕硬。面對打著「水工」身份的小偷,他平生第一次對別人有了威懾力 ,滿足並陶醉於命令、訓斥別人的快感,「權令智昏」,以致放鬆警惕失去判斷力,沒有識破小偷的真面目。(每點3分)
Ⅲ 求多篇適合高三練習的外國小說閱讀語段(最好附答案)
美好的聲譽
文/比爾·蓋瑟
一天下午,本吉和我一起在院子里工作,這正是大學的暑假期間,在我兒子前途未卜的時候。我真想向他說些什麼。
休息時,本吉環視著我那15英畝的土地,有溪流,有樹林,還有如碧波起伏的青草地。
「這地方真美。」他說,顯出沉思和迷戀。
於是,我就將這片土地的來歷告訴了本吉。
我們的第一個孩子蘇珊娜出生不久,格洛麗亞和我在我長大的那個鎮上教書。我們很需要一塊土地來建造房子。我注意到在鎮南面農民放牧牛群的那片土地,那是92歲的退休銀行家尤爾先生的土地。他有許多土地,但一塊也不賣。他總是說:「我已對農夫們許諾,讓他們在這片土地上放牧牛群。」
盡管如此,格洛麗亞和我還是到銀行拜訪了他。他依舊在銀行里消磨退休的歲月。我們走過一扇森嚴可畏的桃花芯木製的門。進入一間光線暗淡的辦公室。尤爾先生坐在一張辦公桌後面,看著《華爾街日報》。他幾乎沒有挪動一下,只從他那副眼鏡上方看著我們。「不賣,」當我告訴他我們對這塊土地感興趣時他自豪地說,「我已經將這塊土地許諾給一個農民放牧了。」
「我知道,」我有點緊張不安地回答,「但是我們在這里教書,也許你會賣給打算在這里定居的人。」他噘起嘴,瞪著眼看著我們,「你說你叫什麼名字?」
「蓋瑟。比爾·蓋瑟。」
「嗯!和格羅費·蓋瑟有什麼親戚關系嗎?」
「是的,先生,他是我的爺爺。」
尤爾先生放下報紙,摘下眼鏡,然後他指著兩把椅子。於是我們就坐下來。「格羅費·蓋瑟是我農場里曾經有過的最好的工人。」他說,「他到得早,走得晚,他把所有要乾的事都幹了,用不著吩咐。」老人探身向前。「如果有拖拉機要修理,讓它擱著,他覺得不好受。」尤爾先生眯縫著眼,眼神中流露出遙遠隱約的記憶,「你說你要什麼,蓋瑟?」
我又將買地的意思對他說了一遍。
「我想一想,你們過兩天再來。」
一周後我又到他的辦公室。尤爾先生說,他已經考慮過了。我屏住氣息。「3800美元怎麼樣?」他問。以每畝3800美元計,那我要付出約6萬美元,這不明擺著是拒絕嗎?「3800美元?」我喉嚨里彷彿梗塞著什麼。「不錯,15英畝賣3800美元。」我無限感激地接受了。
將近30年後,我和本吉漫步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本吉。」我說,「這全都因為一個你從未見到過的人的美好的聲譽。」
在爺爺的喪禮中,許多人對我說,爺爺寬容、慈祥、誠實和正直。這使我記起了一首詩:「我們要選擇的,是美好的聲譽,而不是財富,是愛的恩澤,而不是金銀財寶。」美好的聲譽就是爺爺蓋瑟留給我們的遺產,我希望本吉將來在這片溫柔的地上散步時,也將這個故事告訴他的兒子。」
(選自《青年文摘》2006年第2期)
12、小說第一節,比爾·蓋瑟想對兒子說些什麼?他為什麼選擇在兒子前途未卜的時候講這個故事?(6分)
答:
13、小說在第五、第六兩節為什麼極力渲染銀行家尤爾先生不肯賣土地?(4分)
答:
14、先概括小說主人公爺爺的品質,再分析小說為什麼沒有直接描寫爺爺的音容笑貌,而是通過其他人的語言來介紹他的人品和聲譽。(8分)
答:
15、分析小說結尾所引用的那首小詩的作用。(4分)
答:
12、想對兒子說這片美麗的土地的來歷;(3分)兒子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希望他能有正確的價值觀,繼承爺爺的美好品質。(3分)
13、與下文尤爾先生不僅賣土地而且低價出賣的情節形成對比,(2分)從而證明爺爺的美好聲譽在這件事中起了巨大作用。(2分)
