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閱讀推薦 > 荒窪軼事小說網

荒窪軼事小說網

發布時間:2021-09-16 02:46:52

① 《狂人軼事》txt全集下載

狂人軼事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首編 東窗事發
第一卷
同事___摯 友
風暴的壯年
第一章
新官旺火劫
日記
(星生)
[ 1982年 9月 日]
文革與事業把我和石雷生推上了社會的官場。石雷生派任坪地鎮供銷社革命委員會主任,我被公安局派任坪地鎮特派員。兩人都是坪地鎮革命委員會的委員,軍代表。後公安局在坪地鎮設派出所,具體管轄一鎮三鄉的治安事務,我出任該所所長兼支部書記。新官上任三把火,然而,旺火燒了5—6年後回頭看,經歷的路上,似乎是被水潑過而凝成的冰道——被大家譽為新官的我倆,上任後的三把火,遭幾瓢冷水給洗劫了。
… …演義
1
石星生
石星生的職務和單位定局之後,他就把愛人和兩個小孩從岩坪山寨接來,在派出所的大院里定居。
派出所大院原是坪地城鎮人民公社的辦公住地。該公社與相鄰的公社合並搬走後,空房較多,石星生一家4口人住兩室兩廳一廁,算是比較寬敞的。愛人潘秋菊是個閑不住又是十分賢惠的婦人,在河邊坡旁開劈幾分荒地,隨季栽種一些菜蔬和瓜類。盡管石星生的工資雖只4--50元一月,但日子……
別忘了採納喲

② 蕭伯納軼事

無一不曉
有一天,蕭伯納應邀參加了一個豐盛的晚宴。席間有一青年在大文豪面前滔滔不絕地吹噓自己的天才,好像自己天南海北樣樣通曉,大有不可一世的氣概。起初,蕭伯納緘口不言,洗耳恭聽。後來,愈聽愈覺得不是滋味。最後,他終於忍不住了,便開口說道:「年輕的朋友,只要我們兩人聯合起來,世界上的事情就無一不曉了。」那人驚愕地說:「未必如此吧!」蕭伯納說:「怎麼不是,你是這樣地精通世界萬物,不過,尚有一點欠缺,就是不知誇誇其談會使豐盛的佳餚也變得淡而無味,而我剛好明了這一點,咱倆合起來,豈不是無一不曉了嗎?」

飢荒的原因
一天,瘦削的蕭伯納碰到一位大腹便便的商人,商人譏諷道:「看見你,人們會以為英國發生了飢荒!」蕭伯納回擊道:「看見你,人們就會明白飢荒的原因。」

拒絕「收買」
有一次,一個鞋油廠的老闆,想了一個發財的鬼點子,他請求蕭伯納,允許用蕭伯納的名字做一種新鞋油的廣告名稱。
老闆對蕭伯納說:「如果你同意這樣辦,世界上千百萬人都會知道你的大名了。」蕭伯納道:「不,也有例外。」老闆愣住了。蕭伯納接著說:「你忘了沒鞋穿的人哪!」

候客
有一天,蕭伯納收到一個有錢的女人寄來的大紅請帖:「我將在星期二下午4時至6時在舍下恭候。」蕭伯納退回原帖,並在上面寫道:「蕭伯納先生在同日同時在家恭候。」

不值一塊錢
在一個晚會上,蕭伯納正在專心地想他的心事。坐在旁邊的一個富翁不禁感到好奇,就問道:「蕭伯納先生,我願出一塊美元,來打聽你在想些什麼。」蕭伯納回答說:「我想的東西真不值一塊錢呢。」富翁更加好奇了:「那麼,你究竟在想什麼呢?」蕭伯納安祥地答道:「我是在想著您啊!」

勞動和運動
在一次宴會上,蕭伯納恰好與某紡織廠經理的太太並座。
「親愛的蕭伯納先生,」這位身體肥胖、嬌聲嬌氣的闊太太問道:「你是否知道,哪種減肥葯最有效?」
蕭伯納注視了一下這位鄰座,裝出一副正經的神態,用手捋著長須答道:「我倒是知道有一種葯,但是,遺憾的是,我無論如何也翻譯不出這個葯名,因為勞動和運動這兩個詞,對您來說是地道的外國字。」

