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閱讀推薦 > 小說閱讀牧笛

小說閱讀牧笛

發布時間:2021-09-14 23:01:08

❶ 張牧笛《走走停停》全文....

這是張牧笛的長篇小說,是一本叢書。
目前只有看看書了
真的沒有啊~~~

❷ 張牧笛共出版了幾本書

詩集《看不見的風在吹》、散文集《像南瓜,默默成長》、長篇小說《走走停停》已經由中國少年新聞出版總社出版發行。《夏日終年——我的初三日記》已出版。

❸ 張牧笛的主要作品

《看不見的風在吹》
《似曾相識的感覺》
《有點微微的疼,就像蝴蝶在發芽》
《站在不同的方向相互打量》
《也會相遇、相愛、從時間的秘道飛奔而逃》
《落腳在遙遠的過去或者未來 ……》 《我用自己的方式愛你》
站在陌生的新校園中,我還是不敢太相信,我已經是個中學生了。匆匆的時光中,成長總是快得讓你措手不及。曾以為畢業是件遙遙無期的事情,轉眼間,小學那扇古樸的朱紅色的大門卻已經在我身後輕輕地關上了。曾經的好友已經各奔東西,我們只有在曾經共有過的故事中或者滾燙的電話煲里尋找著一份美麗的默契,不過,我們都知道,友誼飛舞過的地方,依然保存著我們對童年的真誠的守望。
站在陌生的新校園中,發現,這里其實也散發著很多我所熟悉的氣息。比如,潔凈的玻璃窗,目光睿智深遠的中外名人的掛像,抑揚頓挫的讀書聲,光榮榜上那些燦爛的笑臉,偶爾一兩句的「課桌文學」,還有,學哥學姐身上所表露出的青春的活力和張狂。熟悉是因為,我已經在書香四溢的象牙塔里生活了六年,並且還要一直生活下去,這里是夢想啟程的地方,這里聚積著花季的美麗,這里沉澱著太多的對人生最初的感悟和情感的初體驗。校園是個安靜而神聖的地方,是個純潔而簡單的地方,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日復一日的學習生涯多少也有些單調,但正如蘇東坡所說:「人間有味是清歡。」靜如止水的淡然是一種更具內涵的深刻。雖說有時迷惘,有時歡愉,有時引吭高歌,有時默默地流淚,但時間久了,你會發現,隨風而去的總是那些膚淺的煩惱,長留在心裡的卻是經過風雨洗禮後更加澄澈透明的雋永。
……
《我看「新概念」》
讀了不少新概念的文章,每一次都是,在閱讀時對小作者的文字功底佩服得五體投地,自愧弗如,過不了幾天,便全然忘了,即使被人問起,也只能吱吱唔唔地說,不錯,不錯。至於如何不錯,卻是怎麼也講不出來了。面對著厚厚的一本新概念作文選,我不禁有些茫然。
不可否認,新概念的寫手們無一不具有著很強的寫作實力,無論是筆法的運用,還是情節的鋪墊或者是段落之間的過渡,都是那麼自然而圓潤。但是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麼。雖然他們都在追求深刻,但追求中一旦加入了刻意的成分,便會使整體文章都顯得造作起來。況且,即使他們的思想已經超越了他們的年齡,也只能說是一種成熟而已。深刻是需要積累的,是需要沉澱的,是需要時間的,甚至是需要苦難的磨練的,絕不可以拔苗助長,為賦新詞強裝深刻。偽裝出來的深刻恰恰是一種更加明顯的膚淺。
……
《夏日終年》
內容簡介
起初,記下這些文字,是因為寂寞。於是選擇了這樣的方式安慰自己,迴避那些尖銳的令人難過的細節和段落,迴避那些沉澱在漫長歲月里的頹傷的情緒和木然的眼神。每一次的考試,我都感覺像是在穿越一座沒有邊緣的森林,那些我叫不上名字的植物,傷害著我的手腳,但我停不下來。
我只有一直一直地向前走著。在初三那些暗淡的日子裡,祈求著能被所謂的光芒擊中,從此世界變成另一種模樣。那時候的寂寞,並不是友誼的缺失,或是偶爾的無事可做,而是像安妮寶貝所說的,是精神強度較弱者面對較強者對流露出的困惑和恐慌。
每當寂寞的時候,我就埋下頭來寫字,靜靜地聽我們成長的聲音。那聲音,好像風吹動高大的落葉松,嘩啦啦,嘩啦啦。
那一瞬間,所有寂寞生出影子,都開滿了毛茸茸的花朵。並不特別美麗,卻是我們三年來相親相愛地走過的憑證。
生命像一條平靜清澈的河流,帶著瑣碎的愛和思想,緩緩流過,一去不返。
目錄信息
黃昏的窗前,一朵野菊花開了
秋涼時分遇見你
太陽,是放丟的一隻風箏
一個人的玻璃屋
某年,某月,這些,那些
一場雪,又一場雪
手絹上的花田
一顆微笑的橘子樹
誰是我憂傷的顏色
如何相信,如何遺忘
就這樣長大
還是會寂寞
同學錄
安然去新加坡前我們寫給對方的信
張牧笛寫作事記
《如煙》
《如煙》這是張牧笛用心撰寫的日記體長篇散文,記載了張牧笛高二一年的生活點滴。優美的內心景緻與花季生活情景充滿了美好的氣息,見證了當代校園才女多彩的生活和思想履跡。其中亦不乏小資元素。文字優美,輕盈簡潔,以至於隨處翻開都輕松可讀。通讀全書,讀者必將遭受單純、多彩氛圍的長久浸染。 《走走停停》
《走走停停》是牧笛十五歲時創作的第一部半自傳體長篇小說。小說用詩化的語言描寫了以史青橙為代表的幾個花季少年的初中校園生活,細膩地記錄了少男少女由少不經事而逐漸明白人生的成長歷程。純真的夢想,青澀的情感,簡約的快樂,真摯的友誼……字里行間,流動著一種舒暢、美好、溫暖的力量,像是童話在陽光里緩緩撐開。故事圍繞著青橙的生活展開,塑造了一組鮮活有力的人物形象——古典內斂的唐西冽、現代活潑的黃卡卡、優秀沉默的秦桑末、成熟穩重的王子(筆名)、溫柔細膩的蓓姐……他們經歷了自身的成長,也見證了彼此多姿多彩的青春,不張揚卻很深情。

