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閱讀推薦 > 印第安營寨小說閱讀

印第安營寨小說閱讀

發布時間:2021-11-21 03:35:53

Ⅰ 敘事情節特色題從哪些角度答題

從敘事手法中答題,敘述者知道的和人物知道的一樣多,人物不知道的事,敘述者無權敘述,敘述者可以是幾個人輪流充當,限制敘述作者可以用第一人稱的姿態出現,也可以不直接出現而比較客觀地以第三人稱去觀察和敘述;

純客觀敘述中,敘述者只描寫人物所看到和聽到的,不作主觀評價,也不分析人物的心理,這里的作者也不在作品中出現,更加「隱含」,作品中常出現的人稱是第三人稱,仍是作者描寫和敘述的對象。

(1)印第安營寨小說閱讀擴展閱讀

例一 海明威《印第安營寨》 簡要概括這篇小說的敘述特色。

(1)小說以對話形式推動敘述,在對話中展開情 節,刻畫人物。

(2)敘述語簡潔含蓄,電報式的短句,少用修飾語,句子凝練而意味深長。

(3) 敘述語調冷靜客觀,作者在不動聲色的敘述中,避免作者主觀情感和傾向的滲入, 使小說具有冷峻意味。

Ⅱ 騎馬與砍殺火與劍傭兵營寨我無論等刷新多久一次性只能招20個射手和16個騎兵,這是怎麼回事啊

每次招兵人數是有限制的,也是固定的人數限制的!

