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評價一下我寫的小說《錯位》剛開始寫,這是開頭我不知道到底寫的怎麼樣有沒有價值繼續寫幫看下謝了
發表一下粗略的讀後感(純屬個人觀點,不認同也就當一笑了知):
1. 你是絕對有構思的一位,細節描述也不錯.但這段寫得總體感覺」形」比較散,類似於一籃子菜裡面放了點香蕉和蘋果,那麼,這籃子里究竟是蔬菜還是水果?看上去都寫到了,但又好象什麼都沒寫到.
2. 這篇文章必須要有定位,是散文,雜談,又或是玄想,小說?雖然我沒看過《暗算》,但你所說的故事結構我大致明白,不同故事的串聯,這種手法要寫好並讓人領略不同的結局,也是非常有難度的.(祝你成功耗盡大量腦細胞^^)
3. 段與段的沖突: 石榴鎮的東街與西街一下子跳躍到郭興元與兒子之間的一段
畫面,我來回看了好幾次,都覺得不是很恰當,類似一個"八"字,一撇還沒完,
這那已經出鞘了.可以考慮東街與西街的深度刻畫,在恰當的時候再引入郭興元.
要麼就東街與西街徹底拋棄,到最後再來個反置描述.
4. 字與字的表達之間: 這點就當是個提醒吧,你完成後自然會作修改,比如"父親郭興元開了間電器行,叫興元電器行."這句話裡面這個"叫"字很欠妥.其次」好啊!你個龜兒子整天看這些!」試想,一個發怒的父親還會不會那樣說?父親作為當事人在當時應該不會直呼"兒子",頂多也就是兔崽子或者臭小子之類.總之,用字/詞方面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推敲.
5. 寫文一般可以按照大綱又或者無一大綱隨意寫下去,無論哪種方式腦海里必須
要有藍圖,輕重關聯以及整篇文章的風格趨向,切忌"流水帳"式的描述.你可以暫時先不要寫,把自己完全溶入到你要寫的畫面中去,這樣過一個星期(或二周或一個月...),你再提筆去寫.最重要的是: 沒有感覺的時候千萬不要去動一個字..
好了,作為一名非專業愛好者,能給出的也就這點建議了,後面看你自己的了,
祝你成功...
Ⅱ 《錯位》txt全集下載
錯位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錯位 作者:zero
【一】【破不溜丟的考研樓[1]】
有時我會回來,不知原由的回來,這里已沒有讓我留戀的人,有的只是敘述故事的白亭。四周不知名的樹木簇擁著它,落滿灰塵的亭尖映襯著斑駁的樹影。
我回來不是代表厲鬼,不是索要性命,不是報恩,不是報仇,只是來講一個故事,關於白亭,關於我的故事,而這故事的開頭要從考研樓說起……
進入學院的復古大門,您一定會看到兩座雪白的大樓。
參天勁松整齊的排在樓前,學好普通話的宣傳標語牌高昂著閃亮的玻璃頭呼應著四周的喧囂。站在樓下的小花、小草雖早已在蒼松下失去殘色,可借了這兩座大樓的氣勢,也挺胸抬頭的挺立著。
您一定要說:考研樓就是不一樣,果真是孕育人才的地方,連這樓都氣勢磅礴的。
可是我要告訴您的是:除了光榮榜上的考研樓和考研學生的照片外,您平時是見不到與考研有關的人或物的。考研就像是一隻拖著見不得人故事的老鼠,只存在於暗處,見光則死。
您一定要問為什麼,忘了告訴您我是理科生,文筆不好,講故事的思維邏輯不太高明,講得有些跑題,可這不代表我介紹這兩座白樓沒有任何意義,您想想,有這兩座大樓擺在您面前,您還會不會去看別的建築?尤其是您有可能要繞到它們的後面去看看?
