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閱讀推薦 > 潘軍重瞳小說在線閱讀

潘軍重瞳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時間:2022-05-09 14:26:09

Ⅰ 找一2000年左右的小說

長篇小說:1、《中國:一九五七》尤鳳偉(《江南》2000年第4期) 2、《富萍》(王安憶《收獲》2000年第4期 )3、《大浴女》(鐵凝春風文藝出版社2000.3) 4、《懷念狼》(賈平凹《收獲》2000年第3期 )5、《大漠祭》(雪漠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8)

中篇小說:1、《青衣》(畢飛字《花城》)2000年第3期 2、《追上來啦》(熊正良《人民文學》2000年第ll期 )3、《拯救父親》(白連春《人民文學》2000年第9期 )4、《誰家有女初長成》(嚴歌薈《當代》2000年第4期 )5、《不要問我》(東西《收獲》2000年第5期 )6、《重瞳》(潘軍《花城》2000年第1期)7、《生活秀》(池莉《十月》2000年第5期 )8、《紀念碑》(薛榮《上海文學》2000年第8期 )9、《太陽為誰升出來》(何玉茹《長城》2000年第4期) 10、《庫蘭》(紅柯《當代》2000年第6期)

短篇小說: 1、《上海女人》(楊顯惠《上海文學》)2000年第7期 2、《清源寺》(徐小斌《百花洲》2000年第4期 )3、《援軍》(趙琪《解放軍文藝》2000年第lO期 )4、《河柳圖》(遲子健《作家》2000年第10期 )5、《一點紅》(蔣韻《山西文學》2000年第9期) 6、《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阿成《啄木烏》2000年第ll期 )7、《冬天我們跳舞》(唐穎《收獲》2000年第2期 )8、《准備好了嗎》(戴來《收獲》2000年第3期 )9、《保衛櫻桃》(裘山山《人民文學》2000年第10期 )10、《蛐蛐蛐蛐》(畢飛宇《作家》2000年第2期 )

Ⅱ 潘軍的主要作品

長篇小說
《日暈》——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
《日暈》——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版
《風》——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風》——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
《獨白與手勢.白》——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
《獨白與手勢.藍》——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
《獨白與手勢.紅》——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版
小說集
《潘軍小說文本系列》(六卷)——中國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
《潘軍文集》(四卷)——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
《潘軍實驗作品集》(上下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
《潘軍中篇小說自選集》(上下卷)—大眾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當代作家選集.潘軍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當代小說珍藏版.潘軍卷》——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版
《中國小說五十強.潘軍卷》——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
《風印》——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版其他作品集
《潘軍散文》——浙江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
《水馨——潘軍隨筆》——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版
《坦白——潘軍訪談錄》——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我家的時尚女孩》(與潘萌合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
(海外出版物均不在列)