文豪與出版商
一個英國出版商想得到大文豪蕭伯納對他的贊譽,藉以抬高自己的身價。他想:要得到蕭伯納的贊譽必須先贊譽哪個人呢?於是,他去拜訪蕭伯納。當他看到蕭伯納正在評論莎士比亞的作品時,就說:「啊,先生,你又評論莎士比亞了。是的,從古到今,真正懂得莎士比亞的人太少了,算來算去,也只有2個。」蕭伯納已明白了他的意思,想讓他繼續說下去。「是的,只有2個人,這第一個自然是您蕭伯納先生了。可是,還有一個呢?您看他應該是誰?」蕭伯納說:「那當然是莎士比亞自己了。」

給我多少試驗費
有一次,蕭伯納因脊椎骨有毛病需要從腳跟上截一塊骨頭來補脊椎的缺損。手術做完以後,醫生想多撈點手術費,便說:「蕭伯納先生,這是我們從來沒做過的新手術啊!」蕭伯納笑道:「這好極了,請問你打算付我多少試驗費呢?」

你的運氣不好
一次蕭伯納在街上行走,被一個冒失鬼騎車撞倒在地,幸好沒有受傷,只虛驚一場。騎車人急忙扶起他,連連道歉,可是蕭伯納卻作出惋惜的樣子說:「你的運氣不好,先生,你如果把我撞死了,你就可以名揚四海了!」

