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評價日本作家乙一的小說
17歲時就寫出了《夏天、花火與我的屍體》……雖然不長但真的是一本非常驚艷的小說,以屍體為第一人稱視角,全程險象環生驚心動魄,並淋漓盡致展現出小孩子天真的惡,最後結局的神展開又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將前面的鋪墊全部解決,讀完意猶未盡。
更可怕的是文筆與台詞功力也相當成熟了。
一想到這可是17歲的少年寫出的處女作,只能稱之為講故事的天才。
乙一在中短篇小說上才華橫溢,想像力天馬行空,是那種讓人覺得這人腦內世界與普通人迥然相異的傢伙,對獵奇與非日常題材的駕馭非常出眾。
作品基本上能被分為白乙一的「治癒系幻想小說」與黑乙一的「恐怖小說」。前者比如《平面狗》和《calling you》,後者比如《zoo》與《GOTH》。其實兩者是一體兩面的,白乙一的故事裡也會有一些黑暗陰郁與無法彌補的缺憾,黑乙一的故事裡歷經絕望與恐懼也會感受到強烈的愛與希望。
在技法上,乙一玩的一手好敘事詭計!尤其擅長用第一人稱來誤導讀者來製造懸疑感,最後抽絲剝繭揭露真相時總是能讓人受到不小的驚嚇或震撼。
若要說不足之處,個人覺得他的長篇小說(比如《暗黑童話》),沒有中短篇來著精彩。最喜歡的長篇《GOTH》其實也是中短篇串聯……
但總而言之還是一位值得膜拜的、腦迴路非常詭譎、故事有趣到讓人忍不住屏住呼吸的厲害作者。
列一下自己最喜歡+強烈推薦的幾篇:
白乙一:《calling you》、《華歌》、《被遺忘的故事》
黑乙一:《七個房間》(!!!!)、《夏天、花火、我的屍體》、《GOTH》
===
居然收獲了挺多贊同,那稍微補充一下這個答案……昨天寫時太隨意了,有些地方不太全面。
其實一直把乙一當成類型小說作者,說乙一技巧很好,是把他放在恐怖小說作者這個區間里橫向對比,比較擅長用玩敘事詭計營造恐怖氣氛。我恐怖小說看得不算太多,狹窄閱歷中覺得乙一的寫法算得上精巧。若要真和那些專注敘事技巧的名家比,確實沒什麼可比性啦。
再有就是,乙一是天生很會講故事的作者,一旦看進去就很容易被他帶著走,沉入他營造的情緒氛圍里。純技巧型的、為講故事而生的作者,看他的小說主要是經歷一場很入戲的情感體驗。
個人覺得他長篇一般,倒不是說《暗黑童話》哪裡不好,那部小說的閱讀體驗也很出色……只是單純覺得,他的特質用在中短篇小說上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但長篇總得去追求一些故事與情緒外的東西……
1
乙一的主角,大多是極度孤單而失敗的。
像《阿藍》里那一個被拼貼起來的布偶,丑,被欺負,沒有一個人幫助他。
而《CALLING YOU》的主角,人際交往有巨大的問題。小說版不記得了,但是漫畫版開場就是「我已經3個月沒和人說過話了。」
《暗黑童話》的主角,眼珠脫落。換上新眼珠之後,原本陽光的性格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並由此遭致了母親的強烈否定、辱罵。
基本上,有過類似經驗的人,都能對主角產生深深的共情,感覺到:「咦?!這尼瑪不是在寫我嗎?!」。從而很愉快地進入故事。
2
乙一的很多故事,都會有一個十分獵奇與有趣的設定——
「明明是自己幻想出來的朋友,卻突然出現在了我面前!(阿原)」
「去中國紋身店紋了個狗狗圖案的紋身,結果狗狗居然會動!(平面狗)」
」一次意外事件中眼球脫落了,移植了死去小孩的新眼球後,居然開始看見之前死去小孩的記憶了!(暗黑童話)」
這些設定總能讓人驚呼——太有趣了!
