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閱讀推薦 > 耕讀小說閱讀網

耕讀小說閱讀網

發布時間:2021-07-10 14:12:41

『壹』 關於「耕讀」的詩句有哪些

1、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勸學》唐代:顏真卿

譯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2、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譯文: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

3、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勸學詩 / 偶成》宋代:朱熹

譯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台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4、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譯文:靠在枕上讀書是多麼閑適,門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

5、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讀書》宋代:陸游

譯文:歸鄉隱居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於黎民百姓。燈下讀書,眼神已大不如從前了。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6、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杜甫《柏學士茅屋》

譯文: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一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貳』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大年初一,央視「新聞聯播」新春走基層推出一個特別


「家風」到底是什麼?
大年初一,央視「新聞聯播」新春走基層推出一個特別節目:「家風是什麼?」面對央視記者提問,被采訪者們的回答可謂「五花八門」——要孝順要和氣;不能糊弄人,不能幹壞事;不啃老不坑爹;不能說瞎話……有的聽起來寬厚,有的聽起來嚴厲,有的聽罷則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不說謊話、別晚回家這種「低級要求」也能算做「家風」?
「家風」到底是什麼?到底有沒有一個標准答案?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閻愛民多年從事中國古代社會史、家族史等方面的研究,著有研究家風家教的專著。日前,閻愛民教授從歷史學的角度對「家風」做了解讀。
「家風」最早只屬於貴族
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看,家風在古代是只屬於貴族的一種特殊門風。閻愛民教授介紹說,在秦漢以前,貴族階級基本都是武人出身,當時是沒有「家風」一說的。「武人成為貴族多是因立戰功而獲封地,而隨著朝代更迭,這種獲封是很難傳世的,所以有『富不過三代』一說。」
漢以後,文人階層開始受到重視,開始有人不靠戰功而靠文化修養成為士族階級。「在當時那個年代,書也不是一般人能夠讀得起的,基本上還是貴族階層的權利。但不同於戰功,士族的文化修養是可以傳承下來的,而且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最初所說的『家風』,即為『這些貴族的獨特門風』之意。」
閻教授舉了個例子,在實行科舉制度之前,一個人能否做官是要經過地方推舉的,主要考察兩方面,一是家中是否幾代為官,二是家風如何。我們常說的「舉孝廉」,「孝」和「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說家風。
世代相傳才能稱作「家風」
閻教授表示,自唐宋以後,隨著科舉制度的興起,世襲貴族逐漸衰落,文化下移,庶民社會形成。這時,庶民家庭普遍的家風就是「耕讀傳家」,耕田可以事稼穡,豐五穀,養家糊口,以立性命。讀書可以知詩書,達禮義,修身養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讀傳家」既學做人,又學謀生。古人認為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家族興盛、長遠。說到這里,就要提到「家風」與「家規」「家教」的不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幾代人遵循,能傳世。
孔子的家風是「詩禮傳家」,如果後人不讀《詩經》會被訓斥;西漢大臣石奮家風以「恭謹」出名,雖然位高權重,但始終恭敬禮讓。石奮的兒子進入村門沒有下車,石奮覺得兒子對鄰居不恭敬,沒禮貌,就很生氣,不吃飯。兒子嚇壞了,很自責,對村民道歉,並在之後即便距離村門還有段距離,也下車步行進村。著名史學家司馬光崇尚儉朴,在給兒子的書信中多次提到要以儉朴為本;鐵面無私的包拯家風是「誡貪」,他在家訓里寫道,子孫不能有貪念,否則活著不能入家譜,死後不能進祖墳……閻教授說,從歷史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家風是需要一脈相承,且被嚴格監督和執行的。
形式多種多樣 「家風」促「民風」
《曾國藩家書》廣為流傳,其中就有其對家族道德修養的一些規范。閻教授告訴記者,家風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只言片語,有的是像曾國藩這樣在書信中體現,更普遍的是在家譜中記載。閻愛民說,一般有家譜的家族在家譜中都能找到本家的家訓,只是絕大多數後人都不去看罷了。「所以從古至今,能夠對家風一脈相承的家族實在是不多。」
閻教授表示,家風更多的是指在為人處世方面的行為規范,像「書香門第」「將軍世家」這樣以職業來劃分的家族文化嚴格說來並不算家風,只能說是家風對於這個家族影響的延伸。
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古人說先吃飽肚子再知曉禮儀。在閻教授看來,此番對於家風的討論,是在百姓物質生活普遍豐富的基礎上,讓大家重視精神生活的豐富。「家風是從家庭的角度講,如何樹立正確的治家之道讓家族長久不衰。社會是由一個個家庭組成的,良好的家風能夠帶動整個社會風氣的進步和改善。」

