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閱讀推薦 > 對詩歌散文小說閱讀鑒賞的體會

對詩歌散文小說閱讀鑒賞的體會

發布時間:2021-10-12 08:42:22

㈠ 散文詩的賞析

《蛇》
馮至
我的寂寞是一條蛇,
靜靜地沒有言語。你萬一夢到它時,
千萬啊,不要悚懼!
它是我忠誠的侶伴
心裡害著熱烈的鄉思
它想那茂盛的草原
你頭上的、濃郁的烏絲
它月影一般輕輕地
從你那兒輕輕走過
它把你的夢境銜來了
像一隻緋紅的花朵
《紙船》
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隻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疊著,
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
和悲哀歸去。
現在在初中教材中也有很多散文詩.比如紀伯倫,魯迅的,巴金的。
散文詩說的簡單一點就是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體。

㈡ 如何鑒賞散文

一、 把握立意

散文,或敘事,或抒情、或說理。它通過對某個人物某件事情的敘述,對某種風物的描繪,來抒發某種感情,表達某種思想,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啟迪,使之在思想上產生強烈的共鳴,或感情上激起激烈的震盪。

有的思想比較集中,情感比較明顯,有的則比較隱諱,這就要抓住中心、抓住立意。所以我們在鑒賞作品時,必須清理作品的材料。諸如生活畫面、場景、人物、事件、風物等,分析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系,探索作者感受不斷深化的脈絡,進而揣摩作品的立意和主旨。

二、 善抓文眼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文眼」就是文章的眼睛。鑒賞散文,善抓「文眼」較為重要。抓住了本文的文眼,欣賞佳作就像按圖索驥,順藤摸瓜一樣。

三、 明白情物

散文中的「情」,常常是作品中組織人、事、物、景的重要線索,它使作品的結構顯得緊湊嚴密、波瀾跌宕。散文抒情的方式也很靈活,或是托物寓情,或是借景抒情;或是直抒胸臆,或是將感情深藏在字里行間。

可以說,一篇優秀散文意境包括情和景(事、物)兩種因素,其中情是主要的,景只是手段,寫景是為了抒情明理。若離開了情,景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我們在鑒賞散文時要探索散文意境美,可以從即景、披事、體物入手。

從而悟情、入情、察清、明情,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欣賞作品的內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

四、 分析結構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我們鑒賞散文,就要在分析和梳理其組織材料的結構特點,明確其線索的基礎上,把握文中的「神」。所以分析散文結構對理解把握散文的形和神都不無裨益。

五、 體味情言

散文的語言風格很多。優秀的散文語言都能做到精練准確、樸素自然、清新明快、親切感人。針對不同作家的不同語言風格特點,如有的粗獷,有的細膩,有的豪放,有的婉約,就要仔細玩味,仔細體味散文的語言之美。

另外還要注意修辭的作用,散文語言比較注重形象、生動。一般多用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引用等,這些修辭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為彼,形象生動,想像力豐富;擬人的作用是化物為人,親切自然,人格化等。

六、 了解情技

了解情技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寫作技巧,也就是高考考點要求的「能鑒賞作品的表達技巧」。因此掌握諸如渲染、鋪墊、象徵、伏筆、照應、懸念等技巧有利於鑒賞散文,把握美文實質。

(2)對詩歌散文小說閱讀鑒賞的體會擴展閱讀:

鑒賞散文的結構特點和表達技巧」,是散文閱讀應該關注和檢測的重點之一。能力層級E。

散文結構的基本特點是「形散神聚」「形散神不散」,形散是指結構形式靈活,不拘一格;神聚是指感情凝練,主題集中。感知散文神聚的主要方法是找到「文眼」,理清線索,就能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主題和結構。文眼是命題者肯定要關注的內容。

構思是作家創作時為了表現某一主題所進行的思維過程。散文的構思側重於意境的創造和情趣的貫通,但對文章的立意、取材和結構等因素也是可以追求的。因此,鑒賞散文的構思,就要鑒賞散文的立意、取材和結構。

散文的表達技巧是多方面的,鑒賞散文的表達技巧可重點鑒賞散文用到的表現方法、思維方式、修辭手法以及其他的一些藝術處理等。

①象徵。象徵是散文常用的表現手法,如巴金《燈》的主題就是藉助象徵的表現手法含蓄地表達出來的。

②對比。對比也是散文常用的表現方法,運用對比可以使形象更加突出、情感更加真切、道理更加明晰。如李樂薇《我的空中樓閣》通過「高大」與「小巧」、「有限」與「無限」、「清晰」與「朦朧」的多角度對比,進一步突出了描寫對象的美妙多姿。

③聯想和想像。聯想和想像是形象思維的重要方式,內容豐富的優秀散文,大都離不開奇特的想像和廣博的聯想。

④比喻和擬人。比喻和擬人是散文寫作最常用的修辭手法,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

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用擬人的手法賦予白花以人的神態;「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則是連用三個比喻,形象地寫出了白花的神態。作者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才使得靜態的荷花有了動感和靈氣。

⑤散文寫作常根據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藝術處理,如描寫中的虛實相生、動靜相宜等。以上這些是散文閱讀鑒賞考查的主要內容,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要仔細揣摩、體會和品味。

1、根據散文的文體特點,抓住鑒賞的切入點

「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獨有的特點,作者就是在「形散神不散」的揮灑中完成對生活的藝術反映。在散文閱讀鑒賞當中,要在整體閱讀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