乙一所描述的世界,十分貼近現實生活,只有那麼一點不同。舉個例子,《哆啦a夢》和《魔戒》,哪個更讓你有親切感?《哆啦a夢》吧?
同是奇幻作品,他沒有完全跳脫於現實,塑造一個與我們完全無關的世界。而是從現實世界加入一滴奇幻的墨水。這樣,讀者的代入感便極強了。
在布萊克·斯奈德的《救貓咪II》書中,將一種故事分類為「如願以償」類。比如說:
長大 (豆瓣)一個小孩想,如果我明天就長大了,就可以不被爸爸媽媽管了!結果第二天真的長大了。
重返十七歲 (豆瓣)一個40多歲的中年男人一覺醒來,變回了17歲。
大話王 (豆瓣)一個以騙人為生的人,突然間一天醒來後說不了謊話了。
單就故事而言,個人認為這些是最能讓上至80歲的老人,下至8歲小孩兒都覺得「好有趣!好有趣!」的故事。
3
乙一的小說動輒死亡、分屍、虐待,這些是恐怖小說的元素,能讓故事緊張刺激。而恐怖小說的缺點之一是邏輯性比較難把握,這點看看《衛斯理》,就知道他為了渲染恐怖氣氛,手段有多麼無所不用其極了。
而乙一的小說還有推理小說的詭計與推理,這些嚴密的邏輯,恰好彌補了這個缺點。看完之後,讓人覺得有腦力的激盪,無比暢快。
4
而乙一最強悍的,還是心理描寫。
他的小說90%都是第一人稱,讀者可以直接進入到主角的內心。也許是經歷過那種被所有人嘲笑,無視的感覺,所以他寫這類人物心理的時候,邏輯清晰,極度寫實。(所謂「邏輯清晰」,意思是他經歷過極度孤單、被人欺負的生活,所以這個人物這個時候為什麼會這樣想,他寫得毫無破綻,而且細節詳實,讓人感覺到真實與動人)
5
乙一的很多小說,總讓人感覺到無比溫暖。《暗黑童話》、《七個房間》、《CALLING YOU》……每一本都能看哭我。為何?請看此問題下明溪的回答:
如何能寫出讓人感覺溫暖的文字?
「簡單來說,從哲學的角度,我認為一個人想寫出讓人感覺溫暖的文字,需要兩樣東西,一個是求救的本能,另一個恰恰好不是一顆心懷光明的內心,而是一顆對陰暗體會深刻的內心,越是體會過陰暗,越能寫出溫暖的文字。」
這就是為何了——乙一的主角一個朋友都沒有、總是被人欺負虐待。還動不動碰上謀殺、分屍等事情。簡直陰冷到了海平面3000公里以下,馬里亞納海溝之底。
而在這種情況下,遇到別人的幫助,認可,就會讓我們感覺到溫暖。
你想想看,人生最讓你感覺暖到要哭出來的時刻,永遠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吧?看乙一的書,基本上是可以看一半就能猜到結局的,不管是七個房間,ZOO,平面狗,天帝妖狐,夏天·煙火·我的屍體。基本上沒什麼太值的驚奇的。能出乎意料的大概是黑暗童話吧,後面太過離奇,基本上很難猜到。
但是,有種東西不是依靠情節來吸引你的,就好像傲慢與偏見,在4個主角出場完畢後,我基本上猜到結果了。就好像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看到生孩子,基本上就知道結局了。 這種作品是在知道結局的時候,依然有強大的力量吸引你繼續讀下去,讀完依然會覺得很好。比如:天帝妖狐。
這種東西就好像是,你知道蘋果是怎麼樣做出來的,所有的材料也可以弄到手,但是,一樣的成本你就是做不出來。
類似的還有下棋吧,高手不是那種可以讓你悔一步棋就可以起死回生的。而是看上去微不足道的每一步都逐漸讓你步入敗局,悔一步毫無意義。乙一寫的就是一開始看了就可以足夠的吸引你,讓你一步步看下去的書。
缺點:太過簡單的情節和文風,格局偏小。讓我看過以後過幾天就很難在想起具體的劇情了。就彷彿完全沒看過似的,能記得的只有那份心境,或孤寂或悲涼或寂寞。
㈡ 誰能推薦我一個日文讀書網站,類似豆瓣、當當這種的。
青空文庫
http://www.aozora.gr.jp/
㈢ 誰能推薦幾本有關介紹日本文化風俗人文等方面的書籍,哪怕日本文學也可以!謝了!
