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閱讀推薦 > 中國歷史小說名著排行榜

中國歷史小說名著排行榜

發布時間:2021-09-19 12:16:35

1. 中國古代震撼世界的十大名著是

1.紅樓夢(又名《石頭記》) (清) 曹雪芹;
2.水滸傳 (明) 施耐庵;
3.三國演義 (明) 羅貫中;
4.西遊記 (明) 吳承恩;
5.鏡花緣 (清) 李汝珍;
6.儒林外史 (清) 吳敬梓;
7.封神演義 (明) 許仲琳;
8.聊齋志異 (清) 蒲松齡;
9.官場現形記 (清) 李寶嘉;
10.東周列國志 (明) 馮夢龍;

作品簡介: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作品,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閑情為中心,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描寫了以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正邪兩賦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劇美,歌頌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過叛逆者的悲劇命運預見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滅亡,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機。

《水滸傳》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它形象地描繪了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以描寫東漢末年的戰爭為主,反映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三國鼎立三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本書反映了豐富的歷史內容,人物名稱、地理名稱、主要事件和人物性格與《三國志》基本相同,是在固定形象基礎上,進行再發揮,這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套路。本書一方面反映了真實的三國歷史,照顧到讀者希望了解真實歷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據明朝社會的實際情況對三國人物進行了誇張、美化、醜化等等。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整理創作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魔小說,又名《西遊釋厄傳》、《西遊證道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唐僧從投胎到取經歸來共遇到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取材於《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和民間傳說、元雜劇。

《鏡花緣》清代李汝珍所作的長篇小說。該書前半部分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歷的故事,包括他們在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國的經歷史。後半部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並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

《儒林外史》,長篇小說,清代吳敬梓作。五十六回。成書於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於1803年(嘉慶八年)。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於「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於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白話的運用已趨純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畫也頗為深入細膩,尤其是採用高超的諷刺手法,使該書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佳作。該書代表著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它開創了以小說直接評價現實生活的範例。

《封神演義》一般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亦是一部中國古代的神魔小說。 為明代許仲琳(一說是陳仲琳)所著,約成書於隆慶、萬曆年間。全書共一百回。《封神演義》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紂平話》,可能還參考了《商周演繹》、《昆侖八仙東游記》,以姜子牙輔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鬥智斗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間傳說和神話。有姜子牙、哪吒、楊戩等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最後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結尾。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張友鶴《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藝術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文言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作。

《官場現形記》,晚清譴責小說,南亭亭長即李伯元著。小說最早在陳所發行的《世界繁華報》上連載,共五編60回,是我國近代第一部在報刊上連載並取得社會轟動效應的長篇章回小說。它由30多個相對獨立的官場故事聯綴起來,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下至佐雜小吏等,開創了近代小說批判現實的風氣。

《東周列國志》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這部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歷史。

2. 中國十二大名著有哪些

普遍的說法是「中國十大文學名著」,他們分別是:

1.《水滸傳》。《水滸傳》是我國人民最喜愛的古典長篇白話小說之一。它產生於明代,是在宋、元以來有關水滸的故事、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創作而成的。全書以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為主要題材,藝術地再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反抗壓迫、英勇斗爭的悲壯畫卷。

2.《西遊記》。《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3.《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

4.《紅樓夢》。《紅樓夢》是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紅樓夢》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5.《西廂記》。《西廂記》是元代王實甫創作雜劇。全劇敘寫了書生張生(張君瑞)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仕女紅娘的幫助下,沖破孫飛虎、崔母、鄭恆等人的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

6.《聊齋志異》。《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

7.《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乾隆十四年《儒林外史》代表著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它開創了以小說直接評價現實生活的範例。《儒林外史》脫稿後即有手抄本傳世,後人評價甚高,魯迅認為該書思想內容「秉持公心,指摘時弊」,胡適認為其藝術特色堪稱「精工提煉」。

8.《牡丹亭》。《牡丹亭還魂記》簡稱《牡丹亭》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該劇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

9.《離騷》。《離騷》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詩篇,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屈原在《離騷》中,成功地塑造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形象豐滿、個性鮮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體現了屈原偉大的思想和崇高的人格。

10.《金瓶梅》。《金瓶梅》,中國古代長篇白話世情章回小說,一般認為是中國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小說,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

