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艷情經典小說閱讀
紅樓夢,西廂記……
② 誰有紅樓夢和西廂記txt版白話版,能讀懂的。 可以手機閱讀的。麻煩發到[email protected]
鏈接:https://pan..com/s/1hWiVokxRTFZMGwExKteKeQ
提取碼:jrhw
小說簡介:《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簡稱《西廂記》,又稱《王西廂》《北西廂》)是元代王實甫創作雜劇,大約寫於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年)。
③ 賈寶玉和林黛玉共讀《西廂記》過程概括以及對文章的分析
而作為綰轂全書的一根主線.作者對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描寫,卻又使《紅樓夢》在現實主義的基調上,塗抹上一種理想主義色彩,具有崇高的美學意蘊。無疑,寶黛的愛情描寫是《紅樓夢》最富神韻的地方。曹雪芹以飽含情感的筆墨,多側面地展示了寶黛二人刻骨銘心、哀婉動人的愛情生活,給後世留下了一曲優美動人的愛情絕唱。其中,廿三回所寫的寶黛「共讀西廂」就是最為精彩的片段。 小說此回寫寶玉一日閑散無聊,便攜著一本《西廂記》來到沁芳閘橋邊坐著閱讀,在這暮春時節,瀟湘館中的林黛玉忽感桃花飄零,恐為污泥所染,便提著花鋤到沁芳閘「葬花」,於是,寶玉和黛玉在此相逢,黛玉忽見寶玉手中拿著一 本書,便問是什麼書?寶玉見聞.慌得將書藏於身後,說道「不過是《中庸》《大學》」。後被黛玉索逼不過,只好將書遞出.黛玉見是《西廂記》,內心喜不自禁,坐在石上翻閱,一會兒就沉浸在戲曲的藝術境界中。當黛玉讀完後.機敏的賈寶玉便借《西廂記》中張生所說的兩句話「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城傾國貌』,」向她挑情逗愛,傾吐內心的愛慕之情。黛玉因顧及少女的矜持,不覺怒嗔寶玉,說要告訴舅舅,舅母去,後見寶玉向她告饒的窘態,遂又轉嗔為喜,也借《西廂記》中紅娘所說的話來嘲笑寶玉是「苗而不秀的銀樣蠟槍頭」。 無可否認,「共讀西廂」所展示的寶黛愛情畫面是極為優美的,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它卻又是寶黛愛情的一首序曲。因為,在寶黛二人進人大觀園之前,《紅樓夢》對他們的生活場面雖有多處描寫,有的甚至也寫的極為精彩,諸如十七回的「林黛玉誤剪香囊袋」,十八回的「意綿綿靜日玉生香」,但即是表現他們二人天真無邪,鬥嘴賭氣的孩童生活,其中並沒有夾雜著任何愛情成份。而廿三回所寫的「共讀西廂」卻不同,它預告了寶黛表梅竹馬的生活已告結束,那充滿著理想憧憬的愛情生活正式降臨,很明顯,緊接著廿三回以後所寫的寶黛生活場面,如「情中情因情感妹妹」,「訴肺腑心迷活寶玉」等,無不是他們愛情自身發展中真情流露。 在寶黛二人進入大觀園生活伊始,小說就描寫了「共讀西廂」這場戲,顯然是作者的精妙構思。小說在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已初步為我們展示了大觀園這個古典園林建築的面貌。這里山水相依,曲徑通幽,雕梁畫棟,亭台欄干,有著一種非常優美 和諧、寧靜的氣氛。正是大觀園這種如詩似畫的典型環境.才使寶黛在步入大觀園生活之初,就迅速地孕育了那種追求精神愉悅,具有較高審美層次的男女愛情。無疑,大觀園這塊「沙漠中的綠州」,對催化寶黛愛情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它還使二人的愛情在以後的自身發展中.彷彿經過一層濾化.顯得純潔、美麗、動人.從而震撼了千千萬萬人的心靈,無庸置疑,「共讀西廂」這首優美的愛情序曲,一開始就奏出了一種不同凡響的音調,它所呈現的寶黛愛情的審美意向是顯而易見的。 在寶黛「共讀西廂」這場戲中,最有趣味的就是他們以曲詞挑情逗愛,以試真情,之句乎? 小姐聽了微道:「這倒記不得,只記得『既見君子,不我退棄,之子於歸,宜其家人。」二人親親挑逗,兩個母親那裡知道,只道他們談論書中的典故,一毫也不防縑,遂由他兄妹: 人說說笑笑。 曹雪芹借鑒了才子佳人小說這一細節描寫,井加以藝術的創新,這首先在於,他改變了詩作為青年男女挑情逗愛的媒介,而大膽地運用了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收到了攝人心魄的藝術效果。