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裡最值得看的作品有哪些
建議大家看看路的著作《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該書於1991年3月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專學獎。雖然屬是陝西文學的代表作,通過時代的變遷反映社會現實,但是每個人或多或少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激烈著好多人努力勤奮的去生活。
❷ 茅盾文學獎獲獎小說網站
<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秦腔》《鍾鼓樓》《戰爭和人》 比較經典
❸ 急!!!!!!!求 茅盾文學獲獎小說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1982年)獲獎名單:
1、姚雪垠:《李自成》
2、古華:《芙蓉鎮》
3、魏巍:《東方》
4、莫應豐:《將軍吟》
5、李國文:《冬天裡的春天》
6、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第二屆茅盾文學獎(1985年)獲獎名單:
1、劉心武:《鍾鼓樓》
2、張潔:《沉重的翅膀》
3、李准:《黃河東流去》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1988年)獲獎名單:
1、路遙:《平凡的世界》
2、凌力:《少年天子》
3、劉白羽:《第二個太陽》
4、霍達:《穆斯林的葬禮》
5、孫力 余小惠:《都市風流》
榮譽獎
1、肖克:《浴血羅霄》
2、徐興業:《金甌缺》
第四屆茅盾文學獎(1994年)獲獎名單:
1、陳忠實:《白鹿原》
2、劉斯奮:《白門柳》
3、劉玉明:《騷動之秋》
4、王火:《戰爭和人》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2000年)獲獎名單:
1、阿來:《塵埃落定》
2、王安憶:《長恨歌》
3、張平:《抉擇》
4、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2005年)獲獎名單:
1、熊召政:《張居正》
2、張潔:《無字》
3、徐貴祥:《歷史的天空》
4、柳建偉:《英雄時代》
5、宗璞:《東藏記》
第七屆茅盾文學獎(2008年)獲獎名單:
1.麥加《暗算》
2.賈平凹《秦腔》
3.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
4.周大新《湖光山色》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1年)獲獎名單
1張煒《你在高原》
2劉醒龍《天行者》
3莫言《蛙》
4畢飛宇《推拿》
5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
❹ 茅盾文學獎歷屆獲獎作品都有哪些
一、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77—1981)
1、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是農民作家周克芹所著的長篇小說,發表於《紅岩》1979年2期。
小說以1975年冬工作組來到四川農村開展整頓工作為背景,描寫老農許茂和他的幾個女兒悲歡離合的故事,反映十年動亂給農民帶來的災難及農民的抗爭和追求。原是農村積極分子的許茂在是非顛倒的年代裡變得孤僻自私,暴躁不安。他的四女兒許秀雲的遭遇最為不幸。
2、李國文《冬天裡的春天》
《冬天裡的春天》是當代作家李國文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1年。
小說以某大型軍工動力廠黨委書記兼廠長於而龍回到闊別三十多年的游擊根據地查找暗殺自己妻子蘆花的兇手為線索,通過對他回故鄉三天之中的經歷、見聞、聯想、回憶等的敘述,概括了近四十年間的社會生活內容。
二、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2—1984)
1、李准《黃河東流去》
《黃河東流去》是李凖所著小說。該書作為李凖惟一的一部長篇小說,飽含了作者巨大的心血。作品分為上下兩集,其中上集完成於1978年,下集完成於1984年,最初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該書以1938年日本侵略軍進入中原,潰退南逃的國民黨軍隊扒開黃河花園口大堤,淹沒河南、江蘇、安徽三省四十四縣,一千多萬人遭災的歷史事件為背景,描寫了黃泛區人民從1938年到1948年經歷的深重災難和可歌可泣的斗爭。
2、張潔《沉重的翅膀》
《沉重的翅膀》是現代作家張潔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1年。
《沉重的翅膀》是中國反映四化建設、工業改革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該小說敘述重工業部副部長鄭子雲支持曙光汽車製造廠廠長陳詠明進行改革,卻遭部長田守誠反對。女記者葉知秋寫了有關陳詠明改革的報告文學,反響很大,但有人借機造謠中傷鄭子雲。田守誠為鞏固自己的地位,暗中也與鄭子雲展開較量。
