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音樂之聲》講的是什麼內容
22歲的瑪麗亞(朱莉·安德魯斯飾)是一個薩爾茨堡修道院里的志願修女。但是,她活潑好動和熱愛自然的性格卻總是讓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煩。修女院里的阿比斯院長(佩吉·伍德飾)覺得她這樣活潑的性格不適合僧侶生活。
於是,當她接到馮・特拉普上校(克里斯托弗·普盧默飾)家尋求看護的請求,她決定讓瑪麗亞去,也藉此讓她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瑪麗亞到達馮・特拉普家,發現他是一個有七個孩子的鰥夫。長期的海軍生活和對亡妻的悲傷使他對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樣嚴格。
很快,瑪麗亞就明白了以前那些看護離開的原因,原來是孩子們得不到父親的關愛,總是用捉弄看護來吸引父親的注意。上校要求瑪麗亞也像他一樣嚴格,但是瑪麗亞沒有聽從,而是用她天生的溫柔和善良贏得了孩子們的友好。
趁上校不在的時候,她用窗簾給每個孩子逢制了游戲服裝,帶領他們到市場遊玩,在美麗的阿爾卑斯山上野餐,還教會了他們唱歌。孩子們原有的拘禁和憂郁漸漸地被音樂和笑聲代替。不久上校回家了,還帶回了孩子們喜歡的麥克叔叔和孩子們不甚喜歡的的女朋友男爵夫人(埃琳諾·帕克飾)。
上校對瑪麗亞的做法十分不滿,可是當他聽到孩子們為男爵夫人唱歌的時候十分感動,因為瑪麗亞把從他亡妻之後家裡就不再有的音樂又帶了回來。瑪麗亞還和孩子們一起准備了一場木偶戲,上校被瑪麗亞可以感染他人的熱情所吸引。
幾天之後,上校和男爵夫人一起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舞會,孩子們在舞會中也有歌唱表演。在舞會中,瑪麗亞給孩子們示範奧地利的民間舞蹈「漣恩德拉」(Laendler)。出乎意料的是,上校走過來和瑪麗亞共舞,舞蹈最後他們互視對方,他們之間的愛意一目瞭然。
這些,都被男爵夫人看在眼內,當晚,她勸瑪麗亞回修道院。瑪麗亞恐怕自己對上校的感情會越限越深,於是,她悄悄地離開了。
瑪麗亞走了之後,男爵夫人用盡辦法討孩子們的歡心都沒有成效。當孩子們得知上校要和男爵夫人結婚的消息後,他們更加難過。他們到修道院找瑪麗亞卻沒能見到她。
瑪麗亞向阿比斯院長坦白了她對上校的愛情和對生活的不知所措,阿比斯院長告訴她要有骨氣勇氣,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愛。
於是,瑪麗亞回到馮・特拉普家裡。 瑪麗亞回來之後,男爵夫人發現她已經無法挽回和上校之間的感情,她主動退出了婚約,上校和瑪麗亞互訴衷腸,很快他們就結婚了。
(1)音樂之聲小說閱讀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瑪利亞
演員 朱麗·安德魯斯
薩爾茨堡修道院里的志願修女,她活潑好動和熱愛自然的性格卻總是讓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煩。於是她被派到馮・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師。她很快和上校的七個孩子打成一片,而上校也漸漸在她的引導下改變了對孩子們的態度。
2、馮·特拉普
演員 克里斯托弗·普盧默
海軍上校,有七個孩子。長期的海軍生活和亡妻的悲傷使他對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樣嚴格。他請來瑪利亞作為孩子的家庭教師,剛開始他對瑪麗亞的做法十分不滿,可是當他聽到孩子們為男爵夫人唱歌的時候十分感動,並被瑪麗亞可以感染他人的熱情所吸引。
3、男爵夫人
演員 埃琳諾·帕克
馮·特拉普上校的女朋友,被上校帶回來時孩子們很不喜歡她。她看到瑪麗亞與上校十分親近,便勸瑪麗亞回修道院。但後來瑪麗亞回來之後,她發現她已經無法挽回她和上校之間的感情,便主動退出了與上校的婚約。
4、阿比斯院長
演員 佩吉·伍德
薩爾茨堡修道院院長,她覺得瑪麗亞活潑的性格不適合僧侶生活。於是當她接到馮・特拉普上校家尋求看護的請求,她決定讓瑪麗亞去,也藉此讓瑪利亞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當瑪麗亞向她坦白了她對上校的愛情和對生活的不知所措,她告訴瑪利亞要有骨氣與勇氣,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愛。
拍攝花絮