明確散文所敘之事、所寫之景、所抒之情、所含之理,並弄清楚景與情、事與理之間的關系;把握散文「形」與「神」的關系,找出支撐散文「形散神不散」特點的文眼和線索,順藤摸瓜,透徹理解文章的結構特點和文意。

2、了解散文的表達技巧,挖掘散文的美感因素

散文的表現技巧是多方面的,如敘述的詳略與虛實、描寫的粗放與細膩、抒情的直率與含蓄,以及渲染、襯托、象徵、對比等藝術手法的運用等。

這些表達方面的技巧,都是散文寫作中的美感因素。鑒賞的核心就是審美,所以,在散文的閱讀評析和鑒賞過程中,一定要挖掘散文的美感因素,品味散文的藝術美,從中獲得美的感受。

3.拓展散文的閱讀空間,提高散文鑒賞的素養

散文取材廣泛,形式多樣,手法靈活,語言優美。在平時的課外閱讀當中,要朗讀一些精美的散文,以提高自己的語感;多讀一些精要的鑒賞文章。

以提高自己的悟性;同時把課內學習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掌握必要的文學常識和文體知識,了解一些必要的背景材料,以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境界,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

參考資料來源:北京師范大學-20世紀中國散文名家名篇賞析

參考資料來源:福建師范大學-《中國現代散文名家鑒賞》黃科安 文學院

㈢ 如何提高詩歌鑒賞和閱讀水平

一: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建議讀詩詞前要看一下寫作背景,通過了解背景更深刻層次了解作者的筆露,先找到敬仰的一位詩詞古人,慢慢試試看。
二: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於漪在談到如何培養學生詩歌鑒賞能力時,曾有過這樣的體會:"我利用部分早讀課的時間堅持教學生讀詩,以渭渭詩歌甘泉,滲人學生心田,滋養他們成長。每周學二三首,每次--二十分鍾,讀讀背背講講,一日不多,十日許多,精心滴灌,學生興味盎然,賞析能力提高,智力獲得發展。"筆者以為於滴的做法抓住了詩歌教學的根本,把握住了培養鑒賞能力的關鍵,值得我們高三語文老師在開展詩歌專題教學和復習時借鑒"。

㈣ 自己在閱讀小說,散文,詩歌文學作品所收獲的情感體驗和精神成長

小說篇
昆德拉說「小說是一場懸而未決的審判」,一個好的小說家要置身事外,以客觀之眼去觀察這個世界,把原本的完整的情節呈現在讀者眼前。根據薩特的說法,小說是連接兩個世界的通道,是與死去的作者的交談。所以讀小說盡量全身心投入,一口氣讀完最好,我讀小說是盡量把自己帶入進去的,隨他喜隨他悲,當然讀外國小說時,可能由於文化隔閡的原因,所以不太容易,這個時候就一定要用心,仔細觀察作者所描繪的每一個細節,體味其深意。這樣讀完一本小說就像是你自己又活了一遍而已,讀多了就有種百事為人的滄桑感了。也許沒那麼誇張,但看個人際遇了吧。
散文篇
散文我很喜歡郁達夫的,朱自清的,古代的散文也是不錯的,外國散文涉獵比較少,但總的來說,散文語言清麗自然朴實有味是最好不過的了。散文重在平而不淡,如郁達夫《故都的秋》,很久了,讀完以後我一直忘不了他一碗粗瓷濃茶院里一坐,看碧瓦晴天,牽牛花纏,細數陽光從樹縫里漏下的光束,呷一口茶,雖質朴,但粗服亂頭不掩國色。散文重要的是其中的意境。
詩歌篇
中國古代的,現代的,外國的我都略有涉獵,每一篇都值得認真對待
如海子,那個以夢為馬的詩人,他的詩是要用心品的
如李白,他的不羈讓我欽羨
如蘇軾,他的灑脫讓我敬佩
如尼采,他的深刻讓我折服
正如王國維說的:一切詩歌,吾獨愛以血書者。

以上是我的一點讀書心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不過讀書實在是人類最後一點干凈的東西了,希望不要抱著功利心去讀,把心放進去,方為最好。

