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亢州往事小說 有大結局嗎
大結局挺圓滿的呢,我覺得這個大結局給了我們一種好美好的交代,算是一個不錯的小說,希望以後能夠繼續追捧。
② 推薦幾本好看的穿越小說
有很多阿。。比如《絕色賭妃》《我的靈魂在古代》《花落燕雲夢》《木槿花西月錦綉》
《夢回大清》《不思量,自難忘》《人生若只如初見》《緣定三生》《恍然如夢》
《若相惜》(寫的是13黨的,)《瑤華》《走過,路過》《情迷大清F4
》《清風吹散往事如煙滅》
《剎那成永恆》
驚情三百年》《清風拂面》《當你踏入清朝》《清風火焰》
《緣如水》《人生若只如初見》《剎那芳華》《迷途/歸路》《踏沙行》
《顛覆大清之強人穿越
(惡搞劇)》《權傾天下(清宮)》《大清遺夢》
《步步驚心》《穿越時空之生死戀》《夢回大清之宛然》《悠悠我心(女主挺厲害的,什麼都會。)》
《夢轉紗窗曉(清穿小說,是清穿中不可多得的...)》《獨步天下》《瀟然夢》
《我的靈魂在古代》《閻醫(是空架的.還不錯我還滿喜歡的.)》《我是弱受我怕誰》
《穿越之絕色皇後》《穿越之我非儂妻》《穿越之全才皇後》《穿越只為遇見你》
《武林外傳之我是朱七七》《只愛白飛飛》《穿越之我做周芷若》《穿越之紫瞳戀人》
《穿越之走進武俠》《胭脂大宋》《殤情曲》(悲傷的,不過沒寫完.)《來自天國的交換日記》
《穿越古代之笑臉特務》《穿越之清澈迷夢》《穿越之殺手任務》《惡魔帥哥愛上我》
《酷龍王子-1度》《穿越時空之生死戀》《惡魔契約》《我替姐姐來愛你》
《冒牌小新娘》(這些都有些悲傷,但是結局還不錯喔。!)靈希的《香薰戀人》
滄月和江南的姐妹篇《風玫瑰》《荊棘王座》《佳期如夢2之海上繁花》
《君子一諾》《半妖憐》《穿越異時空的少女》
《穿越時空之戀》《穿越時空之旅》
《少女尋夫記》《穿越只皇後出宮》《跨過千年來愛你》(這是我比較喜歡的一本)
《情不自禁》<大魔法師都市游>
<宛若新生>(女主真聰明..反正我就是真喜歡女主.)
《月在迴廊之新月如鉤》|《穿越大唐之我會魔法》《穿越之痞子王妃》
《穿越之皇妃》《愛在千年歲月中》《若愛只是擦肩而過》《傾城逝》
《穿越之情陷耀王朝》《新一品修真》《吸血鬼少女》《微微一笑很傾城》《戀戀戀上他》
《這個王妃很欠扁》《愛到忘我是幸福》《黑道公主求愛記》《奸商莫菲菲》《何以笙簫默》《戰神王妃》
《小魔女的條件》《皇家魔女學院》《孤芳不自賞》《調皮搞怪女神醫》《杉杉來吃》《傾城別傳》
《燈火闌珊》《名門俏新娘》〈募然回首〉〈你在我的左手邊》《如過愛下去》《神仙也有江湖》
《說了不再愛》《執手千年》《執子之手》《醉愛紅塵》《醉玲瓏》《決紅塵》,《坐眼微笑右眼淚》..
還有很多的,但是我都記不住了.因為我看書是不看名字的,
看的好看的就看.這些都是我看了還不錯的,不知道你喜歡不,
大多都是清穿的.空架的也有.