❹ 張牧笛出了哪些書詳細

《走走停停》(長篇小說) 散文集《像南瓜,默默成長》。《夏日終年——我的初三日記》 長篇日記體隨筆《如煙》

❺ 求張牧笛的小說《走走停停》的下載地址

http://b.faloo.com/p/19492/19.html
看看吧,我也挺喜歡張牧笛的哈!看過這個網站的!
看她的書也很好看的!!
你也去看看吧!

❻ 張牧笛《看不見得風在吹》

新浪讀書,別的讀書網站都能看。要不在當當網好像也能免費讀,其實你還不如買一本,在網上買又不貴。

❼ 張牧笛的作品有哪些

張牧笛(1991.10— )女,滿族,天津作協最年輕的會員,在天津二中就讀高三。2010年6月獲批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她從12歲起開始寫作,至今已在《兒童文學》、《少年文藝》、《美文》、《中華少年寫作精選》、《中學生》、《詩選刊》、《讀友》、《意林》等報刊.發表散文、詩歌、小說等作品60餘萬字,在全國性的徵文賽事中獲特等獎、一等獎40餘次,被稱為90後最具實力的小作家之一。

目錄

履歷
寫作記事及出書情況2004年7月
2005年2月
2005年4月
2005年7月
2005年8月
2005年11月
2005年12月
2006年1月
2006年2月3月
2006年4月
2006年5月
2006年7月
2006年8月
2006年9月
2006年11月
2006年12月
2007年1月
2007年3月
2007年4月
2007年5月6月
2007年7月
2007年8月
2010年7月
詩歌作品
散文選萃
《走走停停》內容簡介
《夏日終年》內容簡介
目錄信息
書摘
《如煙》內容簡介
書摘
履歷
寫作記事及出書情況 2004年7月
2005年2月
2005年4月
2005年7月
2005年8月
2005年11月
2005年12月
2006年1月
2006年2月3月
2006年4月
2006年5月
2006年7月
2006年8月
2006年9月
2006年11月
2006年12月
2007年1月
2007年3月
2007年4月
2007年5月6月
2007年7月
2007年8月
2010年7月
詩歌作品
散文選萃
《走走停停》 內容簡介
《夏日終年》 內容簡介
目錄信息
書摘
《如煙》 內容簡介
書摘
展開 編輯本段履歷
2005年,同時獲得第三屆葉聖陶杯「全國十佳中學生小作家」和第五屆雨花獎「全國十佳文學少年」稱號。 2005年——2007年詩歌三次入選兒童文學「文學佳作」欄目,並獲首屆中國小作家杯兒童文學獎金獎和中國兒童詩「崇文獎」。
2006年5月作為學生代表到日本學訪。 2006年8月長篇校園小說《走走停停》在首屆「金葵花」全國文學社團評比活動中獲評委會特別獎。 2007年5月在央視「少兒頻道」與鞠萍對談。 2007年8月《兒童文學》刊發了近萬字的報告文學《笛聲悠揚,如花綻放——記詩心少女張牧笛》。 現在讀中央戲劇學院
編輯本段寫作記事及出書情況
2004年7月
1.散文《鉤魚》獲得第二屆「梁斌文學獎」全國大中小學生徵文大賽一等獎。 牧笛18歲寫真
2散文《愛的懷念》獲第五屆世界華人小學生作文大賽一等獎。 3.散文《橙橙》獲第二屆全國「小作家杯」中小學生作文大賽特等獎。
2005年2月