14、勤勞、寬容、慈祥、誠實、正直;(5分)通過他人之口介紹爺爺的品質更真實可信,更能表現一個美好聲譽的廣泛影響。(3分)
15、作用:升華文章的主題和情感;(2分)照應開頭。(2分)
(一)病 人
每天下午,她都准時來到醫院大門口左側的台階上,鋪下一張報紙,靜靜地坐在那兒看書。那是一本很厚的書。她的面前是一個花壇,紅色的鬱金香正在燦爛地開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時候,能看到她的那雙大眼睛,平靜而且清澈。雖然病號服並不合體,但並不能掩蓋住她典雅的氣質。她很友善,每當有人找她問事的時候,她都表現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師或幼兒園阿姨。
起風了,她輕輕地合上那本書,又整整齊齊把那張報紙疊好,轉身走進了大樓。
樓內的人漸漸多了起來,這個點兒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視的日子。電梯剛停下,人們爭著擁了進去。電梯馬上就有了反應,發出「受不了」的報警聲。最後上來的人沒有下去的意思,她就從中間擠了出來,等下一趟。下一趟人照樣很多,不過還好,電梯沒有報警。人們紛紛選擇自己要去的樓層數。有個農民模樣的大伯觸動數字7的時候,那數字就是不亮。他有些著急,還有些緊張,一遍一遍地摁,但沒有人告訴他為什麼。她發現後,急忙說:「大伯,這部電梯雙層停。」大伯仍然沒有明白過來什麼是「雙層停」。說話間已經到了8層。大伯不知道該怎麼辦,不肯下。她非常客氣地對電梯內的人說:「請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樓梯口。」她讓大伯從8層走到7層。其實樓梯離電梯也就只有四五步遠,她很快就回來了,電梯內的不少人只是表情嚴肅,並沒有說什麼。當然,肯定有人心裡會想:這人真多事。電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籃的小夥子自言自語: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層?她主動接過來說:是的,往左拐。
電梯到了14層,一位急忙下電梯的姑娘不小心掉下了插在塑料袋裡的一枝玫瑰。塑料袋裡有幾盒營養品,但只有這一枝玫瑰。這時電梯門將要關上,她迅速觸動開門按鈕並撿起那枝玫瑰,她還沒有說完「請等我一下」就跨出了電梯,她一定是想把那枝玫瑰還給那位姑娘。對於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溫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療傷的玫瑰。但她沒有想到,她後腳剛剛邁出電梯,電梯內一位戴眼鏡的女士「啪」一下就把電梯給關上了,並及時觸動了上行的按鈕。「神經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氣沒有發泄干凈,繼續說,「真的,這個人我知道,在這里住了一個多月了,精神病人。」「噢,我覺得她的行為不太正常。」另一個人接著說。電梯內剩下的十餘人恍然大悟。大家覺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選自《北京晚報》)
【練 習】
1.開頭一段的描寫有什麼作用?
2.小說總共寫了「她」做的4件事,請根據文意概括,並寫出這4件事的共同點。
3.小說的標題是「病人」,從全文看,①到底誰是病人?②得的是什麼病?③以「病人」為標題有什麼深刻含義?
