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寡人之於國也................閱讀答案
我對於這個國家 ........
2. 寡人不稀罕!
第21頁_太上皇 作者:禾韻_在線閱讀
http://ncs.xvna.com/yd452286-21/
寡人不稀罕。 聲音幾近哽咽。 他稀罕,其實稀罕的要命,他已經很多年沒那麼暖和過了,站在這個位置上看得最多的就是物是人非花開花散,看久了才知道身邊能有個人陪著是多麼...
3. 花火旗下出版的小說《寡人有疾》(隨宇而安著)的結局是什麼。
裴和皇上在一起了,裴因以前中了毒,沒治好,只能再活幾年,最後死了,不過那都是他們在一起幾年後的事了。皇帝因裴去世傷心過度,哭了三天三夜,眼睛哭瞎了,幾天後面帶微笑走了。蘇昀不是也喜歡上了皇帝嗎,但為了成全裴和皇帝,而且好像他做了一點對不起皇帝的事吧,最後走了。他最後撿了一個孤兒,起名叫思思。
4. 求作業答案:閱讀並回答問題。
1.(1)通「蒼」,青灰色;(2)屈服;(3)違背;(4)道歉 2.天子之怒;布衣之怒;專諸;聶政;要離;有膽有識、正義凜然;驕橫狂暴;陰險狡詐 3.(1)他們胸懷憤怒,還沒有發作出來,上天就降下徵兆。 (2)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3)平民發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 4.D 5.不能。秦滅六國,統一全國,是當時的歷史發展趨勢,弱小的安陵,最終還是抵擋不住秦統一的步伐。(意對即可) 6.C 7.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國。(意對即可) |
5. 2011年山東省高考試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
語 文
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8頁。 滿分150分。 考試用時150分鍾。考試結束後,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座號、准考證號、縣區和科類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規定的位置上。
2. 第Ⅰ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凈後,在選塗其他答案標號。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 第Ⅱ卷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的位置,不能寫在試卷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後再寫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塗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 第Ⅱ卷第六題為選做題,考生須從所給(一)(二)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不能全選。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題3分)
1. 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 磅秤/磅礴 彷彿/佛手瓜 刨除/刨根問底
B. 鑰匙/湯匙 漩渦/渦輪機 調節/調虎離山
C. 駐扎/扎實 親事/親家母 伎倆/仨瓜倆棗
D. 果脯/胸脯 胳臂/長臂猿 倔強/強顏歡笑
2.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 簽署 發貼子 雍容華貴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B. 端詳 螺絲釘 額手稱慶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C. 驚詫 震懾力 眼花瞭亂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D. 延襲 掃描儀 不屈不饒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3. 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辦公人員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講究的。專家___,許多人辦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問題,久坐會__疲勞感,並出現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確的做法是:首先根據工作性質把辦公桌調整到一個__的高度,然後再依據自身情況來調整座椅的高度。
A. 提出 產生 適合
B. 提出 引發 合適
C. 提醒 產生 合適
D. 提醒 引發 適合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 對於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專家們希望能從漫無邊際的史料中找到一些關於它的蛛絲馬跡。
B. 從長輩們的閑言碎語中,他了解到父親喬明志曾經是一位屢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 在44年的記者生涯中,他創作了一批優秀的新聞作品,在中國新聞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D. 市場調查發現,國內一些商家銷售的紅木傢具質量良莠不齊,有關部門提醒消費者選購時要謹慎。
