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運用語文課堂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首先,語文教師要更新觀念,轉換角色,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就意味著老師一定要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變傳授者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協調者。在閱讀教學中自覺為學生創設自由、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要學、想學、樂學,積極有效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善於組織、引導,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初步整體感知課文。
「自主學習」能喚醒學生的主動意識,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獨立性、積極性、主動性等良好心理品質的發展,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真正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要將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地交還給學生,導學案的模式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每份導學案都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這就為學生指明了方向,學生可根據目標,結合課文前的預習提示和課後的「研討與練習」,以及手頭所具備的資料,認真閱讀課文,搜集信息,做上記號,初步整理。同時教師可在導學案「自主測評」這一塊設計一些題目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自學課文。以小說為例,可安排這幾方面的問題:文學文化常識、生字難詞、故事情節等。同時再給學生一個自由學習的空間,即設計一個題目,指導學生就閱讀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提出來,放到小組中去討論,如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及形象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小說的主題、寫法揣摩等。並對有創新性的問題給予鼓勵,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增強自信,體驗成功的喜悅。學生在此基礎上,逐步掌握了初步感知小說的方法,為以後閱讀小說打下了基礎。
三、指導學生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全面、深刻地理解課文。 傳統的教學只是師生單項交流,就我們這種大班式的課堂,根本不可能關注到每位學生,真正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就不常參與課堂互動。這樣,就造成很多學生濫芋充數,不懂裝懂,也就越發失去學習的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先小組討論自主學習中提出的有價值的疑難問題以及導學案「合作探究」中設計的問題,比如,小說的主要人物形象,小說是如何刻畫的,文中有哪些環境描寫、各有什麼作用小說的主題是什麼,你認為文中最精彩的段落與語言是哪些等等問題。然後各小組在班上展示,全班同學討論交流。這樣,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方式的交流,使每個學生都有了語言實踐和自我表現的機會並將自己的閱讀信息在小組中交換,互為補充、修正,從而獲得更全面、更系統、更深刻的閱讀知識。
小組討論中,教師絕不是旁觀者,而應是學生合作的指導者、組織者,並且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其中。
四、指導學生探究學習,探討信息內涵,拓展知識外延。
「探究」是指在實踐中進行學習,要求教師在課堂學習中,藉助課文情景,創設主動、互動、生動的學習氛圍,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給各類學生提供適合各自發展的聽、說、讀、寫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培養探究問題的意識。
當然,要達到這一目的,首先要學生學會質疑。質疑是學生主動求知、主動學習的生動體現,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啟發學生學會質疑方法。(1)抓住課題質疑。揭題時,讓學生抓住課題關鍵詞質疑,有利於學生運用推測,猜想的方法去理解課文思路,以進一步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如教《星星變奏曲》一課,就可質疑題目中的「變奏」是什麼意思?作者為何用「變奏」一詞?這樣,學生能去查閱資料,從而解決兩節詩的結構和語言上的異同。(2)從課後精心設計的問題學習質疑,
這些都是質疑的典範,學生可以思考這些問題提出的角度方法,學會提問。(3)抓重點語句質疑。對語言的揣摩賞析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要多讓學生在品詞賞句中提出問題。(4)從矛盾中質疑。如教《死海不死》一文,教師應啟發學生從矛盾處提問,讓學生猜一猜為何稱「死海」,為何又說「不死」。(5)從課文寫作特點上質疑。
學生學會了提出問題,還要知道怎樣解決疑難問題。這時教師可對學生啟發引導,讓學生自行解答。方法有:(1)聯繫上下文讀讀想想,從課文中找到解疑的依據;(2)展開想像;(3)新舊知識結合;(4)運用比較,區別異同;(5)舉一反三。
同時,在解決了問題後,在深刻理解信息內涵的基礎上,根據課堂容量及授課時間適度拓展知識的外延,有助於形成學生的能力。如:在理解了以物喻人的表現方法後,要求學生就「粉筆、蠟燭、楊柳、梅花」等事物展開聯想嘗試在課外練筆中運用;以線索貫穿全文組織材料的寫法在《台階》、《背影》等課文中均有運用,啟發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並在今後的寫作中加以運用;在綜合了不同文中環境描寫的不同作用後,可以讓學生的運用在習作中。
探究式的教學改變了學生接受式學習的被動局面,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感受了成功的喜悅,充滿自豪感,並從探究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合作、學會探究。
最後,教師歸納總結,學生整理內化,使知識系統化。
教師對全文的歸納總結,一方面依據教學目標,一方面結合課文的文體特點,再一次讓學生明確學習該類問題的課文從哪些方面突破。因此,此步驟不僅是對本課的總結,更是交給學生的必不可少的環節。學生的課堂筆記的整理,是內化所學知識,形成能力的一個有效措施。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語文的閱讀教學不應為教而教,而是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所以教師應更新觀念,轉變角色,靈活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閱讀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真正讓學生喜歡語文、會學語文。
