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現代文小說閱讀訓練(有答案)
父親的救援
張銘書
⑴1992年,我在地區高師讀書,父母親在老家種田。父親為貼補家用,不顧多年腰疼的老毛病,農忙之餘幫人跑起了長途貨運。這年父親已46歲。
⑵正是這年,出了一件大事,父親至今還清晰地記得當時所有的細節。
⑶那天正好是寒露,陰歷的八月二十九。天黑且下著雨的時候,父親從外地跑車回來。剛一進村,就看見村支書迎頭擋在車燈前面,朝父親一個勁兒地擺手。父親趕緊剎車。支書一臉焦急地說:「快!你娃出事了!」原來他剛剛從電視里插播的緊急通告里看到:一個20歲左右的小伙,在本市遭遇車禍,被緊急送往市一院,司機已逃逸,小伙身上只找出一些零錢,另有一本學生證,望家人緊急聯系。學生證上寫著我的名字,所以支書便急吼吼地來找我父親。
⑷父親的臉迅速變得煞白,他蹲在車下先抽了兩分鍾煙,然後抬頭問支書:「你家裡還有多少錢?」支書說:「也不太多。」父親說:「有多少拿多少吧。」幸好父親身上還裝著代收的幾千元貨款。
⑸父親不敢讓我母親知道,家也沒回,當即發動車,准備直奔市一院。車開到鎮子上,不敢再開了,因為手抖得太厲害。就從街上找到他的一名老戰友,幫忙駕車直撲市裡。從小鎮到市區僅八十公里,一個小時後就到了。
(6)主治醫生馬上催他火速往住院部繳錢:「傷情非常嚴重,需立即手術,如果再晚幾個小時聯系不到家人,雙腿將很難保住。」
⑺父親再也隱忍不住,眼淚嘩一下傾倒了滿臉。他跌跌撞撞地趕緊往繳費處跑。【示例:「再也」、「眼淚嘩一下傾倒」、「跌跌撞撞地趕緊」、「跑」等詞,寫出父親在得知「我」傷勢如此嚴重後的巨大悲痛,再剛強的父親也承受不了如此的打擊。】
⑻從繳費處回來,父親不顧護士的攔阻,硬闖進急診室。
⑼父親看到的是一張清秀的面容。人已昏迷過去。父親的心裡「咯噔」一下,因為他發現這個小伙並非他兒子——也就是說,並不是我。父親從裡面退出來,反復端詳從小伙身上找出的那張學生證,學生證上的照片和名字都是我的,沒有錯呀。父親迷惑了。
⑽這時來了幾名警察,警察告訴父親,這個小伙的身份剛剛弄清了,原來是一名小偷,之前在公交車上偷了幾個學生的東西,被人發覺後就跳車狂奔,他做賊心虛,已經把所有追趕的人都甩掉了,還是不停地飛跑,結果就跑到了一個車輪下了。
⑾【A】父親這才鬆了一口氣。整個人虛脫得一身大汗,癱坐在門口的石頭台階上,再也站不起來。
⑿這時,父親的戰友提醒道:「病人不是你兒子,你繳的住院押金怎麼辦?」
⒀父親說:「當然要退了,他偷了我兒子,還害得差點嚇死我,哪能再給他白扔錢?」
⒁父親就到收費處去退錢。收費處讓父親找主治醫生開退費說明。主治醫生刷刷幾筆就開好了。
⒂父親卻猶豫起來,說,算了,這錢我不退了,你們接著給他治吧,長得那麼漂亮的小夥子,要是少了兩條腿多可惜呀,他家裡應該也有父母,他的父母也一定會疼得心慌。
⒃小伙的手術順利進行。
⒄此時已是深夜,雨也停了,父親想來學校找我,又怕打攪我睡覺,就和戰友在車里胡亂擠了一宿。【B】第二日早上才來學校,看見我後,沖上來就緊緊抱了我一下。父親一貫性格剛強,平時很少流露感情,這次擁抱,還是我有記憶以來的第一次。
⒅那小伙在醫院的精心治療下,恢復得很好。小伙出院那天,陽光燦爛。他尋到我家,給我父親磕了仨響頭,非要認我父親為乾爹。
⒆我父親擔心他再學壞,就讓他跟自己學開車。
⒇現在,十多年過去了,他已成為本市運輸業非常叫得響的一位老闆,去年,還被市裡評為「年度最具愛心十大人物」之一。
(選自《小小說選刊》2008年第1期)
10.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小說的內容。(3分)
▲
11.文章第15段說「父親卻猶豫起來」,結合上下文,說說父親猶豫的原因。(3分)
▲
12.仿照對文章第7段畫線句的評注,從文中另外兩處畫線的句子中選擇一處,任選一個角度加以評注。(3分)
我選( ▲ )處,評註: ▲
13.文中的父親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說說父親是個怎樣的人?(3分)
▲
14.聯系全文,小說標題「父親的救援」有什麼含義?(4分)
答案: ▲
10.(3分)父親決然救援一個偷了自己兒子錢出車禍的小偷,並使他走上正途。(大意對即可。)
11.(3分)父親想到了小夥子如果得不到及時醫治就得失去兩條腿,他的未來要受到嚴重影響;同時想到小夥子的父母如果知道小夥子的遭遇也會疼得心慌。(答出一點2分,答出兩點得3分,意思相近即可,引用原文亦可。)
12.(3分)示例:我選【A】句,評註:「才」、「虛脫」、「癱坐」、「再也」等詞寫出了真相大白後,父親緊綳的心弦一下子松開了,驚人的狂喜和驚人的打擊給父親帶來的情感變化是如此巨大。
我選【B】句,評註:「才」、「沖上來」、「就」、「緊緊」等詞寫出父親見到安然無恙的「我」內心的狂喜,這劫後重生的巨大幸福感使一向剛強的父親不禁真情流露。(評注角度不限,理解正確即可。)