《西廂記》自明至清,可以說一直被封建統治者視為「淫誨之書」,清乾隆十八年,最高統治者就直接諭文內閣「嚴行禁止」,可見此書在統治者眼中,就如「洪水猛獸」,然而,曹雪芹《紅樓夢》中為我們展示的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初次愛情生活,就是「共讀西廂」。這種高妙的藝術構思.無論是對寶黛二人叛逆性格的形成,還是他們的愛情所表現出來的反封建禮教的深層思想意義.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次,從《紅樓夢》的描寫來看,寶黛的愛情覺醒,顯然也與《西廂記》具有直接關系。《紅樓夢》所描寫的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與在前的才子佳人小說所表現的青年男女一見鍾情式的愛情具有很大差異。寶黛在愛情萌發之前,曾經歷著一段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童年友情生活,,又接觸到《西廂記》這種優美的戲曲,書中所描寫的張生和鶯鶯對愛隋的執著追求,無疑直接啟示了寶黛內心深層的朦朧的愛的意識,可以說,寶黛的愛情覺醒與《西廂記》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具有直接的關系。 寶黛《共讀西廂》之所以在《紅樓夢》中描寫得如此優美動人,與作者在藝術上精心處理也有很大關系。《紅樓夢》是一部詩意小說,這不僅表現在小說的審美意義上,而另一方面,正在於把中國古典詩詞的藝術表現手法移植到小說的創作中。中國古典詩詞大都追求一種「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④ 《西廂記》的大概劇情都是什麼
《西廂記》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古典戲劇名著,它敘述了書生張君瑞和相國小姐崔鶯鶯邂逅相遇、一見鍾情,經紅娘的幫助,為爭取婚姻自主,敢於沖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而私下結合的愛情故事,表達了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和反抗,以及對美好愛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幾百年來,它曾深深地激勵過無數青年男女的心。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題思想和藝術形象,仍然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封建禮教罪惡本質的認識。
說起《西廂記》,人們一般會想到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殊不知,在王實甫之前,金代的董解元也有一部《西廂記》,這兩部「西廂」一般被人們稱為「王西廂」和「董西廂」。要說到王西廂的成就,就不能不提到董西廂。
崔張故事,源遠流長,最早見於唐代著名詩人元稹所寫的傳奇小說《鶯鶯傳》(又名《會真記》)。《鶯鶯傳》寫的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戀愛生活,結果是張生遺棄了鶯鶯,是個悲劇的結局。這篇小說不過數千字,卻情節曲折,敘述婉轉,文辭華艷,是唐代傳奇小說的代表作之一。它寫出了封建時代少女對愛情的嚮往和追求,也反映了愛情理想被社會無情摧殘的人生悲劇,宣傳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此後,故事廣泛流傳,產生了不少歌詠其事的詩詞。到了宋代,一些文人直接以《鶯鶯傳》為題材進行再創作,現在能看到的有秦觀、毛滂的《調笑轉踏》和趙令畦的《商調蝶戀花》鼓子詞。這些詩詞,對鶯鶯的命運給予了同情,對張生始亂終棄的薄情行為進行了批評,但故事情節並沒有新的發展。
當《鶯鶯傳》故事流傳了400年左右的時候,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問世了,這就是所謂的「董西廂」。董解元,金代諸宮調作家,名不詳,「解元」是金元時代對讀書人的敬稱。他性格狂放不羈,蔑視禮教,具備比較深厚的文化修養,並對當時的民間文學形式如諸宮調非常熟悉,喜歡寫詩作曲。其長篇巨制《西廂記諸官調》,是今存諸宮調中惟一的完整作品。