1.《你說我是一朵黎明的花》(組詩)刊登在兒童文學「文學佳作」欄。 2.《多好啊,太陽每天都從我窗邊升起》刊登在上海《少年文藝》。
2005年4月
1.閱讀筆記《感動,飛過青春的天》獲2005年全國青少年讀書徵文大賽特等獎。 2.散文《英雄淚》獲第二屆全國少年之星創新作文大賽一等獎。
2005年7月
1.詩稿《我是一個愛寫詩的孩子》獲第六屆「中國少年作家杯」個人作品集類最高獎。 2.獲得第三屆「全國十佳中學生小作家」稱號。 3.《你說我是一朵黎明的花》(組詩)獲首屆中國「小作家杯」兒童文學獎金獎。 4.散文《我家門前那條路》獲第五屆「新作文杯放膽作文大賽」初中組一等獎。 5.《今晚報》專題報道——《一個愛寫詩的孩子》。 6.被保送市重點中學——天慈中學。
2005年8月
在《文藝報》和老詩人雁翼同寫紀念反法西斯勝利六十周年的詩歌——《遠方有戰爭》。 2005年9月在《新作文》刊登了詩歌專輯。
2005年11月
獲第五屆雨花杯「全國十佳文學少年」稱號。 2.被所在學校天津天慈中學授予「特殊貢獻獎」,校長親自頒發了證書。 3.被《東方少年》的「小作家驛站」欄目專欄介紹。
2005年12月
1.詩歌《人不長大該多好》被選入了《感動中國孩子的一百首童詩》一書。 2.詩歌《你說我是一朵黎明的花》入選灕江出版社的《2005中國年度初中生優秀作文》。 3. 散文《我家門前那條路》入選灕江出版社的《2005中國年度初中生優秀作文》。
2006年1月
1. 被《中華少年寫作精選》聘為全國中學生文學拉力賽評委。 2. 被《全國優秀作文選》專欄報道。 3. 在《新作文》開設「牧笛·碟語」專欄。
2006年2月3月
1.《合唱》(組詩)刊登在《兒童文學》的「文學佳作」欄目。 2.擔任《天津中學生》文學創作部學生部長。 2006年3月 組詩《在閱讀中和詩心一起舞蹈》獲第十屆雨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初中組第一名。
2006年4月
1應邀到洛陽參加由《兒童文學》雜志社和洛陽市文聯聯合舉辦的首屆「東華杯」詩歌論壇,並在會上發言。 2.《中華少年寫作精選》推出封面故事《陽光女孩兒張牧笛》。 3.兒歌《童話》獲全國「新兒歌、新童謠」大賽中學組金獎。
2006年5月
1. 五四青年節,被評為全校十名優秀學生之一。 2. 代表學校到日本訪學一周。 3. 《少年月刊》刊發了報告文學《你說我是一朵黎明的花——記「全國十佳文學少年張牧笛》。
2006年7月
1.散文集《像南瓜,默默成長》獲第七屆「中國少年作家杯」個人作品集類最高獎項。 2.散文《像南瓜,默默成長》獲第五屆「新作文杯放膽作文大賽」初中組一等獎。 3《新作文》刊登《最為珍貴的秘密——張牧笛訪談》
2006年8月
1.首部長篇小說《你我的青春走走停停》在首屆「金葵花」全國文學社團評比活動中獲得評委會特別獎。 2.接受中央電視台教育頻道采訪。 3.接受天津電台「百姓故事」的采訪。
2006年9月
1.《天津中學生》刊發了報道《文學陽光照亮青春之路——采訪張牧笛》。 2.《同學少年》刊發了報道《你說我是一朵黎明的花——記「全國十佳文學少年張牧笛》。
2006年11月
1. 散文《美麗的人生》在第三屆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大賽中獲中學組金獎。 2. 《冬天的童話》(組詩)入選兒童文學的「文學佳作欄」 3. 在《文學少年》刊登專欄。