Ⅱ 在閱讀教學中怎樣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新課程改革對高中語文閱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考核目標方面要求學生對某些問題進行探討,有發現、有創新,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結合閱讀教學目標,構建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進而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通過構建自主探究式的閱讀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吸收和理解閱讀知識,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思考和理解閱讀問題,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提升閱讀水平。
一、營造教學情境
在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樹立自主探究意識。比如,創設問題情境,巧設問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為學生建造良好的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學有所思,學有所長。問題設計要結合教學目標,設計得有層次,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經過一番自主探究是可以解決的,進而逐步建立自主探究閱讀的自信,提升閱讀水平。
在蘇教版老舍的《想北平》教學中,我先利用多媒體播放兩組圖片,一組圖片向學生展示如今高�橇至�、車水馬龍的北京,另一組圖片是20世紀30年代的北平的圖片,讓學生產生視覺上的沖擊,隨之進行課堂導入。我讓學生快速地默讀課文,通過文字看一看老舍所想念的北平,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說說自己讀完課文的感受。接著指導學生精讀課文,結合教學目標提出問題:第一,文中多次運用對比手法,請找出文中作對比的句段。第二,文中第四、第五兩段將北平和巴黎、羅馬等國外城市進行對比,但是北平也有高樓大廈,風景名勝,作者為什麼只拿北平的動中有靜,生活接近自然等與它們進行對比呢?第三,作者反復說他對北平的愛是「想說而說不出來」,這是一種怎樣的愛?你是如何理解這種愛的?通過設置問題情境,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進行有目標的自主探究學習。
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自主探究的閱讀教學模式離不開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通過建立小組合作機制,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實現優勢互補,在交流與合作中開展閱讀探究。首先教師要將學生合理分組,指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學習,接著結合教學內容設置閱讀任務,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讓學生通過互相交流與討論,發表個人的觀點,取長補短,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文本的認知和理解。開展小組合作不僅能培養學生的集體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還能迸發集體智慧的火花,使得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效果得到提升。
老舍的《想北平》結尾:「好,不再說了。要落淚了,真想念北平啊!」這一處是全文最精彩的地方,語言簡潔,情感自然流露,在結構上呼應主題,在內容上將全文的情感升華到了最高點。我設計問題:作者如此想念北平,都要落淚了,為什麼不回北平呢?要求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討論,通過查詢資料,了解當時的社會環境即作者的寫作背景,並結合課文內容,找出文中給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句子,與小組成員交流心得體會,感受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學生討論熱烈,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時,教師要多與學生互動交流,加強個性化閱讀指導。
小組合作使得每個學生都有發言表達的機會,大大提高了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也使得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得到完善,提升了學生的自主探究閱讀水平。
三、建立閱讀評價機制
建立有效的閱讀評價機制,能夠幫助教師檢測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效果和質量,方便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和評價總結。在制定評價機制時,教師可以使用定性和定量兩種評價方式。定性評價即在學生自主探究閱讀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有意識地總結和反思閱讀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討論的情況以及是否使用並掌握了相關的閱讀方法等,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互相借鑒閱讀方法,實現共贏。定量評價就是將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分好、中、不合格三個等級,可以是教師評價或者學生自評互評。通過兩種評價的結合使用,端正學生的閱讀態度,完善學生閱讀方法,及時解決學生在進行自主探究閱讀時遇到的問題,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
在《想北平》閱讀教學結束之時,我先使用定性評價,讓每個小組的組長對本次自主探究閱讀的效果進行整體評價,可用好、一般、不合格來評價。再使用定量評價,首先讓每個小組對之前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總結,接著教師對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閱讀中的表現和小組的發言情況進行總結評價,對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提醒學生閱讀的方法和要點。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幫助教師和學生進行閱讀教與學的檢測和反思,從而促進學生自主閱讀水平的提高。
總之,教師要使用多種教學策略,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的閱讀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促進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Ⅲ 如何提高中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小課題中期報告