「董西廂」是在《鶯鶯傳》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一種以第三人稱敘事的說唱文學。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遠遠超過前人。它對《鶯鶯傳》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作了根本性的改造,矛盾沖突的性質衍變成了爭取戀愛自由婚姻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長之間的斗爭;張生成了多情才子,鶯鶯富有反抗性;故事以鶯鶯偕張生私奔作結,使舊故事開了新生面。董西廂隨著情節的增加,人物的感情更為復雜、細膩,性格也更為豐滿。在文字的運用上,作者既善於寫景,也善於寫情,並善於以口語入曲,使作品更為生動和富於生活氣息,藝術性較前有較大提高,為王西廂的出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董西廂」在藝術上尚嫌粗糙,對愛情的描寫也尚欠純至,還不能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到了元代,隨著都市經濟的繁榮,戲劇更加發達起來,這時,大戲劇家王實甫在「董西廂」的基礎上把崔張故事改為了雜劇,這就是我們今天普遍看到的《西廂記》。
「王西廂」直接繼承了「董西廂」,並在此基礎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男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王實甫不僅寫出了張生的痴情與風魔,更寫出了張生的才華,以及張生的軟弱,使他成為封建社會中多情軟弱的才子的代表。劇中聰明、伶俐、熱心、正直的丫鬟紅娘,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在後來的劇作中一再出現,取得了遠較鶯鶯為重要的地位。同時,《西廂記》在中國戲劇史上首度成功刻畫了愛情心理,是戲劇史上一部直接描寫愛情心理的作品。其對矛盾沖突的設計也足以示範後人。全劇以鶯鶯、張生、紅娘與老夫人的矛盾為基本矛盾,表現崔張與家長的沖突;以鶯鶯、張生、紅娘間的矛盾為次要矛盾,由性格沖突推進劇情,刻畫人物。這樣一種對沖突的組織,對古代戲曲中是很值得稱道的。
「王西廂」與「董西廂」的故事情節大略相同,但題材更集中,反封建的思想傾向更鮮明,又改寫了曲文,增加了賓白,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情節,藝術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作為我國古典戲劇中的一部典範性作品,其規模之宏偉、結構之嚴密、情節之曲折、點綴之富有情趣、刻畫人物之生動細膩等,不僅前無古人,而且超過了元代的其他劇作家,正因為如此,元代賈仲明在《凌波仙》稱:「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
《西廂記》故事流變
源遠流長,根深葉茂。《西廂記》的巨大成就不是偶然的。它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
它最早的出典,是唐代元稹
⑤ 寶黛共讀西廂記概括內容是什麼
《寶黛共讀西廂記》概況內容如下:
得元妃旨意,寶玉和黛玉、寶釵以及眾姐妹搬進了大觀園,寶玉進入了自由天地。而賈政卻要他死讀八股、祭祀宗廟、送往迎來等等,他厭惡極了,於是陽奉陰違。僮兒焙茗給他弄來禁書《西廂記》,寶玉欣喜若狂。他和黛玉一起在沁芳橋畔幽避之處偷讀著《西廂記》,戲借西廂之戀,吐露心中之情,寶黛兩人心田從此萌生愛苗。
賞析
這里,小說通過寶黛二人閱讀《西廂記》時的感受和對話,揭示了他倆共同的思想基礎和愛慕之情。
寶黛雙方都十分喜歡這部作品,一個稱贊「真真這是好書」,一個「自覺詞藻警人,余香滿口」;一個會「過目成誦」,一個能「一目十行」,這說明他倆在不滿封建禮教、追求婚姻自主的方面是和《西廂記》里的男女主人公相一致的,正是這種共同的思想基礎,成為寶黛愛情發生和發展的原動力。
⑥ 寶黛共讀西廂記賞析的背景美,詩詞美,情趣美,不少於300字
寶玉一日閑散無聊,便攜著一本《西廂記》來到沁芳閘橋邊坐著閱讀,在這暮春時節,瀟湘館中的林黛玉忽感桃花飄零,恐為污泥所染,便提著花鋤到沁芳閘「葬花」,於是,寶玉和黛玉在此相逢,黛玉忽見寶玉手中拿著一 本書,便問是什麼書?寶玉見聞.慌得將書藏於身後,說道「不過是《中庸》《大學》」。後被黛玉索逼不過,只好將書遞出.
