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閱讀推薦 > 廢名小說閱讀訓練

廢名小說閱讀訓練

發布時間:2022-05-16 19:50:47

Ⅰ 廢名《理發店》賞析

廢名,其一為中國二十世紀作家;其二為馬來亞華人作家。中國作家廢名(1901-1967),原名馮文炳,曾為語絲社成員,師從周作人的風格,在文學史上被視為京派代表作家。1929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是他的第一本小說集,屬鄉土文學。廢名的代表作有長篇《橋》及《莫須有先生傳》 、《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等,後兩部更在詩化的追求中透露出對現實荒誕的諷刺。廢名的小說以「散文化」聞名,他將周作人的文藝觀念引至小說領域加以實踐,融西方現代小說技法和中國古典詩文筆調於一爐,文辭簡約幽深,兼具平淡朴訥和生辣奇僻之美。
廢名的詩以怪和難懂而知名,所以他一直受到冷遇。這首《理發店》可見一斑。然而這絕不是一首無聊或無病呻吟的詩。粗略地讀它,或可斥之以「不知所雲」。然而仔細品味,似有所感所悟。

「理發店」其實是直指人的生存環境的。作為具體的人的「理發匠」,他所製造出的「胰子沫」,確實是「同宇宙不相干」的,就像人與人的關系同「魚相忘於江湖」一樣,因距離而隔膜,但卻不會互相傷害。可是一旦想互相親近時,那「匠人手下的剃刀」卻因為「想起人類的理解」,反而會在人的臉上「劃得許多痕跡」而造成傷害。

廢名就是這樣,由理發店而到理發匠的胰子沫,再從胰子沫扯上了宇宙這么大的一個「話題」,真是有點令人匪夷所思。然而當你把匠人的剃刀同「人類的理解」這種觀念「強扭」在一起時,就不禁會從看似荒誕不經的事實中悟出了某種藝術表現的玄機。「胰子沫」同「宇宙」的不相干,如同「魚相忘於江湖」,這種隔膜不好;那麼,「剃刀」同「人類的理解」一旦親近,那「劃得許多痕跡」的傷害就好嗎?廢名大概對人的生存狀態這種兩難困境,總會有一些刻骨銘心的感受的罷。

詩的最後兩句,具有一種強行侵入的意味,那劣質的收音機所釋放出的噪音,製造出的靈魂的吐沫,你是避之唯恐不及呢,還是忍氣吞聲地讓它長驅直入呢?

如此看來,廢名的這首詩就不能因它難懂而棄之如敝屐,也不能說它「不知所雲」了。

Ⅱ 廢名和周樹人是什麼關系,廢名的作品有什麼特色

廢名被認為是周作人的弟子,在文學史上被視為京派代表作家。代表作有《竹林的故事》、《橋》、《莫須有先生傳》、《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等。廢名的小說以「散文化」聞名,其獨特的創作風格人稱「廢名風」,對沈從文、汪曾祺等作家產生過影響。廢名名氣雖大,但因為晦澀難懂,讀者卻少。在文學上,周作人和俞平伯是他的兩個著名知音。周作人在為廢名和俞平伯的「澀」作解釋時說「本來晦澀的原因普通有兩種,即是思想之深奧或混亂,但也可以由於文體之簡潔或奇僻生辣,我想現今所說的便是屬於這一方面。」

在《廢名小說選·序》中,廢名對於自己的風格有如此評論:「就表現的手法說,我分明地受了中國詩詞的影響,我寫小說同唐人寫絕句一樣,絕句二十個字,或二十八個字,成功一首詩,我的一篇小說,篇幅當然長得多,實在用寫絕句的方法寫的,不肯浪費語言。這有沒有可取的地方呢?我認為有。運用語言不是輕易的勞動,我當時付的勞動實在是頑強。讀者看我的《浣衣母》,那是最早期寫的,一支筆簡直就拿不動,吃力的痕跡可以看得出來了。到了《桃園》,就寫得熟些了。到了《菱盪》,真有唐人絕句的特點,雖然它是五四以後的小說。 」
廢名對於佛學有相當的研究,著有《阿賴耶識論》,專門探討佛學中的唯識論。不過,他的哲學研究並沒有受到注意。周作人說「隨後他又談《論語》、《莊子》,以及佛經,特別是佩服《涅盤經》,不過講到這里,我是不懂玄學的,所以就覺得不大能懂。」廢名寄哲學論文給周作人,沒能得到回應,令他很失望。詩人卞之琳說「1949年我從國外回來,他把一部好像詮釋什麼佛經的稿子拿給我看,津津樂道,自以為正合馬克思主義真諦。我是凡胎俗骨,一直不大相信他那些『頓悟』,……無暇也無心借去讀,只覺得他熱情感人。」語氣略帶諷刺,這是對佛學缺乏興趣的人的話。學者張中行也研究佛學,他說廢名「同熊十力先生爭論,說自己無誤,舉證是自己代表佛,所以反駁他就是謗佛。這由我這少信的人看來是頗為可笑的,可是看到他那種認真至於虔誠的樣子,也就只好以沉默和微笑了之。」態度也和卞之琳類似。只有熊十力,雖然和廢名觀點全然不同,但願意和他激烈辯論,甚至打架。

Ⅲ 廢名的作品應怎樣欣賞

想欣賞廢名的作品就要先了解廢名其人以及其風格.

廢名,原名馮文炳,曾為語絲社成員,師從周作人的風格,在文學史上被視為京派代表作家。1929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是他的第一本小說集,屬鄉土文學。廢名的代表作有長篇《橋》及《莫須有先生傳》、《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等,後兩部更在詩化的追求中透露出對現實荒誕的諷刺。廢名的小說以「散文化」聞名,他將周作人的文藝觀念引至小說領域加以實踐,融西方現代小說技法和中國古典詩文筆調於一爐,文辭簡約幽深,兼具平淡朴訥和生辣奇僻之美。這種獨特的創作風格被譽為「廢名風」,對其後的沈從文等京派作家產生了一定影響,甚至在40年代的汪曾祺身上,也可以找到他的影子。廢名是個名氣很大的作家,但讀他作品的人卻不多,因為他的文章曾被人們認為是第一的難懂,只有周作人和俞平伯是他的知音。他寫的都是大部分人摸不著頭腦的丈二散文,這又使一小部分人越發地想站到板凳上去摸它。廢名承認他在寫作表現手法上是「分明受了中國詩詞的影響,寫小說同唐人寫絕句一樣,不肯浪費語言。」(宇慧撰寫)

以橋為例:
《橋》在中國現代文學中是一部無法用類型學或主題學歸類的特異的小說,也是遠離於現代小說主題先行的主導創作模式以及有關現代性的宏大敘事格局的邊緣化文本。本文試圖在對《橋》進行微觀詩學分析的前提下,側重從主導動機的角度入手,捕捉廢名在《橋》的寫作中蘊涵的某些深層心理和動因,並進而尋求催化《橋》的誕生的文化動力依據,在文化語境之中為《橋》的詩意品質進行更有效的闡釋,從而在中國現代文化的總體背景中具體探討中國現代小說研究的文化詩學視野。

在中國現代小說家中,廢名確乎走的是一條使文壇感到陌生的偏僻路徑,劉西渭就稱廢名「在現存的中國文藝作家裡面」「很少一位象他更是他自己的。……他真正在創造,遂乃具有強烈的個性,不和時代為伍,自有他永生的角落。成為少數人流連往返的桃源」,鶴西則稱贊《橋》說:「一本小說而這樣寫,在我看來是一種創格。」朱光潛把《橋》稱為「破天荒」的作品:「它表面似有舊文章的氣息,而中國以前實未曾有過這種文章。它丟開一切浮面的事態與粗淺的邏輯而直沒入心靈深處,頗類似普魯斯特與伍而夫夫人,而實在這些近代小說家對於廢名先生到現在都還是陌生的。《橋》有所脫化而卻無所依傍,它的體裁和風格都不愧為廢名先生的特創。」《橋》之所以是中國以前實未曾有過的文章,朱光潛認為主要的原因在於它屏棄了傳統小說中的故事邏輯,「實在並不是一部故事書」。當時的評論大都認為「讀者從本書所得的印象,有時象讀一首詩,有時象看一幅畫,很少的時候覺得是在『聽故事』。」