Ⅲ 印加的文明介紹

印加一詞的本來含義是「首領」或「大王」的意思,是塔萬廷蘇龍的最高統治者。西班牙人到來後,簡單地以「印加」一詞指稱這個國家及其居民,至今已是約定俗成了。
印加帝國享有「美洲的羅馬」之稱,它以有一套完整的國家機器而聞名於世。印加國是一個奴隸制國家,奴隸主階級包括印加王、王室貴族、高級官吏和祭司。他們不從事生產勞動,過著奢侈的生活。
印加王被稱為太陽之子,神的化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獨攬國家一切政治、軍事和宗教大權。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印加王建立了以中央集權為中心的政治制度,他以庫斯科為中心,通過各級神使和祭司,牢牢地控制著全國。
除了政權機構外,印加奴隸主還擁有一支20萬人的訓練有素的常備軍隊,用其對外擴張,對內鎮壓反叛力量。印加帝國還建立了嚴厲的司法制度,用來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印加王還採取了一些文化和經濟措施。例如,對於那些剛被征服的地區,強行推廣克丘亞語。在全國大興道路和釋站建躍以庫斯科為中心,修建了條條道路通向首都的交通網,以利於對邊遠地區的控制。 對於我們大多數中國讀者來說,除了我們自己的中華文明外,我們比較熟悉的有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巴比倫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和希臘羅馬文明、而對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則比較陌生,在這里,我們想就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向我國讀者略作介紹。
在歐洲人到達美洲以前,印第安人以其辛勤的勞動和聰明的智慧在美洲大陸上創造出了一些高度發展的古代文明、這些文明在某些方面比之東半球的一些古代文明毫不遜色,甚至處於領先地位。如同東半球的情況一樣,美洲也有幾大著名的古代文明,它們是:墨西哥的阿茲特克文明、中美洲北部的瑪雅文明、秘魯的印加文明和哥倫比亞的奇布查文明。 據考古學家的研究,上述這一廣大地區是美洲最早出現農業的地區,時間大約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沿海地區的居民已定居下來。到公元前2000年末,中安第斯山區已出現一系列古代文化中心。在公元前1000年中下期,發達的農業文化。已經形成,奠定了印加文明的基礎,並出現了階級和國家的最早形式。這標志文明開始形成。公元10世紀後半葉以後,中安第斯山區出現了各種文化相互滲透和兼並的局面。導致了一些原有文化的衰落和消失,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印加人統一中安第斯山區前的各種文化基礎。
印加文明是因印加人統一中安第斯山區,建立印加帝國而得名的。印加人原是生活在的的喀喀湖中的一個部落,10世紀以後,他們逐步北遷,一路征戰,於1243年來到現今庫斯科,在瓦納卡里山上紮下營寨。據印加人的傳說,此時他們的首領是曼科·卡帕克。從曼科·卡帕克起,到1532年印加人的末代首領阿塔瓦爾帕被西班牙征服者皮薩羅殺害,印加國大約經歷了整整3個世紀的發展過程,其問共傳12世、13王。
印加國本名叫「塔萬廷蘇尤」,意為四方之地,首都是庫斯科。全國按方位分為四大行政區,名叫:「蘇尤,它們是:西北方位叫欽查蘇尤」(克丘亞語:Chinchay Suyu;西班牙語:Chinchaysuyu,另譯欽察蘇尤),包括厄瓜多、秘魯北部和中部;西南方位叫庫蒂蘇尤(克丘亞語:Kunti Suyu;西班牙語:Contisuyo/Condesuyo,中文亦有譯成「昆蒂蘇尤」),包括秘魯南部和智利北部;東北方位叫安蒂蘇龍(克丘亞語:Anti Suyu;西班牙語:Antisuyu/Andesuyu),包括東部森林和烏卡亞利河一帶;東南方位叫科亞蘇龍(克丘亞語:Qulla Suyu;西班牙語:Collasuyo),面積最大,包括現今玻利維亞大部國土,阿根廷西北山區和半個智利。 印加人能在中安第斯山區建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與當地的發達的經濟文化是分不開的。
在農業方面,印加人繼承前人的成就,在乾旱缺水的山區修建了水渠和梯田,使糧食生產得到穩定發展,保證了非農業人口的需要。印加人的水渠和梯田修築得非常堅固,有些水渠至今還在使用。印加人培育了大約40多種作物。他們還飼養駱馬和羊駝,成為美洲印第安人中唯一飼養大牲畜的人民。這些動物的飼養不僅為人民提供了肉食和毛皮,而且還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優質肥料,這反過來又促進了糧食產量的提高。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不僅便於印加王事對全國的統治,而且也促進了各地區的聯系與文化交流。
印加人修築的道路舉世聞名,其中有兩條主幹道自北向南縱貫全國:一條沿安第斯山而行,從哥倫比亞南部起,穿越厄瓜多和秘魯,進入玻利維亞後通向阿根廷,全長達3200公里;另一條沿太平洋岸而行,起自秘魯西北的通貝斯,全長達2.300公里,路面寬達3.5—4.5米。在山巒起伏、溝塹縱橫的安第斯山區,修築這樣的道路並非易事。根據地形,道路有時盤旋曲折,有時需要開鑿階梯和隧道,有時又要架設橋梁。印加人尚不知道拱頂知識,他們的橋梁主要是吊橋。橋兩端立上石柱,用5根粗達40厘米的藤條相連,三根乎輔成橋面。兩邊各有一根作欄桿。有的吊橋達長60餘米。 印加人的紡織技術也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遠在公元前2000年,他們就會紡紗織布了。他們的毛織品和棉織品花色多樣,色彩調和,製作精細。如1000年前留下來的一幅地毯,每英寸含絨紗500根,而歐洲中世紀同類織物卻只有100根。在南部沿海皮斯科附近出土的木乃伊套服,被稱作是「世界紡織品的奇跡之一」。
印加帝國時期的制陶業也有所發展。陶器的主要特點是具有引人注目的磨光技術、雅緻的裝飾、優美的幾何圖案和絢麗的色彩。他們在陶器的製作技術和飾因式樣等方面不僅吸取了前人及同時期其他地區的經驗,而且有進一步的發展。 1492年10月12日,是世界歷史上最有紀念意義的一天。經過大約70天的海上漂泊,哥倫布率領的三條西班牙帆船,終於在這一天的黎明見到了朝思暮想的陸地——現今巴哈馬群島中的聖薩爾瓦多島。中午時分,哥倫布一行90人成功登陸,由此揭開了美洲大發現的序幕。
在1493年哥倫布第二次航行中,他到達了巴哈馬群島南面的波多黎各、海地等地方。哥倫布認為,這里是印度。在中世紀歐洲人的地理概念中,亞洲、中國與印度都是一些模糊不清的地域。因此,哥倫布在西印度群島一帶航行時,便憑主觀臆想地認為這個地方是日本,那個地方是中國,或者是印度。於是,在這種錯誤的地理概念的支配下,他便稱美洲的土著人為「印度人」。實際上,兩者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在歐洲語言辭典中,亞洲的印度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都是一個詞,英語是indian,西班牙語是indio,法語是indien,其原因概出於此。
我們漢語中的印度人與印第安人之別,完全是翻譯時故意區分的,以免因名稱相同引起概念上的混亂。
我們在讀到美洲各國的歷史書籍時,不論是美國、加拿大,還是墨西哥或巴西,都可見到「印第安人」這個詞語。實際上,印第安人是各不相同的,他們都有自己的名稱。問題在於,歐洲人初到美洲時,他們聽不懂那裡的語言,又看到各處的人們面貌都差不多,於是便籠而統之地將其稱為印第安人。就這樣,這種稱呼便一代一代地沿用至今。印第安人,指的是前哥倫布美洲的所有原住居民。當然,這種說法也不完全恰當。印第安人的故鄉本來也在東半球,是後來遷徙到美洲的,並不是原住居民。
根據1978年美洲有2800多萬印第安人口推算,到1988年,估計印第安人口已超過4000萬。這就是說,經過500年的歷史過程,印第安人口現在恢復到了1492年的數量。而在這同一歷史時期內,世界人口則增長了10倍。按照這個比例,目前的印第安人口應該達到4億。即使以1492年印第安人口是1400萬這個最保守的估計推算,現在也應該有1.4億才是。印第安人口現在之所以才達到4000萬,不能不歸因於殖民時代人口的大量損失以及後來的大量混血所致。
歐洲人殖民美洲,不僅造成了印第安人口的至今為止的零增長局面,而且還使印第安人口的分布發生了很大變化。
印第安人原是美洲土地上的主人,他們廣泛分布於從阿拉斯加到火地島的山山水水之間和平原群島之上。但經過500年的歷史之後,他們卻從許多地方消失了。凡是沿海平原地區,現幾乎見不到印第安人的蹤影。在西印度群島,印第安人現已幾近滅絕,只有極個別的島嶼上還留有一些殘部。在烏拉圭,則連一個印第安人也不剩了。雖然美洲大陸—些主要國家現都有印第安居民,總人口也恢復到了500年前的水平,但他們所剩的地盤卻寥寥無幾,生活的天地愈來愈小。當然,殖民過程雖使印第安人的地盤所剩不多,但並末改變印第安人的主要分布地區。目前,印第安人口最多的地區仍與殖民前一致,我們從下面印第安人在美洲各國的分布中可以看到這一點(見表Ⅴ)。目前墨西哥和秘魯的印第安人最多,兩者相加起來佔全美洲印第安人總數的一半稍強;其次是瓜地馬拉、玻利維亞、厄瓜多和美國,印第安人口均在200萬以上。這6個
國家的印第安人口加起來有3650萬,約佔全部印第安人口的90%。但印第安人口比例較高的國家,則依次為瓜地馬拉、玻利維亞、秘魯和厄瓜多;前兩者的人口約有一半以上是印第安人,後兩者也高達40%左右。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口雖然居美洲各國之冠,但只佔該國人口的百分之十幾,美國就更低了。
歐洲人殖民美洲,給印第安人口造成了巨大損失,這不能不說是一場災難。當然,從歷史學的角度說,美洲的殖民化使美洲這塊土地跨時代地進入了現代社會,但從人道主義的角度看,這種跨越卻是以印第安人的巨大犧牲為代價的。中國拉丁美洲史學會於1988年在桂林召開了一次哥倫布航行美洲學術討論會,會上,圍繞如何評價哥倫布,自然而然地引發起了對殖民的討論。有的學者從人類社會發展史的角度認為,歐洲人的殖民使美洲在500年間便從原始社會跨進了現代文明社會,是一個巨大的歷史進步。有的學者從印第安人被大量滅絕的事實出發,認為殖民主義對美洲印第安人只有滔天罪惡,沒有殖民,印第安人在和平交往的前提下,照樣可以進化到現代文明社會。毫無疑問,這兩種觀點都有事實依據,都有道理,不同的地方在於價值尺度不同。
1492年的美洲,可以說是一個寧靜的田園,大部分地區的印第安人以氏族公社為單位集體勞作,集體消費,社會生產力非常低下,過著靠天吃飯的原始農拼或狩獵採集生活。歐洲殖民者的征服,把印第安人整個地納入了資本主義發展體系之巾,這無疑是社會形態的躍進,盡管這個過程伴隨著血與火、淚與恨。至於假設沒有殖民,印第安人又會怎樣,也許會如此。但是,這畢竟不是歷史,更不是現實。
歐洲人與印第安人的相遇和沖突,是兩種文化的相遇和兩種價值觀的沖突,評論這種相遇和沖突的結果,只能以歷史的眼光而不能以理想主義的眼光視之。歐洲人殖民美洲,是歐洲社會發展的要求;印第安人反抗這種殖民,是自身生存的需要。在這種殖民與反殖民的斗爭中,歐洲人得以在美洲立足,印第安人則得以延續至今,並且,歐洲人與印第安人共同生活的結果,產生了一個全新的人群,這就是兩者的混血。目前,美洲的混血人群在全體居民中的比例高達後,有些拉美國家的居民甚至十之八九是混血者,對於這種混血,無論是從人類學還是從民族學的角度說都是進步的。無論是歐洲人還是印第安人,都為這種混血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但是,我們在從世界歷史的發展角度來看待美洲殖民史時,絕不等於不講人道與正義,絕不等於放棄對殖民主義的批判。
殖民主義是人類社會交往的一個既往的歷史現象。它是由於世界各地社會發展不平衡造成的,它客觀地加強了世界各地相互之間的聯系,促進了歷史的發展。但是,它又是以一種不人道的強權來為自己掃清道路,主觀上是損人利己的,因而受到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是理所當然的。難有此,人類才能確立公正與和平的交往關系,使各民族得以平等和睦的相處,共同發展人類的文明,而不是以犧牲他人來滿足自己。 秘魯馬丘比丘古遺址
馬丘比丘古跡處於海拔2400米,距離庫斯科城西北112公里,是西班牙殖民者征服美洲之前,印第安人修建的古城,被認為是印加帝國的文化和精神首都,也被認為是歷史悠久的安第斯文化的集中代表。全城分為兩大部分:梯田和城區。在城區內有廣場、廟宇和大樓,規劃合理,風格獨特。古跡內的主要景點有:城門、太陽廟、印加之家、大廟、INTIHUATANA石碑、神之岩、三重門、谷倉、大磨盤、神鷹廟和民眾廣場。

