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希特勒早年時代都讀些什麼書
希特勒曾讀過的書:
《論文集》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基督的話語》
《世人與上帝》
《預言詩》
《世界的法則:再臨的宗教》
《魔法:歷史、理論與實踐》
《死人復活》(畫冊)
德國作家卡爾·邁的小說
希特勒簡介:
說起納粹黨魁希特勒與書的關系,一般人總把他與焚書聯系起來,柏林無數的書被投入熊熊大火中的照片讓人記憶猶新(魯迅還有過一篇《華德焚書異同論》談及此事)。可事實上他卻是個愛書如命的人。
據奧古斯特·庫比策克說:「書,書,總是書!我都無法想像沒有書的希特勒。」庫比策克是希特勒青少年時代僅有的一個好朋友。他回憶起一戰後,希特勒在他上學的林茨城的3個圖書館都登記過。在維也納期間(1907-1913年),希特勒在富麗堂皇的巴洛克式的霍夫圖書館里度過了無數的時光,這座藏書8萬冊的圖書館,是以前哈布斯堡王朝的宮廷圖書館。因而庫比策克說「書就是他的世界」。
薩爾茨堡研究班的導師T·W·賴貝克為此專門寫過一篇研究文章來談希特勒的藏書。其中涉及很多趣事,足見希特勒的思想為人。
少人問津的藏書
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珍本書庫里,有80萬冊藏書,其中包括傑斐遜、羅斯福和威爾遜總統的私人藏書,希特勒私人藏書的殘余部分也在此安家落戶。
這批藏書是1945年美軍士兵在貝希特斯加登附近的一處鹽礦里發現的,它們被隨意裝在上面寫有帝國總理姓名地址的德國烈酒的箱子里。這批3000冊藏書被運往美國,並於1952年轉交給國會圖書館。要不是百分之百的確定,要不是因為有藏書者標簽和元首的筆跡,恐怕它們就不會被保存了。
這批書在「剔除復本」之後,剩下的1200冊圖書被存放於傑弗遜大廈的三樓,並標明是「希特勒藏書」。從此以後,這批書幾乎無人問津,很少有學者來總體研究一下這些藏書。在上百種希特勒傳記的作者中,竟沒有人來訪問一下這批第三帝國的收藏品。只有最近一位寫有兩卷本的希特勒傳記並獲國際稱譽的作者,伊萬·克肖來過,並在書的一則腳注中提了一下。
2001年格林伍德出版社出版過一本《希特勒藏書》,是由德國兩位歷史學家P·加塞特和D·馬特恩編撰的。對每一本書的情況都作了詳細記載。抄錄了書上所有的獻詞,並有對一些邊注的描述。書中有一幀元首的藏書票———在EX LIBRIS與ADOLF HITLER兩個詞中間有一隻鷹,一個田字納粹黨徽和象徵光榮的櫟樹枝。該書首次對這批藏書的研究提供了一幅清晰的路線圖,並為讀者指點迷津。
希特勒的閱讀習慣
希特勒藏書中很多標記是不容忽視的。有一本保爾·德·拉加德的《論文集》,其中58頁都有鉛筆標記。作者是19世紀一位德國民族主義作家,被認為對希特勒的反猶思想形成了影響。這樣你看到在「有位才能卓著、精力充沛的人將出現」並統一德意志民族,和要求「把波蘭與奧地利的猶太人遷往巴勒斯坦」這樣的句子下面都畫著線,並在邊上標著兩道粗重的畫線,就毫不奇怪了。
希特勒這種強調重要概念和段落的習慣還跟他的「閱讀技術」的理論有關,他在《我的奮斗》里說,一個有準確閱讀能力的人在讀報刊雜志時,要敏捷捕捉任何值得自己永遠記住的東西。那麼一旦生活中碰到需要我們詢問或回答的問題,若用這種讀書法,那麼記憶會把有關這些問題的所有內容匯集起來,一組組集中在一塊,並在心裡進行考察與考量,直到把問題搞清楚或解決了。
藏書來源和下落
希特勒的私人律師和波蘭佔領區的納粹「總督」,漢斯·弗蘭克,在1946年紐倫堡審判時回憶說,希特勒整個二戰期間都帶著一本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維特根斯坦在青少年時代也常讀叔本華,並將這本書放在床頭,據說他正好與希特勒是中學同學,而且還是希特勒最憎惡的猶太人之一。)。即便在他1924年入獄期間,還收到理查德·瓦格納的兒媳寄來的歌德詩集。
