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閱讀推薦 > 武陵山下小說在線閱讀

武陵山下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時間:2021-08-05 04:20:49

A. 武陵山區的歷史

西漢建立以後,改黔中郡為武陵郡,隸屬荊州刺史部,「武陵」這個名詞便在歷史上長期使用。何謂「武陵」?《後漢書·先賢傳》載:太守趙厥問主簿潘京:「貴郡何以名武陵?」潘京答道:「鄙郡本名義陵,在辰陽縣界,與夷相接,為所攻破。光武時東移出,遂得見全。先識易號,《〔左〕傳》曰:『止戈為武,高平曰陵。』於是改名焉」。武陵郡設置時間,《水經注·沅水》載:「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割黔中故治為武陵郡。」清代,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說:「黔中城,(辰州)府西二十二里,《括地誌》秦黔中郡治此。漢改黔中郡為武陵郡,移理義陵,今漵浦縣也。」武陵郡郡治設在義陵縣,在今湖南省漵浦縣。西漢時,武陵郡又稱「義陵郡」。清《光緒湖南通志》載:「秦昭襄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取楚巫、黔及江南地置黔中郡。漢高祖二年改為義陵郡。」〔4〕其來歷因晉代常林《義陵記》雲:「項羽弒義帝(楚懷王孫心)於郴,武陵人縞素哭於招屈亭,高帝聞而義之,故曰義陵郡。」〔5〕《史記·高祖本紀》又載:「(漢高祖二年),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可見,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已經設置武陵郡。西漢武陵郡所轄區域與秦代黔中郡略同,共轄13個縣。《漢書·地理志》詳載:「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屬荊州。戶三萬四千一百七十七,口十八萬五千七百五十八。縣十三:索,漸水東入沅。孱陵,莽曰孱陸。臨沅,莽曰監元。沅陵,莽曰沅陸。鐔成,康谷水南入海。玉山,潭水所出,東至阿林入郁,過郡二,行七百二十里。無陽,無水首受故且蘭,南入沅,八百九十里。遷陵,莽曰遷陸。辰陽,三山谷,辰水所出,南入沅,七百五十里,莽曰會亭。酉陽、義陵,鄜梁山,序水所出,西入沅,莽曰建平。佷山、零陽、充,酉原山,酉水所出,南至沅陵入沅,行千二百里。」〔6〕清代《湖南通志》又雲:武陵郡含「今湖南之常德、澧州、辰州、靖州、永順,貴州省之銅仁、鎮遠、黎平、思州(今岑鞏縣)、思南、石阡、都勻〔等府〕,四川之酉陽〔州〕,湖北之宣恩、來鳳、長陽、長樂(今五峰縣)、**各縣地,治義陵,今漵浦縣地。」西漢武陵郡轄今湘西北、鄂西南、渝東南及黔東北、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地,各縣轄區如下: (一)索縣:縣治在今常德市鼎城區斷港頭鄉,含今漢壽縣、鼎城區東北部和沅江市。明代《常德府志》載:「漢壽城本名索縣城,漢順帝陽嘉三年(134年)更名為漢壽」。 (二)孱陵縣:縣治在今湖北省**縣,含今安鄉縣、津市市、澧縣一部分、南縣、華容縣、岳陽縣及湖北省**縣。 (三)臨沅縣:治在今常德市城區東部,含今武陵區、鼎城區大部分和桃源縣地。《水經注》卷三十七載:「沅水又東逕臨沅縣南,縣南臨沅水,因以為名……縣治武陵郡下,本楚之黔中郡矣」。《舊唐書·地理三》載:「武陵,漢臨沅縣地,屬武陵郡。」龍山縣里耶秦簡說:「出駑臂三,輸臨沅」。 (四)沅陵縣:治在今沅陵縣,含今沅陵縣、瀘溪縣、吉首市及永順縣、麻陽苗族自治縣一部分。清代《同治沅陵縣志》記載:「漢高帝五年,改黔中郡為武陵郡,治義陵,領縣十三,始置沅陵縣。」
(五)鐔成縣:治在靖州縣,含今洪江市、洪江管理區、會同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綏寧縣一部分和貴州省天柱縣、黎平縣。
(六)無陽縣:治在芷江縣,含今芷江侗族自治縣、新晃侗族自治縣、鶴城區及貴州省萬山特區、玉屏侗族自治縣、岑鞏縣、三穗縣、鎮遠縣、施秉縣。清代《乾隆芷江縣志》記載:「漢高帝置武陵郡,領縣十三。其一曰無陽,即今縣治所由基也。」 (七)遷陵縣:治在今保靖縣龍溪鄉四方城,含今保靖縣、松桃苗族自治縣和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各一部分。清代《同治保靖縣志》記載:「改黔中郡為武陵郡,始置遷陵縣隸之。」龍山縣里耶秦簡說:「遷陵以郵行洞庭。」 (八)辰陽縣:治在今辰溪縣,含今辰溪縣、鳳凰縣、花垣縣、鶴城區、中方縣、麻陽苗族自治縣及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石阡縣。 (九)酉陽縣:治在今永順縣王村鎮,該鎮已經發掘西漢墓葬11座。西漢酉陽縣含今永順縣、古丈縣、龍山縣及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黔江區、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及貴州省德江縣、思南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各一部分。清代《光緒湖南通志》載:「酉陽,高帝置,今永順、龍山、古丈等縣地。」《明史·四川土司》載:「酉陽,漢武陵郡酉陽縣地,宋為酉陽州。」據《舊唐書·地理三》載:「彭水,漢酉陽縣,屬武陵郡……務川,〔思〕州所治,漢酉陽縣,屬武陵郡。」 (十)義陵縣:今漵浦縣。 (十一)佷山縣:治在長陽縣武落鍾離山麓都鎮灣鎮,含今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及鶴峰縣一部分。 (十二)零陽縣:治在今慈利縣零陽鎮,含今慈利縣、永定區、石門縣、臨澧縣和澧縣一部分。《舊唐書·地理三》載:「慈利,本漢零陽縣,隋改零陽為慈利縣。麟德元年,省崇義〔縣〕並入。」明代《萬曆慈利縣志》記載:「漢高祖已亥,改黔中郡為武陵郡,置零陽縣、充縣……零陽城在〔慈利〕邑東三里,即古之零陽縣也,今有城址。」 (十三)充縣:縣治在今永定區城古人堤,含今永定區、武陵源區、桑植縣、慈利縣西北部、鶴峰縣南部、來鳳縣、宣恩縣(東門關以南)、咸豐縣一部分。 1930年,中國國民黨為配合圍剿中國工農紅軍反革命,開始將全國劃為若干綏靖區,在綏靖區中心城市設立綏靖公署,負責指揮區內軍事和控制區內政治、經濟及社會生活。全國共設綏靖公署十餘處。。綏靖公署設主任一人,一般為上將軍官,由國民政府特任,隸屬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並受軍政部部長和參謀總長指揮。根據規定,綏靖區內部隊、地方縣政府及水陸公安警察,保安隊和民團,綏靖主任可隨時指揮調動。綏靖公署內設參謀長和參謀、經理、軍法等處,承綏靖主任指揮,分管各項事務。
川黔湘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谷正倫(1939年4月29日-1945年),潘文華(1945年10月22日-12月31日),宋希濂(1949年9月-12月19日)。成立於黔江。1945年7月裁撤。參謀長唐星。
川黔湘鄂邊區綏靖公署管轄:黔江,酉陽,永順,芷江,涪陵,銅仁六專區
永順專區,專署駐永順縣。轄永順、龍山、大庸、保靖、桑植、古丈等6縣。
恩施專區,專署駐恩施縣。轄恩施、利川、建始、來鳳、咸豐、巴東、鶴峰、宣恩等縣。
酉陽專區,專署駐酉陽縣。轄酉陽、秀山縣、黔江等3縣。
涪陵專區,專署駐涪陵。轄涪陵、南川、酆都、石柱、武隆、長壽、彭水7縣。
芷江專區,專署駐芷江縣。轄芷江、會同、懷化、黔陽、綏寧、靖縣、通道、晃縣等8縣。
銅仁專區,公署駐銅仁縣。轄銅仁、玉屏、石阡、江口、思南、印江、德江、沿河、松桃等縣。
沅陵專區,專署駐沅陵縣。轄沅陵、瀘溪、漵浦、辰溪、乾城、鳳凰、永綏、麻陽計8縣。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縣、巴東縣、宣恩縣、咸豐縣、來鳳縣、鶴峰縣;
宜昌市所轄: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秭歸縣。 湘西州所轄縣市為:吉首市、瀘溪縣、鳳凰縣、花垣縣、保靖縣、古丈縣、永順縣、龍山縣;
張家界市轄區縣為:永定、武陵源兩區和慈利、桑植兩縣;
常德市部分區縣為:石門縣;
懷化市所轄縣市區為:沅陵縣、辰溪縣、漵浦縣、麻陽苗族自治縣、新晃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鶴城區、中方縣、洪江市、洪江區、會同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
邵陽市所轄縣市:隆回縣、新邵縣、洞口縣、邵陽縣、武岡市、綏寧縣、城步縣、新寧縣;
婁底市所轄縣市:冷水江市,新化縣,漣源市;
益陽市所轄縣:安化縣。 銅仁市轄區縣為:碧江區、萬山區、玉屏侗族自治縣、松桃苗族自治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思南縣、江口縣、石阡縣、德江縣;
遵義市所轄縣:正安縣、道真縣、務川縣、湄潭縣、鳳岡縣、余慶縣。
基本涵蓋了其地理區位內自然功能與經濟社會基礎水平的同質性區域。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章程》規定,武陵山經濟協作區成員實行准入制。 武陵山區是我國三大地形階梯中的第一級階梯向第二級階梯的過渡帶,位於北緯27°10'—31°28',東經106°56'—111°49',是雲貴高原的東部延伸地帶,平均海拔高度在1000米左右,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地方佔全境約70%。武陵山脈貫穿黔東、湘西、鄂西、渝東南地區,長度約420千米。武陵山脈是烏江、沅江、澧水的分水嶺,主脈自貴州中部呈東北—西南走向,主峰梵凈山高2494米。該地區氣候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類型,平均溫度在13℃-16℃之間,降水量在1100-1600毫米,無霜期在280天左右。