Ⅳ 美洲古代三大文明簡介

1,瑪雅文明。

瑪雅文明,是現代分布於現今墨西哥東南部、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和貝里斯國家的叢林文明。雖然處於新石器時代,卻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瑪雅文明是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傑出代表,以印第安瑪雅人而得名。約形成於公元前1500年,瑪雅人創造了輝煌的瑪雅文明。

依據中美洲編年,瑪雅歷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後古典期。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也稱形成期,歷法及文字的發明、紀念碑的設立及建築的興建均在此時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約4世紀-9世紀),此時期文字的使用、紀念碑的設立、建築的興建及藝術的發揮均在此時期達於極盛;後古典期(約9世紀-16世紀 ),

此時期北部興起奇琴·伊察及烏斯馬爾等城邦興起,文化也逐漸式微(衰弱)。瑪雅從來不像中國、埃及等文明擁有一個統一的強大帝國,全盛期的瑪雅地區分成數以百計的城邦,然而瑪雅各邦在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及習俗傳統上卻屬於同一個文化圈。16世紀時,瑪雅文化的傳承者阿茲特克帝國被西班牙帝國消滅。

(4)印第安營寨小說閱讀擴展閱讀:

1,印加帝國宗教文化。

印加帝國主要信仰太陽神,並自認為太陽神的後裔。傳說中太陽神派了他的一對兒女曼科卡帕克和馬奧克約向印加人民教導歷法、律制等。每年的6月24日是印加帝國最重要的節日-太陽節,印加人民會在這個時候把自己的農作物和家畜獻祭予太陽神,感謝太陽神每年賜陽光到大地,令動物可以成長和農作物可以豐盛。

中美洲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與印加人一樣,都是膜拜太陽神。而尤卡坦半島的瑪雅人則不然,瑪雅人是膜拜羽蛇神(但印加人也有類似羽蛇神的神祇:創世神-維拉科查)。而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都有大規模活人獻祭的宗教儀式,印加人倒沒有,印加人會把自己貴重的物品,黃金,或者農作物和家畜獻給神明,卻不會把人的生命作獻祭。

2,瑪雅人的信仰。

瑪雅人篤信宗教,文化生活富於宗教色彩。他們崇拜太陽神、雨神、五穀神、死神、戰神、風神、玉米神等。太陽神居於諸神之上,被尊為上帝的化身。此外,行祖先崇拜,相信靈魂不滅。瑪雅國家兼管宗教事務,首都即為宗教中心。

3,阿茲特克帝國的宗教文化。

阿茲特克帝國是在繼承墨西哥谷地原有住民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文化不僅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還具備其他部落的特色,比如說特奧蒂瓦坎、托爾特克。它的宗教信仰就是其中比較明顯的一個方面。宗教神話在阿茲特克人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人民們都相信靈魂永存,並相信存在至高無上的主宰。他們的主神是威齊洛波契特里,也是太陽神和戰爭之神。威齊洛波契特里被確定為主神是在特諾奇提特蘭建立以後,在此之前,他代表狩獵。



Ⅳ 以反思戰爭為主題寫一篇讀右感6oo字

從《永別了,武器》到《喪鍾為誰而鳴》,1950年,海明威抱怨人們:《滔滔雙心河》已經發表了25年,但是一直還沒有人讀懂他的寓意。

海明威的許多小說都帶有自傳性質。《滔滔雙心河》中的主人公就是《印第安人營寨》里的那個小男孩。他長大了,去前線打仗負了傷,回到了密執安北部高原悉尼附近的福克斯河。小說中海明威把福克斯河改名為「雙心河」是有其用意的。他後來解釋說:「改動這條河既不是出於無知,也不是粗心大意,而是『滔滔雙心河』這個名稱更富有寓意。」孔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雙心河」大概是海明威心理轉折的寓意。

