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岳飛傳岳飛傳岳飛傳
這種寫法明顯是小說啊。真正的學術版本是鄧廣銘的《岳飛傳》。
鄧廣銘先生,1907-1998,著名歷史學家,曾歷任北京大學教授、歷史學系主任,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史學會第二屆主席團成員,中國宋史研究會第一、二、三屆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高等學校古籍整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鄧先生畢生從事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在宋遼金史,尤其宋史方面創獲尤多,著作宏富,蜚聲海內外,被譽為「中國20世紀宋代史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其力作《岳飛傳》不僅是研究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開創性作品,也是研究整個宋代歷史的重要著作。
--------------------------------------------------------------------------------
第一章 北宋、遼、金的對峙斗爭,遼與北宋的相繼滅亡
第二章 宋政權的重建和南遷,岳飛在抗金戰爭初期的立功與受挫
第三章 宋、金對立斗爭形勢的劇變
第四章 岳飛討平軍賊李成、張用和曹成
第五章 南宋王朝建立初期對南方人民的殘酷壓榨
第六章 岳飛收復失地的強烈願望及其初步實踐支援淮西友軍奮勇抗擊敵、偽軍
第七章 瓦解湖湘地區農民起義軍的罪行
第八章 直搗中原的壯志難酬
第九章 合並劉光世軍的擬議和曲折
第十章 關於請立趙伯琮(眘)為皇太子的一場風波
第十一章 宋金對立形勢的又一次大變化
第十二章 屈膝丑劇的扮演和岳飛的堅決抗議
第十三章 風范一斑,生活點滴
第十四章 金人變卦撕「和約」,劉錡順昌敗敵軍
第十五章 從頭收拾舊山河
第十六章 金軍再犯淮西,柘皋戰役前後的岳飛和岳家軍
第十七章 趙構、秦檜收兵權
第十八章 喪權辱國的「紹興和議」的簽訂
第十九章 秦檜、張俊肆意羅織誣陷,岳飛、岳雲和張憲慘遭殺害
第二十章 秦檜是殺害岳飛的元兇
第二十一章 有關宋、金戰爭和岳飛評價的幾個問題
附錄一 岳飛冤案的昭雪
附錄二 有關「拐子馬」的諸問題的考釋
『貳』 岳飛傳 全文
鏈接:
《岳飛傳》是2009年1月由譚數輝編寫的通俗小說。主要講述一代民族英雄岳飛,從一個貧家之子成長為一代名將,從精忠報國,到最後含冤屈死的悲壯生平。
『叄』 求岳飛傳全文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世代務農。其父岳和,常節省糧食周濟窮人。鄉人耕種侵佔他家土地,他便割地讓給人家;鄰居向他借錢,他從不去強迫人家還債。岳飛出生時,有大雁般的鳥,在屋頂上飛鳴,其父母便為他取名「岳飛」。
岳飛出生不足一月,黃河決堤,洪水暴至,岳母抱著他坐進一個大缸,隨水流漂到對岸得以活命,鄉人都為此感到驚異。年少時的岳飛就有志向,不太愛講話,家裡雖窮但他勤奮好學,特別喜歡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天生力量大。十五歲時,岳飛就能拉開三百斤的大弓和八石重的硬弩,他向周同學習射箭,盡其所學,可以左右開弓。周同死後,岳飛每日清晨都去墳上設祭拜望。岳和認為兒子為人仗義,就對他說:「時下你應該去報效國家,即使為國捐軀也是大義凜然。」