Ⅲ 朱崇科的開設課程

一、1大學語文;2港台現代小說;3文化研究; 4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5魯迅小說精讀;6新馬華文文學等。
二、1 First Year Seminar;2電影、文學中的當代中國;3魯迅與中國現代小說(Bard College) 1.《本土性的糾葛——邊緣放逐·「南洋」虛構·本土迷思》(論文集)Entanglement of Nativeness: Self-exile, "Nan yang" Fiction and Myths of Nativeness(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5),335頁。王德威教授序。
2.《張力的狂歡——論魯迅及其來者之故事新編小說中的主體介入》Carnival of Tensions: A STUDY ON SUBJECTIVE INTERVENTIONS IN 『OLD TALES RETOLD』 FICTION BY LU XUN AND HIS SUCCESSORS(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1),423頁,35萬字。王潤華教授序。
3.《考古文學「南洋」——新馬華文文學與本土性》The Archaeology on Literary Nanyang:Nativeness and Singapore &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8),37萬字。王潤華、周寧教授序。
4.《身體意識形態——論漢語長篇(1990-)中的力比多實踐及再現》Body Ideology: Libidinal Practice and Representations in Chinese Novel (1990- )(廣州: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2),26萬字。陳思和教授序。
5.《魯迅小說中的話語形構:「實人生」的梟鳴》A Study on Discursive Formation in Lu Xun's Fiction(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1.7萬字,王富仁教授序。
6.《華語比較文學:問題意識及批評實踐》Sinophone Literature:Problematics & Critical Practices(上海三聯書店,2012年4月),濱下武志教授序。
7. 《身體意識形態——漢語長篇(1990- )中的力比多實踐及再現》(修訂版)(台灣秀威資訊科技,2014)。
8.《「南洋」糾葛與本土中國性》「Nanyang」 Obssession & Native Chineseness(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
9.《廣州魯迅》Lu Xun in Canton(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此中並未包含發表的4000字以下的文學批評文章)
2011
1.《論魯迅小說中的賤民話語》,《中國文學研究》2011年第1期,2011年1月30日,頁76-80。ISSN1003-7535,9000餘字。
2.《重讀張愛玲<色,戒>》,《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2期,頁133-146。12000餘字,刊號ISSN 1003-0263。
3.《反成長的成長敘事——論鄢然《殘龍筆記》兼及韓寒《三重門》》,《當代文壇》2011年第2期,2011年3月1日,頁108-112。9000餘字,刊號ISSN 1006-0820。
4.《論魯迅小說中的流言話語》,《中山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2011年3月15日,頁38-43。刊號ISSN1000-9639,9000餘字。
5.朱崇科 李淑雲《失敗的「故事新編」——評蘇童的《碧奴》》,《文藝爭鳴》2011年4月號(上半月),頁152-154。刊號ISSN1003-9538,6000餘字。
6.《論華文文學對20世紀中國文學史架構的內在楔入》(教學研究論文),《華文文學》2011年第2期,頁105-108。刊號ISSN1006-0677,5000餘字。
7.《魯迅如何存在:在魯迅書寫與書寫魯迅之間》,《魯迅研究月刊》2011年第5期,頁79-85。刊號ISSN1003-0638。9000餘字。
8.《林文慶如何對接廈大認同——評李元瑾編著《林文慶的廈大情緣》》(約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華人研究國際學報》第三卷第一期,2011年6月號,頁109-112。ISSN: 1793-7248。3000餘字。
9.《魯迅小說中的青年話語》,《名作欣賞》2011年7月上旬刊,頁37-41,約7500字。刊號ISSN1006-0189。
10.《紮根本土與自我表述——兩本新馬論著閱讀筆記》,《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11年第3期,2011年9月30日,頁67-72,約8000字。刊號ISSN1002-5162。
11.《魯迅小說中的村鎮政治話語》,《新世紀學刊》總第11期,2011年10月,頁42-47。10000字。刊號ISSN0219-6085。
12.《華文文學研究新拓展的理路及其問題》,《暨南學報》2011年第5期,2011年9月(實際出版時間為11月),頁6-11。8500字。刊號ISSN1000-5072。
2010:
1.《論魯迅小說婚戀話語中的悲劇性機制》,《汕頭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頁61-66。9000餘字,刊號ISSN1001-4225。
2.《愛的中間物——《魔祟》重讀》,《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2010年3月,頁20-25,ISSN1008-985,8000字。
3.《身份認同與「變臉」敘事的雙重裂合》(約稿),《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2010年5月,頁52-57,刊號ISSN1003-8388,7000餘字。
4.《論魯迅小說中的醫學話語》,《福建論壇》(人文社科版CSSCI)2010年第5期,2010年5月,頁111-117,刊號ISSN1671-8402,10000餘字。
5.《華語語系的話語建構及其問題》,《學術研究》(CSSCI)2010第7期,2010年7月20日,頁146-152,刊號ISSN10007326,10000字。
6.《照相及1927廣州魯迅的定格》,《南方文壇》2010年第5期,2010年9月15日,頁80-85。7700餘字。CSSCI,刊號ISSN 1003-7772。
7.《思路、寫路與尋路——論魯迅小說中路的話語形構》,《新世紀學刊》(新加坡)總第10期,2010年12月,10000餘字,頁93-103,刊號ISSN02196085。
2009年
1〈面具敘事與主體游移:高行健、英培安小說敘事人稱比較論〉,《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2009年3月,頁158-163。刊號ISSN 1004-3926,10000字。
2〈「新移民文學」:「新」的悖謬?〉,《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9年第2期,2009年6月,頁21-26。刊號ISSN1002-5162 ,8000餘字。
3〈論魯迅小說中的經濟話語〉,《中山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2009年9月,頁45-52。刊號ISSN1000-9639,11000餘字。
4〈論魯迅小說中月的話語形構〉,《新世紀學刊》(新加坡)總第9期,2009年12月,頁63-69,9000字,刊號ISSN02196085。
2008年
1〈認同形塑及其「陌生化」詩學——論魯迅小說中的啟蒙姿態與「自反」策略〉,《福建論壇》(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期,頁41-45。9800字,ISSN1671-8402。《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8年第6期摘錄,頁72-73。
2〈論魯迅小說中的兒童話語及其認知轉化〉,《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頁180-185。刊號ISSN 1004-3926,11000字;
3〈當知識化為權力——論魯迅小說中的「知識型」話語〉,《魯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2期,頁40-46。9000餘字,ISSN1003-0638。
4〈民族身體的跨國置換及身份歸屬偏執的曖昧————論九丹《烏鴉》中的力比多實踐〉,《中外文化與文論》第16輯"海外中國文藝專號"(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頁224-235。12000字,ISBN9787561439975。
5〈想像中國的吊詭:暴力再現與身份認同〉,《揚子江評論》2008年第2期,2008年4月28日,頁87-92。8000字,ISSN1009-542X。
6〈「肥皂」隱喻的潛行與破解——魯迅《肥皂》精讀〉,《名作欣賞》2008年第6期,頁61-65。6500字,ISSN1006-0189。
7〈論魯迅小說中的癲狂話語〉,《中山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2008年7月,頁41-47。12000字,刊號ISSN1000-9639。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全文收錄,2008年第10期,頁127-133。
8〈術語的曖昧:「問題意識」中的意識問題〉,《暨南學報》2008年第4期,2008年7月,頁11-16。9000字,ISSN1000-5072。
9〈新加坡突圍:困頓與「戲」斗——英培安戲劇中的本土企圖〉,《華文文學》2008年第5期,頁66-72,10000餘字。ISSN1006-0677。
