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魯濱遜漂流記》 閱讀檢測答案
我們剛剛講好,我告訴你吧,保證對!
海浪拍打這船身,大船在海洋中像一片瑤瑤欲墜的樹葉。
這個比喻句把 大海 比作 樹葉 ,寫出了 大船被風吹得搖搖晃晃,十分危險。
眼前這一切簡直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讓我著了迷,他不但治好了我的暈船,還把剛才哪些愚蠢的念頭全部帶走了。
愚蠢的念頭是什麼?
答:指的是重新登上陸地,回到他慈愛的父母身邊,聽從他們的忠告辦事。不再想到那些自認為有趣的地方遊玩了。
這句話你體會到什麼?
答:我體會到了夕陽的美麗,它使我又重新樹立了航海目標。
用幾句話歸納這個片段的主要內容。
答:一天,「我」和「我」的朋友一起登上了一艘到倫敦去的船隻。可是由於我的暈船症狀嚴重,身體很不適。可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美麗的夕陽把「我」迷住了,並且使我重新樹立了航海的目標。
呼呼~~~~終於打完了,這些都是我一個一個打下來的,我是正版的,拒絕盜版的。樓主,選我。參考資料:我們的老師
B. 魯濱遜漂流記閱讀題及答案
事過了一年光景,我終於離家出走了,而在這一年裡,盡管家裡人多次建議我去干點正事,但我就是頑固不化,一概不聽,反而老是與父母親糾纏,要他們不要那樣反對自己孩子的心願。有一天,我偶然來到赫爾市。當時,我還沒有私自出走的念頭。但在那裡,我碰到了一個朋友。他說他將乘他父親的船去倫敦,並慫恿我與他們一起去。他用水手們常用的誘人航海的辦法對我說,我不必付船費。這時,我既不同父母商量,也不給他們捎個話,我想我走了以後他們遲早會聽到消息的。同時,我既不向上帝祈禱,也沒有要父親為我祝福,甚至都不考慮當時的情況和將來的後果,就登上了一艘開往倫敦的船。時間是一六五一年九月一日。誰知道這是一個惡時辰啊!我相信,沒有一個外出冒險的年輕人會像我這樣一出門就倒霉,一倒霉就這么久久難以擺脫。我們的船一駛出恆比爾河就颳起了大風,風助浪勢,煞是嚇人。因為我第一次出海,人感到難過得要命,心裡又怕得要死。這時,我開始對我的所作所為感到後悔了。我這個不孝之子,背棄父母,不盡天職,老天就這么快懲罰我了,真是天公地道。
(省略...)
簡單一句話,我們因循一般水手的生活方式,調制了甜酒,我被灌得酩酊大醉。那天晚上,我盡情喝酒胡鬧,把對自己過去行為的懺悔與反省,以及對未來下的決心,統統丟到九霄雲外去了。簡而言之,風暴一過,大海又平靜如鏡,我頭腦里紛亂的思緒也隨之一掃而光,怕被大海吞沒的恐懼也消失殆盡,我熱衷航海的願望又重新湧上心頭。我把自己在危難中下的決心和發的誓言一概丟之腦後。
問題:
1、我第一次出海遇到了什麼危難?
2、上文段,我的思想感情有什麼變化?