三、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5—1988)
1、路遙《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2、凌力《少年天子》
《少年天子》是作家凌力創作的長篇小說,於1987年首次出版。
《少年天子》講述面臨明、清鼎革之際的嚴峻局面,順治勵精圖治,力求變革,但不斷受到朝庭保守勢力的阻撓,最終以政治上的失敗、愛情的幻滅,走完了他短暫的一生。小說結構嚴謹,風格凝重,語言流暢。
四、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9—1994)
1、王火《戰爭和人》
《戰爭和人》 是作家王火創作的長篇小說,1987年—1992年出版分為三部出版,1993年首次結集出版。
全書以三部獨立卻又互相聯系的的小說構成三部曲的形式,可以獨立成文,也可首尾相銜,分別講述了抗日戰爭前中後三個時期以國民黨內部為視點的中國政局時局的變化。全書結構宏大,心理描寫豐富細致,情節引人入勝。
2、陳忠實《白鹿原》
《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的代表作,這部長篇小說共50餘萬字,由陳忠實歷時六年創作完成。
該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五、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95—1998)
1、張平《抉擇》
《抉擇》是當代作家張平著長篇小說,1997年首次出版。《抉擇》以現實生活中大中型企業的艱難為背景,描述了一群領導幹部腐敗和廣大群眾反腐敗的激烈斗爭。
《抉擇》展現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反腐敗工作的復雜性和緊迫性,塑造了李高成這樣一位對黨和國家的事業忠貞不渝、大義凜然,為國家利益拋卻個人情義的反腐敗英雄形象,洋溢著一種理想主義、英雄主義的激揚澎湃之情。
2、阿來《塵埃落定》
《塵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來的一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98年。
小說描寫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後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但卻有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並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小說展現了獨特的藏族風情及土司制度的浪漫和神秘。
六、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99—2002)
1、熊召政《張居正》
《張居正》是熊召政創作的長篇小說,共有四卷,2002年結集出版發行。
《張居正》在現實主義的基調之上,作者又以飄逸的筆致,隨處布置點染一些浪漫主義的情節與人物,並用「木蘭辭」、「水龍吟」、「金縷曲」、「火鳳凰」等詞曲,總攝各卷的情調與韻味,使全書平添了一種蒼涼悲壯的詩意,這也是《張居正》一書的顯著特色。
2、張潔《無字》
《無字》是當代作家張潔創作的長篇小說,分為三部,2002年1月首次出版。
《無字》以女作家吳為的人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她及其家族幾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會大動盪、大變革中各色人等的與世浮沉、坎坷人生,展現了中國近百年間的風雲際會,對20世紀的中國進行了獨特的記錄與審視。
七、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2003—2006)
1、賈平凹《秦腔》
《秦腔》是賈平凹的第12部長篇小說。《秦腔》初版於2005年4月,榮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內容涉及其家鄉陝西省丹鳳縣棣花鎮的故事。作品以細膩平實的語言,採用「密實的流年式的書寫方式」,集中表現了改革開放年代鄉村的價值觀念、人際關系在傳統格局中的深刻變化,字里行間傾注了對故鄉的一腔深情和對社會轉型期農村現狀的思考。
2、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
《額爾古納河右岸》是遲子建所著的長篇小說,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小說以一位年屆九旬的鄂溫克族最後一位酋長女人的自述口吻,講述了一個弱小民族頑強的抗爭和優美的愛情。小說語言精妙,以簡約之美寫活了一群鮮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溫克人。
八、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2007—2010)