10〈本土意識的萌孽抑或『起源』語境——論邱菽園詩作中的本土關懷〉,《南大語言文化學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第七卷第一期,2008年11月,17000字,刊號ISSN 0219-0699 。
11〈魯迅小說中的身體話語〉,刊於《上海魯迅研究》2008秋,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8年10月,8500字,頁34-45,ISBN9787807453550 。
12〈魯迅「神」訪郁達夫:不在場的南洋遭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8年第6期,11000字,頁112-121。刊號ISSN 1003-0263。
13〈新東方主義:力比多實踐中的認同政治——從《上海寶貝》到《我的禪》〉,《海南師范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15000字,ISSN 1672-223X。
14〈慾望的吊詭——賈平凹《廢都》情色書寫的悖論〉,新加坡《新世紀學刊》總第八期,2008年12月,12000字,刊號ISSN02196085。
2007年
1〈規訓的悖謬與成長的激情——論王小波長篇中的性話語〉,《人文雜志》2007年第2期,2007年3月,頁111-117,刊號ISSN0447-662X,11000字;
2〈後殖民老舍:洞見或偏執?——以《二馬》和《小坡的生日》為中心〉,《中山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2007年3月,頁14-18,刊號ISSN1000-9639,8000字。
3〈論魯迅小說中的環形營構〉,《魯迅世界》(廣東魯迅研究會)2007年第1期,2007年3月,頁55-61,登記證粵0第10321號,10000字;
4〈插入的退讓:從情/遺書到遺性/書——論木子美《遺情書》中的性愛關切〉,《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2007年4月,頁11-15。刊號:ISSN1671-8275。10000字。
5〈暴力書寫:在纖深與狂放之間——以莫言《紅高粱家族》和黎紫書《天國之門》為中心〉,《思想文蹤》第10輯(暨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頁122-141,書號ISBN 9787810798181,13000字。
6〈魯迅小說中「吃」的話語形構〉,刊《魯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7期,頁15-20轉34,ISSN1003-0638。或新加坡《亞洲文化》第31期,2007年6月,頁221-229,刊號ISSN02176742,9000字;
7〈如何本土:無意識/有意識的辯證 ——論吳岸詩歌中的本土植物〉,《揚子江評論》第3期,2007年6月,刊號ISSN1009-542X,10000字;
8〈(被)延異的本土現代性——論陳瑞獻小說與詩歌的本土意義〉,《中山人文學術論叢》第八輯(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6),ISBN9789576688294[820],共15000字,頁1-24。
9〈無心插柳中的參與與形塑——論「反黃運動時期」通俗小說的本土傳遞〉,《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2007年8月,頁69-76。刊號ISSN 1007-8754,12000字;全文可參《蕉風》(馬來西亞)2007年7月第498期,頁86-95。
10〈文學空間詩學與區域特質論綱——以新馬華文文學為例加以說明〉,《香港文學》總第272期,2007年8月,頁90-94,7000字;刊號ISSN1607-4793;
11〈身體意識形態:疊合的悖論——論《沙床》中的力比多實踐〉,《韓中語言文化研究》(韓國)第12期,2007年9月,頁383-396,刊號 ISSN 1738-0502,9000餘字。
12〈旅行本土:游移的「惡」托邦——以李永平《吉陵春秋》為中心〉,《華僑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2007年9月,頁99-106,刊號ISSN1006-1398,10000餘字;
13朱崇科 張穎妍〈後殖民語境下的香港寓言——從麥兜系列電影看九七後香港想像的流變〉,《華文文學》2007年第5期,9000餘字;刊號ISSN1006-0677。
14〈華語比較文學:超越主流支流的迷思〉,《文學評論》2007年第6期,頁171-177。15000字。刊號:ISSN 0511-4683。
15〈自我敘事話語與意義再生產——以潘軍的《重瞳——霸王自述》為中心〉,《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2007年11月(推遲),10000字。刊號ISSN1672-223X。
2006年
1〈沒有主義還是主義的狂歡?——以《一個人的聖經》為個案進行分析〉,《備忘志》(馬來西亞)第四期,2006年春。
2〈本土蛻變:載道的艱難與自我的張力——析論1920、30、40年代馬華文學本土變遷軌跡〉,《晉陽學刊》2006年第2期,2006年3月。
3〈在鳳凰涅盤之前:淺議研究生對學術規范的堅守與超越〉(學術規范論文),《社會科學論壇》學術評論卷,2006年3月上(人民大學復印資料《社會科學總論》2006年第2期全文轉載)。
4〈劉以鬯自娛小說中的香港性呈現〉,任劍濤 彭玉平主編《論衡叢刊》第三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
5〈當移民性遭遇本土性——以《烏鴉》與《我這濫男人》為例論本土的流動性〉,《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2006年6月(實際出刊日期)。
6〈雨林美學與南洋虛構:從本土話語看張貴興的雨林書寫〉,《亞洲文化》(新加坡)第30期,頁134-152,2006年6月。
7〈誰的東南亞華文/華人文學?——命名的後殖民批判〉,《學海》(江蘇省社科院主辦)2006年第3期,2006年6月(或參《蕉風》(馬來西亞1955-)總第496期,2006年7月)。
8〈馬華文化/文學本土性的建構策略及其限度論析〉,《東南亞研究》2006年第4期,2006年7月。
9〈開放與抽象:在慢性癥候分析之上——以《邊緣意象》為中心論郭寶昆的本土收放〉,《汕頭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2006年7月。
10〈厚重的細節:解/構傳統與「後傳統」的省思——論希尼爾的本土事件/視界〉,見劉中樹 白楊等主編《世界華文文學的新世紀》(吉林大學出版社,2006)。
11〈認同「點染」與本土強化——論新華文學中的魚尾獅意象〉,《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6年第3期,2006年9月。
12〈本土楔入:可能與限定——以新馬華文文學為例論世華文學研究的新進路〉,《中山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2006年9月15日。
13〈發異聲於「新」邦——讀冼文光著《柔佛海峽》〉,《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6年第3期,2006年9月25日。
14〈論盧卡奇和巴赫金「小說理論」的敘述關涉〉,《求索》2006年第9期,2006年9月30日,頁195-197。
15〈身體政治:用與被用——以《一個人的聖經》為中心〉,《中外論壇》(美國雙月刊)2006年第5期,2006年9月,頁53-58。
16〈20世紀中國文學史的研究型教學策略芻議〉(教學論文),收入《2006教學研究與實踐——教師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頁285-292。
17〈如何故事,怎樣新編? ——從主體介入角度探勘故事新編小說的存在及其確立〉,韓國中國現代文學學會發行的季刊《中國現代文學》第39號,2006年12月30日。
18<瑣碎的凝重:「自反性」本土書寫——論希尼爾的本土事件/視界>,新加坡《新世紀學刊》第6期,06年12月。
2005年
1 〈雅俗混雜的香港虛構——淺解《青蛇》〉,《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5年第1期,2005年3月。
2〈邊緣童話:諫言(建言)香港——淺論西西的故事新編小說〉,《國文天地》(台北)2005年5月號。
3 〈開放實用主義的調試及其限制——楊松年新馬華文文學研究的本土視野〉,《蕉風》(馬來西亞1955-)總第494期,2005年7月。
4〈現實主義的承繼及限制——論陶然的故事新編小說〉,《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第4期,2005年7月。
5〈紀惡的吊詭:敘述暴力與歷史——評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05年10月號。
6〈淘氣的認真與「珍重的平凡」——論蔡深江的文字倔強及其本土搜尋〉,見朱文斌編《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第二輯(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頁169-182。
2004年
1 To See and to Be Seen: Mutual Reflections between Chinese Women and Singapore--reflections of Singapore in 「New Immigrant Literature」, The Arts, NUS, Singapore, 2004, Apr-May No.13 .
2〈復活區域華文文學本土性:活力及限度——以新馬華文文學為例加以說明〉,《當代》(台北)2004年5月號,總201期。
3〈「小說性」與魯迅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從《吶喊》、《彷徨》到《故事新編》〉, 《亞洲文化》(新加坡亞洲研究協會)總第28期,2004年8月號。
4〈暴力書寫:狂放莫言——以《紅高粱家族》為中心〉,台北《文訊》雜志,2004年8月號。
5〈華文文學:離散中國性與流動本土性〉,《香港文學》2004年11月號,總第239期。
6〈陳瑞獻——(被)「延異」的本土現代性〉,見《聯合早報》2004年11月23、25日副刊連載,一個半版的篇幅刊登9000餘字。