3、從文中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1
讀了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讓我想起一句話:知識就是力量。魯濱遜能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獨自生存二十八年,靠的就是他的智慧和勞動:假如他不去勞動,那麼他只有被食人族吃掉的可能;假如他沒有知識,那麼他只有在荒島上病死的可能。
魯濱遜用自己的雙手在荒野中搭帳篷,掘山洞,打圍牆,為自己築起一個安全堅固的「城堡」,免受食人族的侵害。有了住,還得有吃。從船上運下來的食品雖然不少,但確是有限的,如果不自力更生,就會坐吃山空。於是魯濱遜又開始自己種莊稼,圈養家畜。荒島上的天氣變化無常,魯濱遜上荒島的第一年就病倒了,病得很重,一天到晚都昏昏沉沉。這是他運用了巴西人無論得什麼病都不吃葯而吃煙葉這個實例,成功地救了自己一命。
讀完了《魯濱遜漂流記》,讓我感到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有了智慧和勞力,在一個荒島上生活二十八年也不是什麼難事。
《魯濱遜漂流記》,一本讓人驚嘆人類智慧和勤勞的巨大著作,讓人驚嘆生命的美麗。
2《魯濱遜漂流記》是「歐洲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晚年時代創作的一部小說。他塑造的魯濱遜是一個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一個理想化的英雄。他不僅賦予魯濱遜種種人類優良的品質,像勇敢、堅強、智慧和熱愛勞動,並使他具有一個「理想的」資產者的所應有的實干精神,宗教信仰和嚴謹等。作者用生協逼真的細節把虛構的情景寫得使人如同身臨其境,使故事具有強列的真實感。 拜讀這部小說後,我不僅對作者獨特的寫作手法和豐富的想像力大為贊嘆,更對魯濱遜這一人物在坎坷經歷中表現出的剛毅、堅強不屈的品格欽佩至極。 我深刻體會到,魯濱遜有如此豐富多彩的經歷,與他的實干精神和堅強性格是分不開的。而我正是缺乏這種精神和品格。 我早已習慣了父母為我創造的優越條件。像溫室里的花朵,不經歷風雨,沒愛過生活的磨勵,根本無法體會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成天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只會空談理想,缺乏認真扎實的奮斗精神。 在學習中,我常遇到一些困難,但這點困難與魯濱遜獨自生活在荒島上遇到的艱難險阻相比,是微足不道的。他能用雙手創造奇跡,我為什麼不能鼓起勇敢戰勝困難呢? 讀過樣一個富有冒險精神的英雄的傳奇生涯後,我深深的被一個英雄頑強奮斗的精神和不屈的靈魂震撼著。那麼從現在起,我應該堅強、勇敢,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向對美好生活。
簡評:具有真情是感.能聯系生活實際.
3磨難,是上天的眷顧!——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孟子曰: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我想在這本名著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首先,英國作者丹尼爾·笛福是一個有過不尋常經歷的人,所以他才能使此書大獲成功。在這之前,他在生活各個方面屢戰屢敗,在事業上,時而發財,時而傾家盪產,時而受國王賞識受用,但過不了多久,便被捕入獄。所以,才促使他編寫此書,在這本書獲得成功後,他的信心大大增強,一連寫了好幾部小說。
我曾聯想過:如果笛福出生在一個腰纏萬貫的家庭,從小著金勺子長大,沒有經過任何磨難,他還能寫出像《魯濱遜漂流記》這樣大受歡迎的書嗎?他還會在歷史的書卷上留名嗎一個沒有任何生活體驗,沒有經歷過任何磨難的人擁有的只是一具空殼。或許在經歷磨難的時候,你會覺得:老天對我真不公平,為什麼我會這么苦?但在事過境遷後,在您漸漸成熟、富裕的時候,你想一想得到現在這一切的經歷,你就會認為,原來磨難並不可怕,並不難跨越,我很幸福!
《魯濱遜漂流記》中的魯濱遜是一個經歷了平常人未經歷過的磨難。在一無人的荒島上,自力更生,抗擊一切的自然災害,抗擊一切的可怕困難。終於,憑借自己的頑強意力和勤勞,開墾了一片天地,自己也回到了國土上。