2006年12月
1. 散文《裙帶飄飄的童年》入選灕江出版社的《2006中國年度初中生優秀作文》。 2. 詩歌《荷馬墓上的玫瑰》入選《2006中國年度初中生優秀作文》。 3. 散文《憂傷的過往》刊登在12期《兒童文學》
2007年1月
1. 在北京《中學生》雜志開設「閱讀」專欄。 2. 散文《滾滾紅塵有真愛》在2006年度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中獲初中組一等獎。
2007年3月
1. 江蘇《少年文藝》在「泛90後」欄目登發了「張牧笛作品小輯」。 2. 詩歌《老師,我如何寫一首小詩給你》(外一首)刊登在上海《少年文藝》。
2007年4月
1. 江蘇教育出版社的《同學》雜志刊登了由遼寧兒童文學作家周蓮珊寫的報告文學——《陽光少女張牧笛》 2. 散文《憂傷的過往》被《意林》轉載。 3. 《中國少年報》在頭版刊登了專訪《教室朝南,風輕雲淡——QQ采訪張牧笛》。 4. 《教室朝南,風輕雲淡》等五首詩歌入選《青春校園詩》一書.
2007年5月6月
接受央視少兒頻道「成長在線」欄目專訪,並於5月19日到央視演播廳與鞠萍姐姐對談。 2007年6月 1. 組詩《風中,輕輕飄來的南瓜燈》獲得「新作文杯放膽作文大賽」一等獎。 2. 散文《堆砌的時光》刊登在《布老虎青春文學》。
2007年7月
1. 詩歌《樹與陽光》(外一首)獲得中國兒童詩「崇文獎」。 2. 散文和詩歌入選《中國當代兒童文學作家優秀作品集》。
2007年8月
1.《兒童文學》刊登了譚旭東老師采寫的報告文學《笛聲悠揚,如花綻放》。 2. 完成三萬字的校園小說《夢里,有誰的夢》。 3. 接受《中國校園文學》和天津《每日新報》的采訪。 詩集《看不見的風在吹》、散文集《像南瓜,默默成長》、長篇小說《走走停停》已經由中國少年新聞出版總社出版發行。《夏日終年——我的初三日記》已出版。2010年7月
2010年7月
長篇日記體隨筆《如煙》出版。 1991年10月,張牧笛出生在天津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爸爸媽媽都是理工科畢業,平時酷愛讀書。滿滿七個書櫃的書籍,使這個原本普通的家庭,彌漫著濃濃的書香和古樸安靜的氣息。 【獲獎理由】 她能從生活中真正發現屬於自己的文字,清純,靈動,優美,明麗,不故作高深,不強布愁雲,不做成熟狀,快樂則快樂,思考則思考,那富有詩意的言語放射出陽光,給成長的歲月鍍上了絢爛多彩的青春光環,開創了一代中學生純正的文風。 大賽評委會
編輯本段詩歌作品
《看不見的風在吹》 《似曾相識的感覺》 《有點微微的疼,就像蝴蝶在發芽》 《站在不同的方向相互打量》 《也會相遇、相愛、從時間的秘道飛奔而逃》 《落腳在遙遠的過去或者未來 ……》
編輯本段散文選萃