1、張煒《你在高原》
張煒在《你在高原》中塑造出大量的人物形象,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獨具特色。在這部作品中,作者以寧、曲兩家故事作為主線,講述了「高原」人們的生存方式,並在其中穿插了家族歷史與祖輩和父輩的悲劇人生。
2、莫言《蛙》
《蛙》是中國當代作家莫言創作的長篇小說。這部小說以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講述了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萬心的人生經歷,也反映出中國計劃生育的艱難歷程。小說秉承了作者鄉土文學的一貫風格,以細膩的筆觸、朴實的文字落腳於中國社會的一隅。
(4)茅盾獲獎小說網上大字閱讀擴展閱讀:
茅盾文學獎設立背景
1981年,根據茅盾先生遺願,將其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設立了茅盾文學獎,當時決定由巴金擔任評委會主任。此獎項的設立旨在推出和褒獎長篇小說作家和作品。
當時規定每三年評選一次,參與首評而未獲獎的作品,在下一屆以至將來歷屆評選中仍可獲獎。首屆評選在1982年確定,評選范圍限於1977年至1981年的長篇小說。
「茅盾文學獎」是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是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之一。
❺ 茅盾文學獎作品裡 最佳的十部作品 是哪些
一、第一屆茅盾來文學獎自獲獎篇目(1977—1981)
1、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百花文藝出版社
2、魏巍,《東方》,人民文學出版社
3、莫應豐,《將軍吟》,人民文學出版社
4、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中國青年出版社
5、古華,《芙蓉鎮》,人民文學出版社
6、李國文,《冬天裡的春天》,人民文學出版社
二、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2—1984)
1、李准,《黃河東流去》,北京出版社
2、張潔,《沉重的翅膀》(修訂本),人民文學出版社
3、劉心武,《鍾鼓樓》,人民文學出版社
三、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5—1988)
1、路遙,《平凡的世界》,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2、凌力,《少年天子》,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3、孫力、余小惠,《都市風流》,浙江文藝出版社
4、劉白羽,《第二個太陽》,人民文學出版社
5、霍達,《穆斯林的葬禮》,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6、蕭克,《浴血羅霄》,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7、徐興業,《金甌缺》,海峽文藝出版社
❻ 歷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和作者
歷屆獲獎作品
第一屆 (1982年 六部長篇小說)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周克芹
《東方》 魏巍
《李自成》(第二卷) 姚雪垠
《將軍吟》 莫應豐
《冬天裡的春天》 李國文
《芙蓉鎮》 古華
第二屆 (1985年 三部長篇小說)
《黃河東流去》(上下集)李准
《沉重的翅膀》 張潔
《鍾鼓樓》 劉心武
第三屆 (1988年 五部長篇小說)
《平凡的世界》 路遙
《少年天子》 凌力
《都市風流》 孫力、余小惠
《第二個太陽》 劉白羽
《穆斯林的葬禮》 霍達
(榮譽獎二部)
《浴血羅霄》 肖克
《金甌缺》 徐興業
第四屆 (1989-1994年 四部長篇小說)
《戰爭和人》 王火
《白鹿原》(修訂本) 陳忠實
《白門柳》(一二部) 劉斯奮
《騷動之秋》 劉玉民
第五屆 (2000年 四部長篇小說)
《抉擇》 張平
《塵埃落定》 阿來(藏)
《長恨歌》 王安憶
《茶人三部曲》(1、2)王旭烽
第六屆 (2005年 五部長篇小說)
《張居正》 熊召政
《無字》 張潔
《歷史的天空》 徐貴祥
《英雄時代》 柳建偉
《東藏記》 宗璞
第七屆 (2008年 四部長篇小說)
《秦腔》 賈平凹
《額爾古納河右岸》 遲子建
《暗算》 麥家
《湖光山色》 周大新
本人推薦第三屆獲獎作品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是一本全景式描寫中國當代城鄉生活的長篇小說,作者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的社會沖突,紛繁的交織在一起,一幕幕激動人心的愛情故事催人淚下,絕對的盪氣回腸。
這本書在我床頭放了4年,讀了有數十遍,總可以從書中的人物身上提取到生活的信心和奮斗的動力!