魯濱遜本來可以在家裡面不愁生活,在當時,一定也有許多家庭條件較好的人,但他們太過於滿足現狀,不去追求人生的意義與自己夢想,只知道,不愁吃、穿就萬事OK了,以導致他們平平凡凡的過一生,甚至於人生存為了什麼都不知道。但魯濱遜卻與他們不同,因為他珍惜了上天給他的眷顧。在幾次經歷過海上的大風大浪後,仍不放棄對航海的追求。但在我們當今世界上,又有多少人執著與自己的追求呢?甚至不顧及自己寶貴的生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要回報就需要付出,而夢想成真的付出就是磨難,所謂先苦後甜,就應該是這樣吧!在任何人任何事成功的背後一定有比常人多一百倍、一千倍的磨難,同時,他得到的有會是比常人多一百倍、一千倍。
上天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比別人差,是上天對你的眷顧,因為只要你克服了困難,你所經歷的是別人不可能體會到了,你也會因此變得堅強,因為你經歷了那麼多,克服了上天對你的考驗,同時也是對你的眷顧,你接下來的人生一定會充滿意義。所以,當你再次遇到磨難時,不要再感嘆上天對你的不公平,應該迎接挑戰,感謝上天對與你的眷顧
C. 魯濱遜漂流記(節選) 閱讀答案
這段短文共講了三件事。分別是:(1)沉船遇難,「我」流落到荒島;(2)「我」上沉船搬運東西;(3)「我」尋找地方,構築住所。
D. 魯濱孫漂流記閱讀答案
《魯濱孫漂流記》習題答案
一、填空。
1.英,笛福,英國小說和報刊文學之父
2.一
3.倫敦
4.非洲
5.土耳其海盜
6.販運黑奴,南美
7.1659年9月30日
8.6
9.36,倒霉而無用的東西,星期五
10.23,12,野人,星期五,星期五
11.1686,12,19,28,2個,19
二、問答題。
1.提示:可從魯濱孫這一人物形象著手,總結出以魯濱孫為代表的18世紀資產階級的時代特徵。也可從魯濱孫的個人奮斗著的手,歸納出如何對待逆境的問題等等。
2.提示:這個形象是上升時期的生氣勃勃的資產階級的典型,體現的是資產階級的思想感情和他們的階級本質,他具有頑強奮斗的幻想,而是腳踏實地去戰勝困難,用行動去實現目的。他是一個具有冒險精神的資產者,又是一個具有實干精神的資產者,還是一個追求財富的殖民者。
3.提示:流落島前的經歷使他積累了一些必要的航海知識,使其在性格上逐漸成熟,另外,他在巴西作種植園的經歷和財產也為他以後的生活打下物質基礎。
4.首先是他得到了遇難般只上的大量的物品,這里客觀條件。第二個條件是他的人生態度——積極樂觀,不屈不撓的精神。
5.它生動地揭示出魯濱孫思想中情感與理智的斗爭。
6.魯濱孫在流落孤島後,在病痛和寂寞的狀態下發現了一本《聖經》,而且他開始反省自己,面對上帝發自肺腑的懺悔,而聖經中的「在患難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求你,你也要榮耀我」使魯看到了希望,《聖經》成為他的精神食糧。
7.「星期五」對於魯濱孫來講是一個最忠實、最可愛、最誠懇的僕人,他聰明,又勤勞,對魯濱孫忠心耿耿,具有心地善良,尊敬老人等美好品德,性格中也不乏天真、活潑的元素。
8.它的結局是開放形的結局,給讀者留下很大的想像空間,魯濱孫說他以後還有更驚人的遭遇,留待將來記述,給人一種充滿期待,意猶未盡之感,留下懸念,吸引讀者。
E. 魯濱遜漂流記 閱讀答案
一、填空題
1.《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是英國作家________。
2.他在一座無人荒島上生活多年後,收得一土人為奴,取名「________」,後來,這一土人成為他的忠實的僕人和朋友。小說中描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書的精華。在島上生活28年後,因幫助一個船長制服叛變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國,他在成為巨富後派人到島上繼續墾荒,他的名字叫________,這部作品叫《________》。
3.《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成功的_________小說,小說主人公魯濱遜也因此成為歐洲文學史上的一個著名的文學形象。魯濱遜,他敢於冒險,勇於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他的名字,已經成為家的代名詞和千千萬萬讀者心目中的英雄。
4.魯濱遜在荒島上生活了__________年,高度濃縮地體現著人的本質和人類進步的歷程,他成了一位獨自創造文明的英雄。
5.魯濱遜在__________買了一塊庄園,曾在那兒。過了四年安穩的庄園主生活。
6.在荒島上,魯濱遜剛開始主要的食物是__________,由於擔心彈葯用完,他就把他們捉住飼養起來。
7.偶然機會,魯濱遜抖裝飼料的袋子,過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長出了__________苗和__________苗。
8.魯濱遜在島上捉到一隻鸚鵡,給它起名叫__________。