③ 靜州往事百度小說不能看
電子書5M全本 網路網盤 提取碼:pvcq 聊完王橋的故事,楚小昭擔心地看著張曉婭,道:「他回們夫妻倒是有答一個團圓的結局,你怎麼辦?」 張曉婭嘆息一聲,隨後又笑道:「所有人的人生都不是圓滿的,或許我的白馬王子就在前面等著我。」 (全書完)
④ 求九州系列小說九州縹緲錄的全集1-6 已有的捭闔錄 往事錄 還有星野變、鐵甲、歌行者、燕子焚最後的
都有,我自己整理的。望採納,謝謝
鐵甲依然在!
⑤ 哪些魯迅的作品體現了他的人道主義
魯迅自1907年開始文學活動,至1936年逝世,近30年間留下700多萬字的著作、譯作,加上日記和書信約1000萬字以上。他創作了短篇小說集兩本:《吶喊》、《彷徨》;歷史小說集一本:《故事新編》;散文詩集一本:《野草》;回憶往事為主的散文集一本:《朝花夕拾》,以上共計35萬字。魯迅的主要精力用於雜文創作,共出雜文集16本,計有:《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集外集拾遺》等,雜文創作在他一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雜文近700篇,約135多萬字,佔全部創作的80%,歷時18年。他整理、輯錄出版的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集五本:《嵇康集》、《會稽郡故書雜集》、《小說舊文鈔》、《古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集》;有關中國古典文學史研究論著兩本:《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以上共約80萬字。翻譯、介紹10多個國家的長、中篇小說和童話九本,短篇小說和童話78篇,戲劇兩本,文藝論著8本,短篇論文50篇,以上共約310多萬字。陸續發現的未收進集子的文稿約有60多萬字。魯迅接待過大約500多名來訪的青年,親手拆閱了約1200個青年給他的來信。他親自回信約有3500多封,現在能收集到的只有1400多封,約80萬字。他從1912年5月5日至1936年10月的日記(其中1922年佚),未作字數統計。此外,魯迅所編輯的報刊、雜志、叢書約40種,為青年作者寫序或跋的書約50多種,為青年校閱、編選和介紹書稿有54種。魯迅病逝後,1938年出版的《魯迅全集》計20卷。新中國成立後,出版《魯迅全集》分為作品集10卷,譯文集10卷,日記2卷,書信集1卷。魯迅的許多作品曾被譯為英、日、俄、法、世界語等50多種文字,成為我國在世界上影響最大的作家。魯迅在我國文壇上堪稱前無古人、後世之師的曠代巨星。關於魯迅雜文集的命名魯迅的雜文集,自行編稿並擬集名的,計十四本。這些雜文集的命名,或比喻,或引用,或反語,或拆字,詼諧風趣,警辟深沉,諷刺強烈,揭露深刻。關於雜文集的命名,魯迅編集時大多自行作過解說。
魯迅的作品名稱大都與當時的寫作歷史背景密切相關,且含義十分深刻。
《吶喊》:《吶喊》魯迅的第一部小說集,寫於1918——1922年「五·四」運動前後,魯迅說他「吶喊」幾聲,目的在於慰藉那些斗爭中「賓士的猛士」,使他們勇敢直前。作者創作《吶喊》的目的是:慰藉那些在寂寞里賓士的勇士,使他不悼於前驅。他應《新青年》編委的約請,「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中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又說:「既然是吶喊,則當然須聽將令的了」。
《彷徨》:《彷徨》寫於「五·四」運動後新文化陣營分化的時期。原來參加過新文化運動的人,「有的退隱,有的高升,有的前進」,魯迅當時象布不成陣的游勇那樣「孤獨」和「彷徨」。《彷徨》表現了他在這一時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後來在《題〈彷徨〉》一詩中說:「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 ,荷戟獨彷徨。」這便是題名《彷徨》的來由。