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李娃傳》故事梗概
《李娃傳》描寫的是滎陽公子鄭生到長安應試,在平安里與名妓李娃一見傾心,後來資財耗盡,被老鴇設計逐出。輾轉入凶肆(協辦喪事的殯儀鋪),靠唱輓歌自給。在天門街的輓歌比賽中,鄭生以聲情並茂的動人表演為其所在的東肆打敗了西肆,卻被他進京入計的父親認出。
其父以他玷辱門庭,與他斷絕父子關系,棄之而去。經凶肆同輩搭救,鄭生保住了性命,卻淪為乞丐。在一個大雪之夜,鄭生行乞到安邑東門,被李娃認出。經李娃調護,鄭生恢復了健康,並且科舉連中,登第為官,與李娃結為夫婦。李娃被封為汧國夫人,鄭生也與其父和好如初。
《李娃傳》作於貞元十一年(795),可能根據唐代民間說唱故事一枝花話改編而成,收入《太平廣記》484卷。
(1)李娃傳小說閱讀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戴望舒在《小說戲曲論集·讀〈李娃傳〉》中認為,《李娃傳》不可能是貞元十一年的作品,他提出了兩條證據:第一,"因為那時以古文筆法寫小說的風氣尚未大開"。
第二,當時,"白行簡和其兄白居易丁父憂,居喪於襄陽,決無認識那鼓勵他寫小說的李公佐的可能。"因此,他認為"乙亥"是"乙酉"之誤,即貞元二十一年,即永貞元年的八月初。
作者簡介
白行簡(776-826),字知退,白居易之弟。元和二年(807)進士,曾任左拾遺、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職。《舊唐書》本傳說他:」文筆有兄風,辭賦尤稱精密,文士皆師法之。「
② 賞析《李娃傳》
《李娃傳》作者為白行簡,字知退,太原人,大詩人白居易之弟。關於李娃的故事,唐代坊間流傳很盛,說書藝人稱李娃「一枝花」,白居易在他的詩中就有記載。並且這個故事很可能並非杜撰,而是真有其事,這從作者原文中就可以看得出來:「予伯祖嘗牧晉州,轉戶部,為水路運使,三任皆與生為代,故詳諳其事。」原文中的李娃、鄭生都不是真實姓名,可能就有為時人諱的含義在內。甚至有人考證,滎陽公可能是唐憲宗時的鄭亞,他做過刺史;而滎陽生則是其子僖宗時做宰相的鄭畋。雖說未必可靠,卻也能印證文中所說。白行簡這篇《李娃傳》取材於這樣流傳於坊間的傳說,並將之加工演繹,連綴成篇。他作為一名上層文人,又在其中加入了許多文人氣息和士大夫趣味。《李娃傳》由民間而入殿堂,由俚俗而入高雅,也正反映出唐代文言小說的創作生成軌跡。《李娃傳》之所以堪稱唐人小說的精品,還在於它的情節架構,通篇故事如春雲舒捲,層出不窮;而結構布局,又極嚴整細密,絲絲入扣,鋪墊烘托到位。細節的描寫也到了傳神的地步,例如鄭生李娃相遇一節中,鄭生故意遺下馬鞭這個小小的細節,起到了很大的連綴作用。一方面,鄭生以此來延長他看見李娃的事件,表現出鄭生的聰穎,又表現出鄭生對李娃一見鍾情下的無盡愛慕;另一方面,又為後文的情節做了鋪墊。鄭生去拜訪李娃時,侍兒不及回答鄭生的問題,便「疾走大呼曰:『前時遺策郎也!』」這又表現出李娃對鄭生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兩人之間的愛情提供了可能。這樣高超的藝術手法相信絕不會是妙手偶得,正是唐人有意識創作小說的例證,也是小說這門藝術逐漸成熟的體現。 滎陽鄭生出身顯貴,是多情的烏衣郎;李娃絕代未有,是狡猾的狹邪女。兩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因為這樣的身份而充滿了更多的戲劇性。滎陽鄭氏與清河崔氏、范陽盧氏、趙郡李氏並稱,是唐代有數的世家大族,鄭生出身於這樣的世家,自然少不了紈絝子弟的習氣,這從文中鄭生初去拜訪李娃時與李娃母親的對話可以充分展現出來。鄭生對於這種應對異常熟練,絲毫不顯羞澀,可見他也是一名浪盪子弟,李娃這樣的女子想必生活中並不缺少。也許最初的相遇只是倡女和恩客尋常不過的過場,鄭生願意為李娃傾盡所有,李娃使盡一切伎倆騙走鄭生的財物後消失不見。鄭生被騙後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擊,而李娃雖然狡猾世故卻不乏善良,也許是為了贖罪,也許是為了心中的愛情,她毅然選擇拯救鄭生。很多人認為他們之間沒有真正的愛情,即使是後來李娃的悔悟也只是因為善良。但也有人認為他們之間是有真愛的,李娃的行為不只是為了贖罪,能夠讓她做出那樣決絕的決定的,只有愛情。也正是因為愛情,李娃陪鄭生讀書赴考,卻在鄭生金榜題名時選擇黯然退出,以彌補先前的罪過。幸而作者給出了一個圓滿的結局,讓李娃沖破了所有的阻撓與鄭生結為連理。這是一部有多種闡釋的小說,因為它的大量空白,讓讀者有無盡的猜想。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不一樣的李娃,不一樣的鄭生。