㈤ 《讀後感》小說、散文、詩歌投稿電話

強調學生要運用「熟讀」「諷詠」等有聲讀解方法,以便進入古詩的藝術境界,這是非常必要的。除此以外,與「熟讀」「諷詠」相輔相成的,還有一種無聲讀解的方法,也能幫助學生進入古詩的藝術境界,這就是「涵詠」。
所謂「涵詠」,就是悉心揣摩與反復咀嚼。朱熹說:「語言有個血脈流通處,但涵詠久之,自然見得條暢浹洽,不必多引外來道理言語,卻壅滯詩人話底意思也。」(《答何叔京》)這就是說,詩歌是有血脈貫通流轉的活的整體,不能引外來道理作硬性分解,破壞作品的藝術生命,而要反復涵詠感受,如嚼橄欖,如品香茶,才能領悟到古詩貫通整體的內在血脈,獲得作品的深層意蘊。
「涵詠」,就要突出欣賞者細膩感受的重要性。清人況周頤說:「讀詩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絕佳者,將此意境締構於吾想往中。然後澄思渺慮,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詠玩索之。」(《蕙風詞話》)就是要求欣賞者沉浸於詩境中,去細細感受玩索。
在這個單元的古詩詞教學中,老師們不妨交替運用誦讀與涵詠這兩種讀解方法,為下一單元的學習打下基矗
二、指導學生「入乎其內」,還要指導學生「出乎其外」。
欣賞古典詩歌,要「入乎其內」,置身詩境,以便與詩人取得共鳴。這是無可置疑的。但是,還要「出乎其外」,與作品拉開一定的距離,以便更好地把握作品。「出乎其外」有兩種情況,一是「入」中之「出」,一是「入」後之「出」。
所謂「入」中之「出」,就是欣賞者置身詩境,沉浸於詩中,一方面聯系作者其人和作品背景,即知人論世;一方面聯系自己相關的生活經驗與藝術經驗,從而對作品有更深刻的感受和認識。試想,我們聯系了孟浩然、李白、杜甫和韋庄的身世及其所處時代,不是能更好地欣賞這個單元這四位詩人的作品嗎?我們把自己游覽山林的體驗、登臨名樓的經歷、在江南生活的感受,融會到對這個單元四首詩詞的欣賞中去,不是能對四首詩歌有更深的體會和見解嗎?
所謂「入」後之「出」,就是欣賞者與古詩拉開一定的距離, 以便對作品作出客觀的評價與判斷。 如果只「入」 不 「出」, 只沉迷於詩中, 就很難對作品作冷靜的思考。 魯迅先生曾批評說:「中國人看小說, 不能用鑒賞的態度去欣賞它, 卻自己鑽入書中,硬去充當其中的角色。 所以青年看《紅樓夢》, 便以寶玉黛玉自居; 而老年人看去, 又多佔據了賈政管束寶玉的身份, 滿心是利害的打算……」(《中國歷史小說的變遷》)看小說是如此,讀古詩也是如此。 所以, 「入」後一定要「出」,「入」與「出」要統一起來。 「入乎其內」, 獲得 「神與物游」 的審美感受, 領悟作品的個中妙處; 「出乎其外」,能與作品保持一定距離, 對作品產生冷靜、 客觀的高情至論。
三、這個單元的教學,不妨把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和杜甫《蜀相》作為教學重點,讓學生精讀。韋庄的《菩薩蠻》,通俗易懂,用「知人論世」法,讓學生讀讀就可以了。《夜歸鹿門歌》,應重在讓學生領悟孟浩然詩歌的特色。
四、因為是選修課,可以引導學生搞一些探究活動。課文後的最後一道題,往往是比較閱讀,從課內向課外延伸。不妨從這道題入手,引導學生探究。個人探究,或者以小組為單位探究,都無不可。作為探究成果,小論文、讀後感或者書評,都可以。班上可以把這些成果拿出來展覽,出牆報,向外投稿,或者在讀書報告會上宣讀。
五、組織中國古典詩詞學習興趣小組,在學習本門課之餘,定期展開活動。力爭課內外結合。

㈥ 分別說明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文學的特徵

1、現代詩也叫「白話詩」,是詩歌的一種,與古典詩歌相對而言,一般不拘一格式和韻律。現代詩的發現可以追源到清末,當時,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一些從西方引進的詩作已開始用白話進行翻譯,但是這些作品量不是很大,所以較鮮為人知。現代詩名稱,開始使用於1953年—紀弦創立「現代詩社」時確立。現代詩主要流派為新月派、九葉派、朦朧派。
2、特點:
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與古詩相比,雖都為感於物而作,都是心靈的映現,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現代詩的主流是自由體新詩。自由體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產物,形式上採用白話,打破了舊體詩的格律束縛,內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現新思想。
3、形式:
按形式分:格律詩、自由詩。
按體裁分:童話詩、寓言詩、散文詩、韻腳詩、愛國詩等。
按表達方式分:敘事詩、抒情詩。

㈦ 談談學習文學鑒賞的收獲

文學欣賞是讀者為獲得審美享受而進行的一種精神活動。是讀者為了滿足自己的審美需要,對文學作品所進行的帶有創造性的感知、想像、體驗、理解和評價活動。文學欣賞是個體的人對於具體的文學作品的閱讀、感受、理解和想像活動。
文學欣賞活動是由欣賞對象——文學作品和欣賞主體——閱讀者的之間的閱讀關系構成的。文學欣賞對象是由作家創作完成的文本形態,它一經誕生,就進入了自己的生命史。文學作品既然是有生命的,也是向著讀者開放的,那麼它的歷史性就取決於讀者的閱讀和理解,取決於讀者的以情感應。

文學欣賞的過程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移情的過程。欣賞活動中的移情現象由兩個方面構成:一方面,欣賞主體——讀者把自己的情感、記憶、意志、思想帶進閱讀過程,並投射到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山川、風物上去,「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對國破家亡的動亂時勢,花也迸濺淚水,鳥兒也感到驚心;「多情卻似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蠟燭也理解人間的離愁別緒,落下一滴滴同情的眼淚;」「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靜亭山。」(李白《獨坐靜亭山》),山有性命,與人同心,一幅閑適心境,飄逸瀟灑,詩人與山相互觀照,一點也不厭倦。因為「我們總是按照在我們自己身上發生的事件類比,按照我們切身的經驗類比,來看待我們身外發生的事件」 ,當我們把自己親自竟來的東西——感覺、努力和意志灌注的我們所閱讀的作品之中時,我們就是在移置情感,向它「灌注生命」。另一方面,我們欣賞的對象——文學作品,並不是事物本身,而只是標志事物的語言符號,我們是通過語言符號所展示的典型、意象才觀照文學作品的形象的。只有以上兩個方面結合起來,才可能完成文學欣賞。此時,欣賞主體就獲得美感,作品就成為審美對象。因為「審美的欣賞並非對於一個對象的欣賞,而是對於一個自我的欣賞。 」