9.魯濱遜在島上種糧的第一年收獲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他把這些糧食碾碎放進自己燒制的瓦罐中烤成__________。
10.魯濱遜在島上還用__________製作了一把傘。
11.魯濱遜用近__________年的時間造了一隻獨木船,還挖了一條__________尺的運河,把船運到了半里外的小河裡。
12.救了「星期五」,魯濱遜知道在另一個島上住著十五個__________人,是海船失事後逃上去的。
13.《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是________國小說家________,他是該國文學史上第一個重要的小說家,有__________的美譽,他的文章影響了後來期刊文章和報紙的發展。
14.《魯濱遜漂流記》是以第__________人稱寫的長篇小說。
15.魯濱遜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__________,不料卻遇到了可怕的風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16.魯濱遜第二次出海是去__________經商,這一次他成功了。
17.魯濱遜第三次出航極為不幸,他們遇到了________,被俘虜,變成了奴隸,逃出後抵達巴西,在那裡獨自經營一個________,生活過得很順遂。
18.魯濱遜第四次航行是去__________,遭遇颶風,一連十二天。當行駛到__________洲一個島嶼附近時,船突然觸礁,遂遭滅頂之災。
19.魯濱遜有一包錢幣,約值________金鎊。可對於島上的生活來說,它們卻是________,都已經發霉了。
20.魯濱遜來到島上第________年的________月,突然發現島上出現了一群?________。兩年後,他救下一個俘虜,那天是________,因此,這個俘虜名叫?________,他成了魯濱遜的僕人。
21.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魯濱遜帶著僕人乘船離開海島,他一共在島上生活了__________年。
22.魯濱遜認為荒島上可分兩季:和。
23.魯濱遜流落的荒島叫什麼島?。
24.我第一夜在哪裡睡覺?。
二、簡答題
1.英國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魯濱遜漂流記》。請你用簡潔的語言寫出這部小說的內容提要(80字左右)。
2.《魯濱遜漂流記》中寫魯濱孫十二次到那條大船上,把可能有用的東西都搬到住處後,感到暫時的棲身之處不宜久住,要找一個新的住所。他認為新住所要符合四個條件,這四個條件是
3.寫出魯濱遜在荒島上救人的一個故事名稱。(自擬)(6個字以內)
4.他剛剛到島上時思考了哪些問題?
5.魯濱遜是如何到達孤島的?
6.魯濱遜是如何計算日月的?
7.魯濱遜寫的「利害差異表」有何意義?
8.魯賓遜在乎道上遇到哪些困難?又是怎樣解決?
9.如果讓你選課文中的一句話作為座右銘,你會選哪一句?為什麼?
座右銘;
理由:
10.請向你的朋友推薦名著《魯濱遜漂流記》,並說說推薦的理由。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笛福2、星期五、魯濱遜在荒島上的經歷魯濱遜魯濱遜漂流記3、現實主義冒險家4、28年5.巴西6.野山羊7.稻;麥8.波兒9.兩斗大米;兩斗大麥;麵包10.羊皮11.兩;六12.西班牙13.英;笛福;英國小說和報刊文學之父?14.一15.倫敦16.非洲17.土耳其海盜種植園l8.販運黑奴;南美l9.36;倒霉而無用的東西20.23;l2;野人;星期五;星期五21.1686;12;19;2822.旱季和雨季23.絕望島24.樹上
二、簡答題
1.答案示例:《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寫魯濱遜離家三次航海的經歷,在巴西買了種植園;第二部分是小說的主體,寫魯濱遜在荒島上的經歷;第三部分敘述他從荒島回來以後的事情,主要經歷是由陸路從葡萄牙回英國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2.答案示例:要有益於身體健康(或:地勢要高),要有淡水要能避免在烈日里曝曬;要能抵禦野獸的襲擊(或:要安全);要能望見大海(意思對即可)
3.搭救「星期五」、「智救落難船長」
4.⑴生存問題⑵物質問題⑶精神問題
5.在第四次出海經商時,船在途中遇到風暴觸礁,只有魯濱遜倖存,漂流到孤島上。
6.在一個方柱的四邊,每天用刀刻一個凹口,每七天刻一個長一倍的凹口,每一月刻一個再長一倍的凹口。就這樣有了一個日歷,可以計算日月了。