5.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 朝鮮藝術家這次來華表演的歌劇《紅樓夢》,受到了中國觀眾的熱烈歡迎,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B. 《尚書》記載,東方的夷人部落民風淳樸,人們好讓不爭且取予有度,因此這個部落被稱為「君子之國」。
C. 據西藏自治區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自治區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佔九成以上,為271.6萬人。
D. 隨著大運會的日益臨近,深圳隨處可見志願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運會已成為展現志願者風採的廣闊舞台。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衡中西以相融 何家英
一提傳統,就只講民族本位;一講創新,就只提西洋東洋。我總覺得這是個天大的誤會。
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由不同的傳統,也有各自的創新;他們發生碰撞,互相影響,彼此融合,就會形成一個大傳統。當然,這中間有一個「體用」問題:立足民族之體,巧取東西洋為用。作為一個中國畫家不應該顧此失彼,而應該從容對待,既不畫地為牢,也不盲目追隨。我的這一思路既是對時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對自己創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為筆痕。基於此,必須沉潛下來,埋頭虛心,力求在「大傳統」中獲得滋養。准確地說,是想在東西方不同的傳統中探求相同的規律、彼此的契合點。
中國畫,至少是中國工筆畫,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與西方繪畫相通的。當然,這里大體上是指晉唐畫風。晉唐畫風能達到造型飽滿、氣勢磅礴、高逸充盈、樸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氣、學養、心態,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覺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晉唐人所創立的藝術範式是從切身的感受中生發的,其間一定經歷了反復觀察、審視、理解和提煉的艱苦過程。明清時期,工筆人物畫都與晉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變得纖弱而萎靡。我們有—個偉大的傳統,卻被輕棄;我們還有一個惰性的「傳統」,卻被繼承。惰性的傳統使我們把晉唐的傳統簡化為一個形式套路,一個抽去了內涵的外殼,這真荒謬。所以一定要回歸,回到晉唐,繼承優秀的傳統。
其實,我們對西畫傳統的「借鑒」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門的「主義」,莫名其妙的「觀念」,都被「拿來」。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實質問題,這不正是惰性的表現嗎?所以,我覺得與其接受那些大而無當的觀念,不如借鑒些具體方法解決問題,西畫的觀察、審視、理解與提煉和晉唐傳統並無二致,可對應、契合。很多西畫作品能更直觀滴給予我們實踐上的參照,並很實在地啟悟心智。
而上述兩者,單靠把玩套路或借鑒「主義」是意識不到的,相應的問題也解決不了,而有一個大傳統的價值支撐則很容易在本質上把握,從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墮入迷途。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兩個傳統,本質上則是一個規律,這個規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響、融合中呈示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實充分而非僵化。不囿於一個狹窄的視點,使眼光擴大;不拘於一個狹隘的觀念,使思想自由;不溺於可悲的惰性,而勇於發現;不空談花哨的「主義」,而腳踏實地。在比照中思考,在觀察中發現,就能深入本質而導引實踐,就會使工筆人物畫開出新生面,獲得新境界。
(節選自《談藝論文》,有刪改)
6.關於「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中西不同的傳統發生碰撞、影響、融合,就會形成一個有利於實踐的大傳統。
B.在繪畫領域,應權衡中西傳統,著眼於相通之處,力求獲得滋養。
C.觀察和比照中西傳統,就能發現其中共同的規律,從而深入本質,引導實踐。
D.「衡」與「融」強調的重點,就是在中國繪畫中更多地提現西畫的藝術範式。
7.對晉唐畫風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造型飽滿、氣勢磅礴、高逸充盈、樸素自然是晉唐畫風的特點,也影響到了西洋畫風。
B.晉唐畫風達到的高度取決於畫家所處的時代和畫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覺感受。
C.觀察、審閱、理解和提煉在晉唐畫風的形成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在西方繪畫中也同樣重要。
D.「惰性」使晉唐的傳統簡化為一個形成套路,因此晉唐畫風在很大程度上與西方繪畫風格相通。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傳統為「體」,創新為「用」兩者契合就能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B.明清時期工筆人物畫輕棄了晉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藝術形式,變得纖弱而萎靡。
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實質問題,是在繼承晉唐繪畫傳統或借鑒西畫傳統時表現出來的「惰性」。