7〈詩學抵抗:悲壯而沉重的文學肉身─評許文榮《南方喧嘩─馬華文學的政治抵詩學》〉,《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04年12月。
8〈破解另類與吊詭:看長袖如何善舞?——李碧華《青蛇》的N種讀法〉,《人文雜志》(吉隆坡)2004年6月號(脫刊,實為2004年底出版)。
9〈從概念批判到本土關懷——略論世華文學研究中的問題意識〉,收入黃萬華、戴小華主編《全球語境?多元對話?馬華文學——第二屆馬華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
2003年
1〈想像與重構:上海的現代性——評李歐梵《上海摩登》〉《浙江學刊》(雙月刊,杭州) 2003年第1期 [另刊《當代》(台北,月刊)2002年第12月號] 。
2〈消解與重建——論《大話西遊》中的主體介入〉,《華文文學》2003年第1期,2003年1月。
3〈本土性的糾葛——論馬華文學史書寫的主線貫穿〉,《學海》(雙月刊,南京)2003年第2期,2003年3月。
4〈吊詭中國性——以黃錦樹個案為中心〉,《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2003年3月。
5〈無序之則:敘事的法則——吳耀宗初論〉,《香港文學》2003年第4期,2003年4月號。
6〈觀照與開創:意識形態與20世紀中國文學空間——評藤井省三《魯迅<故鄉>閱讀史》〉,《世紀中國》, 2003年05月30日。
7〈從部分缺席到集體失語〉,《星洲日報?文藝春秋》(日報,吉隆坡)2003年7月5日。
8〈新加坡書寫與書寫新加坡——解讀英培安的一種向度〉,《人文雜志》(吉隆坡)2003年6月號。
9〈「去中國性」:警醒、迷思及其它〉,《亞洲文化》(年刊,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第27期,2003年6月。又可參《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網路版2003年8月。
10〈看與被看:中國女人與新加坡的對視——以《烏鴉》和《玫瑰園》為例論「新移民文學」中的新加坡鏡像〉,《新加坡文藝》(季刊,新加坡)第83期,2003年9月;
11《無序之序——破解吳耀宗書寫的一種讀法》《人文雜志》(吉隆坡)2003年9月號。
2002年
1〈在場的缺席——從本土研究看馬華文學批評提升的可能維度〉,《人文雜志》(馬來西亞吉隆坡,雙月刊,2003年後改為季刊),2002年1月號。
2〈空間形式與香港虛構〉,西安:《人文雜志》(雙月刊,西安),2002年第2期,2002年3 月。
3〈「小說」的野心與虛構的魅力——評王德威著《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馬來西亞:《人文雜志》,2002年3月號。
4〈現代性與「狐狸」的智慧——評李歐梵著《鐵屋中的吶喊》〉,《人文雜志》(吉隆坡),2002年5月號。
5〈艱難的現代性與無奈的本土化〉,《華文文學》(雙月刊,汕頭),2002年第3期。
6〈戲弄:模式與指向——論李碧華「故事新編」的敘事策略〉,台北:《當代》(月刊),總第179期,2002年7月號。
7〈丈量旁觀與融入的距離——郁達夫放逐南洋心態轉變探因〉,《香港文學》,2002年11月號。
8〈台灣經驗與黃錦樹的馬華文學批評〉,見龔鵬程等《第一屆新世紀文學文化研究的新動向研討會:21世紀台灣, 東南亞的文化與文學》(宜蘭:南洋學社, 2002)。
2001年
1〈平淡上路:超越飛升與失落——中國當代美學批評的反思〉,見《中州學刊》(雙月刊,鄭州)2001年第2期,2001年3月。
2《故事新編中的敘事範式——以魯迅、劉以鬯、李碧華、西西的相關文本為個案進行分析》(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01,5;導師:王劍叢教授)
3 〈神遊與駐足——論劉以鬯故事新編的敘事策略〉,《香港文學》,2001年9月號。
2000年
1〈為了反抗與也是反抗——魯迅與阿爾志跋綏夫筆下人物性心理描寫比較〉,見《魯迅研究月刊》(月刊,北京)2000年2月。
2〈積淀與重塑——從劉登翰主編的《香港文學史說開去》〉,見《香港文學》2000年3月號。
3〈城市意象:虛構中的契合與超越——顏純鉤小說主題的一種解讀〉,見《香港文學》2000年6月號。
4〈反抗:徒然抑或尷尬——顏純鉤小說中的女性生存狀況探析〉,見《哈爾濱師專學報》(雙月刊,哈爾濱)2000年第3期,2000年5月。
5〈歷史重寫中的主體介入——以魯迅、劉以鬯、陶然的「故事新編」為個案進行比較〉,《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2000年9月。
6〈清洗獨角獸的尾巴——淺論香港文學批評的一種偏離〉,見《純文學》(香港)復刊號第30期,2000年10月。
1999年
1 〈我看「南來作家」〉,見《香港文學》(月刊,香港)1999年1月號。
2〈旁觀獨角獸的角——關於香港文學獨特性的邊緣性的思考〉,見《香港文學》1999年5月號。
3〈周氏兄弟有關「3?18事件」的文本比較研究〉,見《廣東魯迅研究》(季刊,廣州,今改為《魯迅世界》)1999年第3期,1999年9月。
4〈香港氣度與香港文學〉,見《香港文學》1999年10月號。 1 楊松年 楊宗翰主編《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台北:唐山,2003)。
2 楊松年 簡文志主編《離心的辯證:世華小說評析》(台北:唐山,2004)。
3 楊松年 林明昌主編《多元的交響:世華散文評析》(台北:唐山,2005)。
4 楊松年 鄭琇方主編《細致的雕塑:世華微型小說評析》(台北:唐山出版社,2007)。 1〈劉以鬯自娛小說中的香港性呈現〉,2002,6,5-7,香港大學:華文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
2〈破解另類與吊詭:看長袖如何善舞?——李碧華《青蛇》的N種讀法〉,香港大學:國際會議論文(2002,12,6-7);
3〈戲弄:模式與指向——論李碧華「故事新編」的敘事策略〉,首屆亞洲學者國際研討會,2002年4月22-23日,新加坡國立大學;
4〈尷尬與超越——以《新加坡華文文學史初稿》論新華文學的定位〉, 「當代文學與人文生態」國際研討會,2003年2月22-23日,新加坡。
5〈暴力書寫:在纖深與狂放之間——以莫言《紅高粱》和黎紫書《天國之門》為中心〉,「中國文學與馬華文學:中心與邊緣的對話」國際研討會論文,2003年10月4日-5日,馬來西亞 新紀元學院;
6〈建構馬華文化/文學:寫在本土迷思以外——試析馬華文化(學)本土性的建構策略及其限度〉,「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百年: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3年10月22-23日,吉隆坡;
7 〈「小說性」與魯迅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從《吶喊》、《彷徨》到《故事新編》〉,首屆研究生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浸會大學,2003年12月8-9日。
8〈當移民性遭遇本土性——以《烏鴉》與《我這濫男人》為例論本土的流動性〉,「文化疆界與國家圖像」國際會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2004年6月23-25日。
9〈從概念批判到本土關懷——略論世華文學研究中的問題意識〉,第二屆馬華文學國際會議,山東大學威海分校,2004年9月21日。後收入黃萬華、戴小華主編《全球語境?多元對話?馬華文學》(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
10〈復活區域華文文學本土性:活力及限度——以新馬華文文學為例加以說明〉,第13屆世界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山東大學威海分校2004年9月23-25日。
11〈本土意識的萌櫱抑或「起源」語境——論邱菽園詩作中的本土關懷〉,日本京都大學2006年1月15日,海外華人與漢字文化國際研討會,主題演講。
12〈厚重的細節:解/構傳統與「後傳統」的省思——論希尼爾的本土事件/視界〉,第14屆世界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吉林大學2006年7月24-29日。
13〈想像中國的吊詭:暴力再現與身份認同——以高行健、李碧華、張貴興的小說書寫為中心〉,「歷史與記憶: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2007年1月4-6日,香港中文大學。
14「Traveling Nativeness and Its Discontent: A Case Study of Li Yongping』s Jiling Chronicle」,presented at 「Globalizing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inophone and Diaspora Writing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Dec 6-8th, 2007, Harvard University。
15〈中國當代文學講授中的海外視野〉,「現代文學教學方法與教材」國際學術會議,上海大學、復旦大學,2008年6月20-21日。
16.《「大」「小」的辨證:重讀<棺材太大洞太小>》,「郭寶昆」國際會議2012年9月14-15日,新加坡國家博物館,主辦單位: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 The Tangent, and The Theatre Practice。
17.《兩種現代性:魯迅與林文慶的文化沖突》,2012年10月27-28日「第十七屆世界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福州福建師范大學。
18.《方北方的文學本土轉型及其限制》,「廣東華僑與中外關系」國際會議,2013年9月14-15日,汕頭。
19.《(被)離散(詩學)與新加坡認同的困境——英培安<畫室>的敘事創新》,眾聲喧「華」:華語文學的想像共同體國際會議,2013年12月18-19日,台北福華文教會館,由台灣中國現代文學會、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台灣文學館舉辦。
20.《論王潤華放逐詩學的三階段》,「近代以來亞洲移民與海洋社會」國際會議,2013年12月20-21日,廣州。