13.(3分)勤勞、寬容(有愛心、善良)、愛家人。(答出兩點即可得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給分)。
14.(4分)一指父親用借來的錢救了小夥子的生命;二指父親用他的寬容和愛心拯救了小夥子的靈魂(精神)。(每點2分,意思相近即可)。
『貳』 找缺點閱讀理解答案
22請為文中(1)、(2)處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在下面的橫線上。(2分)(1) (2) 23文章認為專,缺點與屬弱點有兩點不同,一是 ; 二是 。(2分)24第③段運用哪些論證方法?作用是什麼?(3分)25第⑦段中「利用自己的弱點是彌補,是反彈」這句話該如何理解?(3分)26根據文意,簡要說說應該怎樣珍惜弱點。(3分)參考答案:22.貿然 ; 缺憾 23.缺點是行為道德上的不足之處,弱點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處;缺點可以改正,可以克服,弱點與生俱來,還要伴人一生 24.舉例論證;對比論證;證明了事物的某方面愈弱,它的反方向愈強(弱點也是強點) 25.利用自己的弱點能填補自身的不足;能把弱點變成強點26.正視自己的弱點;利用自己的弱點;避免自己的弱點被別人利用
『叄』 忽略 閱讀答案 怎樣理解小說的題目『忽略』
雙重意義:一是媽媽只看到了紫羅蘭的美,卻忽略了小小的瓜苗;二是媽媽忽略了孩子心中美好的夢想與憧憬。
『肆』 小說閱讀訓練《狗》的答案
狗狗旺發跡後養了一條狗。 狗是狼狗,高大、兇悍,狗旺的個子也是高高的,大塊頭,於是狗旺和狗站一起便應了那人高馬大的話,當然,在這兒馬應改作狗。村裡人對狗旺是怎樣發跡的不大清楚,既不見他勞累操作,也不見他終日奔波,倒是清閑得很,成天和三五個不知哪路來的朋友牽了狗玩。村上別的人家也是養了狗的。狗旺把狗牽出去,見了別家的狗便發一聲唿哨,於是他那狼狗便雄赳赳沖上去,初時有些狗也敢搏鬥,但往往被那狼狗咬得遍體是傷;久了,不再有狗敢搏鬥了,見了,望風而逃。那些狗的主人便憤憤不平。當然,也僅僅在心裡作不平狀。 見了人狗旺也會沖他的狼狗發一聲唿哨,於是那狗仍雄赳赳地向人撲去;於是被撲的人或驚慌失措或東躥西逃或跌跌倒倒或臉色煞白魂飛魄散。不過當狗快追到人的身邊時狗旺還是會發一唿哨把狗喝住的,於是對方便氣喘吁吁地罵: 「 狗旺,你媽的不是人。 」 狗旺不惱,笑一下,回答: 「 跟你開個玩笑嘛,又不當真。 」 若是邊上有狗旺的朋友在,便會幫腔: 「 狗旺看得起你才跟你開玩笑。 」 對方便掉轉身,吐口唾液呸一聲。 這樣說便讓人很氣憤,於是說: 「 你不管,我以後見著那畜牲打死它。 」 「你敢。 」 狗旺大喝一聲。 說話的人忽然就不敢說了。 抓狗旺的那天還抄了家,搜出許多文物古玩。於是村裡人曉得狗旺為什麼白天清閑得很,原來他專在晚上做勾當,挖人家的墳撬人家的棺材板。這種罪是要判刑的。狗旺一去不歸,於是孤單了那狗,整天莫名其妙地叫。有一天晚上還叫,當時是夏天,大家在外頭坐著歇涼,狗叫起來吵人,大家煩了,都罵 「 那畜牲。 」 還有人說一聲: 「 去打死它,看它還叫不。 」都點頭。 狗於是被打死了。 出了院子大夥興高采烈,有人說: 「 這畜牲早該打死它。 」 這話說完大家忽然不做聲了,還有人低下頭,當中一位拿眼四處瞅瞅,見大家不再像剛才那樣興高采烈。 2.小說多處運用了前後對比的寫法,請寫出兩例加以說明。 4.下列對這篇小說的賞析,有誤的兩項是( )() A.小說標題是《狗》,其主旨卻在於寫人。文中大量的篇幅寫狗的猖狂,目的是為了襯托村人打狗的勇敢。B.小說《狗》里的 「狗」 有很多:一條是狗旺的狼狗,另一條 「狗」 就是狗旺,就連一些村人也帶有狗的奴性。C.狗旺被公安局抓走後,村人突然都變得勇敢了,這說明村人在政策的感召下覺醒了。D.小說寓意深刻,構思精巧,語言流暢,不失為一篇佳作。 E.這篇小說很有點寓言的味道,它令我們想到的,不僅是這一撥 「 村裡人 」 ,而且包括我們自己。 《狗》這篇小說,表面是寫狗,主旨卻在於寫人。文中用大量的篇幅寫狗的猖狂,目的卻在反襯人的怯懦。小說《狗》里有很多條 「狗」 :一條是狗旺的狼狗,這畜牲兇悍地咬狗、撲人、嚇小孩;另一條 「狗」 就是狗旺,他縱容他的狼狗橫行鄉里,還「 專在晚上做勾當,挖人家的墳撬人家的棺材板 」 ;就連一些村人也帶有狗的奴性,人被狗欺凌,沖著狗旺只敢 「 掉轉身,吐口唾液呸一聲 」 ,沖著狗旺的狼狗也只敢 「 把腳跺兩下 」 ,做個 「 假動作 」 ,而當狗旺被公安局抓走後,面對一條 「 喪主之犬 」 ,村人突然都變得勇敢了,這更反襯出村人的怯懦。這篇小說很有點寓言的味道,它令我們想到的,不僅是這一撥 「 村裡人 」 ,而且包括我們自己。
『伍』 小說閱讀理解文段作用分析,答題技巧
現代文閱讀中常見的關於段落作用的題型之答題技巧
(一)開頭段的作用
一、如開篇點題,首段作用:總括全文,點明主旨,或者表達與主旨相關的某種感情。
例:廣東卷《壺口的黃河》:文章開頭從「中國的水」寫到黃河,再寫到「壺口的黃河」,這樣安排有什麼作用?