這使《橋》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中國現代文學中一個無法用類型學或主題學歸類的特異的文本。在形式詩學的層面上這種特異性具體表現為心象的營造、散淡的敘事、詩化的語言、斷片的結構等形式化的特徵……這一切都使《橋》遠離於現代小說主題先行的主導創作模式以及有關現代性的宏大敘事格局。這也是稱《橋》是現代小說中的邊緣化文本的一個原因。然而,說《橋》沒有明顯的主題模式意圖,是不是說這部小說也沒有廢名自己的創作動機呢?其實任何小說都免不了作者的總體性主導動機的滲透和介入。而且恰恰是這種主導動機一端牽掛著作者的創作心理,另一端則維系著歷史與文化語境。本文即試圖在對《橋》進行微觀詩學分析的前提下,側重從主導動機的角度入手,捕捉廢名十載造《橋》的某些深層心理和動因,並進而尋求催化《橋》的誕生的文化動力依據,從而在中國現代文化的總體背景中具體探討現代文學的「東方理想國」主題的生成。

文學史家大都傾向於把《橋》定位為田園小說,這大體上是准確的。三十年代的評論者就說:「這本書沒有現代味,沒有寫實成分,所寫的是理想的人物,理想的境界。作者對現實閉起眼睛,而在幻想里構造一個烏托邦……這里的田疇,山,水,樹木,村莊,陰晴,朝,夕,都有一層縹緲朦朧的色彩,似夢境又似仙境。這本書引讀者走入的世界是一個『世外桃源』。」從風格意義上說,《橋》具有一種田園詩的情調,匯入的是經典的「桃花源」的母題。「桃花源」的母題與田園牧歌的韻味顯示出了《橋》的古典文學的資源和背景。

不過,倘若分辨的再具體一點,《橋》的資源中還有《紅樓夢》以及《鏡花緣》這類的女兒國小說傳統。「讀者和這裡面的細竹、琴子、小林相對,正如《紅樓夢》里的人物相對,不覺其為眼前得見的人(小林和細竹各有五分象寶玉和湘雲)。」《橋》的人物格局顯然有《紅樓夢》的影子。不過有一點不同的是,《紅樓夢》中的女兒國(大觀園)是籠罩在父權陰影之下的,而《橋》是純粹的女兒國,其中只有小兒女,它是個父權缺失的世界,裡面的父親的形象是缺席的。男主人公小林一方面延續了寶玉的觀念,看待男子也有濁物之感,另一方面把父親的形象逐出了他的「美」的王國:「我每逢看見了一個女人的父和母,則我對於這位姑娘不願多所瞻仰,彷彿把她的美都失掉了,尤其是知道了她的父親,越看我越看出相象的地方來了,說不出道理的難受,簡直的無容身之地。」(《桃林》)他的田園世界是由女兒與兒童構成的。兩位女主人公細竹和琴子的形象正是純美的女兒國世界的象徵。她們象徵了青春、本真、生命之美。在這個意義上說,處在「看花的年齡」的女兒是《橋》中的詩性之美的具體體現。因此廢名不厭其煩地表達他的崇拜:「我彷彿女子是應該長在花園里。」(《桃林》)「細竹真好比一個春天,她一舉一動都來得那麼豪華,而又自然的有一個非人力的節奏。」「你們的記憶恐怕開展得極其妙善,我想我不能進那個天國。」(《故事》)這個「天國」就是具有烏托邦色彩的東方女兒國。

兒童世界也是廢名的美與理想的天國。《鑰匙》一章中有這樣一段:

小孩攜著母親的手自己牽著羊回家去了。小林動了一陣的幽思,他想,母親同小孩子的世界,雖然填著悲哀的光線,卻最是一個美的世界,是詩之國度,人世的「罪孽」至此得到凈化。(《鑰匙》)

這把母親與小孩子的世界審美化了。尤其是兒童世界,在《橋》中具有自足的意義。在廢名的視野中,它同女兒國一樣,是「詩之國度」。兒童樂園構成了《橋》的第一卷上篇的核心內容。小林和一群孩子的鄉塾生活以及他與琴子兩小無猜天真爛漫的情狀,都在廢名的筆下飽蘸詩意與情趣。廢名本人也是個大有童心之人,這才是他得以進入兒童世界並從中發現童心之可貴的真正原因。在《萬壽宮》一章中,敘述者稱如果你走進曾被用作孩子們的私塾的祠堂,「可以看見那褪色的牆上許多大小不等的歪斜的字跡。這真是一件有意義的發現。字體是那樣的孩子氣,話句也是那樣孩子氣,叫你又是歡喜又是惆悵,一瞬間你要喚起了兒時種種,立刻你又意識出來你是踟躇於一室之中,捉那不知誰的小小的靈魂了。」這種「有意義的發現」正是兒童世界的發現,在「孩子氣」中有「小小的靈魂」。廢名稱童心「無量的大」,這種童心的發現獲得了近乎於發生學的本體性意義。這是對兒童的心靈的自足性的確認,其中既有人類學的價值,也有詩學的價值。它顯示了一種兒童的認知方式以及兒童觀察和感覺世界的視角。兒童視角的運用,有時會為人們展現出一個非常別致的世界,譬如汪曾祺曾這樣評價《橋》:「讀《萬壽宮》,至程林寫在牆上的字:『萬壽宮丁丁響,』我也異常的感動,本來丁丁響的是四個屋角掛的銅鈴,但是孩子們覺得是萬壽宮在丁丁響。這是孩子的直覺。孩子是不大理智的,他們總是直覺地感受這個世界,去『認同』世界。這些孩子是那樣純凈,與世界無欲求,無爭競,他們對此世界是那樣充滿歡喜,他們最充分地體會到人的善良,人的高貴,他們最能把握周圍環境的顏色、形體、光和影、聲音和寂靜,最完美地捕捉住詩。這大概就是周作人所說的『仙境』。」《橋》在表現兒童的感覺之獨特、意念之奇異、想像之純然以及心性之天真方面,堪稱是自成一個世界。汪曾祺因此說廢名的小說「具有天真的美」。「這是一種無意而為的美,且因無意而美」,這使小孩子的世界天生就有幾分烏托邦色彩。這「天真的美」與廢名藉助兒童的眼光來看世界是分不開的。另一方面,「天真的美」本身也是一種純然的詩性,在這個意義上說,兒童世界得以納入《橋》的整體的詩化的烏托邦情境中,成為廢名傳達他的樂園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女兒國與兒童樂園,鄉土的日常生活與民俗世界也構成了廢名營造東方理想國情境的重要構成部分。廢名尤其擅長在鄉土的日常生活和民俗中捕捉詩意的細節。樹藤間掐花,小河邊搓衣,八丈亭過橋,清明節上墳,棕櫚樹前披發,河岸邊「打楊柳」,三月三望鬼火,夜裡挑燈賞桃花,隔岸觀火「送路燈」……這些鄉土的日常生活與民俗細節在廢名的筆下無不充滿詩意。尤其在上卷的場景中,風俗的斷片佔有更多的篇幅。風俗與節慶是鄉土生活的重要部分,它是民間恆常的生活習慣,最能見出民間生老病死的觀念以及儀式化特徵。民間關於生老病死的觀念都具體表現在這些儀式化的民俗細節、以及鄉土關於這些民俗的解釋和想像中。「打楊柳」、「送路燈」、清明上墳都成為一種有詩意的儀式,最後,儀式的特徵本身獨立了出來,成為民間生活的一部分,最終超越了生死哀樂,反映了鄉土中人的生存狀態、心理習慣和觀念型範。風俗是民間生活、傳統、習慣、生存方式的延續,是意義的載體甚至就是意義世界本身。鄉土世界的深層意蘊就在風俗、傳說、宗教世界中,它們維系著鄉土世界的自足和恆常感以及與過去世代的連續感。由此風俗、傳說、宗教世界也構成了中國現代小說所關注的重要內容。

「墳」就是《橋》中重要鄉土意象。這也許與廢名酷愛庾信的名句「霜隨柳白,月逐墳圓」有關,廢名稱「『月逐墳圓』這一句,我直覺的感得中國難得有第二人這么寫」,他自己也對鄉間常常可以看到的「墳」的意象和景緻情有獨鍾:

小林又看墳。

「誰能平白的砌出這樣的花台呢?『死』是人生最好的裝飾。不但此也,地面沒有墳,我兒時的生活簡直要成了一大塊空白,我記得我非常喜歡上到墳頭上玩。我沒有登過幾多的高山,墳對於我確同山一樣是大地的景緻。(《清明》)

