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腐竹
摘要: 本文將簡要介紹腐竹名字的由來,從宏觀和微觀角度介紹腐竹,區分腐皮和腐竹的區別,還會告訴你日本一種很有意思的腐竹吃法。如果你感興趣不妨看看吧^_^ 腐竹名字的由來 腐竹這個名字到底是怎麼來的,最先有誰給它取了這個名字,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搜到有參考價值的文獻。在網上流傳的幾種可能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它最以前它是做豆腐的副產物,弄乾後象竹子一樣直直的,所以就叫腐竹了。另外一種表述是:腐竹,是一種用大豆加工製作的食品。因外形向干竹片,故名腐竹。還有一種更簡單:大豆磨漿燒煮後,凝結干制而成,因其中空似竹,故名腐竹。應該說三種說法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名字來源於其「形」似竹! 腐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人很喜愛的一種傳統食品,在四川也稱豆皮、豆腐皮。它具有濃郁的豆香味,同時還有著其他豆製品所不具備的獨特口感。腐竹,又稱腐皮或豆腐皮,是煮沸豆漿表面凝固的薄膜,可鮮吃或曬干後吃,是東亞地區常見的食物原料。豆腐皮一詞最早出現在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李時珍說,將豆漿加熱時,表面出現一層膜,將膜取出,乾燥後即得豆腐皮[1]。 我們聽到腐竹,在腦海里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那種「U」字型的干腐竹。而比較規則的長方形腐竹,一般叫豆皮或腐皮。 腐竹的本質 腐竹是一種非發酵類豆製品。 從宏觀上講:先將新鮮大豆浸泡、磨漿、濾去豆腐渣後可得到一種乳白色液體——豆漿,然後對豆漿加熱,在其表面會凝固的一層薄膜(皮),這層皮就是腐皮(單層),如果將腐皮進行折疊,就得到腐竹,腐竹可以晾乾或者不晾乾,也就是說腐竹並一定是很乾的。而一般來說,用工具挑起薄膜後掛起後晾幹得到「U」字型的干腐竹,也可以等到半干後折疊成有規則的長方形。 從微觀上講,當對豆漿進行熱處理時,豆漿中的蛋白質發生變性,其分子結構發生變化,疏水性基團轉移到分子的外部,而親水性基團則轉移到分子的內部,同時豆漿表面的水分子不斷被蒸發,蛋白質濃度不斷增加,蛋白質分子之間互相碰撞而發生聚合反應而聚結,同時以疏水鍵與脂肪結合從而形成「大豆蛋白質一脂類」薄膜,即腐竹薄膜,經人工挑起並乾燥脫水後即得腐竹產品[2]。 在中國,腐竹一般都會曬干,然後再用來作烹飪的材料。在日本,除了曬干後再炮製,亦愛吃新鮮製成的腐皮,並稱之為「生湯葉」。我和日本顧問交流過日本的腐竹,他告訴我,日本有的餐廳里會端一個陶瓷鍋,有點像我們平時吃的砂鍋的那種材料,裡面盛滿豆漿,桌子上可以加熱,這樣食客就可以在豆漿成膜後直接挑來吃,這是最新鮮最嫩的腐皮。 腐竹與腐皮的區別 腐竹是非發酵豆製品的一種,根據國家標准GBT 22106-2008 非發酵豆製品的定義如下: 以大豆和水為主要原料,經過制漿工藝,凝固(或不凝固),調味或不調味等加工工藝製程的產品。 非發酵豆製品有豆漿類(純豆漿、調味豆漿),豆腐類【豆腐花、內酯豆腐、老豆腐(北豆腐)、嫩豆腐(南豆腐)、調味豆腐、冷凍豆腐、脫水豆腐】,豆腐乾類(豆腐乾,熏制豆腐乾,炸制豆腐乾、調味豆腐乾、脫水豆腐乾)和腐竹類(腐皮、腐竹) 腐皮是指從熟豆漿靜止表面揭其的凝結薄膜,經乾燥而成的產品。腐竹是指從熟豆漿靜止表面揭其的凝結厚膜折疊成條狀,經乾燥(或不幹燥)而成的產品。所以二者的本質區別就是一薄一厚:腐皮是薄的,是單層的未經折疊的;腐竹是相對厚的,經過折疊後形成兩層及以上的。