宣和四年,真定宣撫劉韐招募義勇士卒,岳飛應征入伍。( M" M8 L& i8 相州有賊陶俊、賈進和率眾作亂,岳飛請求劉韐給他百餘騎兵收剿賊軍。他先令軍士扮作商人進入賊境,賊將這些人擄掠充軍。岳飛又設百人埋伏在山下,自帶幾十個騎兵逼近賊的工事。賊出巢與岳飛作戰,岳飛佯裝敗北,賊緊跟追趕,遭致岳飛伏兵的圍殲,當下擒下陶俊、賈進和等押回軍營。9 o; F4 H# P- D' w
康王趙構來到相州,劉浩向趙構薦岳飛去招降賊人吉倩,吉倩率三百八十人向岳飛投降,岳飛因此升職,補承信郎的軍缺。
岳飛率三百鐵甲騎兵奔赴李固處,渡河與金人試戰,挫敗敵軍。
岳飛跟隨劉浩解東京之圍,與敵軍在滑南相持不下,便率百餘騎兵在黃河操練人馬。此時敵軍突然來到,岳飛對屬下道:「敵軍雖多,但不知我軍虛實,當在他們立足未穩迅速擊破。」於是搶先疾馳迎敵。敵軍一悍將揮舞馬刀前來,岳飛立馬將其斬殺,敵軍大敗。岳飛因而升任秉義郎,隸屬東京留守宗澤管轄。
因岳飛在開德、曹州的作戰中皆立軍功,宗澤認為岳飛不同於常人,就對他說道:「你有勇有謀,才藝出眾,即使古往名將也不過如此,但你好與敵野戰,非萬全之策。」於是就將布陣圖授予岳飛。
岳飛道:「先布陣,後與敵作戰,這是兵法中常用的作戰方式。但若想將陣形運用的好,就完全取決於為將者心中的謀劃。」宗澤聽罷,很認同岳飛的說法。
康王趙構即皇帝位,岳飛向朝廷上書,揚揚灑灑幾千文字,大致內容為:「陛下您已即位,可謂社稷有主,為討伐金人、制定攻略提供了保障。而協助陛下收復河山的將士日漸增多,金人常說我軍一貫羸弱,恰好乘敵懈怠之際一舉殲敵。黃潛善、汪伯彥不能秉乘您的聖意收復河山,卻奉您的車駕漸漸向南轉移,這恐怕辜負了中原百姓的期望。臣希望陛下能在金人落足不穩之時,親自統領六軍向北渡河,則將士鬥志大增,中原有望收復。」趙構看過岳飛的上書,以越職罪罷了岳飛的官,令返歸鄉。岳飛投奔招討使張所,張所以國士之禮接待岳飛,借軍缺任岳飛為修武郎,統領中軍。張所問岳飛道:「你有什麼對敵的好辦法嗎?」
岳飛道:「僅僅依靠軍隊的戰鬥力絕對不行,用兵關鍵在戰前的謀劃,所謂『欒枝曳柴以敗荊,莫敖采樵以致絞』,這都出自事先。」張所驚道:「把你安在行伍之間真是太屈才了。」
岳飛道:「國家既設都在汴梁,就要倚仗黃河以北防守牢固。我軍如能占據北面要塞,羅列軍隊把守重鎮,則一城被圍,其他各城可以及時幫援,金人就不敢再有南下的幻想,如果真如此汴梁就會平安穩固。張招討若能提大軍向北渡河與敵交戰,我岳飛唯命是從。」張所大喜,又查軍缺任岳飛為武經郎,命岳飛隨王彥向北渡河,軍隊抵達新鄉地界,金兵人多,王彥不敢前進。岳飛獨自帶領管下部隊與敵展開地面戰,奪下敵人的大旗向全軍炫耀,各軍鬥志昂揚,奮勇爭先,攻克城池。
次日,岳飛與金人在侯兆川交戰,負傷十幾處,士卒見此都拚命應戰,敵軍再次潰敗。入夜岳飛率軍屯紮在石門山下,謠傳金兵翻而復至,管下將士無不驚駭。但岳飛卻命軍隊堅守營寨,就地休養,金兵竟一時不敢冒近。糧食吃光,岳飛到王彥處求糧,王彥不給。岳飛就帶兵向北進發,與敵在太行山交戰,擒獲金將拓跋耶烏。軍隊在太行山駐扎數日,又遭遇金兵的襲擊。岳飛隻身騎馬手持丈八鐵槍,刺死金將黑風大王,金兵敗走。岳飛自知與王彥關系不睦,就又投歸宗澤,擔任東京留守司統制。宗澤死後,杜充接替宗澤,岳飛仍居舊職。第二年(趙構即位後),在胙城、黑龍潭的作戰中,岳飛部皆大獲全勝。後跟隨閭勍保衛皇陵,與敵在汜水關交戰,大破金軍。
