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閱讀推薦 > 童謠兇殺案小說閱讀

童謠兇殺案小說閱讀

發布時間:2024-09-04 16:52:28

1. 世界十大推理小說

1"The Complete Sherlock Holmes", Arthur Conan Doyle.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 【英】阿瑟·柯南·道爾 群眾出版社
推理小說中的《聖經》,也是每一個推理迷必備的案頭書籍。從《血字的研究》誕生到現在的一百多年間,福爾摩斯打遍天下無敵手,影響力早已越過推理一隅,成為人們心中神探的代名詞。一本老少咸宜的奇妙書籍,無數人憑它跨入推理 。
2 "The Maltese Falcon", DashiellHammett. 《馬爾他之鷹》【美】達希爾·哈米特 上海譯文出版社
推理小說流派眾多,旁支橫斜,但解謎本格始終是正統,主流地位輕易動搖不得,唯一有能力和它分庭抗禮的大概也只有漢密特和錢德勒撐起的硬漢一脈了。漢密特不是第一個寫硬漢小說的作家,但他是第一個給硬漢小說注入文學素質和心理深度的作家,他以自己的創作開辟了推理小說的另一塊戰場。《馬爾他之鷹》,號稱「勝過海明威任何一部小說」的冷硬派第一名作,屬於那種你可以不喜歡,卻不可以不讀的推理小說。
3 "Tales of Mystery andImagination", Edgar Allan Poe. 《愛倫坡短篇小說選集》【美】愛倫·坡 人民文學出版社
雖然是推理小說的開山之作,但愛倫坡的幾部短篇就算在今天看來也頗有特色。能夠利用短小的篇幅製造出縷縷不絕的懸疑之感,在嚴謹的邏輯推理之中融入奇幻情節,並用詭譎的文筆錦上添花,迄今也沒幾個短篇作家辦得到。從這個意義上說,愛倫坡永不過時。
4"The Daughter of Time", Josephine Tey. 《時間的女兒》
鐵伊是1930年代以後,推理史上第二黃金期三大女傑之一(另二位為阿加莎·克里斯蒂、多蘿西·塞耶斯)。本書即是鐵伊最著名的作品,屬歷史偵探小說范疇,曾在英國偵探小說作家協會票選中榮膺史上第一名。名偵探格蘭特探長因為腳傷住院,偶然看到一張英王理查三世的畫像,激起了他的興趣,他要探究四百年前的案件,尋求塔中王子的被殺真相......
5"Presumed Innocent", Scott Turow. 《假定無罪》
法庭推理,律師懸念小說的經典之作。男主人公拉斯迪是一位資深且極為優秀的首席檢查官,由於工作的關系經常接觸到一些令人心痛的社會弊端以及各式各樣的犯罪,為揭露司法制度的陰暗面,他暗中操縱,不惜以身試法......結局出人意想,絕對震撼!作者斯考特·杜羅原系斯坦福大學英美文學碩士,畢業後留校教授文學創作,課余喜歡信筆塗鴉,正因為在寫作過程遇到許多法律問題,於是選擇進入哈佛法學院深造,其後接連出版幾本轟動一時的法律驚悚暢銷小說。同為律師出身的大作家,斯考特·杜羅與約翰·格里沙姆和里查德·帕特森(Richard Patterson)並稱為"三傑"。本書的電影版由哈里森·福特主演。
6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Cold", John le Carr. 《受冷漠的人》 【英】約翰·勒·卡雷 新華出版社
西蒙斯在《血腥的謀殺》中指出間諜小說的兩大創作方向:一種以格雷厄姆格林和本書作者約翰勒卡雷為代表,他們以自身的經歷為准,把神秘的間諜平民化,濃墨重彩地描繪他們的痛苦和無奈,文學質素較高;另一種則以寫出007系列的伊恩弗萊明馬首是瞻,著力描寫間諜生涯的傳奇色彩,通過間諜和一個龐大的國家機器之間的斗爭塑造起「超人」似的形象。本書是勒卡雷的成名作,還沒有他後來小說中揮之不去的暮氣,顯得創意超群。全書情節跌宕起伏,屢屢在讀者意想不到的地方峰迴路轉。在作家寫實冷靜有節制的筆下,漾出淡淡憂傷之情,不愧是間諜小說的排頭兵。
7"The Moonstone", Wilkie Collins.《月亮寶石》【英】威爾基·柯林斯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威爾基柯林斯的小說現在看來可能有點落伍,畢竟不是人人都會欣賞那種慢節奏的,缺少血腥謀殺和精妙詭計的偵探小說。不過考慮到《月亮寶石》是推理小說草創期的作品,我們還是要佩服柯林斯說故事的本領,佩服他能夠在如此漫長的篇幅中始終牽住讀者的視線。諾貝爾獎獲得者艾略特曾評價此書為「最優秀的英國偵探小說」,不是沒有道理的。
8"The Big Sleep", Raymond Chandler. 《長眠不醒》 【美】雷蒙德·錢德勒 群眾出版社
菲利普馬洛初次登場的長篇小說,從此之後硬漢派偵探找到了他們的最佳代言人。可以說,馬洛這個外表冷酷內心溫柔的都市獨行俠角色,影響了後來的每一個硬漢偵探。同是冷硬派大家,錢德勒的風格與漢密特卻是千差萬別:後者是徹底的世故和冷酷,偵探從內硬到外,而前者卻始終不願放棄心中對美好人性的希望,筆下偵探也只是個熱水瓶--外冷內熱。所以漢密特被人稱之為「冷酷大街的黑色巨匠」,而錢德勒卻是「犯罪小說的桂冠詩人」。
9"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John le Carr.
《冷戰諜魂》 【英】約翰·勒·卡雷 新華出版社
約翰·勒·卡雷18歲時便被英國軍方情報單位招募,擔任對東柏林的間諜工作;退役後進入英國外交部工作。1963年,他以第三部作品《冷戰諜魂》一舉成名,著名小說家格雷厄姆·格林盛贊:"這是我讀過最好的間諜小說!"從此奠定其文壇大師地位。勒·卡雷一生得獎無數,包括1965年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的愛倫·坡大獎、1964年毛姆獎、英國Somerset Maugham獎、James Tait Black紀念獎等,1988年更獲頒CWA終身成就獎、1963與1977年金匕首獎,以及義大利Malaparte Prize等等。
10"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Agatha Christie. 《無人生還》【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貴州出版社
在克里斯蒂的作品中,這本書真稱得上是一個異類了。從頭到尾都緊張刺激,讓讀者欲罷不能。前所未有的情節布置當真可說是「異想天開」,從中可看出本格推理的真正魅力。Amazon網上有關此書的評論近五百則,幾乎人人都給出了五星級的高分,可見此書魅力之大,不分國界。

2. 求經典懸疑的小說

懸疑類小說推薦
一、雷米的心理罪系列

第一部 《第七個讀者》

「他沉淪,他跌倒。」你們一再嘲笑,須知,他跌倒在高於你們的上方。他樂極生悲,可他的強光緊接你們的黑暗。————尼采
開啟一段塵封的往事,心中有痛,但也看見希望。

美麗的大學校園,一個個學生相繼離奇死去,看似沒有聯系的兇殺案里,卻透露出讓人難以致信的死亡信息。曾經歡快的校園生活,驟然一片死寂,方木美好的初戀也被扼殺在搖籃中,從此他是一具行屍走肉,還是重新振作開始新的生活,第七個讀者將會怎樣影響方木的人生……
本書是雷米其他作品的開端和序幕,讓我們看到年輕偵探艱辛的成長經歷,讀此書如同置身於情境中,情不自禁地與書中人一道去抽絲剝繭,尋找真相。
這是書的簡介,作為本人來講,膽子有些小的讀者不要在晚上看第一部,會睡不著的。。。我曾經給閨蜜推薦過,就折騰的她一晚上沒合眼。[。
方木,一個擁有著能看透犯罪的天賦,一個渴望有著自己純真美好感情的人,當自己身邊的舍友、師姐等人一個接一個的死去時,他原本平平淡淡的生活就在不經意
間被徹底撕碎。當自己親眼目睹自己初戀的第一個女孩被罪犯當著3000多人的面割下頭顱的時候,已經到了內心的極限,再不爆發,就會滅亡。
作為本書的罪犯,其實也不過是被現實壓迫的可憐的人,在極度宣洩中終於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感,從而一發不可收拾。而方木,也許是其中的催化劑,也許不是,一
切事情,冥冥中自有安排.........