書實質上在任何情況下,都成了希特勒選擇的禮物。在希特勒藏書中,有一套珍稀的、初版的八卷本德國哲學家費希特的全集。這是電影攝制者里芬斯塔爾送給希特勒的禮物。這書有著黃金雕刻凸飾的白皮裝幀,書上有一行獻辭:「獻給我最敬愛的元首。里芬斯塔爾」。這套書中的幾百頁神學論文里,都有希特勒的閱讀標記。這些地方費希特剝去神聖的三位一體的精神陷阱,把聖父設想為「一種自然的萬能力量」,聖子是「這種力量的物質化身」,聖靈是「理性之光」的一種綜合體現。希特勒在這些語句下都有醒目的記號。
正是由於禮物和熟人們的供給(據記錄,上世紀40年代初每年收到4000多冊贈書),希特勒的藏書迅速壯大到6萬冊之多。因而馬特恩說「這是一個有大量藏書的人」。其中7000冊是有關軍事的,包括所有歷史記載的著名戰役,有1500冊書是有關建築、戲劇、繪畫以及雕刻的。藏書范圍廣泛,從健康一直到宗教和地理。還有「800到1000冊」普通的流行小說。希特勒有一些文學名著(甚至他還有一本多雷插圖版的《堂·吉訶德》)。我們知道希特勒最喜愛的小說家是卡爾·邁(是寫美國西部風格小說的德國作家,連愛因斯坦也愛看他的小說),一位記者在希特勒床邊看到有一書架卡爾·邁的小說。
希特勒這么多藏書,在第三帝國覆滅之後,到底都到哪裡去了呢?據說是被蘇聯紅軍掠走的。斯大林對希特勒是如此多疑,以致派收繳戰利品的部隊去搜尋和他有關的一切。研究者阿金沙說「他的顱骨、制服,愛娃·布勞恩的連衣裙、內衣,都在莫斯科。」上世紀90年代初謠傳莫斯科郊區的烏茲庫依,一處廢棄的教堂里,貯存著大量作為戰利品繳獲的書籍,這些書從地面一直堆到天花板。其中就有希特勒的藏書。又據庫茲洛夫說,這個秘密存在了近40年,後來這些書又被分散到俄羅斯境內的圖書館和檔案館里去了,也不知道這些消息是真是假。
在藏書中尋覓希特勒的思想蹤跡
而國會圖書館里的這1200冊圖書不足原來藏書的1/10。這部分書中有關宗教與精神主題的書不少,其中有類似這樣的書名《基督的話語》、《世人與上帝》,給人的印象是:希特勒花了很多時間接受基督的教誨。可希特勒還看了不少偽神學的書。有心理學家認為「希特勒自認為是被上帝選中,而成為德意志新的解救者和世界社會秩序的建立者」。而有一位歷史學家說希特勒除了自己誰都不信。「某種意義上說,他是一個可怕的說謊者,一個高明的說謊者。在他的根本想法上,自認為是誠實的。」而且自命為「人類救世主」,便用侵略來拯救世界。
有一本16世紀法國神秘主義預言家諾查丹瑪斯的《預言詩》。其中那句「從窮人中將出生一個小孩/他用舌頭誘惑了很多人,」被解釋成預言了希特勒的崛起。書上標明1921年出版,在這本有雕飾的書里正貼有希特勒的藏書票,它是希特勒在上世紀20年代初得到的。
這本書是1945年5月A·阿倫森上校在柏林地堡中希特勒的私人住所里發現的。俄國人幾乎把這地方打掃干凈了,只剩下一些畫冊和一摞子書讓他拿走了。上校死後,他的外甥於1979年把書捐給了布朗大學。這80冊書便藏在大學圖書館的善本部,和奧杜邦的《美國鳥類》與惠特曼個人收藏的初版《草葉集》分享著書架。也沒學者注意。
據圖書管理員斯特賴特說,他只察看過一回希特勒的藏書,他尤為真切地記得希特勒的藏書票。「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奇怪,可從藏書票設計的水平上來看,它製作得十分精美」。
其中還有些怪書,如一本畫冊名叫《死人復活》,其中有18幅鬼魂的照片。最後一幅攝於1892年,有5個人把一張桌子懸浮起來。另一張里的鬼魂,是位15歲的波蘭女孩。還有一幅照片里的鬼魂樣子像英國人,文字說明是:「這是英國作家查理·狄更斯的幽靈,於1871年去世,葬於威斯敏斯特教堂。他出現於1873年,並被拍攝下來。」還有本書叫《魔法:歷史、理論與實踐》(1923年),作者是寫過很多性訓練和色情作品的人,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德國裸體主義運動的「核心人物」。這本書,希特勒完全通讀過。還在「不能在自己身體里孕育神胎的人,他就不會生出一個新世界。」這段話邊上發現一條極為濃重的鉛筆道。