❼ 求茅盾文學獎的所有作品~~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71—1981)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周克芹《東方》魏巍《將軍吟》莫應豐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芙蓉鎮》古華《冬天裡的春天》李國文
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2—1984)
《黃河東流去》李准《沉重的翅膀》(修訂本) 張潔《鍾鼓樓》劉心武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5—1988)
《平凡的世界》路遙《少年天子》凌力《都市風流》孫力余小惠
《第二個太陽》劉白羽《穆斯林的葬禮》霍達
榮譽獎作品:《浴血羅霄》蕭克 《金甌缺》徐興業
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9—1994)
《戰爭和人》(一、二、三)王火《白鹿原》(修訂本)陳忠實
《白門柳》(一、二)劉斯奮《騷動之秋》劉玉民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95—1998)
《抉擇》張平《塵埃落定》阿來《長恨歌》王安憶
《茶人三部曲》(一、二) 王旭烽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98——2002)
《張居正》熊召政《無字》張潔《歷史的天空》徐貴祥
《英雄時代》 柳建偉《東藏記》宗璞
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2008)
《秦腔》 賈平凹 《額爾古納河右岸》 遲子建 《湖光山色》周大新
《暗算》麥家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篇目(待評定,《文藝報》和中國作家網已經公布了180部參評書目)
❽ 獲 茅盾獎 的有哪幾部小說他幾年評一次呀
「茅盾文學獎」是中國第一次設立的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是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文學獎項之一。茅盾文學獎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將自己的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設立的,在中國文壇的影響較大。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根據茅盾先生生前遺願於1981年設立,當時決定由巴金擔任評委會主任。此獎項的設立旨在推出和褒獎長篇小說作家和作品。當時規定每三年評選一次,參與首評而未獲獎的作品,在下一屆以至將來歷屆評選中仍可獲獎。首屆評選在1982年確定,評選范圍限於1977年至1981年的長篇小說。
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
一、指導思想
茅盾文學獎評選工作,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針,遵循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鼓勵關注現實生活、體現時代精神,堅持導向性、權威性、公正性,推出具有深刻思想內容和豐厚審美意蘊的長篇小說作品。
二、評選范圍
1、茅盾文學獎每四年評選一次。凡在評選年度內公開發表與出版,能體現長篇小說完整藝術構思與創作要求,字數13萬以上的作品,均可參加評選。評選年度以前發表或出版的,經過時間考驗的優秀之作,在得到評委會不少於半數委員的贊同後,亦可參評。
2、多卷本長篇小說,一般應在全書完成後參加評選。
3、鑒於評選工作所受的語言限制和各種具體困難,凡是用少數民族文字創作的長篇小說,要求以漢文的譯本出版後參加評選。
4、同一作者不宜連屆獲獎。
三、評選標准
1、堅持思想性與藝術性完美統一的原則,所選作品應有利於倡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和精神,有利於倡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有利於倡導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於倡導用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對於深刻反映現實生活,塑造社會主義新人形象,較好地體現時代精神和歷史發展趨勢的作品,尤應重點關注;要兼顧題材、主題、風格的多樣化。
2、要重視作品的藝術品位,鼓勵在繼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借鑒外國優秀文化基礎上的探索和創新,鼓勵那些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具有藝術感染力的佳作。