最經得起詩學分析的,是「鏡子」的意象。「鏡子」當是《橋》連同廢名詩歌中出現頻度最高的意象對鏡子的酷愛,反映了廢名的鏡像迷戀,正像雅克·拉康所揭示的那樣,個體的成長必然要經過鏡像認同的階段才能進入象徵界。而即使人們超越了鏡像階段,鏡像式的自我認同和自戀的情懷也仍會長久地伴隨著人們。因為鏡像中有幻像,有幻美體驗,有烏托邦內涵,有鏡花水月的彼岸世界。也許人類想擺脫鏡像階段的誘惑註定是很難的。而從類比的意義上也可以說,廢名把傳統也正是看作這樣一面鏡子,後設文本中的一切都會在傳統這面鏡子中顯出鏡像,沒有這個鏡像,就沒有文化主體的自覺。廢名常常向本土的文化傳統回眸,正是獲得文化主體鏡像認同的具體途徑。

而廢名之所以對鏡像格外痴迷還因為廢名看待鏡像有他自己的固執的方式——他把鏡像看作是實體。從廢名創作的深層心理動機來看,「鏡」中的虛象世界其實具有某種本體意義,幻象與實象物我無間,渾然一體,鏡像人生甚至勝過實在人生,正象廢名一首詩中寫的那樣:「如今我是在一個鏡里偷生」(《自惜》),所謂「鏡里偷生」其實正表達了廢名一種生存理想,即把人生幻美化、觀念化的審美意向。這一切,使廢名的創作有一種出世情調,一種彼岸美。因此,盡管廢名深受禪宗影響,但在這一點上,廢名與禪宗思想則構成了區別。禪宗主張:「名相不實,世界如幻,」「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學者進一步闡釋道:「在禪宗看來,『心』所顯現的世間一切事物和現象皆如夢幻泡影,猶如畫家用筆畫出的青山綠水、夾竹桃花一樣虛幻不實。」而廢名則傾向於相信無論是夢幻,還是鏡花水月的幻象世界都具有真實的屬性。他在後來曾借莫須有先生的口作過這樣的辯白:

「人生如夢」,不是說人生如夢一樣是假的,是說人生如夢一樣是真的,正如深山回響同你親口說話的聲音一樣是物理學的真實。鏡花水月你以為是假的,其實鏡花水月同你拿來有功用的火一樣是光學的上的焦點,為什麼是假的呢?你認火是真的,故鏡花水月是真的。(《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莫須有先生教國語》)

夢在廢名這里有生存的本體性,「微生盡戀人間樂,只有襄王憶夢中,他是說襄王同你們世人不一樣,乃是幻想里過生活。」夢與幻想,也構成了廢名在《橋》中的具體生活形態。

《橋》的世界是一個鏡花水月的世界。它的田園牧歌般的幻美情調正是通過對女兒國、兒童樂園、鄉土的日常生活與民俗世界等幾個層面的詩性觀照具體體現的,從總體上說,它們由此都具有了一種烏托邦屬性,最終使《橋》生成為一個東方理想國的象徵。這可以看成是廢名創作《橋》的總體性動機。《橋》中的具體的人生世相,由此構成了一個充滿詩意的東方理想境界的象徵圖式。因此,廢名筆下的心象世界獲得了雙重指認:它既是文本中具體意境的生成,意象世界本身具有審美自足性;同時又是周作人所謂的「夢想的幻景的寫象」,象徵了一個烏托邦夢。這種幻象性使人們對小說的總體性超越領悟成為可能。最終讀者從《橋》中收獲的是「鏡花水月」,是一個夢。

下篇 詩性是如何生成的?

《橋》中有一章寫細竹和琴子在夜裡拿著盞燈去照花:「白日這些花是看得何等的熟,而且剛才不正擦衣而過嗎?及至此刻,則頗用得著驚心動魄四個字。」(《燈》)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尋常場景動用「驚心動魄」來形容似乎有些小題大做,然而這正昭示了由於時間的變換帶來觀察點的變換所造成的出其不意的美感。《橋》中充滿了這種憬悟和發現,廢名或許在不經意中傳達了他的其實很深刻的美學思想:美不是自在的,而是被觀照和被描述出來的,它需要一種洞察力,而這種洞察力正是中國詩學傳統中一種充盈的感性能力。這使傳統中的文本在主導方面是一種生命化的文本,無論是詩與樂,還是繪畫與書法,都遠遠擺脫了客觀的模仿論,是藝術家在創造一種生命化的藝術現實,從而也創造了美。廢名的意義也正是在這個傳統的藝術背景里得以彰顯,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廢名對《橋》精雕細刻般的打磨並不是貧血的。相反,他比別的作家更貼近並內化了傳統的詩性文化,他的小說中也才蘊藏著可以回味的詩學意蘊。

這種詩學意蘊在美感生成的界面表現為一種距離的美學。本文的上篇從微觀詩學的角度論述了《橋》對烏托邦幻美世界的營造,下篇則試圖闡釋《橋》中的距離美學,從而進一步論述《橋》作為一部心象小說,其內在的詩性和美感是如何生成的。

《橋》的《第一回》是全書的引子,寫了一個與小說的情節沒有直接關系的遠方海國小兒女的故事。給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個隔岸觀火的情景,這是海國故事中的小男孩「永遠忘不了的一個景緻」,「與其說他不安,倒不如說他樂得有這一遭,簡直歡喜的出奇」,這與故事中女孩的「痛楚」形成了對比。「火」在「隔岸」觀,就化作一種審美化的景緻,從而暗示了《橋》的美學基調。作為「第一回」的引子,它分明象《紅樓夢》前幾回的超敘述,對整個小說起著總體提示的作用,正象《橋》第一回結尾說的那樣:「我的故事,有趣得很,與這有差不多的地方。」

隔岸觀火的情境所隱含的基本的美學因子,是審美的距離感。這種「隔岸觀火」的場景在小說中一再復現,寫得最好的是《「送路燈」》一章:

這真可以說是隔岸觀火,坂里雖然有塘,而同稻田分不出來,共成了一片黑,倘若是個大湖,也不過如此罷?螢火滿坂是,正如水底天上的星。時而一條條的彷彿是金蛇遠遠出現,是燈籠的光映在水田。可是沒有聲響,除了蛙叫。(《「送路燈」》)

這一段中敘述者追隨了小林的視角,「送路燈」的場景是憑借小林的觀察寫出的。小林的視角正是一種「隔岸觀火」般的視角,它還原了觀察的具體性和過程性。這段場景中的一種現場化的美感正取決於小林的觀照。

《橋》中最能印證「距離」在審美中的重要性的是那些看上去本來極尋常普通的場景:

實在他自己也不知道站在那裡看什麼。過去的靈魂愈望愈渺茫,當前的兩幅後影也隨著帶遠了。很象一個夢境。顏色還是橋上的顏色。細竹一回頭,非常之驚異於這一面了,「橋下水流嗚咽,」彷彿立刻聽見水響,望她而一笑。從此這個橋就以中間為彼岸,細竹在那裡站住了,永瞻風采,一空依傍。(《橋》)

一個女兒過橋的情景在小林的視野中被賦予了一種具有彼岸色彩的空靈之美,這種美不能不說產生於小林的有距離的觀照。小林的形象正是一個「永遠站在橋的這一邊」的觀看者的形象。按他自己的話即「我其實只是一個觀者,傾心於顏色」(《今天下雨》),他珍賞女兒的美,但卻藉助於一種距離;他看一切都有這樣一種距離感,而恰恰是這種距離,使他才得以成為一個審美主義者。

《桃林》中寫小林向細竹講自己的一個夢:

「 ——後來不知怎樣一來,只看見你一個人在船上,我把你看得分明極了,白天沒有那樣的明白,宛在水中央。」

連忙又一句,卻不是說夢——

「噯呀,我這一下真覺得『宛在水中央』這句詩美。」

細竹喜歡著道:「做夢真有趣,自己是一個夢自己也還是一個旁觀人。」(《桃林》)

小林正是時時讓自己跳出來,獲得這種「旁觀人」的視角,從而獲得距離感。所謂「眼前見在,每每就是一個夢之距離」(《水上》)。夢也正是獲得這種距離的一種形式。在這個意義上說,夢不僅是隱喻,而且是藝術思維,是詩學形式。廢名也正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待「夢」的范疇:「創作的時候應該是『反芻』。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夢。是夢,所以與當初的實生活隔了模糊的界。藝術的成功也就在這里。」