Ⅳ 潘軍的介紹

潘軍,男,1957年11月28日生於安徽懷寧。1982年畢業於安徽大學中文系。現為安徽省文聯文學院專業作家。作為中國先鋒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一直是學術界的研究對象,具有廣泛影響。《流動的沙灘》入選「中國當代文學教學研究參考資料」,《重瞳》名列「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榜首。

Ⅳ 潘軍小說里的犁城是合肥嗎

潘軍小說里的犁城不是是合肥。
而是山東德州臨邑縣。
滿意請記得採納哦!
謝謝!

Ⅵ 霸王歌行的介紹

話劇《霸王歌行》根據作家潘軍的小說《重瞳》改編。都是以項羽自敘的方式結構而成的,這決定了其中表達的只是項羽的情感、看法、反思,當然這其實是創作者的情感、看法和反思。而可以肯定的是:這不是對客觀歷史的研究和表述。

Ⅶ 潘軍的主要作品

曾任貴州省望謨縣師范學校、望謨縣第二中學教導主任,兩次被選為縣政協委員和先進工作者。迄今已發表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53篇,詩詞124首。 《小鎮軼事》被編入《黔西南州小說選集》。《筆會京華贈劉寶俊》、《攜妻女游新津寶資山》等20首,入選《中國當代詩詞選》第6集。《文苑瑣議》獲世界學術貢獻獎論文金獎,與《戲說文房四寶》分別載入《世界學術文庫》當代文化卷和華人卷。多年以來,連續在《愛晚詩詞》月刊發表作品,引起廣泛觀注。其中《市井閑吟》七律,被編者評論為「入木三分的醒世之作」,《安南訪伊斡旋三首》獲第三屆「東方杯」全國詩歌大賽銀獎,《過盤江》、《寒窗偶拾》分別入選《桑榆叢書》詩歌卷和文選卷。書法多次參加國內國際展賽,1992年入選「華風杯」 書畫精品赴日本參展,並被收藏。獲「劉邦杯」全國書畫大展賽二等獎、興義市巾幗書畫大賽二等獎。被國際美術家聯合會等16個國際性書畫藝術組織聯合授予「世界書畫藝術名人」稱號。傳略入編《中華人物辭海》、《中韓書畫名家大辭典》、《世界當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世界文化名人辭海》、《中國著名書畫家精英博覽》、《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書畫縱橫人物錄》等辭書。