『叄』 金庸小說中的漁樵耕讀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大理皇室段家的四大家臣褚萬里、古篤誠、傅思歸、朱丹臣,合稱「漁樵耕讀」。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南帝」段智興也有「漁樵耕讀」作為弟子,分別是點蒼漁隱、樵夫、武三通和朱子柳。

『肆』 段王爺身邊的漁 焦 耕 讀叫什麼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大理皇室段家的四大家臣褚萬里、古篤誠、傅思歸、朱丹臣,合稱「漁樵耕讀」。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南帝」段智興也有「漁樵耕讀」作為弟子,分別是點蒼漁隱、樵夫、武三通和朱子柳。

漁樵耕讀即漁夫,樵夫,農夫與書生,是農耕社會四個比較重要的職業,很多是也是官宦用來表示退隱之後生活的象徵。因此我國的民俗畫常以漁樵耕讀為題材,而很多古典傢具也常常以漁樵耕讀為雕刻圖案。

但是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姓武的和姓朱的卻變壞了,不僅設計欺騙張無忌,企圖得到屠龍刀和金毛獅王謝遜的下落,而且在被看穿之後殺人滅口!

『伍』 江山耕讀作文

給遠方朋友的一封信

何丹:

你好!

你一定不認識我,可我卻認識你.我是在網上了解到你的情況的.

我叫周倩如,12歲,現在韶關市湞江區鐵路第一小學就讀.

最近我們學校開展了"手拉手互幫互助"活動,我想你成為我的互幫互助對象,可以嗎?

我還想和你成為無話不談的的好朋友.

我想要請你來韶關做客.我會帶你去韶關的著名景點丹霞山,一飽眼福;去書城,快樂閱讀,一起遨遊知識的海洋;去美食城,吃好吃的,解解饞;去球場,打打球熱熱身......

何丹,讓我們以劉翔的奧運精神與速度沖刺,拼搏吧!等到期末的時候,我們再來一決高下.時候 不早了,我們下次再聊.我期待你的回信喲!

『陸』 白鹿原小說賞析

陳忠實在《白儒原》中對儒家文化的價值立場是矛盾的,他在批判,卻又在贊賞,既寫出了傳統儒家文化思想的局限性,又寫出了對傳統儒家人格的高度贊揚,這些都集中體現在作者對白鹿原村長白嘉軒的塑造上,他是典型的儒家傳統道德的信仰者和實踐者,在他身上既有我們民族優秀的文化品格,也有著無法填補的心靈缺陷――保守和落後。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上,一個明顯的事實就是,孔子因其儒家思想的創立而被偶像化,成為世代為權者及其普通文人、老百姓尊崇的「至聖先師」,自然而然的,儒家講究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重孝慈,尚仁義,力行中庸的儒家教義都活生生地體現在白嘉軒的身上。他辦學堂,送子女上學,親耕壟畝,身體力行,恪守封建的倫理道德和人生信條,是為了捍衛一個家長的權威與地位。他還是一個族長,頑固地推行著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家族制,殘酷地絞殺著一切不符合封建族規的言行。①文章中從方方面面敘述了白嘉軒對儒家傳統道德的維護和繼承,下面我將就幾方面展開討論。