四、評選機構
1、評選工作由「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承擔。
2、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委員聘請文學界有影響的作家、理論家、評論家和文學組織工作者出任,每一屆評委會成員的組成應有更新,更新名額不少於評委總數的1/2。評委名單由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提名,報告主席團,報請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3、評獎委員會下設評獎辦公室,處理評獎活動中的具體工作。
4、評獎委員會組成後,須認真討論評選標准,申明評獎紀律,統一思想,以確保評選工作的導向性、權威性與公正性。
五、評獎程序
1、參評作品徵集。參評作品的徵集工作由評獎辦公室進行。經中國作協書記處批准後,向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作協、各行業文協、全國各有關出版單位和大型文藝雜志社發出作品徵集通知,請他們在規定期限內向評獎辦公室報送符合評選要求的參評作品。
2、推薦備選作品。評獎辦公室報請中國作協書記處批准,聘請熟悉長篇小說創作的若干評論家、作家和編輯家組成審讀小組,對推薦作品在廣泛閱讀、討論的基礎上,進行篩選,提出適當數量的作品,作為提供給評委會審讀備選的書目。經由三名以上評委聯名提議,可在審讀小組推薦的書目以外,增添備選書目。
3、投票產生獲獎作品。評委會在認真閱讀全部備選書目的基礎上,經充分的協商與討論,可選擇用記名投票方式或不記名投票方式產生獲獎作品。投票方式由評委會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擇定。投票分兩輪:第一輪投票,對候選篇目進行初步篩選;第二輪投票,決定獲獎作品。作品獲得不少於評委總數的2/3的票數,方可當選。
4、獲獎作品的數量。每一屆評委會根據長篇小說創作的實際狀況確定該屆評選的獲獎數量。一般情況下,獲獎作品3-5部。為保持此項文學大獎的權威性,應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
5、評獎揭曉。評選結果由中國作協統一發布。對獲獎作品,頒發獎狀(證書)、獎牌和獎金。對出版獲獎作品的出版社、雜志社、責任編輯頒發獎狀(證書)。頒獎方式由評委會討論決定。
六、評獎紀律
1、為確保評獎的權威性與公正性,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要堅持評獎標准,逐步向評委名單公開、投票過程公開以及評委評語公開制度過渡。每一位評委或評委會集體要對獲獎作品分別作出簡短的評價,評獎揭曉時公之於眾。
2、杜絕行賄受賄等違法亂紀行為和人情請托等不正之風。評委會委員、審讀小組成員以及評獎辦公室工作人員,一律不得收受參評者的禮物,不得出席參評者的宴請,不得進行任何有可能影響評選結果的不正當交易。一旦發現此種行為,有關評委或評獎工作人員的資格將被取消,有關參評者的參評資格也將予以取消。
3、實行迴避制度。評委會成員和參與評獎工作的工作人員若有作品參評,或與參評作家作品有較為密切的關系(如系作品的責任編輯、參評作者的親屬等),應主動迴避。
七、評獎經費
茅盾文學獎評選活動經費由國家撥款以及吸收社會贊助的方式解決。
給付獲獎作家的獎金從茅盾文學獎基金利息內支付,具體數額,由評委會確定。
八、解釋
條例由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負責解釋。將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予以完善。
歷屆獲獎作品
第一屆 (1982年 六部長篇小說)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周克芹
《東方》 魏巍
《李自成》(第二卷) 姚雪垠
《將軍吟》 莫應豐
《冬天裡的春天》 李國文
《芙蓉鎮》 古華
第二屆 (1985年 三部長篇小說)
《黃河東流去》(上下集)李准
《沉重的翅膀》 張潔
《鍾鼓樓》 劉心武
第三屆 (1988年 五部長篇小說)
《平凡的世界》 路遙
《少年天子》 凌力
《都市風流》 孫力、余小惠
《第二個太陽》 劉白羽
《穆斯林的葬禮》 霍達
(榮譽獎二部)
《浴血羅霄》 肖克
《金甌缺》 徐興業
第四屆 (1989-1994年 四部長篇小說)
《戰爭與人》 王火
《白鹿原》(修訂本) 陳忠實
《白門柳》(一二部) 劉斯奮
《騷動之秋》 劉玉民
第五屆 (2000年 四部長篇小說)
《抉擇》 張平
《塵埃落定》 阿來(藏)
《長恨歌》 王安憶
《茶人三部曲》(1、2)王旭烽
第六屆 (2005年 五部長篇小說)
《張居正》 熊召政
《無字》 張潔
《歷史的天空》 徐貴祥
《英雄時代》 柳建偉
《東藏記》 宗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