D.單靠把玩套路或借鑒「主義」是狹隘的,它完全背離了晉唐以後中國畫的傳統。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桓公問治民於管子①。管子對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憂之以德,勿懼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對曰:「質信極忠,嚴以有禮,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請聞其說。」管仲對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懷之;嚴也者,民畏之;禮也者,民美之。語曰,澤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於人,仁也;堅中外正,嚴也;質信以讓,禮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問曰:「寡人慾修政以干時②於天下,其可平?」管子對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對曰:「始於愛民。」公曰:「愛民之道奈何?」管子對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連以事,相及以祿,則民相親矣。放舊罪,修舊宗,立無後,則民殖矣。省刑罰,薄賦斂,則民富矣。鄉建賢士,使教於國,則民有禮矣。出令不改,則民正矣。此愛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見。立有間,有二鴻飛而過之。桓公嘆曰:「仲父,今彼鴻鵠有時而南,有時而北,有時而往,有時而來,四方無遠,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於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對。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對?」管子對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對。」桓公曰:「仲父胡為然?盍不當言,寡人其有鄉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猶飛鴻之有羽翼也,若濟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將安聞道而得度哉?」管子對曰:「君若將欲霸王舉大事乎?則必從其本事矣。」桓公變躬遷席,拱手而問曰:「敢問何謂其本?」管子對曰:「齊國百姓,公之本也。人甚憂飢,而稅斂重;人甚懼死,而刑政險;人甚傷勞,而上舉事不時。公輕其稅斂則人不憂飢;緩其刑政則人不懼死;舉事以時,則人不傷勞。」桓公曰:「寡人聞仲父之言此三者,聞命矣,不敢擅也,將薦之先君。」於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筆。明日,皆朝於太廟之門朝,定令於百吏。使稅者百一鍾,孤幼不刑,澤梁時縱,關譏而不征,市書而不賦,近者未之以忠信,遠者未之以禮義。行此數年,而民歸之如流水。
(節選自《管子》,《四部叢刊》本,有刪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齊國國相。②干時:謀求定時會盟諸侯。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澤命不渝,信也 渝:堅持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濟大水有舟楫也 濟:渡過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是以能通其意於天下乎 故燕王欲結於君
B.拱手而問曰 朝濟而夕設版焉
C.緩其刑政則人不懼死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D.寡人聞仲父之言此三者 此亡秦之續耳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體現以民為本思想的一組是
①必知其疾,而憂之以德 ②人甚憂飢而稅斂重,人甚懼死而刑政險
③省刑罰,薄賦斂 ④皆朝於太廟之門,朝定令於百吏
⑤齊國百姓,公之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遠者示之以禮義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12.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信」「仁」「嚴」「禮」是為政的重要原則,也就是國君要對百姓講究信用,施行仁愛,嚴肅法紀,提倡禮儀。
B.齊桓公想通過修明政事,提高齊國的政治地位,達到會盟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認可和輔佐。
C.對於桓公稱霸天下的想法,管仲採取以退為進的策略,明確表達了反對意見,並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張。
D.齊桓公有抱負,能納諫,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擁護。
第Ⅱ卷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勿懼以罪,勿止以力。
(2)出令不改,則民正矣。」
(3)君若將欲霸王、舉大事乎?則必從其本事矣。
1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詠山泉 儲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
轉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1)結合全詩,簡要分析「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的妙處。
(2)這首詩中的「山泉」具有什麼品格?詩人借詠山泉表現了怎樣的情懷?