《金瓶梅》書名是由小說三個女主人公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各取一字合成的。揭露了明代中葉社會的黑暗和腐敗,具有較深刻的認識價值。被列為明代「四大奇書」之首。

3. 中國的經典名著有哪些

1、《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2、《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3、《莊子》又名《南華經》,是道家經文,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以後,尊莊子為南華真人,因此《莊子》亦稱《南華經》。

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

莊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瑰麗詭譎,意出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範之作。

4、《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秦統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戰國末期道家的代表作,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

5、《楚辭》經歷了屈原的作品始創、屈後仿作、漢初搜集、至劉向輯錄等歷程,成書時間應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間。劉向《楚辭》原書早亡,後人只能間接通過被認為保留最完整的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原書亦佚)、宋洪興祖《楚辭補注》(《楚辭章句》的補充)追溯、揣測原貌。

《楚辭》對整個中國文化系統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特別是文學方面,它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詩篇,因此後世稱此種文體為「楚辭體」、騷體。 而四大體裁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4. 中國歷史巨著

一、《太史公書》,後世通稱《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中國一本紀傳體通史。《史記》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紀傳體通史。《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同時,《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
二、《春秋左傳》又名《左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我國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實際上,成書時間當在戰國中期。春秋時期,各諸侯國有史官記錄其派駐國的史事,還有稱為瞽蒙的盲史官講述歷史,左丘明便是一位盲史官。後人根據左丘明的講史記錄和其他史官留下的各種材料整理成《左傳》。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於魯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比《春秋》記事時間延長了許多。是學習、研究先秦歷史、文學、哲學和語言必讀的典籍。
三、《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卷,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計跨16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中國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四、《本草綱目》是由明朝偉大的醫葯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為修改古代醫書中的錯誤而編,他以畢生精力,親歷實踐,廣收博採,對本草學進行了全面的整理總結,歷時29年編成,30餘年心血的結晶。共有52卷,載有葯物1892種,其中載有新葯374種,收集葯方11096個,書中還繪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圖,約190萬字,分為16部、60類。
五、《紅樓夢》,原名《石頭記》,曹雪芹著,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此書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作者根據家族的興衰的藝術升華,對封建腐朽的科舉制度、包辦婚姻、等級制度等進行思考。《紅樓夢》被評為中國古典章回小說的巔峰之作,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極高。因為其不完整,留下許多謎團引人探究,也構成了一門學術性的獨立研究學科——紅學。

5. 中國四大名著的排名

我認為,這四部書中西遊最為通俗,一般人從小讀這四本書都是從西遊開始,另外也於西遊是神魔小說有關,人們可能不知道關羽、林沖、寶玉,但絕不會不知道孫悟空,因此流傳最廣的西遊應該位列四書之首.
三國在如今深受人們喜愛,很多人是看了三國演義才去看三國志,並且把小說就當作正史來看待,歷史上也只有三國演義能做到了,再看看如今層出不窮的游戲,其影響也是國際化的了,列為第二。
水滸因該說是爭議最廣的一部書,同時人物刻畫最多。是中國俠文化最早最出名的著作,金庸古龍皆為施耐庵後人。其刻畫的精神也是後人所津津樂道的。
紅樓是最深奧的,四本書中也是最後讀的一本,人不到一定的年紀是不能理解他的深刻含義的,再說的題材也不如其他三部這么吸引人。因此列最末

