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閱讀推薦 > 劉亮程木匠小說閱讀

劉亮程木匠小說閱讀

發布時間:2021-07-08 07:00:50

『壹』 沒有名字的人的閱讀答案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AC )(5分)A.小說一開始,作者就敘述了波普的獨特,「波普自稱是個木匠,可他的建造物只有自家後院芒果樹下的那個馬口鐵小工棚。但是,就是這么個小工棚他也沒有蓋完。」這些矛盾的敘述,讓人對波普產生好奇。B. 小說開頭描寫波普樂此不疲忙碌的情形,突出了波普的勤奮,表達了我對波普的贊美欣賞之情,為下文寫波普的轉變鋪墊。C. 波普原來在街上卻不招人喜歡,被人們視為傲氣、懶惰,後來被哈特等人接納,被 認為是和他們一樣的好漢。這說明波普發生了本質上的改變,意識到自己應該成為他們中的一員。D.小說的結尾,「我」追問波普先生什麼時候再做沒有名字的東西,說明「我」並不理解波普的變化,「我」仍然希望波普還是原來那個愛和「我」說話的波普。E.小說用了大量的語言描寫來展開情節,詳盡地描寫了波普轉變的心理過程,為讀者展示了波普的人生轉變,也展示了作者的非凡的洞察力。(2)「我」眼中的波普與眾人眼中的波普有什麼不同? 你如何看待這種不同?(6分)「我」眼中的波普熱情、健談、具有詩人氣質,後來變得囂張,令人害怕;眾人眼中的波普傲慢、無用、不受歡迎,後來變成了英雄.表現了理想世界(兒童世界)與現實生活(成人世界)價值觀的不同取向(3)簡要分析「我」在小說中的作用。(6分)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寫,使文章真實可信(4)波普從做沒有名字的東西到做有名字的東西,他的人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你認為這種變化是可喜,還是可悲? 請結合文本,陳述你的觀點並做分析。(8分) 還有一個答案不知道對你有沒有用1.這篇小說運用了象徵的寫法。請根據全文內容,指出題目「沒有名字的東西」的象徵意義。(3分)2.(1)小說開頭描寫波普忙碌的情形,其作用是什麼?(3分)(2)簡要析「我」在小說中的作用。(4分)4.波普從做沒有名字的東西到做有名字的東西,他的人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你認為這種變化是可喜,還是可悲?請寫出理由。參考答案1.詩意的生活,或追求精神的生活,或追求理想的生活。(3分2.(1)突出波普工作的詩意,表達了我對波普的贊美欣賞之情,為下文寫波普轉變做鋪墊。(2)「我」是故事的見證人,以「我」來展現主人公,拉近了讀者與作品的距離,真實自然;「我」是小說的線索,小說借「我」的情感態度揭示了作品主題。4.從追求精神(詩意)(理想)到追求物質(實際)(現實)。(2分)可悲:是對現實的妥協。消失了理想和詩意的生活,工作就會失去情趣性,盡情想像的創造性就會缺失,與世俗趨同的人生將會是平庸的人生。可喜:雖詩意但脫離現實的生活,必然會被生活拋棄,走出理想的空中樓閣,腳踏實地生活和工作,是真實而理性的人生。(選取其中一方面回答,4分
歡迎採納,謝謝

『貳』 劉亮程的一首詩,只記得幾句,想看全的。

黃沙梁(2)
在黃沙梁
睡一百年也不會
有人喊醒你
雞鳴是安靜的一部分
馬在馬的夢中奔跑
牛群骨架鬆散走在風中
等你的人
在約好年成
一季一季等來三十年的自己
等來五十年的自己
道路盡頭一片荒蕪
/