對戰爭的「痛定思痛」,使得海明威從英雄主義的激情中冷靜下來。原來那種「燃燒的激情」與後來創作的《永別了,武器》一書中所表現出的慘痛的幻滅感、蒼涼感形成了強烈反差。

在《永別了,武 器》一書中,他 通 過 主人公的內心獨白說:「什麼神聖、光榮、犧牲這些空泛的字眼,我一聽就害臊」,「我可沒見到什麼神聖的東西,光榮的東西也沒有什麼光榮,至於犧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場,不同的是肉拿來埋 掉罷了。」1942年的海明威 回 憶 說 :「 我 最 初一次 上 戰 場,完 完 全全是個麻木不仁的獃子 」,「 我 還 記 得 ,當時我認為我們是反抗的一方,奧地利人是侵 略 的 一方。」海明威寫過《一篇有關死者的博物學論著》,文中對戰爭中的死亡現象作了這樣的描述:你在死者身上首先看到的是打得真夠慘的,竟死得像畜生。有的受了點輕傷,這點傷連兔子受了都不會送命。他們受了點輕傷就像兔子有時中了三四粒似乎連皮膚都擦不破的霰彈微粒那樣送了命。另外一些人像貓那樣死去。腦袋開了花,腦子里有鐵片,還活活躺了兩天,像腦子里挨了顆槍子的貓一樣,蜷縮在煤箱里,等到你割下它們的腦袋後才死。也許那時貓還死不了,據說貓有九條命呢,我也說不清,不過大多數人死得像畜生一般,不像人。我從來沒看見過一件所謂自然死亡的事例,所以我就把這歸罪於戰爭。

關於死者的性別問題,事實上是你見慣了死者都是男人,所以見到死了一個女人就萬分震驚。我第一次看見死者性別顛倒是坐落在義大利米蘭近郊的一家軍火廠爆炸之後。我們乘坐卡車沿著白楊樹蔭遮蓋的公路,趕到出事現場。公路兩邊的壕溝里有不少細小的動物,可我無法觀察清楚,因為卡車揚起漫天塵土。一趕到原來的軍火廠,我們有幾個人就奉命在那些不知什麼原因並沒爆炸的大堆軍火四下巡邏,其他人就奉命去撲滅已經蔓延到鄰近田野草地的大火。滅火任務完成後,我們就受命在附近和周圍田野里搜尋屍體。我們找到了大批屍體,抬到臨時停屍所。必須承認,老實 說 ,看 到 這 些 死 者 男 的 少,女 的 多 ,我 還 真 大 為 震 驚呢。在當時,女人還沒開始剪短發,如歐美近來幾年時興的那樣,而最令人不安的事是看到死者留這種長發,也許因為這事最令人不習慣吧。然而更令人不安的是,死者中難得有不留長發的。我記得我們徹徹底底搜尋全屍之後又搜集殘骸。這些殘骸有許多都是從軍火廠四周重 重圍著的鐵 絲籬上取下來的,還有一些是從軍火廠的殘存部分上取下來的。我們撿到許多這種斷肢殘體,無非充分證明烈性炸葯無比強大的威力。不少殘骸還是在老遠的田野里找到的呢,都是被自身體重拋得這么老遠。

卡洛斯·貝克在《迷惘者的一生——海明威傳》一書中,還記載了這樣一個細節:

他們看到公路上有一個美國士兵的屍體,已經被車輛碾壓得不像人樣了。更令他觸目驚心的是在村鎮外邊有一具 被磷 光 火 焰 燒 焦了的德國士兵的屍體,一隻餓狗正在吃屍體上面的肉。這樣的景象,這樣的氣味,無論誰看到或聞到,都會在腦海里留下很深的記憶。厄內斯特永遠也不會忘記這種可怕的場面。《永別了,武器》這部小說富有強烈的反戰情緒。小說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告別戰爭,第二部分是告別愛情。197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作家索爾·貝婁在授獎儀式上說:「海明威可以說是那些在伍德羅·威爾遜和其他大言不慚的政治家鼓舞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的代言人。這些政治家的豪言壯語究竟起了什麼作用?這應當用滿鋪在戰壕里的僵硬的年輕人的屍體來衡 量。」

海明威在《賭徒、修女和收音機》一文中,還寫有這樣的文字:

宗教是人民的鴉片,他相信這話……音樂是人民的鴉片,這位喝了酒會頭暈的老兄可沒有想到。現在經濟問題是人民的鴉片,在義大利和德國,這種人民的鴉片同愛國主義這種人民的鴉片聯系在一起。

弗雷澤先生想,革命不是鴉片。革命是一種感情的凈化,是一種只能被暴政延長的欣喜。鴉片是用在革命前和革命後的。他想得真好,有點太好了。墨索里尼和希特勒都自稱是「社會主義者」,他們就是利用義大利和德國的經濟蕭條,煽動起人民的不滿情緒而得以登台的。海明威講述過他與墨索里尼幾次見面所留下的印象。

海明威在為《紳士》雜志寫的《注意下一次戰爭:一封措詞嚴肅的信》中還說了這樣一番話:「任何獨裁者和蠱惑人心的政客,當他們無法實現誇誇其談的計劃或治理國家不得法而引起人民不滿時,他們就設法向人民大談特談愛國主義,分散 人民的注 意力,把他們引上 邪路,使 大 家 相信發動戰爭的好處。世界上就是有那麼一種人總是在策劃戰爭、發動戰爭。」

海明威在告別武器、告別戰爭之後,又有了告別革命的意味!