B. 武陵山下等黃公的出處是什意思

唐-崔郾《贈毛仙翁》
存亡去住一壺中,兄事安期弟葛洪。
甲子已過千歲鶴,儀容方稱十年童。
心靈暗合行人數,葯力潛均造化功。
終待此身無繫纍,武陵山下等黃公。

C. 誰有建黨90周年書籍

合肥市圖書館慶祝建黨90周年「百本紅色推薦書籍」書目
序號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1 《紅岩》 羅廣斌、楊益言 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2 《林海雪原》 曲波 著 曲波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3 《紅日》 吳強 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4 《鐵道游擊隊》 知俠 著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5 《創業史》 柳青 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6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蘇)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7 《敵後武工隊》 馮志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8 《苦菜花》 馮德英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9 《野火春風斗古城》 李英儒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0 《暴風驟雨》 周立波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1 《新兒女英雄傳》 袁靜,孔厥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2 《紅星照耀中國》 (美)埃德加•斯諾 著 作家出版社
13 《烈火金剛》 劉流 著 時代文藝出版社
14 《閃閃的紅星》 李心田 著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15 《雷鋒的故事》 陳廣生,崔家駿 著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16 《平原槍聲》 李曉明 韓安慶著 李天舒改編 時代文藝出版社
17 《青年近衛軍》 (前蘇聯)法捷耶夫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8 《三家巷》 歐陽山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 《呂梁英雄傳》 馬烽 西戎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 《上甘嶺》 陸柱國 著 大眾文藝出版社
21 《歷史的天空》 徐貴祥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2 《長征》 王樹增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3 《高山下的花環》 李存葆 著 作家出版社
24 《狼牙山五壯士》 黑土原著 ; 朱維釗改編 ; 李天心繪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5 《小兵張嘎》 徐光耀著;胡映西改編;張品操繪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6 《劉胡蘭傳》 馬烽 著 作家出版社
27 《草原英雄小姐妹》 尚萬春 主編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28 《吶喊》 魯迅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9 《把一切獻給黨》 吳運鐸 著 中國工人出版社
30 《少年周恩來》 金石 編著 上海美術出版社
31 《誰是最可愛的人》 魏巍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32 《毛澤東傳》 金沖及主編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中央文獻出版社
33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親歷記》 李海文 主編 人民出版社
34 《黨費》 王願堅 著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35 《戰火中的青春》 陸柱國,王炎原著 ; 庄宏安改編 ; 羅興繪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36 《革命烈士詩抄》 蕭三 編 中國青年出版社
37 《可愛的中國》 方誌敏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38 《解放戰爭》(上下) 王樹增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39 《將軍們的故事》 楊君蓮主編;楊熾[等]編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40 《毛澤東詩詞選》 毛澤東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41 《趙一曼》 張麟,舒揚原著 ; 章程改編 ; 汪絢秋繪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42 《紅軍長征史》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 中共黨史出版社
43 《古城春色》 張東林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44 《長征的故事》 楊軍主編;江浩, 王創編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45 《少年毛澤東》 江歌 編著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46 《龍須溝》 老舍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47 《上海的早晨》 周而復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48 《小二黑結婚》 趙樹理 著 花城出版社
49 《平凡的世界》 路遙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50 《歷史選擇了毛澤東》 葉永烈 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51 《晉陽秋》 慕湘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52 《周恩來傳》 金沖及主編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中央文獻出版社
53 《楊靖宇》 劉虔, 劉治平編著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54 《白求恩》 冬立編著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55 《大刀記》 郭澄清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56 《紅色娘子軍》 郭小東、曉劍 著 花城出版社
57 《董存瑞》 霍道賢 編著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58 《焦裕祿》 穆青 等著 新華出版社
59 《走進西柏坡》 閻濤 著 中央文獻出版社
60 《鄧小平自述》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 解放軍出版社
61 《雷鋒日記》 雷鋒 著 解放軍文藝社
62 《小英雄雨來》 管樺 著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63 《王貴與李香香》 李季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64 《天安門詩抄》 童懷周 編 人民文學出版社
65 《星火燎原全集》 徐向前 等著
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
66 《洪學智回憶錄》 洪學智 著 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
67 《海迪姐姐的故事》 張海迪 著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68 《中國共產黨安徽地方史》
(第一卷) 安徽省黨史研究室 安徽人民出版社
69 《紅色江淮》 周言久、劉毅 主編 安徽美術出版社
70 《安徽農村改革之路》 周言久,楊瑞毛主編;中共安徽省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71 《安徽農村改革口述史》 周言久主編;中共安徽省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72 《青春之歌》 楊沫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73 《皖南事變回憶錄》 楊明,傅秋濤 編 安徽人民出版社
74 《 紅旗飄飄》 中國青年出版社編輯 中國青年出版社
75 《保衛延安》 杜鵬程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76 《歐陽海之歌》 金敬邁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77 《茂林悲歌》 沈培新主編
中央文獻出版社
78 《中國共產黨史第一卷》
《中國共產黨史第二卷》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著
中共黨史出版社