6. 中國歷史名著哪些

中國歷史名著匯總
1、《貞觀政要》、(唐朝)吳兢——歷代君王的教科書和資治手冊,康熙、乾隆視之為座右銘,日本最高統治者的必讀教材,韓國總統金泳三就任之前反復研讀。號今天下,莫敢不從。
2、《反經》、(唐朝)趙蕤歷代統治者避而不談,但又不得不讀的一部經世致用之書。
3、《官經》、(清)載淳——總結千年政治權術,詮釋歷朝官訓謀略。
4、《鹽鐵論》、(西漢)桓寬——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政治學術著作。
5、《盛世危言》、(清)鄭觀應——一部系統論述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振興中國,影響中國幾代志士仁人的重要政治著作。
6、《商君書》、(戰國)商鞅——中國最偉大的變法家的興邦定國之書,雖遭五馬分屍,但名垂革新青史。
7、《鬼穀子》、(戰國)鬼谷先生——中國先秦時代游說、縱橫之學的登峰造極之作,一部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影響的奇書。
8、《人物誌》、(三國)劉邵——選賢任能,陳力就列,第一部集名理學大成的人才學專著。
9、《政訓》、(南宋)朱熹——一部集中反映儒家為政之道的從政者必讀之書。
10、《康熙政要》、(清朝)張——一部記錄康熙雄才大略,展示名臣風節的優秀權謀名著兵法名著。
11、《六韜》、(西周)姜太公——獨具體系和特色的一部集先秦軍事理論之大成的兵家典籍,千百年來武舉武科的必讀教材。
12、《孫子兵法》、(春秋)孫武——「兵學聖典」、「百代談兵之祖」、中國古代最著名的軍事著作,國外多家軍事院校的教材,海內外企業家以兵法經營管理的「聖經」,廣為流傳,備受推崇。
13、《孫臏兵法》、(戰國)孫臏——「孫子臏足,兵法修列」,中國古代對戰爭觀、戰略戰術和軍隊建設有獨到見解的不朽軍事著作。
14、《諸葛亮將苑》、(三國)諸葛亮——中國軍事史上專論為將之道的兵學專著、「將才學」,「統軍帶兵的將領的必讀之書」。
15、《練兵實紀》、(明朝)戚繼光——民族英雄抗倭名將戚繼光的軍事訓練專著「撼山易,撼戚家軍難」,痛擊日冠,還我河山。
16、《三十六計》、(南朝)佚名——一部充滿玄機的軍事謀略學專著,出將入相者必讀之書,被廣泛應用於現代商政。
17、《劉伯溫百戰奇略》、(明朝)劉基——一部集文學價值和軍事價值於一體的不朽兵學專著。
18、《八陣圖合變說》、(明朝)龍正——中國西代陣法集大成之作。
19、《曾胡治兵語錄》、(民國)蔡鍔——記錄曾國藩、胡林翼的治軍思想、治兵之法,蔣介石親筆為本書補輯《治心》、一章法治名著。
20、《唐律疏義》、(唐朝)長孫無忌——中國歷史上現存最為完整的封建法典。
21、《洗冤集錄》、(南宋)宋慈——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學專著歷史名著。
22、《尚書》、(春秋)孔子——「上古之書」,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素以文辭古奧難懂著稱。
23、《戰國策》、(西漢)劉向——一部展示戰國風雲歷史畫卷最精彩的歷史著作。
24、《史通》、(唐朝)劉知己——中國史學的網路全書,一書在手,歷史全通諸子百家。
25、《周易》、(商朝)姬昌(文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察人事」中國歷史上內容博大精深的不朽哲學著作,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葩。
26、《道德經》、(春秋)李耳——又稱《老子》、,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對中國人立身處世之道影響最大的「陰謀」哲學,被譯為數十種文字,海外發行量居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之首。
27、《論語》、(春秋)孔子及後學——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中國儒家學派的基本經典,「半部論語治天下」,影響中國二千年的「東方聖經」,世界文化史上的不朽豐碑。
28、《孝經》、(春秋)曾參——一部罕見的奇書,帝王將相們多次為其作注,中國封建社會的治世法寶,「參兩儀,長四德,冠五倫,綱維百行,總會六經」,「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父令子亡,子不得不亡。」
29、《大學》、(戰國)曾參及其門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國歷史上最系統的政治哲學。
30、《中庸》、(戰國)子思——為政者的最高境界,中國封建社會,政治范疇中的哲學方法論,能守中庸之道者,必能成安邦定國、振衰起廢之大業。
31、《孟子》、(戰國)孟軻——中國儒家學派的經典之作,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的啟明星。
32、《莊子》、(戰國)莊周——先秦道家學術的集大成之作,中國哲學史上的偉大著作,中國浪漫主義文學、寓言文學的「奠基之作」,中國小說創作的鼻祖,先秦諸子散文中思想性、藝術性最高的作品。
33、《荀子》、(戰國)荀卿——先秦諸子學說的集大成之作,中國哲學、學術思想史上繼往開來的不朽豐碑。
34、《呂氏春秋》、(戰國)呂不韋——「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中國先秦雜家學派的集大成之作,呂不韋說「誰能增刪一字,賞賜千金」。
35、《韓非子》、(戰國)韓非——法、術、勢並重,以「法」治國,弄權之「術」,君王成「勢」,中國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制度的政治思想基礎。