③ 趙昰的相關軼事

端宗即位時,年僅8歲,朝臣江萬載、陸秀夫等堅持抗元,力圖恢復宋朝,但在元軍的緊緊追擊下,他只得由大將江萬載、張世傑護衛著登船入海,東逃西避,疲於奔命。左丞相陳宜中對大局絕望,遠走占城(今越南境內)。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3月,端宗為躲避元將劉深的追逐,上船避入廣州灣,一天夜間,不幸遇上台風將端宗吹入海中,後被江萬載救起,已經喝了一肚子的水,而且就此起病,嚇得好幾天都講不出話來。因元軍追兵逼近,他又不得不浮海逃往岡州(今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經此顛簸,又驚病交加,於4月病死。
端宗死後,朝臣江萬載、陸秀夫等人擁趙昺為衛王。趙昺公元1272年出生,公元1278年登基,公元1279年去位。度宗第三子,兵敗後,被元兵逼迫,丞相陸秀夫負衛王投海自盡。衛王趙昺時年8歲。在位1年,是為宋朝最後一位帝王。 德祐二年正月,宋朝敗亡已定。在元軍進入臨安以前,謝太後封趙昰為益王、判福州、福建安撫大使,趙昺為廣王、判泉州兼判南外宗正,暗中命令殿前禁軍都指揮使兼攝行軍中事(相當於現軍委主席)保護二王逃出了臨安。江萬載父子等江氏三古家族將領保護趙昰一行沖破元軍的層層圍堵,一路血戰到婺州,又匯合在婺州的陸秀夫,保護其一起到達溫州。陸秀夫派人招來了躲藏於此的陳宜中,張世傑也率兵從定海前來會合。溫州有座江心寺,南宋初年高宗南逃的時候曾到過這里,其御座此時還保存完好,眾人於座下大哭,擁戴益王趙昰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廣王趙昺為副元帥。此後二王就成為宋室遺民心目中僅存的希望。
都元帥府成立後,眾人決定前往遠離元軍威脅的福建。五月一日,趙昰在福州即位,是為端宗,改元景炎。冊封楊淑妃為太後,垂簾聽政,進封趙昺為衛王。已經兩次逃跑的陳宜中被任命為左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陳文龍、劉黼為參知政事,張世傑為樞密副使,陸秀夫為簽書樞密院事,江萬載為殿前禁軍都指揮使,並攝行軍中事(相當於軍委主席,南宋小朝庭表面上是陸秀夫張世傑等主持,實際上是謝道清北上前秘密安排江萬載退隱幕後指揮)。流亡小朝廷在福州建立起來,並粗具規模。
流亡政權剛建立,外臨強敵,內部卻開始爭權奪利,官員之間相互傾軋,分化了本已非常孱弱的力量。時楊淑妃的弟弟楊亮節居中掌權,秀王趙與檡以趙氏宗親的身份對楊亮節的所作所為多所諫止,遭到楊亮節的忌恨。楊亮節遂把趙與檡派往浙東。朝臣有人言秀王忠孝兩全,應該留下來輔佐朝廷,楊亮節聽後更為憂慮,擔心自己地位難保,驅逐趙與檡的心意更加堅決。趙與檡後來在處州與元軍交戰,被俘不屈而死。宰相陳宜中此時又使出自己擅長的黨同伐異手段,排斥異已,指使言官將陸秀夫彈劾出朝廷。在小朝廷立足未穩的時刻,陳宜中的這種行為引起眾人的普遍不滿,張世傑責備陳宜中說:「現在是什麼時候?還在動不動就以台諫論人!」陳宜中無奈之下,將陸秀夫召回。
南宋雖然已經投降元朝,但還有許多地區依然掌握在宋室遺民的手中。福建、兩廣大片地區仍處在流亡小朝廷的控制之下,李庭芝堅守的淮東、淮西地區也進行著拉鋸戰。但在元軍的進攻下,淮東、淮西等地相繼失陷,李庭芝戰死。景炎元年(1276)十一月,元軍逼近福州,此時小朝廷還有正規軍17萬,民兵30萬,淮兵萬人,擁有的兵力遠比元軍要多,完全可以與之一較高下,但由於朝政由陳宜中、張世傑二人主持,陳宜中一直就是一個膽小鬼,張世傑也「惟務遠遁」,因此小朝廷在福州立足未穩,就又開始了逃亡。十一月十五日,江萬載、張世傑護送著端宗趙昰、衛王趙昺及楊太妃乘一艘海船逃跑,剛剛入海,就與元朝水軍相遇,由於天氣不好,大霧彌漫,才僥幸得以脫身。離開福州之後,小朝廷失去了最後一個根據地,此後只能建立海上行朝,四處流亡。
端宗一行輾轉泉州、潮州、惠州等地。景炎三年(1278)春,來到雷州附近的洲。逃亡途中,宰相陳宜中借口聯絡占城,一去不返,第三次充當了可恥的逃兵。端宗由於在逃亡途中被台風吹落海受了驚嚇,加上二十萬南宋軍民的實際指揮者江萬載為救自己而死,驚恐成疾,四月十五日死於洲,年僅11歲。江萬載、宋端宗死後,群龍無首,南宋二十萬軍民軍心士氣大受打擊,眼看小朝廷就要分崩離析,陸秀夫慷慨激昂,振作士氣:「諸君為何散去?度宗一子還在,他怎麼辦呢?古人有靠一城一旅復興的,何況如今還有上萬將士,只要老天不絕趙氏,難道不能靠此再造一個國家么?」接掌其父江萬載殿前禁軍都指揮使的江鉦也全力支持陸擁趙昺繼位,眾臣便又擁立年方7歲的趙昺為帝,由楊太後垂簾聽政,改元祥興。
元軍步步為營,小朝廷已陷入三麵包圍之下。洲地處雷州半島,而雷州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對戰局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元軍的猛攻之下,雷州失守,小朝廷形勢危急。張世傑數次派軍想奪回雷州,但都沒有成功,於是將流亡政權遷至崖山。崖山位於今廣東省新會市南,與西面的湯瓶山對峙如門,稱為崖門,寬僅里許,形成天然港口,內可藏舟。「每大風南起,水從海外排闥而入,怒濤奔突,浪涌如山」,而「崖山東西對峙,其北水淺」,每天早晨和中午漲潮落潮時分,既可「乘潮而戰」,又可「順潮而出」。崖山的這種地理特點,後來被元軍利用,導致宋軍大敗。