這種夢之距離的真正的本體意味還在於它隱含了一種審美的發生學。一個值得提出的問題是:小說的詩意和美感是如何生成的?《橋》似乎想告訴讀者:美感並不一定是客觀對象本身固有的,而取決於一個具有距離感的觀照者。所以小林稱琴子和細竹是「自有仙才自不知」,其「仙才」需要一個發現者。《窗》一章中這樣寫姐妹二人:

她還是注意她的蝴蝶,她還是埋頭閃她的筆影,生命無所不在,即此一支筆,纖手捏得最是多態,然而沒有第三者加入其間,一個微妙的光陰便同流水逝去無痕,造物隨在造化,不可解,是造化虛空了。(《窗》)

這里的「第三者」正是一個觀察者,一個女兒美的發現者,也是一個意義的賦予者。在廢名看來,女兒美需要有人觀看和珍賞,否則便如同流水逝去無痕,盡管女兒「無所不在」的美昭示了造物隨在造化,但缺少了「第三者」,造化即使再神奇,也形同不可解之虛空。也許在當代的女性主義者看來這充分表現了廢名的男性中心立場,似乎女兒的美並不是自在的,只有映射在男人眼裡才有意義。但廢名確然是更多的藉助男主人公小林的視角來打量他筆下的女主人公:

小林慢慢的看些什麼?所見者小。眼睛沒有逃出圈子以外,而圈子內就只有那點淡淡的東西,——琴子的眉毛。所以,不著顏料之眉,實是使盡了這一個樹林。古今的山色且湊在一起哩!——真的,那一個不相乾的黛字。那樣的眉毛是否好看,他還不曉得,那些眼睛,因為是詩人寫的,卻一時都擠進他的眼睛了,就在那裡作壁上觀,但不敢喝彩。(《清明》)

這就是廢名的烏托邦動機的輓歌屬性。他的驚鴻般的一瞥是向後看的。如果說在人類的烏托邦情結中,更具有普泛性的是面向「未來」的烏托邦沖動,「而廢名的烏托邦卻是朝向『過去』的回眸,一種朝向鄉土和傳統文化的審美觀照之下的想像性空間」。這種「朝向『過去』的回眸」之所以意味深長,尚不僅僅因為它所內含的輓歌的情懷,更因為這種告別性的姿態本身意味著:作為現代人的廢名深切地意識到,本土的傳統文化在化為「隔岸觀火」般的景緻的同時,在某種意義上也就化為鏡花水月的幻象,在「現代文明」眼裡異質性的傳統已經無可挽回地構成了現代的「他者」。這就是傳統與現代的雙重的「他者化」的過程。一方面,「現代性」已歷史地成為審視傳統的「他者」的視角,而另一方面,當廢名將傳統「審美地描述為一個回眸式的烏托邦理想國,同樣是送別老中國的他者化過程」。在這個意義上說,試圖使現代無間地吸納傳統,或者使傳統真切地進入現代,都是以一種理想主義的文化邏輯對待傳統與現代的關系。而《橋》的真正值得珍視的價值尚不是它所呈現的詩性的傳統,更是它對待傳統的「回眸」的姿態本身。這種「回眸」的姿態隱含的繁復的意味在於:它是對傳統的一種「現代」的詩性觀照方式,這種觀照方式本身就是「現代性」的一部分。「在這種觀照之下的『傳統』,不再是『傳統』本身,而是現代文明的內在構成的因素」,《橋》呈現給現代人的,其實正是現代眼光「怎樣」在觀照傳統。因此,輓歌的意緒與其說是傳統所固有的,不如說它正生成於「回眸」的姿態自身。

這種「回眸」也昭示了小說中詩意和美感的真正來源。《橋》的詩性並不來自於它所敘述的對象世界,換一句話說,對象世界無所謂是不是具有詩意,詩意永遠來自於它的觀照者和解釋者。在小說中則來自於小說家擬設的敘事者,以及敘事者的敘述方式和構建。從這個意義上說,《橋》的詩意品質並不是因為廢名選擇了一個更有詩意的對象,而是因為他的回眸式的姿態,是因為他之所以開始一種詩意敘述的外在的文化動力。這就是本文探討的問題終於涉及到了文化詩學的真正原因。為現代文明沖擊下的老中國唱一曲輓歌,這就是廢名所代表的中國現代詩化小說作者普泛的創作動機。當外在的文化動力內化在具體的小說中,生成為小說文本形式的時候,詩性品質就最終得以生成。文化詩學解決的問題是,小說中的審美機制看似由文本內部結構所生成,而在根本上,則來自於社會與文化機制,審美因素最終是文化語境生成為文本語境的結果。這或許是新歷史主義主張的文化詩學力圖把「文學文本周圍的社會存在和文學文本中的社會存在」結合起來的原因所在。而這一視角,也把《橋》納入了中國作為一個後發展的現代民族國家的總體文化語境之中,從而《橋》作為詩化小說的詩意品質才得到更有效的說明。

上述對廢名小說《橋》的個案分析的初衷正是試圖尋求一條把文本的審美化的微觀分析與文化詩學的總體視野相結合的具體途徑。以往的以文本和審美為中心的所謂文學內部研究過於強調把具體文本孤立於社會與歷史文化語境之外,似乎只有這種「孤立」方能更好地落實純粹的文學內部研究。然而作家創作的審美動機從來就沒有孤立於歷史和文化語境之外。促成他寫作某一部具體文本的動機或許是審美沖動,而當他把一種審美意願落實在文本中的時候,這種審美意願所植根其中的時代因素和文化語境仍會潛移默化地滲透在文本語境之中,最後為文本的審美機制提供一種文化動力學依據。

《橋》對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所可能產生的啟示或許在於,即使是這樣一部看似不食人間煙火的有鮮明美感追求的作品,對它的純粹的內部研究也是無法獲得自足性的。形式詩學最終必然要導向文化詩學。而文化詩學視野的引入,對於從文化的角度探討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發展道路,有著不容忽視的潛力和價值。這是今後文學研究中一個可以預見的生長點。

在《清明》一章中,廢名稱「琴子微露笑貌,但眉毛,不是人生有一個哀字,沒有那樣的好看」,周作人在《桃園》跋中也說廢名的小說人物的身邊「總圍繞著悲哀的空氣」。廢名自己在創作談《說夢》一文中談到《橋》時也說:「我的一位朋友竟沒有看出我的眼淚。」這說明了廢名自有他的哀與惘。「哀」與「惘」構成著《橋》的底色,不僅是廢名或小林偶爾流露的一種心態與情緒,而且在小說中具有結構性意義,最終納入的是一種輓歌的總體氛圍。

還是朱光潛說得好:

「厭世者做的文章總美麗」。《橋》的基本情調雖不是厭世的而卻是很悲觀的。我們看見它的美麗而喜悅,容易忘記它後面的悲觀色彩。也許正因為作者內心悲觀,需要這種美麗來掩飾,或者說,來表現。廢名除李義山詩外,極愛好六朝人的詩文和莎士比亞的悲劇,而他在這些作品裡所見到的恰是「愁苦之音以華貴出之」。《橋》就這一點來說,是與它們通消息的。

我們讀完《橋》,眼中充滿著鏡花水月,可是回想到「探手之情」,也總不免「是一個莫可如何之感」。

如果你對廢名有興趣,可以上下面網站,有詳細介紹哦.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tid=3432

Ⅳ 《廢名集(全六冊)》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廢名集(全六冊)》(廢名)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5qmmCEtG4HYQh-A8ce5pYA

提取碼:mjyg

書名:廢名集(全六冊)

作者:廢名

豆瓣評分:9.3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1-1

頁數:3604

內容簡介:

本書共六卷,分上下兩編,以國共易手為界,上編為作為作家的廢名的創作;下編為作為學者的馮文炳的著述。上編收1922至1948年間的作品,下編收 1949至1964年間的作品。上編以文體劃分為小說、文、詩、論四類,各類依時間順序分輯;下編基本以研究對象為分類標准。本書是新文學中除《魯迅全集》以外唯一全面整理的作家集,所採用的底本基本為初版本,體例是全部依底本排印,底本有錯依校本改者出注,底本不誤校本誤者不出注。廢名作品散佚極為嚴重,以往從未出版過能反映其全貌的集子。經過多年艱苦收集,本集中新發現的文本約佔三分之一。全書歷時十二年,校勘作者身前所有版本,對廢名作品的研究者、愛好者及文學寫作者、愛好者均是一個福音。