海明威的母親回憶說:「我還記得他這樣說,愛國主義往往被走投無路的暴徒和惡棍所利用。他是那樣的慷慨激昂,認為只有世界愛國主義才是 正 確 的。」

海明威所說的「世界愛國主義」,大概就是指一 種 博愛 精 神,愛 整 個人 類。

海明威在《喪鍾為誰而鳴》一書中,把對戰爭反思的人道主義思想表達得更為明確。海明威在書中刻畫了一個「草莽英雄」式的革命者巴勃羅的形象。巴勃羅原本是一個馬販子,給軍隊和鬥牛場供應馬匹。革命爆發後,巴勃羅率眾在家鄉小鎮「起義」,攻打了民防軍的兵營,並把逮捕的所有人毫不留情地處死,表現出堅定的革命性。後來,為了完成組織交給的炸橋任務,他招募了「五個兄弟」和五匹馬,但在完成炸橋任務後,為了讓自己的人能騎上馬迅速撤離,巴勃羅返身一梭子把那五個剛才還兄弟相稱的人殺死。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老向導安塞爾莫的形象。安塞爾莫為了完成革命任務連殺了敵人,但其內心也受到深深的譴責,想不出戰後該怎樣才能來贖這份罪,因為他感到自己天主教的信仰已遭到褻瀆。老向導安塞爾莫就在對人的愛恨之間備受煎熬。而在主人公羅伯特·喬丹身上,我們看到了更多海明威的影子。海明威藉助羅伯特·喬丹之口說出自己「不是個馬克思主義者,而是反法西斯主義者」。這就為自己熱誠參加西班牙內戰劃清了界線。

海明威還講述了他為《喪鍾為誰而鳴》一書取名的過程:一開始,他想取名為《未被發現的國家》,但覺得不滿意。其後他用了整整兩天的時間,翻閱了《聖經》和莎士比亞作品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名稱。他又找來《牛津英語散文集》,在隨便翻閱約翰·堂恩(美國詩人及教士)詩作的時候,《祈禱文集》中的一段話突然引發了海明威的共鳴,覺得符合他《喪鍾為誰而鳴》一書「人類不是生活在孤島上」的主題思想。這就是海明威寫在《喪鍾為誰而鳴》一書題記中的那段話:

誰都不是一座島嶼,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那廣袤大陸的一部分。如果海浪沖刷掉一個土塊,歐洲就少了一點;如果一個海角,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園被沖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使我受到損失,因為我包孕在人類之中。所以別去打聽喪鍾為誰所鳴,它為你敲響。

字里行間都讓人感受到海明威所要表達的「人類共有一個地球」的理念,有了「普世價值」的意味。這是海明威思想認識戰爭的升華。

Ⅵ 誰那有印第安人領袖的詳細簡介

答:公元16世紀以前,在中美洲土地上,生活著許多原始的部落——瑪雅人,他們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幾乎沒有什麼文化知識而言。然而現代考古卻發現,在這樣一個極端落後的民族生活過的地方,卻擁有許多超越我們現代文明的遺跡。

※編年史之謎※

1582年,西班牙殖民者來到這片土地上。瑪雅人派譯者佳覺來聯絡,並向西班牙人介紹自己民族的文明。西班牙隨軍主教迭戈德·郎達聽完後,大驚失色,他被瑪雅典籍中所記載的歷史嚇壞了,認為是「魔鬼乾的事情」。在向上天祈禱後,竟殘忍地下令將記載瑪雅歷史文明的、用象形文字書寫的珍貴文獻全部焚燒,並將掌握瑪雅文字的僧侶全部處死。經過這場浩劫後,瑪雅人留下的遺產只有《德累斯頓手稿》、《巴黎手稿》、《馬德裏手稿》、《格羅里耶手稿》等四種原始文獻和一些石碑、雕刻。然而就是這一點遺產,幾百年來也使專家和學者們傷透了腦筋。至今人們也未讀懂這些天書般的文獻。

50年代後,為了更深入地研究瑪雅文化,美國和前蘇聯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用了先進的儀器包括電子計算機在內的各種破譯方法和手段,同時結合石刻和印第安人的傳說,但也僅僅破譯出其中的1/3。

在奎瑞瓜山頂有一塊刻有象形文字的瑪雅石碑,考古學家們根據已認出的瑪雅文字,意外地破譯出這是一部瑪雅人的編年史,內容記載的是公元前4億至9000萬年之間發生的事情。科學家們無不驚詫。是啊!誰都知道,地球上的古猿是在100萬年前出現的,人類的文明也僅有5000年,4億年前,還處於中生代的地球留下了誰的印跡?瑪雅編年史究竟記載了誰的歷史?是史前文明社會還是外星人?難怪西班牙殖民者們認為是「魔鬼乾的事情」。

持「重復文明」觀點的學者們推測:在地球50億年演化中,地球上的生物經歷了5次大滅絕,生生死死,周而復始,因而地球上出現過多次高級文明社會,瑪雅人就是其中之一。

※天文歷之謎※

瑪雅人留給後人的另一個謎團就是天文歷。

考古學家們在譯完編年史之後,又奇跡般地破譯了瑪雅人的天文歷。瑪雅文化中有著十分優秀的天文知識,其歷法非常精確。他們知道地球是365.242129天(今天准確的計算為365.242198天),與現代相比僅差0.000069天。他們還准確地計算出金星年是584天(即會合周期)。如果按他們的方法去推算金星的運轉周期,1000年僅差一天。他們並且還找出了糾正太陽歷和太陽歷積累誤差的方法。瑪雅人的天文計算可以維持6400萬年。人們實在不明白,這個原始民族如何有這么豐富的天文知識?

盡管瑪雅人有如此精確的地球年,但他們卻極為重視他們那個一年有13個月、每個月有20天的奇怪歷法——卓爾金年歷法。誰都知道,這個一年為260天的日歷在地球上是毫無用處的。瑪雅人的卓爾金年究竟蘊藏著什麼含義?有些學者們認為這個歷法很可能是外星球的歷法,是瑪雅人祖先從外星移民地球時帶來的遺產。

在喀喀湖畔的高原上,有一片瑪雅人生活過的古城廢墟,裡面有座用整塊紅色砂石岩鑿成的巨大神像,神像上刻著一幅完整的星空圖和上百個符號文字。經天文學家譯讀,發現那幅星空圖竟然准確地描繪出了2.7萬年前的古代星空;神像上那奇怪地符號,記敘著深奧的天文知識,這些天文知識足夠現代人類使用6000萬年!這些知識是我們現代人類所未掌握的,數萬年前的古瑪雅人是怎樣掌握了這些超現代人類的天文知識?

※地球北緯30度※

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島上,現存有揭示瑪雅文化的九座金字塔。這些金字塔同埃及最早的幾座金字塔相比,就像孿生姐妹。使考古學家驚奇的是,瑪雅人金字塔的方位計算得相當准確:天狼星的光線經過南牆的氣流通道,直射到長眠於上面廳堂中的死者頭部;北極星的光線通過北牆的氣流通道,徑直射進下面的廳堂里。沒有對地球的構造及天狼星、北極星等深奧的天文地理知識的充分了解和掌握,怎麼會有這么多巧合?