第二部 《畫像》

一個喜歡把牛奶和人血攪拌在一起喝下去的殺手,他是有特殊的疾病還是傳說中千年不死的吸血鬼?
C市連續發生四起強奸殺人案,被害人都是25至30歲之間的白領,這到底是報復殺人還是簡單的劫色?
一個品學兼優的研究生,卻忽然之間發瘋似的攻擊自己的同窗好友,他是被人催眠還是蓄謀已久殺人滅口……
在一系列讓警方感到撲朔迷離的案件中,沉默寡言的大學生方木突然被警方扯入其中,而他又憑什麼隨口就說出了逍遙法外的兇手的真正面目?
當兇手被執行槍決之後,為什麼又發生了更加殘忍變態的連環血案?
是兇手邪惡的幽靈繼續作祟還是另有更加可怕的人魔?
是兇手邪惡的幽靈繼續作祟還是另有更加可怕的人魔?
當這個看不見的魔鬼肆無忌憚地奪去方木身邊一個又一個朋友的生命,方木又將如何面對這公然的挑釁?他能否在最後關頭「畫」出魔鬼的樣子……

二部,我其實很喜歡孟凡哲這個角色,這個大男孩,因為害怕點名而小心翼翼的躲避,其實,如果他碰上一個好的心理咨詢師,也不至於會被利用,也不會如此的喪
失掉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這一切都不是他的錯。而主動邀請孟凡哲到自己這兒做心理咨詢的那個人,簡直就是被虛榮充斥的害蟲啊。而本集中的方木,專業知識更加
豐富,但這一切,其實都是他引起的。方木自己在經歷了「七個讀者」的事件中,其實也有一定的問題,但不得不說的是,他很堅強,他再試著擺脫那些夢魘,當所
有人都在不理解他時,他能堅持下來。其實,我很喜歡這部的結局,因為法律有漏洞,所以會有罪犯可以逃避刑罰。方木的做法我很贊同,雖然不很符合法律。

第三部 《教化場》

歷經磨難的方木最終會遵從喬老師的遺願做一名警察,還是從此歸於平凡?
無論他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都註定不會平靜……
他,在教師節里親手殺死女友的班主任,為何又在方木出庭作證,力求免死的情況下突然越獄?
他,收養了多名棄兒,為何又時常面對一個孩子的遺像黯然神傷?
她,身世成謎,為何讓方木時時牽掛?
深邃的地下迷宮里,被電擊致死的男子;商場里高懸的玩具熊忽然滴下血水;被閹割的男屍懷抱衣著完整的「女童」……
他們是一群受傷的試驗品,還是兇殘的變態殺手?
古老的戲劇,是救贖的良葯,還是魔鬼的儀式?
方木再次被捲入殺戮的漩渦中,是職責所在,還是身不由己?
天使堂,教化場,一念之差,一線之隔……
如果你有機會改變別人的命運,你會怎麼做?
當一個人是如此的想要流傳於世,他會做出一系列不容於世的事情。其實,我很理解不了這種人的心態,好吧,其實是很鄙視。那種只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不顧實驗對象的反映及感受,簡直就是豬狗不如啊啊啊啊(很想把他當球踢)。教化場,不知是誰教化了誰,抑或是誰拯救了誰?天使堂,誰又是誰的天使?誰又是誰的惡魔?

沒有所謂命運這個東西,一切無非是考驗、懲罰或補償。--伏爾泰

第四部 《暗河》

在那陽光不曾照射過的地方,有一條寂靜的暗河,在這條河裡,流淌的是暴力,鮮血和絕望。當一個人心中充滿了黑暗,罪惡便在那裡滋長起來,有罪的並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製造黑暗的人。
別說你無辜,當你在黑暗中選擇成視而不見的盲魚,你、我以及所有人,已經成為那黑暗的一部分。
公安局長親手擊斃殺害人質的劫匪,死者的屍體卻不翼而飛。是騙局,還是更大的陰謀?
當紅女星神秘失蹤,綁架者寄來的不雅影像暗藏玄機。千鈞一發之時,如何破解那阻止滅頂之災的密碼?他,是攜手並肩的戰友,還是心懷不軌的豺狼?
測謊儀前,老友敘舊瞬間變成鬥智的戰場;日夜轟鳴的冰櫃中,是地獄般的景象;從未營業的浴宮里,除了站著死去的他,還有另一個微弱的心跳。荒涼寂靜的山林里,絕望的呼救聲只換來天地間心照不宣的沉默。
遙遠神秘的村莊,有富足的生活和空虛的靈魂。拯救、追逐、殺戮、覺醒,統統在那幽深陰森的所在上演。誰在說謊?誰已背叛?誰在那一千五網路的鋼水裡怒吼?誰在萬劫不復的絕境中反擊?
從《畫像》和《教化場》中一路走來的方木,是否註定會在命運的漩渦中,依舊選擇善良、選擇堅強?
你的腳下有一條暗自涌動的河流,當所有的人都沉默時,那驟然洶涌的咆哮,你聽到了么?
如果你不是很喜歡懸疑類
的文章,那雷米的這一系列我建議你從這一部開始看,方木已然成熟,可是仍在糾結,昔日熟悉的戰友,是否還能信賴,還是應經成了敵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無
奈,社會有他自己的黑暗。我喜歡邢至森,也許有他不對的地方,但確實是一名錚錚鐵骨的漢子。他的死,讓我有種深深地無奈,哭的是淚眼迷茫啊。如果有人給你一筆財富,但是你只能呆在一個地方,沒有電話,沒有網路,周圍有的,都是和你一樣的人,你,會答應嗎?我覺得我肯定受不了,最起碼得有本小說看啊。一個村子,為了富裕的生活,領導者做了販賣人口的幫手,而讓整個村子封閉。的確,村子裡的人享受著外面世界所認為的奢華,卻被囚禁在這一方土地,而想出去的年輕人會在全村人的面前被誅殺。這是怎樣的冷漠?怎樣的愚昧?怎樣的無情?

雷米的心理罪系列就先到這了,這是我這些年看過的懸疑類里最好的文章了,沒有矯揉造作,看的那是一個舒坦啊啊啊啊
《十宗罪》,作者蜘蛛,現在有三本+前傳
內容簡介:
絕對震撼的角色安排,四個超級警察,各懷絕技,從全國警察隊伍中挑選而出,對各地發生的
特大罪案進行偵破。極度扭曲的罪案案犯,強奸殺人犯、毀容者、戀物癖者、異裝癖、非主流少年、碎屍兇手、流浪漢、賣腎的人、變態殺手、色狼、乞丐、精神病
患者、一天到晚跪在街頭的人……詭異絕頂的十大兇案:地窖囚奴、雨夜幽靈、人皮草人、色狼傳說、精神病院、肢體雪人……哪個更恐怖,哪個更震撼?

其實吧文案的開頭我很不贊同,這4個超級警察感覺不那麼震撼,難道是這個文寫的比較樸素的原因,這四個超級警察感覺也比較普通,也許作者是為了更接近貼近現實吧,才讓這些警察體現的更人性化一點。

面的案件還是很有意思的,破案的過程雖然沒有那麼驚心動魄,但是給人一種很真實的感覺,似乎這樣的兇殺案很有可能發生在現實中,其實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其他的恐怖科幻懸疑片什麼的看的時候會很刺激但是你完全不會擔心發生在你身邊,但是這本書不一樣,會讓你覺得這些事情的發生是可能的,想想是不是覺得毛骨
悚然呢?!
很喜歡這個書序言,在每個案件的開頭都會有一句名言警句,或極端或片面或深刻
如:要進來,先把希望留在門外——但丁,
我們走得太遠,以至於忘了為什麼而出發。——紀伯倫
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尼采
我現在不存在,我過去存在——福克納
。。。。。。
《烏鴉的拇指》 作者:道尾秀介
這是一個殘酷與溫情並存的故事。
命運似乎是一個優秀的導演,他永遠不滿足於平淡的故事,總是喜歡指導著一幕幕讓人無力承受的波折。
《烏鴉的拇指》講述的就是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因為一個錯誤的決定而不復存在;一個忠厚的人因為這一個錯誤而墮落,萬劫不復;另一個家庭因為這個忠厚的男人而家破人亡;一雙姐妹為此失去庇護,開始沉淪。
當這些人相遇,他們決定反抗命運的不公。卻沒有想到,這是一場救贖的開始。
救贖者是一個騙子,也是一個父親。為了將兩個女兒從骯臟的泥沼中拉出,他用生命的最後時間,精心策劃了他人生中最大、也是最後的一個騙局。一個關於救贖和父愛的騙局。
《烏鴉的拇指》在一開始就給我們展現了社會中最黑暗,也是最骯臟的罪惡;卻在最後給了我們最溫暖的人性和最偉大的感情。這樣的強烈對比,讓罪惡越加的無所遁形,卻又讓讀者讀完以後滿心的溫暖。

《繼父》 作者:宮部美雪
也許有時候,真與假並不是那麼重要。
好吧,我承認這本書和上面的不是一個緯度(為毛我會用這么詭異的一個詞?我也不知道= =),但是這本書當時看的我很歡樂。同時我也承認,給我最深感受的不是原著,而是由原著改編的電視劇。
總的來說,原著推理味道貌似要濃上一些,也更加爆笑,而電視劇給我更多的則是感動。
電視劇中,我想,男主之於雙胞胎的意義大概是真正的父親。在父母拋棄後,這個被稱作「怪盜王」的男人,卻願意照顧他們、關懷他們。這個虛假的父親,給了他們最真實的父愛。

這個整部電視劇中都沒有說過自己真實姓名,被稱為「怪盜王」的男主角,雖然看上去是個面癱,但其實是個內心溫柔的新好男人。他似乎對照顧雙胞胎很不耐煩,
卻又一次次為他們解決麻煩,一次次為他們擔心,在雙胞胎被綁架時,他是那麼的緊張,在最後為了雙胞胎的父親而再次行竊,盡管心裡萬分不舍,卻還是為了雙胞
胎能夠擁有真正的父親的愛,而忍痛離別。
我想,有時候真的假的其實真的沒有那麼重要,如果真的給人的只有冰冷和悲傷,假的卻能讓人感到溫暖和快樂,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去在乎所謂的真假呢?