79 《紅旗譜》 梁斌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80 《白毛女》 本社《白毛女》連環畫創作組編繪;顏梅華等繪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81 《紅燈記:原創長篇紅色經典小說》 於峰,吳劍峰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82 《刑場上的婚禮》 黃慶雲 著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83 《孔繁森》 曾鍾 著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84 《張思德的故事》 阿垠編著
中國社會出版社

85 《我的一家》 陶承口述;何家棟,趙潔執筆 人民文學出版社
86 《上下五千年》 林漢達,曹余章 編著 少年兒童出版社
87 《秋瑾》 柯靈原著 ; 吳戈改編 人民美術出版社
88 《李大釗傳》 朱志敏著 紅旗出版社

89 《武陵山下》 張行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90 《麗人行》 田漢著 中國戲劇出版社
91 《上海屋檐下》 中國現代文學館編;劉亞鐵編選 華夏出版社
92 《共和國之戀:中宣部推薦的100首愛國歌曲》 楊瑞慶選編 安徽文藝出版社
93 《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劉少奇 著 人民出版社

94 《彭德懷自述》 彭德懷 著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95 《中國改革開放30年史》 柳建輝,曹普主編 青島出版社
96 《紅色家書》 張丁主編;搶救民間家書項目組委會編輯 中國畫報出版社
97 《人文安徽—風韻新安》
《人文安徽—風情淮河》
《人文安徽—風采皖江》 潘小平著
郭學東著
王長安著
安徽人民出版社
98 《周恩來外交風雲》 楊明偉 著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99 《我所知曉的開國英傑》 詠慷 著 中國文史出版社
100 《威震敵膽十軍長》 宋國濤 編著
中共黨史出版社
101 《青少年必知的共和國故事》 胡洗銘,曠瓊 編
中國言實出版社

102 《高玉寶》
高玉寶 著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D. 我在找一本剿匪的小說,名字大概叫《武夷山下》

是,70年代上海人民廣播電台小說連播的。男主角叫高二老。年輕的女土匪頭子叫面玉嬌。

E. 牛的俗語快點!!!!!!!!!!!!!說

牛鼻上穿繩,那裡情願:指很不願意。《慈禧太後演義》二六回:「大阿哥性好游狎,要他靜心讀書,好象牛鼻上穿繩,那裡情願?」

牛不吃水強按頭:比喻強迫人做不願作的事。《紅樓夢》四六回:「家生女兒怎麼樣?『牛不吃水強按頭』?我不願意,難道殺我的老子娘不成?」艾蕪《鄉愁》二:「你們聽完我的話,再罵不遲!去不去還由你們,牛不吃水我會強按頭么?」也作[強按牛頭喝水]李滿天《水向東流》一章:「光是大會壓,小會擠,牛不吃水強按頭,你想會弄個什麼結果?」

牛不喝水難按角:比喻難以強迫人去做他不願做的事。《歧路燈》五七回:「牛不喝水難按角,你老人家只拿定主意不賭,他會怎的?」 也作[強按牛頭不喝水] 李滿天《水向東流》一章:「俗話說:『牛不喝水難按角。』不喝水還是小事,弄急了說不定會用角抵你。」

牛不飲水不按頭:比喻不能強制別人做不願做的事情。柯藍《濟河十八灣》二章:「反正牛不飲水不按頭,他們還能用繩子把我捆住不成!只要我不答應,他拿了我能一口吞下去嗎?」 也作[牛不喝水,不能犟飲] 劉肇霖《齡官》一回:「牛不飲水不按頭。天王老子也不能強壓著我們賣孩子。」

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比喻人缺乏自知之明。周肖《霞島》一0章:「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阿榕這犟仔,就是看不見自己的短處。」

牛犢子追兔子,有勁使不上:指受某種條件限制,有力氣也使不出來。程士榮等《黃河飛渡》(影劇):「水急浪大,找不到水線,就像牛犢子追兔子,有勁使不上。」

牛耕田,馬吃谷:比喻待遇不公平,受苦的受苦,享福的享福。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六章二:「你將來打算歸田,還是出洋?」腳一跺:「哼!牛耕田,馬吃谷,這就是革命成功的下場!」

也作[牛吃草 馬食谷]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一三章二:「二軍真倒霉,難道打江西,就是他們的功勞,我們沒有份?」兩隻眼睛,紅得同兔子一樣。張輝瓚肩膀一聳:「牛耕田,馬吃谷羅,哼!」

增作:1、[牛耕田,馬吃谷,他養兒子我享福]艾蕪《私煙販子》:「有時陳老頭還要故意當著趙老闆的面,發著感慨:『真是他媽俗語說的好,牛耕田,馬吃谷!」
2、[牛吃青草雞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 指各人有各人的福分。姜茂樹《漁港之春》二章:「得靠運氣,牛吃青草雞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

牛即戴嵩,馬即韓干,鶴即杜荀,象即章得:唐代戴嵩、韓干、杜荀鶴和宋代章得象皆以書畫聞名,一些淺陋的人見牛就以為是戴嵩的作品,見馬就以為是韓乾的作品,見鶴就以為是杜荀鶴的作品,見象就以為是章得象的作品。形容毫無鑒賞能力,牽強附會,不懂裝懂。宋·米芾《畫史》:「今人以無名為有名,不可勝數。故諺雲:『牛即戴嵩,馬即韓干,鶴即杜荀,象即章得也。』明·毛子晉《海岳志林》「無名人畫」:「唐畫《張志和顏魯公樵青圖》,在朱長文處,無名人畫甚佳。今人以無名為有名,不可勝數。故諺雲牛即戴嵩,馬即韓干,鶴即杜荀,象即章得是也。」

牛圈裡頭伸進馬嘴來了:牛、馬分槽喂養,在牛圈裡出現馬嘴,指多餘。要人不要多嘴。艾蕪《我的旅伴》五:「老女人大聲罵老何道:『有你說的!牛圈裡頭伸進馬嘴來了!』」

增作[牛欄里伸進張馬嘴——有你說的] 張行《武陵山下》三二:「她跨前一步,指著那女人的鼻子罵道:『你這個保長婆,也想要分谷?』『喲,這真是牛圈裡頭伸進馬嘴來了!』」