一、 注重學生質疑,幫學生找到閱讀重點
古人說: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有疑問,才有學習的驅動力。教師的課堂設計可以從設置疑問開始,先激發學生提出疑問,鼓勵他們敢想、敢疑、敢問,重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從而進行問題教學,激勵學生自主探索學習,再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解決問題,這樣閱讀教學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將相和》一文,學生根據題目就能提問:將是誰?相是誰?和字在課文里的意思是什麼? 其次,可就重點段提問。如《草船借箭》寫借箭經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諸葛亮是在什麼時候才去借箭,為什麼說是借箭?為什麼要選那個時候去借箭?為什麼諸葛亮要將船頭朝東船尾朝西後,為什麼又調過來?此時,曹操的軍隊採取什麼措施?讓學生大膽想像,假如你是諸葛亮會選時候去借箭,為什麼還可抓重點詞句提問。總之,培養學生學會提問,善於提問,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大有益處。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全文內容
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閱讀教學,讀是關鍵。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東西,它不是電視劇,可通過畫面達到觀眾的共鳴,也不是教師三言兩語就能強加給學生的,只有通過反復朗讀,讀通,讀懂,讀熟。可以根據學生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如:有感情朗讀、角色朗讀、邊讀邊演等),並要求初步弄清文章的主要內容、寫作目的.找出重點段落,標出優美詞句,學生有了充分的自由,變得愛讀,想讀,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注重激勵評價樹立堅定自主學習的自信心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多點耐心,多點微笑,多點表揚和鼓勵.教師的贊賞、激勵的評價語言不僅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對課文產生濃厚興趣,而且能交流師生情感,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堅定學習的自信心,學生主動求知,以良好心態進入學習。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是多樣化的。我們必須牢記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思想,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思維,樂於思維,才能真正實現學生的主動發展,實現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的根本性轉變!
Ⅳ 如何運用導學案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課題研究申報書
對導學案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方法作分析,旨在闡述運用該教學策略能優化課程教學過程,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閱讀和主動探究的良好閱讀學習習慣。圍繞閱讀的重點和難點,設計富有層次性的思考,引導案例能幫助學生深化認知感悟。注重導學案科學設計對指導學生形成正確閱讀理解思維和語言感知,形成多元化學習方法具有指導意義。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對學生閱讀技能提出了要求,要求學生能夠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概括整理語篇內容,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閱讀、學習、理解、感悟、運用能力。教學實踐證明,導學案運用於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的自主預習作用,使得學生認知理解具有全面性
Ⅳ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方法
「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研究報告
中山區實驗學校小學部 馬 瑩 執筆
摘要:
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能夠自主學習是二十一世紀對人的必然要求,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指導者和促進者,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們要採取有效措施,改革課堂教學,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具備以下七種學習能力,即自主預習、確定目標、交流學習、質疑解疑,概括知識、運用知識、自主評價的能力。
一、問題提出
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如今,我們已走向知識經濟時代,人類社會必將是一個學習化社會,能夠自主學習是二十一世紀對人的必然要求。《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 江總書記在第三次全教會中也指出:「終身學習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次性的學校教育已不能滿足人們不斷更新知識的要求,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
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符合心理學的要求。皮亞傑說:「兒童是一個獨立的變數,而不是一個依賴的變數,他不是對外界客體的簡單摹本,而是由主體與外部世界不斷相互作用構建的。」根據心理學家加涅和梅耶的學習理論總結出:「有效學習的內部條件是學習者應具備對知識主動加工的心理傾向。有積極地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的願望。」如果學習者沒有學習的願望和積極性,新的學習便不能發生,這種學習者的主動加工傾向,即學習上的「自主性」。
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要求。現代教育普遍認為從學習過程看,受教育者是學習的主體,而教育者(包括教育者所選擇的教育內容,所採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等),則是受教育者學習和認識的對象,因此是學習過程的客體。學生只有自主學習,才能充分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