他在《彷徨》書扉頁上引用《離騷》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摩羅詩力說》:論文《摩羅詩力說》中「摩羅」,梵文音譯,「天魔」之意,歐州稱為「撒旦」。本來是有些人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詩人拜倫的稱呼,後來「凡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而為世所不甚愉悅者悉入之」。所謂「摩羅」詩人也就是造反詩人。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中「費厄潑賴」,是英語fairplay的音譯,原為體育比賽或其它競技所用之術語,意為:光明磊落的比賽,不要用不正當的手段,而林語堂、周作人就把競技比賽的規則搬到政治舞台上來。這里轉意為:對敵人要講寬大,不要窮追猛打。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裡著名私塾。魯迅12歲在這里求學,塾師是壽鏡湖老先生。三味書屋,是三長間的小花廳,本是壽家的書房。壽鏡吾老先生在此坐館教書長達六十年。 「三味書屋」之味:魯迅先生在他的散文名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面所提到的「三味書屋」,在浙江紹興城內魯迅先生故居附近,是魯迅先生少年時期讀書的地方。那麼,為何叫「三味書屋」呢?原來,「三味」取自「讀經味如稻、梁,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音希海,即醋和肉醬)」的古語。其大意是:讀四書五經之類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讀史記味如喝美酒吃佳餚:讀諸子百家之類的書,味如醬醋(好比烹調中的佐料一樣)。「三味書屋」的橫匾是清代乾嘉年間的著名書法家梁山舟書寫的。當時,匾的兩旁還懸掛著這樣一副木刻的對聯:「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讀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是指:讀經典像吃主食;讀歷史像吃菜餚;讀其它像加調料。關於「三味」:魯迅的私塾老師(三味書屋)壽鏡吾老先生的後人說,「三味」是指在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當老百姓,不去當官做老爺;「菜根香」就是滿足於粗菜淡飯,不嚮往於山珍海味的享受;「詩書滋味長」,就是認真體會詩書的深奧內容,從而獲得深長的滋味。
《墳》:《墳》雜文集,寫於1907年——1925年間,魯迅之所以要出版這些舊文,是因為「有人憎惡著」;同時也作為生活一部分的痕跡收斂起來,「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墳,一面是埋藏,一面是留戀」。
《熱風》1925年11月編定。關於集名,魯迅解釋道:「無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諷刺相去本不及一張紙,對於周圍的感受和反應,又大概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的;我卻覺得周圍的空氣太寒冽了,我自說我的話,所以反而稱之為《熱風》。」《熱風》收1918年至1924年雜文,編集時,魯迅對現狀一如往日,感到「寒冽」,以「熱風」作喻,正反映了魯迅主張深刻批判社會,促醒人們去改革社會的熱烈願望。
《華蓋集》1925年12月編定。《華益集續編》1926年10月編定 。分別收1925、1926年來文。舊時迷信說法,將人的運氣好壞稱為「交華蓋運」。魯迅解釋集名道:「人是有時要『交華蓋運』的。……在和尚是好運:頂有華蓋,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華蓋在上,就要給罩住了,只好碰釘子」。魯迅寓居北京時期,受到北洋軍閥政府的迫害與文化幫凶的攻擊,可謂運命多舛,釘子常碰:「被沙礫打得遍身粗糙,頭破血流,而時時撫摸自己的凝血」,然而,「偏不遵命,偏不磕頭」。以「華蓋」作集名,幽默風趣之中,「無非藉此釋憤抒情』。另外三二年作《自嘲》詩中「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之句,可與集名印證。