《菊與刀》,可以說是介紹日本歷史文化風俗的名著了。作者魯思.本尼迪克特,美國女作家。該書出版時,成為暢銷書
㈣ 求一本小說,是一位日本作家寫的,講得是他一個人孤獨生活著的故事,好像不止一本,我是偶然在豆瓣上看到
回去再找啊,
㈤ 東野圭吾最值得看的小說
東野圭吾值得看的小說有《名偵探的守則》、《魔球》、《放學後》、《秘密》、《以眨眼乾杯》等。
1、《名偵探的守則》
《名偵探的守則》就是這樣一部輾轉於種種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突破各種撲朔迷離假象的書,詭計看似異想天開,但在故事的峰迴路轉中又似乎有證可循,謎底似乎就在手指可以觸及的地方,卻又無論如何都觸摸不到。正如作家自己所述:「我想要讀者大吃一驚,才無視所有小說的套路。」
2、《魔球》
《魔球》是2014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東野圭吾25歲時創作的小說,1988年出版,同年入圍第30屆江戶川亂步獎,《周刊文春》推理榜年度10佳,「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年度Best 20。
5、《以眨眼乾杯》
《以眨眼乾杯》(ウインクで乾杯),是2011年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中文譯者是袁斌。該書主要講述了一起密室殺人案件。
㈥ 有沒有好的書或者小說推薦下,謝謝
鮮橙《江北女匪》、《阿麥從軍》、《淑女本色》、《誰是誰的誰》等,文筆不錯,情節挺好,尤其是前兩個,側重女主。
priest《有匪》、《無污染、無公害》等,他的很多作品都挺好看。
Twentine《打火機公主裙》第一、二部
隨侯珠《別那麼驕傲》、《致燦爛的你》、《人間歡喜》等,小清新,小幽默,看著比較歡快。
酒小七《皇後無德》,歡快搞笑。
艾小圖《滿分戀愛設計論》
長著翅膀的大灰狼《白算計》、《誰的等待恰逢花開》等
顧西爵系列《最美遇見你》、《何所冬暖》等
顧漫系列《微微一笑很傾城》、《杉杉來吃》、《何以笙簫默》
樁樁《蔓蔓青蘿》
匪我思存《東宮》、《愛情開關》、《裂錦》等,虐文。
玖月晞《他知道風從哪個方向來》,較虐,男主死了,故事挺好。
㈦ 求好看的高智商諜戰小說
《追擊者》、《暗算》、《偽裝者》、《解密》、《麻雀》。國家與個人,大利與小利。以上五本都是保家衛國題材為主的諜戰小說。
5、《麻雀》:講述了陳深潛伏在汪偽特工總部首領畢忠良身邊,通過代號為「麻雀」委派的工作者秘密傳遞信息,成功「竊取」汪偽政府「歸零」計劃。作家構思奇特,有一口氣讓人讀完的慾望,令人慾罷不能。
㈧ 日系推理小說有哪些入門必讀的作品
日系推理小說來說的話,我也只看過東野圭吾的。但是東野圭吾的作品也算是日系推理小說的代表。我就推薦一些。
白夜行是我最喜歡的東野圭吾的小說。怎麼說呢,如果說放學後有些陰暗,那麼白夜行看完會讓人很久都在陰郁中度過。這本書講述了兩個孩子從小到大的故事,就像封面上的兩個小孩。為了不劇透,你還是自己去看吧,我就不多說什麼了。
推理類的小說確實好看,扣人心弦,又緊張刺激,但是小說終究是小說。看完不要有什麼不良反應才應該是好看的小說呀。希望我的建議對你有所幫助。
㈨ 跪求日本文學
紫式部(978-1015)
本姓藤原,名字不詳。因其兄任式部丞,故稱為藤式部;又因她所作《源氏物語》的女主人公紫姬為世人所傳頌,又稱作紫式部。她出生於書香門第,自幼隨父親學漢詩,熟悉中國古代文獻與作品,特別對白居易的詩,造詣頗深。家道中落後,嫁與地方官藤原宣孝,婚後不久即守寡後入宮當女官,給彰子皇後講解《日本書紀》與白居易詩作。她在宮中供職期間,還寫了《紫式部日記》,記敘了在宮中的見聞與感受,流露了對現實的不安憂愁與苦惱的心情及其反抗的精神。