(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小說在開篇的第一句話就是「白嘉軒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里娶過七房女人。」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價值觀就是他娶七房女人最直接的原因。白嘉軒的父親秉德老漢在世時,他的人生目標既是娶妻生子以繁衍後代,甚至他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他的兒子能娶一房不會被他「剋死」的女人。這時的白嘉軒和中國古往今來千千萬萬的農民毫無二致,生存乃至生育成為他最根本的目的與最低要求,這也是他勞動力量的源泉。

(二)耕讀傳家
白嘉軒一生都堅守「耕讀傳家」的古訓,他那副掛在正門面上的「耕讀傳家久,經書濟世長」的對聯便是對他一生最好的詮釋。白家世代為族長,家產確有積累,但白嘉軒一生都在辛苦勞作,不辭勞苦。他始終堅信努力耕作是幸福日子的保證,那種自力更生的民族優良品質值得稱道。
他同時也注重後一代的文化教育。為了延續儒家命脈,不惜耗費巨資,積極倡辦義學,使下一代能夠接受系統的儒家文化教育,樹立起做人的准則。白嘉軒正是藉助修繕祠堂和學堂來顯示直接的勢力和人品,來保持直接作為族長的權威地位和維護儒家傳統道德觀念的權威。
在教育兒子上,白嘉軒以嚴父的形象,將幾百年來白家所固守的一切傳統儒家文化灌輸給兒子,讓他沒也走「耕讀傳家」這讓他認為無比正確和光明的路。他先是培養大兒子白孝文作為直接的接班人,把自己百年遺產下來的族長威嚴和道德規范一點一點地滲透給他,但當白孝文受鹿子霖陷害走上歧途之後,他毅然決定拋棄甚至毀掉白孝文而培養二兒子白孝武。他讓白孝武對哥哥行刑那一段讓人肅然起敬。
(三)尊尚「五美」摒除「四惡」
白嘉軒在白鹿村不大不小也算是個地主、富戶了,但他並沒有剝削者的印記,出資修祠堂建學堂,廣施善舉沒有絲毫的矯情,也不圖任何的回報,讓我們看到了他的「惠」而在「齊家」時有這樣一段:嘉軒說:「媽,從今往後,給他倆的偏食斷了去……他倆大了,不該再吃偏食了。人說:『財東家慣騾馬,窮漢家慣娃娃』,咱家事騾馬娃娃都不興嬌慣!」②僅僅這樣斷偏食一件小事,足以看出白嘉軒的「不費」。對於「勞而不怨」,從他和鹿三的關繫上可略見一二,他從來沒有把與鹿三一起勞動看成是「怨」,而事實上他一生都把勞動當作至高無上的美德,如果可以,他寧願不當族長,不管大小瑣事,埋頭在白家的土地上耕作一輩子,這樣說他並不是沒有「欲」,他的「欲」就是白鹿村的宗祠法制永遠傳承下去,白鹿村能永葆安寧富足,他的兒子能接替他成為合格的一族之長,他的「欲」是道德化的是人文化的,從而使他表現出重義輕利,勤勞質朴,達觀寬容,對於權勢和物慾的追求無疑是一種消解和抵制。
(四)克己復禮為仁
「克己」就是控制自己自然軀殼隨興而發的意念,「復禮」就是使自己的視、聽、言、動都符合禮的規范。單從這點上看,白嘉軒是最好的實踐者,他的身上有著讓人無法忽視的仁義的光環,讓人肅然起敬。在那個極度混亂的年代,他站在封建社會與新革命的家風中苦苦掙扎,遇事沉著冷靜,不失族長尊嚴,把「克己復禮」的儒家古訓實踐得盡職盡責。
白嘉軒的「克己復禮」有一個很好體現是在他對待黑娃的態度上,他用他的胸襟和仁義包容著黑娃,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人們對白嘉軒的敬仰。他對長工之子黑娃一視同仁,讓他與自己的孩子一起接受教育;當他不願意學習想去外面闖盪時,他也表現出族長應有的寬容和大度;黑娃與田小娥的結合,讓白嘉軒覺得丟臉,但他仍寬慰鹿三;黑娃派土匪打斷了他的腰,他仍採取不追究的態度,以德報怨,親自迎接黑娃回家祭祖;他可以不計前嫌,全心全意為救黑娃而四處求情,更讓人看到了他的「仁義」,讓每個人為之震驚,為之感嘆!