7.把種種可能都分析出來,無論是出於消極還是積極,這使得他能夠冷靜下來,從只會空想的日子裡解脫了出來,學會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從而勇敢地去面對現實,去改善現狀。
8.沒有吃的,通過打獵、養殖家禽和種植莊稼解決;沒有住所,就建造木屋擋風遮雨還保障了安全;還有疾病和地震,最大的危險是食人的野人,另外精神的孤獨痛苦最難以忍受,他寫日記讀聖經,還收留了星期五。
9.我無意祈求上帝把我從這荒島上拯救出去,我連想都沒有這樣想過。與靈魂獲救相比,肉體的獲救實在無足輕重。在這里,我說了這些話,目的是想讓讀者明白:一個人如果真的世事通明,就一定會認識到,真正的幸福不是被上帝從患難中拯救出來,而是從罪惡中拯救出來。
10.理由一:《魯濱遜漂流記》讓我懂得了在遭遇困境時,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念,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要堅強地活下去。
理由二:這部小說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魯濱遜這個人物。他敢於冒險.於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島,也絕不氣餒。在荒無人煙、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條件的小島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許許多多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活了下來。
F. 魯濱遜漂流記閱讀答案
1.認為前途暗淡沮喪無聊;與不幸喪命人比,還有生命,還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燃起了對生活的信心。
2.想其他求生的辦法:開掘荒島上的資源。
3.憂慮,這是他想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客觀上利用這些條件,就能活下去。
4.這是一種精神食糧,有了它就有了生活的希望和信心,身處逆境的人們就需要點燃生活的信心,以此戰勝困難。
5.提示:在什麼情況下都應做理性的思考,事物都有正反兩方面,逆境中應多看事物的光明一面。
G. 《魯濱遜漂流記》最全閱讀測試題及答案
一直到第28個年頭一艘英國船來到該島附近,魯濱遜幫助船長制服了叛亂的水手,才返回英國。這時他父母雙亡,魯濱遜收回他巴西庄園的全部受益,並把一部分贈給那些幫助過他的人們。
H. 名著閱讀直通車魯濱遜漂流記答案
號上)
第一部分:綜合呈現
【作品概述】
《魯濱遜漂流記》講述了出身於商人之家的魯濱孫冒險出海航行,被海浪拋到一座荒無人煙的海島,在那裡堅強地度過了28年孤獨時光的故事。這部小說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寫魯濱孫離家三次航海的經歷,在巴西買了種植園;第二部分是小說的主體,寫魯濱孫在荒島上的經歷;第三部分敘述他從荒島回來以後的事情,主要經歷是由陸路從葡萄牙回英國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史上不朽的名著。小說雖是虛構的故事,但對魯濱孫荒島生活的描寫逼真而自然,表現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藝術表現力。此外,小說通篇採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情節完全通過人物的自白串聯起來,語言明白曉暢,樸素生動。
【作者簡介】
丹尼爾?笛福(1660—1731),生於英國,是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也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個重要的小說家,有「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的美稱。其小說作品有《辛格頓船長》《摩爾·弗蘭德斯》《傑克上校》《大疫年日記》《羅克查娜》《一個騎士的回憶》等。其中《魯濱孫漂流記》、《摩爾·弗蘭德斯》等對英國及歐洲小說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主要情節展示】
1.做獨木舟