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素質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是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任務,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近年來,在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下,我國的教育工作者,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在「九五」期間,福建省進行了中小學的《指導——自主學習》教改實驗,上海育材中學進行了「八字教學法」實驗,把課堂教學重心放在「學」上,本溪市明山區聯中小學進行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的研究等。這些都是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相關的研究,形成的一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對我們的研究是有很好的借鑒作用,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研究的不夠深入,評價體系尚未形成,有許多需要具體化的東西等,還需我們繼續研究。
從我校的實際情況看,通過「九五」課題研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有所轉變。但到目前為止,我校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還沒有根本性的轉變。從學生的角度看,他們沒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不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還不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離開教師他們還不能獨立進行學習。從教師的角度看,他們的教學行為仍受傳統教育觀念束縛,課堂上仍然承襲一本書、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模式,普遍忽視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的培養。所以,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對於我們來說顯得尤為重要。鑒於上述認識,我們決定將《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作為我校「十五」期間的研究課題。
二、課題的界定
「自主」《辭海》中解釋是:「自己做主,不受別人支配,不需要別人催促,自己能及時主動地、多少帶一點創造性的活動。」《漢語詞典》中的解釋就是「自己做主」。
「學習」廣義的概念是「學習者經過一定的練習後出現的某種變化,這種變化是後天習得的,並能保持一定時期。」狹義的概念是「指學生在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學習活動。」我們所研究的「自主學習」中的「學習」是指學習的狹義概念。
對於「自主學習」這一概念,研究者的看法不盡一致,但也存在著共同點;第一,都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第二,都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對學習有支配和控制能力;第三,學生能夠創造性地學習。這與專家研究的自主學習應樹立的三個發展目標相一致:一是學習的獨立性;二是學習的主動性;三是學習的創造性。
我們對「自主學習」的理解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創造性的學習,與自主學習相對立的是他主學習。自主學習與他主學習的根本分水嶺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確立與否。
我們說的自主學習能力,指學習者能在總體教學目標的調控下,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獨立自主的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具體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即自主預習、確定目標、交流學習、質疑解疑,概括知識、運用知識和自主評價的能力。
本課題研究就是要探索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操作辦法。
三、研究目的
通過本研究探索出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使全校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全校教師基本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和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
四、研究內容
1、探索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習方式。
2、探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課堂教學操作辦法。
五、研究對象
三~六年級全體學生。
六、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基於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需要,用科學研究的方法與專家合作將問題發展成研究專題並進行系統的研究,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研究方法。
七、研究內容
本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有:
1、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習方式。
2、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課堂教學操作辦法。
八、研究過程
本課題研究周期為五年(2000.3—2005.3)。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課題的研究,從研究之日起至今,我們的研究是沿著邊學習理論,邊設計操作,邊反思實踐,邊提煉成果的思路進行的。具體地說,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建立健全研究組織和研究制度
1、成立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為了加強對課題研究的領導,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我校成立了課題領導小組。由校長全面負責、宏觀調控;科研專干具體組織研究;各年級的學科骨幹教師組成課題研究中心組,全校教師人人參與研究。
2、制定課題研究制度:制度規定,學校的每位教師都必須參與課題研究,每周學年組進行一次專題備課活動,每月中心組成員進行一次教學診斷活動,每學期全校每位教師上一節專題研究課、進行一次研究成果交流活動。
二 組織教師開展學習活動