分集情況: 1、以解放為界,分上下兩編。 2、第一集,第二集——小說,包括三個短篇小說集,三部長篇,和一些未入集的小說。 3、第三集——散文、新詩。 4、第四集——詩論、佛論,解放後古典文學研究。 5、第五集——魯迅研究。 6、第六集——新民歌研究與創作、漢語研究、美學等。附錄。

作者簡介:

廢名在文學史上被視為京派的代表作家,其小說以"散文化"聞名,對沈從文、汪曾祺、李健吾、何其芳、李廣田等作家均產生過影響,堪稱"作家的作家"。其詩論、佛論也有很大影響。解放後主要從事研究工作,涉及古代文學、現代文學、美學、語言學等,其中杜甫研究、魯迅研究在"文革"前就產生重大影響。

Ⅳ 廢名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廢名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最近幾日,齊國各地人潮湧版動。
通往權蓬萊的官道上一高一矮兩個乾瘦身影緩緩而來。
「哥,我們去蓬萊拜師,仙人回收我們嗎?」那個矮小的男孩說。看他樣子只有七八歲,一臉稚氣,面色干黃,羸弱至極,衣服也破破爛爛。
「小冬,莫怕。此事包在我身上,我已經向救我們的仙人張道長打聽好了,這蓬萊觀每隔十年收徒一次,今年三月初三真是蓬萊觀招收門徒之時。我們今天就能到蓬萊山下,明天便上山拜師。」這哥哥身材略高,十五六歲樣子,也是面色飢黃,看向弟弟面露疼愛。
「可是仙人收徒不是要看慧根嗎?不知道我有沒有慧根?」弟弟小東有些憂慮。
「這不用擔心,救我們的王道長說,蓬萊觀武陰宗收徒沒有限制,只要四肢健全就可以成為蓬萊觀記名弟子」。哥哥說完看著弟弟,但見小冬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
這兄弟二人,哥哥名喚陳午,弟弟名叫陳冬。這兄弟二人本是蓬萊山附近房山村人,只因一年前村中突然遭遇瘟疫,雖來了一個蓬萊觀的修士張道之以神通和符水止住了……
免費的,直接下載就行