我用自己的方式愛你 站在陌生的新校園中,我還是不敢太相信,我已經是個中學生了。匆匆的時光中,成長總是快得讓你措手不及。曾以為畢業是件遙遙無期的事情,轉眼間,小學那扇古樸的朱紅色的大門卻已經在我身後輕輕地關上了。曾經的好友已經各奔東西,我們只有在曾經共有過的故事中或者滾燙的電話煲里尋找著一份美麗的默契,不過,我們都知道,友誼飛舞過的地方,依然保存著我們對童年的真誠的守望。 站在陌生的新校園中,發現,這里其實也散發著很多我所熟悉的氣息。比如,潔凈的玻璃窗,目光睿智深遠的中外名人的掛像,抑揚頓挫的讀書聲,光榮榜上那些燦爛的笑臉,偶爾一兩句的「課桌文學」,還有,學哥學姐身上所表露出的青春的活力和張狂。熟悉是因為,我已經在書香四溢的象牙塔里生活了六年,並且還要一直生活下去,這里是夢想啟程的地方,這里聚積著花季的美麗,這里沉澱著太多的對人生最初的感悟和情感的初體驗。校園是個安靜而神聖的地方,是個純潔而簡單的地方,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日復一日的學習生涯多少也有些單調,但正如蘇東坡所說:「人間有味是清歡。」靜如止水的淡然是一種更具內涵的深刻。雖說有時迷惘,有時歡愉,有時引吭高歌,有時默默地流淚,但時間久了,你會發現,隨風而去的總是那些膚淺的煩惱,長留在心裡的卻是經過風雨洗禮後更加澄澈透明的雋永。 …… 我看「新概念」 讀了不少新概念的文章,每一次都是,在閱讀時對小作者的文字功底佩服得五體投地,自愧弗如,過不了幾天,便全然忘了,即使被人問起,也只能吱吱唔唔地說,不錯,不錯。至於如何不錯,卻是怎麼也講不出來了。面對著厚厚的一本新概念作文選,我不禁有些茫然。 不可否認,新概念的寫手們無一不具有著很強的寫作實力,無論是筆法的運用,還是情節的鋪墊或者是段落之間的過渡,都是那麼自然而圓潤。但是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麼。雖然他們都在追求深刻,但追求中一旦加入了刻意的成分,便會使整體文章都顯得造作起來。況且,即使他們的思想已經超越了他們的年齡,也只能說是一種成熟而已。深刻是需要積累的,是需要沉澱的,是需要時間的,甚至是需要苦難的磨練的,絕不可以拔苗助長,為賦新詞強裝深刻。偽裝出來的深刻恰恰是一種更加明顯的膚淺。 ……
編輯本段《走走停停》
內容簡介
《走走停停》是牧笛十五歲時創作的第一部半自傳體長篇小說。小說用詩化的語言描寫了以青橙為代表的幾個花季少年的初中校園生活。純真的夢想,青澀的情感,簡約的快樂,真摯的友誼……字里行間,流動著一種舒暢、美好、溫暖的力量,像是童話在陽光里緩緩撐開。故事圍繞著青橙的生活展開,塑造了一組鮮活有力的人物形象——古典內斂的西冽、現代活潑的卡卡、優秀沉默的桑末、成熟穩重的王子、溫柔細膩的蓓姐……他們經歷了自身的成長,也見證了彼此多姿多彩的青春,不張揚卻很深情。
編輯本段《夏日終年》
內容簡介
起初,記下這些文字,是因為寂寞。 《夏日終年》封面
於是選擇了這樣的方式安慰自己,迴避那些尖銳的令人難過的細節和段落,迴避那些沉澱在漫長歲月里的頹傷的情緒和木然的眼神。每一次的考試,我都感覺像是在穿越一座沒有邊緣的森林,那些我叫不上名字的植物,傷害著我的手腳,但我停不下來。 我只有一直一直地向前走著。在初三那些暗淡的日子裡,祈求著能被所謂的光芒擊中,從此世界變成另一種模樣。那時候的寂寞,並不是友誼的缺失,或是偶爾的無事可做,而是像安妮寶貝所說的,是精神強度較弱者面對較強者對流露出的困惑和恐慌。 每當寂寞的時候,我就埋下頭來寫字,靜靜地聽我們成長的聲音。那聲音,好像風吹動高大的落葉松,嘩啦啦,嘩啦啦。 那一瞬間,所有寂寞生出影子,都開滿了毛茸茸的花朵。並不特別美麗,卻是我們三年來相親相愛地走過的憑證。 生命像一條平靜清澈的河流,帶著瑣碎的愛和思想,緩緩流過,一去不返。