賴貝克的研究文章最後寫道:「我發現了一本打字稿,230頁的里德爾的《世界的法則:再臨的宗教》。這是作者於1939年送給希特勒的。這本書,希特勒親自讀過,個別字句、段落下面的畫線,有時有兩次,甚至三次之多。而下面的句子有三道平行線:『若有上帝,他不但給我生命,也給我意識和覺悟。若我依上帝賦予的悟性來生活,那我就不會犯錯;即使我做事,我也是出於善意行事。』」
這一天作者賴貝克坐在傑弗遜大廈二樓的閱覽室里,聽著夏末華盛頓街上車聲低沉的喧鳴和警車笛聲鳴響的尖嘯,因而意識到「為了理解希特勒,必須理解他對神聖權力的信念。可他相信道德和神聖是同一的,他所尋求的上帝實際上就是他自己。」
而我們通過希特勒的讀書經歷和他藏書的聚散則看到:人有人的命運,書有書的命運。
B. 希特勒的罪惡一生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的黨魁和納粹德國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兼任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希特勒嚴格的說應該是奧地利人.
生於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萊因河畔的布勞瑙(Braunau am Inn)的一個海關文職人員家庭,父親阿伯雷·希特勒曾經當過鞋匠,後來才轉為海關文職人員。童年時代性格倔強、放任。早年學習繪畫。中學時成績非常差,因此未畢業就退學了.十八歲時報考維也納美術學院卻未被錄取。父母雙亡之後生活窘迫,流浪到維也納街頭行乞,靠賣畫為生,有時被僱傭來掃雪、扛行李.希特勒早在中學時就接觸了狂熱的民族主義,來到維也納之後又閱讀了大量吹噓種族優越的書籍,更加痴迷於其中,發誓要為"德國復興而奮斗",這種思想使他一步步走上了不歸路.
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爆發時他志願參加了德國巴伐利亞州的軍隊,在西線與英法聯軍作戰,1917年由傳令兵晉升為下士班長。戰後成為了德國陸軍部一名小有名氣的偵探。1919年成為德國工人黨(即後來的納粹黨)主席團委員,3年後出任黨魁,正式將黨名更名為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Arbeiter Partie,Nazi)並僱傭了一批打手成立了國民沖鋒隊。1923年因為啤酒館暴動入獄,並在獄中寫下《我的奮斗》一書,表達出他多方面的觀點,如兼並奧地利,反猶和獨裁。1924年12月出獄,次年重建納粹黨並成立黨衛軍(警衛旗隊)。 1933年1月30日出任德國總理;通過「國會縱火案」與「長刀之夜」打擊異己黨派與黨內反對派。1934年8月1日德國總統興登堡病逝,希特勒兼任德國總統,並將總統與總理兩個職務合二為一,擁有無限的權力,可以無限期連任,並命令所有軍隊以及法官和政府官員向他宣誓效忠。作為元首和總理,他成為國家政權的單獨執掌者即獨裁者,把軍隊和教會之外的所有政治社會機構都一體化。他執政期間的德國被稱為納粹德國或德意志第三帝國。並且取締其他一切政黨和團體,宣布納粹黨和第三帝國合一。
在第三帝國初期階段,他的某些經濟措施一度使得德國經濟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泥潭,也因此獲得下層民眾的支持。希特勒承諾"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排與麵包",而且他的承諾在第三帝國初期(1933-1938)變成了現實,從而使更多人擁護希特勒.所以戰後有人這樣評價他:"元首(希特勒)在1938年之前是偉人,1938-1940年之間是暴君,1940之後則是個徹底的瘋子."這句話不無道理.