小朝廷到達崖山時,尚有正規軍和民兵20萬人,而進攻的元軍只有數萬,僅就兵力而言,雙方相差懸殊,且元軍不善水戰,宋軍無疑在這方面佔有優勢。但張世傑已經對前途不抱希望,拒不採納江鉦的建議,放棄了對崖門入海口的控制,把千餘艘戰船背山面海,用大索連接,四面圍起樓柵,結成水寨方陣,把木製戰船兩側用襯墊覆蓋,以防禦元軍的火箭和炮弩,趙昺的御船居於方陣之中,打算在此死守。張世傑並怕江鉦在軍中妨礙自己的獨斷專行,讓楊太後下旨讓江鉦回福建處理江萬載後事並籌兵募晌而支開江鉦,讓蘇劉義(蘇軾的後裔)暫替江鉦接掌殿前司。張世傑此舉有兩大失誤,一是放棄了對入海口的控制權,等於把戰爭的主動權拱手交給了對方;二是把千餘戰船貫以大索,結成水寨,雖然集中了力量,但卻喪失了機動性,相當於把宋軍暴露在敵人面前,任人攻打。元將張弘范率水軍趕到,控制了崖山之南的入海口,又從北面和南面兩個側翼切斷了宋軍的所有退路。宋軍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在10多天的防禦戰中,將士們只能以干糧充飢,飲海水解渴,飲過海水的士兵嘔吐不止,戰鬥力嚴重削弱。
一個暴風雨的早晨,元軍對宋軍發起總攻。元將李恆指揮水軍利用早晨退潮、海水南流的時機,渡過平時戰艦難以渡過的淺水,從北面對宋軍發動了一場突襲,到中午,北面的宋軍已被元軍擊潰。南面的元軍又在張弘范的指揮下,利用中午漲潮、海水北流的時機,向宋軍發動了另一次進攻。宋軍南北受敵,士兵又身心疲憊,無力戰斗,全線潰敗。戰斗從黎明進行到黃昏,宋軍多艘戰艦被毀。張世傑見水師陣腳大亂,戰船為大索聯貫,進退不得,下令砍斷繩索,率10餘戰艦護衛楊太後突圍。
張世傑率帥船殺到外圍,見趙昺的御船過於龐大,被外圍的船隻阻隔在中間,無法突圍,便派小舟前去接應。當時天色已晚,海面上風雨大作,對面不辨人影,陸秀夫見來接應者不是平時所見慣的江萬載、江鉦父子平常所帶專一保護宋帝之親兵,惟恐小船為元軍假冒,斷然拒絕來人將趙昺接走。張世傑無奈,只得率戰艦護衛著楊太後殺出崖門。宋軍敗局已定,陸秀夫知道已沒有逃脫的可能,便把自己的妻子兒子趕下大海,然後對趙昺說:「事已至此,陛下當為國捐軀。德祐皇帝受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趙昺身穿龍袍,胸掛玉璽,隨陸秀夫跳海自盡。官員、婦女、將士們也紛紛隨之跳海。
這是一場少見的殘酷戰役。結束時,海面上到處漂浮著屍體。文天祥此時正在崖山元營,親眼目睹了這一慘狀,他在詩中寫道:「羯來南海上,人死亂如麻。腥浪拍心碎,飆風吹鬢華。」據記載,宋朝在這場戰役中損失了10萬人!
陸秀夫負帝投海圖數天之後,陸秀夫屍體浮出海面,被鄉人收葬。元軍在清理戰場的時候,發現一具身穿黃衣的幼童屍體,身上帶有金璽,上書「詔書之寶」四字,送交張弘范,經確認是趙昺所帶玉璽。張弘范再派人尋找趙昺屍體時,已下落不明。
張世傑帶著楊太後沖出重圍。聽到帝昺的死訊後,楊太後痛哭,投水自盡。張世傑收拾殘部,逃亡海上。突遭暴風雨,張世傑仰天大呼:「我為趙氏已經盡心盡力了,一君亡,又立一君,如今又已亡矣。如今遭逢大風,不知天意如何?若老天不要我存復趙氏,就讓大風吹翻我的船吧!」話語剛落,狂風大作,船便沉於海中。
崖山之戰是元軍消滅南宋最後一戰,流亡近三年的南宋小朝廷滅亡。張世傑、陸秀夫等人的部署失當,是崖山之戰失敗的重要原因。雖然如此,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民族氣節,不能不讓人嘆服。
江鉦回福建治理完江萬載的衣冠墳之後,召族人並地方豪傑再赴崖山,到海豐時,崖山海戰已結束七天,江鉦聞宋端帝昺及楊太後等已投海死,二十萬軍民全軍覆沒,在海邊大哭三天後,亦投海而死。 南宋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三月,以謝太後為首的部分君臣在臨安(今杭州)向元軍奉表歸附,幼主趙(號恭宗,德祐年號)被擄至元都。五月,大臣江萬載(本宋理宗朝禮部尚書,愛國名相江萬里胞弟,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因不滿賈似道等弄權誤國,憤而辭官;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南宋軍事重鎮襄樊失陷,其兄南宋左丞相兼樞密使江萬里也辭官歸里,鑿止水池以明以身報國之志,江萬載則號召三古家族成年子孫毀家紓難,籌組義軍以抗蒙元,咸淳十年<1274>九月份起,帥義軍從鄂州起,轉戰千里,對蒙元進行節節抵抗;謝道清聞訊,連下幾道詔令,詔令江萬載官復禮部尚書兼殿前禁軍都指揮使之職,並加封江氏三古家族在義軍的子孫任各級武階官職,帶義軍與張世傑軍一道入衛臨安。令江萬載攝行軍中事,代宋恭帝行使軍委主席的權力。德祐元年八月份焦山之戰失敗後,在謝道清的要求下,率江氏三古家族子孫隱蔽身份,秘密保護益、廣二王籌備重建宋朝的工作。)、陸秀夫、張世傑在福州擁立益王趙昰為帝(號端宗,景炎年號),南宋得以再延續三年的亡國尾聲。趙昰即位不久,元兵入閩,宋師潰逃,其間經海豐停留三餘月,留下一些遺址及傳說。