據《樂府古題要解》說,伯牙曾學琴於成連,三年過後,基本技巧已經完全掌握,但再演奏的時候還不能做到情感專注,難以獲得精神上的感染力。成連就對伯牙說,「我的琴藝還不能具有感動人的能力,我的老師在東海中,他可以教你『移情術』」。於是伯牙帶了糧食、行囊,跟隨老師來到蓬萊山。老師說:「我這就迎接我的來勢去!」於是,劃船遠去,十天沒有轉回。伯牙在期待中苦等,孤獨而又感傷,四處張望,不見老師,只聽得「海水汩沒,山林睿冥,群鳥悲號」,驟然頓悟,仰天長嘆,「原來是老師想用自然界的濤聲鳥鳴來感發我的感情。」這個故事雖然不完全是關於文學作品的感受,但是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有自己感受到的情感,才能產生激發、調動真摯的感情,才能更加深入的理解作品中的感情。

文學欣賞活動可以分為感受、體驗、想像等若干階段。感受是指文學欣賞活動中的感覺和知覺效果,是讀者把文學文本的語言作為藝術符號進行把握的心理活動。作家創作,是把自己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藝術形象熔鑄於語言符號加以物化,生產文本。讀者欣賞文學藝術,是把語言符號還原為藝術形象,在自己的頭腦中映現出來。如曹雪芹在〈紅樓夢〉第四十八回的香菱學詩一節,寫道,香菱開始學詩,不得其解,後感受日深,她認為「詩的好處,有口裡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有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舉了《塞上》一首為例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見了這景的。」香菱所體會的,正是詩歌審美感受獨特性。

在文學欣賞活動中,體驗是從外在形式進入到內在形式——對作品意義的把握和理解,帶有「以身體之,以心驗之」的親歷性感受。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人類活動的特性就是自由自覺的生命活動,人通過這種自由的生命活動使一切對象性的現實成為人的本質力量的現實。「只有當對象對人來說成為人的對象或者說成為對象性的人的時候,人才不至在對象裡面喪失自身」,人才「不僅通過思維,而且以全部感覺在對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這里的全部感覺是說,人在欣賞文學作品時,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從對象世界中體驗到自己的生命存在。如《紅樓夢》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同戲語,牡丹亭艷曲警芳正欲回房,剛走到梨香院牆角處,只聽見牆內笛韻悠揚,歌聲婉轉,黛玉便知是那十二個女孩子演習戲文。雖未留心去聽,而染兩句吹到耳內,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來是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黛玉聽了,倒也十分感慨纏綿,便止住步側耳細聽,又唱的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聽了這兩句,不覺點頭自嘆,心下自思:「原來戲文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之知看戲,未必能領略其中趣味。」想畢,由後悔不該胡想,耽誤了聽曲子。再聽時,恰唱到:「只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聽了這兩句,不覺心東神搖。由聽到:「你在幽閨自憐……等句,越發如痴如醉,站立不住,便蹲身坐在一塊山子石上,細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古人詩中,有「水流花謝兩無情」之句;再詞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之句;又兼方才所件《西廂記》中「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之句;都一時想起來,湊聚在一處。仔細忖讀,不覺心痛神弛,眼中落淚。
這是因為杜麗娘「愛而不得其愛」幽怨、哀傷,勾起了黛玉內心同樣「愛而不得」的悲苦、憂傷。這共同情感體驗,導致林黛玉在聽《牡丹亭》時,產生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情感體驗,達到了感同身受的強烈共鳴,從而陷入了難以自拔的程度。通過這種惟妙惟肖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出林黛玉對《牡丹亭》中曲文的欣賞,包含了個人體驗的反復進行和逐步深入。
文學欣賞中的體驗,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一,是對於作品中人物經歷命運和思想情感的體驗;其二,是對於作家思想情感的體驗。《紅樓夢》中林黛玉為何聽到《牡丹亭》的戲文會「心痛神馳」,潸然落淚,是因為黛玉自幼寄人籬下,過著抑鬱寡歡的日子,情感與精神受到很大的壓抑。她敏感多思,情感豐富,自然會感受到比一般女性更多的不幸和哀怨。《牡丹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撥動了林黛玉的心弦,連同《西廂記》以及唐代崔塗的《春夕》,南唐李煜的《浪淘沙》等古詩詞中的形象,一並湧入腦海,經過「仔細忖度」之後,一時五內俱痛,百感交集,「眼中落淚」。梁啟超先生在《論小說與群治的關系》中指出:「凡讀小說,必長若自化其身焉,人於書中,而為其書之主人翁。」「夫既化其身以入書中矣,則當其讀此書時,此身已非我有,截然去此界以入彼界。」「書中主人翁而華盛頓,則讀者將化身為華盛頓,主人翁而拿破崙,則讀者將化身而為拿破崙,主人翁而釋迦、孔子,則讀者將化身為釋迦、孔子。」 讀者的化身入書,正是由於對於書中人物情感命運聚精會神的的體驗,而到達物我兩忘的審美境界的真實寫照。