不過在政治體制上,希特勒領導下的德國相對魏瑪共和國時期是傾向於極端民族保守主義的。1936年,他和墨索里尼領導的義大利、東條英機領導的日本聯盟結成軸心國,這直接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軍隊在他的領導下干涉西班牙內戰,扶持佛郎哥政權,並吞並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波蘭、法國、蘇聯等國家,發動了對英國的大規模空襲,但英美空軍回以更大規模的報復。
國內方面,他實行法西斯式的一黨恐怖專政,仇視且排斥其它非納粹政黨和思想,包括共產主義運動,他建立的第一個集中營即為關押共產黨之用。他還鼓吹民族優越,仇視其它民族。在國內建立沖鋒隊、黨衛軍、蓋世太保等獨立於國防軍外的納粹軍事組織。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在希特勒的領導下的第三帝國期間,德國以及其佔領國領土上大量建造死亡集中營,猶太人以及其他人種的遭到了大屠殺。根據粗略估計,期間總共有約600萬猶太人因為希特勒的種族滅絕政策而被屠殺。
在戰爭方面,希特勒在軍事上摒棄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模式,創立了並且實踐了閃電戰、空軍支援等新型戰爭模式,改變了戰爭的形態。
1945年4月28日,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市區。希特勒宣布鄧尼茨海軍元帥為元首繼承人,宣傳部長戈培爾博士為總理繼承人,黨務部長鮑曼為黨務繼承人,並下令逮捕不忠的帝國元帥戈林和蓋世太保首領希姆萊,之前他還槍斃了企圖叛逃的衛隊長,愛娃·布勞恩的親戚菲格萊因。30日15時30分,希特勒與愛娃·布勞恩舉行婚禮,之後希特勒用一支7.62毫米手槍自殺,而愛娃·布勞恩則服氰化鉀自盡。1945年5月8日夜,納粹德國正式投降。德國戰敗。不久盟軍在總理府的廢墟中找到了希特勒尚未完全焚毀的屍體.
C. 希特勒是否有一段時間閱讀了大量書籍為什麼他要閱讀大量書籍
希特勒是出色的演說家,為了鼓動聽眾,需要從各種書籍中汲取知識,從而形成自己的法西斯理論體系。
D. 希特勒的戰爭 閱讀答案
諸位回答的都不對啊!