《彷徨之刃》 作者:東野圭吾
如果法律不能給人以公正的裁決,那麼,我們是否還要服從於法律的決定?如果法律選擇保護犯罪者,那麼,作為受害者的家屬是否應該選擇承受這變相的二次傷害?如果得到法律保護的未成年人利用這種庇護而無法無天,肆無忌憚,那麼,他們是否還應該得到這種庇護?
《彷
徨之刃》是一個悲劇,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一個失去了與之相依為命的女兒的父親,悲痛欲絕之中將希望寄託於法律,卻被告知兩個未成年的犯罪者很可能得到法
律的庇護。在看到女兒死前被凌辱的畫面後,失手殺死了其中一名罪犯,並由此踏上了復仇之路。那一刻,他由受害人家屬變成了施害者。而最後,他的死亡,少年
犯罪者的落網為這個故事畫上了一個句號,但是故事帶給我們的深思還沒有結束,對於那些利用法律庇護的未成年犯罪者,法律是否還應該無差別的保護豁免他們?
而得到當法律選擇了庇護犯罪者時,受害人和他們的家屬面對這樣的二次傷害,又該如何自處?

《超殺人事件》 作者:東野圭吾
一本東野圭吾戲稱冒著被趕出推理作者協會的風險而寫就的小說。
小說中,東野圭吾寫出了推理作家們的苦惱,為了稿費、為了稅金而添加的情節;失去了影子寫手,推理不出答案的名推理作家等等。
在這本小說里,東野圭吾用幽默的語言揭露了行業里種種荒謬的潛規則,而每一個出乎意料的惡搞的結局更是把這些荒謬呈現得淋漓盡致。於是讀者在捧腹大笑的同時也不免嘆息。

《告白》 作者:湊佳苗
社會系推理小說。故事以一個看似是意外的案件開場,痛失愛女的老師決定向兇手,也就是自己的學生報復。應該說報復的手段那還是相當精彩。報復的方式不是簡單的將兩個兇手殺害而是讓他們受到同學的排斥、給予他們心理上的壓力。這種報復的方式無疑比簡單的殺害他們來的更殘忍。
而同時,兩個兇手都是未成年人,家庭環境使他們的心理不健康的發展。家長無視孩子的感受而做出自以為正確的選擇,片面最求成績和望子成龍,盼女成風的急切願望是這宗悲劇的根本原因。而這,不僅反映了日本的社會問題,與我國的情況也是不謀而合。

《以眨眼乾杯》 作者:東野圭吾
密室題材的作品。

是說真的,對於這個東野圭吾筆下的故事我事難得的不滿意。怎麼說呢,在閱讀這個故事的過程中我就已經隱約發現一些端倪,並預料到了結局,而最後也確實與我
猜測的吻合。這一點讓我感到莫名的郁悶。而同時,我期盼的密室精彩手法我至今還是沒弄懂它的意思,而且實際操作起來的意義也不大,實在說不上一個好的密室
手法。
不過到底是東野圭吾的作品,倒也總算是尚可一讀的類型吧。

《盛夏的方程式》 作者:東野圭吾
伽利略系列的最新作品,想當初那是十分的期待的,但是看完以後卻還是有些失望了。這是看完《眨眼》以後看的。
不知道是不是看太多了,於是開始覺得東野圭吾的作品遠不如最初的精彩了。關於《盛夏》吧,也是一部能猜到結局的作品,連著看了兩部都是能猜到結局的,對於一個推理小說迷來說確實是非常郁悶的一件事情啊有木有!

是唯一讓我覺得是亮點的就是,湯川學為了一個孩子而犧牲掉自己手機的情節。關注點貌似歪了喂!建議沒有看過這個系列的童鞋可以先看完這個故事,然後再倒著
看前面的作品,尤其是《聖女的救濟》、《伽利略的苦惱》中最後一個案件以及《神探伽利略》中的第一個案件那確實是十分的精彩以及出人意料。
《福爾摩斯探案集》 作者:柯南•阿瑟•道爾
這本是鎮樓用的。
作為推理迷們的案頭必備,這本推理巨著的經典、精彩之處自然不需要我多加贅言了,單憑其歷經百年而不衰就足以證明其魅力。
在那個科技尚且不發達的年代,任何的陰謀都無法依靠高科技完成,相對應的,在那個年代,任何的偵探都無法藉助高科技破案,唯一能依賴的,只有縝密的邏輯,一步一步地還原出案件的真相。這樣的背景下,造就了推理小說史上最偉大的偵探——歇洛克•福爾摩斯。

南道爾怎麼都想不到,這一個為了消遣的而創作出的故事,竟成了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推理巨著。撲朔迷離的案件,一環扣一環的情節,縝密的推理,生動的人物,這
一切的完美融合,成就了一部百年不衰的經典。很明顯,比起柯南道爾的本職,他更適合一個小說家的工作;比起他所鍾愛的歷史文學創作,推理小說無疑更能使他
的才華大放異彩。

《絲之屋》 作者:安東尼·赫洛維茲

作為柯南道爾委員會唯一認證的福爾摩斯續集,在歷經百年之後,我們再一次有幸走進19世紀的倫敦,那個被煙霧籠罩,掩蓋著無數罪惡的城市,再一次跟隨福爾摩斯的腳步,去進行新一輪的冒險。
雖然與原著相比,在人物方面還是稍有瑕疵,但因為作者換人了,倒也是可以理解。
故事以一個不起眼的案件開始,並由此引出了19世紀英國貴族光鮮外表下,讓人不齒的罪惡和不堪。相比之下,製造出無數罪惡,深藏於故事幕後的莫里亞蒂教授卻顯得盜亦有道。
通過這樣一個故事,安東尼給我們展現的是作為當時最強帝國光輝背後最不堪的丑惡。也許,這里反映的不只是19世紀的倫敦,也是21世紀的眾多繁華的大都市:在華麗的背後,是無盡的罪惡。

《東方快車謀殺案》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又是一本推理經典。在阿加莎眾多的作品中,Lz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一本以及《無人生還》。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沖擊是十三名嫌疑人,其中十二個親自參與了犯罪的實施,剩下的一個是案件的同謀。這看上去是多麼的不可思議,可是身中十二刀的死者,那些不符合常理的刀傷,互相包庇的嫌疑人們,也唯有這樣一個解釋才是合情合理。
而最終,在波洛給出的兩個結論中,列車的董事先生和來自希臘的大夫一致選擇了第一個結論:一個已經消失在雪夜中的復仇者。
波洛和他的朋友們選擇了放走真凶,似乎不符合法律的准則。可是當這樣一個人人得而誅之的惡棍僥幸地逃脫了法律的制裁,那麼這些遵從公眾判決的人們,也許不過是行刑的劊子手而已。

《無人生還》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一座孤島,十個有罪的人,一個潛伏其中的判決者和施刑者,沒有人能活著離開——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其實真要說起來,《無人生還》給我的震撼絕不啻於福爾摩斯。當初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一口氣讀完,仍然是意猶未盡。可以說,從來沒有一本推理小說給過我這樣的感覺,甚至於過了這么久以後再回想起來,依舊是回味無窮。
阿加莎深諳布局之道,隨著故事一步一步的推進,一點一點的吸引著讀者,就像是故事裡的法官,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給予獵物們心理上的壓迫,當最後一個獵物拿著屬於她的小玩偶,將自己的頭伸進繩圈的一剎那,整個故事達到高潮,卻也隨之戛然而止。
如果說柯南道爾以嚴謹的邏輯推理而享譽推理界,那麼阿加莎就是以其詭譎的布局征服了廣大的推理愛好者,是當之無愧的「推理小說女王」。

《角落裡的老人》 作者:奧希茲女男爵
作為安樂椅偵探的另一代表作,角落老人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老人不是偵探。
老人有十分傑出的推理能力,能經過別人的敘述而看清案件埋藏得最深的隱蔽。然而老人破案純粹是為了打發時間,他不在乎所謂的正義,甚至正邪難辨;他不在意受
害者是否能討回一個公道,甚至沒有興趣利用這一傑出的能力來改變自己的生活。而最後一個案子,不再由老人之口破案,而是由「我」這個敘述者之口,道出了讓所有讀者都出乎意料的答案,更是讓老人的形象徹底的與傳統偵探割裂。
另外身為作者的奧希茲女男爵似乎很樂意與讀者開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玩笑——整個故事中沒有被提及的老人的名字,卻隱藏在最後一案中,等待細心的讀者自己發現。