③ 通過學習《李娃傳》,分析李娃人物形象。1000字內。
《李娃傳》中的李娃形象分析 《李娃傳》是由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簡根據民間流傳的《一枝花傳》改編而成,在文學史上作為一篇出色的唐傳奇代表作而存在。唐傳奇,簡單的理解就是唐代的文言小說,作為小說,關鍵的就在於於跌宕起伏的情節中塑造人物形象。唐傳奇作為小說而存在,但發展並不成熟,這個時期仍然不重視人物形象塑造。而《李娃傳》可以作為唐傳奇的代表作流傳至今,肯定是因為它綜合了唐傳奇的特色,並且體現出新的發展。事實也證明,《李娃傳》中的人物塑造是成功的,尤其是主人公李娃的形象塑造,尤為飽滿豐富,可為後人借鑒,本文試從情節中對李娃的形象進行分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李娃作為一個女性被很多人贊揚,尤其是女性,因為李娃的善良、正直和勇敢,以及不慕功利、崇尚情義的品質。這些濃縮在一個「李娃」身上,使得很多人把李娃事跡當成女性頌歌。李娃這個人物形象是非常復雜的,僅僅從功利的角度,企圖用李娃這個形象去贊揚女性,是不合適的,這樣否定了李娃形象的復雜性,同時也會使《李娃傳》失色不少,有愧於作為唐傳奇的代表作存在。對於李娃復雜形象地分析,脫離不了情節的展開和發展。在此基礎上,對於李娃形象地分析應該分為兩個階段,以李娃將將死的滎陽公子救下開始。前一個階段我們認識的李娃應該是一個老練、精明甚至有些勢力、無情的紅塵中女子,而不是一個受控於老姥的簡單、單純的懦弱風塵女子,這一點可以從老姥的簡單分析中看出。但凡是以風塵為主題或者涉及風塵的作品,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一個兇殘、貪婪的老姥形象,這實為生存發展的必須,老姥不幹練怎麼留得住客人?老姥不兇殘,怎麼能讓千嬌百媚的女孩兒們為她賺取大把的金銀?老姥不貪婪,哪裡來的那麼多風塵風波?……然從《李娃傳》而觀,老姥在其中的角色有點讓人驚訝,一反讀者心目中的老姥形象。滎陽公子初訪時,老姥跟公子的言語浮於客套,當然我們可以理解為是老姥欲「放長線釣大魚」,但是「撤饌」後,老姥竟然起而離開。未跟客人談好價錢就離開,確實不是一個「合格」老姥之所為。通觀全文,老姥似乎沒有做什麼特別壞的事情。如果說有,那就是和李娃合計將公子趕出去,或者如有些文學史編者所說,是老姥逼迫李娃為之。但從文中,如果是後者的理解,作者為了李娃的清白,也一定會塑造另一幕:老姥逼迫李娃為此不義之舉,李娃拒力抗爭,抗爭未果而傷心欲絕……但是,這些都沒有在作者的筆下看出來。至於說老姥開始「遂目之為郎」,待滎陽公子「資財仆馬盪然」時「姥意漸怠」,這完全可以理解為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態度轉變了。在從最後李娃欲為自己贖身,老姥也未多加阻撓,或者像我們所見風塵故事中那樣,一群打手棒打鴛鴦之類……從這些我們可以看出,老姥並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老姥」的形象。所謂「一物降一物」,「剛柔相濟」,老姥會是一個反常的老姥形象,原因就可以歸結為李娃——老姥「女兒」的剛強、精明了。而以李娃觀之,首先,從長安密友的口中我們知道「李氏頗贍,前與同之者多貴戚富族,所得其廣,非累百萬,不能動其志也」,可見李娃是經過了多年的歷練的,在那樣的環境里,什麼樣的手段學不會?印滎陽公子至某姨處唱一出急回奔喪,「方寸亂矣。某騎而前去,當令返乘,便與郎諧來。」這等情況下,兩個人一起回和一個人先回有很大差別嗎?李娃何以拋下愛人獨自離開,而且是在奔喪這樣的情況下,畢竟和老姥生活在一起的不止李娃一個,按輩份算起來,滎陽公子也算是老姥的女婿,李娃這樣說,這樣做都是不合常情的。