岳飛駐兵竹節渡,與金兵相持不下,就挑選出三百精銳士卒埋伏在前山腳下,命他們每人准備二束草繩綁紮好的木柴,午夜時分,令士卒將每束木柴的兩端點燃,雙手持木柴高舉過頭。金人誤以為是宋朝的援軍來到,驚駭之間潰退。第三年,賊王善、曹成、孔彥舟聚眾五十萬,襲擊南薰門。岳飛部僅有八百人,將士都害怕無法克賊。岳飛道:「我來為各位消滅他們。」便左手挾弓,右手持矛,橫沖敵陣,賊軍大亂,岳飛遂大破賊兵,並在東明擒獲賊將杜叔五、孫海。岳飛因此升任代英州刺史。王善圍困陳州,岳飛與賊軍在清河交戰,擒獲賊將孫勝、孫清,正式擔任英州刺史。杜充將率軍退還建康,岳飛道:「中原尺寸之地也不能拋棄,如我軍一走,則此地就非大宋所有,他日若想再來收復,非用數十萬軍隊不可。」
杜充不聽,岳飛於是隨杜充向建康方向撤退。岳飛部行至鐵路步,遭遇賊張用,行至六合,遭遇賊李成,岳飛部分別與賊交戰,皆大破賊軍。
李成派輕騎兵搶劫勞軍的軍餉,岳飛帶兵救援,李成逃往江西。此時宋朝命杜充駐守建康,金人與李成聯手進犯烏江,杜充關閉城門不予應戰。 岳飛哭泣著請求杜充檢閱出擊部隊,杜充竟不出門。
金人從馬家渡渡江,杜充派岳飛等出建康迎戰,宋將王燮搶先逃跑,只余岳飛部孤軍與敵力戰。正值建康的杜充已投降金人,諸將大多向百姓剽掠錢財,唯獨岳飛的部隊對百姓秋毫無犯。
金將兀術進兵杭州,岳飛邀兀術在廣德境內開戰,六戰六捷,活捉金將王權,擄獲金人簽軍頭領四十餘人。從中挑選出可用的,皆施以恩惠,命他們返回金營,於夜裡間在金營放火,岳飛乘金營內大亂,縱兵突擊,大破兀術。岳飛率軍駐扎鍾村,軍中無糧,將士忍飢受餓,不敢擾民。投靠金人的原宋軍士卒都相互轉告:「這是岳爺爺的軍隊。」都爭著來投降岳飛的隊伍。第四年,兀術進兵常州,宜興縣令迎接岳家軍屯紮此地。賊郭吉聽說岳飛到來,就率眾逃入湖中,岳飛派王貴、傅慶追擊襲取賊眾。另派辯士馬皋、林聚去游說當地各處賊匪,盡力招降賊人。賊中有個叫張威的武夫,不想投降,岳飛單人匹馬直入其營,斬殺張威。再有些不肯投降的賊匪,如想不被岳飛剿滅,就畫張岳飛像,設下祠堂供奉。
金人二次攻打常州,岳飛四戰皆克敵軍,後又在鎮江東、清水亭與金人作戰,皆大獲全勝,金人橫屍十五里。兀術進兵建康,岳飛在牛頭山設下伏兵襲擊金兵。夜裡令百餘人身穿黑衣混入金營內禍亂金兵,金兵大驚,自相攻擊。
兀術進兵龍灣,岳飛以三百騎兵、二千步兵奔赴新城,大破金兵。
兀術逃往淮西,岳飛隨即收復建康。
岳飛上奏朝廷:「建康是要害之地,應選精銳將士堅城固守。更須增兵守衛淮南,以防衛腹心之地。」趙構准了上奏。兀術去而復返,岳飛邀兀術在靜安開戰,大敗金軍。
朝廷下詔令岳飛討伐戚方,岳飛率三千人在苦嶺扎營。戚方逃走,不久又增兵前來,岳飛自帶千餘士卒,與戚方部作戰數十次,皆大勝。
恰巧張浚率兵來到,戚方便投降宋朝。范宗尹對張浚說,因張浚是從浙西調來此地,不清楚岳飛的能力,就大加稱贊岳飛,要張浚重用岳飛。張浚便升岳飛任通州、泰州鎮撫使兼管泰州,卻遭到岳飛的反對。岳飛向張俊說明,只求擔任淮南東路鎮撫使,待收復此路的州郡後,大軍可乘機漸進,逐步收復山東、河北、河東、京畿等路的要害。適逢金人進攻楚州,形勢危急,宋朝下詔命張浚救援。張浚推辭,派岳飛救援楚州,又命劉光世出兵支援岳飛。岳飛部駐扎在三墩,作為楚州的援軍,追擊金兵到承州,三戰三捷,殺死金將高太保,俘虜酋長多達七十餘人。但劉光世等不敢近前,岳飛部兵少力孤,楚州遂淪落金人之手。宋朝下詔,命岳飛撤軍守衛通州、泰州,聖旨上說如果通、泰能守則守,不能守,則以沙州為屏障掩護百姓轉移,等待戰機與金人進行大規模作戰。岳飛因泰州無險礙可依賴,就退兵守衛柴墟,與金人在南霸橋開戰,金軍大敗。岳飛在沙州安排百姓渡河,並以二百精銳騎兵殿後,金軍不敢近前。