4.這是一篇優秀的小小說,請你任選一個角度,賞析其藝術特色。(80字左右)
(二)演 戲
我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有那股傻勁,在眾目睽睽之下假裝昏倒。我要證明什麼?新加坡人的冷漠感?老實說,這個靈感還是來自長堤彼岸的一則新聞,一個記者,為了測試人的反應,與一個警察合作,他扮演搶匪,與扮演警察的警察在大街上追逐。結果他獲得了滿意的答案:沒有人加入追逐的行列。由此而證明人類的自私等等,據說很是轟動。我請芬和我合作,我們扮演一對情侶,我們的目標是烏節路的一座購物中心。我們選擇人最多的時刻走進去,然後按照計劃,我彷彿喝醉了酒,一顛二搖就倒在地上。芬發出了尖銳的叫聲,叫得蠻像的,多虧她練了三天的尖叫。這叫聲果然奏效,一下子吸引了幾個人上前來看。我雖然閉著眼,但兩耳很清楚地聽到皮鞋和高跟鞋的聲音,心裡稍稍感到溫暖。「請你們幫幫忙,我的男朋友昏倒了。」芬以顫抖的聲音說。她是我們戲劇團的成員,這點演技當然難不倒她。我正期待有一雙強而有力的手,往我胳肢窩一夾,把我從地板上扶起來。然而,幾分鍾過去了,除了耳邊嘈雜的聲音外,那雙手始終沒出現。忽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芬的聲音鑽入耳根:「起來吧,戲演完了。」我站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周圍的人還是那麼匆匆忙忙,彷彿剛才那一幕未曾發生過。倘若地上躺的是一具死屍,會不會有人走過去看一眼呢? 我們轉移陣地到另一座購物中心去,如法炮製再昏倒一次,我始終無法接受那個叫做冷漠的現實。這次,倒有一對情侶上前來看幾眼,不過也僅僅是幾眼,什麼話也沒留下就走了。我正要睜眼的時候,一個洋婦(大約六十歲)走來了,我聽見她問:「怎麼回事?」芬說:「我男朋友昏倒了。」
「快送醫院吧,需要我幫忙嗎?」
芬還沒回答,我已經忍不住爬起來了,老婦有點驚異,我把原委告訴她,她笑笑走開。我和芬都笑得很苦澀。「還要試下去嗎?」芬問。
朋友,你說呢?
(選自新加坡懷鷹小小說集《哀悼青春》)
【練 習】
1.
(1)「我」為什麼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假裝昏倒?
(2)「我」進行的測試是不是和那個新聞記者一樣希望獲得「滿意的答案」?為什麼?
2.
(1)「我雖然閉著眼,但兩耳很清楚地聽到皮鞋和高跟鞋的聲音,心裡稍稍感到溫暖。」
為什麼?
(2)「周圍的人還是那麼匆匆忙忙,彷彿剛才那一幕未曾發生過。倘若地上躺的是一具死屍,會不會有人走過去看一眼呢?」這句話表達了「我」什麼樣的心情?
3.小說最後寫道「我和芬都笑得很苦澀」,試結合全文分析這「苦澀的笑」的含義。
4.下列對小說的理解有誤的兩項是( )( )
A.新聞記者所做的測試,之所以讓「他」很滿意,是因為「他」深信人類是自私的、冷漠的。
B.在烏節路的購物中心,芬的尖叫聲吸引了很多人來關心她,這讓「我」感到心裡很溫暖。因為雖然沒有人來幫助「我」,但至少證明人們並不是冷漠自私的。
C.小說最後芬問「還要試下去嗎?」不僅表達了她對這次試驗的失望,而且向讀者提出了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使小說顯得余韻悠長。
D.本文深刻揭露了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里人們感情麻木、道德淪喪、爾虞我詐的黑暗的現實。
E.小說情節平淡無奇,布局謀篇也沒有大起大落的波瀾,但由於內容反映了人道關懷這一社會性的問題,所以產生了強烈的感染力。
(三) 修 面
隨著九爺推子擦擦的聲響,父親濃密而微卷的鬍子一綹一綹地掉在白色的圍布上。父親緊閉著眼,一動不動。
很快,九爺就將父親的絡腮鬍子和嘴唇周圍的鬍子推了一遍,父親剩著胡碴的臉像收割後的麥地。
九爺放下推子,說你爹怕有一兩個月沒剃鬍子了吧?