『柒』 射鵰英雄傳中南帝的四大弟子漁、樵、耕、讀分別叫什麼名字

漁指的是點蒼漁隱,樵指的是樵夫,耕指的是武三通,讀指的是朱子柳。歐陽鋒最後死了。

一、漁樵耕讀

漁樵耕讀是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的角色組合。本為南帝段智興手下四名大臣,後南帝段智興出家為僧,法號一燈,將他們收為弟子,號為「漁樵耕讀」。分別是點蒼漁隱、樵夫、武三通和朱子柳。

1、點蒼漁隱

點蒼漁隱是《射鵰英雄傳》的一個傳奇人物,他是大理「漁樵耕讀」里的漁夫,一燈大師的大弟子,原是大理國的水師都督,力大無比。

2、樵夫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人物,南帝(南僧)一燈大師四大弟子之二,漁樵耕讀中的樵夫,原是大理國的大將軍。

3、武三通

武三通,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人物,一燈大師四大弟子之三,漁樵耕讀中的農夫(耕),原是大理國的御林軍總管。

武三通有二子武敦儒、武修文,妻子武三娘,義女何沅君。

4、朱子柳

朱子柳,《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中的人物,一燈大師四徒弟「漁樵耕讀」之書生,原是大理國的大丞相。與他身份相同、時代不同的還有《天龍八部》中的朱丹臣。

二、《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以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這段歷史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國與蒙古兩大強敵的斗爭,充滿愛國的民族主義情愫。

三、歐陽鋒

歐陽鋒,綽號」西毒「,武功登峰造極,乃「天下五絕」之一,後因逆練郭靖亂改的九陰真經而瘋,不過武功更勝從前,於」第二次華山論劍「中先後擊敗郭靖,黃葯師,洪七公三人,被三人公認為」第二次華山論劍「武功天下第一。

在《神鵰俠侶》中收楊過為兒子,後來與洪七公在華山比武,後歐陽鋒恢復記憶,兩人大笑,互相擁抱而逝。

(7)耕讀小說閱讀網擴展閱讀:

《射鵰英雄傳》創作背景:

作品最初於1957到1959年在《香港商報》上連載,後收入《金庸作品集》中,連同後來的《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一並,被稱為金庸小說的「射鵰三部曲」。

自1957年元旦以來,《射鵰英雄傳》一直在《香港商報》連載,偶爾金庸生病才會停下。

據金庸自述:寫《射鵰》時,他正在長城電影公司做編劇和導演,這段時期中所讀的書主要是西洋的戲劇和戲劇理論,所以小說中有些情節的處理,不知不覺間是戲劇體的,尤其是牛家村密室療傷那一大段,完全是舞台劇的場面和人物調度。

《射鵰英雄傳》曾作過不少改動。金庸在修訂時刪去了一些與故事或人物並無必要聯系的情節,如小紅鳥、蛙蛤大戰、鐵掌幫行凶等等。

除去了秦南琴這個人物,將她與穆念慈合二為一,同時也添加了一些新的情節,如開場時張十五說書、曲靈風盜畫、黃蓉迫人抬轎與長嶺遇雨、黃裳撰作《九陰真經》的經過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歐陽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射鵰英雄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漁樵耕讀