牛口裡的草,扯不出來:比喻難以得到一句實話,也泛指事情難以辦到。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五章一:「嘿!你真傻,牛口裡的草,扯不出來的。」
也作:1、[牛口裡扯不出草來]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一章一:「這明明是欺死瞞生發橫財的圈套。不要他的,可是自己拿不出什麼真憑實據,又沒有幫我說半句公道話,牛口裡的草,扯不出來。」2、牛口裡的草怎麼扯得出來: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八章三:「余楚農和陳世昌、吳建國三人,又跑去興業公司商量,想從各廟產下打主意。這是季交恕以前同他們說過的,只是牛口裡的草怎麼扯得出來。」

牛欄里關貓:比喻採取行動的防禦措施漏洞太大,一點也不頂用。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二二:「通地坪的一張耳門打開了,顯然賊人是從這里大搖大擺出去的。『忘了把耳門子從外邊反鎖。』陳大春十分喪氣。『你這是牛欄里關貓。』」

牛毛細雨,點點入地:細雨隨下隨滲入泥土。比喻扎實、深入。劉江《太行風雲》五九:「要對照素華的工作作風,好好檢查一下我們的工作。是牛毛細雨,點點入地,還是水過地皮濕?」

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指不憑空說大話,要看真本事。李滿天《水向東流》中二0章:「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這碌碡擺在當場,跟你沒交情,跟我沒來往,沒多的,也沒少的,咱們比一比,才見出誰真誰假。」

也作 1、[牛皮不是吹的,泰山不是壘的] 雪克《戰斗的青春》一0章三:「在座的諸位……可以試試嘛:牛皮不是吹的,泰山不是壘的。」 2、[牛皮不是吹哩,貓兒不是騎哩] 劉江《太行風雲》三三:「試不試一樣,牛皮不是吹哩,貓兒不是騎哩,沒看你哥元倉,經不起李寶泰一聲吼叫,嚇得腦袋也快圪縮進肚裡頭了。」 3、[高山不是壘的,火車不是推的] 《紅色尖兵·硬臂錘手》五:「二猛聽了,滿身火氣,心裡想:高山不是壘的,火車不是推的,我包二猛就是比你們強。不服氣打出一根曲軸讓你們看看。」

牛皮不做燈籠:牛皮做成的燈籠不能照亮。比喻不受蒙蔽。明·王應遴《逍遙游》:「半世奔波碌碌,一生計算匆匆。湯來雪去總成空,財主恍如春夢。何幸仙師開導,牛皮不做燈籠。」

牛皮燈籠肚裡亮:用牛皮做的燈籠,外面不亮里頭亮。比喻心裡明白。袁靜等《新兒女英雄傳》七回:「『他找我干嗎?』……『哼,「牛皮燈籠肚裡亮」,你心裡還不明白?』」
牛皮唬不倒人,草深掩不住苗:說大話嚇不倒人,雜草雖多,蓋不過禾苗(總要除掉)。比喻光說大話沒有用,以實際行動做出來才算。李滿天《水向東流》二二章:「別說漂亮話!我見過的多,牛皮唬不倒人,草深掩不住苗,你小子敢比一比,賽一賽?」

牛身上拔了一根毛:見「九牛亡一毛」。九:虛數,形容多。從好多牛身上拔去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

牛食如澆,羊食如燒:牛吃過的田禾苗,如同水糞澆過一樣長得更茂;羊吃過的卻像火燒過一樣難再生長。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一七「牛羊食草」:「凡草木經過牛啖之必茂,經羊啖之必枯。故諺曰:『牛食如澆,羊食如燒。』」
也作[牛吃糞澆,羊吃火燒]清·王有光《吳下諺聯》卷二:「『牛吃糞澆,羊吃火燒。』此言種植之物也。

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見「驢糞球兒外面光。」驢糞球兒外表烏黑光亮。比喻表裡不一,外面好看,里頭不行。

牛套馬,累死倆:套:指套車。指一快一慢,互相牽掣。比喻做事難以合作。周立波《暴風驟雨》二部三:「我養活的是牛,走得慢。又不能跟馬擱在一起套車,牛套馬,累死倆。」

牛頭不對馬嘴:比喻胡拉亂扯,二者毫不相關。《警世通言》卷一一:「蘇雨道:『我是蘇爺的嫡親兄弟,特地從涿州家鄉而來。』皂隸兜臉打一啐,罵道:『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不對馬嘴!』」張恨水《啼笑因緣》一三回:「你老人家要三位師兄幫忙,就說要人家幫忙的話,這樣牛頭不對馬嘴,鬧上一陣,還是沒有談到本題。」草明《乘風破浪》一章:「看你們多羅嗦!媽,你怎能把我結婚的問題扯到煉鋼上去哩,那不是牛頭不對馬嘴么?」
也作 1、[牛頭不對馬面] 《文明小史》二四回:「題目出來,問的是礦務,偏偏那個『礦』字照著周禮古寫,大家不認得,只面面相覷,又不敢問。內中有幾個人肚子里略略有些丘壑,盡其所有寫上,都是牛頭不對馬面。」 2、[驢頭不對馬嘴] 《儒林外史》五二回:「陳正公聽了這些話,驢頭不對馬嘴,急了一身的臭汗。」秦兆陽《在田野上前進》一一章:「人總得憑良心,只有那黑心黑肺的人,說話才驢頭不對馬嘴!」 3、[驢唇不對馬嘴] 《兒女英雄傳》二五回:「一段話,說了個亂糟糟,驢唇不對馬嘴,更來的不著要!」老舍《老張的哲學》二0:「年幼的時候,她說笑話給他聽,他轉轉眼珠又把他的笑話改編一回,說給她聽,有時編的驢唇不對馬嘴。」 4、[驢唇不對馬口] 《七俠五義》九四回:「書中有緩急,有先後。敘事難,斗筍尤難。必須將通身理清,那裡接著這里,是絲毫錯不得的。稍一疏神,便說的驢唇不對馬口,那還有什麼趣味呢?」 5、[驢唇對不著馬嘴] 《醒世姻緣傳》一八回:「那楊古月再沒二話,按住那個『十全大補湯』的陳方,一貼葯吃將下去,不特驢唇對不著馬嘴,且是無益而反害之。」

牛頭不爛,多費些柴炭:比喻遇到難辦的事,要多下功夫。胡正《汾水長流》二七章:「『不要看你後爹還是那麼頑硬,到頭來也得把他化開。』『不過我後爹可不像咱爹那麼容易。牛頭不爛,多費些柴炭,罷了!』」

牛頭高,馬頭高:比喻互相爭高低,各不相讓。《何典》二回:「恰正釘子碰著鐵頭,兩個牛頭高,馬頭高,長洲弗讓吳縣的就打起來了。」

牛無力拉橫耙,人無理說橫話:牛沒有力氣拉起耙來歪歪斜斜,人沒有理了說話就會不正直。蘇群《大別山人》九:「『牛無力拉橫耙,人無理說橫話』,他既然貼出來,必定編好一套鬼話,就是我們把他找來,也必然是一套七扯八拉的詭辯,誰有功夫聽它?」