首先希特勒沒有兒子,二希特勒沒自殺。斯大林都懷疑他是逃了,死的只不過是替身而已。
E. 刺殺希特勒 歷史事實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1944年7月20日,德國軍方的反希特勒分子實施的一次通過爆炸裝置謀殺希特勒的事件。
1943年底,德國武裝部隊內部以前陸軍總參謀長路德維希·貝克上將、國內駐防軍(補充軍)參謀長克勞斯·施道芬伯格上校等人為核心的密度集團擬訂出秘密計劃,決定謀殺希特勒,在謀殺成功後發動政變,組成以貝克為國家元首、戈台勒為總理的新政府。
1944年7月20日中午,施道芬伯格乘參加臘斯登堡會議之機將英國製造的定時炸彈帶入會議室,但因裝定時炸彈的皮包被參加會議的海因茨·勃蘭特無意之中挪動了位置,炸彈爆炸之後並沒有炸死希特勒。
(5)小說希特勒死刑閱讀擴展閱讀:
阿道夫·希特勒(德語: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奧地利裔德國人,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總理,納粹黨黨魁,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
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出生在奧地利布勞瑙,1914年8月,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9年9月,加入德國工人黨(納粹黨)並擔任黨主席團委員,1921年7月,成為德國工人黨元首,享有指揮一切的權力。
希特勒積極宣揚法西斯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反共產主義、反資本主義、反猶主義,改組並建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試圖在歐陸建立以納粹德國為首的新秩序,力主擴大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間並重新武裝德國。
F. 戰爭與希特勒閱讀答案
1.給畫線字詞注音:罪孽深重(zui nie shen zhong ) 面面相覷( mian mian xiang qu) 詛咒( zu zhou)2.概括小說的故事情節,想一想小說表現了什麼主題?小說通過圍繞戰後荷蘭人民對希特勒這個戰爭兇手的處置方法而展開的各種討論及處置來表現戰爭受害國對於希特勒的痛恨之情,用比較時髦的話來概括主題的話就是:正義必勝。3. 導火索為什麼要在鹿特丹點燃?經由德爾夫、海牙、雷登、哈尼……再到阿姆斯特丹? 由於痛恨希特勒的人太多,為了滿足大家的泄憤目的,有關部門採取了這種又能讓所有人見證處死希特勒的這一偉大時刻,解決了因為人員過度集中而導致的擁擠以至於不能讓所有人見證這一時刻的問題。4.人們為什麼採取這一形式處死希特勒?答案同第三問,由於人太多,有關部門用比較長的導火線來讓所有人見證這個偉大的時刻。5.最後那個老人為何說「讓我們重來一遍!」?其中蘊含著什麼感情?這樣結尾有什麼好處? 老人作為一個戰爭受害者,仇大苦深以至於眾人皆知,在希特勒即將被處死的時刻突然站出來熄滅了導火索,這以讓人匪夷所思的表現理解吸引了讀者,讓讀者有強烈的慾望繼續讀下去,然後老人說:讓我們重來一遍。這一點睛之筆體現了戰爭受害國人民對罪犯的痛惡之深,同時作者達到了
G. 希特勒叫隆美爾服毒自盡,隆美爾為什麼不反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將軍隆美爾指揮德軍在北非沙漠作戰行動中,盡顯其詭異狡詐的作風。隆美爾指揮的德意聯軍,打的英軍節節敗退,根本就沒有辦法與之較量,在攻克了托卜魯克要塞後,英國人在北非的戰爭完全陷入了被動局面,從此隆美爾被譽為沙漠之狐。
但是,隆美爾對這些人的想法,既不贊成,也不反對,而是保持了一個觀望與樂見其成的態度。這對於希特勒來說,簡直就是最大的背叛。於是乎,希特勒對隆美爾徹底失望,對其保證不傷害妻子和孩子後,讓其吞葯自殺。就這樣,一代名將隆美爾就此服毒自盡。
H. 希特勒早年都讀些什麼書
希特勒讀過不少書呢!