目錄信息
黃昏的窗前,一朵野菊花開了 秋涼時分遇見你 太陽,是放丟的一隻風箏 一個人的玻璃屋 某年,某月,這些,那些 一場雪,又一場雪 手絹上的花田 一顆微笑的橘子樹 誰是我憂傷的顏色 如何相信,如何遺忘 就這樣長大 還是會寂寞 同學錄 安然去新加坡前我們寫給對方的信 張牧笛寫作事記
書摘
2006年9月3日周日 暑假裡最後一個美好的懶覺,被朵朵的電話破壞掉了。 「千萬別說讓我幫你補作業……」懶洋洋地抓起手機,先發制人。「切!去米樂星K歌吧,怎麼樣?我做東!」她興奮的聲音從聽筒中爆出,有點突兀,像要跳出來似的。 「唔?哦,好啊。」我歡快地醒了過來。想像著電話那端的她,一定是汲著果汁,貓一般的樣子。 …… 2006年9月4日周一 我常對阿透講的一句話是:「讓你的笑容甜蜜些吧,別辜負了你的名字。」她卻依然苦大仇深的樣子,即使笑,也是一副殺死人的目光。半年前或更早一些,一個男生送玫瑰花給她,那天,她幸福得目中無人。花,不敢明目張膽地帶回家,就扔掉花枝,把花瓣塞進一個塑料袋裡。花的碎片鮮艷奪目,比開放更加的意味深長。 …… 2006年9月5日周二 小說《瓶中沙》刊登在第8期《東方少年》。這是我第一次把內心朦朧的渴望和秘密公然拿出來敘說。 青春期的情感。我以為我和它心照不宣,其實只是耿耿於懷。成人給予它的定義不能讓我信服,而我對它的好奇、嚮往和驚慌又無法得到釋懷。真的,我只知道它像什麼,而不知道它是什麼。 …… 2006年9月6日周三 傍晚,開始下雨。我向窗外望去,大地混沌蕭瑟,漆黑的城市吹著漫長的風,反反復復,像是某種詩意的推敲。夜色稀薄,天空,空空盪盪,灰澀,深遠,如一個寂寞的孩子的臉。 天空有多深,天空,天空有多深,天空就像天空,那麼深。 …… 2006年9月7日周四 學校的伙食費不動聲色地上漲,質量顯而易見地下降。打飯一族陷入空前的悲慘世界。我和阿透每天瞪著嚼不爛的牛肉擇不凈的豆角炒不熟的茄子,傷透了腦筋。 午休時和安然在操場散步,聽她講新結識的一個男生。 …… 2006年9月8日周五 3:20下課。回扶輪小學。路上,買了兩束鮮紅的康乃馨。踏進熟悉的紅漆大門,最初是短暫的凝神與惘然,既而,我輕輕閉上眼睛。一股鮮活、甘甜的氣息撲面而來,忽濃忽淡,若有若無。浮塵在陽光中的跳躍,就像心事,在寂寞中顫動,忽遠忽近,似是而非。 王老師在上課。我站在窗外向他招手。他還是不善言詞,見了面只是重重地拍我的頭。潘老師在辦公室里批改作文,撂得高高的。 …… 2006年9月10日周日 蓓姐的信 親愛的妹妹: …… 2006年9月11日周一 今天開始加晚自習。一晚到5:40,二晚到7:30,個別班有三晚也說不定,猶如海浪,一波高過一波。 身體上的疲憊精神上的虛無。課程循規蹈矩地上著,日子不好不壞地過著。面對殘酷的現實,除了咬緊牙關,我們無能為力。 ……
編輯本段《如煙》
內容簡介
這是張牧笛用心撰寫的日記體長篇散文,記載了張牧笛高二一年的生活點滴。優美的內心景緻與花季生活情景充滿了美好的氣息,見證了當代校園才女多彩的生活和思想履跡。其中亦不乏小資元素。文字優美,輕盈簡潔,以至於隨處翻開都輕松可讀。通讀全書,讀者必將遭受單純、多彩氛圍的長久浸染。
書摘