『捌』 黃蓉去找一燈大師療傷的時候,有"漁樵耕讀"的阻撓,她對的對聯是什麼

一、書生上聯:風擺棕櫚,千手佛搖折疊扇

意思:風吹棕櫚樹搖擺,象千手佛在搖摺扇。

黃蓉下聯:霜凋荷葉,獨腳鬼戴逍遙巾

意思:秋霜之際荷葉凋零,象獨腳的人戴著個逍遙頭巾。

二、書生上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

意思:琴瑟琵琶四字,頭上共有八個王字。

黃蓉下聯: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

意思:魑魅魍魎四字,四個鬼字里各有各的肚腸(指鬼字里包含不同的四個字)。

出自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

(8)耕讀小說閱讀網擴展閱讀:

《射鵰英雄傳》原文節選:

「我有一個上聯,請小姑娘對對。」黃蓉道:「對對子可不及猜謎兒有趣啦,好罷,我若不對,看來你也不能放我們過去,你出對罷。」

那書生揮扇指著一排棕櫚道:「風擺棕櫚,千手佛搖折疊扇。」這上聯既是即景,又隱然自抬身分。

黃蓉心道:「我若單以事物相對,不含相關之義,未擅勝場。」游目四顧,只見對面平地上有一座小小寺院,廟前有一個荷塘,此時七月將盡,高山早寒,荷葉已然凋了大半,心中一動,笑道:「對子是有了,只是得罪大叔,說來不便。」

那書生道:「但說不妨。」黃蓉道:「你可不許生氣。」那書生道:「自然不氣。」黃蓉指著他頭上戴的逍遙巾道:「好,我的下聯是:『霜凋荷葉,獨腳鬼戴逍遙巾』。」

這下聯一說,那書生哈哈大笑,說道:「妙極,妙極!不但對仗工整,而且敏捷之至。」郭靖見那蓮梗撐著一片枯凋的荷葉,果然像是個獨腳鬼戴了一頂逍遙巾,也不禁笑了起來。黃蓉笑道:「別笑,別笑,一摔下去,咱倆可成了兩個不戴逍遙巾的小鬼啦!」

那書生心想:「尋常對子是定然難不倒她的了,我可得出個絕對。」猛然想起少年時在塾中讀書之時,老師曾說過一個絕對,數十年來無人能對得工整,說不得,只好難她一難,於是說道:「我還有一聯,請小姑娘對個下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

黃蓉聽了,心中大喜:「琴瑟琵琶四字中共有八個王字,原是十分難對。只可惜這是一個老對,不是你自己想出來的。爹爹當年在桃花島上閑著無事,早就對出來了。我且裝作好生為難,逗他一逗。」

於是皺起了眉頭,作出愁眉苦臉之狀。那書生見難倒了她,甚是得意,只怕黃蓉反過來問他,於是說在頭里:「這一聯本來極難,我也對不工穩。不過咱們話說在先,小姑娘既然對不出,只好請回了。」

黃蓉笑道:「若說要對此對,卻有何難?只是適才一聯已得罪了大叔,現在這一聯是一口氣要得罪漁、樵、耕、讀四位,是以說不出口。」

那書生不信,心道:「你能對出已是千難萬難,豈能同時又嘲諷我師兄弟四人?」說道:「但求對得工整,取笑又有何妨?」黃蓉笑道:「既然如此,我告罪在先,這下聯是:『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