魯濱孫在島上種植大麥和稻子,自製木臼、木杵、篩子,加工麵粉,烘出了粗糙的麵包。他捕捉並馴養野山羊,讓其繁殖。他還製作陶器等等。他靠自力更生,生活中的必需品已是應有盡有。雖然這樣,魯濱孫一直沒有放棄尋找離開孤島的辦法。生活到第六年,他砍倒一棵大樹,花了五六個月的時間做成了一隻獨木舟,但船實在太重,無法拖下海去,只好前功盡棄。他又用兩年時間挖了一條6尺寬的運河,以便把船放在半英里外的小河裡去,並重新另造一隻小的獨木舟,他駕著這只木船,像一個國王一樣繞島視察,心中充滿了自豪感。
2.製作瓦罐瓦鍋
魯濱孫在荒島上逐漸開始經營農業和畜牧業,並獲得了很大成功。第一年打下兩斗稻穀、兩斗大麥。要加工糧食,製造麵粉等工作,就需要盛裝的容器。魯濱孫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尋找陶土、製作陶胚,最後晾曬出堅硬的陶器,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陶器經過火之後變得更加的堅硬,於是魯濱孫用火燒制出瓦罐瓦鍋等炊器,使自己吃上了麵包。
3.搭救野人「星期五」
魯濱孫在島上生活到23年的時候,島上來了一群食人肉的野人。魯濱遜決心保衛自己的領地。他拿起槍潛伏在附近。突然一個俘虜掙脫了繩子向他這邊跑來,後邊追來幾名野蠻人,魯濱遜開槍打死了那些追趕的野蠻人,救了這個俘虜。魯濱孫救下那個野人的日子是星期五,所以把被救的野人取名為「星期五」。此後,魯濱孫讓「星期五」皈依基督教,學說英語,以便和他交談。「星期五」成了魯濱孫忠實的僕人和朋友。接著,魯濱孫帶著「星期五」救出了一個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親。
4.救落難船長
一條在荒島附近海面上經過的英國商船起了內訌。船上的暴徒劫持了船長和大副,駕了一隻小艇,朝魯濱遜的小島開來.他們准備把船長和大副扔到荒島上,然後把商船開走。魯濱遜和星期五一同打死和打散了暴徒,營救了船長和大副,幫他們奪回了商船。
5.記日記
在荒島上,魯濱孫為了打發時間,他決定把自己的經歷記錄下來。他把當前的好處和壞處加以比較,按照商業薄記上「借方」和「貸方」的格式,把當前的幸運與不幸,好處和壞處公正的排列下來,從而達到自勉自慰的目的。
6.捧讀《聖經》
在魯濱孫身患瘧疾,心煩意亂之時,他找到了救治靈魂的葯物,在用煙葉浸甘蔗酒治病的同時,他捧讀《聖經》,向上帝祈禱,由此他的內心得到很多安慰,健康和體力也得到恢復。
7.魯濱孫給荒島取名
魯濱遜剛到島上時,看到島上一片凄涼,渺無人煙,感到沒有活下來的希望,給荒島取名「絕望島」。
8.計算時間
魯濱孫在孤島上孤獨而憂郁,他決定把島上的經歷按照時間順序從頭至尾記錄下來,但是沒有筆、紙、墨水。於是他在大柱子上刻上一句句子:「我於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在此上岸」,然後在柱子四邊每天刻一個凹口,每七天刻一個長一倍的,每一個月刻一個再長一倍的,這樣,他就有一個自製的日歷,可以計算日月了。
【主要人物形象、性格分析】
1.魯濱孫
他是一個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的冒險家,又是一個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實幹家,也是一個要求個性自由、艱苦創業、追求財富的具有積極進取精神的新興資產者的英雄。他自己搭建房屋,嘗試著打獵、種穀子、馴養山羊、曬野葡萄乾,自己摸索著做桌椅、做陶器,用圍巾篩面做麵包,還搭救並訓練了一個野人「星期五」,使他成為自己的忠實奴僕。就這樣,他在荒島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王國」。 敢於冒險,勇於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面對人生困境,魯濱孫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
2.「星期五」
魯濱孫救起的土人,是魯濱孫忠實的僕人和朋友。「星期五」是魯濱孫的僕人,他對主人情意真誠、熱切、忠心。對自己的部族也十分熱愛;對自己的父親也孝心十足。他聰明、勇敢、勤勞,並且十分的賦有智慧。這一點可以從他學習東西的能力來表現出來。他是一個出色的造船者,也是一個十分出色的水手。他還特別的力大無窮。同時,他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男子漢,被魯濱孫所救之後,為報答他的救命之恩,毅然決定做魯濱孫的僕人。所以,在這里,我們還可以說他是一為堂堂正正的男子漢!
【名著主題闡釋】
在這部作品中,作者熱情洋溢地贊頌了魯濱孫不畏困難的頑強意志和堅韌不拔的實干精神。魯濱孫的故事頌揚了勞動,頌揚了人與自然的斗爭精神,它告訴我們:只要有志氣,有毅力,勇於創造,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業。