我說是的,他病了兩個多月了。
九爺取出香皂盒,吩咐我去倒點熱水來。
我提起牆角那隻父親用了許多年的鐵殼水瓶,倒了開水,又從缸里舀出冷水對上,試了試水溫,把臉盆端給了九爺。
九爺拿出一張疊得整整齊齊的臉帕,卧進水裡,停了一會兒後撈起,稍稍捏捏水,便用帕子在父親的腮上和嘴唇四周來回地潤;潤過後,才用細毛刷子刷上香皂沫子,刷在父親剛推過的胡碴上;然後九爺才掰開剃刀,向父親抹滿香皂沫子的臉上刮下去。我看著九爺努力地叉開腿,弓下身,不斷地變換著姿勢,以便更好地剃掉父親粗壯的胡碴……
小的時候,父親總愛用他的胡碴扎我的臉。記得有一次我拉著父親的手,指著牆上的馬克思、恩格斯像對他說:爹,你為啥不留個他們那樣的「大掃帚」呢?父親笑著刮刮我的鼻子,說那多不方便,吃飯還得撩著鬍子。說著父親就做了一個撩起鬍子的動作,惹得我哈哈大笑。其實我知道。作為民辦教師的父親工資微薄,同時也沒有足夠的時間經常去理發修面,因為每天都有兩個班七八十名學生的課等著他去上、作業等著他去批改,還有許多永遠做不完的家務。而父親的鬍子又屬於長得特別快的那種,像割後的韭菜,因此父親不得不每隔兩三天,就用剪刀剪掉自己的鬍子。父親不是那種不修邊幅的人,相反,他在學生面前總保持嚴肅、端莊、整潔的形象,剪掉鬍子可以說是父親不多的課余時間里十分關注的事情。 九爺的剃刀刮過,父親的腮邊及嘴唇四周一片鐵青。應當說,颳了鬍子的父親是個相貌堂堂的男人,盡管那臉龐多少顯得有些蒼白和瘦削。二十多年來,父親很少正經八百地修過面,現在父親有時間躺下來享受那每個成熟男子應當享有的刀子輕輕拂過的快感了……九爺是個地道的老剃頭匠,每道工序都極熟練極認真,不多時,九爺的剃刀就又刮完了父親的額頭、眉下、鼻樑、耳廓,最後擰一把熱毛巾,給父親擦了臉。這樣,修面的全部工序才算結束。九爺撤去圍布,我扣上父親半新的中山裝的風紀扣,然後走出門,對等在門外的一長串臂纏黑紗、手拿白花的學生說,你們可以進去了…… (選自《小小說選刊》)
【練 習】
1.寫出你對「剪掉鬍子可以說是父親不多的課余時間里十分關注的事情」的理解。
2.「等在門外的一長串臂纏黑紗、手拿白花的學生」中「一長串」一詞可否刪去?為什麼?
3.故事的結尾出人意料,但並不是故弄玄虛,文中有多處伏筆,請寫出其中的3處。並寫出這樣結尾的作用。
4.作者曉堯曾說:「小小說就是那種真正讓自己感動過的東西,久久縈繞於懷之後,最終以絕佳的方式流瀉出來。」在這篇小說中,①真正讓作者感動過的「久久縈繞於懷」的是什麼?②「絕佳的方式」又指什麼?
