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耕讀」的詩句有哪些
1、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勸學》唐代:顏真卿
譯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2、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譯文: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
3、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勸學詩 / 偶成》宋代:朱熹
譯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台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4、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譯文:靠在枕上讀書是多麼閑適,門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
5、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讀書》宋代:陸游
譯文:歸鄉隱居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於黎民百姓。燈下讀書,眼神已大不如從前了。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6、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杜甫《柏學士茅屋》
譯文: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一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貳』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大年初一,央視「新聞聯播」新春走基層推出一個特別
「家風」到底是什麼? 大年初一,央視「新聞聯播」新春走基層推出一個特別節目:「家風是什麼?」面對央視記者提問,被采訪者們的回答可謂「五花八門」——要孝順要和氣;不能糊弄人,不能幹壞事;不啃老不坑爹;不能說瞎話……有的聽起來寬厚,有的聽起來嚴厲,有的聽罷則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不說謊話、別晚回家這種「低級要求」也能算做「家風」? 「家風」到底是什麼?到底有沒有一個標准答案?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閻愛民多年從事中國古代社會史、家族史等方面的研究,著有研究家風家教的專著。日前,閻愛民教授從歷史學的角度對「家風」做了解讀。 「家風」最早只屬於貴族 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看,家風在古代是只屬於貴族的一種特殊門風。閻愛民教授介紹說,在秦漢以前,貴族階級基本都是武人出身,當時是沒有「家風」一說的。「武人成為貴族多是因立戰功而獲封地,而隨著朝代更迭,這種獲封是很難傳世的,所以有『富不過三代』一說。」 漢以後,文人階層開始受到重視,開始有人不靠戰功而靠文化修養成為士族階級。「在當時那個年代,書也不是一般人能夠讀得起的,基本上還是貴族階層的權利。但不同於戰功,士族的文化修養是可以傳承下來的,而且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最初所說的『家風』,即為『這些貴族的獨特門風』之意。」 閻教授舉了個例子,在實行科舉制度之前,一個人能否做官是要經過地方推舉的,主要考察兩方面,一是家中是否幾代為官,二是家風如何。我們常說的「舉孝廉」,「孝」和「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說家風。 世代相傳才能稱作「家風」 閻教授表示,自唐宋以後,隨著科舉制度的興起,世襲貴族逐漸衰落,文化下移,庶民社會形成。這時,庶民家庭普遍的家風就是「耕讀傳家」,耕田可以事稼穡,豐五穀,養家糊口,以立性命。讀書可以知詩書,達禮義,修身養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讀傳家」既學做人,又學謀生。古人認為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家族興盛、長遠。說到這里,就要提到「家風」與「家規」「家教」的不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幾代人遵循,能傳世。 孔子的家風是「詩禮傳家」,如果後人不讀《詩經》會被訓斥;西漢大臣石奮家風以「恭謹」出名,雖然位高權重,但始終恭敬禮讓。石奮的兒子進入村門沒有下車,石奮覺得兒子對鄰居不恭敬,沒禮貌,就很生氣,不吃飯。