Ⅵ 簡答:廢名小說的藝術特色

廢名的小說別具一格,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他的創作與魯迅大異其趣。廢名學貫中西,博採眾長,他把陶淵明的朴質淡泊、庾信的清新別致、李商隱的靈動跳躍和杜甫的悲天憫人以及哈代的辭語簡約、契訶夫的描述細膩,都揉合到自己的創作中。形成了廢名小說沖淡質朴、含蓄委婉、靈動跳脫、簡練省凈而又情理交融、悲天憫人的獨特藝術風格。
一、充滿鄉土氣息與牧歌情調的小說內容
廢名的小說描寫的多是日常瑣事來展現生活情趣,以沖淡質朴、優美寧靜的筆致來表現農村生活的古樸靜寂之美和淳樸的人情鄉情之美。「他所描寫的不是什麼大悲劇大喜劇,只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這卻正是現實。」⑴沈從文說:「不但那農村少女動人清朗的笑聲,那聰明的姿態,小小的一條河,一株孤零零的長在菜園一角的葵樹,我們可以從作品中接近,就是那略帶牛糞氣味與略帶稻草氣味的鄉村空氣,也是彷彿把書拿來就可以嗅出的。」⑵《柚子》通過童年的一系列日常瑣事,刻畫了表妹柚子的鮮明形象。「我知道我的罐子快完了,白天里便偷柚子名下的。柚子也很明白我的把戲,但她並不作聲。末了仍然是我的先完,硬鬧著把柚子剩下的拿出來再分。」⑶柚子的溫厚可愛以及「我」的調皮頑劣性格都躍然紙上。
「廢名把鄉土氣息與牧歌情調幾乎是自然天成地融為一體,為現代鄉土小說開拓了另類美的天地。」⑷《竹林的故事》寫河邊竹林旁一農家貧窮而又快樂的日子。文中的三姑娘洋溢著悠悠詩情和青春氣息。作者對三姑娘的聰慧乖巧、清麗脫俗以及她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都描寫得細致入微,令人過目難忘。這篇小說的純粹達到了無可企及的地步。沈從文的《三三》、《邊城》,汪曾祺的《大淖記事》等篇可能都受過此作的影響,沈從文筆下的三三、翠翠以及汪曾祺筆下的巧雲身上都有三姑娘的影子。但是,我覺得,只有《邊城》可以與之匹敵,而《三三》、《大淖記事》等篇就詩情畫意和質朴純粹上都難以望其項背。
二、散文化的小說結構
廢名的小說在結構上有著鮮明的散文化傾向:淡化故事情節,著重情緒和意境的渲染,以抒情的筆法使田園山水之美與人物性情之美相得益彰、渾然天成。
廢名以大量篇幅納自然景觀於人事描寫之中,把景物人化。寫景也即是寫人。《竹林的故事》、《桃園》、《菱盪》、《河上柳》都是情景交融的代表作。《菱盪》中,「落山的太陽射不過陶家村的時候(這時游城的很多),少不了有人攀了城垛子探首望水,但結果城上人望城下人,彷彿不會說水清竹葉綠——城下人亦望城上。」這與卞之琳《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⑸是何其相似!我不能斷定卞之琳是否是受了廢名的影響,也或許是各自的獨創。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廢名的《菱盪》寫成於1927年10月,而卞之琳則是從1930年才開始進行詩歌創作,這首《斷章》則寫成於1935年10月。並且,卞之琳自己也說「我主要是從他的小說里得到讀詩的藝術享受」。⑹
《橋》雖然是一部長篇小說,但並沒有貫徹始終的故事情節,每篇即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情景,人物與其環境構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圖畫。這種散文化、抒情化的寫作傾向,更是直接影響到了後起的沈從文。沈從文更進一步主張:「用屠格涅夫寫《獵人日記》方法,糅游記散文和小說故事而為一,使人事凸浮於西南特有明朗天時地理背景中。一切還帶點『原料』意味,值得特別注意。」⑺沈從文更進一步說:「一切藝術都容許作者注入一種詩的抒情,短篇小說也不例外。」⑻沈從文的《邊城》在結構和神韻上都深受《橋》的影響。它們都描寫了農村古樸、和諧的生活,且都以脫俗空靈、詩意悠遠的筆調描寫了一曲純朴的人間之愛。《橋》寫程小林與史琴子、細竹之間萌發的情愛,《邊城》則由一男二女變為了一女二男:翠翠與天保、儺送。
三、詩化的小說語言
廢名的小說還有著明顯的詩化傾向。廢名自己承認,他是「分明受了中國詩詞的影響,寫小說同唐人寫絕句一樣,不肯浪費語言。」⑼汪曾祺說:「他把晚唐詩的超越理性,直寫感覺的象徵手法移到小說里來。他用寫詩的辦法寫小說,他的小說實際上是詩。」⑽他用唐人絕句的方法寫小說,於是有《菱盪》《桃園》《沙灘》《碑》這樣的精品。廢名小說中有很多句子都有絕句之美:
「王老大一門閂把月光都閂出去了。」(《桃園》)
「聾子走到石家大門,站住了,抬了頭望院子里的石榴,彷彿這樣望得出人來。」(《菱盪》)
「搓衣的石頭捱著岸放,恰好一半在水。」(《橋·洲》)
「接著不知道講什麼好了,彷彿好久好久的一個分別。」(《橋·洲》)
「草是那麼吞著陽光綠,疑心它在那裡慢慢的閃跳,或者數也數不清的唧咕。」(《橋·芭茅》)
「 燈光無助於祖母之愛,少女的心又不能自己燃起來。——」(《橋·燈籠》……
廢名的小說像詩,還因為他的小說,早年就已在藝術上顯示出委婉含蓄且具跳躍性的特點,尤其是1927年前後,這種特點更是發揮得圓潤熟練,《桃園》便是其中代表。「王老大隻有一個女孩兒,一十三歲,病了差不多半個月了。」開篇的文字,就簡潔到了極點。《桃園》全篇著力表現的乃是王老大和阿毛父女間的真摯的愛。阿毛自己本是病人,但她還是關愛著父親,看到愛酒的父親酒瓶已空,便竭力勸父親去買酒;王老大卻一心惦念病中的阿毛,只因女兒說了一句「桃子好吃」,即使產桃季節早已過去,做父親的竟用空著的酒瓶再貼些零錢,換回來一個玻璃桃子,想讓女兒「看一看」也是好的。文字如魯迅般講究簡省,卻寫出貧民父女間相濡以沫、撼人心靈的愛,令人不覺泣下沾襟,其藝術感染力足可與朱自清散文《背影》相媲美。
長篇小說《橋》集中體現了廢名小說詩化的特點。讀《橋》,就像在讀一部長詩,全書都是詩化了的。其中的每一章,甚至一句兩句,也自成意境。
「這個鳥兒真是飛來說綠的,坡上的天斜到地上的麥,壟麥青青,兩雙眼睛管住它的剪子筆徑斜。」(《橋·茶鋪》
「(『細雨夢回雞塞遠』)這樣的雨實在下得有意思,不濕人。「(《橋·塔》)
「不管天下幾大的雨,裝不滿一朵花。」(《橋·塔》)
這樣美妙的詩意的句子,在《橋》中比比皆是,俯拾即是。正如馮健男所說「《橋》是小說藝術,是詩藝術,是『高華簡練』的語言藝術。」⑾
四、跳脫簡練、含蓄委婉的行文風格
廢名的小說,還具有一個很特殊的行文風格,那就是靈動跳脫、簡練省凈、含蓄委婉。周作人對於廢名的簡練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近來創作不大講究文章,也是新文學的一個缺陷。的確,文壇上也有做得流暢或華麗的文章的小說家,但廢名君那樣簡練的卻很不多見。」⑿
廢名小說的開頭往往以簡潔精煉的語言交代故事發生的地點或背景。《竹林的故事》第一段:「出城一條河,過河西走,壩腳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兩邊都是菜園:十二年前,它們的主人是一個很和氣的漢子,大家呼他老程。」《菱盪》開頭一段:「陶家村在菱盪圩的壩上,離城不過半里,下壩過橋,走一個沙洲,到城西門。」我列出這兩段文字之後,再將沈從文和汪曾祺的幾段摘錄在下面: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沈從文《邊城》)
「楊家碾坊在堡子外一里路的山嘴路旁。堡子位置在山灣里,溪水沿了山腳流過去,平平的流,到山嘴折彎處忽然轉急,因此很早就有人利用它,在急流處築了一座石頭碾坊,這碾坊,不知什麼時候起,就叫楊家碾坊了。」(沈從文《三三》)
「由輪船公司往東往西,各距一箭之遙,有兩叢住戶人家。這兩叢人家,也是互不相同的,各是各鄉風。
大淖東頭有一戶人家。這一家只有兩口人,父親和女兒。」(汪曾祺《大淖記事》)
「這個地方的地名有點怪,叫庵趙庄。趙,是因為莊上大都姓趙。叫做莊,可是人家住得很分散,這里兩三家,那裡兩三家。一出門,遠遠可以看到,走起來得走一會,因為沒有大路,都是彎彎曲曲的田埂。庵,是因為有一個庵。庵叫菩提庵,可是大家叫訛了,叫成荸薺庵。連庵里的和尚也這樣叫。"寶剎何處?"--"荸薺庵。"庵本來是住尼姑的。"和尚廟"、"尼姑庵"嘛。可是荸薺庵住的是和尚。也許因為荸薺庵不大,大者為廟,小者為庵。」(汪曾祺《受戒》)
從以上幾段都可看出,沈從文和汪曾祺在行文風格尤其是語言方面明顯的受到過廢名的影響。汪曾祺在《〈廢名短篇小說集〉代序》中說:「我曾經很喜歡廢名的小說,並且受過他的影響。」⒀
在行文簡省方面,我認為《初戀》勘作範例,雖然這篇小說很少有人論及。在寫初見銀姐時,「我一見她就愛;祖母說「銀姐」,就喊「銀姐」;銀姐也立即含笑答應,笑的時候,一邊一個酒窩。」其中「祖母說『銀姐』,就喊『銀姐』」一句,完全是生活化了的語言,沒有一點鋪墊和渲染,簡省到極點。而對銀姐的描寫,也是在行文中隨著情節的發展而展開,使行文如行雲流水,不著痕跡。
在《初戀》的結尾:「這已經是十年的間隔了:我結婚後第一次回鄉,會見的祖母,只有設在堂屋裡的靈位;『奶奶病癒勿念』,乃是家人對於千里外的愛孫的瞞詞。妻告訴我,一位五十歲的婆婆,比姑媽還要哭得厲害,哭完了又來看新娘,跟著的是一位嫂嫂模樣的姐兒,拿了放在幾上的我的相片,『這是焱哥哥嗎?』」 沒有直接描寫「祖母」的去世,而是以「堂屋裡的靈位」來暗示祖母已逝。而「一位嫂嫂模樣的姐兒」則含蓄的指出了銀姐現在也早已結婚成家。在這一小段文字中,將祖母的病故和銀姐的嫁人都含蓄的交待出來,像詩一樣靈動跳脫,留下空白讓讀者在品讀中通過再創作而感悟之。在《小五放牛》中,通過孩子的視角把富戶王胖子霸佔老實農民的妻子這樣的惡事寫得曲折委婉,且婉而多諷:「王胖子是住在陳大爺家裡,而毛媽媽決不是王胖子的娘子。」客觀敘述中,暗含對農民陳大爺的同情。
五、情理交融、悲天憫人的深刻內涵
廢名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直被嚴重低估。雖然認同他的人越來越多,雖然公認他是「詩化小說」的鼻祖,但人們多看到他的獨特,多欣賞他如詩如畫的一面,而忽略了他的深刻,忽略了他洞若觀火、舉重若輕的一面。「歷經戰亂的廢名,其筆下的鄉土記憶已經不再像『略帶稻草氣味』的早期那麼純然,已經又多了幾許生之歡喜以及生之沉重,從而愈加豐富了中國的鄉土記憶。」⒁而代表著廢名另一面的便是他的兩部長篇小說《莫須有先生傳》和《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
《莫須有先生傳》是一部自傳體長篇小說,是廢名另闢「奇澀」蹊徑的表現,整部小說不僅詩意淡出,而且晦澀繁瑣。語句和意象的組接和轉換非常突兀,常常達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莫須有先生傳》是以作者西山卜居這一段現實生活為藍本的自傳體作品,是現實的。靈感最初來自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離莫須有先生家有五里,路邊有五棵大樹,於是樹以人傳,人以樹傳,名不虛傳」。我們把《莫須有先生傳》中的這段文字與《五柳先生傳》的開篇文字試作比較:「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兩者是何等相似!
《莫須有先生傳》的主人公取名莫須有,與「廢名」異曲同工。在莫須有先生身上,既有堂吉訶德⒂的瘋狂可笑和正直無畏,又有孔乙己的迂腐和善良。莫須有先生「全無詩意」的所見所聞,恰是廢名休學、隱居後思想變化和所處現實環境的藝術表現。這里已沒有往昔的超塵脫俗般的詩化的單純美,有的是作者逢人遇事的感慨與絮語,有的是平凡百姓庸常的現實,在「滿紙荒唐言」的下面掩飾不住的是作者的一腔憤懣和對世事與人性的理性思考。《莫須有先生傳》描繪和記錄了20世紀初中國社會的世相,是一部可與《圍城》媲美的優秀長篇小說。
《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是廢名的最後一部小說,呈現出「返璞歸真」的特點。表面上「情趣」、「理趣」都已經完全褪去或淡然,實際上依稀還可以看到其「余韻」尚在。廢名寫這部作品時已「無意為文」,他只是敘述事實,語言非常平實。小說中描寫了主人公避居鄉間的經濟拮據、鄉村保甲制度的種種積弊、偏僻地區小學教育的落後,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憤懣之情,也寄託了作者的理想。小說有時以佛學闡釋人生哲理,令人難辨真味;有時以詼諧文筆狀寫人生苦況,又令人回味無窮。
《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共十七章,在最後一章《莫須有先生動手著論》中,體現了廢名一貫的對於日常生活的詩意觀照和充滿睿智的荒誕諷刺的特點。兩個小孩「純」與「慈」在揀柴時的樂處,反映的是純然的孩子的追求快樂的天性。而在成人世界的「揀柴」則具有雙重性:追求快樂與滿足貪欲,這是人的天性的兩面性。人無貪欲必是聖賢。兩個小孩子充滿趣味的「揀柴」加進成年人的功利意義,確乎使「趣味更重了」。「其實世間一切的樂處都是貪」 ⒃,廢名在不經意間使小說與現實本身和人性弊端構成了某種隱喻鞭撻的關系。所以周作人說:「馮君的小說我並不覺得是逃避現實的。」⒄廢名把思想隱藏在文字後面,隱藏在小說人物的言行後面,因此,更見其深刻