《上帝的救贖》 作者:凡迪恩
這本書是很久之前看的,距今可能有幾年的時間了,於是具體情節其實已經記不清了,剛才上網匆匆翻了翻,覺得算不上精彩絕倫,卻也值得一看。
這部作品是屬於童謠殺人事件的類型,而說起這一類型的小說,很自然的就能想這個帖子曾經提到過的阿加莎的《無人生還》,很大程度上,這本書也受到了《無人生還》的理想。
同樣是童謠語言與心理的相結合,比起《無人生還》,私以為《上帝的救贖》在各個方面都是有所遜色。還有一點,是在剛才匆匆翻閱的時候才發現的,本書在敘事手法上多少與福爾摩斯多少有些雷同,第一章中,偵探萬斯的表現和福爾摩斯也有相似之處,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的刻意為之。
無論如何,在我看來,這本在20世紀享負盛名(至少網路是這樣說的= =)的推理作品作為茶餘飯後休閑的讀物尚可消磨時間,至於是否盛名難副,就見仁見智了。

《達芬奇密碼》 作者:丹·布朗
又是一本看了N年的書,情節什麼的都忘得差不多了= =聽說《達芬奇密碼》在當年引起了宗教界的極度不滿,一本書能引起這樣的效果也是一種成就吶= =
再說情節吧,只能說情節方面的設定那是相當的不錯,一環扣一環的相當的緊湊,記得當初看得LZ很咬牙切齒的是,這個作者大概是非常喜歡吊讀者的癮,前一章和後一章並不連接,這樣的不連貫讓第一次看的讀者很有新鮮感。同時,故事也融入了大量的宗教知識,加上嚴謹的推理,使得整個故事相當的精彩。

《天使與魔鬼》 作者:丹·布朗
當初一本《達芬奇密碼》風靡全球,丹·布朗的名字也開始讓走進推理小說迷們的視野,但其實比起《達芬奇密碼》,在這之前,丹·布朗的另一本作品——《天使與魔鬼》更加的引人入勝。
說一些題外話,《天使與魔鬼》的男主也是《達》中的男主(原諒Lz這幾等於無的記性是在記不住男主的名字),女主則是《達》中一開始在男主回憶出現過的女子(貌似是出現過的,如果不是,原諒Lz這丟人的記性),一個故事換一個女主,我只能說男主是在是艷福不淺吶。

歸正題,既然是同一個男主,那麼理所當然的,這個故事也是以宗教為題材的一個故事,隨著故事的逐步深入,一個重要人物的粉墨登場曾經讓Lz十分糾結。而最後那個既在預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結局更是讓Lz覺得既為自己當初的猜測而竊喜又感到十分的遺憾。在這一點上,Lz是十分佩服丹·布朗的寫作功底的。

《希臘棺材之謎》 作者:埃勒里·奎因
前幾天在網上看一套央視的,名為《讀書》的節目談到這本推理小說,作者是當時與阿加莎齊名的埃勒里·奎因的作品,並且提到這本書算是他最經典、精彩的作品,恰逢當時LZ要在卓越訂書,為了湊夠29塊免運費,於是就順帶的買了這一本。昨天拿到的書,今天用了一天時間看完,看完以後,借用《讀書》中主持人的一句話——五雷轟頂啊。LZ發誓從來沒有看過一本推理小說讓我如此窩火……坑爹啊!我居然被那該死的兇手給騙了兩次啊,哭!第一次看推理小說不是因為寫的不好而是因為寫得妙而窩火啊!說到底就是感覺自己的智商被人狠狠的鄙視了啊!
好吧,推理小說的樂趣在於慢慢推敲嘛,這種讓讀者看完以後有莫名的不爽感的故事也是很——難得的,雖然我還在為我的智商感到悲哀。根據慣例我就不劇透了,有興趣的大可看一下,雖然個人覺得還是比不上我先前提過的阿加莎的兩本作品,不過還是非常引人入勝的,已經好久沒有這種乖乖呆著一口氣讀完一本推理小說,所以個人認為還是值得推薦哈!

3. 世界前十名的偵探懸疑恐怖小說

首推《占星殺人魔法》(島田莊司),這是他引起轟動的處女作,作品裡華麗的詭計在主人公最後的敘述中層層揭開,這過程曾經讓我的一個朋友看完之後興奮得無以復加。很可惜我本人並沒有享受到這種感覺,因為這部作品裡最主要的TRICK被另外一部作品剽竊了,而我恰恰先接觸了抄襲之的作品...所以..只能說有點遺憾....

第二是《斜屋犯罪》(島田莊司),這部作品中的謎團多且難,當時怎麼想都讓我覺得發生的事件「完全不可解」,而到最後揭露事實的時候,主角行雲流水的推理將幾乎所有「不可解」的謎團都整合起來,理出一條匪夷所思的真相,我當時是大呼過癮。這部小說也充分顯示了島田的風采:即敢於把所有線索都鋪陳在你的面前,同時也有相當的自信自己設計的詭計不被破解。

第三是《奇想·天慟》(又是島田..)這部小說台灣譯名《異想天開》,我不喜歡這個名字,因為這部作品不僅延續了島田作品風格:宏大的謎團,華麗的詭計。還講述了一個「天為之慟」的故事...遺憾的是這部作品同樣有剽竊其TRICK的作品在世面流通。

第四是《黑桃A的血咒》又名「紫丁香庄園謀殺案」(鯰川哲也)鯰川哲也是一個絕對夠分量的大家,他的作品講究嚴密性,短篇也同樣一絲不苟。而就這本長篇來說,連續殺人,卻做到每一次殺人都有縝密的布局作為看點,每一個死者的死亡都附帶詭計,這是相當難得的。鯰川哲也對當時推理小說界的貢獻,也是非同小可的。

第五是《放學後》(東野圭吾)東野圭吾被稱為是「注重品質,認真寫作而可以信賴」的作者,我覺得這部作品的確可以證明這一點。這本書中有著精巧縝密的布局,朴實的文字中卻醞釀著大放異彩的詭計。

以上5本是我看推理以來見過的最精彩的作品(當然我沒看過的更精彩的除外~)。這幾本書要再割捨的話我也無法抉擇了...

還有幾本也是相當不錯的小說,只是相對上面的幾本書來說有些遜色而已,如果你有耐心的話我列舉出來。

《第四十六號密室》(有棲川有棲)這本不是長篇,大概是中篇的篇幅,其中只有一個密室手法,但卻相當精彩。作者有棲川有棲被稱為日本的密室大師。

《魔咒之家》(高木彬光)這本也是連續殺人,其中的多個謎團也復雜到令人暈頭轉向,但是看完之後卻會有一種莫大的滿足感。這本書中詭計的華麗度相當高,卻只是排在這里是因為香港某電視劇中的壓軸案件完全抄襲了這部作品..從情節到詭計,從環境背景到人物設定,完全一致...因為這部香港劇的知名度,我想看過的人應該不會少,而看過的人絕對不會為同一件事折服第二次,所以只好委屈它排在這里了...

《雙曲線殺人案》(西村京太郎)這是西村京太郎向阿嘉莎·克里斯蒂的《無人生還》致敬的作品,恩,不錯。
《冰冷密室與博士們》《全部成為F》(森博嗣)因為作者的職業特點,這兩本書的風格非常獨特。森博嗣是一個大學教授,寫的作品被稱作「理工科推理小說」,因為他的作品中不僅人物背景的設定會加入許多理科因素,更帶入了相當多的理工科式的推理方式。這一點在《冰冷密室與博士們》中尤甚。

4. 世界十大推理小說是哪十部啊,謝謝的

適合女生讀的推理小說有:《盜墓筆記》、《大唐女法醫》、《只因暮色難尋》、《東方快車謀殺案》等。

推理小說《盜墓筆記》系列是南派三叔的代表作,其堪稱近年來中國出版界的神作,長期占據國內各大圖書銷售排行榜榜首,獲得百萬讀者狂熱追捧,盛贊不斷。南派三叔憑此作名滿天下,躋身中國超級暢銷書作家行列,這部推理小說集合了玄學和地理知識,還有些歷史知識和人生哲理,非常適合女生讀。

推理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的作者是阿加莎偵探,她是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也是當之無愧的偵探小說女王。她發行了超過八十本小說和劇本,所寫的偵探小說,主要使用密室推理法,通常要到結尾才知道誰是真凶。偵探小說迷們痴迷於阿加莎故事裡光彩奪目的詭計,她寫的小說也非常適合女生閱讀。

5. 推薦一些偵探小說

推薦作者吧
英:阿加莎. 克里斯蒂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203484.html
美:艾勒里. 奎因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960104.html
日:島田莊司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576450.html

阿加莎. 克里斯蒂:《無人生還》,《東方快車謀殺案》,《鍾》,《羅傑疑案》,《夜鶯別墅》(這個是短篇不過超贊),《美索不達米亞迷案》,《啤酒謀殺案》………………
艾勒里. 奎因:(奎因的我看得不多……)《X的悲劇》,《Y的悲劇》,《埃及十字架的秘密》
島田莊司:《占星術殺人魔法》,《眩暈》,《黑暗坡食人樹》,《北方夕鶴2/3殺人事件》………………
最後附個文章給你:
世界十大推理小說及其簡介評析
1.Y的悲劇 The Tragedy of Y
2.童謠兇殺案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就是上面的無人生還)
3.桶子 The Cask
4.羅傑挨克洛德命案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即羅傑疑案)
5.人頭 La Tete d』um Homme
6.格林家命案 The Greene Murder Case
7.稻草的女人 La Femme de Paile
8.埃及十字架的秘密 The Egyptian Cross Mystery
9.死之吻 A kiss before Dying
10.X的悲劇 The Tragedy of X