在中國看水,看中國的水,最好到黃河。九寨溝的水顯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點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裝飾物。也許,中國的水應是黃色的,和我們中國人的皮膚一樣;而黃河也只有到了這兒,才成了真正的黃河!
答案:通過對比手法的運用,突出壺口的黃河最有「中國味」,點明主旨,總領全文。
二、如開篇沒點題,首段作用:引出下文,或與下文形成對照,或為下文做鋪墊。
例:山東卷《溯源》第18題:文章用鮭魚的溯源開頭,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有一種鮭魚,幼小時,成群游出河源地帶,順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後,又成群溯流而上還歸河源,在那裡交配、產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撓,鮭魚總是捨命克服。有時溯至斷岩,便從水中騰躍入空,直到躍越岩上的河段,繼續溯流歸源,回到原產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傳遞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後,幼魚又重復著同樣的出海、溯源和回歸。
我從電視上看到有關鮭魚的報導,真是看得我驚心動魄。到底是什麼促使鮭魚回歸呢?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
人呢?人又何嘗不然?
答案:通過比較,引出下文人類的歸本還源
三、如開篇景物描寫,首段作用:結構上,它起鋪墊作用;景物描寫上看,勾勒環境,提供背景,或渲染氣氛。
例:07廣東卷《泥濘》:文章在開頭花了不少筆墨描寫雪,這樣寫有哪些作用?
北方的初春是骯臟的,這骯臟當然緣自於我們曾經熱烈贊美過的純潔無瑕的雪。在北方漫長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場又一場的雪,它們自天庭伸開美麗的觸角,纖柔地飄落到大地上,使整個北方沉淪於一個冰清玉潔的世界中。……
然而春風來了。春風使積雪融化,雪在這時候將它的兩重性毫無保留地暴露出來:它的美麗依附於寒冷,因而它是一種靜止的美、脆弱的美;當寒冷已經成為西天的落霞,和風麗日映照它們時,它的醜陋才無奈地呈現。……
我熱愛這種渾然天成的泥濘。
答案:突出了雪美麗與醜陋的兩重性,為泥濘的出現作鋪墊(從寫熱愛雪到熱愛泥濘)。
四、如開篇連續發問,首段還兼有引人入勝或發人深思的作用。
例:《峭壁上的樹》:文章在開頭連續發問,這樣寫 有什麼作用?
是為了擺脫那飢寒交迫的日子,你才無可奈何地跳下懸崖?是為了免遭那被俘的恥辱,於彈盡糧絕之後你才義無反顧地投落這峭壁?
那一天你確實跳下來了,像俯沖搏獵的雄鷹,像劃破靜夜的流星。然而,你並沒有死,一道峭崖壁縫救助了你,一捧貧瘠的泥土養育了你。生根、發芽、長葉……從此,你就在這里安家落戶,日日夜夜,年年歲歲,終於頑強地活了下來,長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風景。這便是故鄉那座大山的懸崖峭壁上的一棵搖曳在我記憶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棗樹。
五、如開篇連續感嘆,首段還兼有強烈的抒情作用。
例:《野菊花》:文章的開頭有什麼作用?
①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②有誰見過這般豪放壯烈的花雲?有誰聞過這么沉鬱凝重的葯香?那樣潑潑辣辣地開。一簇一簇,一灘一灘,一坡一坡,燦爛輝煌!
⑥野菊花自有野菊花不惑無悔的性格和氣質。
⑦她不禁錮自己……
⑧她不固守現狀……
答案:它不僅總括全文,開篇點題,而且表達了作者的驚喜之情和對野菊花的贊美之情。
(二)結尾段的作用
①一般是總結全文,照應題目,點明主旨,深化中心,呼應開頭,或兼而有之。
②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發人深思。
③也有暗示主題或者強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解題思路:
(1)結尾段與開頭、題目比照,尋找結構關系:
照應題目、呼應開頭(首尾呼應)
(2)結尾段與全文、主旨比照,理清二者關系:
總結全文、點明主旨、暗示主題、深化中心
(3)結尾段表現作者的情感。
例:結合對全文內容的把握,分析最後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
明月清泉自在懷 賈平凹
(首段)讀王維的《山居秋瞑》時年齡還小,想像不來「松間明月」的高潔,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麼樣。母親說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風景畫,要我好好背,說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雖將詩句背得滾瓜爛熟,其意義依然不懂。什麼空山、清泉、漁舟這些田園風物也只是朦朧,而鄉野情致則更模糊了。
(尾段)「明月松間照」,照一片嫻靜淡泊寄寓我無所棲息的靈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細浪淘洗我勞累庸碌之身軀。浣女是個好,漁舟也是個好,好的質地在於勞作,在於獨立,在於思想——這是物質的創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答案:(1)進一步解悟並引申了《山居秋暝》的詩意,並借浣女和漁人的活動,說明了精神的空靈來源於物質的創造和人格的獨立。(2)照應了題目,升華了主旨。(內容4分,形式2分)
(三)中間段的作用
一、比較短,作用:承上啟下(過渡)。注意要答出上下文的內容。
例:07江西卷《泰山很大》第17題:「寫風景,是和個人氣質有關的」,這句話在全文結構上起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
描寫泰山是很困難的。它太大了,寫起來沒有抓撓。三千年來,寫泰山的詩里最好的,我以為是《詩經》的《魯頌•閟宮》:「泰山岩岩,魯邦所詹。」 ……
寫風景,是和個人氣質有關的。徐志摩寫泰山日出,用了那麼多華麗鮮明的顏色,真是「濃得化不開」。但我有點懷疑,這是寫泰山日出,還是寫徐志摩?我想周作人就不會這樣寫。周作人大概根本不會去寫日出。
我是寫不了泰山的,因為泰山太大。 ……
答:這句話在文章結構上承上啟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對上文不同文人所寫泰山的歸結;另一方面它開啟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認為寫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進而轉入對泰山封禪的敘寫。
二、比較長,描寫的是選文的主要物象,作用:擴展思路,豐富內涵,具體展示,深化主題或照應前文。
如:全國卷《鄉土情結》第3題:「本文第四段寫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浮海遠游的潮流,並贊頌他們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獻,與祖國休戚相關。請你結合鄉土情結,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
這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浮海遠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內涵,不可一概而論,卻都是時代浮沉的倒影,歷史浩盪前進中飛濺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並不取決於地理距離的遠近。我們第一代的華僑,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兒育女,卻世代翹首神州。當祖國需要的時候,他們都作了慷慨的奉獻。香港蕞爾一島,從普通居民到各業之王、紳士爵士、翰苑名流,對大陸踴躍輸將,表示休戚相關、風雨同舟的情誼,是近在眼前的動人事例。
答案:①把鄉土情結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來認識,豐富並深化了鄉土情結的內涵;②具體說明鄉土情結不因時間的悠遠(歷史)和空間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應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題得到深化。
三、如描述的次要物象與選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作用:襯托(或烘托、鋪墊)。如不一致,作用:反襯。