《野草》:1924年——1926年,他「有了小感觸,就寫些短文,誇大點說,就是散文詩,以後印成一本,謂之《野草》」。自從有了《野草》才真正為現代散文詩奠定了基礎。《野草》是魯迅的一部散文詩集,共收入作品24篇。《野草》是魯迅所有作品中最難懂的一部。之所以難懂,主要是因為作者使用了一系列獨特的藝術手法。《野草》題目的含義,野草的花、葉不美,但很頑強生長的野草,來比喻自己寫的這23篇作品,也可以說把自己的作品比喻為野草,也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含義。《野草》是《彷徨》的姊妹篇,前者是散文詩,後者是小說。
《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魯迅創作的以回憶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生活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10篇散文,寫於1926年6月至11月間,最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目發表在《莽原》半月刊上,1927年5月編訂成書時,改名為《朝花夕拾》。《朝花夕拾》題目意義:「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從記憶中抄出來的意思」。據魯迅說:「《朝花夕拾》的文章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朝花夕拾》是關於魯迅生平史實的第一手資料,我們可以從中看到早年魯迅的完整形象。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說:「魯迅先生無心作詩人,偶有所作,每臻絕唱」。《朝花夕拾》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是他中年以後回憶青少年時期的往事之意。
《墳》1926年10月編定。收1907年至1925年雜文。魯迅初期雜文多收其中。1927年始出版。魯迅說「過去已經過去,神魂是無法追躡的,但總不能那麼決絕,還想將糟粕收斂起來,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墳;一面是埋藏,一面也是留戀」。《墳》收作者十餘生間的雜文,喻其為「糟粕」,當然是自謙之詞。對那些舊制度的維護者,「放一點可惡的東西在他眼前,使他有時不舒服」、「得到一點嘔吐」,這些話,道出了《墳》的命名意圖。
《答有恆先生》:雜文《答有恆先生》寫於1927年9月4日,有恆,即時有恆。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信,它既是魯迅世界觀轉變的明顯標志,又是他更深入、更執著地進行社會批判的進軍令。《答有恆先生》代表魯迅的思想達到空前的高度。《答有恆先生》的發表為當時的思想文化界樹起了一面標志著堅持革命繼續的旗幟。
《而已集》1928年10月編定。魯迅編訖《華蓋集續編》時,作過一首揭露北洋軍閥及其御用文人的詩:「這半年我又看見了許多血和許多淚,然而我只有雜感而已。淚揩了,血消了;屠伯們逍遙復逍遙,用鋼刀的,用軟刀的。 然而我只有『雜感』而已。連『雜感』也被『放進了應該去的地方』時,我於是只有『而已』而已!」該集收1927年雜文。後來,魯迅說過:「我是在二七年被血嚇得目瞪口呆,離開廣東的,那些吞吞吐吐、沒有膽子直說的話,都載在《而已集》里。(《三閑集·序言》)作者將兩年前的詩移來「作為一九二七年雜感集的題辭」,寓意極深。「而已」,這個燃燒著諷刺烈火的書名,正表示著對1927年國民黨反動派叛變革命、屠殺人民的罪行的強烈揭露與深沉悲憤。