Ⅷ 霸王歌行的劇情簡介

話劇《霸王歌行》由中國國家話劇院著名導演王曉鷹指導。該話劇以先鋒手段重塑楚霸王項羽,,把歷史上的項羽變成詩人,經典梅派唱段穿插劇中,京劇念白搭檔歐式獨白,堪稱視聽的饕餮盛宴,散發著史詩般的悲壯韻致。而霸王項羽的內心獨白,多媒體影像和裝置藝術的使用,則又十分現代和先鋒。導演王曉鷹用浪漫情懷解讀歷史,借歷史拓展生命感受,表達了理想主義美學追求。
該劇中房子斌飾演的項羽不再是人們原有印象中有「婦人之仁」的武夫,而是一位亂世豪傑。他對虞姬的柔情萬種;對市井無賴劉邦極度蔑視;對自我人格追求光明磊落。這樣一個性格豐滿的人物,演繹起來難度很大,房子斌在演出的過程中緊緊抓住了項羽內在的精神之髓,把握恰到好處,刻畫到入木三分。在他的演繹下,霸王項羽不僅是威猛的一代梟雄,還是一個會舞劍吹簫、愛美人不要江山、不求權利只盼心靈歸宿的詩人。
《霸王歌行》根據作家潘軍的小說《重瞳》改編。強調的並非是楚漢之爭、巨鹿之役、鴻門之宴、垓下之圍、霸王別姬、烏江自刎等一件件為世人熟知的史實,而更注重探尋的是作為一個男人、一個軍人、一個詩人、一個愛人的項羽,其悲劇命運背後的理想追求、處事原則和人格尊嚴;張揚的是一種高貴的人格精神,一種為世俗所不容的人性光輝和價值取向。
歌劇中的項羽卻是一個具有詩人氣質的人,他天真任性爽直磊落,他鄙視貪生怕死,鄙視陰謀詭計,他崇尚頂天立地的英雄氣概,崇尚祖父項燕那種坦盪悲壯的生命終結。
項羽的理想中的生命狀態是與自己深愛的女人一馬雙跨,逍遙於山水之間。虞姬說「這個世界不好,是因為總有人要用刀說話」。項羽記住了,因為這正是他一生所追求的——不用刀說話,用人格的魅力和高尚。這樣,他們的相愛,他們的生死與共,便矢志不渝。
楚歌陣陣,悲壯悠揚,彷彿自天而降。「漢兵已掠地」,將項羽逼到了烏江邊上。都聽得京劇里虞姬唱「大王意氣盡」,而真正的虞姬,對項羽,既不埋怨也不惋惜,她深深地理解他,平靜如水,拔劍自刎。作為項羽的女人,她和項羽一樣,不為其他,只要給自己一個交待。
歷史竟成了這樣,項羽似乎明白了,「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這便是《霸王歌行》中的項羽,這便是《霸王歌行》中仰天長歌詩人。
他以詩人的氣質、詩人的情懷、詩人的理想面對再現實不過、再功利不過、再冷酷不過的政治搏弈、天下紛爭,這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他只能當一個「失敗的英雄」。但項羽仍然令人肅然起敬,他至情至性、光明磊落,他做人有原則、講尊嚴。用今天的話說,他斷然拒絕了身外之物對自己人格的異化,他以全部生命為代價在追求生命的自由!在項羽的生命價值觀中,我們看到了自己心中對超越功利、超越實用的人性美、人格美的夢想。
導演王曉鷹簡介:
國家一級導演,中國國家話劇院副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話劇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近期主要導演作品有:話劇《深度灼傷》《撒勒姆的女巫》《哥本哈根》《理查三世》《霸王歌行》《荒原與人》《失明的城市》《死亡與少女》等。
主演房子斌簡介:
著名話劇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主演舞台作品有:《霸王歌行》《趙氏孤兒》《囊中之物》《生死場》《仲夏夜之夢》等,並參演過多部電影和電視劇。
劇團簡介
中國國家話劇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表演藝術團體,於2001年12月25日在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和中央實驗話劇院的基礎上組建成立。劇院集中了一批優秀的話劇舞台藝術人才和影視藝術人才,是一個繼承傳統,努力進取,富於探索,追求高水準話劇表演藝術,創造話劇藝術精品的基地。
中國國家話劇院以創作和演出高質量、高品位的中外優秀話劇藝術作品為已任,不斷追求戲劇舞台的經典性和實驗性,為觀眾呈現世界和民族的先進戲劇文化成果。

Ⅸ 霸王歌行的觀後感


又是忙碌的幾天
前幾天由於工作的需要
去看了王曉鷹的《霸王歌行》
兩個字 震撼
《霸王歌行》中的項羽像一個詩人
他以詩人的氣質 詩人的情懷
詩人的理想面對再現實不過 再功利不過
再冷酷不過的政治搏弈 天下紛爭
這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他只能當一個 失敗的英雄
《霸王歌行》剛開始的時候
一曲悅耳的琴聲把我帶入了那個世界
淡淡的檀香 悠揚的琴聲
演員精彩的表演
讓我對這部劇產生了很強的好奇心
這部劇中的演員張昊一人飾演13個角色
更讓人難以相信的是
在劇中他只有一套服裝
卻要把范曾 李由 韓信 呂後 項庄 子嬰 劉太公等
年齡 性別 性格有很大差異的角色
在不到兩小時的劇情中一一呈現
而且 我第一眼看到他 就覺得很面熟
仔細看 原來他是在《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裡面
飾演汪若海的演員 張昊
他的演技實在太棒了 實在讓人震撼
這部劇真的很值得大家去看一看
會給你帶來從內到外
從聽覺 視覺 到嗅覺 幻覺上的一次巨大震撼和感動
看到最後 演員謝幕的時候
在場的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站起來鼓掌,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我也如此

3月14日,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的話劇《霸王歌行》在首都舞台上亮相了。作為這個戲的編劇和原小說作者,我首先要感謝導演王曉鷹,感謝演員房子斌、張昊、劉璐、田征、雨儂,感謝全體幕後工作者。沒有他們的辛勤勞動,《霸王歌行》是不能獲得如此成功的。
我愛他們!
話劇《霸王歌行》由我根據自己的中篇小說《重瞳——霸王自敘》改編。小說醞釀於1995年,完成於1999年。在小說問世五年後,我和王曉鷹談到了話劇的合作。如此看來,對這台戲的探討與磨合,也經歷了三年之久。可謂好事多磨。最初,曉鷹企圖把它排成一個獨角戲,讓一個演員來完成全部角色的塑造。這無疑是個大膽的設計,但缺乏操作性。接著,我們又想做出一台中規中矩的大戲,但又擔心難脫以往「歷史劇」的窠臼——我反復強調,某種意義上,我不認為《重瞳》是「歷史小說」,當然它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歷史劇」了。有人說,小說是在借項羽之口說潘軍的話。這意思不完全對,但也不是毫無道理。我堅信歷史是作為一種書寫,但不是留在典籍里,而是活在今天人們的心中。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無論是小說《重瞳》還是話劇《霸王歌行》,都沒有去篡改歷史或者演繹歷史,而是在典籍規范中尋求到了一種新的解讀。這個解讀,集中起來,就是徹底顛覆了我們記憶中的那個西楚霸王的形象。在我心目中,項羽是一個恪守人格尊嚴的軍人,但他渾身散發出了詩人氣質,他同時也是一個偉岸的男子漢。在這一點上,我和曉鷹是完全一致的。小說的先鋒性在劇作中得以維護,立足於這個基本點,舞台的形式自然也應該帶有先鋒性。先鋒,意味著一種文化立場,意味著一種探索精神。我在演出說明書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舞台上的項羽是個幽靈,但他行走在今天的大街上。
《霸王歌行》溶進了一些戲曲——尤其是京劇的元素,還溶進了民間「雙簧戲」的元素,音樂設計和舞台美術設計也同樣是這樣的,現場的古箏彈奏,中國畫的寫意效果和西洋的裝置結合在一起,這些又打上了後現代色彩的烙印。後現代藝術其中一個表現手法是拼貼,這個戲就是拼貼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拼貼不是拼湊,它們集中在一個審美原則里,是統一而和諧的。我特別贊賞的這台戲的演員。房子斌所飾演的項羽給我帶來的印象是那樣的強烈,其表演的激情與陰郁,奔放和內斂,都收放自如。他在敘事人和劇中人之間跳來跳去,我們的視線自始至終被他的表演所牽引;劉璐卻是在京劇和話劇之間飄盪著,她演的虞姬是那樣的凄美動人。特別是張昊一個人飾演的范增等十三個角色,演員的創造力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這是王曉鷹的創造,更是張昊的成功。
《霸王歌行》雖然是小劇場話劇,但它所帶來的藝術震撼力是巨大而強烈的。它張揚了一種高貴的人格精神。張揚了一種為世俗所不容的個人原則和價值取向。