有時你睜開眼睛
天還沒亮
或許天亮過多少次又重新黑了
炕頭等你的鞋被夢遊人穿走
經歷曲折異常
他在另一個村莊被狗咬醒
名字和家產全忘在異鄉
/

而你睡醒的沙樑上
一棵樹夢見它百年前的落葉
還在風中飄盪
漫天黃沙向誰飛揚
離家多年的人
把一生的路走黑
回到村莊
內心的陰暗深似糧倉
/

在黃沙梁
人們走著走著就睡著了
活著活著
便遠離了家鄉
房子一間間空在路旁
多少年
家還是從前模樣
你一個人從夢中回來
看見田野收拾干凈
草高高垛起
播種和收獲都已結束
愛你的
睡在另一個人身旁
兒女一炕
從村南到村北
只有你寂寥的心被風刮響
夢里用舊的一把杴扛在肩頭
沒意思地遊逛
像件布衣被忘在另一世上
/

給你夢想的地方
給你留下墓地的遙遠村莊
有誰一夜一夜
掃起遍地月光
堆成山一樣
高過沙梁
又有誰吃飽了沒事
頭枕土塊在長夜中冥想
一顆扁瓜熟透在肩上
草莽中的一顆瓜
被人遺忘
也跟沒熟過一樣
/

在黃沙梁睡著
你的寂寞便變成天邊永遠的寂靜

『叄』 小說名字帶水的,3個字,言情男主前世是阿修羅,女主被陷害成了阿修羅的媽,求小說名啊!