所以,我們可以認為李娃過於精明,而滎陽公子過於懦弱、單純。而再返尋李娃已不見,留下資財盡無的滎陽公子,痴痴傻傻的恨李娃,恨自己。通過這些,難道不能認為是李娃的無情和勢力嗎?至於文中「姥意漸怠,娃情彌篤」的對比,我認為,這只是作者為了潤飾李娃的形象,不要讓前後的轉變來個180度轉彎,或者,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畢竟生活了一年有餘,沒有感情也該培養出感情來,況且滎陽公子也是有才之人,還對李娃無比鍾情。感情有了,但是「沒有麵包」的感情還是讓精明的李娃可知感性的想法,讓理性占據自己的頭腦,毅然的選擇一刀兩斷。第二個階段,我們看到的李娃形象是仗義、善良、不慕榮利、崇尚情義的正直女子形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呢?時光易逝,韶華也是不能久駐。「李氏頗贍,前與同之者多貴戚富族」,後又與滎陽公子相處一年有餘,如果這么推算的話,李娃也應當是過了最可以吸引人的華年,容顏日減,而且人到了一定的年齡的時候總會發生心態的變化,或是自然轉變,或是總結回顧前生而轉變。缺少生意,正當思索時,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此必生也。我辨其音矣」,這恰好是跟前文「娃情彌篤」相映照。看到自己曾經愛過得男人如此狼狽,而且如此的下場又是緣於自己,除非鐵石心腸,誰不會動容?同樣是毅然的決斷,這里是仗義的體現,也是李娃剛強性格的體現,這是生於紅塵女子要保持生存必須具有的一個性格。「仗義疏財,堅持護讀」,一個風塵女子能在毅然覺醒後做到這一步,實在是非常的不容易了,可見她的善良本性和崇尚情義的品質。「兩歲而業大就,海內文籍,莫不該覽」當是小試牛刀的時候了,然李娃卻阻止說「未也。且令精熟,以俟百戰」,文學史上許多人從這里分析是李娃的長遠目光和精明的體現,我卻不這樣認為。李娃是個聰明的女人不假,但這里,我想,體現更多的不是李娃的聰明,而是一個女人深深的愛的作用下一點點小伎倆。李娃是個聰明的女子,她明白自己的出身,她也明白社會對於她這樣的人的看法。滎陽公子初到長安的時候就已經是飽讀詩書,「視上第如指掌」,只是幾年沒有碰書而已,知識不會忘記得那麼快,頂多也就是像刀一樣鈍了一些。再加上李娃陪伴且嚴格要求下苦讀的這兩年,公子當是有足夠的實力金榜題名了。所以,李娃這么做,只是出於自己的一點私心,她明白滎陽公子一旦中舉後,兩個人很有可能從此分道揚鑣。既是由於對自己的沒有信心,不相信滎陽公子會重情義到娶一個風塵女子,而且是曾經騙過自己的風塵女子。同時也是由於李娃的自知之明,她明白到時候兩個人的身份地位會相差十萬八千里,她真心的期望能有一個門當戶對的好女子成為他的妻子,助他平步青雲。基於對滎陽公子的愛,基於應試後隨之而來的分別,她想出這樣一個「伎倆」,想在心愛的人身邊多留哪怕一年的時光。只不過,這里的「伎倆」是愛的體現,而不是心懷鬼胎的故意作弄。最後的結局,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滎陽公子會深情地希望李娃留在自己身邊,這是讀書人接受聖賢教育的一點良知,也是因為原先的愛根本就沒有完全喪失,只是暫時的被恨遮蔽了。出人意料的事,老頑固,滎陽公子的父親,曾經因為兒子丟了祖宗的臉而棄之,生死不顧的老頑固父親,竟然大義凜然的接納李娃,而且熱情的准備。不管意料之外之內,總之,這份難得的幸福對於李娃來說,的確是從來沒有奢望過的。難得的幸福,對於一個飽經世事人情的紅塵女子來說,當然要好好地珍惜。再加上李娃本身具有的聰明、精明,打理一個家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了。自己身受那麼多苦難,當然要教育好自己的後代,四個兒子都成為高官,當然也會是意料之中的結局。把李娃的形象分析分為兩個階段,看似前一個階段讓人憎惡,後一個階段讓人崇敬。這是讀者初涉這篇作品的感受,但是我們對李娃抱以的態度的確不應該前後這樣大轉折,而是放到一個時代,放到那個背景下設身處地的理解。李娃是一個風塵女子,在那樣的境遇里可求真感情是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為了生存,她只能讓自己變得冷酷,那樣的情況下,錢就成了她生存的唯一支撐,也是唯一目的。現實讓她除了選擇理性、理智的面對生活,別無其他選擇——所以,第一個階段里的李娃,是被生存面具遮蔽著的李娃,我們應該抱以同情,而第二個階段則是人性的真實放送,這才是真實的李娃。所以,對李娃形象地剖析,我們應該以情節為根本,以時代為准繩,還原到那個時代去理解,一切都會更加容易、更加合理。李娃不能作為那個時代的女子代表,而是一個時代女子中的特例,所以把李娃當成女性頌歌來贊揚是不合適的。對於李娃,我們應該抱以同情加贊嘆。我認為,她是那個時代的幸運兒,但她幸福的獲得不是抗爭的結果,而是多半應歸功於一種運氣。 參考書目:《李娃傳》
