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包括人物傳記類以及小說閱讀 希望哪位總結一下
分析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及其作用。
解題思路:通過人物的描寫(語言、行動、心理、肖像、細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徵,然後根據題目要求作答。 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
XX是一個……的人物形象。作為什麼人,他怎麼樣,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思想品質)。 面對這些題型,我們該如何解答呢?一般可從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視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因它們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描寫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
第三,小說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活動的,所以分析人物就應把他們放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
環境 常見題型:
①在文中准確地找出描寫環境的句子; ②就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其作用;
③依據文章內容發揮想像續寫一段環境描寫。 環境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②暗示社會環境(背景、習俗、思想觀念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④渲染氣氛、奠定基調;
⑤推動情節的發展或作為情節線索; 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命題角度(四)·主題
小說的主題是小說的靈魂,是作者的寫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價值意義之所在。主題的深淺往往決定著作品價值的高低,因此,欣賞小說必須欣賞小說的主題。 解題模式:
(1)梳理文章結構。 (2)概括內容主旨。
(3)聯系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主題的概括:
這篇……(或文本)通過對……的記敘(或描寫),反映了(表現了)……精神;歌頌了(贊揚了)……品質;揭示了(揭露了)……實質(罪行、問題)。
B. 高中語文小說閱讀考點梳理!
小說也是高考文學作品閱讀的重點考查文體,古典小說、現代小說、短篇小說或長篇小說(節選)都是考查的范圍。
高考重點考查考生對小說的分析綜合和鑒賞評價能力,從小說的人物形象、情節主題、語言內涵、表達技巧等方面設題。同時,注意考查考生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鼓勵考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豐富意蘊,探討作品中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和創意性的解讀。
1.體察小說人物
體察人物形象可以從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細節等角度審視,也可以將其放在具體的環境、情節里審視,還可以從文中其他人物或者作者評價的角度去審視。【典型例題】結合作品,請簡要分析「母親」這一人物形象。 (2008年高考廣東卷)【相關文段】
我總忘不了小船送來的那天。父親並沒有顯示出什麼特別的神情。他像往常一樣戴上帽子,對我們說了一聲再見,沒帶食物,也沒拿別的什麼。我原以為母親會大吵大鬧,但她沒有。臉色蒼白,從頭到尾她只說了一句話:「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遠別回來。」
……
人們一致認為,對於父親而言,食物是一個大問題,他一定會離開大河,回到家中。
他們可是大錯特錯了。父親有一個秘密的補給來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帶給他。後來我驚異地發現,母親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總是把食物放在我輕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懷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若昂·吉馬朗埃斯·羅薩河《第三條岸》)
【解題指導】分析人物要注意人物性格的不同的側面,這就需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審視人物。這里作者將「母親」放在「父親」故事的主線上展示她的個性,我們可以看到,「母親」對待「父親」的行為態度,「語言」與「行為」上是有所不同,這正好反映了她性格的不同側面。
【參考答案】母親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她對父親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親的行動後,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遠別回來。」對於父親的舉動,她覺得羞辱。但對父親,她雖不理解,在物質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可見她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
2.分析小說主題