如:全國卷《痛哭和珍》第19題:「作者在痛哭和珍時,也寫到自己。她是怎樣寫自己的?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和珍,我不願意你想起我,我只是萬千朋友中一個認識的朋友,然而我永遠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勞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給與我的熱力和溫情。
……雖然我們不要求人們的同情,不過這些寒心冷骨的話,我終於不敢聽,不敢聞。自你死後,自這大屠殺閉幕後,我早已丟失了,嚇跑了,自己終於不知道究竟去了哪裡。
答案:以自己的渺小襯托出和珍的偉大,以自己的膽怯襯托出和珍的英勇無畏。」
(四)修辭類
針對修辭手法的命題,首先要確認所用的修辭手法,在答題時明確其用的修辭手法,並根據要求回答它的作用。一般說來,不同的修辭手法有不同的作用,
(五)引用古典詩文或格言的作用
• 插入傳說、史實一般是為了反思歷史,以古證今或借古諷今。如果前後有總括性語句或總結性語句, 那麼,插入部分往往就具有例證的作用。
• 插入某一事件一般是為了引出下文的議論或抒情,所以在結構上往往具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同時還在內容上具有深化或啟迪作用,一般表示對生命、生活或事業的積極而深入
(六)引用古典詩文或格言的作用
• 從論證的角度分析,引用詩文格言屬於引證法, 一般具有論證觀點、闡明事理的作用。
• 此外,引用史實和古詩文,還有豐富文章的內涵、 增加文采等方面的作用
(七)、以某一物象作標題的作用
• 在寫人的散文中,如果用某一物象作標題,一般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一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二是象徵某種哲理,表現某種情思。三是引出話題的作用。 四是照應開頭或結尾,或與之對比。五是表達主旨,深化主題
『陸』 小說閱讀題及答案
鄉村教師
岳 勇
(1)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2)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3)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4)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6)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7)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8)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9)老師在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10)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11)他把那個女孩被盜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12)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13)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就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被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15)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16)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17)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18)最後,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4 分)
答:即將大學畢業的娟子主動放棄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毅然決定回鄉工作。同宿舍的姐妹們大惑不解,於是娟子給她們講述了一個鄉村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真實故事,為鄉村教師的精神所感動,同宿舍的三個姐妹跟著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鄉村教師。
答題要點:1、娟子的決定;2、鄉村教師的事跡;3、事跡對我們的感染;4、「我們「的舉動」。每個要點1分。
2.「鄉村教師」這一題目有兩層含義,請分別寫出來。(2 分)
答:① 以此紀念舍己數學生的鄉村教師;
② 以此贊揚去鄉村任教的大學畢業生。
3.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三種。從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採用了哪一種順序?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3 分)
答:插敘。(1 分)
作用是:把娟子回鄉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4.在「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的時候,「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 ,這是為什麼?( 4 分)
答:一是為小學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精神所感動(或「感激小學教師的救命之恩」,或「傳承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愛」),以當一名鄉村教師為榮;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學回報養育自己的家鄉、讓貧苦的家鄉不再貧苦。
答題要點:1、精神鼓舞(或「載譽而歸」,或「傳承愛心」);2、回報家鄉。每個要點2分。
5.讀了這篇文章,你聯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麼?( 4 分)
10、有人認為第三段中加點的成語「輕描淡寫」用得不恰當,你的意見如何?請講明理由。(2分)
11、請按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內容,不超過55字。(2分)
12、小說作者敘述故事為什麼用插敘而不用順敘?(至少講兩個理由)(2分)
13、見文中劃線的句子。鄉村教師在「看了她倆一眼」到「最後咬咬牙」的瞬間是怎樣的心情,請聯繫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像,用3~5句話描寫出他此時的心理活動。(2分)
14、有人說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那位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也有人說是娟子。請對娟子這一人物形象作一點簡要的分析(應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從她的表現看她是怎樣的人,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參考答案:10、開放題。不恰當:「輕描淡寫」指說話或寫文章時僅淡淡帶過,有范圍限定,不能修飾「放棄」。恰當:「放棄」是指前文「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輕描淡寫」修飾的還是「說」。
11、鄉村教師從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個學生,最後去救女兒時不幸與女兒一同遇難。娟子大學畢業後決定回鄉村作教師。
12、造懸念,行文曲折;表現主題的需要,突出鄉村教師無私博大的愛以及這種愛的無限延伸(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使結構緊湊,內容更豐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13、略
14、供參考:貧窮農村的孩子都希望改變命運跳出「農門」,而大學畢業的娟子卻毅然決定回老家當一名鄉村教師,為建設落後的家鄉做貢獻,這說明她是個有使命感、責任感的熱血青年,她愛家鄉,不忘本,有志向。娟子這一形象一方面在襯托她的老師,同時也在表現「鄉村教師」這一代又一代的愛的延伸,也給只為改變個人命運而奮斗者立了一面鏡子。
『柒』 奇遇 莫言 小說閱讀理解參考答案
(1)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小說通過秋夜「我」一個人穿行在莊稼地里的趣味性的描繪,處處彰顯出一種文學的品味、速寫和張力。