文學欣賞過程中,不僅要有豐富的感受、體驗,豐富的想像也是必不可少的。想像不僅可以可以依據文本所給定的語言符號,進行閱讀和欣賞,而且可以通過改造頭腦中的記憶表象而創造出新的形象,使作家創造的更深層次的含義獲得再度創造。義大利美學家繆越陀里指出:「想像大半都把無生命的事物假想為有生命的。……一個情人的想像,往往充滿著形象,這些都是由所愛對象在他心中引起的。例如他的狂熱的熱情使他想到所愛對象對他的溫存簡直是一種天大的稀罕的幸福,以至於他真正地而且很自然地想到其他一切事物,連花草在內,也在若飢若渴地想望求的那種幸福。」 我們讀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經·小雅·採薇));「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辛棄疾的《賀新郎》);「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明媚的自然,多麼美妙!太陽多輝煌,原野含笑!」(歌德《五月之歌》雖然它們只是一堆文字元號的組合,卻能夠在我們的腦海里自然地喚起楊柳、桃花、美人、青山、蓮花、原野等自然形象,喚起離別、不舍、清純、交流、激賞等情感。
果戈里曾以充滿想像的文字評價過普希金的抒情詩歌,他說:
他這個短詩集給人呈現了一系列暈眩人眼目的圖畫。這里是一個明朗的世界,那隻有古人才熟悉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自然是被生動四表現了出來,好象是一條銀色的河流,在這急流里鮮明地閃過另外燦爛奪目的肩膀,雪白的玉手,被烏黑的鬈發像黑夜一樣籠罩著的石膏似的頸項,一叢透明的葡萄,或者是為了醒目而栽植的桃金娘和一片樹蔭。這里包含著一切:有生活的享樂,有樸素,又以庄嚴的冷靜突然震撼讀者的瞬息崇高的思想。……這里沒有美的辭藻,這里只有詩;這里沒有外表的炫耀,一切是那麼簡潔,這才是純粹的詩。話是不多的,卻很精確,富於含蘊。每一個字都是無底的深淵;每一個字都和詩人一樣地把握不住。因此就有這種情形,你會把這些小詩讀了又讀……

當然文學欣賞不僅是單純的接受,在文學欣賞過程中,欣賞主體帶有強烈的創造性,這種創造是基於作家創造的一種再創造。接受美學的代表姚斯曾經說過:「一部文學作品並不是獨立自足的、對每個時代每以為讀者都提供同樣的圖景的客體。它並不是一座文碑獨白式地展示自身的超時代本質,而更像一本管弦樂譜,,不斷在它的讀者中激起回響,並將作品本文從語詞材料中解放出來,賦予它以現實的存在。」 我們所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就是這個道理。審美欣賞的在創造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對於作品形象的補充與豐富;一個是對於作品意義的發現與增添。關於形象的補充與豐富我們在前文已經有所涉及,這里主要談談作品意義的發現與增添。文學作品的意義隱含於語言符號之中,隱含於文學形象之中,並不直接想欣賞者呈現。因而在文學欣賞活動中,文學的意義需要讀者自己去發現、開掘、思考、領悟。

丹麥著名詩人奧利·薩爾維格在《蒼白的早晨》中寫到:「我總是聽到真理叫賣他的貨物/在房屋與房屋之間。/可我打開窗戶時/小販和他的手推車一起小時,/相貌平常的房屋擠在那裡,/她們慘淡的陽光的笑容,/在像往常一樣的日子中。//偉大的早晨來臨。/巨大的光源在太空燃燒。/清淡的艷麗色彩/在寒冷中顫抖。/真理在我耳邊喧鬧/又越過許多屋頂,/到達另一些街道,/此刻別人聽見他的叫喊。」(北島譯)陳超在解讀該詩認為:詩歌反映了而是世紀人類「認識型構」的演變,詩人善於「從自然中尋找心靈的『客觀對應物』,經由個體生命體驗來表達人類的生存處境。 」他說:「這是以太陽來隱喻人對價值真理的追求。它不僅涉及到真,而且涉及到美、善和為理性而奮斗的不屈精神。 」
葦岸在《大地上的事情·房蜂人》中寫到:
放蜂人在自然的核心,他與自然一體的寧靜神情,表現他便是表現自然的一部分。每天,他與光明一起工作,與大地一同沐浴陽光或風雨。他懂得自然的神秘語言,他用心同他周圍的芸芸生命交談。他彷彿一位來自歷史的使者,把人類的友善面目,帶進自然。他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與自然最古老的一種關系。只是如他恐懼的那樣,這種關系,在今天人類手裡,正漸漸逝去。在此,放蜂人的擔憂,既是作家的夫子自道,也可以成為讀者的切身感受。莊子說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面對自然的坦盪無言、博大寬容和深邃神秘,只有靜觀、傾聽、悟道才是更明智的舉措。