15.補寫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論語·學而》)
,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勸學》)
,藍田玉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
(3)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俯察品類之盛。(王羲之《蘭亭集序》)
舞榭歌台,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4) ,枯松倒掛倚絕壁。(李白《蜀道難》)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五、
16.將下列句子組合成語意連貫、合乎邏輯的一段話,並將序號填入橫線處。
①有一些遠慮,可以預見也可以余座籌劃,不妨就預作籌劃,以解除近憂。
②不過,遠慮是無窮盡的,必須適可而止。
③有一些遠慮,可以預見卻無法余座籌劃,那就暫且擱下吧,車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讓它提前成為近憂。
④總之,應該盡量少往自己心裡擱憂慮,保持輕松和光明的心境,
⑤還有一些遠慮,完全不能預見,那就更不必總是懷著一種莫名之憂,自己折磨自己了。
⑥中國人喜歡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固然不錯。
17.用簡明的語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方格中,表述中不得出現具體數字。
發展前景人數百分比
部分網路語言會進入漢語詞典33626.7
網路語言會代替傳統語言846.7
網路語言經過規范,會進入日常生活81864.9
網路語言最終會消亡221.7
(摘自《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9》)
從上表可以看出,除極少數人認為網路語言最終會走向消亡外,□□□□□□□□□□□□□□□□□□□□□□□□□□□□□□(不超過30個字),□□□□□□□□□□□□□□□□□□□□□□□□□□□□□□(不超過30個字),甚至還有小部分人認為個性化的網路語言會逐漸取代傳統的語言。
綜上所述,被調查者對網路語言的態度:□□□□□□□□□□□□□□□□□□□□□□□□□□□□□□(不超過30個字)。
18.假如你是廣播電台少兒欄目的主持人,請根據少兒聽眾的特點,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劃線部分。不得改變原意。不超過80 個字。(5分)
蔚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碧綠的草地上,一條小溪潺潺流過,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見。溪邊坐著一位長髥老者,面容清瘦,雙面炯炯有神。
六、(18分)
本題為選做題,考生須從所給(一)(二)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不能全選。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題。
審丑 嚴歌苓
拾垃圾的曾老頭拿爛得水汲汲的眼看無定一會,說:「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樣教大學了。我小臭兒也出息了,要娶媳婦了。現在的媳婦都得要鋼琴。就跟我們年輕那時候,媳婦們都得要彩禮一樣。沒彩禮,娶不上什麼體面媳婦。……一個鋼琴得五千哪。」
老頭兩片嘴唇啟開著,看得出結了滿嘴的話:「我在想,你還能不能給大爺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找給我的那份兒人體模特兒的差事。小臭兒的一房間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掙來的。」
「大爺,可現在……」
「你不用說,我知道我現在老得就剩下渣兒了,走了樣了,沒法看了。你跟學校說說,要是給別人十塊,給我八塊就成……」
無定為他爭取到的價碼是十五元一小時。因為無定父親的「審丑說」莫名其妙地熱起來。一個頂信仰 「審丑」原則的學生在全國美展中得了一等獎。許多雜志都刊出了這個「審丑」創舉——局大的畫幅上,那丑濃烈,逼真得讓人惡心。
晚秋,老頭又出現在灰色的風里,顛顛簸簸追逐一塊在風中輕捷打旋的透明塑料膜。他告訴無定,小臭兒有了鋼琴,也有了媳婦。他們交談時,不少人默默地注視著老頭,每張臉都板硬,盛著或顯著或含蓄的惡心。
又一年,趙無定被介紹到一個畫商家。敲開門,裡面男主人對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認識我啦?」男主人身後是一屋鋥亮的傢具,鋥亮的各「大件兒」,鋥亮的鋼琴,鋥亮的一個女人。
「你媽給過我一塊冰糖呢,那時糖多金貴?忘啦?」
無定明白了,面前這個雙下巴,頭開始拔頂的男人是小臭兒。
「快請進,快請進!唉,咱家來稀客啦!」他對女人說。
無定在寬大的沙發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幾張畫靠在茶幾腿上。