(一)1.①交待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 ②烘託人物的外在美和典雅的氣質。 2.①電梯超載,「最後上來的人沒有下去的意思,她就從中間擠了出來,等下一趟」。②農民大伯不明白什麼是「雙層停」,她走出電梯送大伯。③電梯里有人對要去的地方不肯定,她主動指點。④急忙下電梯的姑娘的玫瑰花掉了,她迅速撿起追了出去。共同點:主動幫助別人。 3.①電梯上戴眼鏡的女士和剩下的十餘。②冷漠、自私自利。③揭示了當前社會上人與人之間冷漠病態的關系,從而喚醒人們的良知,寧可被冷漠的人視為「病人」,也不要成為不知關心別人只知關心自己的冷血動物。 4.參考角度:寫作角度獨特,以小見大,把生活中最平淡無奇的事,濃縮在乘電梯這樣一個平常而又獨特的場景,使情節更集中,人物更突出。小說所反映的事發人深思,卻沒有教條的說教,褒貶也不露聲色,符合小小說創作的重要法則:「傾向應當從場面和情節本身流露出來,而不應當特別把它點出來」(恩格斯)。以人物自身的言行表現人物形象。用對比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鮮明,主題更突出。
[二]
1.(1)希望能夠推翻一個新聞記者證明的「人類是自私」的說法,測試一下新加坡人的冷漠感。不相信人們真的會那麼冷漠。(2)不希望。「我」不相信人們真的會那樣冷漠。 2.(1)感到有人來幫助自己,證明人們並不是冷漠麻木的,自己演戲的目的達到了。(2)對麻木冷漠的人們一種深深的失望和悲傷。 3.我不相信人與人之間是冷漠的,不相信新加坡人沒有同情心,然而事實證明了現實就是如此,惟一願意幫助自己的還是一個大約六十歲的外國婦女。我對這樣的現實感到痛苦和失望,同時也包含了對這種結果的不甘心。 4.BD
(三)1.①父親不是那種不修邊幅的人。②父親工資微薄,工作量大,家務繁重,沒有時間去修面。③父親很尊重自己的學生,在學生面前總是保持嚴肅、端莊、整潔的形象。 2.不能刪去。「一長串」表明來悼念父親的學生很多,更能表現父親在學生們心中的地位。從而使父親作為一個地位卑微的民辦教師的形象更突出、更高大。 3.伏筆:①父親緊閉著眼,一動不動。②我說是的,他病了兩個多月了。③現在父親有時間躺下來享受那每個成熟男子應當享有的刀子輕輕拂過的快感了。作用:扣人心弦,震憾人心。 4.①父親默默無聞、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②側面描寫。通過我的回憶以及我、九爺、學生們對父親的態度來寫父親。
該文章轉自[蘇教版高中語文網]:http://www.sjyw8.com/sj/xxsht/200804/7347.html
Ⅳ 意外閱讀答案小說情節的發展出現了哪些意外
塔瑪拉行駛時看到路邊躺著一個人
塔瑪拉救那個人時才發現他是殺人犯佐林
殺人犯佐林威脅塔瑪拉開車帶他
Ⅳ 奇遇 莫言 小說閱讀理解參考答案
(1)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小說通過秋夜「我」一個人穿行在莊稼地里的趣味性的描繪,處處彰顯出一種文學的品味、速寫和張力。
B.「我的身後當然什麼也沒有」一句獨立成段,是想著重交代「我」當時無懼無畏的心理,所謂「世界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C.趙三大爺死了也要還債這一情節,使我們深深感受到了一位長者高尚的道德情操。
D.小說情節設計巧妙,前面路上沒碰到鬼,進村的時候反而碰到趙三大爺,「奇遇」傳達了這么一個信息,「原來鬼並不如傳說中那般可怕。」
E.小說構造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用魔幻般的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和現代社會融為一體,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2)分析小說第二段的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6分)
(3)分析小說第五段寫兒時在家鄉時聽說過的鬼故事有什麼作用。(6分)
(4)「趙家三大爺大前天早晨就死了」這一結局在前文均有暗示,結合文本內容,請試作分析。(8分)
(1)B E
(2)第二段的景物描寫,反映了高密故鄉特有的濃郁的環境特徵。(2分)一方面寫出了家鄉月夜的寧靜幽美,體現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1分)另一方面以聲襯靜,寫出了月夜的沉寂,冷清,(2分)為下文寫「我」的恐懼害怕作鋪墊。(1分)
(3)細膩形象的寫出了「我」當時內心的恐懼害怕,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3分)照應前後文,同時還為下文趙三大爺的出現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虛實結合,形成對比烘托。(3分)
(4)這是典型的「出人意料,情理之中」的筆法,(2分)在小說結尾時突轉,使文章精彩巧妙,出奇制勝,於平靜處掀起波瀾,引人深思,(2分)前文伏筆暗示主要體現在:
①「樹影里閃出一個老人來。」一個「閃」字寫出了趙三大爺的特殊身份。
②「穿得齊齊整整,離我三五步處站住了。」迷信里講,死人陰氣重,不敢與活人陽氣相接。
③「知道你回來了,在這里等你。」只有鬼魂才能未卜先知。
④「我的錢不能用。」那是冥錢,陽間當然不能用。
⑤「接過三大爺遞過來的冰冷的瑪瑙煙袋嘴」,「冰冷」一詞也暗示了趙三大爺已成鬼魂。
⑥「父親驚訝地問:你說誰」,「驚訝」一詞也可知趙三大爺已成鬼魂。
⑦「父親竟猶豫著不敢接」,可見父親內心的疑懼,暗示了趙三大爺已成鬼魂。
(寫到其中任意4點就給4分) 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這個。。
Ⅵ 小小說閱讀訓練一答案
鄉村教師
岳 勇