細心的史前探索家們發現,地球上的金字塔都處在北緯30度上,把這些地球上的諸多神秘現象連在一起,便構成了地球上北緯30度之謎:沿尤卡坦半島瑪雅人的金字塔向東跨越60度便是大西洋的一個神秘地方——百慕大魔鬼三角區,並且在海底深處人們已發現了巨大的金字塔,同時這里又是史前文明古國亞特蘭蒂斯王國失蹤的地方;再向東移60度就是埃及著名的金字塔群,這里的史前文明遺跡和超自然神秘現象更是數不勝數;繼續東移60度你便發現正和世界屋脊——我國西藏首府拉薩不期而遇。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里(指喜馬拉雅山和印度交界的山峪中)人們同樣發現了巨大的金字塔,並且有人研究指出,拉薩至今保存著能揭開人類文明奧秘的鑰匙。這便是地球北緯30度之謎。

考古學家在帕倫克的銘文殿金字塔里發現了個瑪雅人的古墓,古墓的石墩里,存放著一具遺骨。在石墩蓋上,有一個像火箭剖面的圖案。圖案中有個手握操縱桿的人,活像現代宇航員。這個「宇航員」卻十分特殊,他的鼻子直達前額,宛如長楔。在墩中殉葬的玉像以及當地青年戰士和中年婦女的雕像上,都有著這樣一個長鼻子。到目前為止,地球上還沒有發現這樣的人種。然而在瑪雅人古老的傳說中卻有「額鼻人」的故事。據說一些「額鼻人」駕著噴著火焰的飛行器從天而來。傳授給他們很多知識。

人們一向認為金字塔是古代法老及酋長的墳墓,然而19世紀人們從瑪雅人的金字塔里發掘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經過考證分析已有一部分被辨認出來,原來是一些精製的透鏡、蓄電池、變壓器、太陽系模型碎片、不銹鋼和其他不知什麼合金製造的機械、工具等。看來,金字塔很可能是瑪雅人祖先的物資倉庫。從其物品所代表的文明程度來看,它們並不亞於我們現代的文明,從中我們可以窺視史前文明的發展程度。

※古隧道之謎※
70年代,人們在南美洲發現了一條瑪雅人的古隧道,據估計它至少有5萬多年的歷史,而實際上它的年代更為古遠。這條隧道離地面250米深,僅在秘魯、厄瓜多境內就有數百里長。隧道的秘密入口由一個印第安部落(古代瑪雅人的後裔)把守著。他們說,這里是「神靈」居住的地方,他們遵守祖訓,世世代代守在這里。

在古隧道里,考古學家發現了許多遠古文物,這些物品放在隧道里的許多洞穴中。更使考古學家們興奮的是一些刻有符號和象形文字的金屬葉片以及不同形狀和色彩的石器和金屬製品。遺憾的是直到現在還沒有人能破譯這些文字。

隧道的穴壁光潔平滑,似乎經過磨光,與地面成直角。穴頂平坦,像塗了一層釉,不像是天然形成,而像是某種機械削切的結果。隧道中有個「大廳」長164米,寬153米,裡面放著像桌子、椅子似的「傢具」。奇怪的是這些物品的材料很特殊,既不是鋼鐵、石頭,也不是塑料和木材,而它又有鋼鐵和石頭那樣堅硬和笨重,在地球上至今沒有發現過這種材料。「大廳」裡面有許多金屬葉片,大多在長約100厘米,寬50厘米之間,厚度約2厘米,一片一片排列著,像是一本裝訂好的書。金屬片上都寫有很多符號及象形文字。據專家認定那些符號是機器有規律壓印上的結果,目前已發現3000多片。

隧道里還有許多用黃金製作的圖案,其中有兩塊雕刻的是金字塔。每個金字塔旁邊都刻著一排符號,還有一個用黃金雕刻的柱子,這個柱子長52厘米,寬14厘米,厚3.8厘米,柱子上刻有56個方格,每個方格里都有奇怪的符號。

古代瑪雅人為什麼開鑿如此工程浩大的隧道?裡面的物品及文字又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無獨有偶,早在40年代,美國人拉姆在墨西哥的恰帕斯州密林考察時就發現了一條遠古隧道;英國考察隊在墨西哥馬德雷山脈也發出了地下隧道,這條隧道可通住瓜地馬拉。每當拂曉,地下隧道發出敲鼓一樣的聲音,聲震遠方;前蘇聯阿塞拜也發現了一條古代地下隧道,隧道里有一些20米多高的大廳,還有很窄的拱形門。據說洞中不時發出奇妙的聲音和光。

據考古探測和遠古文獻記載,考古學家推斷地球上很可能有一條穿越大西洋底,連接歐、亞、美、非的環球地下隧道,這些古隧道又很可能是古代瑪雅人的傑作。

※瑪雅星之謎※

在瑪雅人殘存的四部珍貴文獻中,我們知道了瑪雅人有三種歷法,即地球年、金星年和卓爾金年。地球年和金星年已在太陽系中為現代人類所知曉,唯獨卓爾金年使科學家們大傷腦筋——它到底代表著什麼?許多科學家苦思冥想著這個令人費解的問題。地球絕不會在一年裡自轉260圈。這就說明卓爾金年決不是地球自轉的實際情況。

有科學家提出卓爾金年和地球年、金星年同樣也是計算一個星球的運轉周期,可在我們太陽系裡又找不到這顆星體。據推測如果這顆星體存在的話,他將處於地球和金星之間。令人驚奇的是,科學家們在地球與金星之間發現了一條隕石帶。所以很多人認為,在十分古遠的年代,太陽系確實存在著一顆每年遠轉260圈的星體,一些熱衷於外星人和UFO的學者們乾脆把這條隕石帶稱為「瑪雅星」。

學者們是這樣解釋的:在數億年前,瑪雅星上曾擁有高度的文明社會,他們文明已遠遠超過我們現代文明,後來因為宇宙的變化及星體內部的熱量膨脹,這顆星體爆炸了。它上面的部分居民在倉促間帶著少許的科技知識移到地球上來,給地球帶來了繁榮。後來,由於地球上的火山爆發、彗星撞擊、大洪水以及地球脫離軸心後瘋狂地旋轉,使瑪雅人再次遭到滅頂之災,也就造成其文明的中斷。卓爾金年歷法就是他們祖先從瑪雅星帶來的。