開展課題研究,僅憑實踐經驗是不行的,必須以一定的理論為指導。即要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也要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
1、向書本學習:為了幫助教師把握自主學習的理論和了解與自主學習相關的好的經驗做法,我們要求教師閱讀《教育操縵集》、魏書生的《學生實用學習法》、教育學、心理學等書籍,教師的學習熱情很高。學校還開展了「四個一」活動,每天為教師提供一小時上網時間,教師在互聯網上搜索自主學習的相關理論、最近研究動態和值得借鑒的成功經驗。每周學校安排一次學習活動,學習的形式有時是自主學習的專題講座,有時是教師個人學習,寫出讀書筆記。每月組織一次讀書交流活動,交流的內容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經驗做法。每學期閱讀一本與課題研究相關的書籍。
2、向專家學習:在開展專題研究中,我們還有計劃、有目的的邀請市科研專家、區科研部的老師、教研員來我校指導,指導的內容有如何進行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設計,如何圍繞課題進行課堂教學診斷等,使全校教師深受啟發,為我們開展課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確定明確的研究思路
為了使研究深入到位,我們採取了分解課題,分段研究,螺旋提高的研究思路。我們把課題分解為七個子目標,即自主預習、確定目標、交流學習、質疑解疑,概括知識、運用知識和自主評價,並一一研究。對每個子目標的研究都要弄清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問題。例如對自主預習的研究,首先要弄清自主預習都包括哪些內容,為什麼要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的能力,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的能力。為了使研究扎實有效,在研究中採取分段培養、螺旋提高的研究思路,共分三個階段落實操作辦法,第一階段培養學生在課前學習中自主學習的能力,包括自主預習、確定目標的能力培養。第二階段培養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自主學習的能力,包括交流學習、質疑解疑、概括知識的能力培養。第三階段培養學生在課後學習中自主學習的能力,包括運用知識和自主評價的能力培養。當進行後一階段的研究時要鞏固、強化前一階段達成的目標,使學生的能力螺旋式提高。
四組織教師進行操作設計
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是教育科研必須遵循的原則。在課題研究中,操作設計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理論與實踐之間的一座「橋梁」。我們在進行自主學習能力課題的操作設計中以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為主線,整個操作設計努力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初期提出的操作方法往往是依據理論和經驗提出的,所以在實踐中常常發現原先設計的操作辦法用於教學實踐時有不恰當和不合理的地方,我們便及時修正,使其更為符合學生實際。例如,原先七個指標體系中的「確定學習目標」一項,我們規定是在課堂中落實的,通過實踐,教師感到學習目標是學生個人的學習需求,放在預習環節中更合理,我們便做了調整。
操作設計都是由專題組成員共同設計完成,每一個子目標的操作設計我們都按以下五個步驟進行。
1、學習:學習書本中或身邊其他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好做法。
2、交流:專題組成員在各自學習的基礎上相互交流學習收獲,互相啟發。
3、共識:科研專干組織大家對交流的內容進行提煉,形成共識,確定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操作辦法。
4、實踐:課題組成員根據共識形成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操作辦法於課堂教學中進行實踐。
5、再交流:一段實踐之後,專題組成員再次研討,反饋的效果,對操作設計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正,合理的加以推廣,進一步達成共識。
五引導教師進行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從操作設計的角度審視教學實踐。通過反思不斷發現教學行為中的問題,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其逐步逼近操作設計的要求。在我校教學反思活動貫穿於整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課題研究中,我們的教學反思有兩種方式:個體反思與集體反思。
1、個體反思
個體反思就是教師個人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的活動。我校教師每節課課後的教學反思除對常規的教學要求反思外,重點要依據「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學設計」進行反思,反思自己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得與失及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的表現。每周都在教研活動中進行反思交流,低年級的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的一些好的方法就是在教師的反思交流中逐步形成的。我校每位教師每個學期寫個人教學反思達50篇左右。
2、集體反思
集體反思就是在某一教師教學展示的基礎上,其他教師對他的教學行為共同進行反思的活動。我們把這種活動叫作教學診斷。在操作實施階段,我們便召開了一次全區的教學現場會,上語文專題研究課並圍繞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課題進行教學診斷,使大家明確了語文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理解教材的能力。平日教學診斷我們遵循四個原則:常態進行、就事論理、群體參與、重在改進。教學診斷多數是在學年組內進行,每月至少一次,學年組長負責組織,每學期還要根據階段研究目標進行一次全校性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專題教學診斷。目前,開展專題教學診斷活動已成為我校教學研究的一種重要的活動方式,被診斷的人數已近40人。
六引導教師積累總結研究成果
1、平日引導教師寫教學反思、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師在平日教學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和體會記錄在自己的教學日記和教學案例中,使得平日的一些好的做法得以積累。
2、學期末引導教師寫教育教學論文。學校要求每學期每位教師都要結合自己一個學期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研究經驗撰寫一篇研究論文,學期末組織一次全校性的成果交流。即總結提煉了經驗,又將好的成果進行推廣。幾年來我校教師撰寫的論文300餘篇,學校召開成果交流會10餘次。
上述各項活動是我校課題研究的基本方式,通過這些活動使我校的課題研究落到了實處,並取得了一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