()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2)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3)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4)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6)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7)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8)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9)老師在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10)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11)他把那個女孩被盜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12)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13)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就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被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15)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16)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17)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18)最後,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4 分)
答:即將大學畢業的娟子主動放棄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毅然決定回鄉工作。同宿舍的姐妹們大惑不解,於是娟子給她們講述了一個鄉村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真實故事,為鄉村教師的精神所感動,同宿舍的三個姐妹跟著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鄉村教師。
答題要點:1、娟子的決定;2、鄉村教師的事跡;3、事跡對我們的感染;4、「我們「的舉動」。每個要點1分。
2.「鄉村教師」這一題目有兩層含義,請分別寫出來。(2 分)
答:① 以此紀念舍己數學生的鄉村教師;
② 以此贊揚去鄉村任教的大學畢業生。
3.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三種。從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採用了哪一種順序?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3 分)
答:插敘。(1 分)
作用是:把娟子回鄉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4.在「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的時候,「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 ,這是為什麼?( 4 分)
答:一是為小學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精神所感動(或「感激小學教師的救命之恩」,或「傳承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愛」),以當一名鄉村教師為榮;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學回報養育自己的家鄉、讓貧苦的家鄉不再貧苦。
答題要點:1、精神鼓舞(或「載譽而歸」,或「傳承愛心」);2、回報家鄉。每個要點2分。
5.讀了這篇文章,你聯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麼?( 4 分)
10、有人認為第三段中加點的成語「輕描淡寫」用得不恰當,你的意見如何?請講明理由。(2分)
11、請按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內容,不超過55字。(2分)
12、小說作者敘述故事為什麼用插敘而不用順敘?(至少講兩個理由)(2分)
13、見文中劃線的句子。鄉村教師在「看了她倆一眼」到「最後咬咬牙」的瞬間是怎樣的心情,請聯繫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像,用3~5句話描寫出他此時的心理活動。(2分)
14、有人說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那位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也有人說是娟子。請對娟子這一人物形象作一點簡要的分析(應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從她的表現看她是怎樣的人,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參考答案:10、開放題。不恰當:「輕描淡寫」指說話或寫文章時僅淡淡帶過,有范圍限定,不能修飾「放棄」。恰當:「放棄」是指前文「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輕描淡寫」修飾的還是「說」。
11、鄉村教師從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個學生,最後去救女兒時不幸與女兒一同遇難。娟子大學畢業後決定回鄉村作教師。
12、造懸念,行文曲折;表現主題的需要,突出鄉村教師無私博大的愛以及這種愛的無限延伸(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使結構緊湊,內容更豐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13、略
14、供參考:貧窮農村的孩子都希望改變命運跳出「農門」,而大學畢業的娟子卻毅然決定回老家當一名鄉村教師,為建設落後的家鄉做貢獻,這說明她是個有使命感、責任感的熱血青年,她愛家鄉,不忘本,有志向。娟子這一形象一方面在襯托她的老師,同時也在表現「鄉村教師」這一代又一代的愛的延伸,也給只為改變個人命運而奮斗者立了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