《二心集》:《二心集》作於1930年左右,國民黨反動派加緊對革命文藝的鎮壓,對魯迅更是造謠污衊,還編《文藝貳臣傳》攻擊他。魯迅承認自己是統治階段的「貳臣」,並以此自豪,故把自己的書取名《二心集》。《二心集》1932年4月編定。 1930年5月7日,《民國日報》載署名「男兒」的。《文壇上的貳臣傳》一文,惡毒攻擊魯迅「為了盧市」「被共產黨屈服」,文章描摹魯迅既受反動文人攻擊,又受「左聯」內部宗派主義指責的處境,以「貳臣」奚落諷刺之。魯迅反擊道:「御用文學家給我這徽號,也可見他們的『文壇』上是有皇帝的」。這就一針見血地點出了「男兒」之類御用文人的主子。魯迅公開宣告:「以為唯新興的無產者才有將來」。以「二心」作集名,以示對反動統冶者懷著「攜貳」的心思,與他們勢不兩立,而堅定地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本集收1930年至1931年雜文。
《三閑集》1932年4月編定。收1927年至1929年雜文。1928年,魯迅與創造社展開了革命文學論爭。創造社成仿吾1927年在《完成我們的文學革命》一文中,指責「魯迅先生坐在華蓋之下正在抄他的小說舊聞」,是「以趣味為中心」,「它所暗示著的是一種在小天地中自己騙自己的自足,它所矜持著的是閑暇,閑暇,第三個閑暇。」針對這種指責,魯迅反駁道:「成仿吾以無產階級之名,指為『有閑』,而且『有閑』還至於有三個」,是一種「鍛煉周納法」。「編成而名之日《三閑集》,尚以射仿吾也。」另一方面,魯迅也確認,創造社「救正」了自己「只信進化論的偏頗。可見,《三閑集》的命名脫胎於革命文學陣營內部的文學論爭。
《南腔北調集》:《南腔北調集》雜文集,寫於1932——1933年間。當時,上海有人對魯迅進行百般污衊和惡毒攻擊。說他說話口吃和用語南腔北調。魯迅說:「真的,我不會說綿軟軟的蘇台,不會打響亮的京腔,不入調,不入流」,是指他說話決不迎合反動派,不討好那些無聊文人,而是「橫眉冷對千夫指」。
《華蓋集》:《華蓋集》「華蓋」為星名。星相學家說,和尚交華蓋運,是成佛的好運。「但俗人可不行,華蓋在上,就要給罩住,只好碰釘子。」魯迅在《自嘲》詩中也說:「運交華蓋欲保求,未敢翻身已碰頭」,藉此來說明自己收在《華蓋集》里的短文,多是受到重重阻礙,經過艱辛斗爭才得到發表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反動派的憤滿之情。
《偽自由書》1933年7月編定。收1933年1月至5月雜文。本集中的雜文均發表於《申報》副刊《自由談》。魯迅尖銳指出:「《自由談》並非同人雜志,『自由』更當然是一句反話。」即以魯迅的文章而論,涉及時事,或遭刪節,或不能發表。名集為《偽自由書》,意思是並無言論的自由,這正是對國民黨反動派文化圍剿的有力揭露。
《南腔北調集》1934年2月編定。上海一署名「美子」的文人在《作家素描》中寫道:「魯迅很喜歡演說,只是有些口吃,並且是『南腔北調』。」對此,魯迅諷刺道:「我不會說綿軟的京白,不會打響亮的京調,不入調,不入流,實在是南腔北調」。魯迅的話表明了他不願隨波逐流,鄙薄那些迎合、討好反動派的無聊文人的品質。信手拈來的這個集名,詼諧幽默之中,寄託著對敵人的鄙視,表示了不妥協的態度。該集收1932至1933年間雜文。
《准風月談》1934年10月編定。為1933年6月至11月發表於《申報》副刊《自由談》上的雜文。1933年5月始,反動派對《自由談》壓迫日緊,於是,編者「吁請海內文豪,從茲多談風月,少發牢騷。」這以後,魯迅仍用各種筆名,在《自由談》上發表雜文。結集時,魯迅總結道:「想以一個題目限制了作家,其實是不可能的」,「談風雲的人,風月也談得。」魯迅的雜文,正是一篇篇「不能正如尊意」的風月談,也就是說,是借談「風月」之名,而行談「風雲」之實,從春風秋月中談出政治風雲來。所謂「准風月」者,其實是一句反語。
《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魯迅生命的最後三年中,寫了《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且介」即「租界」之意。最後一本是他逝世後由許廣平(許廣平於1898年,即清光緒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出生在廣東一戶漸趨沒落的仕宦之家)編輯。《且介亭雜文》是於1934——1936年間寫成的雜文,共三本。當時魯迅住在上海四川北路的山陰路亭子間,當時被稱為「半租界」。「且介」二字均取「租界」二字的各一半,「且介亭」即「半租界的亭子間」之意。《且介事雜文》(二集、末編)1935年12月編定。三本雜文集分別收1934年、1935年、1936年雜文。前二集之《序言》文末皆書:「記於上海之且介亭。」魯迅當時住上海北四川路,這是帝國主義越出「租界」范圍以外修築馬路的區域,當時被稱為「半租界」。「且」者,「租」之右半;「介」者,「界」之下半。「且介亭」即「半租界里的亭子間」的意思。《且介亭雜文》是「在官民的明明暗暗、軟軟硬硬的圍剿『雜文』的筆和刀下的結集。」