事後,岳飛因泰州失守等待朝廷治罪。紹興元年,張浚請出岳飛一同討伐李成,正值李成的將領馬進進犯洪州,在西山結營。岳飛道:「賊軍只貪眼前不顧身後,如命騎兵由長江上流襲取生米渡,則出乎賊軍意料,必然大破賊軍。」岳飛向張浚請求自為先鋒官,張浚大喜。岳飛身披重鎧,馳馬狂奔,暗暗來到賊軍的後方,沖進賊陣,部下將士亦跟隨岳飛往來沖突,馬進大敗,逃奔筠州。,
岳飛追到筠州城東,賊軍出城,布下十五里營陣。岳飛設下伏兵,用紅布製成軍旗,上刺「岳」字。挑選出二百騎兵持軍旗向前。賊軍認為騎兵人少,十分輕慢,但岳飛的伏兵突然出擊,賊軍敗走。岳飛命人大喊:「只要不再跟隨馬進做賊,我軍就枉開一面,不殺你們。」此話一出,就地而降的賊人多達八萬余。馬進帶領殘兵投奔南康的李成。岳飛連夜帶兵抵達朱家山,斬殺馬進手下將領趙萬。李成聽說馬進戰敗,自帶賊兵十餘萬前來迎戰。岳家軍在樓子庄與李成軍遭遇,大破李成軍,追擊斬殺了馬進。李成逃奔蘄州,投降偽齊。
張用進犯江西,張用也是相州人,岳飛給張用寫信道:「我與你是同鄉,南薰門、鐵路步的戰事,你應該都很清楚。現在我就駐守在此地,你若想戰,就出軍刀兵相見;如果不想,請你速速投降。」
張用收到岳飛的手書道:「果然是岳爺在此。」就投降了。
江、淮平定,張浚上奏朝廷「岳飛建功第一」,宋朝授岳飛任神武右軍副統制,留守洪州,鎮撫當地盜匪。又加封岳飛為親衛大夫、建州觀察使。
建州盜匪范汝攻陷邵武,江西安撫使李回傳檄給岳飛,請求分兵支援建昌和撫州。岳飛派人送去「岳」字旗,插在撫州城門上,賊軍老遠望見,相互警惕,不敢近前。盜匪頭目姚達、饒青逼近建昌,岳飛派王萬、徐慶出擊,擒獲二匪。岳飛升任神武副軍統制。
紹興二年,賊將曹成聚眾十餘萬人,由江西進犯湖、湘,占據道、賀二州。宋朝命岳飛管理潭州,並兼任荊湖東路安撫都總管,賜金字牌、黃旗去招安曹成。曹成聞岳飛即至,大驚道:「岳家軍來啦。」立刻與賊眾分道而逃。岳飛抵達茶陵,奉詔書招安曹成,曹成不從。岳飛上奏朝廷:「往年大多命人去招安盜匪,如今盜匪強悍,須全力剿殺,待盜匪力盡,再將其招安。若對盜匪絲毫不予剿除,等匪眾形成氣侯,我軍將應接不暇。」宋朝廷批准了岳飛的上奏。
岳飛進兵賀州地界,俘獲曹成派出的奸細,將其捆綁在軍帳內。岳飛出軍帳詢問部卒的伙食,管事官向岳飛報告:「我們的糧食都吃光了,怎麼辦啊?」
岳飛假裝說道:「部隊暫且退還茶陵吧。」即而回頭打量曹成的奸細,裝出一副無奈樣,返身跺足進帳。暗自派人故意放走奸細,奸細回去將岳飛撤軍的事報告給曹成。曹成大喜,想次日帶兵追擊岳飛。
岳飛命將士帶上干糧,繞嶺潛向賊營,天還沒亮,就已到達太平場,攻破曹成營寨。曹成倚仗險礙拒抗岳飛。岳飛指揮部隊掩殺,賊軍大潰。曹成敗走,占據北藏嶺、上梧關,岳飛未布下戰陣就令手下擊起戰鼓,將士們奮勇爭先,奪下賊軍的兩處關卡。曹成又在桂嶺紮下營寨一直聯結到北藏嶺,控制了這一路的關卡要道,並親統賊眾十餘萬,守衛蓬頭嶺。岳飛部隊只有八千人,一通戰鼓岳家軍登上蓬頭嶺,大破曹成賊眾。曹成逃往連州。岳飛對張憲說道:「曹成余黨各自散去,你帶兵追擊剿殺,那些被逼作賊的百姓確實可憐,如果放過他們,他們還會聚眾為盜。現在派你去斬獲各路賊軍的頭目,盡力安撫其手下,切忌不可隨意殺戳,否則有負聖上保民之仁。」