Ⅶ 廢名的《竹林的故事》如何賞析(請從不同角度簡答)謝啦

1、主題思想

在《竹林的故事》中,廢名以凝煉而韻味無窮的筆致,勾勒出宗法制農村中一派充滿詩情畫意、青春氣息的田園牧歌圖畫,以及在此圖畫下所蘊藏的生活的悲苦。潺潺的流水,茂林修竹,碧綠菜地,遠處的沙丘城廓...…菜農老程夫婦和他們的小女兒三姑娘,一家人就在其中過著貧窮卻閑適的生活。

三姑娘乖巧聰慧,伶俐能幹。她唱歌嬉戲,幫助父親捕魚種菜。貧窮的生活,使老程兩個女兒早夭,這就更使老程夫婦相信命運,他們把三姑娘交給菩薩保佑。老程用緊巴巴的錢給女兒買了一把大紅頭繩扎辮子。三姑娘八歲的時候老程死了。剩下三姑娘母女倆相依為命,日子「一天比一天淡漠起來」。

三姑娘不願別了母親,成群結隊地別城裡去看賽龍燈。小說就這樣平淡朴訥從容雅緻地鋪成一軸山水畫卷,卻又在淡雅之中寄寓了深深的哀愁。優美的自然,美好的心靈,三姑娘一家卻承受著悲苦的生活。竹翠人美與悲苦生活的強烈對比,使人深思悲劇的社會根源,全文在贊美時深懷感傷。

2、藝術特色

在《竹林的故事》中,廢名塑造出了一個純潔優雅、生氣勃勃而又承受著生活悲苦的鄉村少女——三 姑娘形象,這個優雅感人的藝術形象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富青春氣息和純情魅力的形象之一。她的健康活潑為「五四」文學退潮時期彌漫的傷感和苦悶吹來了一絲清新之風。

盡管廢名並沒有如魯迅、王魯彥等同時代鄉土作家一樣通過鄉土寫實為刻畫社會現實,恬靜安逸的描寫使他筆下找不到時代動盪的痕跡。

以象徵性寫景來烘託人物神態性格的藝術手法,在《竹林的故事》中得到了極為成功的運用。小說中著力寫竹,這是用以襯托三姑娘碧意盎然般的青春氣息。小說以《竹林的故事》為名也寄寓著深意。一簇竹林里的房子,春天裡竹子一天一天綠得可愛,閃現於其間的三姑娘。

蔥蘢的竹林與三姑娘的青春、苦樂彷彿融為一體,三姑娘的寧靜恬淡就如這風雨中舒展自如的竹林。

廢名注重用唐人絕句式手法構思小說,不講究故事的完整曲折、情節的起伏變化以及人物的全貌言行。但是他注重通過一些富有情韻的細節、場景等。以情景交融成意境,最終使人物自覺地浮現凸出。

《竹林的故事》將三姑娘周圍美的心理美的人情、美的景色等和諧交織,在淡美的情景中流瀉出三姑娘縷縷哀愁,使這一人物形象在自然景觀靈化、世俗人物雅化的描寫中愈加真實動人。

以簡煉含蓄的詩的語言對人物進行白描,是《竹林的故事》突出的特色之一。

(7)廢名小說閱讀訓練擴展閱讀

20世紀20年代中期,由於早期文學現實主義的不斷發展,一些僑寓他鄉的作家,開始集中於以鄉土回憶與寫實為題材的小說創作,他們極力推動著現實主義的命運與農民命運相結合,外來文學影響與本土地域色彩相結合,一直延續到30年代,人們把這類作品稱作鄉土文學。

在這其中,廢名就恰如以簡朴的翠竹製作成一支牧笛,橫吹出中國中部農村遠離喧囂的田園牧歌。1925 年2月16日《語絲》雜志第14期刊發了廢名的短篇小說《竹林的故事》就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Ⅷ 廢名的《竹林的故事>結尾是什麼意思啊

讀廢名。最初讀《橋》的時候還覺得生澀,要到二三遍之後才能感覺到審美的快感,然而讀過這篇《竹林的故事》之後,卻很久不願輕易去讀第二遍。這種心態就如一位拒絕再次戀愛的女子,原因只是害怕新的戀情會暗淡她對初戀情人的記憶。真正好的文字從來都不是寫出來的,這個短篇讓我想到了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同樣含蓄內斂的柔情,單純的善意,純凈如水的哀傷,這一切都從作者內心直接流出,而最完美的技巧似乎天然就存在於文字之中。這種最初閱讀的審美狂喜簡直讓人震驚,似乎只能是在幻覺狀態中才能到達;而且讓人望而卻步,是對現實生活過度認同的心靈無法承受的。 用「極慕平淡自然的景地」概括廢名的小說是比較恰當的。《竹林的故事》就體現了這樣一種田園牧歌式的風格。小說中的物象都是自然中景,自然中人,清淡洗練的筆觸把自然景物靈性化,把人物雅緻化,人與自然消融在一起,整個作品就像一支隱憂而清悠的牧歌,體現出明顯的散文化特色。

廢名是善於用畫的,自然環境的妙用,使得一切景語皆情語。開篇就是一幅竹林田園的圖景,寥寥數語,便將小說的基調與風格定下來了。在這里展現的,不僅是三姑娘一家恬然的鄉村生活,而更是有人生形式的寓意在里邊。而後父親老程的死,只是一段對黃冢的描述,寫得含蓄淡然,一種像自然一樣流動的人生形式自然的消亡,人物命運的潛流似的變化,悄然改變了文中的格調,這幅看似不著意的圖景實際蘊含著豐富的內涵,人生的不幸、人物的感情波瀾都被沖淡在這一方平淡的土地里。文章結尾又現竹林流水的圖景,不僅回應文中的基調,還暗示了主人公的現狀,用幾近晦澀的寫意指向了三姑娘美麗得讓人揪心的命運與朦朧難解的未來。這些畫面不僅美化了小說的意境,而且隨物賦形,把自然景物靈性化,形成了作品散文化的自由結構。

這篇小說寫的都是日常生活,瑣碎但不繁雜,行文自始至終都有「竹」的骨架在其中。在運用畫面的同時,它又賦予了「竹」廣泛的象徵意義。「竹」不僅是環境的標志,生活的點綴,還是人生形式的自然象徵,人生的自然消長,生活在自然中的人們,既有「竹」般的直,又有 「竹」般的節,生命就是一段又一段的向上延展。「竹」還秉承了傳統意象的堅挺與清峻的人格美,象徵手法的著意運用,創造了一個構築作品靈魂的物靈的意象。

小說沒有曲折復雜的情節,寫的人物都是雅緻化的。在牧歌中誕生出的自然般清美的三姑娘,既具有古樸純潔的鄉間特點,又表現出人的天性,隱憂與哀愁都淡化在三姑娘天真、優雅的青春性格中。在小說的文字里,三姑娘「穿的是竹布單衣,顏色淡得同月色一般」,把人寫得如此素凈,人本身就是一首散發自然氣息的小詩。人物的心理描寫極其簡約,常常是通過人物的舉止、只言片語、自然環境的烘托展現出來,手法是傳統的,淡雅的,帶著自然的烙印。在自然中生長起來的三姑娘,天真,勤敏,早慧,乖巧,淑靜,沒有世俗喧囂的浸染,也沒有原始鄉野的粗礪,雖然母女的人生是不幸的,她早早承載了家庭的不完整帶來的落寞與凄清,但這種生活的靜寂都消融在如詩如畫的格調中,「自然人」的堅忍的生命力,沒有人為阻力的人性美,達到了一種美麗得讓人憂愁的境界。

這篇小說的語言體現了清新、淡雅、簡約、洗練的特點。寫三姑娘的生活環境,是「出城一條河,過河西走,壩腳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兩邊都是菜園」,傳承轉折,步步入境,洗練如山水寫意畫。寫三姑娘的媽媽找人看簽時,是「不筆直的循走原路,勉強帶笑的彎向我們」,一個「彎」字,就包含了人物的多種思緒,有鄉間婦女的羞澀迂迴,有作為母親的愛女情切,一切的心理波瀾都消融在「彎」這一個字里。寫父女倆的打魚場景,「三姑娘的小小的手掌……熱鬧起來」,用「熱鬧」修飾「手掌」,寫活了天真無邪的童稚,襯出了田園生活的平靜與自足。文中還多次運用有色彩的字眼,如「綠團團的坡」,「黑而美」的瓜子臉,「青藍大布」,「竹布單衣」,「黑地綠花鞋」的尖頭上蒙一層「白布」,壩上人「 小到同一顆黑子」,如此等等,多用冷色調,顯得清新淡雅,意境美好。