《靜夜功課》是張承志散文的佳作,也是代表他思者意識的重要作品。在夜深人靜的「清冷四合」中,親人在安睡,作家卻張開思想的翅膀,思考、遐想。高漸離在目盲的黑暗中看到了什麼?魯迅的《野草》在二十世紀早期的夜色里,沉吟抒發,直面黑暗。高漸離的築和魯迅的筆都曾是作為利器存在的,而如今「滿眼豐富變幻的黑色里,沒有一支古雅的築。」「見離毀築,先生(魯迅)失筆,黑夜把一切利器都吞掉了。」在張承志的眼裡,「古之士子走雅樂而行刺,選的是一種美麗的武道;近之士子咯熱血而著書,上的是一種壯烈的文途——但畢竟是丈夫氣弱了。」他崇尚古代的英雄豪氣,同時尊崇魯迅的「直面黑暗,為的是」彌補正氣,充溢豪情。因為張承志具有豐厚的歷史學識,長久都在閱讀《史記·刺客列傳》與魯迅的著作,深入骨髓的是黑夜中古雅與剛烈共存的美感,在黑夜中尋找共鳴的默契。在一個偶然的、墨色浸透身軀的靜夜裡重新回味,感動與感悟就頓時涌來,感覺也就「神清目明,四體休憩。」在這啟示般的黑暗裡,獨自神遊,靜夜的功課總是有始無終。它同向了精神的高處,通向未來的渺遠。
1. 5辭中的通感與接受中的聯覺
文學鑒賞與其他藝術鑒賞的心理差異,聯覺乃至聯想、想像的調動對於文學欣賞活動的影響
促織聲尖尖似針,更深刺著旅人心。
獨言獨語明月里,驚覺眠童與宿禽。
——賈島:《客思》
剪剪輕風未是輕,猶吹花片作紅聲。
一生情重嫌春淺,老去與春無點情。
——楊萬里:《又和二絕句》賈島,字閬仙,范陽(今北京附近)人氏,是中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以苦吟著稱。賈島年輕使曾出家為僧,在詩歌聲名雀起後還俗。參加過進士考試,因出身卑微未被錄取,一生只作過長江主薄、司倉參軍之類的小官,但卻留下了使他為文學史記識《長江集》。賈島善於運用樸素的日常語言描摹自然風物,抒寫實際生活情景,形成了清淡平朴的詩歌風格。我們所選的這首《客思》,記錄了一個客居他鄉,漂泊在外的遊子,在蟋蟀如針般尖銳的吟唱中,愁思無眠,孤坐月夜獨言獨語的情景。賈島善於運用淺顯、平淡的語言,描摹深切的心理感受,因而,韓愈對賈島的評價是:詩作「往往造平淡」。從文學藝術的審美角度來看,絢爛容易平淡難。平淡所展示的實質上是很高的藝術境界。正如宋代詩人梅堯臣所說的:「作詩無古今,欲造平淡難。」第二首詩的作者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自號「誠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是南宋時期與陸游、辛棄疾同時代的詩人,有《誠齋集》傳世。據記載,他少習理學,講究品節。為人剛毅狷介,不苟合取容,時人稱其有「折角之剛」。楊萬里學詩初從江西詩派入手,晚師唐人絕句,而逐漸擺脫既定範式的拘囿,熔鑄成獨具風格的「誠齋體」。楊萬里晚年曾經談到自己的作詩狀態是「瀏瀏焉無復前日軋軋矣(《荊溪集序》)。」他善於從平常的事物中去捕捉富有情趣的瞬間,並用淺近的語言將所見、所聞、所感表現出來,語言新鮮活潑、平易晴朗。如「平田漲綠村村麥,嫩水浮紅岸岸花」(《三月三日雨作譴悶十絕句》),「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人雨聲來」(《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等都是其風格的體現。眾所周知,詩歌是語言的藝術,修辭是詩歌創作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在詩歌中,詩人抒情寫意,別有懷抱,無論是賈島,還是楊萬里,都是將自己的感興寄託蘊於其間。我們將兩首不同時代、不同內容的詩歌放在這里,主要是希望給讀者提供兩個關於「通感」的典型範例。賈島的「促織聲尖尖似針」——比喻耳朵里聽到的蟋蟀的聲音如針一般,聽覺感知到的聲音出現了可見可觸的尖利質感;楊萬里的「猶吹花片作紅聲」,則是將本來應該由視覺去感知的顏色轉換為傳遞給聽覺的聲音,以至於需要由聽覺去體會。這兩句詩,一個是由聽覺向視覺轉移,一個是由視覺想聽覺轉移,使聽覺與視覺兩種本來應該各司其職的感覺之間獲得了溝通——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通感」。
文學創作與鑒賞中的「通感」現象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種特殊的感知活動,過去有人將其簡單地歸結為「感覺的轉移」,認為是一種感覺引起了另一種感覺的興奮,這種感覺又強化了原來的感覺。比如說把色彩分為冷色與暖色,是說的不同的色彩,在人的心理上引起的對於「暖」與「冷」的感受,是一種從視覺到心理感覺的轉移;把聲音分為「圓潤」與「尖利」,是說不同的聲音,在人的生理上所引起的「尖」或者「圓」的感受,是一種聽覺到觸覺的轉移;把筆調分為「生澀」與「甜熟」,是說不同的筆調所引起的「澀」與「甜」的感覺,是從觸覺到味覺的轉移,等等。那麼,「通感」究竟是什麼樣的感覺呢?實質上,通感是一種由不同感覺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種心理現象,心理學稱之為「通覺」、移覺、「聯覺(synaesthesia)」,指一種已經產生的感覺引起另一種感覺的興奮而產生的「挪移」,或一種感覺的作用藉助另一種感覺的同時興奮而得到加強的心理現象。