《孤獨的供詞》 孤獨幾乎是人類的本能。它是我們對於所有美好與醜陋,溫暖與寒冷,生與死的無聲的控訴,是我們的青春在這個世界上所遭受的一切痛楚,連同我們沒有被溫暖的身體和內心,連同我們沉睡的呼吸和靈魂,一起浸入那空茫茫的時光的白,沒有邊沿,亦無從追溯。 《如煙》封面
《隱之書》里寫著:「這一切都真實,一切都不真實。那地方就在那裡。是我們命名的地方,也非我們命名的地方。的確是。」摧毀與創造,誰更先於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命又將先於誰的誕生。現實與夢境,誰是有形之物。有形之物是否源於夢境的消融。我們難以認清的事物的真相,觸手可及卻遙不可知。牢不可破的靜物的格局裡,蒼茫而遼闊的孤獨感盤踞而生,與我們的歡喜相互對峙,燃燒著無窮盡的熱情,換取一些安靜的天賦。 我們被喧囂的人群所包圍,聆聽孤獨傳來的仁慈的回聲。我們站在暖融融的青色的陽光下,意念卻穿透雲層,趨向高空。我們拒絕塵世的瑣碎,渴望著獲得完美的生命力,與迷惘的失憶的未來產生微薄的共鳴。我們渴求同類,但情感的跌宕,命運的曲折常常令我們忘記該如何更好地相處,靠得越近的人,傷害彼此越深。我們躲避孤獨,卻反被孤獨利用。 那是因為我們在愛之前,先學會了憎惡。 占據我們大半青春的友情與愛情,並不是始終靜默無聲的,它們緩慢地交談,露出花朵一般美好的純真的笑容。它們在城市的迷宮里長久地居住,藤蔓般纏繞著我們的約定直至緣分終結。美好已然消失,殘存的光芒讓人冷。 我們是因孤獨而相互依存,亦是因孤獨而漸行漸遠。我們害怕孤獨,卻又不自覺地歌頌孤獨,我們的孤獨,正是因了我們對這世界敏銳的體察與豐富的關懷,因了我們對這世界復雜的恨與愛,因了那些有生命的,充斥著彷徨與妄想的樂曲,因了屏幕上交替的相遇與別離,也因了我們筆下流動的文字,因了一切短暫的無限的物質。 空茫茫的地帶,風呼嘯而過。誰來承擔孤獨的重量?誰來書寫孤獨者的供詞?誰是誰的影子?誰帶走了誰的回聲? 請清醒地生活,請珍視彼此,請拒絕繁華中的苦痛,請享受孤獨中的幸福。 《時光像一瓢水》 9月1日 臨到開學的日子,總有一種淡淡的類似於迷惘的感覺襲來。 掛在窗前的風鈴斷了,滿地的碎片像是紛紜的念頭,剎那間,洞穿了所有的寂靜。 天空,雲朵,清冷的雨水氣息,是我推開窗子看見的世界,是我想要停下來的幸福。 樓下種了許多植物,桃樹,棗樹,柑橘,石榴,海棠,絲瓜,還有夜來香,牽牛花,向日葵和月季。每個微明的早上,它們帶著夜色的清涼和剛剛蘇醒過來的朦朧,熱鬧,卻也寂寞。 牆角有三棵天然的槐樹,一棵已經枯死,另外兩棵,隨著歲月的流逝日益敦厚,每到五月,花香如同涓涓溪流從心底淌過。 麻雀在地上覓食。離人那麼近。陽光以它漸漸加深的金黃打開花蕊。 回想起高一一年。最先浮現在腦海里的,是窗外的樹,春天時會有粉白的花劈頭綻放。 一棵枯榮交替的樹,對於17歲的人來說,或許比桌上的課本更有理由被記得。 至於內心深處,曾經發生和感受過的事,連同記憶中的故人,在離開時就已全部終結。 文理分班後,我所在的教室由原先的五樓降到一樓,指望爬樓梯減肥的念頭隨之破滅。 樓道里有了更多的熙攘。那些陌生的聲音,海潮一樣,在耳邊轟然作響。 歲月的輪廓折疊起來,沉甸甸地墜在心底,似是不為人知的秘密,暗自消解了過往。 時光像一瓢水,照出舊日的容顏。我們在不斷重復的時光里,度過青春的絢爛與蒼白。