首先是美術方面的,因為希特勒少時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畫家,同時在維也納時還讀了一些政黨的書,例如泛日耳曼民族黨的;後來參加了一戰,他又讀過不少故事,包括一些巴巴羅薩、拿破崙、俾斯麥等人的故事;一戰之後他開始步入政壇,他閱讀過當時巴伐利亞幾乎所有政黨的言論,還有柏林政黨的讀過;此外他也讀過哲學方面的,例如黑格爾的和尼採的。
總之希特勒讀書非常全面,因為各種知識都是互通的,否則他就無法取得初期的勝利了。
啟示:任何知識我們都應該了解一點,因為每種知識都會是一塊拍門磚,雖然我們不知道哪一塊能起作用,可你一塊都沒有是蓋不起樓的,更何況我們用的不止一塊。
I. 要講15分鍾的關於希特勒的閱讀課,怎麼講
希特勒不吸煙不喝酒,素食,過著斯巴達式的苦修生活,對女人很可能沒有興趣。按照古德里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的話說就是:「他從不知道怎樣體會生活的樂趣。」其舉止優雅,無可挑剔。
一個集人類所有野心、自私、惡毒和智慧的魔鬼——希特勒登上了帝國的政治舞台,他飽覽群冊、舉止高雅、精通六國語言、會駕駛飛機,以其前所未有的邪惡才華迅速捕獲了一大群信仰者。而他不吸煙,不喝酒,不喜歡女色,似乎是聖徒般的生活像迷一樣深深吸引了所有人,崇拜者紛紛而至,瑞典探險家奧汀.海斯在見過了希特勒這樣描寫道:「非凡自許的我,今天,終於遇到了一位能夠讓我折服的人了。」
在世界戰爭爆發前,希特勒是德國歷史上最年輕的,也是第一個沒有貴族背景的國家領袖,他閃電般地崛起,用最短的時間內造就了世界歷史上最非凡的經濟奇跡,做到了史上最不可思議的外交成就,變魔術般地白手建立了當時最龐大的空軍和重建了陸軍,實行了當時最可超前的社會保障、環保、建軍思想(准軍制和職業軍制)以及物價工資農業制度,在希特勒的治理下,只見風雷迅變,一個強大的德國拔地而起,他本人也取得了人類歷史空前也很可能絕後的民選領袖的威望,即使他所崇拜的前人腓特烈大帝和俾斯麥,他們所取的功績也不能和此時的他相比。
希特勒除了政治軍事經濟,還有其他才能:
1、保時捷汽車的另一個設計者:
「1933年保時捷博士,雅各魏林,及希特勒三人在柏林的皇家飯店面會商討國民車的細節,在這次由希特勒主宰的會議中,希特勒還自己動手記載或描繪了11張草圖,令保時捷博士十分驚訝,這些草圖的車身造型,與當時的NSU原型車(保時捷博士最引以為豪的車型)很相似,這些草圖繪畫的技術,不下於專業的工程師.而且根據記載,希特勒只費時15分鍾便完成了.希特勒並明確的提出五點基本指示,並且要保時捷博士為德國提出正式的備忘錄.」
2、艦艇建造方面的專家:
「德軍參謀部的軍官和國防軍的高級將領也承認,希特勒對國防軍的層層結構,包括最基層的部隊的了解都超乎他們的想像,他在武器和軍備方面的知識也令他們驚奇。有一天,他與他的海軍專家就安裝在現代巡洋艦上的汽輪機的某個細節進行了一場較為激烈的爭論。由於希特勒毫不妥協地反對專家的論據,後者被激怒了,以至喪失了冷靜,他對希特勒輕蔑地一撇嘴,說道:「您對純屬技術運轉方面的問題毫不了解,怎麼能妄下這樣的斷言呢?」像在其他場合一樣,希特勒沒有馬上發作,而是請專家坐下來,接著援引足以震驚海事學院教授的詳盡細節,就這個問題向專家作了透徹的分析。並使這位專家不得不承認自己炮位的缺陷。」
3、絲毫不能被糊弄的人:
「通過每天無休止的討論,他與國防軍的顧問們一起就戰場形勢做出判斷,而且不斷有驚人之舉。他對在漫長的前線上發生的事情,對所有主力部隊的歷史,每次戰役中任用的人員,以及在運動戰中部隊的不斷調集都了如指掌。他不僅僅是對每個部隊、梯隊的組成相當熟悉,甚至對重型反坦克戰車營這樣的特種部隊也十分了解。