宋端宗趙昰、衛王趙昺,以及江萬載、陸秀夫、張世傑等將仕先於文天祥入海豐。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十一月,元軍攻陷福建建寧府,宋端宗與群臣從福州登舟西出泉州,碣石灣。江萬載根據謝道清要為趙宋尋求長期、安全、穩固根據地,積蓄力量,中興趙宋的囑咐,與陸秀夫等選擇三江通達、水陸便捷的麗江浦作為抗元大本營。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元月,宋師在當地村民的指點下發現黃江下游的東西溪相距最近處不及四里,而且這片平原地帶本是高螺灣聯接長沙灣的古海淺域,沙土松軟,易於挖掘(今測得這一帶的海拔低於10米)。遂拔大部兵士駐於今之可塘鎮埔隴村一帶,邊整訓邊開鑿,留下許多宋跡:宋師開挖的溪槽筆直無曲,在今新溝至港口,寬60米,深5米,長1500米,後人稱「宋溪」;昔日宋師屯兵勞作及休整的溪畔後來建了村落,稱「宋溪頭村」;村西的圓形小山,相傳宋端宗與弟曾在上面宿營,稱「宋王山」;村北通往內地的山嶺,宋軍為便於行走及運輸而伐土為階近500米,稱「宋師嶺」;村子周邊山坡上留下當時宋師病亡的軍士墳墓幾十座,形制大小不一,墓身粗糙無碑,但這些極具歷史考古價值的軍墓今已荒毀,現僅剩2座完整,亟需保護。
「宋溪」浚通之後,宋師不用繞過遮浪半島而省走百餘里水路,從麗江浦出長沙灣西通平海、惠州,從麗江浦出高螺灣東達碣石、潮陽,進退自如,水陸兩利。是年二月,陸秀夫、張世傑護衛南宋王室從烏坎港出發,經高螺灣入「宋溪」到達赤岸河及龍津河合流處,起初行營安扎於海豐縣城南郊鹿境小金籠山(今附城鎮鹿境山)山坡,相傳宋端宗曾飲用過小金籠山南麓石峽的泉水,後人據此稱該山泉為「聖井「,今石壁刻有「聖井古跡」及題詠詩詞等字跡。後來宋軍離開鹿境,移營至較之開闊的麗江浦,即今聯安「三江媽」至長沙海口一帶。時值文天祥收復贛州、吉州等地,軍心大振,宋端宗在麗江浦下游的水師大營賜宴與臣同歡慶賀,長沙海口船泊處的水潭後人雅稱「御宴潭」。(見明嘉靖《海豐縣志·山川》)邑人彭舉(明永樂庚子科舉人,歷桂林府訓導)有《御宴潭》詩雲:「宋鼎航遷播嶺南,君臣曾此序朝參。笙歌間作魚龍聽,俎豆兼陳蛤蜊甘。逝水東流終不返,大星南殞更何堪?至今猶獨清秋月,夜夜寒光照碧潭。」
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十一月,元軍攻陷福建建寧府,江萬載等保護宋端宗與群臣從福州登舟西出泉州,碣石灣。宋君臣在海豐留下的遺址及傳說有「宋溪」、「宋溪頭村」、「宋王山」、「宋師嶺」、「聖井古跡」、「御宴潭」、「壯帝居」、「宋存庵」、「岩公祠」等。
其中,「壯帝居」三字據說最初就是由神秘的一直在幕後主持領導二十萬南宋軍民抗元的江萬載及其次子江鉦所刻。
宋端宗駐麗江浦當時,親王昔里吉背叛元朝,劫走皇子那木罕,元主急調南方諸將改圖北方,南宋各路義軍乘隙反撲,略得失地。但好景不長,元朝內亂不久平息,元軍又大舉南伐。是年四月初,宋師留下少量兵力據守麗江浦,主力乘船南撤。相傳水師出發不久氣象異常,風浪驟猛,船隊暫泊後門南山嶺海邊,諸君臣登岸在岩石下搭篷避風,當晚發生地震,山搖地動,蛙聲與咀蚓嘈耳不堪,端宗命侍從剪紙戲作枷象,其聲遂止(言雖無稽,而此處蛙與蛆蚓頭上俱帶白箝,且不作聲,亦是一怪事。——見同治版《海豐縣志·古跡》)。蛙聲與咀蚓嘈耳之聲雖止,但地震卻仍然不止,陸秀夫請端宗下旨在岩壁上迅速刻字鎮壓,但南宋二十萬軍民中,文臣武將雖然不少,但卻誰都沒有在岩壁上迅即刻字成型的本領。唯楊太後知江萬載是謝道清交以重託的大臣,必有非常本事,所以分咐由江萬載完成刻字任務,江萬載迅即運劍刻下「壯帝」二字,因年紀大氣力不濟,急忙舉目向其次子江鉦示意,江鉦心領神會,運劍直指石壁,第三字「居」字一揮而就;「壯帝居」三字一出,地震頓時平息,君臣才能安寢。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官員莆見川雍瀾(雍為嶺東兵備守道僉事,莆見川疑為其號)巡經此處時聽說此事,遂在岩壁上題刻「壯帝居」三個大字,字徑0.9×1米,字體蒼勁雄渾。海豐明崇禎已卯科舉人黃德燝(今陸豐大安人,歷清康熙年間山東邱縣知縣)過此有詩雲:「王氣中原盡,炎荒一旅單。泥封非谷險,棧絕豈川岏。空嶼南山石,莫廻東海瀾。騎塵千里暮,何處望臨安。」清康熙廿七年(公元1762年),後門埠紳衿以「壯帝居」巨岩石刻為中心修建了一座兩進三間的「宋存庵」,寓意「江山永在,宋室長存」,今存殘瓦頹垣,周邊布滿憑吊者的石刻詩詞。
在宋存庵下方惠潮古道邊,今移建有一座小型的「岩公祠」和《宋陸丞相碑》等石刻文物。相傳宋末有一遺臣追尋宋端宗到後門埠,聞少帝沉海,頓覺報國無門在此跳海殉節,時人不知名姓以「岩公」為其立祠,祠內並立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祀像。清嘉慶廿三年(公元1818年),後門庠生曾日錦(道光壬午科考中舉人)倡捐重修,後遭台風毀壞,神像移寄埠內;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貢生林光拔(授揭陽縣訓導,歷普寧、翁源兩縣教諭)在原址重建祠廟,並上建文昌閣奉文昌帝,近代又圮;逮抗日戰爭時期,為喚起民族抗日救亡熱情,港內外民眾集資十餘萬元,在舊址建八角形的「岩公亭」,「文革」時代遭毀;八十年代初另建祠於岩公山腳;九十年代初因深汕高速公路建設,由後門群眾福利理事會擇址遷建於宋存庵下方,真有如:「節比南山精神不死,名垂巨石風雨難磨」。