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牛的眼看到人高大,狗的眼看到人低小。比喻勢利,小看人。張行《武陵山下》五六:「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老子是聶司令的先遣隊,你敢放刁?」

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比喻對手再強也會有辦法制伏。《三寶太監西洋記》三一回:「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豈可坐視其猖獗,就沒有個贏手。」

F. 請介紹一下電影編劇家盛和煜

以生命感受藝術

——漫寫盛和煜



盛和煜不蠢。
豈止是不蠢,簡直可以劃入聰明之列。
如果聰明有極品,他也就是極聰明之人了。
盛和煜舉止言談,既不賣乖,又不露醜。座談會上每發言,言簡意賅,妙語連珠,惹得人家哈哈大笑之後他卻嘎然而止,總總恰到好處。
由於他有這一「特長」,有次我為一家電視台策劃一期談話類節目,就請他來當嘉賓,果然他心領神會、不負重託:四十來分鍾的節目,他只說了七八句話,句句引得滿堂鬨笑。節目做下來,他悄悄對我說:「可以吧?」我說:「不錯。」他說:「我就知道你是叫我來插科打諢的。」後來,這期節目評了獎,有評語曰:
「……嘉賓的談話個性鮮明,尤以盛和煜的詼諧幽默讓人忍俊不禁,使人看到了一種文化人儒雅的本色和頗具魅力的智慧。」
節目中,盛和煜表演極佳,他可不是演員,更不是小丑。
他是聰明的文化人,是寫戲的。寫戲的少不了恢諧和幽默。
《打銅鑼》中的蔡九哥說:「不聰明唱不得戲」;我想:不是極聰明就寫不了戲。



把聰明用在寫戲之上,是極聰明之舉。
1999年5月,常德市的新老劇作家聚會武陵名勝桃花源。
二十年來,宦海沖浪、商海沉浮、文海漂流,過去的劇作家功成名就者不少。會上,這些衣錦還鄉者娓娓道來,令人仰慕贊嘆、噓唏不已。輪到盛和煜發言,他半晌才木訥訥、唐突突地地蹦出一句話:
「我好會寫戲!」
聽得眾人哈哈大笑。
聽者無心,說者有意。「我好會寫戲!」——這對於盛和煜,有兩層含意:一、我不會抽煙、不會喝酒、不會打牌、不會跳舞、不會投機取巧、不會見風使舵、不會……,我只會寫戲!二、我好會寫戲,是因為有好戲為證。

我給他做了一個小統計,自1982年處女作《現在的年輕人》由中央歌劇院上演以來,已有九部作品在京演出;獲得三次文華獎(含兩次文華大獎)、三次五個一工程獎、還獲得了曹禺戲劇文學獎,中國戲劇節優秀編劇獎等十多個全國性獎項。另外他寫的戲還有個有趣的副產品,有五個演員因演他的戲而獲得梅花獎。
難怪首都戲劇專家評價道:「湖南的盛和煜,無疑是目前我們國家最有實力的劇作家之一。
盛和煜好會寫戲!



盛和煜早期的戲劇代表作,是知青三部曲:《血寫的田園詩》、《現在的年輕人哪……》和《想穿牛崽褲的老知青》。
在盛和煜以及別人看來,那些都是些不甚成功、甚至失敗之作,然而對於我來說,我都看得淚流滿面。——因為我也是知青。盛和煜落戶在武陵山下,我插隊在洞庭湖畔。我們都有著相似的經歷:辦過戰報、寫過詩歌、戀過文學,最後,被人看中,走上了戲劇之路。
盛和煜在一篇文章中描繪了一種共同的經歷:

隨著鄉親們在荒蠻之地勞作,乏了,仰天八叉躺在山坡上。肚裡空得難受,耳朵里吞進的卻是「送郎送到青草坪,郎脫小衣姐脫裙……」我的文學意識便在人類這兩大慾望驅使下萌發。

那年頭,弄文學可能揚名;但無法獲得領導的親睞和重視。領導們需的是「宣傳」,要的是演唱和戲劇。於是,大多知青作家都打過唱本、寫過戲。
戲劇,成了伴隨著我們度過那艱難歲月的「小芳」。
我們把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都託付給了戲劇!
後來的人,又有多少人會把寫戲當成了自己謀生存、求生路的唯一手段,將戲劇與自己的命運和前途緊緊相聯結呢?!
自然,盛和煜應該回報生活;應該寫出知青「三部曲」;應該以藝術去禮贊不屈的生命!



盛和煜以知青「三部曲」讓劇壇認識了自己,也讓自己熟知了戲劇;然,這些卻讓他惶惶不可終日。
他寫道:

這幾年,懷抱著不大不小的「野心」(撈一個青年劇作家頭銜);寫了幾個不好不孬的作品(歌劇振興聲中它是多麼微弱),突然悲哀地發現,旅途依然是這樣遙遠。
……在一部歌劇新作中我曾借主人公之口高唱:
啊,命運,你這魔鬼/站出來,較量較量/哪怕我被打得鼻青臉腫/這才 是男子漢正正堂堂

盛和煜發憤了!那年,他三十七歲。
戲劇理論家們來湘講學,他都如飢似渴地聽著:丁揚中、譚霈生、余秋雨、陳恭敏……,南派北派、古今中外,他都一股腦子聽著。
他一邊反省自己的創作,一邊寫些小文章:《打破思維慣性》、《走向突破》、《不崇洋 不媚俗》……。他在一篇題為《仙品·鬼才·大活人》的劇評中感悟到:我們以往的作家太缺少自信,以往的作品太少超脫感。而自信與超脫,簡直就是作品「躍上新高度的筋肉強健的兩條腿」!
文章出來了,有了一些反饋:

我尊敬的老師和朋友說:「你的文章比戲寫得好。」那潛台詞是豐富的, 也陡然激起了我當知青時就養成的不服輸不信邪的脾性。本來還在那裡蔫頭耷 腦的,這時卻抖起了精神。……我非要寫出個好戲來不可,讓人們發自內心地 承認:「你的戲和文章都寫得好,還有,人也好。」

於是不久,我們便看到了震撼三湘梨園、飲譽京華劇壇的名劇:湘劇《山鬼》!