沒錯!我所說的考研樓就在這兩座白色行政大樓的後面。現在借著幽明的月色,繞過幾十米高的樹,您就會隱約的看見考研樓。
也許是師院管理機構想讓全體同學時刻銘……
請採納
Ⅲ 求《錯位》by:夭袂--番外篇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
提取碼:m7ds
、《錯位》是西安電影製片廠於1986年拍攝的科幻影片,由黃建新執導,劉子楓主演,於1987年7月在中國公映[1]。
該片是黃建新「先鋒三部曲」的第二部[2],也是電影《黑炮事件》的姐妹篇,講述了工程師趙書信被提拔為局長後,製造出和自己一模一樣的機器人應付文山會海,結果引發了一系意外事件的故事。
Ⅳ 答題「錯位」後,答案會讓閱卷老師一頭霧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各閱卷點的閱卷老師都被要求特別留心錯位
必須不是 錯位全部錯 絕對不給機會
再說 考研的人要是連答案都串列 真是夠口兒了 估計除了傻念書什麼本事也沒有 連這種生活不能自理型的錯誤都犯 考不上為好 免得又多一個2傻研究生
Ⅳ 請以「錯位」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http://www.ezhai.net/zuowen/279/20071010200707.html
或
假如我是語文老師
當我看到一批批大哥哥大姐姐滿懷信心地走出校園,成為社會的棟梁時,便為那些辛勤的園丁感到驕傲、自豪。我想成為一名教師,為社會輸送一批批人才,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夢想。
假如我是語文老師,我不但要把課本里的知識傳授給同學門,而且在課堂上要讓學生更加活躍地回答問題,讓他們提高愛學、愛問的良好習慣。
假如我是語文老師,我會利用課余時間給成績差的學生補習功課,讓成績差的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在教學上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地引導學生,還要注重思品教育,教育學生如何尊老愛幼,尊師重教。讓學生利用充分的時間,多看一些課外書,增長更多的課外知識。
假如我是語文老師,我在講作文時,應該提出更多有趣的問題,而且還讓學生在學課文、讀作文的同時,懂得如何積累好詞佳句,寫作文時,也犯不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更讓他們學會利用好詞佳句,將作文寫得更加完美。
假如我是語文老師,我將會認真的對待工作,讓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
或
【山音】昨日又重逢
--------------------------------------------------------------------------------
魏清 《山音》 2007-11-26 22:41:05 < 138 次>
這個暑假陰差陽錯稀里糊塗地就當了一回老師,起因竟是一個玩笑。端午節時候我問候高中的一個語文老師,他提及給他的學生上一堂課,我當時失了主意,當晚又胡思亂想了一夜,沒有想通,可不曾想到後來玩笑竟變成了現實。
我上的是高三的作文課,我的高中作文時代已經過去,批改同學們的作文彷彿是再回首,竟有些「杯中窺人」的味道,雖然是不清晰的一刻,但那彷彿就是一個世界、一個時代,因而作文倒是其次,反是學生們的心理狀態更能引起我的興趣,好象那就是自己的歷史。恰巧這次作文的話題是「滴水藏海」。
然而上課畢竟不是回憶,相反應該把回憶藏得更深,彷彿那曾經的自己與現在無關;或者增添回憶的重量,將它提高到一個普遍性的高度,曉之以理。我的這次作文課有兩堂,對於若有若無的記憶,第一堂是作文點評課,我選擇的模式是前者;第二堂是有關作文的聊天課,我選擇了後者。
第一堂:陌生的姿態
上課前我對我們老師說,我有些緊張,怕是會怯場。老師便叫我權且把他們當後生。然而上起課來並不像我想像中的會覺得尷尬,自己先慌亂起來。一年的大學生活讓我沒有了開始時「摸著石頭過河」的感覺,反覺得文學資歷勝他們一籌,心裡便有了一點自信。
另外,其實我和正經的老師有很大差別,顧慮自然也少了許些,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教學的窠臼。而且既做老師也做朋友,反而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這些也許也是實習生的天然屏障吧!
可以說學生們一系列的語文課堂就是一部戲劇,我只是作為一個暫時的角色,以一種陌生的姿態突然出現在他們的生活里。這對我而言,「以點窺面」的情境會讓我看更遠,彷彿從現在的自己看到了過去的自己,甚至於未來的自己。也看得更清晰,那個陌生的姿態可以忘記一切,因為在這個舞台上,學生們和我都沒有了過去。但在這一個劇本里,他們的某一個定格串聯在一起,流動起來又是一台戲,一台全新的戲,也就是說我是這台戲的敘述者,敘述的客體是台下的一張張面孔,也許更應該是他們的一篇篇作文,它們是一個個的主角。這樣想來,我又像做的是一個節目主持人,「在自己的劇本演別人的緣分」,這大概是旁觀者清了。
而對他們而言,我是一個大學生,我的出現又未免不是一件好事,彷彿看見了一個航標,遙遙的前方便是未來。所以他們對我是期待的,像期待漫漫長路的一個站點。
既然是作文點評課,首先是審題,但作為一個唱戲的人,交代「背景」不是我的重點,況且這次審題很簡單,基本上不會偏題。我的重點在於選擇點評學生的作文,這也是最見功力的地方。然而既是選擇,就難免會傷人,即便你理直氣壯地說,「我只能選擇好的作文作為欣賞的對象!」在這點上我選擇了沉默,這是我覺得最理想的一種方式,因為無言有時往往能夠被原諒,或者是給人的最好的安慰。這大概也是一個陌生人特有的氣質吧!
