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莫言的《蛙》txt小說全文下載
可以到91助手裡下載莫言的作品集,好幾部他的小說
2. 莫言新作《蛙》主要講的是什麼
這部小說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真實地反映了計劃生育國策在高密東北鄉艱難推行的過程。
《蛙》是中國作家莫言創作於21世紀初期的一部長篇小說,由四封長信和一部九幕話劇組成,是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小說以「蛙」為名,寓意深刻。首先「蛙」音同「娃」,計劃生育本身就是要控制「娃」的出生率,所以說這也是一篇描寫有關「娃」的一部小說。
其次,「蛙」跟「哇」同音,「哇」是娃娃的哭聲,計劃生育扼殺了那些娃娃的生命,到處回盪著那凄慘的「哇哇」哭聲,也是對那種慘無人道的非法引產的一種有力的控訴。
小說《蛙》秉承了作者鄉土文學的一貫風格,結構新穎,節奏鮮明,筆觸細膩,文字朴實,富有張力。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過《蛙》。
《蛙》是莫言醞釀十餘年,筆耕四載,潛心打造的一部觸及國人靈魂最痛處的長篇力作,初版於2009年。
莫言在2011年「莫言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蛙》研討會」上曾表示,《蛙》這部小說從2005年開始寫作,中途因沒有最終確定好結構問題而一度擱置,在完成《生死疲勞》之後,又重新開始創作該作品,歷時四年,三易其稿才得以完成。
《蛙》選擇的是鄉村醫生與計劃生育題材,這不是莫言特意要寫這個敏感的題材。莫言是被他姑姑接生到人間,所以他總想有一天把姑姑寫到小說里,而寫姑姑的從醫經歷必然涉及到在中國推行了三十多年的計劃生育。
3. 關於莫言作品蛙
《蛙》是莫言醞釀十多年、筆耕四載、三易其稿、潛心創作的第十一部長篇小說,2009年12月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與他的其他重要長篇作品,如《酒國》、《檀香刑》、《生死疲勞》等相比,《蛙》延續了這些作品對小說結構、敘述語言、審美訴求、人物形象塑造、史詩般反映社會變遷等方面的執著探索,在整體上達到了極高藝術水準,也是近幾年中國原創長篇小說中最重要的力作之一。
這部小說的主要內容是:以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通過講述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在形象描述國家為了控制人口劇烈增長、實施計劃生育國策所走過的艱巨而復雜的歷史過程的同時,成功塑造了一個生動鮮明、感人至深的農村婦科醫生形象;並結合計劃生育過程中的復雜現象,剖析了以敘述人蝌蚪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卑微、尷尬、糾結、矛盾的精神世界。
小說結構新穎而縝密,由劇作家蝌蚪寫給日本作家杉谷義人的五封信構成。前四封信附有關於當了50多年婦科醫生的姑姑的長篇敘事,當中也加入了蝌蚪本人的生活故事;第五封信則附有一部關於姑姑和蝌蚪自己的話劇。因此,這是一部將書信、元小說敘事和話劇巧妙地融合雜揉為一體、拓寬了小說藝術表現空間的作品;是莫言創作中的又一次具有開創意義的藝術嘗試。整個故事敘述的緣起是日本作家杉谷義人到我(蝌蚪)的故鄉與當地文學愛好者暢談文學。在結識了我的姑姑之後,杉谷義人鼓勵當地文學愛好者以姑姑為素材寫出感人的作品。受杉谷義人啟發,我決定向法國作家薩特看齊,以姑姑的一生為素材創作一部話劇。我遵照杉谷義人的囑咐,先以書信的方式把姑姑的故事寫給杉谷義人。
4. 莫言蛙作品全文
你好,為你發送。
5. 莫言作品蛙讀後感