36、《禮記》、(西漢)戴聖——先帝儒家禮樂治國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中國作為禮義之邦的重要標志佛道名著《周易參同契》、(東漢)魏伯陽——中國最早的道教煉丹專著。
37、《抱朴子內篇》、(西晉)葛洪——一部完整、系統、包羅萬象的道教理論專著,中國古代生命哲學的權威著作。
38、《妙法蓬華經》、(北朝)鳩摩羅什——「三乘歸一」,一切眾生皆能成佛,中國佛教天台宗的立宗經典。
39、《維摩詰經》、(北朝)鳩摩羅什——中國大乘佛教的經典之作,中國佛教宗派形成的理論依據。
40、《百喻經》、(南朝)求那毗地——東方的《伊索寓言》、,文義淺白易解,喻義廣博精深,廣為流傳,影響深遠。
41、《壇經》、(唐朝)六祖慧能——中國佛教史上的經典名著、中國禪宗的奠基之作,印度佛教中國化的標志之作。
42、《太極圖說》、(北宋)周敦頤——中國歷史上頗負盛名的理學著作、中國儒、道、釋三教合一的直觀反映。
43、《太上感應篇》、(北宋)李昌齡——中國道教內丹學的集大成之作,中國古代生命哲學研究的重大突破蒙學名著。
44、《千字文》、(南朝)周興嗣——中國最早問世的一部優秀童蒙讀物,文筆優美,語言洗煉,流傳海外,獨領風騷。
45、《百家姓》、(北宋)錢唐老儒——與三字經、千字文鼎足而立的優秀童蒙讀物,千古傳誦,琅琅上口。
46、《增廣賢文》、(清代)周希陶——凝聚前人智慧,代表百家思想,處世、經驗、智慧、原則的總結,通俗易懂,流傳至今。
47、《幼學瓊林》、(明朝)程登吉——「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中國古代蒙學讀物中影響最大,編得最好的讀本,蒙學讀物的網路全書。
48、《龍文鞭影》、(明朝)蕭良有——一部頗富鞭策、啟迪意味的優秀童蒙讀物。
49、《聲律啟蒙》、(清朝)車方育——一部專門訓練兒童對偶技巧、聲韻格律的一部獨具一格,歷久不衰的優秀童蒙讀物。
50、《三字經》、(清朝)區適子——「人之初,性本善」,代表中國古代童蒙讀物最高水平的一部經典讀物,流傳最廣、家喻戶曉的家庭教育教科書。
51、《格言聯壁》、(清朝)山陰金——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鍾之警,凝聚古代先哲智慧的優秀蒙學讀物家訓名著。
52、《孔子家語》、(西漢)孔安國——與《論語》、相映成趣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孔氏家學的珍貴文獻。
53、《顏氏家訓》、(北朝)顏之推——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專著。
54、《袁氏世范》、(南宋)袁采——一部與《顏氏家訓》、相提並論,「於立身處世之道反覆詳盡」的家訓經典。
55、《溫公家苑》、(北宋)司馬光——一部因《資治通鑒》、名氣太大而不太為人注意,但又「有補於世道人心非淺」的家訓經典。
56、《治家格言》、(清朝)朱柏廬——「微言大義」,深得治家之道的精髓,一部不可多得的害訓讀物。
57、《鄭板橋家書》、(清朝)鄭板橋——揚州八怪之首,難得其家書也是一怪。
58、《曾國藩家書》、(清朝)曾國藩——中國歷史上一部前無古人,垂鑒後世的規模最大影響深遠的家書,毛澤東、蔣介石均備加推崇。
59、雙節堂庸訓》、(清朝)汪輝祖——一部融「聖賢書」與「人間事」於一爐,對普通家庭產生重要影響的家訓經典處世名著。
60、《菜根潭譚》、(明朝)洪應明——一部融匯我國傳統名家名派言論精華的優秀格言書,入世出世、修心養性、心人為善者必讀之書。
61、《小窗幽記》、(明朝)陳眉公——一部廣博精微的立身處世之學。
62、《圍爐夜話》、(清朝)王永彬——一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秘笈文學名著。
63、《詩經》、(春秋)孔子——中國文學史上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64、《楚辭》、(戰國)屈原、宋玉等——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之作。
65、《文心雕龍》、(南朝)劉勰——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劃時代作品,第一次在中國文學史上建立起中國文學理論體系,中國古典文學理論寶庫中最耀眼的明珠。
66、《千家詩》、(南宋)劉克庄——中國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唐宋詩選本、不可多得的童蒙讀物。
67、《絕妙好詞》、(南宋)周密——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新代詞選之一,集南宋婉約、格律派詞作之精華。
68、《郁離子》、(明朝)劉基——指桑罵槐含沙射影,中國古代寓言的不朽豐碑。
69、《曲品》、(明朝)呂天成——中國戲曲史上不可多得的曲論專著。
70、《唐詩三百首》、(清)孫洙——中國文學史上最有影響,流傳最廣的唐詩選本,「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71、《人間詞話》、(清)國王維——中國最後一部,也是影響最大的一部古典詞學專著,代代傳閱,歷久不衰學術名著。
72、《論衡》、(東漢)王充——秦漢時期最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和無神論專著。
73、《近思錄》、(南宋)朱熹——中國儒學史上理學的經典之作。
74、《傳習錄》、(明朝)王守仁——一部同程朱理學叫板,風靡晚明,啟迪近代,影響至今的著名哲學著作。