B.「我的身後當然什麼也沒有」一句獨立成段,是想著重交代「我」當時無懼無畏的心理,所謂「世界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C.趙三大爺死了也要還債這一情節,使我們深深感受到了一位長者高尚的道德情操。
D.小說情節設計巧妙,前面路上沒碰到鬼,進村的時候反而碰到趙三大爺,「奇遇」傳達了這么一個信息,「原來鬼並不如傳說中那般可怕。」
E.小說構造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用魔幻般的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和現代社會融為一體,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2)分析小說第二段的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6分)
(3)分析小說第五段寫兒時在家鄉時聽說過的鬼故事有什麼作用。(6分)
(4)「趙家三大爺大前天早晨就死了」這一結局在前文均有暗示,結合文本內容,請試作分析。(8分)
(1)B E
(2)第二段的景物描寫,反映了高密故鄉特有的濃郁的環境特徵。(2分)一方面寫出了家鄉月夜的寧靜幽美,體現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1分)另一方面以聲襯靜,寫出了月夜的沉寂,冷清,(2分)為下文寫「我」的恐懼害怕作鋪墊。(1分)
(3)細膩形象的寫出了「我」當時內心的恐懼害怕,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3分)照應前後文,同時還為下文趙三大爺的出現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虛實結合,形成對比烘托。(3分)
(4)這是典型的「出人意料,情理之中」的筆法,(2分)在小說結尾時突轉,使文章精彩巧妙,出奇制勝,於平靜處掀起波瀾,引人深思,(2分)前文伏筆暗示主要體現在:
①「樹影里閃出一個老人來。」一個「閃」字寫出了趙三大爺的特殊身份。
②「穿得齊齊整整,離我三五步處站住了。」迷信里講,死人陰氣重,不敢與活人陽氣相接。
③「知道你回來了,在這里等你。」只有鬼魂才能未卜先知。
④「我的錢不能用。」那是冥錢,陽間當然不能用。
⑤「接過三大爺遞過來的冰冷的瑪瑙煙袋嘴」,「冰冷」一詞也暗示了趙三大爺已成鬼魂。
⑥「父親驚訝地問:你說誰」,「驚訝」一詞也可知趙三大爺已成鬼魂。
⑦「父親竟猶豫著不敢接」,可見父親內心的疑懼,暗示了趙三大爺已成鬼魂。
(寫到其中任意4點就給4分) 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這個。。
『捌』 求小說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春光美
周海亮
①街路劃一條漂亮的弧線,探進公園深處。公園綠意盈盈,卻有桃紅粉紅輕輕將綠意打破。柳絮紛飛,落滿松軟的一地。鴿子們悠閑地散步,孩子們快樂地追逐,空氣里彌漫著沁人心脾的花香。春天屬於山野,屬於城市,屬於公園里每一朵勇敢開放的醜醜的小花。
②公園的小徑上走著一位女孩。女孩的棍子畏畏縮縮,慌亂且毫無章法。棍子戳戳點點,碰到了毫無防備的老人。
③老人輕微地「噓」了一聲。
④「對不起,」女孩急忙停下來,「對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對不起,我是一個盲人……」
⑤「沒關系的,」老人輕輕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⑥「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時黯淡下來,「可是我看不見了,永遠看不見了……就像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在這里欣賞春色,我卻不能……」
⑦「可是孩子,春色只是為了給人看嗎?春天裡的一花一草,只是為給人欣賞而存在嗎?」
⑧「難道不是嗎?」
⑨「當然不是。」老人說,「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這朵花很小,淡藍色,五個花瓣。也許它本該六個花瓣吧?那一個可能被螞蟻們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裡面是鵝黃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見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可是這朵花因為你沒有看見它而開得鬆懈嗎?還有那些有殘缺的花兒,比如被蟲兒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風雨所折斷,被石塊所擠壓,它們可曾因為它們的殘缺和大自然給予它們的不公就拒絕開放嗎?」
⑩「孩子,你要知道,當秋天來臨,所有春天開過的花兒,都會結成種子。就像我眼前的這朵小花,它也會結出它的種子……這與它的卑小無關……更與它的殘缺無關……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兒,勇敢的花兒都是快樂和幸福的。」
⑪「花兒就像你,你就是花兒……為什麼悶悶不樂呢?為什麼要放棄開放的機會呢?為什麼要放棄整個春天呢?」
⑫「我沒有放棄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⑬「你還可以去觸摸春天。孩子,你可以觸摸花草,觸摸鴿子,觸摸陽光與柳絮……其實盲人也是可以看到這世界的,卻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覺,甚至,用愛……」
⑭「您是說,用愛嗎?」
⑮「是的,孩子。只有用愛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讀懂春天。我知道你看不見春天,可是你的心裡,難道不能擁有一個溫暖而美好的春天嗎?只要你還相信春天,那麼對你來說,這世上就還有春天,你的心中就會萬紫千紅。我說的對嗎,孩子?」
⑯「可是我不知道這里的春天是什麼樣子的。奶奶,你願意把你看到的告訴我嗎?」
⑰「當然可以,孩子,我很樂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兒,藍色的花兒,五個花瓣……你的旁邊有一棵樹,樹長出嫩綠色的葉子……再旁邊有一個草坪,碧綠的草坪,有人在澆灌……再往前,是一條卵石甬道,鴿子們飛過來了,輕輕啄著人們的手心……」
⑱女孩聽得很是痴迷。她的表情隨著老人的講述而變化,每一種變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個春天。
⑲女孩是笑著離開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聲音。她步履輕松。她像春的精靈。
⑳然後,老人輕輕拍拍她身邊的導盲犬。她說:「虎子,我們該回家了。」她戴著很大的墨鏡,悄無聲息地走向春的深處。
——選自《青年博覽》(有刪改)
1.細讀全文,題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還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4分)
2.聯系文章語境,品析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
(1)(春天)屬於公園里每一朵勇敢開放的醜醜的小花。
(2)女孩的神情霎時黯淡下來。
3.聯繫上下文,品味文中畫線句子,簡要分析其表達作用。(5分)
(1)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2)花兒就像你,你就是花兒。
4.文中的女孩,是因為明白了什麼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縮縮」變得「步履輕松」的?(4分)
5.文章獨具匠心,直到最後才告訴讀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說說這樣結尾有哪些妙處?(4分)
答案:
1.(4分)老人善良美好的心靈、老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老人講述的深刻道理、女孩走出陰影變得積極樂觀。(答到一點得2分,答到兩點得4分。)
2.(4分)(1)指(小花的)不美,也暗指女孩的殘缺卑小,表現作者對殘缺卑小生命的憐愛。(答到其中兩點即得2分)(2)指小女孩情緒低落,流露出小女孩的悲觀心理。(答到一點得2分。)
3.(5分)(1)委婉含蓄,(1分)體現了老人對盲女孩的尊重。(1分)表現了老人的善良和愛心。(1分)(2)運用比喻,(1分)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老人對女孩的希望和鼓勵;雖殘缺卑小,但仍然要像花兒一樣勇敢開放,樂觀生活。(1分)
4.(4分)花兒的開放與殘缺、卑小無關,任何生命都是有價值的,都可有所作為;(2分)一個人只要用心、用愛去感受世間萬物,就能體會生活的美好。(2分)
5.(4分)這樣結尾使讀者覺得老人的形象更高大;(2分)收到出人意料、回味無窮、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2分
角落裡的陽光?閱讀答案?