小說主題的分析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從人物入手:①主要人物是誰?②主要人物具有怎樣的品質,作者對其有何評價?③人物之間的關系(映襯、對比、沖突),為什麼這樣安排?如2008年高考江蘇卷小說題為「侯銀匠」,說明他是小說的主人公。小說寫了侯銀匠一家人的生活,表達了社會下層人物的普通生活和深厚的親情,表現他的勤勞、精細,還有內心的寂寞、凄苦,這便是小說的主題。根據選材為主題服務的原則,總體上我們可以說,寫侯菊的筆墨,也是為了寫侯銀匠(用映襯、烘托之法),也是為了突出主題。
(2)從情節入手:從情節透視人物命運、作者情感傾向等,進而探究小說的主題。
(3)從時代背景入手,如分析《阿Q正傳》、《風波》等小說的主題,都要將其置於辛亥革命失敗這一大的背景下來思考。
(4)從描寫手法切入,即從小說對比、象徵、細節描寫等藝術手法入手探究主題。如孫犁的小說《囑咐》寫水生嫂送水生的冰床在水淀上飛行和太陽光沖開濃霧的情景,就不僅充滿詩情畫意,而且象徵著人民解放事業的飛速發展、分離的暫時性和勝利的必然性。
3.理解小說情節
理解小說情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把握情節的發展階段:發生、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2)把握情節的意義,透視情節表達的思想本質。
(3)把握情節安排上的特點、藝術構思的巧妙(伏筆、照應,懸念,巧合,誤會,陡轉,抑揚)。
(4)分析某一情節在人物塑造、故事發展、表達主題等方面的作用。解答「情節作用」類的題目,思路有三:
一是考慮某個情節與全文中相關情節的關系。如,這道題題干對思考點進行了明確的限定,即「對全文情節展開有什麼作用」,顯然要求思考第二段的情節與下文的關系,並能從這個關系中悟出作者安排情節的匠心。如小說《侯銀匠》第二段就表達手法而言屬於概述,就全文情節展開而言起交待(鋪墊)作用。小說後面的情節寫侯銀匠如何愛女兒,女兒怎樣聰明能幹,都有據可依。這也是小說的常見技巧之一。
二是考慮情節與主題的關系。如《駱駝祥子》中暴雨狂瀉,道路迷茫,「半死半活」的祥子,「低著頭一步一步的往前拽」的情節,反映了舊社會人力車夫的凄苦生活、悲慘命運。
三是考慮情節與人物性格的關系。如《水滸傳》寫武松打虎,多次提到哨棒,給讀者以武松會依仗哨棒打虎的印象,接著安排哨棒打斷,手中的一半也被武松扔在一邊,兩手揪住老虎頭皮,按在地上,提起鐵般拳頭,打得老虎眼、口、鼻、耳四竅流血的情節,有力地彰顯了武松徒手打虎的英雄本色。
4.學會創意解讀
鑒於高考是一種選拔性的考試,即便是探究題,也會在給學生選擇機會的同時,對回答問題的角度、思考范圍等進行適當的限制。解答這類試題,考生應該在題干中選擇適合自己的角度,這樣更有利於實現有創意的解讀。
【典型例題】小說描寫了警察吉米和通緝犯鮑勃「二十年以後」赴約的故事,在「情與法」的沖突中,兩個人都面臨艱難的抉擇。有人說鮑勃值得同情,有人說他罪有應得;有人說吉米忠於職守,有人說他背叛了友誼。你的看法呢?請就你認同的一種觀點加以探究。
C. 這篇高中語文小說閱讀的文章題目是什麼
也讀過,是外國作家作品,名字不記得了。
D. 高一該買什麼書來提高自己的語文成績還有閱讀理解水平
語文靠的是平時積累,推薦《語文資料包》什麼書不重要,關鍵是你要用心學
E. 高一語文要看什麼名著小說啊
紅樓夢,魯迅的小說,最好關於列夫托爾斯泰,雨果的小說都盡量看看,考試的時候選擇題可能會有兩分是關於這些名人的。。。。
F. 求一篇高中語文閱讀題的小說題目
〈一〉整體感知類題型及答題要點。
1.用短語或句子概括情節,寫在空格內。
2.局部內容的理解
〈二〉人物形象分析的題型及答題要點
1.你認為主要人物是一個怎樣的人?
2.結合內容具體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徵。
這類題的答題步驟:
①.答出描寫人物的方法。(肖像、語言、動作、心理;側面描寫)
②答出這些方法的具體內容(找最能表現人物特點的重點詞語和句子。)
③針對具體內容分析人物特點,注意從外在的肖像特點到內在的心裡想法,再到精神品質。要分析全面,具體,不可泛泛而談。
3.發揮想像,補寫人物心理活動。
①心理活動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畫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題。
出現問題:
①.缺要素
②.心理活動不符合人物性格。
原因分析:
①.答題時隨意,說的話不符合人物性格。
②不注意聯繫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潛台詞。
這類題的答題方法:.通過語言、神態、動作分析人物的心理過程。
4.體會人物感情的變化。
〈三〉環境描寫的題型及答題要點
(節氣、天氣、氣候、風物、景色)
環境描寫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動情節。3.渲染氣氛。4.刻畫人物形象,襯託人物的性格、情緒。5.使故事情節更為生動、真實。6.使主題更為突出、深刻。7要表現一定的新鮮感受或微妙情緒,做到情景交融,能夠給人以感染、啟發和美的享受。
〈四〉理解標題的含義。
1.以主要內容或主要事件擬題。
2. 以貫穿全文的線索擬題。
3. 以有象徵意義又暗含中心的的實物為題。
4. 以主要人物為題。
5. 以特定環境為題
分析標題的答題注意事項
①注意分析標題中的中心語和修飾語的含義。一般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內容概括,二是主題概括。
②.如果小說標題就揭示了中心,那就結合小說結尾答出文章中心。
〈五〉關於評價、體驗、感悟、啟示的問題。
這類題往往是考查學生們對文學作品內涵的把握。並結合自身經歷談體驗、感悟等。
啟示——領悟的道理。(結合人物、主題答)
體驗——親身經歷或通過實踐對周圍事物的認識。
感悟——有所感觸而領悟。
評價——對人、事的看法。
〈六〉關於寫法的問題。
1.題材與主題的關系。
題材——表現主題的材料:人物、環境、事件
豐富人物性格,增強情節發展的真實性,藝術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個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G. 關於高中語文閱讀理解小說,分析人物心理題目,有什麼具體的詞彙來表示這些心理的么,最好全些,越全越好
興奮喜悅、激動、滿足、欣慰自豪、幸福、自信、郁悶、無奈、惱怒憤怒、委屈、辛酸、失望絕望、後悔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