「這幾張畫……」
「先不談生意,先吃飯!哥兒們多少年了!」小臭兒揚聲笑起來,「包了餃子,三鮮餡兒,正下著。冰箱里我存了青島的啤酒。瞅你趕得這個巧!」
這時有人輕輕叩門。媳婦從貓眼兒看出去,踮著腳尖兒退回來:「你爺爺!」「我哪兒來的爺爺?他老臉不要,我可要臉!」小臭兒說。他起身,囑咐媳婦:「先不開飯,不然他下回專趕吃飯時間來!你就告訴他我不在家。」然後轉臉向無定,笑又回來了:「拿上你的畫,咱們上卧室談。」
無定跟著進了卧室,小臭兒將門掛個死,客廳里傳來一清亮一渾濁兩副嗓音。
「臭兒又不在嗎?老也沒見他,想得慌。」
「他一時半會兒還不會回來!」
「那我多等會兒。」
「哎哎!……別往那兒坐,那沙發是新的!您坐這兒吧!……」
無定早沒了談生意的心思,心墜得他累。一個小時後,老頭走了。一鍋餃子捂在鍋里的時間太長了,全煮過了,成菜了。
無定客氣而堅決地再他們擺開飯桌時離開了。
不久,學校會計科的人告訴無定,老頭的計時工資算錯了,少付了他百把塊錢。無定搞了錢,但從夏天到冬天,一直沒遇到老頭。他只好從學校找了老頭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號。街是條偏街,在城郊。無定沒費多少時間便找著了三百四十號——這條街的最後一個號碼,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無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後跟了一群熱心好事的閑人。在闊大無邊的菜田裡,有一個柴棚樣的小房,門上方有一個手寫的號碼:三百四十一。門邊一輛垃圾車……
「哦,您是找他呀!」閑人中有人終於醒悟似的,「曾大爺!他死啦。去年冬天死啦!」
那人說:老頭有個很好的孫子,孝敬,掙錢給爺爺花,混得特體面,要接爺爺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給爺爺包餃子;但老頭不願去,天天喂他餃子的好日子他過不慣,他怕那種被人伺候、供著的日子……這是老頭親口告訴街坊的。
「你是曾大爺的什麼人?」那人問。
「朋友」。無定答。
「也認識他孫子小臭子?」
「對。」
「他真對他爺爺那樣好?」
無定停了好大一會兒。說:「真的。」
(節選自《審丑》,有刪改)
19.根據小說內容,簡要概括曾大爺的形象特點。(4分)
20.結合文意賞析兩處劃線部分。(4分)
21.小說結尾處「無定停了好大一會兒,說:『真的。』」體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4分)
22.「審丑」作為小說的標題,意蘊豐富。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6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題。
沒有天堂 趙鑫珊
在東西方宗教中都有一個假設:在地球之外某個地方有一個天堂,那裡盡是金碧輝煌,盡是山珍海味,沒有塵世的種種苦難和悲慘。這假設中的天堂,純屬子虛烏有,純屬幻想。要知道,除了地球,我們沒有其它的任何星球可去!
月球、火星、金星……是萬萬去不得的。人類只能生存在地球上,人類無法生存,更無幸福可言——這就是「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這句口號的涵義。
如果人類能夠快樂地生活在月球、火星或金星上,並且還可以把60億人統統移民過去,那麼「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口號就是多餘的。
擺在人類面前的出路只有兩條:堅決控制地球上的人口,下決心保護地球生態環境;或將人類統統移民到別的星球上去居住。
但這後一條處理幾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在月球表面上如何建造密封式的居住空間就是個大問題。月球上沒有大氣,他是一個完全沒有生命的世界—夜間極冷(-166°),白天奇熱(99°C)。
再世界工業化之前,地球只能供給10億人的溫飽。假如我們現在決定不搞工業化,那麼50億人就必須離開地球。而在決定哪50億人離開地球這場混戰中,我們所有的人都會死去。
把我們的工廠搬離地球生物圈,進入太空,讓它們高懸在我們頭頂上幾千公里之外,那也是不現實的。
火星同樣不適合人類生存,哪裡的晝夜溫差達100°C,氣候極寒冷並且乾燥,大氣非常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大部分的水貯存在凍土圈的地殼層中,地表到處是干換的荒漠。
火星的英文名稱是維納斯,聽起來很美、很溫柔,但名不副實。其大氣和表面對人類的生存也抱有敵意。金星稠密雲層的下面,是個巨大的、炎熱的、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氣體的海洋,或者說是一層厚厚的碳酸氣濃霧——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動物是無法呼吸、生存的。
更有甚者,金星的表面溫度高達465°C,大氣壓力比地球高出90倍。這樣的生存環境,簡直是個酷熱的地獄。今天的進行地表還在不斷發生地震,熔岩四溢,且伴有雷鳴閃電。
