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回憶魯迅先生閱讀練習(急!)
我不敢說自己讀懂了魯迅,但我至少敢說忘掉了魯迅的時代就是一個該滅亡的時代。我一直覺得,在近現代的作家中,只有魯迅還算一個值得一提的作家。
有人說如果不是因為考試等因素,沒有人會將魯迅的雜文讀上四五遍,可我已經記不清讀過多少遍了,至今還在讀著,而且必將永遠地讀下去。每次閱讀,總有感悟,我不知道我讀懂了多少,只知道我一次比一次懂得多。而且每次,都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不是矯情,不是做作,而是真的和魯迅,我眼中最偉大的作者交流。
曾在《書屋》中看到這樣的文章,是陳村的《看先生罵人》。陳村這樣說:"說起來沒出息,我最要看的是先生的罵人文章。魯迅的罵人,從來一語中的,花樣百出,無人能及。 再看郭沫若等人的罵,罵了半天說不到痛處,真叫人急死。"源於罵人,魯迅也著實被罵過,有把魯迅比作老女人的,封建餘孽的,是二重的反革命的人物,不得志的法西斯諦,說他被共產黨屈服的,說他的文章滲有毒汁,散布妖言的,說他願作漢奸的。輕些的說他自以為著名文豪,賣狗皮膏葯,平常一些的說是我們敬愛的魯迅先生老了……諸如此類種種。可不知為什麼,再多的謾罵,也不曾令我放棄過對魯迅先生的喜愛。
恐怕先生的偉大也在於此吧!在那麼多的攻擊非難和陷害面前,他坦然地活著,不肯改變自己。人其實很容易受別人的暗示,活著活著就活到了別人的陷阱里。然而先生沒有。他強詞但不奪理,不為罵人而罵人。罵人是容易學的,但罵完別人依然說人話過著人的生活就不容易了。這就是魯迅的不同。
但是有人寧願看林語堂,看余秋雨,看張愛玲,也不願看魯迅,為的是討厭那種壓抑的氣氛,那種積血的悲哀。記得豐子愷有幅漫畫,名字叫"一肩擔盡古今愁"。我總覺得,那就好像魯迅先生,也只有先生,才配得上這樣的名字。先生是一座凝聚的大山,他托起的是民族,而不是個人的名利,或是寫作的樂趣。
只有讀魯迅,才知道我們提高國民素質的任務還遠遠沒有完成。也只有讀魯迅,才會了解,國民的劣根性竟是如此的嚴重。魯迅留下的不是幾篇好文章,他留下的絕不是文章那麼單純,他留下的是一筆無窮的財富。他被譽為"民族魂",我覺得是一個恰如其分的評價。
魯迅好像並沒有為自己活著,這是種偉大,是一種至今還沒有任何人可以比擬的偉大。他遠可以悠閑地作著他的散文,這樣,不至使自己的生命受到任何的威脅,又可以安然地享受著作家的虛名;而且,從長遠來看,散文的生命力遠比雜文的久。然而先生沒有,他的雜文短小、精悍,卻切中要害,每次都讓那些拚命掩飾的面具無情地滑落。他不講任何的情面,只要是對人們有害的,他決不會放過。哪怕是他以前的好友,這一點,正是他人格的偉大。現在的作者,總是謹小慎微,怕得罪了哪個達官要人,給自己帶來禍端。魯迅很傻,卻似一種近於神聖的傻。
我喜愛魯迅,佩服魯迅。忘記了魯迅的時代,我只有深深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