那書生大驚,站起身來,長袖一揮,向黃蓉一揖到地,說道:「在下拜服。」黃蓉回了一禮,笑道:「若不是四位各逞心機要阻我們上山,這下聯原也難想。」

『玖』 新歷史小說的新歷史小說的人文主義傾向

新歷史小說的另一發展趨向:重視通過歷史反思,關注已被遺棄的人性。
反思,既是一種回顧,更是一種再認識,一種重新確認和重新解構。它是在一定歷史轉折,文化轉型的關節點上,一種帶有轉折時期的深切憂慮。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反思理性的限度、實踐的兩重性,反思人類的精神支點、未來歸宿。這種形而上的反思意識融匯在文學作品中,便形成一種新的文學、文化意識。「歷史反思」文學思潮使中國當代文學注入了深深的政治的、歷史的以及人性的相互交錯的思考。
從哲學角度來講,新歷史小說是帶有反思性的。作家們深入人物內心去挖掘正反兩方面對革命現時立場、態度的不同,瓦解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拆散神聖形象中的英雄情結,使英雄俗人化,還原為有血有肉的活物。這種文學意義上的反思,使文學關注點下移,更關注、注重平常生活,不再刻意表現,甚至故意弱化重大歷史事件,重新體現了「文學即人學」的沉重命題。
這種對革命年代中人性與反人性等具有人類意識的現代問題的歷史反思在新歷史小說中得以體現,作家將革命歷史作為遙遠的依稀模糊的寫作背景,人物距離革命或遠或近,參與革命與否完全不再是人物形象必須做出的選擇。新歷史小說增加了人類生命、生存意識、宣揚著儒家傳統文化精神和具有當代時代特徵和傳統共性的權力中心觀。
在新歷史小說中,平常百姓身處戰亂之中,卻努力生活在政治革命邊緣,即使身不由己的被捲入戰爭,也不會有鮮明的政治傾向,而只是以戰爭受害者的身份訴說生命的脆弱與戰爭的殘酷。
《白鹿原》中除了鹿家、白家以及黑娃等的參與,其他人彷彿是戲台前的看客,默然審視著革命斗爭。《活著》則以福貴的生活經歷告訴讀者,戰亂時期生命凋落的故事。被捲入革命歷史斗爭後,富貴「想到解放軍對自己的好,覺得應該報恩,替他們搖過長江,可是我實在是怕打仗,怕見不到家裡人,為了家珍她們,我對自己說我就不報恩了,我記得解放軍的好。」 革命歷史小說中著重刻畫反面人物的各種惡行,或將其作為一個抽象的符號,缺乏人性感性的動物的創作模式,在新歷史小說中給予否定和擯棄。新歷史小說反復強調在同一時代背景下具體生命個體的慘痛經歷。他不去刻意表現反面人物,徹底打破二元對立模式。在《白鹿原》中作者沒有設置一個純粹的正面人物,也沒有一個純粹的反面人物。「以德報怨,以正祛邪」堅守「耕讀傳家」代表著封建傳統文化熏陶下的正人君子形象的白嘉軒,仍然會暗施奸計,「巧取風水寶地」。而田福賢,鹿子霖們雖然在政治角色等方面表現出其反動醜陋的一面,甚至有在國共合作失敗後嚴懲共產黨時表現出其凶惡的「動物本能的弒殺」,但在人格道德方面仍有令人稱道的一面。這樣的描寫能夠揭示歷史的真實性。
傅朗西是《聖天門口》中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終其一生都在致力於革命的事業,可以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革命家。然而,最後的傅朗西卻走向了自己終生事業的反面,完成了一種雖然痛苦但卻又必然的自我否定,可以說,在親身經歷了20世紀中國歷史的風雲變幻,在親眼目睹並親身感受了帶有強烈的血腥和暴力意味的「革命」給廣袤的中國大地所造成的巨大災難之後,傅朗西最終徹底地否定了這種血腥暴力的「革命」,最終認可並皈依了梅外婆、雪檸她們那樣一種充滿了仁慈、寬恕與博愛的非暴力文化立場。其實在傅朗西的自我否定背後,潛藏著的是劉醒龍自己同樣十分痛苦的對於「革命」所進行的質疑與反思過程。