兒子嚇壞了,很自責,對村民道歉,並在之後即便距離村門還有段距離,也下車步行進村。著名史學家司馬光崇尚儉朴,在給兒子的書信中多次提到要以儉朴為本;鐵面無私的包拯家風是「誡貪」,他在家訓里寫道,子孫不能有貪念,否則活著不能入家譜,死後不能進祖墳……閻教授說,從歷史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家風是需要一脈相承,且被嚴格監督和執行的。 形式多種多樣 「家風」促「民風」 《曾國藩家書》廣為流傳,其中就有其對家族道德修養的一些規范。閻教授告訴記者,家風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只言片語,有的是像曾國藩這樣在書信中體現,更普遍的是在家譜中記載。閻愛民說,一般有家譜的家族在家譜中都能找到本家的家訓,只是絕大多數後人都不去看罷了。「所以從古至今,能夠對家風一脈相承的家族實在是不多。」 閻教授表示,家風更多的是指在為人處世方面的行為規范,像「書香門第」「將軍世家」這樣以職業來劃分的家族文化嚴格說來並不算家風,只能說是家風對於這個家族影響的延伸。 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古人說先吃飽肚子再知曉禮儀。在閻教授看來,此番對於家風的討論,是在百姓物質生活普遍豐富的基礎上,讓大家重視精神生活的豐富。「家風是從家庭的角度講,如何樹立正確的治家之道讓家族長久不衰。社會是由一個個家庭組成的,良好的家風能夠帶動整個社會風氣的進步和改善。」 『叄』 金庸小說中的漁樵耕讀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大理皇室段家的四大家臣褚萬里、古篤誠、傅思歸、朱丹臣,合稱「漁樵耕讀」。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南帝」段智興也有「漁樵耕讀」作為弟子,分別是點蒼漁隱、樵夫、武三通和朱子柳。 『肆』 段王爺身邊的漁 焦 耕 讀叫什麼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大理皇室段家的四大家臣褚萬里、古篤誠、傅思歸、朱丹臣,合稱「漁樵耕讀」。 『伍』 江山耕讀作文
給遠方朋友的一封信 『陸』 白鹿原小說賞析
陳忠實在《白儒原》中對儒家文化的價值立場是矛盾的,他在批判,卻又在贊賞,既寫出了傳統儒家文化思想的局限性,又寫出了對傳統儒家人格的高度贊揚,這些都集中體現在作者對白鹿原村長白嘉軒的塑造上,他是典型的儒家傳統道德的信仰者和實踐者,在他身上既有我們民族優秀的文化品格,也有著無法填補的心靈缺陷――保守和落後。 『柒』 射鵰英雄傳中南帝的四大弟子漁、樵、耕、讀分別叫什麼名字 漁指的是點蒼漁隱,樵指的是樵夫,耕指的是武三通,讀指的是朱子柳。歐陽鋒最後死了。 一、漁樵耕讀 漁樵耕讀是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的角色組合。本為南帝段智興手下四名大臣,後南帝段智興出家為僧,法號一燈,將他們收為弟子,號為「漁樵耕讀」。分別是點蒼漁隱、樵夫、武三通和朱子柳。 1、點蒼漁隱 點蒼漁隱是《射鵰英雄傳》的一個傳奇人物,他是大理「漁樵耕讀」里的漁夫,一燈大師的大弟子,原是大理國的水師都督,力大無比。 2、樵夫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人物,南帝(南僧)一燈大師四大弟子之二,漁樵耕讀中的樵夫,原是大理國的大將軍。 3、武三通 武三通,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人物,一燈大師四大弟子之三,漁樵耕讀中的農夫(耕),原是大理國的御林軍總管。 武三通有二子武敦儒、武修文,妻子武三娘,義女何沅君。 4、朱子柳 朱子柳,《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中的人物,一燈大師四徒弟「漁樵耕讀」之書生,原是大理國的大丞相。與他身份相同、時代不同的還有《天龍八部》中的朱丹臣。 二、《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以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這段歷史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國與蒙古兩大強敵的斗爭,充滿愛國的民族主義情愫。 三、歐陽鋒 歐陽鋒,綽號」西毒「,武功登峰造極,乃「天下五絕」之一,後因逆練郭靖亂改的九陰真經而瘋,不過武功更勝從前,於」第二次華山論劍「中先後擊敗郭靖,黃葯師,洪七公三人,被三人公認為」第二次華山論劍「武功天下第一。 在《神鵰俠侶》中收楊過為兒子,後來與洪七公在華山比武,後歐陽鋒恢復記憶,兩人大笑,互相擁抱而逝。 (7)耕讀小說閱讀網擴展閱讀: 《射鵰英雄傳》創作背景: 作品最初於1957到1959年在《香港商報》上連載,後收入《金庸作品集》中,連同後來的《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一並,被稱為金庸小說的「射鵰三部曲」。 自1957年元旦以來,《射鵰英雄傳》一直在《香港商報》連載,偶爾金庸生病才會停下。 