於是張憲在賀州、連州,徐慶在邵武、道州,王貴在郴州、桂嶺分別收剿曹成的余黨。招降賊眾有二萬餘人,與岳飛在連州會合。岳飛又派兵追擊曹成,曹成投到連州宣撫司處請降。) 岳飛——英雄的歿落!悲哉!(據宋史翻譯)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世代務農。其父岳和,常節省糧食周濟窮人。鄉人耕種侵佔他家土地,他便割地讓給人家;鄰居向他借錢,他從不去強迫人家還債。岳飛出生時,有大雁般的鳥,在屋頂上飛鳴,其父母便為他取名岳飛。岳飛出生不足一月,黃河決堤,洪水暴至,岳母抱著他坐進一個大缸,隨水流漂到對岸得以活命,鄉人都為此感到驚異。
年少時的岳飛就有志向,不太愛講話,家裡雖窮但他勤奮好學,特別喜歡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天生力量大。十五歲時,岳飛就能拉開三百斤的大弓和八石重的硬弩,他向周同學習射箭,盡其所學,可以左右開弓。周同死後,岳飛每日清晨都去墳上設祭拜望。岳和認為兒子為人仗義,就對他說:「時下你應該去報效國家,即使為國捐軀也是大義凜然。」宣和四年,真定宣撫劉韐招募義勇士卒,岳飛應征入伍。相州有賊陶俊、賈進和率眾作亂,岳飛請求劉韐給他百餘騎兵收剿賊軍。他先令軍士扮作商人進入賊境,賊將這些人擄掠充軍。岳飛又設百人埋伏在山下,自帶幾十個騎兵逼近賊的工事。賊出巢與岳飛作戰,岳飛佯裝敗北,賊緊跟追趕,遭致岳飛伏兵的圍殲,當下擒下陶俊、賈進和等押回軍營。康王趙構來到相州,劉浩向趙構薦岳飛去招降賊人吉倩,吉倩率三百八十人向岳飛投降,岳飛因此升職,補承信郎的軍缺。
『肆』 岳飛傳小說有嗎
有 不僅有小說 還有評書 叫 說岳全傳 很精彩的
『伍』 岳飛傳書內容簡介
《岳飛傳》主要講述一代民族英雄岳飛,從一個貧家之子成長為一代名將,從精忠報國,到最後含冤屈死的悲壯生平。
岳飛出生於湘州湯陰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他從小就刻苦學習,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成為一位智勇雙全的人才。岳飛青年時期,正是徽宗、欽宗被金兵掠走,趙構在臨安稱帝之時。
他先後四次從軍,在開封受到著名將領宗澤的賞識。他的部隊以記律嚴明著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被人們稱為「岳家軍」。這也是因為他背上的「精忠報國」四個鮮明的字。岳飛大敗金兀術後,兀術嘆道:「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但是,正當岳飛節節勝利之時,貪生怕死的趙構,聽從了賣國賊秦繪的奸計,一天之內下了十二道金牌召岳飛回師。
岳飛痛心的說:「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所得江山,一朝全休。」並寫下了「怒發沖冠……」這樣的詞句。岳飛一回到臨安,就被解除了兵權。
不久,奸賊秦繪誣告岳飛謀反,以「莫須有」的罪名在風波亭殺害了年僅39歲的岳飛。過了許多年,岳飛才被平反,但他堅持抗金斗爭,贏得了廣大人民的尊敬,為世代所傳誦。
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英雄人物層出不窮。本書的主人公岳飛,就是這些英雄人物中的傑出人物。岳飛生活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兩宋之際,當時金兵南侵,北宋滅亡,中原大片土地淪喪,百姓深受荼毒。