在瑪雅文化的一些傳說和古老的雕刻中,多處有「白色太陽子孫們」雙手噴火、伴隨風吼雷鳴來到人間的情景,以及一些身穿連身服(宇宙服樣)的人操縱作機械落地的場面。而有趣的是,與瑪雅古代雕刻相似,在非洲西部有一個生產力非常低下、文化極端落後的原始部落——多根。多根人卻有著驚人的天文知識:他們不但知道天狼星,而且還知道天狼星的伴星昊狼星B,這是一顆用肉眼無法看到的星星,19世紀才被科學家用望遠鏡觀察到。奇怪的是,他們甚至知道這顆伴星的橢圓形軌道和圍繞天狼星運轉的周期。多根人中也流傳著一個有關宇宙飛船著陸的神話故事,至今他們還保存著這張圖畫。畫的是神駕馭著一艘拖著火焰的飛船從天而降的場面。你能說這也僅僅是巧合嗎?

※雕刻之謎※

瑪雅人的雕刻和壁畫是瑪雅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在所破解的瑪雅文化幾乎是從其中得到的啟發,然而又有很多古怪的雕刻同樣難後人留下了千古謎案。

在瑪雅古城的廢墟中,史前學家們曾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石刻,據測定是3萬年以前的物品,現今存放在秘魯國立大學博物館里。石刻上是一個古代瑪雅人手持管狀物,貼放在眼前,朝向天空。瑪雅人手持的管狀物引起天文學家的極大興趣。因為這個物品和現代望遠鏡極為相似,又有人乾脆將那管狀物直接稱為瑪雅人的望遠鏡。然而我們都知道,第一架望遠鏡是17世紀中期發明的,距今只有300多年的歷史。那麼3萬年前古代瑪雅人使用的是什麼人發明的望遠鏡呢?

在瑪雅文化的重要古城巴林卡遺跡中,有一幅雕刻在金字塔石板上的壁畫,畫面是一個人形坐在一個「魚」形裝置里,手裡似乎緊握著操縱桿狀的機械,「魚」前端有處開口,飛行時納入空氣,「魚」的尾部噴著許多火焰。這個圖畫表示魚形火箭在向前飛行。
在瑪雅人生活過的阿亞庫喬港的一片茂密的叢林呂,有一塊3000平方米的巨石。每到早晨,旭日東升,陽光從某一個特定角度照來,這塊巨石上就會顯示出很多奇怪的圖像。等太陽升高,角度轉移,這些圖像又隨之消失。顯然,當年雕刻這些圖畫的瑪雅人是很精通光學原理的。他們根據光的照射角度,巧妙地掌握了雕刻的角度和深度,使人們只能在特定光照角度才能看到這些雕像。這些圖像共有7幅,其中已辨認出的有大蛇、大鍾,以及穿著特殊裝束戴著武士盔甲形態的怪人。

瑪雅人留下的雕刻還有很多,我們就不再一一列舉,從這些雕刻中我們能想到些什麼呢?

瑪雅文明毀滅了,毀滅在我們地球人的戰爭之中。瑪雅文明毀滅了,它留給我們的是遺憾和神奇!我們的考古學家正在那一片片古老的廢墟中苦苦研究和求索,希望從那裡發現奇跡——尋找到真正解開瑪雅文明的鑰匙,去解讀那些用隱喻、難懂的象形文字寫的珍貴文獻的奧秘,去破譯這些遠古文明。

--瑪雅文明崩潰之謎--

瑪雅文明最大的謎是為何從熱帶雨林的叢林深處消失?在西元六百年,整個瑪雅民族離開了辛苦建築的城池,舍棄了富麗堂皇的廟宇、庄嚴巍峨的金字塔、整齊排列雕像的廣場和寬闊的運動場。瑪雅文明開始式微,徵兆是不再雕刻石碑;以提卡爾而言,當地最後一塊石碑完成於西元八六九年,整個瑪雅區最後—塊石碑則完成於西元九0九年。不但如此,神殿、宮殿等最足以代表瑪雅文明的建築也不再興建,彩陶也不再製作,一般民眾也很少興建新房舍,城市四周的人口急遽減少,考古學家估計當時的提卡爾人口,至少減少了2.5%。

西元八世紀後,而任由枯草蔓藤侵入住宅和市街,使那 變成了一片廢園殘景,究竟發生了什麼重大變故,使得瑪雅人拋棄了美麗的江山故國?雖然歷史上也常見民族因戰爭而滅亡,但瑪雅人的城市既不毀於戰火,也不毀於天然災難,這已經由歷史學家證實了。

據說瑪雅人在西歷九0九年的某一天,百分之八0的人口突然明顯地消失了,僅留下未建好的寺院。然後,自當天起,祖先的睿智也急速消失,殘留下來的瑪雅人開始變得無知與頹廢。殘留下來的人,一方面「啊咿啊咿」地嘆息,一方面為傳授大自然的神秘及發現執法人的消失而悲傷。

從一0世紀初期開始至一四九二年發現美洲大陸,約六00年間,中美洲的居民,深陷於因無知而起的戰爭,以及性與頹廢的深淵中。十六世紀西班牙人進入猶加坦半島之前,原來只有一種的瑪雅語,已經分化成廿七種方言。

在提卡爾遺址上,考古學家發現許多覆蓋於岩石及崩壞的拱形屋頂之下的墳墓,卻未發現任何修復的跡象。附近神殿和宮殿的壁畫也受到嚴重的破壞,石雕人像的臉部多半被削掉,石碑也被移作其他建築的建材。這些現象證實有外族入侵,瑪雅人根本來不及抵抗便潰退了。在猶加敦半島,瑪雅人於西班牙人入侵之前,就因流行病與內亂衰亡了,可是有關九世紀時滅亡的叢林瑪雅的消滅,卻至今都毫無線索可追尋。

當時的陶器不是突然放棄不再製作,而是放棄原來的製作方式,改制比較薄而質地更為精細的陶器。但是,這種陶器在使用不久之後,瑪雅人也放棄了,原因可能與傳統支配階層崩潰,對陶器的需求性消失有關。