我在讀書中成長
走進我的房間,赫然映入眼簾的便是書架上擺放整齊,裝幀精美的書。隨意地翻開一本,一股淡淡的幽幽的書香便彌漫了整個屋子。是的,就是這些書,它們陪伴著我走過了成長的幾千個日日夜夜。它們或厚或薄,或深奧或淺顯,但它們承載了許許多多的思量。
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就開始看一些帶拼音的圖畫書了。看著那些幼稚、漂亮的圖畫,總能使小小的我感到莫大的滿足。我讀的第一個故事是《狼來了》,讀完之後,便感到了些許的惶恐,於是,我好長一段時間都乖乖的,溫溫順順的,害怕撒了謊之後大灰狼跑來吃了我。
隨著時光流逝,我長大了,開始讀小學一年級,我迷上了楊紅櫻的童話及校園小說。我開始看《淘氣包馬小跳》並沉醉其中,與馬小跳和他的三個好兄弟一起哈哈大笑,感受成長帶來的辛酸和快樂。文中的秦老師總是偏心於學習好的路曼曼、丁文濤,總是把淘氣包們叫來訓斥,但他們從未因此感到憤慨。我為四個男孩子樂觀而寬容的心深深感動,並開始懂得:什麼叫寬闊的胸懷,什麼是真正的快樂。
時光飛逝,眨眼間,我已經成了一個懂事、成熟的女孩,我的閱讀已不再局限於那些好玩好笑的小說與童話。我捧起了世界名著,讀起了經典散文,聆聽起大師的教誨,與名家促膝談心。讀《簡愛》,我懂得了,一個人不管怎樣的卑微,怎樣的貧窮,怎樣的醜陋,他都有權利去追求成功,追求屬於自己的愛情;讀《一個人的村莊》,我從劉亮程深邃的目光中讀出了他對故鄉的深深眷戀,並被他朴實卻震撼人心的文字所深深折服;讀《童年》,我看到了阿廖沙所處的年代,人們鉤心斗角,到處充斥著丑惡、辱罵,我不禁感慨萬千。從這些書籍中,我得到了許多許多。它們交匯在一起,凝成一股色彩,深入我心靈的空白。使我的成長更加多姿多彩,更加豐富。
望著這一本本書,我淡淡地笑了。書,在我的生命中,在我成長的路途中,猶如一盞明燈,點亮了我的雙眼。多少年後,我仍會記得它們,是它們,將我成長的道路,點綴得芳香彌漫。
1、讀書使我快樂
歌德曾說:"一書一世界。
--題記
兒時讀書只是純粹喜歡紙張磨搓手指時那種奇妙的感覺,只為心中那份莫名的悸動,只為了書中那可愛的小白兔與烏龜。
如今讀書不是為了那黃金屋,不是為了那顏如玉,也不是為了千鍾粟,只是由於我已悄悄愛上這指間的世界。
讀《紅樓夢》,那悠悠大觀園盡現眼前,與黛玉一同悲葬花,與湘雲一同醉卧芍葯園,感寶玉"富貴閑人"之叛逆,嘆歲月的更送,人生百態。
讀朱自清,領悟深沉的父愛,平民百姓平凡而認真的生活,與他一同在荷塘邊賞月,把酒共嘗夏荷之香。
讀《簡·愛》,讓我懂得女性的自尊。女性與男性一樣平等,同樣無尊卑貴賤之分,懂得束縛人的心靈的其實是人的思想。
在這指間的世界裡,我看到蘇軾大唱:"大江東去浪海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灑脫,彷彿飲一盞白乾,讓我激情飛躍;我看到李清照"尋尋覓覓凄凄慘慘戚戚"的情真意切,恰似品一杯紅酒,讓我意深情濃;我亦看到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奇特思緒,好比干一瓶老窯,令我回味無窮。
在書里,我看到了洪戰輝,當他還是個孩子時已經對另一個更弱小的孩子擔起了責任,他在貧困中求學,在艱辛中自強,從一個小男孩變成了男子漢。
在這指間的世界裡,我如一隻彩蝶,翩躚起舞;如一隻野鶴,在秋日高潔的藍天里無所羈絆;在這指間的世界,我看到了大千世界的縮影。
在這奇幻的指間世界裡,我看見了生活的縮影,嘗遍了生活的百態,學會了認真的思考,學會了理性與睿智。
這指間的世界,讓我的生命不斷增值。
我愛這指間的世界。
2、讀書之趣
讀書,是一個陪伴我們長大的話題,無論喜歡與否,我們都必需苦讀,不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為「學而優則仕」,有時僅僅為了父母嘉許的一句話語,同學羨慕的一個眼神,都可以成為我們讀書的動力。慢慢長大了些,懂事了,知道讀書是為自己而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此話雖然含有一些偏激與歧視,但也確實反映了一定程度的現實,古今皆同。「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成為了多少人奮斗的目標。為了實現目標,不得不付出許多。於是乎,有人焚膏繼晷,有人頭懸梁,有人錐剌骨,不辭辛勞,不安享逸,正如王禹在他的《清明》中所描述,「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即便如此,還是會有人皓首窮經,布衣終身,大嘆曰「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可憐宋代的晁沖之,一生苦讀卻終一事無成,老年尤為慘淡,一日見眼前燈火闌珊,想到自己一生大幕將落,不禁悲由心升,感慨良多:「老去功名意轉疏,獨騎瘦馬取長途;孤村到曉猶燈火,知有人家夜讀書。」這樣的書讀得好累!怕也讀不出多少趣味來。於是又有人嘆曰:「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初長正好眠,秋又凄涼冬又冷,收書又待過新年」。
當然也不全是如此凄苦。讀書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自不相同了,還是卸下沉重的包袱,擺脫名利的羈絆吧,顧慮太多隻會窒息讀書的樂趣。不是有人說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很佩服作者的想像力,然而我卻不敢存此奢望,但求「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便好。把書當作故人朋友,每每交談,無須掩飾做作,而是「讀未見書,如得良友;讀已見書,如逢故人」,彷彿已見朋友那明亮雙眸里蘊含著的盈盈笑意。擺脫了俗世的喧囂,書可以把我們帶去那一片寧靜與致遠,「讀書隨處凈土,閉門即是深山」;如遇煩惱,書可以解憂,「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閑來無事,還可邀好友共讀,覽閱書的旖旎風光,「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這些不正是我夢寐以求的意境嗎?
書可以作為閑暇消遣,充盈時日,可是有人卻也認為書可以陶冶人的情*,培養人的氣質,不可不讀。蘇軾總結道:「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一種書卷氣的自然流露。黃庭堅則認為,「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 真是這樣的嗎?三日不讀書便會語言無味?想我不曾靜心研讀又何止三日,真是汗顏,希望所出文字不要索然無味,淡然如水才好。
真的很喜歡讀書的感覺,當然不是那種為了考試的倉促應付,而是在某個下雨的午後,或是靜寂的深夜,泡一杯清茶,讀一本好書,在靜謐的小屋裡,感受或清麗,或脫俗,或哲思的文字帶來的美麗,醉心於文學的廣袤深邃。看得入神時,便會忘記周遭一切,什麼雨啊,月啊,茶啊的,通通拋諸腦後了。不過古人好象對讀書的形式大有講究,於情調意境,甚為看重。所謂「讀易松間、談經竹下」,「讀書於雨雪之夜」,「雪夜閉門讀禁書」,便是此意。甚至還規定出要在什麼時節讀什麼書才合「時宜」:「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有人讀書前還要焚香沐手,可見對讀書的重視程度。而歐陽修的讀書有三上「枕上、馬上、廁上」則讓人莞爾。
讀書的樂趣真是不勝枚舉,「讀書之樂樂何如, 綠滿窗前草不除。讀書之樂樂無窮, 撥琴一弄來熏風;讀書之樂樂陶陶, 起弄明月霜天高。讀書之樂何處尋? 數點梅花天地心」是朱熹的感受,而「紅袖添香夜讀書」又是多少讀書郎嚮往的境界。且不管這香是來自紅袖,還是書卷,就讓我們在這四溢的香氣中細細品位吧,在竹露松風蕉雨,茶酒琴韻書聲的閑適中,坐擁書城,紅袖添香。