面對國家危機,岳飛胸懷報國大志,毅然走上抗金道路。他率領的岳家軍英勇善戰,紀律嚴明,多次取得抗金勝利。
(5)岳飛傳閱讀小說擴展閱讀:
一、《岳飛傳》評價:
1、《岳飛傳》是一部以岳飛抗金的故事為題材、帶有某種歷史演義色彩的小說。
2、《岳飛傳》是在南宋立國未穩、金岳大舉進犯的背景下展開的。以岳飛為代表的愛國將領們力主抗金,而以秦檜為首的漢奸們主張賣國求的。
宋主宗生性懦弱,主張偏安一方,便站在了投降派的這一邊,這就註定了主人公的悲劇命運。當我們看到岳飛在戰場上轟轟烈烈地抗金,最終卻屈死於風波亭上時,不禁為他的愚忠和社會的黑暗而感到強烈的震撼。
3、《岳飛傳》中不僅塑造了岳飛這一豐滿的人物形象,還突出了許多英雄人物的性格及特點,使整部作品充滿了回腸盪氣的俠義。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其主導思想是積極的。小說藝術上有值得稱道的地方,讀來給人以有益的歷史啟發、良好的精神陶冶和美的享受。
二、岳飛簡介:
岳飛(1103-1141),南宋軍事家,民族英雄。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少時勤奮好學,並煉就一身好武藝。岳飛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務農。
岳飛青少年時先後向周同、陳廣學習射箭、槍技,成為全縣武藝最高強的人,但因家境貧困,後到相州(今安陽),「為韓魏公(琦)家莊客,耕種為生」。
19歲時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開始了他抗擊金軍,保家為國的戎馬生涯。傳說岳飛臨走時,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成為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
建炎三年(1129年),金將兀術率金軍再次南侵,杜充率軍棄開封南逃,岳飛無奈隨之南下。是年秋,兀術繼續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蘇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戰而降。金軍得以渡過長江天險,很快就攻下臨安、越州(今紹興)、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
岳飛率孤軍堅持敵後作戰。他先在廣德攻擊金軍後衛,六戰六捷。又在金軍進攻常州時,率部馳援,四戰四勝。次年,岳飛在牛頭山設伏,大破金兀術,收復建康,金軍被迫北撤。從此,岳飛威名傳遍大江南北,聲震河朔。
七月,岳飛升任通州鎮撫使兼知泰州,擁有人馬萬余,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驍勇的抗金勁旅「岳家軍」。
紹興三年,岳飛因剿滅李成、張用等「軍賊游寇」,得高宗獎「精忠岳飛」的錦旗。次年四月,岳飛揮師北上,擊破金傀儡偽齊軍,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岳飛也因功升任清遠軍節度使。