有一派學者認為是因為城內糧食不繼,建於叢林中的瑪雅帝國,在發覺此地無以維生後,便做了一次種族大遷徙,來到齊乾伊莎(Chich'en Itz'a)定居,又綿延兩個世紀才滅亡。也有學者認為,瑪雅帝國外受游牧民族的襲擊,內部則因發生內亂,整個帝國在遭受巨變後,潰退逃散,然而何以勝敗兩方面都走得無影無蹤?沒有人能夠找到合理的答案。

瑪雅文明消失的原因眾說紛紜,大多數人相信當時遭受地震、颶風的侵襲,加上人口爆炸、糧食不足、農民暴動和異族侵人等原因,造成瑪雅文明的衰亡。但是,確實的答案還未出現,這個秘密的解開,有如拼圖游戲一般,目前不過剛剛開始。

古瑪雅文化的搖籃-尤卡坦半島

相關圖片: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0/17/xinsrc_.jpg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0/17/xinsrc_.jpg
http://www.21page.net/zoneimages/20021018708355.jpg
http://www.21page.net/zoneimages/20021018708355.jpg
詳細資料:
http://blog.lanyue.com/model/luntan/view.asp?article_id=1280606對於我們大多數中國讀者來說,除了我們自己的中華文明外,我們比較熟悉的有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巴比倫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和希臘羅馬文明、而對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則比較陌生,在這里,我們想就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向我國讀者略作介紹。

在歐洲人到達美洲以前,印第安人以其辛勤的勞動和聰明的智慧在美洲大陸上創造出了一些高度發展的古代文明、這些文明在某些方面比之東半球的一些古代文明毫不遜色,甚至處於領先地位。如同東半球的情況一樣,美洲也有幾大著名的古代文明,它們是:墨西哥的阿茲特克文明、中美洲北部的瑪雅文明、秘魯的印加文明和哥倫比亞的奇布查文明。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區發展起來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它的影響范圍北起哥倫比亞南部的安卡斯馬約河、南到智利中部的馬烏萊河,全長4800公里,東西最寬處500公里,總面積達9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000萬。大體說來,它包括了現今厄瓜多山區部分、秘魯山區部分、玻利維亞高原地區、半個智利和阿根廷西北部。

據考古學家的研究,上述這一廣大地區是美洲最早出現農業的地區,時間大約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沿海地區的居民已定居下來。到公元前2000年末,中安第斯山區已出現一系列古代文化中心。在公元前1000年中下期,發達的農業文化。已經形成,奠定了印加文明的基礎,並出現了階級和國家的最早形式。這標志文明開始形成。公元10世紀後半葉以後,中安第斯山區出現了各種文化相互滲透和兼並的局面。導致了一些原有文化的衰落和消失,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印加入統一中安第斯山區前的各種文化基礎。

印加文明是因印加人統一中安第斯山區,建立印加帝國而得名的。印加人原是生活在的的喀喀湖中的一個部落,10世紀以後,他們逐步北遷,一路征戰,於1243年來到現今庫斯科,在瓦納卡里山上紮下營寨。據印加入的傳說,此時他們的首領是曼科·卡帕克。從曼科·卡帕克起,到1532年印加人的末代首領阿塔瓦爾帕被西班牙征服者皮薩羅殺害,印加國大約經歷了整整3個世紀的發展過程,其問共傳12世、13王。

印加國本名叫「塔萬廷蘇龍」,意為四方之地,首都是庫斯科。全國按方位分為四大行政區,名叫:「蘇龍」,它們是:西北方位叫欽查蘇龍,包括厄瓜多、秘魯北部和中部;西南方位叫庫蒂蘇龍,包括秘魯南部和智利北部;東北方位叫安蒂蘇龍,包括東部森林和烏卡亞利河一帶;東南方位叫科亞蘇龍,面積最大,包括現今玻利維亞大部國土,阿根廷西北山區和半個智利。

「印加」一詞的本來含義是「首領」或「大王」的意思,是塔萬廷蘇龍的最高統治者。西班牙人到來後,簡單地以「印加」一詞指稱這個國家及其居民,至今已是約定俗成了。

印加帝國享有「美洲的羅馬」之稱,它以有一套完整的國家機器而聞名於世。印加國是一個奴隸制國家,奴隸主階級包括印加王、王室貴族、高級官吏和祭司。他們不從事生產勞動,過著奢侈的生活。印加王被稱為太陽之子,神的化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獨攬國家一切政治、軍事和宗教大權。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印加王建立了以中央集權為中心的政治制度,他以斯科為中心,通過各級官吏,牢牢地控制著全國。除了政權機構外,印加奴隸主還擁有一支20萬人的訓練有素的常備軍隊,用其對外擴張,對內鎮壓反叛力量。印加帝國還建立了嚴厲的司法制度,用來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印加王還採取了一些文化和經濟措施。例如,對於那些剛被征服的地區,強行推廣克丘亞語。再者,在全國大興道路和釋站建躍以庫斯科為中心,修建了條條道路通京城的交通網,以利於對邊遠地區的控制。

印加人能在中安第斯山區建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與當地的發達的經濟文化是分不開的。

閱讀全文

與印第安營寨小說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異界玄幻穿越yy小說完本 瀏覽:990
必齊之姜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瀏覽:804
重生都市後中獎的小說 瀏覽:217
主角很帥的穿越小說 瀏覽:861
小流氓的光榮與煩惱小說閱讀 瀏覽:862
越戰被俘的女隊長受刑小說閱讀 瀏覽:288
總裁無小三小說下載 瀏覽:886
完本小說人物唐悠悠 瀏覽:959
男主有一個老婆的都市小說 瀏覽:341
小說作者淡櫻 瀏覽:907
外國禁毀小說小酒店在線閱讀 瀏覽:650
玄幻小說的內容簡介 瀏覽:383
重生女強小說玄幻完結小說排行榜 瀏覽:791
都市女主娛樂圈完結小說排行榜 瀏覽:183
用意識流寫一篇小小說 瀏覽:80
女特種兵重生完結小說排行榜 瀏覽:429
小說裡面寫關於迪麗熱巴的 瀏覽:835
小說作者唐爺 瀏覽:936
玄幻小說主角帶著神格重生 瀏覽:895
中國好看的現實主義小說推薦 瀏覽: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