『肆』 《一個人的村莊》作者劉亮程首部長篇:虛土(精彩章節)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一個人的村莊》作者劉亮程首部長篇:虛土(精彩章節)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我居住的村莊,一片土樑上零亂的房屋,所有窗戶向南,煙囪口朝天。麥子熟了頭向西,葵花老了頭朝東,人死了埋在南梁,腳朝北,遠遠伸向自家的房門,伸到燒熱的土炕上,伸進家人捂暖的被窩。
一場一場的風在樑上停住。所有雨水繞開村子,避開房頂和路。雨只下在四周的戈壁。下在抽穗的苞谷田。
白天每個孩子頭頂有一朵雲,夜晚有一顆星星。每顆星星引領一個人,它們在天上分配完我們,誰都沒有剩下。至少有七八顆星照在一戶人家的房頂。被一顆星孤照的是韓三家的房頂。有時我們家房頂草垛上也孤懸著一顆星星,那樣的夜晚,母親一個人在屋裡,父親在遠處穿過一座又一座別人的村莊,他的兒女在各自的黑暗中,悄無聲息,做著別人不知道的夢。
一、我在慢慢認出度過我一生的那個人
你讓我看見早晨。你推開門。我一下站在田野。太陽沒有出來,我一直沒看見太陽出來。一片薄光照著麥地村莊。沙漠和遠山一樣清晰。我彷彿同時站在麥地和遠處沙漠,看見金色沙丘湧向天邊……
確認後請採納