75、《焚書》、(明朝)李贄——中國封建時代異端學說的濫觴。
76、《閑情偶寄》、(清明)李漁——清初學術界的《呂氏春秋》。
77、《金聖嘆讀批〈水滸傳〉》、(清朝)金聖嘆——一部撲面而來,頗具真人氣息的評點。
78、《清代學術概論》、(清朝)梁啟超——中國第一部系統總結清代學術思想的著作異域風情。
79、《大唐西城記》、(唐朝)玄奘——現存規模最大的反映周邊列國狀況的風土人情專著,真「唐僧」的「西遊記」。
80、《島夷志略》、(元朝)汪大淵——中國元代航海家的壯舉,歷述九十九國社會,政治、經濟、風土人情概貌,被譯為英、法、日等多國文字,蜚聲海內外的一部異國風情錄中醫名著。
81、《黃帝內經》、(戰國)佚名——中國最早的中醫學理論專著,奠定中國數千年中醫理論的基礎,指導中國數千年醫療臨床的實踐。
82、《神農本草經》、(戰國)佚名——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葯學專著。
83、《脈經》、(西晉)王叔和——中國現存最早系統敘述脈學的醫學專著網路名著。
84、《考工記》、(西周)周公——中國最早的一部科學文獻。
85、《齊民要術》、(北朝)賈思勰——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包括農林牧副漁的綜合農書。
86、《夢溪筆談》、(北宋)沈括——「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中國古代八大科學名著之首,包羅萬象,博大精深。
87、《新儀象法要》、(北宋)蘇頌——領先世界水平,內含世界上最早的星象圖、最早的跟蹤觀測星體的天文儀器圖、中國最早的機械圖紙的天文學著作。
88、《教書九章》、(南宋)秦九韶——世界數學史上最傳大的數學理論專著之一。
89、《農桑輯要》、(元朝)司農——中國現存最早的官修農書。
90、《天工開物》、(明朝)宋應星——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一部科技網路全書,「國故有最值得贊許的一部科學典籍」,中國古代八大科學名著之一綜藝名著。
91、《樂記(西漢)劉德毛生——先秦至漢初儒家音樂美學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92、《茶經》、(唐朝)陸羽——中國第一部茶葉專著。
93、《書譜》、(唐朝)孫過庭——中國古代書法理論的瑰寶。
94、《桔中秘》、(明朝)朱晉楨——中國象棋史上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棋譜。
95、《園冶》、(明朝)計成——一部文化史上第一部系統的造園學專著。
96、《芥子園畫傳》、(清朝)王概等——中國書畫愛好者不可多得的啟蒙教材。
97、《景德鎮陶錄》、(清朝)藍浦鄭廷桂——中國第一部全面闡述景德鎮古瓷業的專著,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的瑰寶。
98、《弈理指歸》、(清朝)施定庵——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圍棋專著。
按照類別來分
一、權謀名著:《貞觀政要》、《反經》、《官經》、《鹽鐵論》、《盛世危言》、《商君書》、《鬼穀子》、《人物誌》、《政訓》、《康熙政要》。
二、兵法名著:《六韜》、《孫子兵法》、《孫臏兵法》、《諸葛亮將苑》、《練兵實紀》、《三十六計》、《劉伯溫百戰奇略》、《八陣圖合變說》、《曾胡治兵語錄》。
三、法治名著:《唐律疏義》、《洗冤集錄》。
四、歷史名著:《尚書》、《戰略策》、《史通》。
五、諸子百家:《周易》、《道德經》、《論語》、《孝經》、《大學》、《中庸》、《孟子》、《莊子》、《荀子》、《呂氏春秋》、《韓非子》、《禮記》。
六、佛道名著:《周易參同契》、《抱朴子內篇》、《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百喻經》、《壇經》、《太極圖說》、《太上感應篇》、《性命圭旨》。
七、蒙學名著:《千字文》、《百家姓》、《增廣賢文》、《幼學瓊林》、《龍文鞭影》、《三字經》、《格言聯壁》。
八、家訓名著:《孔子家語》、《顏氏家訓》、《袁氏世范》、《溫公家苑》、《治家格言》、《鄭板橋家書》、《曾國藩家書》、《雙節堂庸訓》。
九、處世名著:《菜根潭》、《小窗幽記》、《圍爐夜話》。
十、文學名著:《詩經》、《楚辭》、《文心雕龍》、《千家詩》、《絕妙好詞》、《郁離子》、《曲品》、《唐詩三百首》、《人間詞語》、《東周列國志》(余邵魚)、《西遊記》(明 吳承恩)、《三國演義》(明 羅貫中)、《水滸傳》(明 施耐庵)、《桃花扇》(清 孔尚任)、《紅樓夢》(清 曹雪芹 高鶚)、《官場現形記》(李寶嘉);「儒林」指《儒林外史》(吳敬梓)、《金瓶梅》(蘭陵笑笑生)、《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明 馮夢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明 凌濛初) 、《今古奇觀》(包翁老人)、《聊齋志異》(蒲松齡)、《史記》(司馬遷)、《西廂記》(王甫實)、《鏡花緣》(清 李汝珍) 等等。
十一、學術名著:《論衡》、《近思錄》、《傳習錄》、《焚書》、《閑情偶寄》、《金聖嘆讀批〈水滸傳〉》、《清代學術概論》。
十二、異域風情:《大唐西域記》、《島夷志略》。
十三、中醫名著:《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脈經》。
十四、網路名著:《考工記》、《齊民要術》、《夢溪筆談》、《新儀象法要》、《數書九章》、《農桑輯要》、《天工開物》。
十五、綜藝名著:《樂記》、《茶經》、《書譜》、《桔中秘》、《園冶》、《芥子園畫傳》、《景德鎮陶錄》、《弈理指歸》。