如果說知青「三部曲」是以戲劇描繪生命,那麼,盛和煜的湘劇《山鬼》則是以生命去感受戲劇。
這是一次飛躍!
盛和煜曾多次以文章和談話的形式追憶過自己創作《山鬼》的動機和心態,更多的評論和報導也復述了他所說的一切。然,他以書信的方式寫的一篇題為《〈山鬼〉創作心境》的文章披露的心境更為真切。——我更看重「原初」。
在那篇寫給陳健秋的書信中,盛和煜袒露了自己的心襟:
——他談到了自己的知青生活。一次在蒼茫暮色中,心靈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生命體驗。他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孤獨,而孤獨又是那樣的必需和美好。那次生命體驗的圖景常常出現在他的腦際,「我不知道在我的潛意識里,是否將這圖畫構成了我劇本的背景。」
——更有一次對「人」的生命的思考。「人死卵朝天」,這種對人自身的調侃和對生命的超脫,使他飛越塵凡、鳥瞰人生,獲得了生命境界的豁然開闊和藝術境界深層開拓。
——他對屈原「這一個」個體生命的體察。他從屈原的作品和歷史材料中去還原「這一個」「人」,他突然感覺出了他對他的「厭倦」。這種厭倦其實就是作家對自身弱點的厭倦。他復原了他、描寫了他、也嘲弄了他。「我覺得他老先生就應當是我筆下這樣子。」
這種對生命的感悟和理性的把握,構成了湘劇《山鬼》的魂靈、神韻、節律、風格,乃至藝術樣式。
這種作品,不可多得。
我敢說,在人類的藝術長廊中,它鳳毛麟角;在盛和煜的創作生涯里,也已成絕響。



然,盛和煜從中獲得了可貴的經驗。
1992年,他受江西贛南採茶劇團之邀,改寫革命歷史劇《山歌情》。正是盛和煜插隊山區的生活積累和半本殘破的《蘇區革命歌謠》,使他對已經逝去的、遙遠的贛南蘇區斗爭生活,能夠有一次真切的生命體驗。在一首《十二月共產歌》中,他透過歲月封塵和文人的粉飾去感受往昔,「我分明從中感到了一種原始生命力的充盈和燥動,還有點悲愴。」這種對生命的感悟,支撐起了《山歌情》骨架、活絡了《山歌情》的血脈,強健了《山歌情》的肌體,也使原來的劇目獲得了嶄新的生命。
1995年,他受湖南省歌舞劇院之邀,為劇院創作一個舞劇劇本。他決定改編沈從文的名著《邊城》。在選材的理性思考中,他認識到,舞劇的氛圍、情緒,正好表達一些心有所感而又說不出來的東西。沈從文在《邊城》描繪的生活與他自身在湘西的生活正好有些契合;他與沈老先生一樣,都受著湘楚文化的薰陶;而他的文學藝術道路上,又深深地嵌合著老先生走過的腳印……。他為舞劇《邊城》尋求著小說《邊城》的魂靈。他看到了:無須抗爭;看到了人與自然、與命運的契合。——這又是來自「人死卵朝天」的生命感悟,來自那「湘西大山裡幽幽綠竹篁透湧出的天然韻律」……
當然,還有《馬桑樹》、還有《蝴蝶夢》、還有《鬧龍舟》、還有《御史瘦馬》……
我常把寫戲的分為三類:一類曰「編劇」,能把傳奇故事、新聞材料都編纂成戲,搬演出來,煞是好看。二類為「戲匠」,起承轉合、悲喜交錯,令人稱奇。三類是「劇作家」,他寫戲不在於娛人,不在於教化,而是把自己的生命感受融入其間,讓自己把自己感動。
盛和煜應該列入「寫戲人」中的第三類。



盛和煜也從湘劇《山鬼》中獲得了一種灑脫的自信。
這是我更為深切的感受。
三十七歲的盛和煜在喊著「與命運較量較量」的時候,那骨子裡還透露出怯意。
而今天,盛和煜喊出的是「我好會寫戲!」
他說:他是純粹意義上的文人,對於當官、經商,提不起興趣。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也許,眼下的世界是他們的,但我不與他們爭權爭利。我會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園。在這一點上,我不會自卑、不會退讓。」
如果說過去的盛和煜是「外表疏狂,內里迂腐」,那麼,現在的他便是「外表灑脫、內里自信」。
因為:他把藝術看著是自己的生命,把生命灌注到自己的藝術作品。
於是,他憑借著生命在表現藝術,藝術也就在最高等級上復現生命!

(作者:孫文輝 原載《劇本》1999第2期)

G. 我想看建國建黨期間革命的書籍,求推薦。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1 《紅岩》 羅廣斌、楊益言 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2 《林海雪原》 曲波 著 曲波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3 《紅日》 吳強 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4 《鐵道游擊隊》 知俠 著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5 《創業史》 柳青 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6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蘇)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7 《敵後武工隊》 馮志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8 《苦菜花》 馮德英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9 《野火春風斗古城》 李英儒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0 《暴風驟雨》 周立波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1 《新兒女英雄傳》 袁靜,孔厥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2 《紅星照耀中國》 (美)埃德加•斯諾 著 作家出版社
13 《烈火金剛》 劉流 著 時代文藝出版社
14 《閃閃的紅星》 李心田 著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15 《雷鋒的故事》 陳廣生,崔家駿 著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16 《平原槍聲》 李曉明 韓安慶著 李天舒改編 時代文藝出版社
17 《青年近衛軍》 (前蘇聯)法捷耶夫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8 《三家巷》 歐陽山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 《呂梁英雄傳》 馬烽 西戎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 《上甘嶺》 陸柱國 著 大眾文藝出版社
21 《歷史的天空》 徐貴祥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2 《長征》 王樹增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3 《高山下的花環》 李存葆 著 作家出版社
24 《狼牙山五壯士》 黑土原著 ; 朱維釗改編 ; 李天心繪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5 《小兵張嘎》 徐光耀著;胡映西改編;張品操繪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6 《劉胡蘭傳》 馬烽 著 作家出版社
27 《草原英雄小姐妹》 尚萬春 主編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28 《吶喊》 魯迅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9 《把一切獻給黨》 吳運鐸 著 中國工人出版社
30 《少年周恩來》 金石 編著 上海美術出版社
31 《誰是最可愛的人》 魏巍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32 《毛澤東傳》 金沖及主編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中央文獻出版社
33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親歷記》 李海文 主編 人民出版社
34 《黨費》 王願堅 著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35 《戰火中的青春》 陸柱國,王炎原著 ; 庄宏安改編 ; 羅興繪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36 《革命烈士詩抄》 蕭三 編 中國青年出版社
37 《可愛的中國》 方誌敏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38 《解放戰爭》(上下) 王樹增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39 《將軍們的故事》 楊君蓮主編;楊熾[等]編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40 《毛澤東詩詞選》 毛澤東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41 《趙一曼》 張麟,舒揚原著 ; 章程改編 ; 汪絢秋繪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42 《紅軍長征史》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 中共黨史出版社
43 《古城春色》 張東林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44 《長征的故事》 楊軍主編;江浩, 王創編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45 《少年毛澤東》 江歌 編著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46 《龍須溝》 老舍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47 《上海的早晨》 周而復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48 《小二黑結婚》 趙樹理 著 花城出版社
49 《平凡的世界》 路遙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50 《歷史選擇了毛澤東》 葉永烈 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51 《晉陽秋》 慕湘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52 《周恩來傳》 金沖及主編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中央文獻出版社
53 《楊靖宇》 劉虔, 劉治平編著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54 《白求恩》 冬立編著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55 《大刀記》 郭澄清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56 《紅色娘子軍》 郭小東、曉劍 著 花城出版社
57 《董存瑞》 霍道賢 編著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58 《焦裕祿》 穆青 等著 新華出版社
59 《走進西柏坡》 閻濤 著 中央文獻出版社
60 《鄧小平自述》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 解放軍出版社
61 《雷鋒日記》 雷鋒 著 解放軍文藝社
62 《小英雄雨來》 管樺 著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63 《王貴與李香香》 李季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64 《天安門詩抄》 童懷周 編 人民文學出版社
65 《星火燎原全集》 徐向前 等著
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
66 《洪學智回憶錄》 洪學智 著 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
67 《海迪姐姐的故事》 張海迪 著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68 《中國共產黨安徽地方史》
(第一卷) 安徽省黨史研究室 安徽人民出版社
69 《紅色江淮》 周言久、劉毅 主編 安徽美術出版社
70 《安徽農村改革之路》 周言久,楊瑞毛主編;中共安徽省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71 《安徽農村改革口述史》 周言久主編;中共安徽省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72 《青春之歌》 楊沫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73 《皖南事變回憶錄》 楊明,傅秋濤 編 安徽人民出版社
74 《 紅旗飄飄》 中國青年出版社編輯 中國青年出版社
75 《保衛延安》 杜鵬程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76 《歐陽海之歌》 金敬邁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77 《茂林悲歌》 沈培新主編
中央文獻出版社
78 《中國共產黨史第一卷》
《中國共產黨史第二卷》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著
中共黨史出版社