《花邊文學》1936年1月編定。收1934年雜文。報紙的短評,刊出時往往圈以花邊,以示重要;「花邊」也是銀元的別名。魯迅當時發表文章多用筆名,文學青年廖沫沙未知其詳,化名「林默」發表《論「花邊文學」》一文,對「花邊」不無微詞。魯迅說:「這一個名稱,是和我在同一營壘里的青年戰友,換掉姓名掛在暗箭上射給我的」,即指此事。當然,這里有些誤會的成分,魯迅以「花邊文學」為集名,亦不無諷刺之意。
《海上述林》:1936年10月18日,魯迅已經生命垂危,當時任《譯文》雜志主編的黃源前來看望,並訴他托他在《譯文》刊登的廣告登出來了。這則廣告是《介紹〈海上述林〉》一文。《海上述林》是魯迅為瞿秋白烈士所編的一部譯文集,他還用了「諸夏懷霜社」的名義出版。「霜」是秋白的原名,「諸夏懷霜」意即全中國都懷念瞿秋白。沒想到,這則廣告竟成為魯迅先生一生中最後看過的文字。第二天(即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時25分,魯迅就不幸與世長辭了
⑥ 《寄小讀者》全文
《寄小讀者》全文如下。
似曾相識的小朋友們:
我以抱病又將遠行之身,此三兩月內,自分已和文字絕緣;因為昨天看見《晨報》副刊上已特辟了「兒童世界」一欄,欣喜之下,便借著軟弱的手腕,生疏的筆墨,來和可愛的小朋友,作第一次的通訊。
在這開宗明義的第一信里,請你們容我在你們面前介紹我自己。我是你們天真隊里的一個落伍者——然而有一件事,是我常常用以自傲的:就是我從前也曾是一個小孩子,現在還有時仍是一個小孩子。為著要保守這一點天真直到我轉入另一世界時為止,我懇切的希望你們幫助我,提攜我,我自己也要永遠勉勵著,做你們的一個最熱情最忠實的朋友!
小朋友,我要走到很遠的地方去。我十分的喜歡有這次的遠行,因為或者可以從旅行中多得些材料,以後的通訊里,能告訴你們些略為新奇的事情。——我去的地方,是在地球的那一邊。我有三個弟弟,最小的十三歲了。
他念過地理,知道地球是圓的。他開玩笑的和我說:「姊姊,你走了,我們想你的時候,可以拿一條很長的竹竿子,從我們的院子里,直穿到對面你們的院子去,穿成一個孔穴。我們從那孔穴里,可以彼此看見。
我看看你別後是否胖了,或是瘦了。」小朋友想這是可能的事情么?——我又有一個小朋友,今年四歲了。他有一天問我說:「姑姑,你去的地方,是比前門還遠么?」小朋友看是地球的那一邊遠呢?還是前門遠呢?
我走了——要離開父母兄弟,一切親愛的人。雖然是時期很短,我也已覺得很難過。
倘若你們在風晨雨夕,在父親母親的膝下懷前,姊妹弟兄的行間隊里,快樂甜柔的時光之中,能聯想到海外萬里有一個熱情忠實的朋友,獨在惱人凄清的天氣中,不能享得這般濃福,則你們一瞥時的天真的憐念,從宇宙之靈中,已遙遙的付與我以極大無量的快樂與慰安!
小朋友,但凡我有工夫,一定不使這通訊有長期間的間斷。若是間斷的時候長了些,也請你們饒恕我。因為我若不是在童心來復的一剎那頃拿起筆來,我決不敢以成人煩雜之心,來寫這通訊。這一層是要請你們體恤憐憫的。
這信該收束了,我心中莫可名狀,我覺得非常的榮幸!
冰心
一九二三年七月二十五日
《寄小讀者》主題:歌頌童真;歌頌母愛;歌頌自然;歌頌祖國。心物相映 ,情景交融。以自然、童真為主題。這樣的主題恰好顯現了冰心女士創作的思想內核:愛的哲學。
評價:冰心女士散文的清麗,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純潔,在中國算是獨一無二的作家了……(她)對父母之愛,對小弟兄小朋友之愛,以及對異國的弱小兒女,同病者之愛,使她的筆底有了像溫泉水似的愛情。——郁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