慕尼黑市市長是希特勒喜歡與之談論重建和美化城市計劃的人。他經常告訴我,發現希特勒能回憶起幾個月前他們之間談論過的最次要的細節,他非常吃驚。有時他會聽到希特勒以一種責備的語氣對他說:「6個月前我不是對您說過,這個細節不合我的口味嗎?」然後希特勒幾乎是逐字逐句地,把他們就這一點所交換的所有意見重述一遍。
希特勒的記憶不會有任何遺漏。不僅僅是在記住名稱、文學知識和數字方面,他在記住人的容貌方面也具有驚人的本領。他能准確無誤地確認遇到他的對話者們的時間和空間環境。他能回憶起在他動盪的一生中遇到的所有人,還能經常想起某些人的個人細節,確實令人瞠目結舌。對所有他做過發言的宣傳會議,他都能描繪當時的情景和各種細節。他在維也納認識的青年時期的夥伴,戰爭中的「同志」們,他奪權時期的追隨者,以及所有那些陪伴他直到取得勝利的各種各樣的人,所有這些面孔都銘刻在他的記憶中,並且帶著各自鮮明的特點。」
4、可怕的自控力:
"希特勒不僅僅對待別人強硬和固執,對他自己也同樣如此。他不承認疲勞,堅持不懈地工作。他忘記了無休止的伏案工作會使他的視力疲憊不堪,而且長期頑固的失眠也在損傷他的智力。他堅信意志本身就可以使人獲得一切。他右手的顫抖使他的自尊深受傷害,這一點也不奇怪。當發現自己不能夠主宰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時,他變得惱羞成怒。在吃驚的來訪者注視著這只手時,希特勒以一種本能的動作,即用他的另一隻手把它蓋住。盡管他作了所有的努力,他最終還是未能控制住這種顫抖。
雖然一點點地失去了對自己神經反應系統的控制,但是他依然始終主宰著自己的情感。當他和人單獨談話,有人來呈送通報災難性事件的電文時,希特勒保持著冷靜。只有他下頜的動作顯露出他內心的激動,而談話照樣平靜地進行下去。比如說,我記得,由於埃德塔大壩被英國皇家空軍摧毀,魯爾工業河谷的大部分地方都被水淹沒了。讀到這一電文時,希特勒的臉色變得鐵青,但僅此而已,沒有人能夠看出來他剛受到如此沉重的打擊。"
5、近乎催眠般的說服力:
「我經常思考他是否使用了催眠術,或者這僅僅是他外在影響力的表現。確實,希特勒善於以他那種天生的簡潔自然的方式,以及少有的親和力來獲得對話者的認同。在他的血管中流淌著維也納的血液,再加上他的藝術天才,這就賦予了他毋庸置疑的個人魅力。必須補充說明的是,他即使是在泛泛而談時,也能引用精練、簡潔的格言,以強化自己的觀點。他以肯定的語氣高談闊論,很容易就能給聽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然而,他性格的這些外在表現還不足以解釋他對某些人的控制。他能發出一種磁力,使我們更接近某些人,或者相反,遠離某些人。在他身上,這種磁力不完全是因為它的強度,還因為它的廣度而引人注目,盡管在強度上它也遠遠超過一般人。這種磁波影響的范圍非常之廣,能在公共會議上和大面積人群前產生驚人的作用。
正是這種不同尋常的暗示力讓我們明白,為什麼有的人來見他的時候垂頭喪氣,離開的時候卻信心十足。這種能力在他的老戰友們身上影響尤為強烈。比如說,我記得很清楚,1945年5月,但澤地區納粹黨部領導人弗斯特來柏林求見希特勒。我看見他走進我的辦公室,完全被所面臨的嚴峻形勢擊跨了。他向我坦白,有1100輛蘇聯坦克集結在他防守的城市前面,而他只有4輛連汽油都不夠的虎式坦克和他們對抗。弗斯特決心不再隱瞞,要讓希特勒知道事情的可怕真相。
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堅持要弗斯特客觀地把事情詳細地說出來,促使元首做出決定。弗斯特回答我說:「您別擔心!我不會猶豫的!頂多他把我趕出門外。」
當他與希特勒會談之後重新來到我的辦公室時,我是多麼吃驚啊!他像完全變了一個人:「元首答應向但澤增派新的師!」