79 《紅旗譜》 梁斌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80 《白毛女》 本社《白毛女》連環畫創作組編繪;顏梅華等繪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81 《紅燈記:原創長篇紅色經典小說》 於峰,吳劍峰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82 《刑場上的婚禮》 黃慶雲 著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83 《孔繁森》 曾鍾 著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84 《張思德的故事》 阿垠編著
中國社會出版社

85 《我的一家》 陶承口述;何家棟,趙潔執筆 人民文學出版社
86 《上下五千年》 林漢達,曹余章 編著 少年兒童出版社
87 《秋瑾》 柯靈原著 ; 吳戈改編 人民美術出版社
88 《李大釗傳》 朱志敏著 紅旗出版社

89 《武陵山下》 張行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90 《麗人行》 田漢著 中國戲劇出版社
91 《上海屋檐下》 中國現代文學館編;劉亞鐵編選 華夏出版社
92 《共和國之戀:中宣部推薦的100首愛國歌曲》 楊瑞慶選編 安徽文藝出版社
93 《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劉少奇 著 人民出版社

94 《彭德懷自述》 彭德懷 著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95 《中國改革開放30年史》 柳建輝,曹普主編 青島出版社
96 《紅色家書》 張丁主編;搶救民間家書項目組委會編輯 中國畫報出版社
97 《人文安徽—風韻新安》
《人文安徽—風情淮河》
《人文安徽—風采皖江》 潘小平著
郭學東著
王長安著
安徽人民出版社
98 《周恩來外交風雲》 楊明偉 著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99 《我所知曉的開國英傑》 詠慷 著 中國文史出版社
100 《威震敵膽十軍長》 宋國濤 編著
中共黨史出版社
101 《青少年必知的共和國故事》 胡洗銘,曠瓊 編
中國言實出版社

102 《高玉寶》
高玉寶 著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H. 武陵山下涪陵的班車什麼時候才能恢復

503夏涪陵的班車,第就可以恢復。。第就可以恢復

I. 細節決定成敗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是紅書嗎如果不是,請推薦幾本紅書,謝謝。如果好的話,我還會給加分的。

應該不算。
本書作者在擔任CEO的三年時間里,將視野從專注營銷轉向整個企業經營管理的動作。作者以大量案例論述了「細節」在管理中的重要性。這本書意在提示企業乃至社會各界:精細化管理時代已經到來。芸芸眾生能做大事的實在太少,多數人的多數情況總還只能做一些具體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也許過於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礎。中國決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決不缺少各類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對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
《細節決定成敗--精華版》各講詳細內容: 第一講 細節不是汪中求的發明 1、用心,細節則隨處可見 精華版
2、王永慶吃豆漿 3、「小氣」出名的沃爾瑪 4、市長電話「12345」失信於民 5、某市土地使用情[1][2][3]況對比表 6、海恩定律 7、《細節決定[4][5][6]成敗 帝國亡於鐵釘》 8、我們的觀點 第二講 從細節看管理 9、規則:程序、制度 10、管理的「管」與「理」 11、細節與戰略 12、我們的觀點 第三講 細節管理的現象 13、中國企業基礎管理薄弱 14、執行不到位的原因 15、我們的觀點 第四講 細節是表現,素質是根本 16、文談北京人素質 17、民族中興的高度認識細節 18、社會浮躁因素 19、應該了解楊立偉是如何 20、成為優秀的航天員的! 21、文化特徵因素——重概念、輕數據 22、資本主義國家並不一定素質低 23、國際化 24、我們的觀點 第五講 訓練提升素質 25、阿爾貝茨提出的5條建議 26、人才的標准 27、素質新解 28、工作崗位也是訓練平台 29、需要每一位員工都職業化起來 30、蝴蝶脫繭 31、蓋茨——未來勞動力的3個走向 32、激勵員工的15個細節 33、我們的觀點 第六講 粗放型經營到精細化管理 34、然到來的五大轉變 35、細化管理的四化 36、企業經營方向和員工崗位分工專業化 37、細化管理的前提、原則和方法 38、員工參與企業管理分析 39、我們的觀點 《細節決定成敗--營銷篇》各講主要內容第一講 一份魚刺圖解析營銷管理 1、魚刺圖的7分法(系統性) 2、4級目錄畫出工作100項(精細化) 3、分出工作的4個層次(執行性) 4、 一句話說營銷 5、品牌=產品需求+營銷包裝 營銷版
6、從「想做什麼」到「能做什麼」 7、 通吃消化不良--市場細分 第二講 產品為王亘古不變 8、產品的連續性 9、產品的層次感 10、產品的賣點--為伊消得人憔悴 11、性價比始終是營銷的核心 12、自己的故事自己要相信 第三講 客戶是客不是上帝 13、一個錯誤的口號--客戶是上帝 14、從3個角度解釋客戶 15、渠道設計及經銷商客戶 16、工業品營銷的特殊性 17、打不出的片語「售前服務」 18、你的服務設計方便了誰? 第四講 促銷不是單純打折 19、促銷4要點 20、人員推廣只是推銷 21、推銷也得策劃先行 22、誤區:能說會道的金牌業務員 23、廣告的浪費 24、公關不是慈善之舉 25、賣場活動的雅與俗 第五講 核心競爭力是營銷團隊 26、營銷人分工 27、營銷的專業化分工 28、考核是最終的難點 29、人性化管理--特別的愛獻給特別的你 第六講 格式化是矢志不渝的追求 30、數據化--科學管理的基礎 31、格式化--管理首先是服務 32、承諾制--執行才是硬道理 結束語--非名家而絮語 1、策劃要活,管理要死; 2、決策要慢,行動要快; 3、最基本的等於最有效的; 4、無好小利,勿求速效; 5、戰略上舉重若輕,戰術上舉輕若重; 6、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致就是「絕招」。
--------------------------------