世界推理經典評析

一、Y的悲劇(艾勒里.奎因)

對於一個「正統本格偵探小說作家」,對於自己的作品,他該負什麼樣的「責
任」?這個問題的提出可能顯得有些怪異,我想表達的是,推理小說的作家既被「
定義」(或稱「歸類」),而作家本身也以此「類型」為傲,顯然他必須在作品裡
「做一些什麼事」來使他夠資格成為「足以為傲的類型」。
對於正統的(或稱「古典的」)推理小說迷來說,閱讀一種構成於公平、合乎
邏輯的解謎推理游戲,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享受,這種推理迷所企盼的,自然是趨近
於此一條件的登峰作品(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推理十誡」這種規則的產生)-風氣
的驅動導致作家的寫作習慣-Y的悲劇即是這種風潮之下的產物。

奎因到底「做了什麼」,才使得這本書成為古典推理迷心目中的第一名?我認
為是他「大膽」的寫法。怎麼說呢,常讀推理小說的同好都有過類似的經驗:當我
們很認真地在思考某部作品的謎團關鍵時,總是絞盡腦汁不得其解,看到最後才明
白原來作者很討厭地隱藏了這個謎團的某個小地方-在很多時
候,作者為了維持作品劇情的懸疑性,不讓太多讀者容易地猜出謎底,難免會隱藏
某些小關鍵,使讀者無法獲得充實足夠的破案資訊-當然,在考慮作品結局的意外
性時,這種作法是不得不然的結果,否則讀者可能會矛盾地覺得這本小說不夠精彩
,對於作者來說,兩者的平衡點真是難以取捨。

然而,奎因卻願意提供足夠的破案線索,甚至可以說是過多,並且以反覆辯證
的邏輯推衍來強調這些破案的關鍵,加深讀者們對案情重心的掌握與了解----這種
「願意」是很少有作家做得到的。二來則由於這個案子的獨創性夠強烈,奎因更能
夠自信滿滿地表現出「即使告訴你們所有的線索,你們也不見得猜得出來」的態度
,不得不使所有的讀者甘拜下風。

當然,有些天才的讀者果真能從所有的線索之中整合出那個「唯一的解答」,
這也應證了鯰川哲也曾說過的:好的古典解謎推理,其謎題要讓大多數讀者猜不到
,但也不能所有讀者都猜不到。做不到前者是作者設計的謎團太簡單,做不到後者
是作者沒有提供足夠的線索。

小說的價值是需要經過千錘百煉的,眾讀者的百般苛求使這部作品證明,它的
確有資格獲得這個殊榮。

二、童謠兇殺案(阿嘉莎.克莉絲蒂)

以一首「別有深意」的歌謠來作為貫串全書的主題,並不是由這本第二名首創
。范.達因的「主教謀殺案」之中的「鵝媽媽童謠」才是其濫觴(這本書也排名十
四大之中,以後再作介紹)。但是克莉絲蒂之所以被尊稱為推理女王,並不僅僅因
為其大部份的作品皆有水準之上的表現,也不只是她巧妙的謎團布局,更重要的是
她能想出前所未見的獨創詭計。

而即使其詭計並非首創,她也能改變表現的形式,產生與眾不同的閱讀樂趣。
這本「童謠兇殺案」就是最佳典例。一群人受邀到某孤島度假,然後是接二連三的
殺人事件,被害者一個一個身亡,到最後全死光了,島上一個人都不剩......

高木彬光在其處女作「紋身殺人事件」中利用書里的一角對推理小說(應屬本
格解謎)下了一個定義:包含了非常奇怪的要素和非常理性的要素。的確,讀者們
想看的並不是報紙的社會新聞,推理小說絕對要具備「奇怪」與「理性」的吸引魅
力。「童謠兇殺案」想表現的正是這樣的一個概念。

就邏輯上而言,把孤島設為密室,島上如果發生殺人事件,若事先島上無人躲
藏,則兇手必為島上這群人的其中之一。克莉絲蒂想表達的「奇怪要素」是:若島
上所有人全被殺害,則兇手為何?再加上「印地安兒歌」、「印地安木偶的消失」
,「奇怪的要素」相互羅織糾纏,故事裡是否存在破案的偵探已不重要,因為這種
魅力很自然而然地驅使讀者去扮演聰明的旁觀者,透過自身的想像力與思考邏輯去
解釋謎底----當然了,答案是沒那麼容易就能看得出來的....

三、桶子(F.W.克勞夫茲)

剛剛提到的冠軍跟亞軍,各位可以發現兩者的寫作取向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這也可以說明:推理小說並沒有既定的創作法則。

縱然不是古典、不是本格,沒有提供公平解謎線索....也不見得無法擄掠讀者
的心,大家看了「桶子」之後,我相信這種感覺一定會更深(這個類似結論的感想
希望能給有意創作的
同好一點幫助)。除了以上兩種推理小說的寫法之外,還能便出什麼花樣?

「桶子」並不想讓讀者參與推理,也不想告訴讀者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他想
告訴讀者的是一件曲折離奇的兇殺案 有人可能會問了:曲折離奇的兇殺案,能給
予推理小說迷什麼樣的閱讀樂趣?前兩名推理小說,都有一個讓人震驚的答案,出
乎意料的結局....但是「桶子」沒有。

這本書的重點不在於此,但並不表示它不好看,它自有其魅力。從杜邦、福爾
摩斯、亞森羅蘋等超人型名探以來,許多讀者對於「小說的前大部份充滿著一大堆
繁瑣、支離破碎、沉悶的龐雜線索,最後再由名偵探一針見血地指出破案關鍵,真
凶於是落網」這類公式化劇情已感疲乏,原因是名偵探固然令人崇拜,其智力與一
般讀者畢竟相差太過遙遠,難免有神化的感覺,太不真實。

反觀在現實世界中,刑警們不屈不撓、抽絲剝繭的辦案精神,卻可以給讀者真
切的感覺。由一個疑裝有 體的木桶之遺失開始,克勞夫茲鉅細靡遺地詳述了偵探
們追查真相的經過,一件驚天動地的大兇案逐漸披露內情。這本書比較特殊的地方
是一共有三位偵探出場!

一般說來,在推理小說里出現復數的偵探時,彼此總是互相競爭對立,而當中
有一位偵探算是真正的主角。這本書則不然,叄位偵探在辦案時並沒有明顯的交集
,各作各的事,但在「交接」的地方並無任何不順暢的感覺。這顯示作者說故事的
能力極強,而劇情的曲折、懸疑程度也讓人隨著偵探的情緒而起伏,這是非常成功
的一點。

這種寫法到現在已成為一個流派。像森村誠一、西村京太郎等名家都寫了相當
多量的這類作品(尤以十津川探案為著名)。所謂的「參與」也變得不像是過去的
「得知、收集線索」,更讓人感到別具風味的「體驗追緝真凶、尋求謎團出路」。

四、羅傑.艾克洛德命案(阿嘉莎.克莉絲蒂)

記得在介紹第二名「童謠兇殺案」的時候曾經提過,克莉絲蒂寫小說時十分致
力於獨樹一幟,對於舊有的詭計願意翻新手法去詮釋,更有嘗試突破前人窠臼的勇
氣,比方說像知名度相當高的「東方快車謀殺案」,而這本「艾克洛德命案」則是
意外性最強烈、代表性最高的例子。

其實說真的,要我源源本本地寫出對這本書的心得,而又完全不會 漏書中的
主要謎團,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在此就只好運用「旁徵博引」、「天馬行空」
的方式來說明了。沒看過這本書的同好可能會完全不知道我意指為何,只得多多包
涵了。

推理小說也是文學的一支,只不過其予人的刻板印象被認為非現實性過高,文
學價值過低,登不上大雅之堂,因此至少在台灣來說,推理小說是「弱勢團體」,
地位比市面上琳琅滿目的言情小說還不如。而其實就許多推理小說家來說,他們也
不需要寫一些純文學式的內容,畢竟兇殺案的內幕對他們而言更具魅力,因此,文
筆平實即可。

不過也有一些作家不願意甘於現狀,他們希望推理小說不只是推理謎題,還需
要具備文學性、人性。比方說像松本清張、森村誠一、連城叄紀彥等人。這當然是
一件好事了!譬如松本的努力使得推理小說造成全日本的風行與普及,自此成為日
本大眾文學的主流。

另外有些作家則迥異於這些「入世」的作家,將文筆拿來「故弄玄虛」,以「
文字」本身來製造謎團、更進一步地擴張「詭計」的定義。比方說像綾十行人的作
品、余心樂的「推理之旅」皆有這種傾向。這種寫法有點「後現代」,總之讀者看
完這些作品也的確有「驚艷」的感覺,也願意去肯定推理小說家作這方面的突破。