錢鍾書先生在《通感》一文中對此有簡明而通俗解釋:「在日常經驗里,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個官能的領域不分界限。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氣味似乎會有體質。諸如此類,在普通語言里經常出現。譬如,我們說『光亮』,也說『響亮』,把形容光輝的『亮』字轉移到聲響上去,正像拉丁語以及近代西語常說『黑暗的嗓音』、『皎白上午嗓音』,就彷彿視覺和聽覺在這一點上有『通財之誼』。 」中國古代文藝理論家在已注意到了這種心理現象,《禮記·樂記》中有「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止如槁木,倨中矩,累累乎端如灌珠」,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中就這段描寫音樂給人的感受的文字談到:「聲音感動於人,令人心想其形狀如此。」《列子·問湯》就有「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之說,將聽覺效應轉換為視覺效果;優美的音樂猶如可以看得見的「繞梁」的絲帶,給人以深切的感受。這種「聽聲類形」顯示的就是一種「通感」現象。
詩歌創作中,藝術通感既是創造意向的重要方法,也是詩人藝術思維高度發達的必然結果。一方面,詩人感物,必然要突破單一的感覺經驗,而表現為各種感覺建立起相應聯系並達到溝通全身心的體察;另一方面,在藝術思維進程中,由於聯想和想像的作用,各種符號遷延流動,各種感覺的界限徹底打破,感知、表象等不同交疊、轉化、滲透、互通,更容易形成一種「感覺挪移」,以至於「鼻有嘗音之察,耳有嗅息之神」。因此,在詩國度,聲音能夠產生氣味,使「非鼻聞香」,如「佳人撫琴瑟,纖手清且閑;芳聲隨風結,哀響馥若蘭」(陸機:《擬西北有高樓》);也會有顏色、形狀、味道,使「耳中見色」、見「形」、見「味」,如「風隨柳轉聲皆綠,麥受塵欺色易黃」(嚴遂成《滿城道中》),如「A,蒼蠅身上的黑背心/圍著惡臭嗡嗡旋轉,陰暗的海灣;E,霧氣和帳幕的純真,冰川的傲峰/白的帝王,繁星似的小白花在微顫」(蘭波:《母音》),如「折翼猶能薄,酸吟尚極清」(賈島《病蟬》。與此相應,本來沒有聲音的對象,在詩人的眼裡心中,也會發出聲音而使「眼裡聞聲」,如「三月螢火鬧,萬里天河橫」(陳與義:《舟抵華容縣夜賦》),如「天河夜轉漂回屋,銀浦流雲學水聲」(李賀:《天上謠》),如「隔竹卷珠簾,幾個明星,切切如私語」(黃景仁:《醉花蔭·下夜》),「死者沒有朋友/盲目的煤,嘹亮的燈光/我走在我的疼痛上」(北島:《進程》)「一種白色的情緒/這情緒不會說話/你也不能感到它的存在/但它存在/來自另一個星球」(柏樺《我要表達一種情緒》),「手在喘息/流蘇在呻吟」(北島:《白日夢》)。正式由於詩人在創作中,將感覺的溝通、交融,或藉助嗅覺強化聽覺,或藉助聽覺強化視覺,或藉助視覺強化觸覺……所以才熔鑄了古今中外詩歌中生動新奇的詩句,使讀者體會到詩歌語言的「無理而妙「的韻味。
需要說明的是,運用藝術通感來描摹藝術形象的方法,並不是只有在詩歌文本中才可以見到,其他類型的文學文本——小說、散文中,也有不少成功地運用通感的例證。如近代小說《老殘游記》的第二回描寫小玉說鼓書時這樣寫道:「漸漸地聲音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根鋼絲似的,拋入天際。……哪知她於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曲折。……恍如由傲來峰西面,及至翻上扇子崖,又見南天門又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後,陡然一落,……有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中腰裡盤旋穿插。……愈唱愈低,愈低愈細。……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焰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飛……」 薛爾康在《賣花謠》中寫到:「踏進房門,飄來一陣清奇的幽香,香味兒雖濃,但來得溫雅,不慌不慢的韻律,如一縷柔婉的江南絲竹。」屠格涅夫的隨筆《獵人筆記》中有一篇《歌手》這樣寫道:
……他唱道:「田野里的道路不止一條」,於是我們大家覺得甘美而恐怖。我
實在難得聽到這樣的聲音:它稍稍有些破碎,彷彿零珠碎玉般地碰響;開頭甚至還帶有一絲病態的感覺;但是其中有真摯而深切的熱情,有青春,有力量,有甘美的情味,有一種銷魂而廣漠的哀愁。……他的聲音不再戰栗,——她顫抖著,但這是一種不很顯著的、內在的、像箭一般刺入聽者心中的熱情的顫抖,這聲音不斷地劇烈起來,堅強起來,擴大起來。記得有一天傍晚,退潮的時候,海水的波濤在遠處威嚴而沉重地洶涌著,我在海岸的平沙上看見一隻很大的白鷗:它那絲綢一般的胸脯映著晚霞的紅光,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裡,只是偶爾對著熟悉的海,對著深紅色的落日,慢慢地展開它那長長的翅膀,——我聽見了雅可夫的歌聲,就想起了這只白鷗。……他唱著,他的歌聲的每一個音都給人一種親切和無限廣大的感覺,彷彿熟悉的草原一望無際餓地展開在你面前一樣。……