④ 《李娃傳》的作者是誰體裁是什麼
《李娃傳》是唐代傳奇小說又稱《汧國夫人傳》,收入《太平廣記》484卷,此小說為唐傳奇中的名篇,作者白行簡。
體裁屬於傳奇故事。
⑤ 《李娃傳》的作者是誰
白行簡
⑥ 《李娃傳(含譯文)[唐·白行簡]》最新txt全集下載
李娃傳(含譯文)[唐·白行簡]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傾國小說網和您一起繼續關注李娃傳(含譯文)[作者:唐·白行簡]最新章節。
白行簡的《李娃傳》藝術成就很高,歷來受到學界的重視,本世紀的《李娃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下面在參考程國賦《〈李娃傳〉研究綜述》的基礎上,對相關的研究成果進行介紹。《李娃傳》的創作動機本世紀學界對白行簡創作《李娃傳》的動機,主要有三種看法:第一種看法,認為《李娃傳》是牛李黨爭的產物。此說為宋劉克庄首倡。近現代學者中也有人持此說。如劉開榮《唐代小說研究》中論'作者白行簡的身世和創作《李娃傳》的立場與態度'時就認為,白行簡之兄白居易屬於牛黨集團,遭到李黨陷害,被貶江州司馬,這件事'對於白氏個人及其家庭在社會上的聲譽和地位,具有極大的損害性',白行簡'在憤懣之餘,把在民間流行的故事,寫成小說'。第二種看法是卞孝萱提出的。他在《〈李娃傳〉新探》中,首先辨析了劉開榮等學者提出的《李娃傳》是牛李黨爭產物的觀點,認為《李……
應該是全本了
⑦ 王實甫《西廂記》源自唐傳小說《柳毅傳》、《李娃傳》、《長恨歌傳》、《會真記》這四部中那部小說
《會真記》又名《鶯鶯傳》
⑧ 出自李娃傳的典故有哪些
《李娃傳》這部作品故事情節的主體是男女主人公的悲歡離合即李娃和滎陽生的愛情經歷和坎坷命運:李娃本是長安名妓,後來卻被封為汧國夫人;滎陽生原是世家公子,卻被拋到社會最底層;李娃起初對滎陽生情深意篤,卻又將他棄置路途,最後又將「殆非人狀」的滎陽生救起,「復了本軀」,助其學業有成,在滎陽生功成名就之後,卻又要離去「歸養老姥」;滎陽生嘗盡人間苦難,幾經生死,最後又「爭霸群英」「累遷清顯之任」,幾經曲折,二人終結秦晉。因而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作品中作者是按照兩條線索來展開故事情節:一條是李娃和滎陽生的愛情線;另一條則是滎陽生的生活經歷線。兩人愛情線也好,一人命運線也罷,它都是按「喜—悲—喜」的結構來進行構思從而構成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的,時時勾引讀者的期待心理去閱讀該作品,直到把它讀完為止。
⑨ 李娃傳中,小說的結尾怎麼樣為什麼作者會這樣寫
李娃傳》描寫的是滎陽公子鄭生到長安應試,在平安里與與名妓李娃一見傾心,後來資財耗盡,被老鴇設計逐出。輾轉入凶肆(協辦喪事的殯儀鋪),靠唱輓歌自給。在天安門街的輓歌比賽中,鄭生以聲情並茂的動人表演為其所在的東肆打敗了西肆,卻被他進京入計的父親認出。
其父以他玷辱門庭,「去其衣服,以馬鞭鞭之數百」與他斷絕父子關系,棄之而去。經凶肆同輩搭救,鄭生保住了性命,卻淪為乞丐。在一個大雪之夜,鄭生行乞到安邑東門,被李娃認出。經李娃調護,鄭生恢復了健康,並且科舉連中,登第為官,與李娃結為夫婦。李娃被封為汧國夫人,鄭生也與其父和好如初。
傳奇的結尾寫李娃受到鄭生父親的尊重,得到皇帝的封賞,也體現了作者對李娃的喜愛,表現了市民文藝「善有善報」的傳統觀念
⑩ 《李娃傳》 急
嬌縱子女(第二段)
殘忍、無情(16段)
門第觀點重(16段)
是個可以為了世俗眼光和利益而可以變成六親不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