話說南宋君臣離開海豐後,遊走於東莞至淺灣(今香港)一帶,又飄泊於珠江口及粵西海面。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四月,宋端宗因台風掀船溺水,不治死於 洲(今深圳市蛇口赤灣畔建有少帝陵,為其衣冠墓,並有少帝路為念),宋衛王趙昺繼位,改年號祥興。六月,宋師遷新會崖山(今江門市新會區古兜山至獨崖島一帶),群臣以為天險可守,即築行宮、造舟楫、制器械,伺機再起。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二月,元軍主帥張弘范合廣西主將阿裏海涯一軍攻陷崖山,陸秀夫看大勢已去,先驅妻兒入海,後抱幼主趙昺跳海殉國,一時從死者數以萬計,悲壯無比。其後,張世傑墮海溺死,南宋滅亡。宋朝自趙匡胤至趙昺,歷三百二十年,可謂「寫到崖山同覆日,不堪回首憶陳橋」。
文天祥率部晚於宋端宗進入海豐。文天祥(1236—1283年),字履善,號文山,江西廬陵(今吉安)富田村人,宋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丙辰科狀元及第.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二月,元兵抵達臨安時,文天祥受命出使議和,卻於元營慨然不屈,誓言抗戰到底,遂被扣押北上,後於鎮江逃脫,歷千難萬死及百般猜疑之後,才被宋廷接納。五月,入謁福州,授樞密使(中央最高軍事首長)都督諸路軍馬。不久,赴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建都督府,派人四處籌餉,起兵抗元。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初,移師龍岩、梅州,挺進江西,在雩都大敗元兵,接著攻取興國,收復贛州、吉州十餘縣,頓時人心大振,各地響應,號令可達江淮一帶。元朝震驚,急調軍事主力集剿興國大營,文天祥損兵折將,敗退廬陵,妻歐陽氏及次子佛生、女兒柳娘、環娘被元兵擄獲,文天祥因趙時賞掩護得以脫身,帶長子道生及部屬乘騎奔往廣東循州(今龍川)。十月,因母及弟文璧在惠州,復收集散卒義軍前往。