7. 比較有名的中國歷史書籍

1、《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時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內傳》,漢代以後才多稱《左傳》。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同時也是傑出的歷史散文巨著。

2、《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 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秦統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戰國末期道家的代表作,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 。

3、《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斷代史史學著作,又稱《國策》。書中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

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戰國策》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游說之士的實戰演習手冊。

該書亦展示了東周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戰國策》一書的思想傾向,因其與儒家正統思想相悖,受到歷代學者的貶斥。

4、《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魏、蜀、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當時魏、吳兩國已有史書,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官一職,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

陳壽開始在蜀國任職,受宦官排擠不得志。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

5、《尚書》,最早書名為《書》,約成書於前五世紀,傳統《尚書》(又稱《今文尚書》)由伏生傳下來。傳說為上古文化《三墳五典》遺留著作。

西漢學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書》為今文《尚書》,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牆壁時,發現的另一部《尚書》,為古文《尚書》。

西晉永嘉年間戰亂,今、古文《尚書》全都散失了。東晉初,豫章內史梅賾給朝廷獻上了一部《尚書》,包括《今文尚書》33篇,以及偽《古文尚書》25篇 。

8. 中國古典名著(小說類)有哪些

有如下這些:
一、《三國演義》
1、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
2、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二、《水滸傳》
1、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起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
2、《水滸傳》也是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三、《西遊記》
1、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創作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魔小說。
2、主要描寫了唐朝太宗貞觀年間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四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歷經磨難(連同唐僧出生到取經前的磨難共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
四、《金瓶梅》
1、也稱《金瓶梅詞話》,中國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白話世情章回小說。
2、借《水滸傳》中武松殺嫂一段故事為引子,通過對兼有官僚、惡霸 、富商三種身份的封建時代市儈勢力的代表人物西門慶及其家庭罪惡生活的描述,揭露了明代中葉社會的黑暗和腐敗,具有較深刻的認識價值。
五、《聊齋志異》
1、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
2、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藝術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文言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作。