可我心裡還是有些不安,即便是陌生人,也只能讓幾個人當主角,而其餘的卻只能當聽眾,這又是多麼的無奈啊!
作出選擇之後,我的戲還將繼續,他們其實是我的選擇是繼續,在選擇的時候我的心裡已經訴說了一切,他們只不過是一個表達的過程,從一種形式過渡到另一種形式,是「換湯不換葯」,這竟讓我懷疑起老師的獨特之處來了。
第二堂:鏡中的自己
「有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歲月中已經難辨真假。」這是朴樹歌中的兩句歌詞,像是種緬懷的心情。我很難說僅一年的時光便可稱得上是歲月,然而我感覺自己在第二堂課中一直在回憶,從現在的角度以一種相對舒適的姿態在訴說過去。只是那樣的過去是變了味的過去,如果過去真切而含著情誼(我其實早已忘卻),毋寧說這是在破壞一種價值,換魯迅的說法,我在製造一個悲劇。
我講的話題是「高三作文與個性」,那確是我自己走過的歷程,是變了味的過去。然從從前自己的心境出發,也不禁對同學們的現在的心性頗有同感。
同學們的失望。當一個人的文筆細膩到邁進一步就要頹廢,卻若無其事的平靜,這會不會是種失望,一種沒有期待的失望?有一個學生在她的作文中莫名其妙地說了好幾個「我好難過」,這多像川端康成小說中的駒子。在精神分析學中,這是一個過去的詞彙,然而我當時卻感慨她說出這個兒時的用語為什麼竟沒有一點難為情,現在想來是隱隱的失望了。也就是在這堂課上我講到了川端康成,講到日本文學的「悲哀美」和「物哀」的美學觀,因為這個同學的文筆太像川端康成了。
同學們的唯美。這大概是種不知天高地厚而自己卻絲毫沒有察覺的心態,准確地說是種無意識吧。這彷彿是說理想的一種方式,中國人似乎有這種傳統,傷痛可以寫得很深很透,然而一說到理想卻顯得天真和幼稚。這與其說是生活的理想化,不如說是不諳世事,這大概是學生的一種弊病,可為什麼要選擇自己不理解的領域打腫臉充胖子呢?
同學們的叛逆。有一個學生在自己的作文後面寫了寫作感悟,說自己寫作老是遲疑不定,大概是不倫不類吧。他寫作文其實感情很深,筆致也優雅自然。根本談不上不倫不類,可他給自己的定位卻讓我吃驚。也許他太在乎自己的寫作反而怨恨起自己的遲疑來,這說來是心裡欲罷不能的感受在作怪吧。我當時很喜歡他的作文,對他的自我評價也很有興趣,因而信口雌黃便批閱道,「你說自己的作文不倫不類,大概是自己把自己推到與眾人格格不入的境地吧!」現在想來,這倒是個明智的決定總算是提醒他要回歸自我,不能老是彷徨。
然而上面三種類型的作文我其實並沒有看到多少,於是乎剩下的多是太像高考作文的作文,其特徵可概括為:語言很華美(至少不會差得讓人難過,因為這是一個好班),引經據典的,還可以假扮成一個高大的哲學家。我在心裡老覺得他們太不聰明,老愛說別人說過的話,而且邏輯性也未必好。但在課堂上我不敢說這樣傷人的話,我一直在談作文的個性美,說語言、標點的個性特徵之類的廢話。
也許那樣更傷人吧!
我覺得高三彷彿是一個自卑的年代(我不指人),很單純也很敏感的一個時期,所以我倒是喜歡含著猖狂或遲疑得幾乎絕望的筆調的作文,那就像一面模糊的鏡子倒映著一段心情,等回想過來,影子已曖昧不清了,彷彿不見了昨夜的星辰,卻還有一絲寂靜留在心中。
Ⅵ 關於錯位
首先
你必須要照一個X光片
這樣更直觀的能看到腳骨的情況
之後最好是專業醫生的給出建議
還有
建議越早就診越好
Ⅶ 文學作品中的錯位敘述是什麼意思
所謂」錯位」,是指作者為了達到特殊的藝術效果,有意改變小說的因果鏈,使小說的情節發展不再按照原有的邏輯向前推進,而出現人們意想不到的情景。由於截斷讀者的閱讀期待,出現一種新鮮的局面,使人受到刺激,從而獲得審美愉悅。
Ⅷ 運用你課外閱讀積累的知識,完成下面題目。(6分)小題1: 國的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