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庸哪部小說最好看
個人認為《神鵰俠侶》最好看!
金庸大作:《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越女劍》等都是非常經典的小說!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1996年至1997年,擔任全國人大常委香港籌委會委員。1998年,獲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 2000年,獲得大紫荊勛章。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Ⅱ 有哪些可以被稱為女神的小說女主
簡直太多了,說的大言不慚一點,其實每一部小說里的女主,差不多都是女神,只不過是各自符合各自適應的人群罷了。
我說喜歡的一個女主,我看過的小說其實不少,但是最喜歡的是《惡作劇之吻》裡面的袁湘琴,如果我是男生,我一定還會很努力的變成江直樹那樣的人,然後去找我的袁湘琴,她或許一點也不好看,一點也不聰明,但是我對這種傻萌傻萌的女孩子沒有一點抵抗力,我覺得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了,簡單,大條,善良。
我腦海里的女神,大概就是兩種,一種是袁湘琴那樣的,另一種是小龍女那樣的。劉亦菲是我的女神,我在看了她演的《神鵰俠侶》以後去看了原著,她就是我心裡小龍女的樣子。單純,清冷,和世俗不搭邊,就像是天上下凡的仙女,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那種,如果你要是問我誰是你的第一女神,小龍女。
《小時代》裡面的南湘,這不是一個多有營養的小說,但是我再迷戀郭敬明的時期看完了,我不喜歡林蕭,其實我跟林蕭差不多,所以我知道,林蕭真的不是多好的一個人。顧里,她太尖酸刻薄了,說得難聽點就是有點世俗。所以我喜歡南湘,長得好看,還有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氣質。
還有金庸小說《天龍八部》的王語嫣,怎麼說呢,有點代入感,因為劉亦菲出演過嘛,所以多多少少有點個人感情,但是王語嫣真的算是女神級別的人物了,好看,博學,精通各家武功絕學。
Ⅲ 《神鵰俠侶外傳之郭囊》的全文閱讀是什麼
神鵰俠侶外傳——女俠郭襄第三回
怒殺奸賊,巾幗本色
自爸媽死後,郭襄一夕間也長大了。二十幾歲的容顏,卻有著風霜之態。離開桃花島後,郭襄返回襄陽城,誓殺呂文煥這無恥之徒。
這一日,郭襄備好乾糧正准備前往尋找奸賊。幾個衣衫襤褸的小孩子擋住了她的道路,跪倒在地,不住磕頭:「大姐姐,給點吃的吧」,「姐姐,我好餓」其中一個約莫七、八歲的小姑娘一直在哭泣,也許是餓得太久了,臉上竟無一絲血色。郭襄慌忙把身上的干糧都拿出來。孩子們紛紛搶著,隨即便往嘴裡塞,狼吞虎咽。噎住了,還是不住地往嘴裡送,好像一鬆手,干糧就會不見似的。看到此處,郭襄想到:我何曾受過這樣的苦。伸手撫摸著一個孩子的腦袋,便問道:「你們爸媽呢?」那孩子說:「爸媽都死了,只剩我一個人了。」原來竟是和自己一樣家破人亡了。心下更是恨極呂文煥這奸賊。
提起短劍,飛奔而去。來到呂文煥府邸,只見門口幾個蒙古兵來回走動。心想:此時不便行事。於是順勢一坐等到夜黑下來。只見一黑影在月色中來回竄動。此乃林朝英所創輕功「洛神凌波」,腳法輕盈矯捷,與裘千仞「鐵掌水上漂」有過之而無不及。來到呂文煥書房,輕輕揭開瓦片,一陣笑聲傳來,只見一個蒙古著裝大漢舉著酒杯笑道:「呂兄,真是豪爽。」
呂文煥道:「哪裡,哪裡,小弟酒量淺薄。只是可惜了郭大俠。如果當時他不那麼頑固,現如今便可一起痛飲。郭大俠那可是義薄雲天。」
「呂兄,你也不差,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不必惋惜。」
「大哥說得極是。」接著又是一陣笑聲。
郭襄早已按捺不住,心道:狗賊,我爸爸豈是那種貪生怕死之徒,你豈能與他老人家相提並論,不容你這等小人侮辱。於是躍下房頂。一腳踢開房門,喝道:「受死吧。」蒙古大漢嚇得大喊:「來人,來人·····」郭襄短劍輕揚,飄身而近,姿態飄飄若仙,蒙古大漢待要再喊,已是瞬間斃命。呂文煥一看知是郭二小姐,便跪倒在地求饒道:「二小姐,饒命。」手裡卻悄悄握緊刀子,待郭襄分神,一刀刺去。郭襄喝道:「你這貪生怕死之徒,枉我爸爸誓死捍衛襄陽,卻因你毀之一旦,襄陽城內民不聊生,你倒好,在這作威作福,豈能饒你。」待要提劍刺去,呂文煥掀起桌子朝郭襄身上去,提起刀往郭襄身上砍去。郭襄劍招斗變,東趨西走,連削數劍。呂文煥還沒反應過來,便死在郭襄劍下。原來郭襄所使招數叫「四通八達」,當年見楊過在華山之巔傳授張君寶,便瞧在眼裡。這幾年思念楊過,無聊之時,竟將楊過這掌法變為劍法。
呂文煥死後,郭襄一把火,燒了他的府邸。次日,百姓家門口竟有銀兩在地,襄陽城牆上的元軍大旗也不見了。
Ⅳ 為什麼峨眉派的創始人是郭襄
這個結論出自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其中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豐的弟子俞蓮舟論起峨眉武術起源時說道:「恩師與郭女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後,就再沒見過面。恩師說,郭女俠心中念念不忘一個人,那便是在襄陽城外飛石擊死蒙古大汗的神鵰大俠楊過。郭女俠走遍天下,找不到楊大俠,四十歲那年忽然大徹大悟,便出家為尼,後來開創了峨眉一派。」
由於金庸本人巨大的影響力和他書中常以史實夾雜虛構講述故事的創作手法,使得他筆下的「野史」往往被很多人誤認為是「正史」。因此,「峨眉派是女俠郭襄所創,峨眉武術源自『九陽真經』」之類「小說家言」竟使很多讀者深信不疑。
一些讀者甚至穿鑿附會地說:「郭襄的武功傳至滅絕師太、紀曉芙、周芷若等後世,峨眉派的許多招式,也都具有女性的色彩。」其實,這種說法完全是將小說與現實混淆在一起了。
拓展資料:
《倚天屠龍記》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連載於1961—1962年的香港《明報》,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
《倚天屠龍記》以安徽農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為背景,以張無忌的成長為線索,敘寫江湖上的各幫各派、各種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國歷史上元朝的興衰和江湖道義、恩仇平行交叉起來。
《倚天屠龍記》把《明報》自《神鵰俠侶》以來所產生的影響進一步擴大,把讀者的眼光和注意力牢牢吸引和固定在了《明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