『伍』 汪曾祺、龍應台、王小波、季羨林、劉亮程個人及作品簡介

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蘇高郵人,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早年畢業於西南聯大,歷任中學教師、北京市文聯幹部、《北京文藝》編輯、北京京劇院編輯。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著有小說集《邂逅集》,小說《受戒》《大淖記事》,散文集《蒲橋集》,大部分作品,收錄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朴,娓娓道來,如話家常。汪曾祺曾說過:「我覺得傷感主義是散文的大敵。挺大的人,說些姑娘似的話……我是希望把散文寫得平淡一點,自然一點,家常一點的。」因此品讀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聽一位性情和藹、見識廣博的老者談話,雖然話語平常,但饒有趣味。如《葡萄月令》
散文寫風俗,談文化,憶舊聞,述掌故,寄鄉情,花鳥魚蟲,瓜果食物,無所不涉。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質朴,不事雕琢,緣於他心地的淡泊和對人情世物的達觀與超脫,即使身處逆境,也心境釋然。在被打為右派下放勞動的日子裡,他奉命畫出了一套馬鈴薯圖譜。他認為在馬鈴薯研究站畫圖譜是「神仙過的日子」,畫完一個整薯,還要切開來畫一個剖面,畫完了,「薯塊就再無用處,我於是隨手埋進牛糞火里,烤烤,吃掉。我敢說,像我一樣吃過那麼多品種的馬鈴薯,全國蓋無二人。」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觀念的灌輸,但發人深思。
短篇小說《受戒》 《大淖記事》 《雞鴨名家》 《異秉》 小說集《邂逅集》 《晚飯花集》 《茱萸集》 散文集《逝水》 《蒲橋集》 《孤蒲深處》 《人間草木》 《旅食小品》 《矮紙集》 《汪曾祺小品》 藝術小品集手稿《羊舍一夕》《汪曾祺:文與畫》 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 劇本京劇《沙家浜》(主要作者) 京劇《范進中舉》 文集《汪曾祺自選集》(1987年) 《汪曾祺文集》(共四卷,1993年) 《汪曾祺全集》(共八卷,1998年)

『陸』 劉亮程的小說都有哪些

16.《鑿空》
15.《劉亮程散文(下)——博格達文學叢書》
14.《劉亮程散文(上)——博格達文學叢書》
13.《風把人刮歪》
12.《遙遠的村莊》
11.《遙遠的村莊:劉亮程散文精讀》
10.《曬曬黃沙梁的太陽》
9.《驢車上的龜茲》
8.《一個人的村莊》
7.《虛土》
6.《天邊塵土》
5.《庫車行》
4.《風中的院門》
3.《站在黃沙梁邊上》
2.《正午田野》
1.《一個人的村莊》

『柒』 能給介紹幾本好書嗎

名著我推薦《傲慢與偏見》,超好看
如果想看愛情方面的書,我推薦深雪的書,《第八號當鋪》《愛經異述》等等有點魔幻,很好看
如果想看愛情方面的書,但又有上海風情,有寫作技巧的,我推薦張愛玲的書
如果想看關於歷史的,我推薦易中天的一本解讀漢代人物的書
如果想看點文學類有哲理但又舒服的文字,我推薦余秋雨的《山居筆記》《文化苦旅》相當不錯的作品

『捌』 高一語文的選修《現代詩歌散文》那本的詩歌部分的每篇的文學常識發給我。。。謝謝了。要txt格式的。160...

一、關於必修教材及教學進度:

高中語文現行必修教材共5本,必修一至必修五,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通稱蘇教版),高一年級每學期兩本,必修一至必修四;高二第一學期的前半學期上必修五。全部必修教材在高二第一學期的前半學期結束。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同人教版、粵教版、魯教版均有很大不同(後三種教材互相之間差異小),它以人文主題立意,一個個單元就是一個個專題(或話題),一個專題下面設二到三個「板塊」,每個板塊選二到三篇同專題內容相關的文章。

例如:必修一《月是故鄉明》這一專題

板塊一:「漂泊的旅人:

選文:1、《想北平》(老舍)

2、《我心歸去》(韓少功)

3、《鄉土情結》 (柯靈)

板塊二:「鄉關何處」

選文:4、《前方》 (曹文軒)

5、《今生今世的證據》(劉亮程)

這套必修教材的特點:

突出了人文性;選文的時代性增強;提供了廣泛的思想資源。

學科的基礎性(例如:文體、文類教學,文章章法技巧的學習等)弱化(盡管編者盡力想在練習中有所彌補);專題之間缺乏內在聯系;特別是文言文經典篇目大大減少,對高考文言文備考受到影響。選文新課文多,備課量增大。

高考背誦 6分出自必修教材中的古代詩歌散文。

盡管這套教材中的有些專題如口語交際很有新意,但至今尚沒有高考試卷中得到體現。

二、關於選修ⅠA 教材(選修中的「必修」):

高中語文 選修ⅠA 教材共三本。

1、《〈論語〉選讀》。

在高二第一學期的後半學期使用,即高二第一學期前半學期先上必修五,至此完成全部必修教材,後進入ⅠA中《〈論語〉選讀》教學。

2、《外國小說欣賞》和《語言文字應用》。

在高二第二學期使用。這兩本教材可以交叉上。

從高二第一學期後半學期開始至高二結束共1.5學期完成ⅠA3本選修教材。

3、關於選修ⅠA 教材使用建議:

(1)《〈論語〉選讀》的使用。

語文出版社。教材共15章,其中5章不列入高考范圍。從今年《浙江省普通高中考試說明》所附樣卷和浙江省語文高考眾多模擬卷看,所佔分值4到8分之間。在平時考試中所佔比重也很小。《論語》在精神培育方面的價值不容置疑,但由於它的特殊性,它是一本需要讀一輩子的書,在教學中要把握度,要有所「收斂」,不宜在高中階段講得過深、過多,不宜為它化時過多,根據教材特點和高考實際,建議省下一些時間用來學習其它重要內容,比如ⅠB中的古代散文,打下文言文扎實的基礎。

(2)《外國小說欣賞》和《語言文字應用》:

《外國小說欣賞》,由北大教授曹文軒先生主編,人教社出版。共8個單元,按照小說的「基本元素」敘述、主題、人物、情感、虛構組成8個單元,選入16篇外國小說,加上話題知識介紹,吸納了大量最新學術成果,容量很大。

在高考語文除作文外的90分分值中,化大力氣抓的也是最易失分的是現代文閱讀(俗稱「大閱讀」),它是「重頭戲」,在90分中佔分值20分(盡管文言文包括翻譯佔分24分,略大於大閱讀,但其中18分是選擇題,相對難度較小)。「大閱讀」實際是考核文學作品的閱讀能力,要麼考文學散文閱讀,要麼考小說閱讀。從近幾年浙江及其它一些省的命題情況,比較多省出現了考核小說甚至外國小說的情況(例如浙江去年就考了外國小說),隨著浙江選修教材《外國小說欣賞》的使用,考外國小說的幾率大大增加。

《語言文字應用》。由人教社編寫,共6課。這本教材脫離了高中教學實際,6課中有普通話和方言,漢字的注音方法,漢字的起源,漢字的簡化,不但大部分內容同高考無關聯,就是不多的似乎有所聯系的內容,如消滅錯別字、修改病句等內容,也多是一些常識性的東西。內容和形式「低幼化」。

對這本教材,我們曾提出這樣兩條建議:大膽整合重組(省備課會議上也認為可以大膽取捨),同高考能結合的地方,作補充深化,引入高考相關題目。壓縮課時,省下的課時少部分加到《外國小說欣賞》去,其餘用於學習高考語用題(高考中佔9分左右),或者用於學習ⅠB教材。

三、關於選修ⅠB教材內容及特點。

共兩本:《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均由人教社編寫出版。

《古代詩歌散文》,共6個單元,古詩、古文各3個單元。古詩部分,選入經典古詩賞析15首,另附推薦作品15首。 古文部分,選入經典古文12篇(其中3篇同必修教材重復,1篇同〈論語〉重復),另有推薦作品6篇。