Ⅱ 求有關獸類的耽美小說文包
http://vdisk.weibo.com/s/dqxMqPK29Effl【YuKi 文包】獸人文——只要有愛,種族不是問題!。rar
http://vdisk.weibo.com/s/usxgUbh4kNcj0【攻德無量文組整理】2012下半年獸人文.rar
http://vdisk.weibo.com/s/d0W2R9putxsul【腐竹弄菊資源組】【小說】獸人文.zip
Ⅲ 怎麼挑腐竹
怎樣的腐竹才是好的
腐竹雖然是豆製品,但是口感特別受到很多人的歡迎,營養價值遠遠高於其他豆製品,營養比較均衡,是理想的保健品,記得以前好像是過年才吃一次。
腐竹蛋白質含量高,古氨酸含量高,對人體的腦部有很好的作用,不僅能提神醒腦,還有提高記憶力的功能。
一般人都可以吃腐竹。但是患有腎炎,腎功能不全的最好少吃;糖尿病酸中毒和痛風
的,還有正在服用四環素,優降靈等葯的人,最好不要吃。腐竹雖然營養豐富,但是消化功能弱的寶寶不建議吃,腐竹是發物,容易引起過敏,建議寶寶年齡大點再吃。
怎樣的腐竹才好呢,怎麼挑選呢?
腐竹是一種老少皆宜的四季健腦食品。看顏色,好的腐竹顏色比較淺,挑選的時候注意對比腐竹顏色,要挑選淡黃色的。聞味道,好的腐竹聞起來有一股清香的豆香味。好的腐竹裡面空心比較多,而壞的腐竹則實心比較多,摸起來有硬塊。好的干腐竹,質地較脆,輕輕一掰就容易斷。用水泡過的水保持清澈的就是好腐竹。
腐竹和蔥不能一起吃,容易形成草酸鈣,會阻礙鈣的吸收,還會導致消化不良,除蔥外,含有草酸的食物還有菠菜,芹菜,茄子。腐竹不要和蜂蜜一起吃,容易造成腹痛,腹瀉
Ⅳ 想知道coser腐竹的資料,為什麼叫他阿媽呢他性別是什麼啊,最近才喜歡的他但是沒翻出個所以然來
啊你說阿媽呀,喜歡他一年啦。為什麼叫他阿媽呢,因為他長得很仙啊,就是這樣沒道理哈哈哈哈哈反正我是這樣覺得的,【小聲逼逼】而且他受受的(阿媽看到別拿雞毛撣子打我哈哈哈哈)他當然是男孩子啦,但是他真的真的超暖超暖!!就是一寶藏男孩!!我有見過他的,實名保證人真的超好!姐妹你要不要一起粉啊?哈哈哈哈
Ⅳ 為什麼腐竹老是炒不軟
做腐竹的時候最好是用熱水浸泡,雖然用不著開水,但至少也是燙手級別的熱水,不然是泡不發腐竹的,腐竹浸泡到了時間要半個小時左右,這樣炒出來的腐竹才能夠軟爛好吃。
腐竹又被叫做腐皮,雖然有著濃郁豆香味,但是口感和其他豆製品完全不一樣。腐竹呈淺黃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多種營養成分,可以炒、燒、涼拌等多種做法。但是,有痛風、腎炎、腎功能不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是不可以食用的。
Ⅵ 怎樣製做腐竹
怎麼製作腐竹腐竹的話?我就沒有製作過,但是那個豆腐皮就做過豆腐皮的話,感覺只做會好一點,吃起來比較好吃,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想法。
Ⅶ 香熏腐竹的做法
鮮蘑腐竹
【原料】:鮮蘑150克,腐竹150克,花生油50克,精鹽7克,味精2克,料酒5克,
雞湯200克,姜2克,水澱粉10克。