對於20世紀的中國「革命」進行了格外深邃的質疑與思考,的確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顛覆了既往的「革命歷史小說」,成功地完成了對於20世紀中國歷史的消解與重構。新歷史小說力圖在政治氣氛輕松淡薄的寫作環境下創作,堅持對生命本身的關注,其視點多是下層人民的生活,著重對復雜人性的深刻揭示,體現了其理性的務實精神。 文學必然是民族的,他的軀體內流灌著民族文化的血液和精氣。在新文學中,中國作家由民族文化涵養而成的價值觀,審美觀以及思維方式等有力的影響和支配著作家的創作。傳統文化對作家的影響是深入骨髓的。較大程度上表現在作家實現了觀念的自覺後,在創作中更深入、廣泛表現文化的特點。以整合歷史文化中的積極精華因素,以喚醒民族記憶、民族感情。歷史教育依靠著這些共同的民族財富來塑造民族的意識,形成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這是新歷史小說的一種自覺認識
白嘉軒作為《白鹿原》的第一主人公,是作者有意設置的一種文化的存在。白嘉軒是幾千年中國宗法封建文化造就的一個人格典型,他是一個封建家族的代表,是封建傳統文化的自覺守護者,從他身上可以感到中國封建文化的流傳和道德觀念的積厚恆遠。
白嘉軒這一人物的形成,得力於文化底蘊的沉實,他的思維與行為無不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心理構成和規范指導。他反映了中國傳統美德及中國農民的優秀品質,當然同時也暴露出中國封建文化根深蒂固的劣根性。
另一人物則是關中大儒朱先生,他是關中理學的集大成者,是「白鹿精靈」的化身,更是另外一種文化的象徵,這種文化既是白鹿原傳統文化,它是支撐白鹿原的精神支柱,擴大而言之這種傳統的文化就是華夏民族的精神支柱。
從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資源中,重新尋找民族精神的支柱和民族前進以及復興的精神動力,是新歷史小說嬗變後的歷史擔當。 傳統歷史小說中,基本都是把女性作為批判對象進行歪曲描寫的,或是認為女性對歷史進程不能起根本影響作用的,人物形象比較模糊。如《水滸傳》中對潘金蓮、閻婆惜、潘巧雲的描寫;又如《三國演義》中對貂蟬的描寫。在新歷史小說中,女性就得到了辨證的分析描寫,有過錯的不會否認,但歷史上有貢獻的也能在書中得到公認,而且注重從多角度分析女性的心理世界。如孫幼蘩(《傾城傾國》)、洪高娃(《北方佳人》)、蘇麻喇姑、庄太後(《康熙大帝》)等一批女性人物都是處於受尊重與歌頌的地位。又如高陽的《慈禧全傳》中,沒有用貼標簽的手法刻畫慈禧,文中也承認她也有母性和女性的一面,心中存在復雜的矛盾。

與耕讀小說閱讀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看的網配小說聲控的 瀏覽:634
女主是校霸的好看小說網 瀏覽:319
寫漢末三國小說 瀏覽:694
武則天在現代的小說 瀏覽:135
狠狠干有聲小說迅雷在線 瀏覽:81
皇帝好看小說 瀏覽:832
妾室職業守則小說txt 瀏覽:863
都市女主角姓戚的小說 瀏覽:662
主人公叫唐心和龍錦言的小說 瀏覽:939
exo韓娛文完結小說 瀏覽:525
小說女主周媚 瀏覽:696
處女校花小說全文閱讀 瀏覽:868
總裁有女兒小說 瀏覽:842
完結長篇兵王小說 瀏覽:583
主角是丐幫的小說 瀏覽:543
寫文成神系統啟動中小說 瀏覽:497
唐鈺是主角的小說 瀏覽:365
好看搞笑有肉的穿越小說迅雷下載 瀏覽:169
有女主角凝雪的小說 瀏覽:87
小說風綠閱讀全文 瀏覽:991
© Arrange www.hxxez.com 2014-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