這本教材選文經典,體例設計頗有新意,文後的練習設計精心、足見功力,設計思想先進,體現〈課程標准〉和新課程教學理念,在課程標准教材化、教材內容教學化方面的探索非其它一些教材所能企及。(舉例略)編排體例,以古代散文為例,每一單元前有本單元教學指導短文,賞析指導1篇,自主賞析3篇,推薦作品2篇,具有彈性,教師可根據學生程度和課時情況作調整,自主賞析和推薦作品之間作變換。

在高考語文150分分值中,古代詩歌散文占除作文外的90分中的24分。

《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共10個單元,現代詩歌和現代散文各5單元。

現代詩歌部分,選入現代詩歌25首,其中精讀5首,略讀20首。現代散文部分,選入現代散文15篇,其中精讀5篇,略讀10篇。

這本教材體例安排練習設計等方面優點類似〈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高考語文不考現代詩歌,但150分分值中,文學作品閱讀(有時考散文,有時考小說)占除作文外的90分中的20分。而現代散文的閱讀對高考作文也有輻射作品。

四、關於選修ⅠB教學和進度安排建議:

1、關於選修ⅠB教學:

去掉自選模塊因素,僅僅從150分試卷來看,無論從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還是從高考得分角度考慮,高中語文10本教材最應該重視的是2。5本書:ⅠA中的〈外國小說欣賞〉,ⅠB〈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和〈現代詩歌散文〉中的現代散文(高考不考現代詩歌)。

高考語文150分卷結構:

基礎題語音、錯別字和詞語使用、成語、病句4題12分,通過課文學習不能解決,靠教師自編資料練習中積累。

語用題2—3題,9分左右,通過課文學習不能解決,靠教師自編資料練習中掌握。

背誦6分,必修教材中古代詩歌散文中背誦篇目加〈論語〉中的背誦篇,指定篇目(散文只背部分),相對容易。

高考語文佔分比例最大的是:古詩文閱讀占 24分,文學作品閱讀(或散文,或小說)20分,其次外是科技文閱讀(9分或12分),閱讀能力靠學習課文中培養,立足於課內,遷移至課外。而寫作水平的提高離不開文章閱讀。

不考自選模塊的學校,在高二第二學期完成ⅠA教材後,一種選擇是不學ⅠB教材,高三的一年時間都用來做古詩文題目和現代文閱讀題目,另一種是學習ⅠB《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和《現代詩歌散文欣賞》中的散文(兩者相差1.5本書),哪一種對高考備考更有利?我們認為是後者更好。高考需要做相當數量的題目,但沒有相當數量的文章閱讀,是不能真正提高閱讀能力的,寧可減少一些做題目的時間增加學生的語感閱讀經驗更有效,文言文更是如此。

從教材的內容和編寫作綜合分析,ⅠB教材1.5本書(《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和《現代詩歌散文欣賞》中的散文),同高考語文150分的相關性地位的重要性遠超過必修教材的五本書。從學生的發展、教師的專業成長的角度看也是如此。

2、關於ⅠB進度安排:

方案一:按部就班。在高三第一學期,不考自選模塊的學校上ⅠB教材1.5本書,考自選模塊的學校上兩本。插入練習。

方案二:在高二第一學期後半學期在上《論語》時上ⅠB中的《古代詩歌散文》中散文(三個單元,(因為《論語》15章中5章不列入高考范圍,前面講的在教學中要把握度,要有所「收斂」,不宜在高中階段講得過深、過多,不宜為它化時過多,因此時間上有餘地)。在高二第二學期上《外國小說欣賞》和《語言文字應用》時插入《古代詩歌散文》中的古代詩歌。 在高三第一學期上《現代詩歌散文》,不考自選模塊的只學習現代散文。

方案三:在高二第一學期上《論語》時同時上《古代詩歌散文》,高二第二學期上《外國小說欣賞》《語言文字應用》時插入《現代詩歌散文》,不考自選模塊的只上現代散文,考自選模塊可以把現代詩歌也上完(由於《語言文字應用》這本教材內容的「低幼化」,實際內容很單薄,可以騰出比較多的時間讓位給它),如果時間過緊,也可以把現代詩歌留到高三。