①1980年7月1日,我驅車前往我的超市召開員工會議。結束時已是下午兩點,我驚訝地發現是個黑黑的男孩正用一塊灰色抹布幫我擦車。汗水浸透了他灰白的牛仔褲,他穿一雙破舊的布鞋,看得出是貧民窟的孩子。
②我輕輕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啊」了一聲轉過來,一張黝黑成熟的臉,驚恐不已地看著我。我笑著向他伸出手說:「嗨,你好!我叫湯姆·特爾斯。」他遲疑了一會兒慢慢地伸出手:「您好,湯姆先生!我叫比爾·萊特。」我從口袋裡抽出一百美元給他,可他慌忙搖頭,輕輕地說:「我在廣場上等您四個小時,不是為了這個。」我越發詫異了。因為小傢伙告訴我他喜歡我的「保時捷」。「您能把我送到家嗎?就三英里不到的路程。」這個狡猾的比爾,他是想在同伴和家人面前炫耀吧?
③十五分鍾後,我把車停在了一棟破舊的樓房前。他跳下車,一邊跑一邊對我說:「請您務必等五分鍾!」不一會兒比爾就出來了,他的神態和步伐就像這輛豪華的轎車是他的一樣驕傲神氣。我看到,他的背上背了一個小女孩,女孩的手臂和腿都可怕地萎縮了。比爾把小女孩放在車座上後告訴我:「其實她是我的姐姐,今年十七歲,是小兒麻痹症。」然後我聽見比爾對他姐姐說:「記得上次我跟你提起的那種車嗎?瞧,就是這種。弟弟有錢了一定買給你。」比爾雙手叉腰,眼睛閃閃發光。原來他為我擦車,在太陽下等我四個小時又要我送他回家的目的,就是讓他姐姐親眼見識一下他將來要送給她的禮物的樣子。我被他那種相信能夠給予別人而且因能付出而滿足的樣子深深地感染了!
④後來我又去了比爾的家,他的家比我想像的更為糟糕。比爾的母親做清潔工。姐弟和母親相依為命。比爾除了照顧姐姐外,每天還要去老人院做五小時的護理工作,他剛剛十六歲。
⑤離開時我再次把一百美元放在比爾殘疾的姐姐手上,可比爾還是硬塞給了我:「我們自己行。」我給超市的人事經理打電話,告訴他明天將有個很棒的小夥子到理貨部報到。這次比爾沒有拒絕,我比他自己更清楚他能勝任這項工作,況且它會給他帶來比原來工作高三倍的報酬。
⑥等我三個月後再去超市時,差不多每個員工都向我提起比爾。理貨部說他能吃苦耐勞,活兒也幹得漂亮;服裝部則稱贊比爾理的貨比任何人都整齊而有條理;甚至連化妝部都說比爾永遠有一張自信樂觀的臉龐。
⑦比爾說,他一看見我的車就覺得離夢想近了一步。這真的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員工:即使他在最陰暗的角落走路,人們也會發現他身上溫暖、燦爛的燦爛。
⑧他會成功的,是的,我深信。
1.第②段說:「這個狡猾的比爾,他是想在同伴和家人面前炫耀吧?」這句話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
2.請從描寫手法和表達效果兩個方面賞析文中第③段畫線的句子。(3分)?比爾雙手叉腰,眼睛閃閃發光。???
3.小說的主人公是比爾,作者為什麼在第⑥段寫超市員工對比爾的印象?(2分)???
4.小說題為「角落裡的陽光」,這里的「陽光」喻指比爾的哪些良好品質?請分條簡答。(4分)???
??
答案:?
1.①用「我」對比爾的猜測,設置了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②反襯後文比爾夢想的與眾不同。(4分,每點2分)?2.運用神態描寫,表現了比爾堅定的自信心以及為家人付出的滿足感。(3分,手法1分,?效果2分)?
3.從側面表現比爾的良好品行。(2分,手法1分,作用1分)?