④ 奴隸貿易的軼事

在西非各港口,殖民者用木枷和鎖鏈鎖住搶來的奴隸,奴隸都被剝去了衣服,供奴隸販子象挑選牲口一樣挑選,被選中的奴隸就被火紅的烙鐵在身體上烙上標志,然後裝上販奴船。
販奴船的艙板之間的高度不到半米,奴隸們只能席「地」而坐。奴隸販子為了多賺錢,總是超額一倍,甚至更多倍載運奴隸,把奴隸塞進船艙,使他們象「湯匙」一樣捲曲著身體,人挨人地擠在一塊。由於船艙擁擠、潮濕,空氣污濁,經常出現傳染病。患傳染病的奴隸往往被投入海里,活活淹死。1874年「戎號」販奴船一次就把132個患病的奴隸拋入大海。如果航行途中遇到風暴等惡劣天氣,延誤航期,致使船上淡水、食物不夠時,奴隸販子也會把部分奴隸拋入大海。
運到美洲的黑奴,在種植園主或礦山主的非人待遇下,有1/3的黑人在移居的頭三年死去,大多數人活不到15年。每運到美洲1個奴隸,要有5個奴隸死在追捕和販運途中。在長達400年奴隸貿易中,估計從非洲運到美洲的奴隸大約為1200萬—3000萬。整個非洲大陸因奴隸貿易損失的人口至少有1億多,相當於1800年非洲的人口總數。
奴隸貿易使非洲大部分地方呈現一片荒涼景色,而歐洲奴隸販子卻從中賺了大量錢財,這客觀上加快了歐洲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促進了歐洲的經濟繁榮,大批的黑人奴隸為美洲的開發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⑤ 花旗軼事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花旗軼事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花旗軼事
作者:嗚無污屋哦
第一章 花葉流風
更新時間2010-5-14 9:47:06 字數:5812
【一】永平歷載:永平國三百七十五年,西北荒蠻地有哲離國,提虎狼師,悍然來襲,永平國邊境日緊,戰火日熾。時有大將流風陌,攜永平國兵五萬,卻敵於國境外三十里,五戰五捷,斬殺、俘獲敵兵無數;末一次,迫敵遠遁六百餘里,哲離名將拓跋突兀搖尾乞降。哲離國朝野大亂,終日惶惶之下,舉國遷至更西北處,龜縮休養,再也難掀風雨。永平國王大喜,封流風陌為「天賜將軍」。
永平國有權相,名蔡忠。名中雖含忠字,行的卻盡是背信棄義、通敵賣國的勾當。其眼見流風陌功勞日盛,聲名日壯,不禁眼紅心熱,於永平國王耳邊大進讒言,言流風陌帶兵之時,於永平國王多有不滿,嘗自嘆生不逢明主,於皇位更是生有覬覦之心;如今權大難制,竟欲放開邊境,引哲離國兵入內,以助其奪取皇位。永平國王本是氣量狹小之人,聞言大怒,亦不明查,即下令褫奪流風陌兵權,抄沒其家,滅其九族。
永平歷載:流風陌卻敵有功,然傲慢自負,權大難制,仗數萬雄師,蔑視皇權,功高震主,多有不義之言,多行不義之行,國王一怒,誅其九族。惟有一雙兒女,為義士救去,余者皆已伏誅。
消息一出,舉國震驚。永平國義士集於國之東南,結為「赴義樓」,欲暗殺權相蔡忠,以慰流風陌之冤靈。赴義樓殺手頻出,奈何蔡忠防衛森然,鐵甲死士,強弩精兵不離周身五尺,鐵甲出如鐵壁銅牆,箭弩張則密似飛蝗,赴義樓空……