同年十二月,岳飛又敗金兵於廬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還。紹興五年(1135年),岳飛率軍鎮壓了楊么起義軍,從中收編了五、六萬精兵,使「岳家軍」實力大增。
紹興七年,岳飛升為太尉。他屢次建議高宗興師北伐,一舉收復中原,但都為高宗所拒絕。紹興九年(1119年),高宗和秦檜與金議和,南宋向金稱臣納貢。這使岳飛不勝憤懣,上表要求「解罷兵務,退處林泉」,以示抗議。次年,兀術撕毀和約,再次大舉南侵。
岳飛奉命出兵反擊。相繼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大破金軍精銳鐵騎兵「鐵浮圖」和「拐子馬」,乘勝進占朱仙鎮,距開封僅四十五里。兀術被迫退守開封,金軍士氣沮喪,發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不敢出戰。
在朱仙鎮,岳飛招兵買馬,連絡河北義軍,積極准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直搗黃龍府。他激動地對諸將說「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這時高宗和秦檜卻一心求和,連發十二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岳飛退兵。
岳飛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奮,仰天長嘆:「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他壯志難酬,只好揮淚班師。
岳飛回臨安後,即被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紹興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檜派人向金求和,金兀術要求「必殺飛,始可和」。秦檜乃誣岳飛謀反,將其下獄。
紹興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是年岳飛僅三十九歲。其子岳雲及部將張憲也同時被害。寧宗時,岳飛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
『陸』 岳飛傳的主要內容
1、《岳飛傳》主要內容
一代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壯志未酬的英雄氣概。令中華後人萬分景仰。《岳飛傳》是一部以岳飛抗金的故事為題材,略帶有歷史演義色彩的英雄傳奇小說。
岳飛,字鵬舉,是南宋著名的愛國將領。岳飛出生三天,黃河決堤,母親帶著他坐在蓮花缸里逃到了麒麟村。在麒麟村裡,岳飛幸運地拜周侗為師,並和王貴、湯懷、張顯、牛皋等結為兄弟。幾個少年英雄,滿懷一腔熱血來到大宋軍隊。然而,面對著金兵的入侵,朝廷的奸臣卻不顧國家的安危,將立下戰功的岳飛遣返回家。在岳飛抑鬱不得志時,岳母為了鼓勵岳飛,含淚在岳飛的背上刻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在岳母的鼓勵下,岳飛決心誓死捍衛大宋的江山,於是率領眾弟兄重返軍隊。金國的四太子用重金收買奸臣秦檜,一面假意同大宋議和,一面加緊進攻。岳飛識破金兀術的奸計,率領岳家軍多次打敗金軍。