4.①身處困境卻自信樂觀。②自尊自強,不懈奮斗。③熱愛家人,懂得付出。④熱愛生活,擁有夢想。⑤敬業愛崗,吃苦耐勞。(4分,每點1分,答出四點即可)
媽媽和房客
①媽媽在窗外貼出「租房啟事」,海德先生應租而來。這是我們家第一次出租房屋,所以媽媽忽略了弄清海德先生的背景和人品,也忘了讓他預付房費。
②「房子我很滿意,」海德先生說,「今晚我就送行李來,還有我的書。」他順順當當地住進了我家。平時,他好像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常和善地與我家的孩子逗趣。當他走過我媽媽坐著的大廳時,總是禮貌地彎彎腰。我爸爸也喜歡他。爸爸喜好回憶遷居美國前住過的挪威。海德去過挪威,他能與爸爸起勁地聊在那兒釣魚的野趣。
③只有開客棧的傑妮大嬸不欣賞我們的房客。她問:「他什麼時候交房租呢?」「向人要錢總難開口,他會很快付清的。」媽媽答道。但傑妮大嬸只是哼了兩聲,「這種人我以前見得多了,別指望借給人一件新外套,回來還是好的。」媽媽笑笑:「興許你說得對。」她遞上一杯咖啡,止住了傑妮大嬸的嘟囔。
④雷雨天里,媽媽擔心海德的屋子夜裡冷,就讓爸爸邀請他到暖和的廚房和我們一起坐。我的兩個姐姐、哥哥尼爾斯、還有我在燈下做作業,爸爸和海德靠著爐子叨著煙斗,媽媽在洗盤子或是在小桌上靜靜地工作。
⑤海德能輔導尼爾斯的高中課程,有時還幫他學拉丁文。尼爾斯漸漸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他不再求爸爸讓他停學做工了。當我們做完了作業,媽媽坐在搖椅上拿起針線時,海德就給我們講他的旅遊奇遇。噢,他知道的可真多。那些美妙的歷史和地理,便隨他走入我們的屋子和生活。
⑥有天晚上,他給我們讀狄更斯的書,很快,讀書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寫好作業,海德就夾一本書來高聲朗讀,一個神奇的新世界向我們洞開。
⑦媽媽也像我們孩子一樣愛聽古挪威俠士傳奇:「太好聽了!」海德還朗讀莎士比亞的戲劇。他悅耳的男低音,聽起來像是大演員。即使在天氣暖和的晚上,我們也不再出去玩耍。媽媽對此很欣慰。她是不喜歡我們天黑上街的。而最值得高興的,還是尼爾斯幾乎不再混到街頭的野孩子堆里。有天晚上,孩子們在街上闖了禍,而尼爾斯正和我們一起聽《孤星血淚》的最後一章。
⑧就在我們急於聽完一個騎士的傳奇時,一封信送到了海德手裡。第二天一早,他告訴媽媽要離開。「我得走了,」他說,「我把這些書留給尼爾斯和其他孩子。這是一張我所欠房租的支票。夫人,對您的好心款待,我深表謝意。」我們再也不能聽他讀完那個故事了。
⑨我們傷感地看著海德先生離開了,同時,又為能在廚房繼續讀書感到興奮。那麼多的書啊!媽媽精心地整理了書堆:「我們可以從這里學到很多東西。尼爾斯能代替海德先生讀書,他也有一副好嗓子。」我看得出來,這使尼爾斯很自豪。
⑩就在這一天,媽媽向傑妮大嬸亮出海德的支票:「你看,收回的還是一件好外套。」
⑪幾天後,開麵包鋪的克瑞波先生來我家,怒氣沖天地喊道:「那個海德是個騙子,瞧他給我的支票,全是假貨。銀行的人告訴我,他早把款兌光了。」在一旁的傑妮大嬸得意地點著頭,那神態分明是說:「看,我不是提醒過你們了嗎?你們不聽嘛。」「我敢打賭,他也欠了你們家許多錢,是不是?」克瑞波不無希望地探問道。
⑫媽媽轉過身向著我們,目光長久地停留在尼爾斯身上,然後走到爐子邊,把支票投入爐火。
⑬「不!」他向克瑞波先生回答道,「不,他什麼也不欠。」
1.請以「媽媽」的口吻概括這篇微型小說的主要情節。(不超過60字)(3分)
2.結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指出其表達效果。(4分)
(1)但姐妮大嬸只哼了兩聲:「這種人我見得多了。別指望借給人一件新外套,收回來還是好的。」
(2)媽媽向傑妮大嬸亮出海德的支票:「你看 ,收回的還是一件好外套。」
3.第⑾段克瑞波的出場,在情節結構上有什麼作用?請結合上下文簡要作答。(2分)
4.小說主要刻畫了媽媽和海德先生兩個人物形象,請任選一個,結合內容分析。(4分)
答案:
1.我把房子租給了海德。海德與我們融洽相處,給我們家尤其是尼爾斯帶來了積極影響。後來他離開了,我不認為他欠我們什麼(後來,我燒毀了海德離開時留下的支票)。(3分,語言簡潔,意思符合即可。)
2.「哼」字活畫出傑妮大嬸說話時不屑的神態和語氣,從而表現了她對海德的不欣賞、不信任,及對媽媽做法的不認同。(2)「亮出」運用動作描寫,生動地寫出媽媽收到海德的支票時內心的喜悅和自豪感,從而表現出她對海德人品的肯定與維護,同時也是對傑妮大嬸先前態度的有力回擊。(4分,每小題2分,意思符合即可。)
3.推動情節發展,讓小說扣人心弦,為後文媽媽燒支票做鋪墊。(2分,意思符合即可。)
4.示例①:從媽媽不調查海德的背景,不向他預收租金,可以看出她淳樸、信任他人;雷雨天她邀請海德與「我們」一起呆在溫暖的廚房,看見她心地善良,關愛他人;燒毀海德留下的支票,可以看出她對人懷有感恩與寬容之心;她「不喜歡孩子們天黑上街」,和孩子們一起沉浸在書的世界裡,鼓勵尼爾斯代替海德先生讀書等言行表面她關心孩子成長,而且教子有方。示例②:海德隨身攜帶大量書籍,可見他見識豐富;他輔導尼爾斯高中課程,並教他拉丁文,為「我們」全家朗讀,把「我們」帶入書的世界,可見他有一副熱心腸,善於與人相處,討人喜歡。但最後留下假支票,說明他不夠誠信,令人遺憾。(4分,結合文章內容答到兩點,意思對即可。)