一匹烏騅,一把青鋒,一個虞姬;鉅鹿之役、鴻門之宴、垓下之圍、霸王別姬、自刎烏江……歷史中的霸王項羽讓歷代文藝家詠嘆不絕。在大多數文藝作品中,霸王項羽都是以一代梟雄的威猛形象出現,而這一次,他將以一個會舞劍吹簫、愛美人不要江山、不求權利只盼心靈歸宿的詩人形象出場。
3月14日,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根據作家潘軍小說《重瞳》改編的話劇《霸王歌行》將在北京東方先鋒劇場上演。國家話劇院副院長、著名導演王曉鷹擔任導演,房子斌、劉璐、張昊、田征、雨儂等一批優秀的青年演員共同演出。
雖然塑造的是歷史上的知名人物,但作家潘軍並不認為自己的小說《重瞳》是「歷史小說」:「有人說,在《重瞳》里,我實際上是在借項羽說潘軍的話,這或許不錯,所以我不同意把《重瞳》看作什麼『歷史小說』。『歷史作為一種書寫』是我一貫所認同的。1991年我寫《風》時,我就在企圖表述這種見解。歷史不在現實,而在人心。即使是客觀的歷史,那麼這客觀也只是一種主觀的可能性。但是我同時認為,歷史是曖昧的,它總是在真實與虛偽之間飄悠。其實,對於這個家喻戶曉的歷史題材,大家感興趣的是,我怎麼把它寫成了這個樣子。」
在《霸王歌行》中,項羽本來對執掌江山並無興趣,他與虞姬的相遇相識相愛比人們所了解的更加浪漫動人。項羽記住了虞姬的話,因為這正是他一生所追求的——不用刀說話,而是用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懷。他決意要殺劉邦,並不是出於爭奪地盤的需要,而是從內心深處瞧不起劉邦,他鄙視這個市井無賴。可已經閃露寒光的青鋒劍最終還是插回了劍鞘,只是由於那一剎那,亞父范增「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如此,較量變成了陰謀,一個窮其一生追求坦盪的人如何能容忍陰謀?後來的史實證明,這一插回劍鞘鑄成了大錯。歷史的緊要關頭,他把人格看得比什麼都重要。項羽和虞姬的相愛生死與共,矢志不渝。然而楚歌陣陣,悲壯而悠揚,彷彿自天降。「漢兵已略地」,將項羽逼到了烏江邊上。都聽得京劇里虞姬唱「大王意氣盡」,而真正的虞姬,對項羽既不埋怨也不惋惜,她深深地理解他,平靜如水,拔劍自刎。作為項羽的女人,她和項羽一樣,不為其他,只要給自己一個交待。歷史竟成了這樣,項羽似乎明白了,「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項羽的生命悲劇給我們留下了說不盡的感慨和遐想……這便是《霸王歌行》中仰天長歌的詩人。他要做一個真正的軍人,把戰爭寫成一首詩;他要做一個真正的愛人,把愛情寫成一首詩;他要做一個真正的男人,把生命寫成一首詩。他輕輕地割下虞姬的頭顱,那溫暖的血噴射在他的臉上;他微笑著割下自己的頭顱,火熱的血澆開了一片虞美人……
在導演王曉鷹眼中,項羽也是一個詩人。「讓他熱血沸騰的是在疆場上廝殺的那種氣度,讓他百腸繞指的是和虞姬之間靈魂深處相互理解交融的愛情。他所追求的並非政治意義上的『江山』,他的「英雄」稱號甚至都成問題,因為中國人習慣以成敗論英雄,而項羽是失敗者。但是他讓我崇敬,因為他至情至性、光明磊落,因為他有做人的原則和尊嚴!他所追求的,正是我們理想中的那種超越功利,超越實用的對人性美、人格美的追求。生命以最華麗的方式結束的同時,便是生命的升華。我總覺得項羽有一種讓現代人為之汗顏的人格力量: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他當皇帝,他偏偏要讓焚燒阿房宮的沖天火光照亮他東歸的大道;他面對倉皇逃竄的敵人卻恪守高貴軍人「窮寇勿追」的高貴原則,寧可給後人留下笑柄;他在鴻門宴上收劍入鞘只因為他不喜歡用陰謀殺死他想殺的對手,因此鑄下大錯卻在所不惜;他崇尚寧折不彎尊嚴至上,對後世將「忍受胯下之辱」 的韓信看作能屈能伸的大丈夫百般不解……他最後的自刎烏江,也不見得就是「無顏見江東父老」,他只是不願苟活!多年後一個柔弱女詞人顯然比太史公更能領略項羽人格中的悲劇精神:「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我也以同樣的思路去理解虞姬,她最後的舞劍自刎決不是一個小女子的悲悲凄凄,那是美的升華。
對項羽和劉邦之間的關系,王曉鷹導演這樣理解:劉邦與項羽是一對歷史和命運的雙生子。沒有劉邦項羽就沒了對手,沒有劉邦項羽也成不了悲劇英雄,正是劉邦成就了一個「詩化的項羽」。劉邦實在太過功利了,甚至可以說他所有關於人格、價值觀、道德操守方面的表現都構成對項羽的反襯,但在他們二人的博弈中劉邦註定會勝出。這正應了一個非常現代的社會學判斷:自然界的「適者生存」是優勝劣汰,而人類社會卻時常呈現出相反的規則——「逆淘汰」。
為何要把《重瞳》改編成話劇《霸王歌行》搬上舞台?導演王曉鷹表示:真正的悲劇是什麼?它深入人的精神層面,表達人格內涵中的悲劇意蘊,它帶給我們深刻的快樂。中國傳統戲曲中的悲劇,如《竇娥冤》等,已屬於中國悲劇的頂峰之作,然而這種「悲」,卻是源自一種不公正的外部環境,而非源自人的精神內涵。 在中國傳統戲劇文化中,真正具有悲劇意義也最打動我的有兩個形象,一個是救孤的程嬰,另一個就是別姬的霸王。排越劇《趙氏孤兒》時我說過:「在超乎尋常的困境中,在遠較日常的喜怒哀樂更尖銳得多的情感矛盾中,人性的困頓、人性的掙扎、人性的選擇……在這過程中,生命放射出異樣光彩,現代意義上的悲劇價值由此而得以體現。」項羽不同於程嬰,不那麼慘烈,卻更壯麗。中國人跟隨社會發展走到今天,面對多姿多彩、瞬息萬變的現實生活和日新月異、優越富足的物質條件,我們卻仍然要到人的精神層面的悲劇涵義里找尋深刻的快樂,因為我們心中還存有對人的理想。今天演繹這個兩千多年前的悲劇人物、浪漫故事之所以還有意義,或許活在我們面前的項羽能讓我們意識到,在急功近利、物慾橫流的社會氛圍中,中國至少還能給我們一個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