金兀術命軍師哈密蚩設下連環陣,岳飛等人齊心協力;大破連環陣,岳飛的長子岳雲活捉了金兀術。牛皋為了泄憤,將金兀術騎在胯下進行羞辱。金兀術逃回金營後,一怒之下命秦檜除掉岳飛。秦檜向皇帝進獻讒言,用十二道金牌令追回了勢如破竹的岳家軍,然後假傳聖旨將岳飛抓進大牢。然而,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腐朽思想作用下,岳飛不準王橫反抗,並把岳雲帶在身邊,以防其造反,最後懷著對奸臣的怨憤和忠孝節義俱全的自我安慰,與岳雲、張憲一起被害於風波亭上。
《岳飛傳》通過許多互相連接的小故事,生動地展現了兩宋之際中原民眾英勇抗金的宏大歷史畫面,描繪了岳飛讀書習武、英勇殺敵並成長為抗金名將的人生歷程,將主人公岳飛高尚的愛國情懷和道德情操刻畫得淋漓盡致。同時書中還塑造了牛皋、韓世忠、岳雲等一大批歷史上確有其人或出於虛構的英雄形象,歌頌了這些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不屈不撓、前赴後繼的英雄人物。此外,故事中對賣國求榮、陷害忠良的秦檜、張邦昌等奸臣也大加鞭笞,以警醒世人。
2、主要人物簡介
①岳飛
字鵬舉,相州湯陰人,南宋名將、民族英雄。小說中是大鵬金翅鳥臨凡,於愛華山、牛頭山、朱仙鎮等地大破金兵,使金人聞風喪膽,又助高宗盪平各地叛亂。紹興十一年被主和派權臣秦檜誣陷殺害。後追謚武穆、鄂王。
②金兀術
金國名將,即完顏宗弼,阿骨打第四子。善騎射、有膽略。侵宋先鋒,與宋交戰互有勝負。小說中是赤須龍下界,奉玉帝命擾亂宋室江山。粗率可愛,痛恨奸臣。戰岳家軍多次,皆敗,最後被牛皋氣死。
③岳雷
岳飛次子。岳飛死後,與一眾小英雄祭祀父墳,又率兵回雲南探母,多有奇遇。後孝宗即位,掛帥北伐,屢經惡戰,終於直搗黃龍,迎回徽、欽二帝梓宮,受封兵馬大元帥平北公。
④高寵
宋初開平王高懷德後人。身長八尺,金盔金甲,使鏨金虎頭槍,岳家軍頭號猛將。曾殺得牛皋、鄭懷、張奎三人抵擋不住,一合即險些刺死兀術。後連挑鐵滑車十一輛,因坐下馬力乏倒地,被鐵滑車碾死。
⑤陸文龍
宋潞安州守將陸登之子。陸登殉國後被兀術撫養。初次出陣即速殺宋營二將,與岳雲等五人車輪大戰,絲毫不懼。後被王佐告知身世,說曹寧一同歸宋。岳雷北伐中再度出戰,殺死金國猛將連兒心善。
⑥牛皋
字伯遠,汝州魯山人,南宋著名猛將。小說中武力被大大降低。善使雙鐧,常任先鋒,是軍中第一福將,依靠運氣多次戰勝實力強於自己的對手,最後更騎到兀術背上,將其氣死,自己也隨即笑死。
⑦秦檜
字會之,南宋權奸,江寧人。小說中是鐵背虯龍轉世。北宋亡時被金人擄歸北方,旋即投降,回南宋主持和議。任丞相後誣殺岳飛,打擊異己,篡改官史。被罰下地獄做豬狗,死謚申王。寧宗時奪王爵,改謚繆丑。
3、岳飛人物評價
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岳飛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則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傑出的軍事統帥、連結河朔之謀的締造者。其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
『柒』 誰有劉蘭芳說的岳飛傳小說版的
我有劉蘭芳說的岳飛傳小說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