一片白雲
他欣喜地聽著羊圈傳來的羊的叫聲,他蹲在靠牆的地爐旁邊,清出昨晚燒過的余灰,然後,用松枝和牛糞點燃起火,燉上銅壺,水隱約地吟唱的時候,他掰了塊磚茶丟進。輕煙暖和著屋子。
這時,屋外響起急驟的腳步聲,漸漸近了,門框出現女兒一張驚惶的臉。女兒哭著,說:阿爸,我那隻小羊羔死了。
他關注著地爐里的火,表情平靜,說:嗯。
女兒說:昨晚它還歡蹦亂跳呢,阿爸,它硬得像塊白石頭 。
他腦子里還留著夜晚掃盪山谷的暴風雪的喧囂。他說:我等會兒去處理。
女兒泣聲說:阿爸,小羊羔……
他倒出奶茶、取來糌粑,說:坐下來,來,羊等著你要上山吃草。
父女倆安靜地吃著。他想起有一回眼睜睜地看著雪崩遮蔽了氂牛,還有狼、雪豹、狐狸、禿鷲叼走了羊羔。他對失卻有著精神准備,知道擋也擋不住。他捏著木勺舀著木碗里的糌粑,嚼出響聲。女兒似乎擔心響聲驚擾了什麼,嘴裡克制著,她用手掰碎著糌粑。
等到他聽到出去的女兒傳來模仿羊的叫聲的時候,他站到門口,望見峽谷里那一群羊,像白雲一樣飄離村莊。他嚼著乳酪,來到空寂的羊圈。羊圈充滿著羊的氣味。
羊圈旁邊有一塊石頭,他把那隻死了的羊羔拎上去。身後是零零落落的石屋,前邊是起起伏伏的谷地。刀子長了眼一樣剝開失卻溫暖的羊羔,他的嘴念禱著什麼。一張皮展開攤晾著,它將是女兒冬天穿的皮夾。羊毛稚嫩可愛地曲卷著,一綹一綹曲卷得那麼自然,卻已經沒有時間舒展開來。
先是聽見烏鴉的叫聲,像是被風吹亂了的烏雲。他知道,它們沖著羊羔來了。陽光里,肝臟、肚腸閃耀著新鮮的光澤。還有凝固的血。他用泥土搓洗著雙手。烏鴉邁著試探的步子往他這邊徘徊。
隨後,高闊的藍天,出現一個斑點,慢慢地,他眼前的地上一個偌大的影子移動,禿鷲展著巨大的翅膀已頻臨他頭頂的天空,穩穩地滑翔著。他甚至看見了禿鷲那炭火一般的眼珠。
他捲起羔皮回屋。背後一片亂亂的鳴叫。烏鴉躲閃 開了。不知哪兒又趕來幾只禿鷲,俯沖下來。他看見一隻禿鷲傾斜著翅膀沖下來叼走了一根骨頭。他把羔皮釘在門前的牆壁上,回屋取了鋤頭准備去田地,蒼蠅已敏感地飛來,去叮那留著血跡的羔皮。他走近,羔皮已微微縮皺。蒼蠅驚慌飛開,卻近近地亂舞。
午後,村裡一位朋友來他家。喝著奶茶,倆人偶爾說句話,更多的時間是沉默。似乎過去的歲月,還有眼前,往後,已在無言的默契中交流著。朋友想起了什麼事,起身走。他送到門口,說:明天我去你那兒。回身,他收起了牆上那張羔皮。一片白雲閱讀答案
峽谷,一邊陰,一邊亮。他走到村邊,好像一天的力氣都積攢到這一刻,喊得悠長而粗獷。那喊聲碰著對面的懸崖,反彈回來,又返回去,一來二去,同一個喊聲,回盪之間,弱下來,彷彿他不止喊了一次。
不一會兒,他女兒的回應穿過峽谷飄了過來,如同和聲,那麼自然承啟了兩個人——父女的聲音,一喚一應,灌滿著峽谷。峽谷小心翼翼地收集起它們——恢復了峽谷那遼闊的平靜。
轉眼,一片白雲在峽谷那邊飄出來,女兒趕著白雲。谷底銀亮的河像一條哈達。漸漸地,母羊和小羊相互尋找、呼喚的聲音響過來。他一臉的皺紋里沁出笑意,因為,他聽見女兒模仿羊羔的叫聲。
6.請概括小說的主要情節。(3分)
答案:①女兒告訴父親小羊羔凍死的消息。②父親趁女兒出去放羊處理好羔皮。③父親呼喚女兒,女兒在回應中回家。
7.小說中的父親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5分)
答案:①慈祥善良,對女兒充滿愛意。②敏銳細致,有豐富的生活經驗。③坦然淡定地面對生活的艱辛,面對苦難有超常的韌性和承受力。
8.文中的畫線部分分別表明了父親當時怎樣的心理?(4分)
答案:(1)轉移話題,不想讓女兒沉浸在羊羔之死的事件中。(2)聽到回應,認為女兒沒有受羊羔之死的影響,內心感到欣慰。
9.有人認為,這篇小說情節平淡;有人認為,這是一篇意蘊豐富的精緻作品。請結合文本,聯系自己閱讀小說的經驗和對生命的認識,談談你的見解。(4分)
答案:(示例一)作品圍繞一隻在暴風雪之夜凍死的小羊羔展開敘述,表現出生存的不易和生命的艱辛。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在生與死的糾葛中,有一種超越死亡的執著和嚮往;人與自然在不斷的抗爭中達到的一種和諧。
(示例二)面對死亡,卻能表現溫情,實則蘊涵著作者對生命有更高的認識,即生命要承受苦難和死亡,趨向更為博大的存在。
10.有人說,讀謝志強的小說,能感受其蘊涵著濃濃的詩意。請結合文本作簡要賞析。(4分)
答案:(示例一)雖然表現了生存的艱辛,但文中反復描繪羊群如同一片白雲,給我們感受更多的是生存的喜悅。尤其是小說結尾,作者為我們描繪和營造了一個充滿詩意的童話般的世界:峽谷、白雲、山澗的河,一個牧羊的少女,正揮舞著一條潔白的哈達奔向父親。
(示例二)小說中的藍天、白雲、羊群、雄鷹、歲月、老者、兒童等構成了獨特的意象世界,其中的意境、情緒營造了詩一樣的氛圍,不僅給人難得的精神享受,還讓讀者深思生命的升華、超脫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