在《霸王歌行》中扮演項羽的是國家話劇院優秀演員房子斌,他在去年第八屆中國藝術節上獲得表彰中國演員成就的最高獎勵——文華表演獎以及「觀眾最喜愛的演員」稱號,他的演技和精神氣度得到了導演和媒體的高度稱贊。在劇中扮演范增等十三個角色的張昊,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音樂劇班,是孫紅雷、焦剛的同學,他極強的表演塑造人物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使他把握十幾個性格迥異的角色游刃有餘、光彩照人。虞姬的扮演者是中國戲曲學院專攻梅派青衣的碩士研究生、青年演員劉璐,導演從眾多戲曲女演員當中發現並選擇她擔任女主角,一方面是因為她深厚的戲曲功底而且有參加話劇演出的經驗,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她具有一種別致的古典美氣質,在這部戲中她還將演唱京劇《霸王別姬》的精彩唱段。劉邦則由國家話劇院優秀年輕演員田征扮演。在這部戲中,田征演出了一個頗為與眾不同的劉邦,他的人格品質、精神力量和房子斌扮演的項羽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中戲才女雨儂曾在《大明宮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赤壁》等影視劇中擔任配樂和古琴、琵琶演奏,在劇中將現場演奏古琴。
這部戲由劉科棟擔任舞美設計,舞台干凈、別致,充滿著詩意,白色的宣紙、紅色的渲染、塵封的甲胄、質朴的古琴構成一種寫意的風格。本劇的音樂也很有特點,張廣天(博客)為此劇譜曲,隨著劇情的發展,音樂或急或緩,襯托出人物的性格和命運……服裝由去年獲得文化部「文華」音樂劇大獎的陶蕾擔當設計,多媒體設計豐江舟自2002年以來與國家話劇院多次合作,在話劇與音樂、與多媒體等形式結合有所創新 。現代舞藝術家曾煥興先生擔任該劇形體設計。
2009年02月17日《霸王歌行》上海報道(三)
【另類項羽】
賦予霸王「詩人氣質」
「趙氏孤兒」和「霸王別姬」一直是王曉鷹相當推崇的兩個主題。作為一個不斷要求創新的導演,王曉鷹坦言,這兩個人物很具爭議性,所以特別值得反思。「應該說項羽在中國歷史上是比較特別的人物,在『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傳統理念里,他是鮮有的那種獲得『敗也為王』待遇的人。」王曉鷹說,「如果我們能透過對項羽剛愎自用的表面認知,進入他的內心去理解他的選擇,就會發現他身上有一種詩人特有的精神氣質。他要追尋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對於皇位、權勢、財富都是不屑的。」
推崇為理想放棄功利
《霸王歌行》在北京演出時呈現了兩極分化的反響。
王曉鷹告訴記者:「部分年輕觀眾無法認同項羽的價值觀,自然也不能理解『愛美人棄江山』的選擇,覺得他的失敗源於自身缺乏謀略、必要時候英雄氣短。」對於年輕人中普遍存在的這一認知,王曉鷹表示理解,同時亦不無憂慮地指出,像項羽這種為了人格理想而放棄權勢和榮華的勇氣,正是如今年輕人最為缺乏的。他說:「在如今越來越講究實際利益的社會,『以成敗論英雄』的價值觀被無限放大,人們變得越發功利。年輕人急於求成而日趨浮躁,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創意舞台】
「水墨舞」靈感先於奧運
《霸王歌行》別具一格的舞台藝術形式也讓人頗為驚艷。
全劇將中國京劇、繪畫、音樂、話劇、舞蹈等多種元素熔於一爐,由京劇演員扮演虞姬,在台上用中國繪畫的水墨渲染方式來表現震撼人心的殺戮場面,既有傳統繪畫的詩意效果也不乏現代感。
據悉,整個舞台及背景由15大張長15米、寬0.7米的皮宣鋪就而成,台前清水池會在全劇接近悲劇結尾時變為「血池」,紅衣白襪的「虞姬」腳沾「池水」,一曲「劍舞」將在雪白的宣紙上以腳印「舞」出點點梅花。而「虞姬自刎」時,她的「鮮血」也會從宣紙的頂端一瀉而下,從幕景流向舞台。當「項羽」痛不欲生地擁起心愛的「虞姬」時,嬌艷的虞美人花瓣將從天而降,映襯著紅白二色的背景,凄美異常。
最終,當項羽在江邊自刎時,他的「鮮血」也將再度染紅宣紙,和「虞姬」的「血」融為一體。紅黑二色液體急速流過宣紙,厚實的皮宣將因無法承受這生命之重而斷為兩截,從半空中重重落下。這個布景彷彿被命運無形的手所撕裂,而「霸王別姬」的悲情故事也將再度叩擊人們的心靈。
對於劇中以肢體畫「水墨」的創意和奧運開幕式有異曲同工之妙,王曉鷹無不得意地說:「我們的創意要比奧運早得多,《霸王歌行》去年4月就在北京首演了。」 (記者|朱淵|文)
摘自:新聞午報

閱讀全文

與潘軍重瞳小說在線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歡喜冤家的現代言情小說 瀏覽:946
經典師生戀言情類小說 瀏覽:312
枕中記小說的主要人物是 瀏覽:76
平凡的世界小說有聲軟體下載 瀏覽:598
姜慧敏花之國小說TXT百度雲 瀏覽:504
小說鬼王的冠世獨寵免費閱讀 瀏覽:111
男主被女友拋棄後得到神豪系統的小說 瀏覽:716
刀劍神域小說5在線閱讀 瀏覽:191
柳殘陽為主角的小說全集 瀏覽:869
女主明星男主總裁肉多的小說 瀏覽:321
男主在一女的屁股上留字的小說 瀏覽:645
小說邪王輕輕愛免費 瀏覽:543
魔獸世界小說對應時間 瀏覽:77
小說赤衛隊txt 瀏覽:122
校園小說念念不忘 瀏覽:750
極品村嫂小說免費閱讀全文耳朵 瀏覽:690
有肉有sm的小說推薦 瀏覽:356
辦公室謀心記小說結局 瀏覽:762
寫四爺重生的小說 瀏覽:290
玄幻王國類小說 瀏覽: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