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鄉愁閱讀答案
1、本詩分四個小節,作者按照時間順序將鄉愁依次比喻為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使用疊詞,反復表達了本詩的中心。
2、現在,由於人為的原因,海峽兩岸的同胞不能團聚,作者將自己的鄉愁比喻為台灣海峽,表達了他期盼祖國大同的強烈願望。
❷ 《鄉愁》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鄉愁》表達了作者對故鄉戀戀不舍的一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餘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餘光中所作的《鄉愁》原文如下: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該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餘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
(2)鄉愁小說最新閱讀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10歲的餘光中隨父母輾轉於上海、重慶等地。22歲那年,餘光中隨家人來到台灣,並考取了台灣大學外文系。雖然專業是外文,餘光中卻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
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餘光中思鄉情切,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賦詩一首。寫完後,詩人熱淚盈眶,沉吟良久。這首詩就是後來被海外遊子不斷傳唱的《鄉愁》。
《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
「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呵」、「而現在」,這種表時間的時序像一條紅線貫串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前面三節詩如同洶涌而進的波濤,詩人用融合了中國傳統審美特徵的現代詩語,唱出了詩人心中對故鄉、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
❸ 《鄉愁》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一日。
作品賞析:
內容上,按時間順序,從「幼子戀母」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後的「生死之隔」,再到對祖國大陸的感情,不斷發展的情感,逐漸上升,凝聚了詩人自幼及老的整個人生歷程中的滄桑體驗。不同階段的鄉愁。
凝聚兩端的分別是:我——母親;我——新娘;我(生)——母親(死);我(遊子)——大陸(祖國)。鄉愁的對象,由具體的「鄉」,到抽象的民族的「鄉」,從地域之鄉,到歷史之鄉和文化之鄉。使「鄉愁」逐漸沉澱出豐富的內涵和表現力。
(3)鄉愁小說最新閱讀擴展閱讀:
《鄉愁》是現代詩人餘光中於1972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詩中通過「小時候」 「長大後」 「後來啊」 「而現在」這幾個時序語貫串全詩,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實物,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化,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流露出詩人深沉的歷史感。
❹ 鄉愁 席慕容
鄉愁
席慕容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彷彿霧里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賞析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僅此兩句,已經能使人想起「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千古佳句,可以想像這是多麼心動的感覺。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彷彿霧里的揮手別離
最初對這兩句詩歌的理解比較幼稚和片面,也沒有過多地思索作者為何說「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後來全面了解席慕蓉之後方有更清晰的認識,也進一步認識到「模糊」是因為別離時間太久,又因為種種原因這種「模糊」變成了「悵惘」,了解詩人的境況,對解讀這樣的詩句很有幫助。
離別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
詩歌最後小節將「鄉愁」凝結在一棵沒有年輪的樹上,充分表達「思鄉之情」不會因為人的老去而漸失,而是永遠鮮活。
作者簡介
席慕容(1943-),著名詩人、散文家、畫家,祖籍內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出版的詩集有《七里香》、《無怨的青春》、《時光九篇》、《邊緣光影》、《迷途詩冊》、《我折疊著我的愛》等。新作《席慕容和她的內蒙古》用優美的文字和親手拍攝的照片,記錄了席慕容自1989年與"原鄉"邂逅後,17年來追尋游牧文化的歷程。