導演羅伯特·懷斯心中扮演馮·特拉普上校的最佳人選是尤·伯連納(Yul Brynner)。但尤·伯連納拒絕了這個邀請,而最終由克里斯托弗·普盧默出演該角色。
由於電影拍攝的周期比較長,小演員們都在這個過程中長高了不少,為了在鏡頭中讓演員看起來高度不變,該片拍攝團隊使用了很多的小的拍攝技巧來掩飾這一切。
該片結束全家人爬到山上時上校肩膀上的格里特不是她本人。當時金·卡拉斯的體重增加了不少。片中出現的小孩是在克里斯托弗的要求下找來的侏儒替身,體重只有格里特的一半。
該片的第一個音樂片段「音樂之聲」是在歐洲拍攝的最後一場。當時是1964年的六月末七月初,盡管看起來陽光明媚,但天氣寒冷刺骨,朱麗·安德魯斯不得不在山間不斷地跳來跳去。
該片開場的航拍鏡頭中,盡管朱麗·安德魯斯把鞋跟都插進了地里,試圖穩住自己,但還是一次次地被直升機強大的氣流給吹得站都站不穩。在拍了大概十幾條之後,她試著給導演羅伯特·懷斯做出手勢讓直升機升上去一些,但是她得到的回應卻是導演豎起的大拇指,因為導演終於拍到了滿意的鏡頭。
該片片尾一家人徒步穿過阿爾卑斯來到瑞士,而現實中他們先坐火車到了義大利,又從義大利飛到倫敦,最後到達了美國。薩爾茲堡離奧德邊境非常的近,但離瑞士和義大利都非常遠,徒步走過去是不可能的。
瑪利亞和上校在露台里的場景中,安德魯斯一直笑場。因為每當她和上校接吻時,有一個裝置就會發出咂嘴的聲音。拍了超過20條之後,這個場景的結尾被修改成兩人的剪影,並且隱藏了安德魯斯的笑聲。
在影片拍攝到他們從船上掉進水裡的場景時,為了保持濕漉漉的樣子,演員們不得不反復被水龍頭澆得滿身是水。
尼古拉斯·哈蒙德有一頭棕色的頭發,所以在該片開拍之前和拍攝過程中他不得不痛苦的染發好多次,把頭發漂染成金黃色。
飾演馬特的黛比·特納在該片的拍攝過程中正在換牙,每當她掉一顆牙齒,化妝師就會用假牙給她換上。
當拍攝馮特拉普上校和瑪利亞結婚的場景時,劇組忘記了叫扮演主教的演員就位,兩位主人公走到了聖壇上時,聖壇上卻空無一人,十分尷尬。而薩爾茲堡城真正的主教也在該片出演了一個小角色。
Ⅱ <<音樂之聲>>的文學體裁
《音樂之聲》體裁是?
Ⅲ 《音樂之聲》的內容(要文字)
時間
周一至周五
時間
周六
時間
周日
00:00-03:00
《音樂與健康》
00:00-02:00
《音樂與健康》
00:00-03:00
《音樂與健康》
03:00-04:30
《性情中人》
高進、欣怡
03:00-04:30
《星辰點點》
楊志敏
03:00-04:30
《性情中人》
高進、欣怡
04:30-05:00
《中國民歌大擂台》
04:30-05:00
《中國民歌大擂台》
04:30-05:00
《中國民歌大擂台》
05:00-05:30
《晨曲》
05:00-05:30
《晨曲》
05:00-05:30
《晨曲》
05:30-07:00
《音樂與健康》
05:30-07:00
《音樂與健康》
05:30-07:00
《音樂與健康》
07:00-08:30
《美麗早晨》
唐琳
07:00-09:00
《美麗早晨》
馬莉
07:00-09:00
《美麗早晨》馬莉
08:30-09:30
《愛一世音樂》
潘多拉
09:00-10:00
《首播特區》
朱松彥
09:00-12:00
《音響世界》
周道、趙毅敏
09:30-10:00
《音樂與健康》
10:00-12:00
《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
潘多拉、木子
12:00-12:30
《長篇小說連播》
10:00-11:00
《叱吒樂壇》
12:00-12:30
《長篇小說連播》
12:30-14:00
《星CLUB PARTY》
凌波
11:00-12:00
《彩鈴樂翻天》
12:30-14:00
《9+2音樂先鋒榜》
秦海菲
14:00-15:30
《環球音樂放送》
劍橋
12:00-12:30
《長篇小說連播》
14:00-15:30
《993斗秀場》
莫澳欣、林琳
15:30-16:30
《世紀留聲》
周兵
12:30-14:00
《天生快活人》
林頤
15:30-16:30
《雪碧榜》
紫健
16:30-17:30
《足彩夢工場》
康學明
14:00-16:30
《9+2音樂先鋒榜》
秦海菲、李國君
16:30-17:30
《足彩夢工場》
康學明
17:30-18:30
《大地行》
林榮駿
16:30-17:00
《足彩夢工場》
康學明
17:30-19:00
《流行營地》李嘉升
18:30-20:00
《大舞台寫真》
17:00-18:00
《流行營地》李嘉升
19:00-20:00
《中國歌曲排行榜》
20:00-21:00
《音樂與健康》
18:00-20:00
《音樂原動力》
羅丹力
20:00-21:00