看到我懷疑的微笑,他向我解釋:「說真的,我也不知道他從哪裡調兵!但是,只要他向我宣布他要拯救但澤,那就沒必要懷疑了!」
弗斯特的這些話使我深深地失望。這個不久之前還在我的辦公室里激動地宣稱要向希特勒說出實情的男人,從他那裡回來之後卻完全相信了他的空話。毋庸置疑,這又是希特勒的說服力在他身上起了作用。」
6、廣博的知識:
「從青年時代開始,希特勒不知疲倦、如飢似渴地閱讀各種書籍。他告訴過我,當他在維也納度過他艱難的青少年時期時,曾經閱讀了市圖書館一個館中的500冊書。這種博覽群書,並從中汲取知識的熱情,使他幾乎對文學和科學的各方面知識都有所涉獵。每一次,當他投入地描述某個地區的地理概況,或以驚人的細節陳述美術史上的某個片段,或論述高度專業的技術問題時,都使我吃驚不小。
在他演說家生涯的初期,所有那些和他一起奮斗過的人,都驚異於他知識面的廣博。早在那個時候,在記憶的幫助下,他已經能夠以不同尋常的口才使別人佩服了。這使他獲益匪淺。那些最早成為他的擁護者的粗人都全心全意地效忠於他。他知道如何使用非同凡響的技巧,滿懷激情地向他們講述奧地利的歷史,剖析哈布斯堡王宮里的各種陰謀,或是令人心碎地把德國描寫得奄奄一息。他還能同樣出色地引用絕對讓人折服的細節,沒完沒了地談論教堂、修道院和城堡的建築藝術。
即使是被囚禁於蘭茨堡的歲月里,他仍然堅持不懈地研究建造於歐洲各國的所有歷史建築。他經常自誇地說,他對某些建築物建造細節的了解,比該國的建築專家了解得還要全面。」
很多年你都是在漫罵聲度過的
很多人都不解你的言行
但是,我卻被你所吸引
我卻為你所締造的輝煌折服
你是我心中永恆的一顆星
你是我心中永遠偉大的元首
嗨!希特勒
波蘭的天空還殘留著坦克的轟鳴
北非軍團依然在固守陣地
蘇聯的血原至今還能尋到黨衛軍的足跡
諾曼底堡壘的炮火依然讓盟軍顫栗
看!帝國的神鷹還在阿登森林飛翔
它依然在找尋未啄完的「食物」
聽!隆隆的V型導彈以比鄰倫敦上空去完成它未完成的使命
醒來吧!元首
黨衛隊忠誠的戰士依然在等待你
回來吧!元首
府依然為你保存
讓納粹的旗幟插滿歐洲
讓帝國的鐵騎縱橫沙場!
J. 二戰後期德國有一個軍官刺殺希特勒失敗被槍斃了,求這個軍官姓名詳細資料和刺殺過程。
基本資料
出生:1907年11月15日(1907-11-15)
出生地:德國葉廷根
逝世:1944年07月20日(36歲)
逝世地點:德國柏林
死因:行刑槍決
國籍:德國
血型:O
罪名:1944年7月20日密謀案的策劃者
頭銜:陸軍上校
宗教信仰:羅馬公教
相關簡介
施陶芬貝格
陸軍上校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伯爵出生在德國斯圖加特附近的小城耶廷根。施陶芬貝格繼承了家族的高貴血統,品學兼優,歷屬第十七騎士團,德累斯頓步兵學院,羅姆沖鋒隊,第六坦克旅。
1943年初,施陶芬貝格遠赴北非突尼西亞戰場指揮一個裝甲師。1943年4月,他在戰斗中失去左手兩個手指和整隻右手,左眼重傷,右眼破裂完全失明。由於無法在野戰部隊繼續服役,施陶芬貝格奉調回國。
戰爭的殘酷使施陶芬貝格的思想徹底轉變。
正是這樣一個深受傷殘折磨的軍人,四次身背炸葯試圖行刺希特勒。
1944年7月20日8:00,施陶芬貝格把炸彈放到距離希特勒兩步遠的桌子底下,2分鍾後,他趁機溜出會場。
炸彈准時爆炸,24名與會者中4人當場死亡,水泥屋頂掀塌一半,地上炸出一個大坑。但爆炸的一刻,希特勒正趴到桌面上看地圖,厚重的橡木桌子擋住了炸彈,讓希特勒逃過了這一劫。
當晚,施陶芬貝格和其他的四個同黨寡不敵眾,被逮捕後未經審判就被判處死刑,拖到院子里立即槍決。
2個人經歷編輯
從小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