本書歌頌了勞動,贊揚了與大自然進行斗爭的精神。它表現了強烈的資產階級進取精神和啟蒙意識。作者用生動逼真的細節把虛構的情景寫得使人如同身臨其境,使故事具有強烈的真實感。這種勇於進取的冒險精神,表現了當時新興的資產階級不滿足於現狀,要開拓世界、佔有世界的慾望。
第二部分:2010年中考這樣考
1.(浙江杭州)文學常識填空。
一個人如果能像英國作家________筆下的魯濱孫那樣在困境中積極主動、保持尊嚴地活著,就不僅值得,而且是足以自豪的。
2.(貴州安順)寫一段話介紹《水滸傳》、《魯濱孫漂流記》、《繁星· 春水》中的其中一部,要求至少用到以下備選詞語中的兩個。
備選詞語:大氣磅礴 清純自然 曲折跌宕 生動逼真 栩栩如生情真意切 行雲流水 百折不撓
3.(福建龍岩)請寫出保爾·柯察金和魯濱孫共同的優點。
4.(福建廈門)閱讀名著,品讀五味人生。你閱讀的名著中有許多或足智多謀或敢於斗爭或勇於冒險或堅強剛毅的人物形象,任選以下一部名著,寫出其中一位具有以上某種性格特點的人物及其相關的故事情節。(要求:情節介紹不少於30字)
推薦名著:《水滸》《西遊記》《魯濱孫漂流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第三部分:2011年將這樣考
1.基礎知識填空:《魯濱孫漂流記》是 國小說家 的作品。小說通篇採用第 人稱的敘述方式,情節完全通過人物的自白串聯起來。
2.寫出魯濱孫在荒島上救人的兩個情節。
3.閱讀下面片段,回答:
我對於這個計劃非常滿意,再也不去研究一下它是否可以實行。其實我並不是沒想到過下水的困難,不過我對於自己的懷疑總是用這種愚蠢的答案擋回去:「讓我先把它做成了再說;做成之後,我敢保一定可以想出個什麼辦法來解決它。」這是一個最荒謬的辦法;但是我心裡已經著了迷,便不顧一切地去進行工作。
(1)文段所說的「計劃」指的是 這一情節。
(2)「做成之後,我敢保一定可以想出個什麼辦法來解決它」,主人公「做成之後」,遇到了 的困難。 4.閱讀感動中國2009年度人物翟墨的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2007年1月6日,翟墨從中國日照啟航,經過兩年半的時間,航行二萬八千三百海里,完成中國首次無動力帆船環球航海。在印度洋中經歷五天五夜的狂風暴雨;連續120個小時手不離舵到虛脫的邊緣;在航行中非法闖入了軍事禁區被英國皇家海軍突擊隊員押向小島;被海盜跟蹤三四個小時…… 翟墨用力量、意志和智慧與風浪搏擊,戰勝了死神和孤獨。
(1)翟墨克服千辛萬苦最終完成環球航行的壯舉。有這樣一位人物:他雄心勃勃,舍棄安逸舒適的平庸生活出海遠航。第一次出海他幾乎淹死。第二次出海,又被海盜擄去,第三次出航,結果滯留海島。這部名著就是 國作家 的作品 《 》。該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一個 的人。
(2)仿照感動中國組委會頒給翟墨的頒獎詞,請你為魯濱孫擬寫一則頒獎詞。
示例:古老船隊的風帆落下太久,人們已經忘記了大海的模樣。六百年後,他眺望先輩的方向,直掛雲帆,向西方出發,從東方歸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達成夢想——到海上去!一個人,一張帆,他比我們走得都遠!
(3)請你寫出所讀文學名著中有關出海航行的幾個人物。
第四部分:參考答案
【2010中考這樣考答案】
1.笛福(丹尼爾·笛福)
2.示例:《魯濱孫漂流記》故事情節曲折跌宕,敘事的語言通俗易懂,為廣大讀者展現了一位堅忍剛強、聰明機智、百折不撓、富於進取、開拓創新的冒險者形象,是一部雅俗共賞的好作品。
3.有遠大目標(理想);能持之以恆;有頑強拼搏精神。
4.示例一:魯濱孫,勇於冒險。他雖出身體面家庭,但厭惡平庸的生活,不顧父母的意旨和勸告,數次私逃出海,過冒險生活;示例二:魯濱孫,堅毅剛強。魯濱孫流落荒島28年,但永不言棄。為了獲得穩定的食物來源,嘗試播種大麥和水稻。雖然第一次失敗了,但他鍥而不舍,總結經驗,終於成功;示例三:魯濱孫流落荒島,在被救助無望的情況下,對自己的生存狀況進行了冷靜分析,克服了孤獨及食物來源缺乏等困難,改善生存條件自救。
【2011年將這樣考參考答案】
1.英 丹尼爾·笛福(或笛福) 一( 書村網 www.mcqyy.com )
2.搭救「星期五」 智救落難船長
3.(1)製作獨木舟(2)船太重、離海遠
4.(1)英 丹尼爾·笛福(或笛福) 《魯濱孫漂流記》 追求個性自由、勇敢冒險、意志品質堅強、生存信念執著、務實肯干、艱苦創業、具有積極進取精神(2)示例:出身富貴,心繫大海。在無人的荒島經歷苦難,忍受孤獨,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優者勝,劣者汰。他是自己的主宰!他是我們每個人的英雄!(3)格列佛、魯濱孫、阿龍納斯、尼摩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