【主要作品和中譯本】 在中國,人民文學出版社有豐子愷的譯本(三卷本),豐子愷譯本譯文優美,注釋詳盡,書前附有人物關系表。另外還有殷志俊的譯本,目前網上的《源氏物語》就是殷譯本。
在日本,《源氏物語》有多種現代語譯本,著名的有谷崎潤一郎1941年完成的譯本,女作家瀨戶內寂聽(瀨戶內晴美,寂聽為其出家後的法號)的譯本。
-----------------------------
夏目漱石(1867~1916)
是日本近代首屈一指的文學巨匠。他原名夏目金之助,筆名漱石,取至「漱石枕流」(《晉書》孫楚語)。漱石一生著有兩部文論、大量俳句、幾百首漢詩,若干隨筆和書信,但在文學上的最大貢獻是以他十幾部長篇小說和大批短篇小說豎起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豐碑,給後來的作家以深刻的啟迪。夏目一生堅持對明治社會的批判態度,以他的具有鮮明個性的、豐富多採的藝術才能,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主要著作】:《我是貓》《哥兒》《其後》《心》 三部曲《三四郎》《從此以後》《門》
【在豆瓣】 http://www.douban.com/group/NatsumeSouseki/
-----------------------------
芥川龍之介 (1892~1927)
號柳川隆之介、澄江堂主人、壽陵餘子。能賦俳句,俳號我鬼。生於東京。本姓新原,父親經營牛奶業。生後 9個月,因母親神經失常,過繼給舅父做養子,改姓芥川。芥川家世世代代在將軍府任文職,明治維新後,養父在東京府任土木科長。養父母精通詩書琴畫,家庭里有濃厚的傳統文化藝術氣氛。芥川自幼受到中日古典文學的熏陶。上中學後廣泛涉獵歐美文學,喜讀易卜生、法朗士、波德萊爾、斯特林堡等人的作品,深受世紀末文學的影響。
1913年入東京大學英文系。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創作上既有浪漫主義特點,又具有現實主義傾向。早期的作品以歷史小說為主,借古喻今,針砭時弊。它們可分為 5類:①取材於封建王朝的人和事,如《羅生門》和《鼻子》系根據古代故事改編,揭露風行於世的利己主義;《地獄圖》(1918)寫一個服務於封建公侯的畫師為了追求藝術上的成就而獻出女兒和自己的生命,抨擊暴君把人間變成了地獄。②取材於近世傳入日本的天主教的傳教活動,如《煙草和魔鬼》(1917)、《信徒之死》(1918)、《眾神的微笑》(1922)等。③描述江戶時代的社會現象,如《戲作三昧》、《某一天的大石內藏助》(均1917)等。在《戲作三昧》中,通過對主人公瀧澤馬琴的內心活動的描寫,闡述了作者超然於庸俗丑惡的現實之外的處世哲學。④描繪明治維新後資本主義上升時期日本社會的小說,如《手絹》(1916)、《舞會》(1920)等。《手絹》諷刺了日本明治時期思想家新渡戶稻造所鼓吹的武士道精神。⑤取材於中國古代傳說的作品,如《女體》、《黃粱夢》、《英雄器》(均1917)、《杜子春》、《秋山圖》(均1920)等。
十月革命後,日本無產階級文學開始萌芽,芥川也在時代的影響下,著重寫反映現實的作品。其中有歌頌與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頹唐消沉形成明顯對照的淳樸善良的農村姑娘《桔子》(1919),表現現代男女青年苦悶的《秋》(1920),刻畫少年心理的《手推車》(1921),描寫農村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塊地》(1923),嘲諷乃木希典的《將軍》(1920)以及批判軍國主義思想、對下層士兵寄予同情的《猴子》(1916)和《三個寶》(1927)。