有消息稱,《語言文字應用》即將 停用,此事不久前向省教研員當面詢問,得到確認。此更為高二插入ⅠB教材提供了條件。

綜合分析,我們建議作這樣的安排:

高二(上)後半學期教學:

(1)、ⅠA《〈論語〉選讀》10章(3、7、9、10、15五章不列入考試范圍,教學由教師自定)

(2)、ⅠB《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不考自選模塊的學校可以只上現代散文,然後進入復習)

高二(下)教學:

(1)、 ⅠA《外國小說欣賞》

(2)、 ⅠB《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若達成共識,則《同步練習》也將作大的調整:刪去《論語》解讀和不列入高考范圍的五章的練習,替換成現代散文閱讀的內容。刪去《〈語言文字應用〉全部練習,替換成古代散文閱讀的內容(按史傳、雜說、碑記、小說、游記等類別)。

期末考試的內容、重點也作相應的調整:

高二(上):〈論語〉分值減少,現代散文(比例適當增加)。高二(下):外國小說為主,再加入文言文、古詩鑒賞。

3、關於ⅠB教材的教學方式:

不考自選模塊的學校,在使用ⅠB教材時可以更加靈活,著眼於增加學生的語感,培養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提高鑒賞文章的能力,加深對文本特徵的理解,可以不必拘泥於原有體例,靈活整合取捨增減。考自選模塊的學校也可先按照這樣的要求處理教材,在高三復習時加入自選模塊因素,補入自選模塊相關考題。

謀全局優於謀一域。謀定而後動。請學校作分析研究,及時決斷;抓緊時間落實現高一下學期所用教材:即訂必修五、《〈論語〉選讀》時再增訂《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能同時訂好高二(下)要用的《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則更好)

『玖』 閱讀下面小說,完成後面題。通往田野的小巷劉亮程①順著一條巷子往前走,經過鐵匠鋪、饢坑、燒土陶的作坊


小題1:(4分)古老(傳統);寧靜;節奏緩慢;生活安逸。(1點1分)
小題2:(6分)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2分),通過全方位多角度地對老城的審視,形象、生動地刻畫出老城的古老形象(2分),突出強調老城人緩慢從容的生活習俗和悠然自守的文化傳統(2分)。(意思相近、言之成理即可)
小題3:(4分)通過綠洲與沙漠的強烈對比(1分),暗示老城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生存態度是在沙漠中得以保全的原因,(或由近及遠,暗示庫車未來的走向)(2分)言盡意遠,引人深思(1分)。(意思相近、言之成理即可)
小題4:(6分)對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守護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贊美;對以人類以自我為中心,肆意征服自然行為的批判;對從容緩慢、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的欣賞。(每點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與劉亮程木匠小說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沉天劍小說作者 瀏覽:860
主角有翻天印的小說 瀏覽:660
小說閱讀指導課件 瀏覽:183
男主角是王子的小說 瀏覽:87
玄幻小說女主多肉戲多 瀏覽:412
斗篷蒼穹有聲小說 瀏覽:66
女主得到外星系統小說 瀏覽:174
紳士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瀏覽:350
校園奴隸契約系統小說 瀏覽:404
作者赤馬小說 瀏覽:819
榜單第一的玄幻小說 瀏覽:296
如何在word上寫小說 瀏覽:557
繼達張有聲小說下載 瀏覽:969
醫哥小說作者醫哥 瀏覽:139
男主叫陳睿的現代小說 瀏覽:934
都市打怪升級小說完結 瀏覽:605
寫劍類小說在線閱讀 瀏覽:891
好看的網配小說聲控的 瀏覽:634
女主是校霸的好看小說網 瀏覽:319
寫漢末三國小說 瀏覽:694
© Arrange www.hxxez.com 2014-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