黛玉見是《西廂記》,內心喜不自禁,坐在石上翻閱,一會兒就沉浸在戲曲的藝術境界中。當黛玉讀完後.機敏的賈寶玉便借《西廂記》中張生所說的兩句話「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城傾國貌』,」向她挑情逗愛,傾吐內心的愛慕之情。黛玉因顧及少女的矜持,不覺怒嗔寶玉,說要告訴舅舅,舅母去,後見寶玉向她告饒的窘態,遂又轉嗔為喜,也借《西廂記》中紅娘所說的話來嘲笑寶玉是「苗而不秀的銀樣蠟槍頭」。
「共讀西廂」所展示的寶黛愛情畫面是極為優美的,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它卻又是寶黛愛情的一首序曲。因為,在寶黛二人進人大觀園之前,《紅樓夢》對他們的生活場面雖有多處描寫,有的甚至也寫的極為精彩,諸如十七回的「林黛玉誤剪香囊袋」,十八回的「意綿綿靜日玉生香」,但即是表現他們二人天真無邪,鬥嘴賭氣的孩童生活,其中並沒有夾雜著任何愛情成份。
而廿三回所寫的「共讀西廂」卻不同,它預告了寶黛表梅竹馬的生活已告結束,那充滿著理想憧憬的愛情生活正式降臨,很明顯,緊接著廿三回以後所寫的寶黛生活場面,如「情中情因情感妹妹」,「訴肺腑心迷活寶玉」等,無不是他們愛情自身發展中真情流露。
在寶黛二人進入大觀園生活伊始,小說就描寫了「共讀西廂」這場戲,顯然是作者的精妙構思。小說在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已初步為我們展示了大觀園這個古典園林建築的面貌。這里山水相依,曲徑通幽,雕梁畫棟,亭台欄干,有著一種非常優美 和諧、寧靜的氣氛。正是大觀園這種如詩似畫的典型環境.才使寶黛在步入大觀園生活之初,就迅速地孕育了那種追求精神愉悅,具有較高審美層次的男女愛情。
無疑,大觀園這塊「沙漠中的綠州」,對催化寶黛愛情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它還使二人的愛情在以後的自身發展中.彷彿經過一層濾化.顯得純潔、美麗、動人.從而震撼了千千萬萬人的心靈,無庸置疑,「共讀西廂」這首優美的愛情序曲,一開始就奏出了一種不同凡響的音調,它所呈現的寶黛愛情的審美意向是顯而易見的。
⑦ 寶黛二人一起閱讀《西廂記》,這也是一種傳情嗎
紅樓夢中讀過西廂記的有哪些人?您可能會脫口而出,賈寶玉和林黛玉呀,沒有錯,不過可能還要加上一個薛寶釵。他們三個人都是公認讀過西廂記的人,賈寶玉淘氣,讓茗煙把這大毒草帶進了大觀園,他自己看不說,還影響其他同學,慫恿黛玉也看,倆人看就看吧,還拿西廂記中的句子調侃,寶玉自喻是多愁多病的身,還說黛玉是傾國傾城的貌,倆人都很入戲哈。就是因為黛玉入戲太過,居然在家庭宴會上也脫口而出,說了「良辰美景奈何天」這樣的句子,犯了忌諱。
⑧ 求王實甫的西廂記原文
閱讀地址: http://guoxue..com/page/cef7cfe1bcc7/《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作者王實甫,元代著名雜劇作家,今保定定興縣人。他一生寫作了14種劇本,《西廂記》大約寫於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這個劇一上舞台就驚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愛,被譽為「西廂記天下奪魁」。
歷史上,「願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這一美好的願望,不知成為多少文學作品的主題,《西廂記》便是描繪這一主題的最成功的戲劇。
西廂記
第一本 張君瑞鬧道場雜劇
第二本 崔鶯鶯夜聽琴雜劇
第三本 張君瑞害相思雜劇