㈧ 結合人生三境談談對戲劇鑒賞的感悟

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散文,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韻的文章。不過,古代沒有「散文」這一個名稱;「散文」這個名稱是「五四」時期才有的。在現代,廣義的散文包括了除去詩歌、小說、戲劇、影視文學之外的一切敘事性、議論性、抒情性的文體,如秦牧在《海闊天空的散文領域》中說,「不屬於其他文學體裁,而又具有文學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都屬於散文的范圍」。這樣,就有了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和議論散文等的分類。狹義的散文則專指抒情散文。這是因為隨著文體的發展,敘事散文中的通訊特寫、傳記文學、報告文學等,已經發展成為獨立的文體,各成一類;議論散文則有了專門的名稱——雜文,也從散文中分了出來,剩下的只有抒情散文,這就是狹義的散文。寫景抒情類散文語言優美、想像豐富、構思巧妙、感情濃烈,給人以藝術的享受。那麼如何由淺入深逐步地理解散文、鑒賞散文呢?我以為「緣景入情閱讀法」比較適合這類文學作品的閱讀。 「緣景入情法」就是透過散文自然景物的描繪,進而把握作品的情韻美的一種閱讀鑒賞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去理解作家運用各種藝術手段,把主觀感情融注於筆下的客觀景物中,達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審美境界,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題.具體如何鑒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抓住 「文眼」,理解內容。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理解散文內容,要善於抓住能夠體現散文「神」的「文眼」。「文眼」就是作品中最精彩、最傳神、最使人動情、最耐人尋味的語句,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噴發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點,同時也對文章的結構起著支配統攝作用。好的散文總是「眼」顯「神」。閱讀時只要抓住這個「眼」,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主旨。需要注意的是,「文眼」句有的是直接明示性的,有的則是委婉含蓄些的;有的在篇首,有的在篇末。 例如《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中文章在開頭這樣寫到:「青春,它是包含著不同階段的豐富的生命歷程。」「就象春天,它的三月、四月和五月是完全不同的三個畫面。」這兩句話既是全文的結構線索,暗示下文的內容就是描寫維也納三個月份不同的景緻。也含蓄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在於通過春天畫面的描寫來贊美青春的魅力。抓住了這個文眼,文章如何行文,如何傳情達意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抓住「文眼」,對於把握散文主旨和結構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藉助想像,體會意境。 意境,是作者的主觀情意和客觀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藝術境界,簡而言之,就是情與景的和諧統一。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動人的感情,通過生動的畫面表現出來,達到情與物融合、意與景交織,以喚起讀者的聯想和想像,產生動人的藝術效果的氛圍與境界。 寫景抒情類散文往往運用語言,營造一種意境。欣賞這類散文的意境時,我們就要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進行由此及彼舉一反三的想像、聯想和補充。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以豐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補文中的結構空間。這樣就會品出其中之味,得到藝術享受。就要以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去進行感情的體驗,這樣才能使自己如身臨其境,在心靈上產生強烈的共鳴。 如《秋晚的江上》是一首類似於散文的現代詩,只有短短幾行,但是卻意境開闊,富有詩情畫意。我們在鑒賞的時候,必須展開豐富的想像和聯想,將那些詩中的「歸鳥」「斜陽」「秋江」「蘆葦」的景緻展現在腦海中,充分調動自己的視覺,觸覺,聽覺甚至嗅覺感觸詩中的世界,藉助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感受,才能體會作者構思的精妙,感受意境中蘊含的感情,否則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很難體會出景中之情、物中之意。 三、細細賞讀,品味語言。 散文的語言優美雋永生動,要通過默讀,朗讀,結合語境推敲字句、辨析詞義。體會詞語感情色彩等多種途徑,反復體味其語言,隨處留心玩味佳語美句的妙處,這樣,就可以在鍛煉對於語言感受能力的同時,獲得精神充實和藝術的享受。具體說來,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去仔細品味。 1、 品味散文語言朴實自然美。 散文語言朴實無華、准確逼真、簡潔流暢、清新絢麗,是自然美的具體表現。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寫百草園的一段文字:「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在樹葉上長吟的鳴蟬、菜花上肥胖的黃蜂、泥牆根低唱的油蛉、彈琴的蟋蟀……」這些描寫讀來朴實無華、親切感人,就要注意咀嚼品味其自然的韻味,從而獲得美的享受。 2、品味散文語言的含蓄美。 好的散文,語言雋永,讓人百讀不厭、常讀常新

閱讀全文

與對詩歌散文小說閱讀鑒賞的體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說女主設計師男主航空教授 瀏覽:325
小說角色名字女古風 瀏覽:130
陸鳴陸川陸川為主人公的小說 瀏覽:48
都市融合3千年魔法師靈魂的小說 瀏覽:979
現代霸道殺手互攻小說 瀏覽:742
求虐到哭的小說現代 瀏覽:528
適合初三學生看的短篇小說名篇 瀏覽:396
夜夜擼有聲小說 瀏覽:354
小說神秘總裁的蜜戀情人 瀏覽:582
女主全能小說推薦貼吧 瀏覽:163
在線免費閱讀小說金庸百度 瀏覽:980
有女主角懷孕小說全集 瀏覽:193
重生之我是趙雲txt小說下載 瀏覽:681
王虎小說主角 瀏覽:160
農村言情穿越小說 瀏覽:301
養鬼力禍有聲小說 瀏覽:716
河神小說完結了么 瀏覽:69
極品公子起點小說網 瀏覽:615
用手機寫小說怎麼發布 瀏覽:521
都市小說主人公叫秦天修煉混沌仙氣6 瀏覽: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