生於四川,幼年在香港度過,成長於台灣。於台灣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後,赴歐深造。一九九六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
曾在國內外個展多次,曾獲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歐洲美協兩項銅牌獎、金鼎獎最佳作詞及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等。曾任台灣新竹師范學院教授多年,現為專業畫家。
著作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五十餘種,讀者遍及海內外。近十年來,潛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鄉為創作主題。2002年受聘為內蒙古大學名譽教授。
席慕容生平介紹(席慕容年表資料)
一九四三年農歷十月十五日生於四川重慶城郊金剛坡,祖籍內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
一九四八年於南京入小學一年級。
一九四九年遷至香港,入同濟中學附小。
一九五一年得校內四年級組作文比賽第一名。
一九五三年小學畢業,作文《我的自傳》被選登在校刊封底。升入同校初中一年級。
一九五四年遷至台灣,參加聯合招收插班生之考試,考入北二女(今中山女高)初中二年級。得國科巢靜老師、董秀老師及美術科楊蒙中老師之鼓勵甚多。開始在日記本上寫詩。購得第一本詩集為餘光中的《藍色的羽毛》。
一九五五年得校內初三組國文閱讀比賽第一名。
一九五六年入台北師范藝術科,正式開始習畫,啟蒙老師為孫立群老師、周瑛老師。三年內皆參與《北師青年》之編輯工作。在校刊上以夏采之筆名發表散文及詩。在校外教育刊物上發表詩作,投稿《自由青年》,亦獲發表。校內演講、辯論及論文比賽均曾獲得第一名。
一九五九年入師大藝術系。素描從陳慧坤、袁樞真老師,水彩從馬白水、李澤藩老師,油畫從李石樵、廖繼春老師,國畫從林玉山、吳詠香、黃君璧、張德文老師。
一九六○年水彩《靜物》一幅入選全省美展。
一九六三年得台北婦女協會舉辦全省青年美術比賽水彩第三名。師大畢業美展油畫第三名,水彩第二名。師大畢業,任教北市仁愛初中。參加皇冠難忘人物徵文,以蕭瑞為筆名,《紀念品》一文得佳作。
一九六四年到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進修,入油畫高級班。因入學成績優異,直接升入二年級就讀,從師里昂?德浮斯教授。
一九六五年作品入選巴黎七十屆獨立沙龍,並參加八十一屆女畫家聯合沙龍,十屆國際婦女繪畫展等。同年應邀參加比京皇家歷史美術博物館舉辦之「中國當代畫家展」。
一九六六年二月得教授推薦,在比京艾格蒙畫廊舉行第一次個人畫展。比國七大報畫評均予以評介。應邀參加三十一屆海洋畫家展覽。七月以第一名成績畢業。得最佳優等第一獎、杜特龍?德?特利基金會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頒發之金牌獎及比利時王國金牌獎。
一九六七年進入克勞德?李教授之銅版畫畫室,專習蝕刻銅版畫一年。參加在比京舉行之「歐洲藝展」,得歐洲美協等頒發之兩項銅牌獎。在瑞士佛利堡大學舉行個人畫展。在瑞士溫特吐城舉行個人畫展。在比京可口可樂廠文化中心舉行個人畫展。
一九六八年在比京艾格蒙畫廊及號角畫廊同時舉行個人畫展。
一九六九年以蕭瑞為筆名,在《中央副刊》發表作品。
一九七○年以穆倫為筆名,在《聯合副刊》發表作品。七月回台灣,任教新竹師專美術科。其後數年間應邀參加多次省級及國際性之美展。並以蕭瑞、漠蓉、穆倫?席連勃等筆名投稿,作品多為散文。
一九七四年在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國家畫廊舉行回台後第一次個人畫展。
一九七六年參加聯合報第一屆小說獎,以千華為筆名,《生日蛋糕》一文得佳作。
這種作家一定要牢記!
❺ 鄉愁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鄉愁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❻ 鄉愁 餘光中 全文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❼ 鄉愁 瓊瑤閱讀賞析
雋(jùn)永
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悲哀、無奈、感慨)
賀知章(659—744),字季真,號四明狂客,唐越州會稽永興(今浙江杭州市蕭山區)人,早年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少時即以詩文知名。唐武後證聖元年(695)中進士,初授國子四門博士,後遷太常博士。開元十年(722),由麗正殿修書使張說推薦入該殿書院,參與撰修《六典》、《文纂》等書,未成,轉官太常少卿。十三年為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後調任太子右庶子、侍讀、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右庶子、侍讀、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因而人稱「賀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