在古典推理小說中本來有許多神聖不可侵犯的戒律,由於這個緣故而紛紛土崩
瓦解,這顯示了不同時期之下,推理小說家與推理小說迷心態上的轉變。對於那些
戒律,小說家與讀者經常都會產生共同的疑惑:就直覺上來講,的確是「不要這樣
寫比較好」,但如果「真的有人這樣寫」,其實也不是「不能接受」。這種想法往
往陷入兩難的困境,尤其是小說家,動起筆來可真是縛手縛腳,舉步維艱。

但就是有這么「勇敢」的作家願意嘗試突破戒律!我想克莉絲蒂的作品直到如
今仍是世界推理迷的最愛,她的「勇氣」也不無貢獻吧!尤其在當時仍是古典解謎
風盛行之日,許多作家仍然「視戒律為聖經」,她在此刻創作出許多「獨一無二」
的名著,試別人之所不敢試,誠然足以給今日許多有心創造的朋友作為借鏡了。

毫無頭緒地寫了這么多,沒看過這部作品的人大概還是覺得莫名其妙,總之「
艾克洛德命案」確實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排行殿軍的名次也表示了這部作
品並不因它突破了傳統的寫作戒律而稍減顏色,反而更增其光芒。

五、人頭(西姆農)

說起來其實是一本很奇異的推理小說。讓人感到很古怪的一點是:作者(推理
雜志譯為席夢儂)在陳述了一件匪夷所思的血案之後,探長梅古雷完全不像其他名
偵探一樣明察秋毫地搜查現場百回,或是傳訊數十名關系人進行冗長的對談以幫助
讀者對於案情的掌握,反而無所事事地在酒館里晃逛,與一名似乎與案件風馬牛毫
不相乾的青年 混....

其實就一個像我一樣的「現代」讀者而言,這種寫法並不算十分特殊,只不過
我們在拜讀推理大師之作品時,往往會先入為主地考慮到作者的「年代」,而認為
他筆下的名偵探,自當偵辦的是「古典」的犯罪,而這種「古典」的犯罪自然又會
像范.達因所謂的「一切的一切皆出自於精準的籌畫」諸如此類雲雲(這種論點在
第六名的格林家命案會加以詳述),於是乎,讀者們也就覺得梅古雷竟然沒有偵辦
這種案件而感到奇怪,感到特殊了....

寫到這里,或許大家還不太清楚我所想表的意思,在此舉出一喻:梅古雷偵辦
「人頭」這件案子,就好像哲瑞.雷恩偵辦「幽靈列車」的感覺一樣....有人還是
莫名其妙吧?既然梅古雷辦的不是古典犯罪,那他偵辦的案件又該是屬於什麼類型


在此先試著對「古典犯罪」下個定義好了:兇手具有極高的智慧、精湛的演技
、超人的執著,他可以殘酷無情地連續殺害五條十條人命,也可以隱姓埋名地藏匿
數十年只為了殺一個人,更可以馬不停蹄地製造一大堆不動如山的不在場證明-這
又需要過人的體力耐力....

就小說的領域來說,這種人當然能被創造,但讀者更清楚現實生活中絕不可能
。在「古典犯罪」中,兇手已經不被當成「人」了。而在當時的推理小說中仍有尚
未被觸及的領域,心理學。它賦予了小說里的兇手「人」的意義。「人頭」的重點
不是在突破人為詭計的障壁,而是將「人的心理」當作是「詭計」來加以探討...
.

當然了,現在這類作品已經相當多,推理小說多樣化風格的結果,不過在那時
就西姆農就已經嘗試著這種寫法,也可說是一項創舉了。然而就當時眾作家仍以「
視連續殺人為芝麻小事」的推理文風來說,能否被接受就見仁見智了。

之前提到古典推理不把兇手當人看,儼然一副「批判舊文化」的眼光,其實對
於推理小說迷而言(至少就我個人而言),古典、正統推理的時代已然是「人去樓
空」,絕不可能有過去百家爭鳴的黃金輝煌之勢,驚人獨創的詭計謎團也不復重現
(或只是曇花一現),身為讀者只能夠「心嚮往之」了。

六、格林家命案(范.達因)

第六名的「格林家命案」倒是可以讓所謂的古典本格迷滿足閱讀慾望,因為正
如范.達因自己所制訂的「推理小說二十則」所述,就是有人非純粹的正統推理不
愛,他所寫的推理小說幾乎完全合乎這些嚴苛的規定,而由我這么一個讀過許多種
類型的推理迷看來,此書真可說是正統中的正統、純粹中的純粹了。

在這本書里頭,我們可以看到什麼叫做「死者死得越乾脆越好」,「犯罪責任
歸屬全由一人兇手承擔」,「完全沒有描寫戀愛故事」,「完全沒有文學性的藻飾
」....所有推理作品希望達成的理想境界,都出現在這部作品裡頭。

我想提出的問題是:這部作品的確可稱得上臻於完美,但讀者是不是一定都會
喜歡所謂的完美?首先來看看為什麼會有「推理小說二十則」。

推理小說萌芽之因,其實源自於人類對於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發展到輝煌時期
,則被視為「一場公平的智慧游戲」,讀者與書中的偵探競爭,看看誰先猜出兇手
是誰。不過由於推理小說家的角色乃「球員兼裁判」,所以被要求不可偏袒書中偵
探,以免妨礙這種「君子之爭」。

如果說,讀者希望能與偵探進行一場「公平的智慧游戲」,那所有的推理小說
家的確是應該遵守所謂的「規定」,不然就稱不上是成功的作品。諾可斯在綜合了
當時讀者的需求之後,於1928年發表「推理十誡」,正式條列出推理作家的守則,
而身為美國推理小說大師的范.達因也不甘示弱,在同年更完整地規定出「推理小
說二十則」,極有自信的他更表示他的作品全都可以符合這些繁雜嚴苛的規定。

此為由來。如果說,讀者的確希望能跟書中的偵探進行一場「公平的智慧游戲
」,那小說家的確是必須遵守這些規定。然而,如果不是呢?現在的讀者已不像過
去的讀者那麼愛「進行公平的智慧游戲」了,而正統的推理小說也發展到了「詭計
難以獨創、翻新」的瓶頸-在這里的「詭計」泛指「兇手在殺人時為掩人耳目、擺
脫嫌疑所擬定的犯罪計劃」,總之,日換星移,一切都跟以前不一樣了。這也就是
為什麼赤川次郎的無厘頭搞笑、夏樹靜子的愛恨交織、松本清張的社會意識會有那
么多死忠讀者的緣故。

對作為一個「現代」讀者的我來說,這種發展是令人欣喜的。推理小說不再只
偏重於詭局的設計,風格與類型多變,大家可以各讀所欲。從這這角度來看,推理
小說應該算是突破了瓶頸,尋出了新的方向。當然了,在潛意識下我還是會希望能
有一個現代的艾勒里.奎因,或是現代的克莉絲蒂,只不過面對洪流般的寫作文風
,如前所述,僅僅能夠「心嚮往之」了。

七、稻草的女人(卡薩琳.亞蕾)

第七名是卡薩琳.亞蕾的「稻草的女人」,新譯名為「女傀儡」,新譯名比較
容易讓讀者了解這本書的故事內容。沒錯,這本書的主角是個女人,一個被人操縱
的女人。

推理小說里有一種形式,從我介紹第一名以來一直都不曾提過,那就是「倒敘
推理」。初讀推理小說的朋友可能對這個名詞不太了解吧!以下先作一個簡單的說
明。

推理小說的原型是由美國的推理小說之父愛倫.坡所建構而成的。他才活了四
十歲就辭世了,一生只留下五篇推理小說,而這五篇推理小說,卻是日後所有推理
小說的原始雛形——後世所有的推理小說家皆模仿這五篇小說的形式,脫離不出來
,這可說是愛倫.坡一件很偉大的事情。

只是,這五篇小說並沒有包括所謂的「倒敘推理」。「倒敘推理」的定義大略
是這樣的:故事並不由命案發生之後、警方現場找尋線索開始,而是從兇手的觀點
開始描述,描述他自產生殺意、籌策犯罪計劃,到實行計劃動手殺人的過程——可
能有人會問啦!閱讀推理小說最大的樂趣即在於從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之中,抽絲
剝繭地抓出真凶,但既然從故事一開始作者就已讓讀者知道兇手是誰了,那還有什
麼樂趣可言?

其實,「倒敘推理」的閱讀樂趣並不亞於尋出真凶的身份,其最有魅力的地方
在於故事即將結束的時候,當身為主角的兇手正自認其犯罪計劃天衣無縫,卻半路
殺出一個程咬金(大多是一名平凡的小警員),對兇手說:「我們知道你是兇手!
因為....」注意喔,此時兇手之所以事跡敗露的理由就很重要了!而這個理由通常
都是當初兇手在犯罪時沒有注意到的盲點,有時甚至可能是兇手自以為計劃中最完
美的部份!