⑥ 荒古軼事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荒古軼事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荒古軼事
作者:酒酣正濃
第十七章赤眼妖豬(二)
更新時間2012-9-3 7:59:46 字數:2907
第十七章赤眼妖豬(二)
呼呼地風聲淹沒了話音,妖姬置若罔聞看不見表情,飄散的黑發下一截雪白的脖頸晶瑩滑膩,讓人銷魂蝕骨。若非心如蛇蠍應是天仙佳人吧,羽飛不由心道。
「你說愛一個人有那麼難嗎,正如坎元墟和辛綠綺明明情深意切卻走不到一起。」妖姬轉身說道,一向狡詐的眸子里透漏些許溫柔。
是在跟我說話嗎?羽飛疑惑,這妖女又耍什麼詭計,怎麼會無端惋惜大哥和辛姐姐的感情。羽飛盯看了一眼妖姬,但見她神情恍惚痴呆並不像在裝模作樣。
「呵呵,我竟是痴了,跟你說這些干什麼?」妖姬似笑非笑說道。
「這里是什麼地方?你帶我來這里干什麼?」羽飛心下不解,今天這妖女莫不是中邪了?「單陽峰雲之巔」妖姬翠聲答道,「你知道這流黃國對待叛逆者是怎麼處罰的嗎?」妖姬嘴角流露出一絲邪笑。
羽飛心頭升起一種不好的預感,這妖女太過喜怒無常,方才還多愁善感,轉眼就恢復邪惡本質。妖姬移步走來,潔白的美腿在黑袍的擺動下時隱時現波人心弦顛倒眾生,虧得羽飛年紀尚淺不懂男女情事,能不為之所動,但一陣鬼魅的香風襲來半邊身子也酥軟了。
妖姬近前捉住羽飛的下巴,口吐幽蘭嫵媚道:「我美嗎?」羽飛冷哼把頭轉向別處,逗得妖姬嘻嘻直笑,把陣陣幽香吹到羽飛臉上。羽飛面紅耳赤,身子炙熱如烤,心口砰砰亂跳,好像有萬只螞蟻在上面爬行,……
確認後請採納

⑦ 軼事數則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軼事數則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古人雲:「人生七十古來稀!」二零零四年我也己經是一位七十歲的老人了。但我與別人不同的是:我的七十年,其中有整整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逆境中艱難渡過的。而其中又有一十五載是鐵窗生涯,還有八年多則是在所謂「強制留廠就業,繼續改造」中渡過的。感謝我的生身父母,他(她)們給了我一個不屈不撓的性格,使我能夠在任何艱難困苦中仍對未來充滿信心。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從來也沒有對未來產生過絲毫絕望;相反,我始終堅信任何人的歷史總是要按照其本來面目書寫的,強奸民意是不能持久的。
作為我個人的歷史,現在看來雖然不少事情是極其荒唐的,但它卻確實存在過。我覺得自已有責任將這些寫出來,也許它對決策者、執法者和適逢盛世的年輕人都會有不同的啟示。
一九五八年四月十六日是我終生難忘的日子。就在這一天晚上,我因與印度等國駐華使館(均為中立的所謂不結盟國家)直接連系,咨詢去這些國家勤工儉學有關事宜。在得到印度駐華使館文化參贊的肯定回函答……
確認後請採納

閱讀全文

與荒窪軼事小說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極品修真強少有聲小說下載 瀏覽:86
女局長的絲襪小說全集 瀏覽:430
穿越小說女主楚嫣然 瀏覽:151
女尊男主宅斗小說推薦 瀏覽:473
玄幻小說中的最強神眼 瀏覽:500
女主叫春心的穿越小說 瀏覽:578
泰克斯芬利同人小說 瀏覽:291
寫隋唐的穿越小說 瀏覽:631
小說推薦九庫閱讀 瀏覽:499
寫刺客信條的無限小說 瀏覽:922
男主有腿疾的穿越小說 瀏覽:695
神豪奶爸系統小說 瀏覽:420
qq閱讀小說推薦 瀏覽:46
穿越重生女強架空完結小說排行榜 瀏覽:388
分析小說人物形象ppt 瀏覽:741
不敗戰神小說閱讀 瀏覽:205
烏桓小說主角 瀏覽:195
破案刑偵小說排行榜 瀏覽:319
中考小說閱讀訓練解析 瀏覽:250
巨肉的都市小說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