❽ 張牧笛的《走走停停》哪裡有在線閱讀

張牧笛,滿族,1991年10月出生。天津二中高一學生,中國少年兒童報刊工作者協會小作家分會會員。 12歲開始寫作。發表詩歌、散文、童話和小說近60萬字。在全國性的徵文賽事中獲特等獎、一等獎40餘次。 2005年,獲「全國十佳中學生小作家」和「全國十佳文學少年」稱號。 2006年5月,作為學生代表赴日本學訪。 2006年8月,長篇小說《走走停停》在首屆「金葵花」全國文學社團評比活動中獲評委會特別獎。 2007年5月,接受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成長在線」欄目專訪,和鞠萍姐姐對談。 2008年,詩集《看不見的風在吹》、散文集《像南瓜,默默成長》、長篇小說《走走停停》由中少總社出版發行;初三日記《夏日終年》由北京磨鐵圖書公司策劃出版發行。出版了~

❾ 關於 張牧笛

張牧笛(1991.10— )女,滿族,天津作協最年輕的會員,在天津二中就讀高三。2010年6月獲批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她從12歲起開始寫作,至今已在《兒童文學》、《少年文藝》、《美文》、《中華少年寫作精選》、《中學生》、《詩選刊》、《讀友》、《意林》等報刊。發表散文、詩歌、小說等作品60餘萬字,在全國性的徵文賽事中獲特等獎、一等獎40餘次,被稱為90後最具實力的小作家之一。[1]
http://ke..com/view/1247927.htm?fr=aladdin

❿ 誰有張牧笛《走走停停》的txt文件

買不行啊,我就買了一本,又不貴,就在解放碑書城那裡六樓就有賣的,網上是沒有的,太長了,誰願意打啊

閱讀全文

與小說閱讀牧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極品修真強少有聲小說下載 瀏覽:86
女局長的絲襪小說全集 瀏覽:430
穿越小說女主楚嫣然 瀏覽:151
女尊男主宅斗小說推薦 瀏覽:473
玄幻小說中的最強神眼 瀏覽:500
女主叫春心的穿越小說 瀏覽:578
泰克斯芬利同人小說 瀏覽:291
寫隋唐的穿越小說 瀏覽:631
小說推薦九庫閱讀 瀏覽:499
寫刺客信條的無限小說 瀏覽:922
男主有腿疾的穿越小說 瀏覽:695
神豪奶爸系統小說 瀏覽:420
qq閱讀小說推薦 瀏覽:46
穿越重生女強架空完結小說排行榜 瀏覽:388
分析小說人物形象ppt 瀏覽:741
不敗戰神小說閱讀 瀏覽:205
烏桓小說主角 瀏覽:195
破案刑偵小說排行榜 瀏覽:319
中考小說閱讀訓練解析 瀏覽:250
巨肉的都市小說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