這類小說擴展了「推理小說」一個嶄新的視野。其特別的地方有二:

一是提供讀者更高、更公平的參與度。在故事的前半部,作者會鉅細靡遺、不
厭其煩地詳述兇手的犯罪手法、進行方式、實施細節,一步一步讓讀者親身去思考
此兇手犯罪計劃中可能出現的漏洞,讓讀者去扮演偵探,抓出兇手的狐狸尾巴。這
比起看偵探走遍大街小巷去明查暗訪,全書充斥著冗長繁瑣的對話,有著截然不同
的刺激感。

二是增加案件的現實性、人性。由於作者可以從兇手出現殺意開始描述,故能
夠在兇手心態的微妙改變上多加著墨,有時兇手的犯罪肇因於被害者的壓迫,這又
讓讀者們多窺知一些社會的黑暗面,作品的價值也因此更接近純文學,卻又包含通
俗文學的范疇。讀這類小說,心理經常會陷入一種矛盾:不由自主地同情兇手不得
不犯罪的坎坷遭遇,社會正義卻又必須將其繩之以法。而或許小說家只有深刻寫出
這樣的矛盾,才足以讓人對人性有更深沉的省思吧!

「稻草的女人」在這方面有卓越的表現。全書篇幅不太長,但於人性的描寫令
人動容,並為結局報以濃密的悲哀。

八、埃及十字架的秘密(艾勒里.奎因)

第八名是艾勒里.奎因的「埃及十字架的秘密」。奎因的顛峰之作自然是名探
哲瑞.雷恩的「悲劇系列」,而由名探艾勒里.奎因所偵察的「國名系列」,則是
他另一水準之上的集合。「國名系列」一共有十個長篇,本篇與「荷蘭白粉的秘密
」應是其中的最高傑作。

首先介紹一下名探艾勒里.奎因。奎因的本行是推理小說家,而扮演華生角色
的則是其父老奎因探長。這個系列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故事即將結束前的「
向讀者挑戰」,由於艾勒里.奎因號稱師承古典推理大師范.達因,同屬本格派,
故線索的公平、讀者的參與度特別重要。於是奎因就搞了這樣一個噱頭:在「向讀
者挑戰」中向大家宣告:關於案子的所有線索皆已詳列,身為讀者的你是否能推得
真相?這個特別的地方,後來高木彬光的神津恭介探案也有模仿。我個人認為這純
屬作家的作秀(show)行為,就是這樣而已。

本篇「埃及十字架的秘密」,牽涉到了一個古典推理小說中最重要的詭計之一
:無頭屍體。「無頭屍體」系指死者因死後的肢體殘缺,遭截斷藏匿或是嚴重破壞
,而造成此死者身份之難以判定的情形。而這個詭計又與「雙胞胎」詭計互有關連
。總之,這個重要的詭計幾乎所有的推理小說家都亟欲動筆嘗試,將此一概念推陳
翻新,創造出光芒萬丈的謎局。在此原想舉出幾本同類的傑作供讀者們作為選書參
考,但轉而一念,覺得這樣一來我可能有「破壞讀者樂趣」,所以只好作罷。

「無頭屍體」為什麼有這么大的魅力?我在這里試著作作一點個人的猜測。根
據島田莊司對古典本格偵探小說的說法,其要素應有下列四項:陰森的氣氛、恐怖
的情節、神秘的開端、離奇的謎團。而一具無頭屍體的出現,或是已遭肢解的屍塊
,皆足以營造出這四樣要素。小說最大的魅力是以文字的描述來提供讀者無限可能
的想像力,故命案場景倘若如同神秘宗教的祭壇一般,極端殘忍又極端慘不忍睹,
確是可以給予讀者極大的震撼,同時也造成了故事強烈的懸疑性。

「無頭屍體」詭計的主要目的通常是要造成死者身份的混淆。最常見的例子是
兇手與被害者的身份顛倒,也就是讓警方誤認,而實際上殺人的真凶是警方誤以為
的被害者。最簡單的情形是如此,而怎麼樣才能夠讓讀者對這個老套的目的留下鮮
明的印象,可就要看作者的功力,如何由此一簡單的目的衍生出變化多端的花樣了


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無頭屍體」這個詭計已然走入瓶頸。由血型、指紋
、齒型到DNA鑒定,警方能夠更准確地得知死者的確實身份,狡獪的真凶再也沒有
辦法順心如意地顛倒被害者的身份,進而達到完全犯罪了。於是乎,推理小說家只
好再加入巧合程度較高的「雙胞胎」詭計,兩種詭計混合運用。感覺起來這條路走
得越來越狹窄了、越來越艱辛了。

不過無論如何,「無頭屍體」曾經獨領一時風騷,古典派推理小說家如今仍然
視其為一最具挑戰性的寫作方向,近年來有一部極具知名度的日本作品更是將此一
詭計發揮得淋漓盡致,令人耳目一新(這部作品我就不提名字了),顯示「無頭屍
體」或許依然大有可為。

九、死之吻(艾拉.烈文)

這篇小說並不太長,但是情節的鋪陳十分令人激賞,表現的形式也與一般的推
理小說大異其趣。這部作品曾經獲得1939年美國愛倫坡獎最佳長篇處女作獎項(如
果沒記錯的話)。

這篇作品除了風格十分特殊之外,里頭也有和前面所介紹的八部作品完全不同
的地方,就是所謂的「素人偵探」。「素人偵探」是日文直譯,翻成中文,則是「
外行人偵探」。

十、X的悲劇(艾勒里.奎因)

第十名又是美國作家艾勒里.奎因的作品「X的悲劇」,主角是聾偵探雷恩。

身為范.達因式古典解謎派的後繼名家,奎因的確在邏輯思辨上作了很大的努
力。在介紹「格林家命案」的時候就曾提過,古典式的純粹解謎推理並不一定合於
現代讀者的口味,畢竟文風的潮流是會隨時間改變的,十九世紀乃古典推理的黃金
時期,突梯神奇、匪夷所思的絕妙詭計在那時也被寫得差不多了,在這種情形之下
,既要標榜傳統的推理小說寫法,奎因大部分的作品僅僅能維持最後一道防線:公
平合理。

相較於「Y的悲劇」與「埃及十字架的秘密」,這部「X的悲劇」在魅力上的
確是差了一截,因為它的確在以上的三項推理小說魅力要素上,有明顯的不足。它
沒有被亡魂詛咒的家族,也沒有邪惡的T形十字,頂多說那輛擠滿乘客的公車,是
個移動的密室——這也很「正常」吧!

但是,我這么分析並不代表它不好看。是的,它是缺乏魅力要素,但它有它的
實力要素加以補強充實。什麼是實力要素呢?就是公平的線索與滴水不漏的推理過
程!太過強調其魅力要素,容易滋生巧合與非人性,這樣讀者在看完最後一個字時
是不會有滿足感的,唯有縝密的邏輯思考與合理的線索連集才能讓讀者獲得豁然開
朗的喜悅!名偵探雷恩身具莎翁演員的傳奇性色彩,娓娓道出精闢入木的長篇議論
,讀者讀來嘆為觀止。奎因這道最後防線實在是守得精彩絕倫!

6. 日本變格派推理小說的發展史和代表人物及作品

本格派:又可稱為古典派。以推理解謎為主要走向,是推理小說的主流。本格派可滿足以解謎為樂趣的讀者,通常盡可能地讓讀者和偵探擁有同樣線索、站在同一平面。本格派中部份作者,書中會有「向讀者挑戰」的宣言(例如艾勒里),也就是告訴讀者「到這里你已擁有足以解開謎題的線索」,挑戰讀者是否能與偵探一樣解開謎題。因此,注重公平與理性邏輯,是本類型推理的特徵。
變格派:以詭譎氣氛營造與異常心理為主軸,謎團通常極具驚奇性或為異想天開的構想,著重於出人意表的故事情節。
社會派:某種程度上為反對本格派「流於紙上謎題游戲」而生,強調推理小說不應只是推理,更應當反映並描寫現實社會。此派推理小說較著重於社會寫實。
冷硬派:英文為 Hard-boiled,源起於美國。「冷硬」一詞原為形容一次大戰時受過磨練的部隊軍人;用到推理小說中,即是指既冷酷又強硬的偵探角色。在這一類型的小說中,動作場面較多,解謎比例減少,主要為寫實化的偵探角色導向小說,描述偵探如何憑著一雙硬拳和打不死的精神,執著地追尋真相。本類型代表的作家有達許·漢密特、雷蒙·錢德勒、詹姆斯·肯恩、米凱·史必林及勞倫斯·卜洛克。另外,此流派也在四零年代衍申出黑色電影。
法庭派:顧名思義,以法庭辯論為主軸,通常場景發生於法庭內。
[編輯]專有名詞
[編輯]暴風雨山莊
小說發生場景與外界完全隔離,像是處於暴風雨中的孤立山莊,電話不通,無法求得外界(如警方)援助也無法逃離的狀況,通常狀況為發生連續殺人案件。由於完全隔離,所以必得由在場人物解決事件,死亡時間或指紋等等通常不能取得(有法醫或醫生在場則前者例外,但仍然較不精確)。經典小說《一個都不留》(又譯:童謠兇殺案、十個小黑人)即為此方面的代表,為孤島殺人。

[編輯]敘述性詭計
敘述性詭計是指作者寫作時,藉由文字詞義或敘事結構,讓讀者產生先入為主的觀念,使讀者「直覺地」對某些事情或狀況不疑有他,進而在最後解開謎題時,讓讀者有大吃一驚的感覺。這是一種不易掌控的技巧,讀者對此種詭計的反應有時也頗為兩極。阿加莎·克里斯蒂的《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便是敘述性詭計的典型應用。而綾辻行人的《奪命十角館》(舊譯:殺人十角館)也是此種詭計的代表,不過本書是克里斯蒂《一個都不留》(童謠兇殺案)的仿作,因此建議先閱讀克里斯蒂的作品後,再閱讀綾辻行人的此本作品。