據金庸自述:寫《射鵰》時,他正在長城電影公司做編劇和導演,這段時期中所讀的書主要是西洋的戲劇和戲劇理論,所以小說中有些情節的處理,不知不覺間是戲劇體的,尤其是牛家村密室療傷那一大段,完全是舞台劇的場面和人物調度。 《射鵰英雄傳》曾作過不少改動。金庸在修訂時刪去了一些與故事或人物並無必要聯系的情節,如小紅鳥、蛙蛤大戰、鐵掌幫行凶等等。 除去了秦南琴這個人物,將她與穆念慈合二為一,同時也添加了一些新的情節,如開場時張十五說書、曲靈風盜畫、黃蓉迫人抬轎與長嶺遇雨、黃裳撰作《九陰真經》的經過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歐陽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射鵰英雄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漁樵耕讀 『捌』 黃蓉去找一燈大師療傷的時候,有"漁樵耕讀"的阻撓,她對的對聯是什麼 一、書生上聯:風擺棕櫚,千手佛搖折疊扇 意思:風吹棕櫚樹搖擺,象千手佛在搖摺扇。 黃蓉下聯:霜凋荷葉,獨腳鬼戴逍遙巾 意思:秋霜之際荷葉凋零,象獨腳的人戴著個逍遙頭巾。 二、書生上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 意思:琴瑟琵琶四字,頭上共有八個王字。 黃蓉下聯: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 意思:魑魅魍魎四字,四個鬼字里各有各的肚腸(指鬼字里包含不同的四個字)。 出自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 (8)耕讀小說閱讀網擴展閱讀: 《射鵰英雄傳》原文節選: 「我有一個上聯,請小姑娘對對。」黃蓉道:「對對子可不及猜謎兒有趣啦,好罷,我若不對,看來你也不能放我們過去,你出對罷。」 那書生揮扇指著一排棕櫚道:「風擺棕櫚,千手佛搖折疊扇。」這上聯既是即景,又隱然自抬身分。 黃蓉心道:「我若單以事物相對,不含相關之義,未擅勝場。」游目四顧,只見對面平地上有一座小小寺院,廟前有一個荷塘,此時七月將盡,高山早寒,荷葉已然凋了大半,心中一動,笑道:「對子是有了,只是得罪大叔,說來不便。」 那書生道:「但說不妨。」黃蓉道:「你可不許生氣。」那書生道:「自然不氣。」黃蓉指著他頭上戴的逍遙巾道:「好,我的下聯是:『霜凋荷葉,獨腳鬼戴逍遙巾』。」 這下聯一說,那書生哈哈大笑,說道:「妙極,妙極!不但對仗工整,而且敏捷之至。」郭靖見那蓮梗撐著一片枯凋的荷葉,果然像是個獨腳鬼戴了一頂逍遙巾,也不禁笑了起來。黃蓉笑道:「別笑,別笑,一摔下去,咱倆可成了兩個不戴逍遙巾的小鬼啦!」 那書生心想:「尋常對子是定然難不倒她的了,我可得出個絕對。」猛然想起少年時在塾中讀書之時,老師曾說過一個絕對,數十年來無人能對得工整,說不得,只好難她一難,於是說道:「我還有一聯,請小姑娘對個下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 黃蓉聽了,心中大喜:「琴瑟琵琶四字中共有八個王字,原是十分難對。只可惜這是一個老對,不是你自己想出來的。爹爹當年在桃花島上閑著無事,早就對出來了。我且裝作好生為難,逗他一逗。」 於是皺起了眉頭,作出愁眉苦臉之狀。那書生見難倒了她,甚是得意,只怕黃蓉反過來問他,於是說在頭里:「這一聯本來極難,我也對不工穩。不過咱們話說在先,小姑娘既然對不出,只好請回了。」 黃蓉笑道:「若說要對此對,卻有何難?只是適才一聯已得罪了大叔,現在這一聯是一口氣要得罪漁、樵、耕、讀四位,是以說不出口。」 那書生不信,心道:「你能對出已是千難萬難,豈能同時又嘲諷我師兄弟四人?」說道:「但求對得工整,取笑又有何妨?」黃蓉笑道:「既然如此,我告罪在先,這下聯是:『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 那書生大驚,站起身來,長袖一揮,向黃蓉一揖到地,說道:「在下拜服。」黃蓉回了一禮,笑道:「若不是四位各逞心機要阻我們上山,這下聯原也難想。」 『玖』 新歷史小說的新歷史小說的人文主義傾向 新歷史小說的另一發展趨向:重視通過歷史反思,關注已被遺棄的人性。 與耕讀小說閱讀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看的網配小說聲控的
瀏覽:634
女主是校霸的好看小說網
瀏覽:319
寫漢末三國小說
瀏覽:694
武則天在現代的小說
瀏覽:135
狠狠干有聲小說迅雷在線
瀏覽:81
皇帝好看小說
瀏覽:832
妾室職業守則小說txt
瀏覽:863
都市女主角姓戚的小說
瀏覽:662
主人公叫唐心和龍錦言的小說
瀏覽:939
exo韓娛文完結小說
瀏覽:525
小說女主周媚
瀏覽:696
處女校花小說全文閱讀
瀏覽:868
總裁有女兒小說
瀏覽:842
完結長篇兵王小說
瀏覽:583
主角是丐幫的小說
瀏覽:543
寫文成神系統啟動中小說
瀏覽:497
唐鈺是主角的小說
瀏覽:365
好看搞笑有肉的穿越小說迅雷下載
瀏覽:169
有女主角凝雪的小說
瀏覽:87
小說風綠閱讀全文
瀏覽: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