【製法】:1.干腐竹放入盆內用冷水泡上,壓一重物,泡發5小時,待脹發後,
切成3厘米長的段,鮮蘑洗凈,撒成小塊。
2.炒鍋上火,放清水燒開,下入腐竹、鮮蘑,開鍋後撈出待用。
3.炒鍋上火,放油燒熱,下入薑末略炸一下,加入料酒、雞湯、精鹽、調好味,
投入腐竹、鮮蘑煨入味後,加味精、用水澱粉勾芡,淋入香油,裝盤即成。
芹菜拌腐竹
主料: 芹菜300克,水發腐竹200克,香油20克,醬油10克、精鹽6克、味精2克、米醋10克。
製作方法: 1.將芹菜擇洗干凈、去掉葉,入開水中燙一下,再用涼水沖涼,切絲,裝盤。腐竹切成絲,碼在芹菜上。
2.味精事先用開水化開,同醬油、精鹽、米醋一起澆在腐竹菜上,再加香油拌勻即成。
腐竹銀芽黑木耳
·配 料: 腐竹150克,綠豆芽、水發黑木耳各100克,花生油20克,香油、鹽各5克,味精2克,水澱粉15克,姜10克,黃豆芽湯200克。
·特 色: 此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鈣、磷、鐵、鋅、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素,具有補氣健胃、潤燥、利水消腫,可治療高血壓
·操 作: 1. 腐竹放在盆內,倒入開水蓋嚴,浸泡至無硬心時撈出,切成3-4厘米長的段。
2. 姜洗凈,切成末;綠豆芽擇洗干凈,放開水內氽一下撈出;黑木耳擇洗干凈,將大朵撕成小朵,也可在開水中過一下撈出。
3. 炒鍋上火,放油燒熱,下薑末略炸,放入綠豆芽、黑木耳煸炒幾下,加黃豆芽湯、精鹽、味精,倒入腐竹,用小火慢燒3分鍾,轉大火收汁,用水澱粉勾芡,淋入香油,盛入盤內即成。
腐竹燒肉
原料: 瘦豬肉750克,腐竹300克。 配 料: 醬油200克,精鹽7克,料酒10克,蔥30克,姜15克,大料5瓣,水澱粉60克,植物油2公斤(實耗75克)。
制 法: ①將肉切成2厘米見方、1厘米厚了塊,放入盆內加少許醬油腌2分鍾,投入九成熱的油內炸成金黃色撈出;蔥切小段;姜切片;腐竹放入盆內,加入 涼水泡5小時使之發透,切成1.5厘米長的小段待用。
②將肉放入鍋內,加入水(以漫過肉為度)、醬油、精鹽、料酒、大料、蔥段、薑片,待開鍋後,轉微火燜至八成爛時,加入腐竹同燒入味,勾芡即成。
特 點: 豬肉酥爛,腐竹韌柔,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色金黃。
製作關鍵:
肉要燒爛,腐竹要發透燒爛再食用。待肉開鍋後,要用微火,為使肉易爛,待肉快爛時再加鹽。腐竹必須用涼水泡,這樣可使腐竹整潔美觀,如用熱水泡,會使發好的腐竹發爛,不利索。
歧義:狂熱熱愛武林外傳的發燒友。出處:大嘴說:平谷一點紅那集大嘴說他是一點紅的粉絲,老白就駁上了一句:你還腐竹呢~~~~所以武林的fans就叫腐竹~
滑炒腐竹木耳
滑炒腐竹木耳口味:色彩淡雅,口味清鮮
主要材料:腐竹100克、木耳100克、紅辣椒1個、青辣椒2個、冬筍40克、澱粉適量
調味料:食用油400克(實耗50克)、醬油1小匙、高湯1大匙、精鹽1小匙、白糖1小匙、味精1/2小匙
1.把腐竹、木耳泡軟、洗凈;腐竹切成段,投入沸水中燙熟透撈出,瀝干水分
2.木耳洗凈,撕成片,投入沸水內略燙,瀝去水分。冬筍、青辣椒切片;紅辣椒切成環狀
3.鍋內倒入油,燒熱,投入腐竹發散滑透,盛出瀝干油
4.鍋內留底油,燒熱,投入腐竹、木耳片、冬筍片、青辣椒片、紅辣椒略煸,加醬油、白糖、精鹽、味精、高湯、煮開、用水澱粉勾芡,炒勻裝盤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