序號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1 《紅岩》 羅廣斌、楊益言 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2 《林海雪原》 曲波 著 曲波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3 《紅日》 吳強 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4 《鐵道游擊隊》 知俠 著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5 《創業史》 柳青 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6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蘇)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7 《敵後武工隊》 馮志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8 《苦菜花》 馮德英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9 《野火春風斗古城》 李英儒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0 《暴風驟雨》 周立波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1 《新兒女英雄傳》 袁靜,孔厥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2 《紅星照耀中國》 (美)埃德加•斯諾 著 作家出版社
13 《烈火金剛》 劉流 著 時代文藝出版社
14 《閃閃的紅星》 李心田 著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15 《雷鋒的故事》 陳廣生,崔家駿 著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16 《平原槍聲》 李曉明 韓安慶著 李天舒改編 時代文藝出版社
17 《青年近衛軍》 (前蘇聯)法捷耶夫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8 《三家巷》 歐陽山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 《呂梁英雄傳》 馬烽 西戎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 《上甘嶺》 陸柱國 著 大眾文藝出版社
21 《歷史的天空》 徐貴祥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2 《長征》 王樹增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3 《高山下的花環》 李存葆 著 作家出版社
24 《狼牙山五壯士》 黑土原著 ; 朱維釗改編 ; 李天心繪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5 《小兵張嘎》 徐光耀著;胡映西改編;張品操繪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6 《劉胡蘭傳》 馬烽 著 作家出版社
27 《草原英雄小姐妹》 尚萬春 主編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28 《吶喊》 魯迅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9 《把一切獻給黨》 吳運鐸 著 中國工人出版社
30 《少年周恩來》 金石 編著 上海美術出版社
31 《誰是最可愛的人》 魏巍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32 《毛澤東傳》 金沖及主編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中央文獻出版社
33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親歷記》 李海文 主編 人民出版社
34 《黨費》 王願堅 著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35 《戰火中的青春》 陸柱國,王炎原著 ; 庄宏安改編 ; 羅興繪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36 《革命烈士詩抄》 蕭三 編 中國青年出版社
37 《可愛的中國》 方誌敏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38 《解放戰爭》(上下) 王樹增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39 《將軍們的故事》 楊君蓮主編;楊熾[等]編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40 《毛澤東詩詞選》 毛澤東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41 《趙一曼》 張麟,舒揚原著 ; 章程改編 ; 汪絢秋繪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42 《紅軍長征史》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 中共黨史出版社
43 《古城春色》 張東林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44 《長征的故事》 楊軍主編;江浩, 王創編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45 《少年毛澤東》 江歌 編著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46 《龍須溝》 老舍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47 《上海的早晨》 周而復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48 《小二黑結婚》 趙樹理 著 花城出版社
49 《平凡的世界》 路遙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50 《歷史選擇了毛澤東》 葉永烈 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51 《晉陽秋》 慕湘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52 《周恩來傳》 金沖及主編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中央文獻出版社
53 《楊靖宇》 劉虔, 劉治平編著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54 《白求恩》 冬立編著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55 《大刀記》 郭澄清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56 《紅色娘子軍》 郭小東、曉劍 著 花城出版社
57 《董存瑞》 霍道賢 編著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58 《焦裕祿》 穆青 等著 新華出版社
59 《走進西柏坡》 閻濤 著 中央文獻出版社
60 《鄧小平自述》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 解放軍出版社
61 《雷鋒日記》 雷鋒 著 解放軍文藝社
62 《小英雄雨來》 管樺 著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63 《王貴與李香香》 李季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64 《天安門詩抄》 童懷周 編 人民文學出版社
65 《星火燎原全集》 徐向前 等著
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
66 《洪學智回憶錄》 洪學智 著 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
67 《海迪姐姐的故事》 張海迪 著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68 《中國共產黨安徽地方史》
(第一卷) 安徽省黨史研究室 安徽人民出版社
69 《紅色江淮》 周言久、劉毅 主編 安徽美術出版社
70 《安徽農村改革之路》 周言久,楊瑞毛主編;中共安徽省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71 《安徽農村改革口述史》 周言久主編;中共安徽省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72 《青春之歌》 楊沫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73 《皖南事變回憶錄》 楊明,傅秋濤 編 安徽人民出版社
74 《 紅旗飄飄》 中國青年出版社編輯 中國青年出版社
75 《保衛延安》 杜鵬程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76 《歐陽海之歌》 金敬邁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77 《茂林悲歌》 沈培新主編
中央文獻出版社
78 《中國共產黨史第一卷》
《中國共產黨史第二卷》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著
中共黨史出版社

79 《紅旗譜》 梁斌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80 《白毛女》 本社《白毛女》連環畫創作組編繪;顏梅華等繪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81 《紅燈記:原創長篇紅色經典小說》 於峰,吳劍峰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82 《刑場上的婚禮》 黃慶雲 著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83 《孔繁森》 曾鍾 著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84 《張思德的故事》 阿垠編著
中國社會出版社

85 《我的一家》 陶承口述;何家棟,趙潔執筆 人民文學出版社
86 《上下五千年》 林漢達,曹余章 編著 少年兒童出版社
87 《秋瑾》 柯靈原著 ; 吳戈改編 人民美術出版社
88 《李大釗傳》 朱志敏著 紅旗出版社

89 《武陵山下》 張行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90 《麗人行》 田漢著 中國戲劇出版社
91 《上海屋檐下》 中國現代文學館編;劉亞鐵編選 華夏出版社
92 《共和國之戀:中宣部推薦的100首愛國歌曲》 楊瑞慶選編 安徽文藝出版社
93 《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劉少奇 著 人民出版社

94 《彭德懷自述》 彭德懷 著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95 《中國改革開放30年史》 柳建輝,曹普主編 青島出版社
96 《紅色家書》 張丁主編;搶救民間家書項目組委會編輯 中國畫報出版社
97 《人文安徽—風韻新安》
《人文安徽—風情淮河》
《人文安徽—風采皖江》 潘小平著
郭學東著
王長安著
安徽人民出版社
98 《周恩來外交風雲》 楊明偉 著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99 《我所知曉的開國英傑》 詠慷 著 中國文史出版社
100 《威震敵膽十軍長》 宋國濤 編著
中共黨史出版社
101 《青少年必知的共和國故事》 胡洗銘,曠瓊 編
中國言實出版社

102 《高玉寶》
高玉寶 著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閱讀全文

與武陵山下小說在線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主角是系統的完結小說推薦 瀏覽:801
古穿現總裁小說 瀏覽:121
小說寫蘿莉的 瀏覽:354
在火車上做愛短篇小說 瀏覽:687
有沒有小說接稿件賺錢系統 瀏覽:531
飛盧小說閱讀器電腦版下載 瀏覽:755
小說四月全文閱讀 瀏覽:878
免費盜墓小說主人公胡一八 瀏覽:693
小說主角林俊 瀏覽:46
九龍之主都市小說 瀏覽:471
異界重生成樹的小說 瀏覽:871
主角正太弱氣受小說 瀏覽:927
喜歡我這樣弄你嗎嗯啊小說網 瀏覽:275
主角從小練內功的念力小說 瀏覽:393
男主角姓陸的官場小說 瀏覽:568
男主叫秦淮雨的古代小說 瀏覽:152
寫白上校的小說 瀏覽:242
主角修煉步法的小說 瀏覽:805
重生三國獨霸後宮小說 瀏覽:785
寫同人小說的原創劇情 瀏覽: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