我讀了莫言的作品《透明的紅蘿卜》,對里邊的很多小的寫作細節,我有很多的感覺,從一個讀者的角度看,真的處理得很好,我很喜歡。莫言在對隱藏的處理上顯然是與馬原不同的,對於一些可能影響閱讀的地方,莫言都沒讓讀者去花時間費思量,往往是不厭其煩的向讀者解釋,這可能也是由於中篇小說的緣故吧。「小石匠的嘴非常靈巧,兩片紅潤的嘴唇忽而嘬起,忽而張開,從他唇間流出百靈鳥的婉囀啼聲,響,脆,直沖到雲霄里去。」「每當中午和晚上,黑孩就聽到黃麻地里響起百靈鳥婉轉的歌唱聲,他的臉上浮起冰冷的微笑,好象他知道這只鳥在叫著什麼。」這顯然已經把菊子姑娘與小鐵匠的私情描述得很明白了,但莫言就是還要不厭其煩的告訴你,「鐵匠是比黑孩晚好幾天才注意到百靈鳥的叫聲的。他躲在橋洞里仔細觀察著,終於發現了奧秘:只要百靈鳥叫起來,工地上就看不見小石匠的影子,菊子姑娘就坐立不安,眼睛四下打量,很快就會扔下錘子溜走。姑娘溜走後一會兒,百靈鳥就歇了歌喉。」還有「一股臟乎乎、熱烘烘的水潑出來,劈頭蓋臉蒙住了小石匠。」……「他柔軟的黃頭發上,勞動布夾克衫上、大紅運動衫翻領上,沾滿了鐵屑和煤灰。」這顯然是心懷妒意的小鐵匠乾的,文章本可以就這么繼續往下敘述,莫言不是,他要明確告訴你這是怎麼回事「誰他媽的潑了我?」小石匠盯著小鐵匠罵。「老子潑的,怎麼著?」「從胡同里,鴨子們望見一個高個子老頭兒挑著一卷鋪蓋和幾件沉甸甸的鐵器,沿著河邊往西走去了。」劉太陽副主任響亮地罵著:「娘的,鐵匠爐里出了鬼了,老混蛋連招呼都不打就卷了鋪蓋……」 這時莫言還要讓劉太陽副主任問小鐵匠:「怎麼樣你?把老頭擠兌走了,活兒可不準給我誤了。然而,在這些明明白白之後,我們卻還是看不清作者的用意。
6. 莫言的小說蛙講的什麼
莫言說《蛙》所寫的內容,對「80後」、「90後」來說,會是不甚了解的事實。小說通過講述一位鄉村女醫生的人生經歷,既反映了鄉土中國60年生育史,也揭示了當代中國知識分子靈魂深處的矛盾與懦弱。莫言說「蛙」其實是一個圖騰,是作為繁衍的象徵。小說中,「蛙」和「娃」有著許多關聯。
小說寫到了「代孕」,代孕女陳眉原是很漂亮的女人,因為火災毀壞了姣好的面容,最終決定用代孕的方式去幫助家裡、幫助父親渡過生活難關。莫言說,「我是用看似非常輕松的筆調在寫非常殘酷的事實。這事實中包含著重大的人性問題。孩子生下來被抱走後,陳眉面臨著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當她決定『我不要錢了,我要給我的孩子餵奶』時,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莫言說,「作家還是要勇於寫靈魂深處最痛的地方。」《蛙》中的蝌蚪,為了個人的前途,最終決定把自己的妻子和差不多足月就要降生的孩子推上手術台,最終導致兩人的死亡。莫言的寫作——尤其是長篇,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泥沙俱下的,看似無節制的語言狂歡背後,隱藏著機巧構思。然而,《蛙》的語言卻平實簡朴得叫人不敢相信。《蛙》的結構有別於他以往的任何一部小說,整部小說就是五封寫給日本友人「杉谷義人」的信,而最後一部分竟是一部戲劇。對此,莫言表示,很多古老的小說都是用書信體來寫的,這種寫法甚至比第一人稱敘述還自由。
7. 莫言作品《蛙》的主題
《蛙》的主題意象毫無疑問是「蛙」。主題意象是指作為一種中心象徵能與作品的主題發生緊密聯系的意象。作家把自己意欲表達的寓意寄予在主題意象中,讓它透射出作品的基本意旨。在《蛙》中,「蛙」意象是文本意義的聚焦點。它有時是作為一種描述而存在,有時是作為一種隱喻而存在,有時又是作為文本重要的意義網路而「代表」「象徵」「體現」全篇的精華和精神所在。
從意象設置方式上,「蛙」意象的設置方式有三:
一是在題目中設置「蛙」意象。這是一種文本布局設置意象的技巧。題目的特殊地位和在文本中的關鍵作用,使它常常被作者用來強化作品的象徵性。莫言在進入創作狀態時總是有高度自覺的修辭目的,他在題目中安設了「蛙」這一主題意象。這個意象不是它本身那樣一個具體的個別的事物,它暗示著某些普遍性的意義。
二是通過對「蛙」意象的反復性強調讓其轉化為包蘊著作者意念的象徵性意象,從而引起讀者的注意和追索性思考。小說家只有通過強調才能使其形象轉化為包含著作者的情思與意念的意象。「蛙」就是這樣一個意象。在《蛙》中,「蛙」一詞出現了大約202次。對「蛙」意象反復描寫強化了「蛙」意象與文本蘊涵的聯系,從而賦予它以豐富的象徵內涵,也包孕了作者的復雜態度。
三是將意象以轉換方式出現。在《蛙》中,與「蛙」同音的「娃」字出現了大約239次,「媧」字出現了約6次;劇作家「我」———萬足(萬小跑)———的筆名是「蝌蚪」,男人的精子被稱為「小蝌蚪」,「蝌蚪」一詞出現了約160次;與娃相關的「娘娘廟」一詞出現了約19次。「蛙」、「娃」、「媧」、「蝌蚪」、「娘娘廟」等均為「蛙」意象的變體。在作者的心目中,這些具象的含義已從現實的層面上得以騰飛,它門連接著生育、生命、人性、社會等重大問題,隱喻或象徵著作者的多種意念與情思。這樣,「蛙」意象與其意象的變體或轉換體一起反映了文本的多個主題。
希望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