9. 中國最著名的十大書籍

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鏡花緣》、《金瓶梅》等。

1、《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

2、《水滸傳》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

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後鎮壓田虎,王慶,方臘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勢力,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宏大故事。

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水滸傳》問世後,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了後世中國小說創作的典範。《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同時也是漢語文學中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3、《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

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中外學者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4、《紅樓夢》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等,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紅樓夢》版本可分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兩大系統。程本為程偉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為脂硯齋在不同時期抄評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此書新版通行本前80回據脂本匯校,後40回據程本匯校,署名「曹雪芹著,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說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致,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真事隱去,假語村言」的特殊筆法更是令後世讀者腦洞大開,揣測之說久而遂多。後世圍繞《紅樓夢》的品讀研究形成了一門顯學——紅學。

5、《鏡花緣》

《鏡花緣》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前半部分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歷的故事,包括他們在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國的經歷史。

後半部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並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

《鏡花緣》還是一部討論婦女問題的小說。

10. 中國十大名著有哪些

一、紅樓夢(清代長篇人情小說)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等,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二、水滸傳(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水滸傳》問世後,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了後世中國小說創作的典範。

三、三國演義(羅貫中著長篇小說)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

四、鏡花緣(李汝珍創作長篇小說)

《鏡花緣》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前半部分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歷的故事,包括他們在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國的經歷史。後半部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並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鏡花緣》還是一部討論婦女問題的小說。

五、西遊記(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六、儒林外史(清代吳敬梓創作長篇小說)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於嘉慶八年(1803年)。《儒林外史》代表著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它開創了以小說直接評價現實生活的範例。

七、封神演義(中國明代古典神魔小說)

《封神演義》一般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是明代許仲琳(一說陸西星)創作的長篇小說,約成書於隆慶、萬曆年間。該小說,以歷史觀念、政治觀念作為支撐全書的思想框架,摻雜了很多宏大的想像,表現了作者對於仁君賢主的擁護和贊頌以及對於無道昏君的不滿和反抗。

八、聊齋志異(蒲松齡著文言短篇小說集)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

九、官場現形記(晚清李伯元著小說)

《官場現形記》是晚清文學家李伯元創作的長篇小說。魯迅將《官場現形記》與其他三部小說並稱之為譴責小說,是清朝晚期文學代表作品之一。1998年,香港《亞洲周刊》評選20世紀100部優秀文學作品,《官場現形記》排列前10名。199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評選20世紀100部優秀小說,《官場現形記》被列為排行榜第一名。

十、東周列國志(馮夢龍所著長篇歷史小說)

《東周列國志》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這部小說為明代長篇白話歷史演義小說。當周宣王輕易見殺,當褒姒巧遇得活,《東周列國志》拉開了它那長達數百年史事的序幕。這是古今中外時間跨越最長,人物最多的一部小說,描寫春秋戰國時代「列國」故事。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小說名著排行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局長的絲襪小說全集 瀏覽:430
穿越小說女主楚嫣然 瀏覽:151
女尊男主宅斗小說推薦 瀏覽:473
玄幻小說中的最強神眼 瀏覽:500
女主叫春心的穿越小說 瀏覽:578
泰克斯芬利同人小說 瀏覽:291
寫隋唐的穿越小說 瀏覽:631
小說推薦九庫閱讀 瀏覽:499
寫刺客信條的無限小說 瀏覽:922
男主有腿疾的穿越小說 瀏覽:695
神豪奶爸系統小說 瀏覽:420
qq閱讀小說推薦 瀏覽:46
穿越重生女強架空完結小說排行榜 瀏覽:388
分析小說人物形象ppt 瀏覽:741
不敗戰神小說閱讀 瀏覽:205
烏桓小說主角 瀏覽:195
破案刑偵小說排行榜 瀏覽:319
中考小說閱讀訓練解析 瀏覽:250
巨肉的都市小說 瀏覽:885
大隱隱於婚小說好看嗎 瀏覽: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