過去,火星上也有氧氣,兩極也有冰雪,只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日漸積聚,形成溫室效應,入射的太陽光不能向外散發,表面溫度日漸增高,氧氣的生成越來越少,兩極的冰雪全部融化、蒸發。從此核算小時,地面日漸沙漠化,生物亦被一掃而空,成了今日乾旱的不毛之地。如果21世紀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麼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為此,我們大家有理由不寒而慄。
最近我讀了一些鼓吹人類到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去另謀生路的文章,之中最著名的是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藝術和人類學教授透納的《到火星上去生活》,文中樂觀的聲稱,將火星改造成一顆可供人類的星星正在變得越來越可行。他的口號是:「把火星改造成為花園吧!」——通篇都是私人的幻想,而不是眼睛的科學論證。
如果我們都對火星或者金星的嚴酷自然環境缺乏想像力,那就請把目光轉向新疆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的蒙古語意思是「進去不出來」。這是一片32萬平方公里的死亡沙海!我可不願意看到整個地球有朝一日變成塔克拉瑪干。
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條很安全的、很舒適的小飛船。如今它因人類的錯誤誤觸了點礁,漏了些水,人類理應積極行動起來,亡羊補牢,撥正航向,這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不是棄船逃走。
聽聽在太空梭上負責地球觀測、攝影的飛行專家斯普林格說的話吧:
「實際上,在飛船上你能一瞬間瞥見整個大陸,至少是從東到西的大陸。你能看到,最有價值的財富是陸地;你還能看到,地球環境里發生了什麼事情。當你看到到處都有被砍伐的森林的地塊時,心裡真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這迫使人民認識到,我們必須要開始保護我們的歡迎。,要比選在做的更好些。」
因為,天堂是沒有的。 (選自《天地徜徉錄》,有刪改)
19.作者在文章開頭描述的東西方宗教中「天堂」的目的是什麼?(4分)
20.結合文章,簡要分析兩劃線部分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4分)
21.文中為什麼重點介紹金星的情況?(4分)
22.請結合文章探究「沒有天堂」這一標題的意蘊。(6分)
七、(60分)
23. 請以「這世界需要你」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③文體特徵鮮明
祝你金榜題名!
6. 小說《寡人有疾》(作者 隨宇而安)結局中的一段求答
怎麼我沒看到過這段哎,我知道最後男主比女主先死的,然後女主去上墳,小路子【好像叫這個吧,那個太監】也已經老了。
7. 《寡人之於國也》課後練習答案
(1)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2)梁惠王只是為了增加兵力而孟子是施以仁政,使黎民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8. 求作業答案:閱讀《寡人之於國也》
1、D 2、D 3、A 4、(1)細網,密網 (2)餓死的人 (3)供養活著的人 (4)則、那麼 5、(1)認認真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頭發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著或者頂著東西奔走在道路上了。 (2)老百姓死了,就說:「這不是我的罪過,是年成不好造成的。」這種說法和拿著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後,卻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區別? |
9. 《寡人之於國也》課後答案
孟子在《寡人之於國也》中說:「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體現了對生存環境的關注和保護意識。莊子說:「禽獸可系羈而游,鳥雀可攀援而窺」,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樂的浪漫圖景。《呂氏春秋》更是主張要善於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自然資源,反對「竭澤而漁」,要求以和善、友愛的態度對待自然萬物,善待鳥、獸、草、木。這些豐富的保護自然資源的思想,在自然環境日趨惡化的今天愈益顯示出其現實意義。「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文化中關於人與自然關系的一以貫之的命題。老莊反復強調的「道法自然」、「無為」思想,就是在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即「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