芥川晚期的作品,反映了他對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的幻滅感。1927年初,發表《玄鶴山房》,通過老畫家之死,揭露家庭內部的糾葛,反映了人生的慘淡和絕望心情,暗示舊事物的衰亡和新時代的來臨。寫這篇作品時,芥川已萌自殺的念頭,使以後的作品如《海市蜃樓》等充滿了陰郁氣氛。《河童》(1927)通過虛構的河童國,抨擊人吃人的資本主義制度。遺作《齒輪》和《某傻子的一生》(1927)描述作者生前的思想狀態。評論集《侏儒的話》(1923~1927)闡述了他對藝術和人生的看法。
20年代末期,日本社會的階級斗爭日益尖銳,芥川意識到自身的矛盾和軟弱無力,因「對未來的模模糊糊的不安」(《給一個舊友的手記》,1927),終於在精神極度苦悶中自殺。
【在豆瓣】 http://www.douban.com/group/16976/
-----------------------------
三島由紀夫(1925-1970)
被譽為「日本傳統文學的驕子」。三島既是小說家,同時也是劇作家,他受日本古典文學影響,在其作品中追求藝術至上的古典美,後期的作品有濃厚的唯美主義和民族主義色彩。 在美學的追求上,三島著力於對逆反的性愛、異常的性慾作深層心理的挖掘,從隱微的頹唐中探求人性的真實。在文學創作的風格上將日本與希臘古典主義融為一體,將浪漫、唯美與古典主義發揮到盡美之境。以生活為題材向藝術挑戰,以肉體為本向精神挑戰,這便是三島作品的真正意義。
【主要著作】:《假面的告白》《潮騷》《金閣寺》《豐饒之海》
【在豆瓣】 http://www.douban.com/group/18146/
-----------------------------
井上靖
他作品在現代日本文學中質和量都堪與同文學重鎮夏目漱石、島崎藤村比美。他的作品抒情性和故事性並茂,在歷史小說、連載小說和詩歌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井上擅長寫歷史小說,除了寫日本、朝鮮的歷史題材以外,更多的寫中國歷史題材,其中有《天平之甍》、《樓蘭》、《敦煌》、《蒼狼》,生動地描寫了中國古代的文化歷史、社會風貌以及兩國的文化關系。井上靖創作態度嚴肅,文筆凝練,刻畫人物能在一般描述中突出個性,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描寫情節,能於平鋪直敘中顯示深婉雄渾的美,讓人掩卷之後為之神往。
【主要著作】:《鬥牛》《獵槍》《冰壁》
【在豆瓣】尚未發現
-----------------------------
大江健三郎
1935年1月31日出生於日本愛媛縣喜多郡大瀨村。排行第三。20歲開始發表作品並獲獎,1957年發表小說《死者的奢華》,成為「芥川文學獎」候選作品,川端康成稱贊這篇小說顯露了作者「異常的才能」。大江健三郎正式登上文壇。其重要作品有: 《飼育》獲第39屆「芥川文學獎」,《性的人》,《個人的體驗》獲新潮文學獎,《廣島札記》,《萬延元年的足球隊》,《燃燒的綠樹》獲義大利蒙特羅文學獎等。199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主要著作】《廣島札記》《萬延元年的足球隊》《燃燒的綠樹》
【在豆瓣】 http://www.douban.com/group/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