[編輯]推理小說創作守則
較為知名的推理小說創作守則有兩個不同的版本,皆為對推理小說創作的規范,在1928年由諾克斯提出推理小說十誡後,知名推理作家范·達因又提出了推理小說二十則。必須聲明的是,那僅為原作個人意見,可供為當代對推理小說想法的參考,卻並非絕不可破的戒律──事實上,這些戒律差不多都被破光了。目的其實可約略看出,主要為限製作者與讀者站在同一平面、擁有同樣的線索可以解開謎團。可約略視為古典本格中心的看法。

7. 世界十大推理小說

無人生還
姑獲鳥之夏
東方快車謀殺案
點與線
達芬奇密碼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
水晶瓶塞
格林家命案
死前之吻
黃室謎室

8. 推薦幾本推理小說。

1、埃勒里奎因《希臘棺材之謎》、《X的悲劇》。奎因作品的最大特點就是非常注重公平性。可以說沒有一篇作品之中奎因故意誤導你或者說隱瞞了某些重要的線索而沒有告訴你。所有的線索,都是讀者和偵探同時知道,就是因為這樣,每當奎因微笑著提出「挑戰讀者」的時候,那都是對自己的詭計無比自信的奎因的微笑,而當奎因緩緩地通過無懈可擊的邏輯一步步推導出最後的結論的時候,你也只有微笑著為他鼓掌,因為,他是埃勒里奎因。
2、阿加莎克里斯蒂《無人生還》、《羅傑疑案》。阿婆的小說不太被大陸的讀者接受得了(但是也還會有一大阿婆的死忠)。主要就是因為阿婆的敘事太過於具有英式的「溫吞水」特點。經常是案情進敘述一章,而關於對疑犯的審問要持續近十章,而最後的解說,也不會用超過兩章的篇幅。所以說,阿婆的小說嚴格意義上來說還算是英式小說的模板(如果您要是不討厭這種敘事風格可以嘗試一下多蘿西賽耶斯或者是約瑟芬鐵伊的作品)。但是阿婆的小說之所以如此被人稱頌就是在於其天才的構思。無論是敘述性詭計,還是對固定模式的創新。阿婆可以說都是走在了當時作家的前面。而且,許多的詭計在她設計出來之後,就達到了一個巔峰,再也無人超越。所以說,阿婆的作品,推薦幾部經典的,如果您喜歡,那麼就可以專攻阿婆,如果不太受得了,那麼那幾部經典也是您不得不讀的。
3、G K 切斯特頓《隱身人》。他是最被低估的推理小說作家。但是在推理小說作家的心中,他就是一座豐碑。他是誰?他是偵探小說《布朗神父探案集》的作者;是開創了和柯南道爾創立的「物證推理」並立的「心證推理」的作家;是最早提出要把偵探小說單獨歸為通俗文學一類的人;他是丘吉爾、希區柯克的偶像,他是G K 切斯特頓。借用一句推理大家狄克遜卡爾的話來說,那就是「我只不過是把切斯特頓的詭計拿過來再用一遍而已。」連卡爾都如此的推崇他,他,已經無需贅言。《布朗神父探案集》的優勢就在於它是短篇集,所以讀起來不會很費神,一共51個中短篇推理小說,可以說篇篇精品,推薦一讀。
至於其他的,比如傑克 福翠爾的《思考機器探案集》;霍克的《不可能犯罪診斷書》;奧希茲男爵夫人的《角落老人事件簿》……都是推薦一讀的作品,而且中文版都已出版,書店可買到。
其實純本格推理的作品和作家都以歐美的居多,因為那裡畢竟是本格最早發展起來的地方。而在歐美作家之中,又以20世紀40年代以前的作品作家為好。而對於我們的鄰居日本,則是以新本格著稱於世(我強烈不推薦日本戰前的推理小說家,如果您真喜歡,就看看橫溝正史的就好了,因為江戶川亂步的大多數作品都是來源於當時的歐美推理界,日本原創的無論是社會派,還是新本格,還是戰後)。
關於新本格與本格的區別,我就不贅言了,只是給您介紹一些關於新本格的作品:
「新本格教父」島田莊司,代表作《占星術殺人魔法》、《異想天開》
「新本格旗手」綾辻行人,代表作「館系列」(最有名的《十角館殺人預告》)
「新本格人氣王」東野圭吾,代表作《嫌疑犯X的獻身》、《白夜行》
「妖怪推理」 京極夏彥,代表作《姑獲鳥之夏》、《魍魎之匣》
「科學推理」 森博嗣,代表作《全部變成F》
比較有名的還有二階堂黎人、法月綸太郎等
最近又出了一個新秀,很出色,就連島田都給了他極高的評價,名字叫道尾秀介,代表作《向日葵不開的夏天》。

樓上說的鍾表館和霧越邸確實是行人最好的作品,在推理小說迷中的投票,也是這兩部作品人氣最高.
行人的作品重解謎輕動機,懸疑感很強,鍾表館的騙局設的很巧妙,霧越邸的推理比較強,但動機都牽強,有為了殺人而殺人的嫌疑.
兩部作品,都有陰森恐怖的氣氛在內,專業術語叫歌特風格.有個人形容,是邊看邊抖,但邊抖還是要邊看.兩部都是暴風雨山莊模式.

東野自身風格就很多樣,不同作品要不同分析.目前人氣最高的是x的獻身,也是我要推薦的,詭計雖然不能和行人,島田相比,但結合動機,文字的描寫,整部作品綜合分也很高。x的獻身,文字流暢,感情細膩,而且裡面的愛情描寫很純粹,現在已經很少有這種純愛的作品了,是一部可以被感動的作品。
東野所有的作品,文筆都很好,除x的獻身,其他候補推薦作品是白夜行,湖邊兇殺案,宿命和秘密我沒看過,不做評論。

另外推薦一位島田莊司的作品。最好的是占星殺人,無論詭計還是推理都有驚艷的感覺。唯一的缺點是,如果你已經看過少年包青天,或漫畫金田一的話,可能就知道答案了。除去占星,候補推薦,異想天開(奇想,天動)和異邦騎士。

本格派的重量級大師自然是島田莊司。
島田莊司代表作為《占星術殺人魔法》。中國電視劇《少年包青天》里還曾經克隆過人家的劇情。
另外還有《斜屋犯罪》《異邦騎士》《透明人的小屋》《異想天開》等等。

以島田莊司為精神導師的新本格派代表作家綾辻行人的作品《館》系列,包括《十角館殺人事件》《水車館》《迷宮館》《偶人館》《鍾表館》《黑貓館》《暗黑館》都非常精彩。其中《鍾表館》獲得的社會聲譽最高,但是我最喜歡的卻是黑貓館,徹底的顛覆。《迷宮館》則是經典小說的完美致敬。

西澤保彥的作品也很值得一看。剛剛看過他的《解體諸因》是一本很有創意的小說。用零散的幾個故事共同構成了「解體」這個核心。和東野圭吾的《名偵探的守則》一樣,都是常年閱讀偵探小說的人絕對會會心一笑的作品。應該說是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偵探小說的後現代作品了吧~!

風格正統的如松本清張,橫溝正史的作品如雷貫耳,估計也都看過了,因此不加贅述。

日本戰前也有優秀推理作家但中國大陸這邊都不是很了解。比如小栗蟲太郎的《黑死館殺人事件》和大阪圭吾的《銀座幽靈》。

有些人把乙一也算作偵探小說家,我覺得作為偵探小說愛好者不論算不算都是值得一看的。特別推薦《平面狗》和《七個房間》。

另外推薦霧舍巧的《二重身宮》,京極夏彥的《姑獲鳥之夏》《巷說百物語》《魍魎之匣》,法月綸太郎的作品《去問人頭吧》《都市拼圖傳說》等。

閱讀全文

與童謠兇殺案小說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說在孩子的名字叫什麼名字叫什麼名字 瀏覽:709
關於唐敏的小說全集 瀏覽:789
漁島怒潮有聲小說 瀏覽:46
言情小說作者bl 瀏覽:702
穿越自己小說的反派有系統 瀏覽:94
列車野戰小說閱讀 瀏覽:779
帶著死神能力在校園小說 瀏覽:483
小說主人公腳高輕初 瀏覽:950
傭兵校園類小說 瀏覽:722
鄉村類小說網盤 瀏覽:40
好看的重生成美女的小說 瀏覽:814
如何在咪咕閱讀發小說 瀏覽:858
邪神系統小說 瀏覽:283
一本小說主人公叫林然 瀏覽:373
主人公叫流水的小說 瀏覽:106
好看復婚情感小說 瀏覽:900
經典古言小說推薦簡介 瀏覽:71
怪物男主角小說全集 瀏覽:916
極速全本小說閱讀網 瀏覽:934
庶女有毒有聲小說喜馬拉雅 瀏覽: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