第四本 草橋店夢鶯鶯雜劇
第五本 張君瑞慶團圓雜劇
(故事起源)
《西廂記》故事,最早起源於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敘述書生張珙與同時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國之女崔鶯鶯相愛,在婢女紅娘的幫助下,兩人在西廂約會,鶯鶯終於以身相許。後來張珙赴京應試,得了高官,卻拋棄了鶯鶯,釀成愛情悲劇。亦相傳為元稹假借張生的自傳體小說或故事。這個故事到宋金時代流傳更廣,一些文人、民間藝人紛紛改編成說唱和戲劇,王實甫編寫的多本雜劇《西廂記》就是在這樣豐富的藝術積累上進行加工創作而成的。【《西廂記》故事流傳和演變】: http://hi..com/%B0%AE%BA%C3%B4%CB%B5%C0%D4%B8%CA%D8%C6%B6/blog/item/bd46714de65c6202b3de0541.html【《西廂記》的語言藝術】: http://hi..com/%B0%AE%BA%C3%B4%CB%B5%C0%D4%B8%CA%D8%C6%B6/blog/item/1be62dd297db41d8572c8440.html
⑨ 紅樓夢中賈寶玉和林黛玉共讀《西廂記》的故事
第二十三回 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艷曲警芳心
元春編次大觀園題詠,賈政領命勒石。周氏央事,鳳姐遂意,賈芹得管鐵檻寺。元春再諭眾姐妹入園,寶玉隨進讀書。賈政傳,寶玉為難,金釧奚落。
賈政嚴詞叮囑。眾人分派入住,寶玉鎮日作詩畫外務。因寶玉靜中生煩,茗煙尋外傳傳奇。桃花樹下讀《會真記》,寶玉逢黛玉葬花。被寶玉引書中語做比,黛玉氣惱。襲人覓寶玉回房請安,黛玉獨聽戲文,神痴落淚。
該回主要角色簡介:
1、賈寶玉——榮國府銜玉而誕的公子,前世真身為赤霞宮神瑛侍者,現世賈政與王夫人之次子。他作為榮國府的嫡派子孫,出身不凡,聰明靈秀,闔府捧為掌上明珠,對他寄予厚望,他卻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學,給那些讀書做官的人起名「國賊祿蠹」。
他不喜歡「正經書」,卻偏愛《牡丹亭》《西廂記》之類的「雜書」。他終日與家裡的女孩們廝混,愛她們美麗純潔,傷悼她們的薄命悲劇。
2、林黛玉——金陵十二釵之冠。林如海與賈敏之女,寶玉的姑表妹,寄居榮國府。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與寶玉真心相愛,是寶玉反抗封建禮教的同盟,是自由戀愛的堅定追求者。她是書中一位富有詩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劇形象。
她美得讓人由衷地心疼和愛憐,更具藝術魅力的是她無與倫比的豐富而優美的精神世界。她博覽群書,學識淵博,有多方面的才能,身上還閃耀著追求個性解放、爭取婚姻自由的樸素的民主主義思想的光輝。
3、賈元春——金陵十二釵之一,賈政與王夫人所生的嫡長女,賈珠的親妹妹,賈寶玉的親姐姐,賈家四姐妹之首。賈元春比賈珠小一兩歲,比寶玉大十一二歲,賈府通稱娘娘。
賈元春因生於正月初一而起名元春。元春十幾歲時便已入宮做女史,23-24歲時加封賢德妃。為了迎接元春省親,賈府建造了大觀園。
元春24-25歲回娘家省親,熱鬧歡騰,同時又表現出她在深宮高處不勝寒的辛苦。元春的命運關乎賈府興衰,秦可卿之死標志著賈府末世來臨,元春晉封貴妃則令賈府重現生機,她也是四大家族最大的支柱。高鶚續書的後四十回她與王子騰先後暴卒,賈府失去了靠山,很快就獲罪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