《音樂與健康》
21:00-23:00
《一些事一些情》
阿智、Hugo
20:00-21:00
《音樂與健康》
21:00-23:00
《一些事一些情》
Hugo、阿智
23:00-07:00
全新FM93.9延時播出
推出豐富節目
21:00-22:00
《古典縱橫》趙毅敏
23:00-07:00
全新FM93.9延時播出推出豐富節目
22:00-23:00
《榮駿鍾情》林榮駿
3:00-07:00
Ⅳ 請問《音樂之聲》這部小說是哪個國家的誰寫的(反正不是中國人)
阿加莎·馮·特拉普1913年出生於奧匈帝國,是格奧爾格·馮·特拉普男爵和他版的第權一任妻子阿加莎的大女兒。她一生歷經多個歷史時期,她的家庭和個人經歷因《音樂之聲》而顯得傳奇。
阿加莎曾隨同家庭演唱組環球巡迴演出,涉足30個國家 。阿加莎是一位有天賦的藝術家,她不僅錄下唱片,還擅長繪畫,其作品曾展出於歐洲和美國。本書中的插圖均出自她之手,她的插圖作品還散見於其他書籍和出版物中。
阿加莎·馮·特拉普在結束20年歌唱生涯之後,在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開辦幼兒園,並堅持了35年。她現在雖已退休,但仍繼續從事藝術、寫作和歷史研究。本書是她出版的第一部自傳體著作。
Ⅳ 電影音樂之聲的原型是小說簡愛嗎兩者有什麼關系
原型應該不是簡愛.
電影《音樂之聲》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音樂之聲的故事》的作者阿加莎,是《音樂之聲》中大女兒的原型。寫這本書時,阿加莎已經87歲。她以一種平和的心情,回憶了馮·特拉普一家將近一百年的歷史,書的風格平實樸素,娓娓道來,有點絮叨,有點瑣碎,但都是實在的敘述,沒有誇張的描繪。特拉普上校一家的生活經歷,和電影《音樂之聲》並不完全相同。書中給人印象最深的人物,是阿加莎的父親特拉普上校。這是一個有傳奇色彩的軍人,曾指揮奧地利潛艇擊沉一艘法國潛艇,成為海軍英雄。他很早就退役,所以有很多時間和家人生活在一起,成為家庭生活中的主角。他正直堅毅,熱愛生活,富有情趣,處世低調。孩子們對生活對音樂的愛,是受了他的影響。和電影中的上校不一樣,孩子們自有記憶以來,他就是一個慈愛和善的父親,並沒有電影中那種戲劇性的性格轉變。阿加莎和她的弟妹們曾經對電影《音樂之聲》頗有微詞,認為電影中的情境和他們的生活有距離,不真實,尤其是電影前半部分對父親的描寫;生活中的繼母也沒有電影中的瑪利亞那麼完美。但是隨著《音樂之聲》的深入人心,隨著全世界的人對這部電影的認同和熱愛,他們終於逐漸改變了看法。
影片女主人公的原型瑪利亞就是薩爾茨堡諾恩貝格修道院的一名見習修女
Ⅵ VOCALOID音樂之聲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VOCALOID音樂之聲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Ⅶ 《音樂之聲》梗概 書的
《音樂之聲》是由美國音樂劇的泰斗 Richard Rodgers 和 Oscar Hammerstein II 根據瑪麗亞·馮·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自傳《馮·特拉普家的歌手們》(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改寫而成的。
Ⅷ 音樂之聲取材於那部小說
<<音樂之聲>>改編於瑪麗亞·馮·特拉普的自傳:《馮·特拉普家的歌手們》
它取材於1938年發生在奧地內利的一個真實故事:容見習修女瑪麗亞是個性格開朗,熱情奔放的姑娘。她愛唱歌跳舞,還十分喜愛大自然的清新寧靜。但是修道院院長覺得瑪麗亞不適應這種與塵寰隔絕的生活,於是她來到薩爾茨堡當上了前奧地利帝國海軍退役軍官馮•特拉普家7個孩子的家庭教師。在此期間,瑪麗亞她關心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的所作所為,很快就成了他們的知心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教7個孩子一起練合唱,成立了一支很有素養的家庭合唱隊,這激起了上校對生活的熱愛,也喚起了他對瑪麗亞的愛情,與瑪麗亞結成了美滿的伴侶。此時正值30年代希特勒准備吞並奧地利的前夕,納粹分子早已嗅出了上校家濃郁的自由氣味,命他立即返回海軍服役,而且他的全家也在監視之中,最終瑪麗亞機智地利用民謠節的機會,在修女和朋友們的幫助下,全家逃出了多災多難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