值得稱道的是這篇小說的「我」的敘事角色的處理。一個是文中人物之「我」,通過「我」 的眼睛從側面展現主人公的情狀及鄉村的人情美,起到勾勒形象、穿針引線的作用。一個是敘事者之「我」,可以通視全盤,有全知全能的功用,補充人物之「我」的視野所不及。在敘述三姑娘的經歷與生活圖景時,主要是敘事者之「我」隱藏在文字背後說話,敘事是清晰明朗的;在敘述「我」見到三姑娘的幾個場景時,人物之「我」與敘事者之「我」合二為一,不再有全知之功能,即使是近距離接觸也只能靜觀空靈,只能真實的用眼睛去捕捉,敘事是勾勒而寫意的,有些模糊甚至隱晦。採用這樣的敘事方式,兩個敘事角色互相補照配合,顯得真實而又有技巧,節奏舒緩從容道來,巧妙地把人物充盈起來。

人與自然的融合,成就了《竹林的故事》的田園牧歌。自然景物的靈性化,人物的雅緻化,語言的清新平淡,敘事的從容多樣,無處不寫作者對自然人生的眷戀與感傷,表達了「淡去人生紛擾」的審美情趣與人生情緒,體現了一種靜觀空靈的美。

合起書本後我在想:是什麼打動了我?小說的主題概括出來是這樣一句話:生活最底層的人勤勞善良聰慧質朴的品性卻與貧窮而多災多難的命運緊緊相連,旁觀者淡淡的敘述語氣更加體現了他們對這種命運無奈的默默承受。寫下前面這個句子之後我有些驚訝,這樣的題材,甚至這樣的詞——勤勞、善良、質朴——現在已經因為被過度的使用而失去了它們真正的含義,也就是王小波所說的文字被污染的問題,卻在廢名筆下讓我第一次感到了它們本來應有的力量。

要真正去評論廢名的小說是需要一個很高的高度的,因為他的小說與東方傳統文化一脈相承,而這條脈絡在當今已經非常微弱散亂了。這種傳統不僅僅體現在藝術中,更是與我們的情感方式以及對待人生的態度融合在一起的。這篇《竹林的故事》可以說是這種融合的典範。作為一個沒受過多少傳統文化熏陶的可憐的現代人,一個廢名小說的追崇者,我只能瞎子摸象般的僅憑自己的個人閱讀感受來欣賞和理解這篇小說。

東方情感的特色是含蓄與敦厚,感情交流方式講究性靈的意會,《竹林的故事》里無論是老程一家的父女之情、母女之情,還是「我」作為一個旁觀者對他們一家人的命運的感慨都體現了這個特色。而文章里的種種「意境」正是和這種感情特色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比如三姑娘陪老程抓魚的那段,父女之情就是和捕魚時描繪的這個「境」緊緊融合在一起的。「賽龍燈」那段,母女兩人因為都太為對方著想而起了爭執,她們的情緒心理變化與黑夜裡遙見遙想的賽會景象交錯描繪而產生的意境真令人有如親驗的感覺。而全文的最後一個「境」,是由「我」多年之後回鄉在河邊壩上遇到了三姑娘而起的。這個「境」在既是全文節奏上的高潮,也是總和全文敘述風格的文眼:
「從此我沒有見到三姑娘。到今年,我遠道回家過清明,陰霚天氣,打算去郊外看燒香,走到壩上,遠遠望見竹林,我的記憶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風吹起了波皺。正在徘徊,從竹林上壩的小徑,走來兩個婦人,一個站住了,前面的一個且走且回應,而我即刻認定了是三姑娘!
『我的三姐,就有這樣忙,端午中秋接不來,為得先人來了飯也不吃!』
那婦人的話也分明聽到。
再沒有別的聲息:三姑娘的鞋踏著沙土。我急於要走過竹林看看,然而也暫時面對流水,讓三姑娘低頭過去。」

這個「境」里「我」的情緒情感,從全文一開始平和的敘述語氣里就開始醞釀了——「出城一條河,過河西走,壩腳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兩邊都是菜園:十二年前,他們的主人是一個很和氣的漢子,大家呼他老程。」在接下來全文中「我」的敘述,無論是對三姑娘的喜愛、欣賞的柔情,還是對他們一家命運的同情,始終都保持在隱而不發的含蓄平和之中,直到最後——「我急於要走過竹林看看,然而也暫時面對流水,讓三姑娘低頭過去。」作者就是這樣把這篇小說所要表達的藝術特色,情感特色以及對人生的感悟推到了極致。這個「境」里揉合了對故土的回憶、對美的愛憐、對善的同情,對命運的哀傷與無奈,又真正表現出了東方傳統文化里含蓄與敦厚的美。

要全面去評價這篇小說是我力所不能及的,它裡面還有許多閃光的地方有待發掘,比如語言的特色,比如「筆不到意到」的寫法等等。《竹林的故事》是一篇完美的小說,它可以和世界文學里任何一篇最優秀的短篇小說比肩。讀到這樣的小說真的感到很幸運。希望能與大家分享交流對廢名小說的感受。
X 登錄 · · · · · ·

Ⅸ 廢名的作品思想

廢名禪學思想由「觀心看凈」到「無相無念無住」的轉變,導致其創作由空靈靜寂轉向自由灑脫,呈現出不同的風格特徵。
《竹林的故事》、《桃園》、《棗》、《橋》是第一階段的代表作。這一時期的小說從整體上看是遠離現實人生和當代社會問題的,即使有,卻也何其微弱,尤其是越到後來,我們幾乎找不到半點當時甚為時尚的作家主觀的對於現實人生的哀愁或者抗議。《菱盪》所描繪的完全是一幅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世外桃源。小說《橋》更是廢名精心營造的通向寧靜禪境的美麗橋梁。作品中的史家莊,處處是「東方朔日暖,柳下惠風和」式的平和寧靜,人們男耕女織、知足常樂,人性淳美,古風習習。小林、琴子、細竹無論是兒時還是長大後均天真、純朴,他們和睦相處,一反一般小說中所描寫的那種三角戀愛的生活模式,絲毫沒有情人與情敵之間的種種猜測、懷疑與色心斗角。廢名只為我們提供了一幅幅靜美的中國畫,卻並不引導人們去著力思考社會現實問題。
靜寂意境的營造是這個時期小說的另一個美學特徵。《菱盪》中的陶家村一年四季總是那樣的寧靜,它深藏在茂密的樹林之中,一道河水,一個水洲使它遠離縣城的喧囂與熱鬧,偶爾聽得見深林中斧頭砍樹的聲響,水的唧唧聲以及聾子、張大嫂們那些似斷非斷的三兩聲打趣,給人一種「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感覺,一切最終還是消融在無垠的靜謐之中。廢名筆下的人物大多是老人、孩子及天真少女,即使是青壯年卻也是半聾半啞,如《菱盪》中的陳聾子,《橋》中的三啞等,他們的單純、質朴、少受塵世污染,更具自然本性,他們沒有如簧的巧舌去製造那些令人作嘔的噪音,他們精神豐富而形式卻簡單寧靜。陳聾子便具有極強的象徵意義,因為耳聾,他的世界永遠是寧靜的,塵世的噪音唯他能充耳不聞,也不見他輕易說話,唯其如此,他才能真正地守自己的本真心,才能自由地去體認世界萬物的真如本相。在靜中彌漫著一股孤獨、清冷的氛圍,透露出一種孤寂之感,是廢名意境的重要特點。在廢名作品中,他大量使用墳、送路燈、落日、簫、孤雁、廟檐上的風鈴、碑、樹蔭等意象符號,以造成一種神秘、清幽、孤獨的氣氛。《橋·習字》寫小林看雁陣,也引發出一種孤獨之感:「遠遠兩排雁飛來,寫著很大的『一人』在天上,深秋的天氣,沒有太陽,也沒有濃重的雲,淡淡的兩手撫著母親的發,盡盡的望。」彷彿那天底下便只有這「一人」了。小林一開始認字便是這「一人」二字,在廢名也許是頗有深意的。
廢名這一時期的創作消解現實意義,隱逸了情感傾向,突出的是靜寂的詩的意境,而構成這靜寂意境「境眼」的便是作品中所表達的對於自然、人生的直覺與頓悟。廢名小說可以說是直覺的大串聯,《菱盪》中這樣寫菱盪的水:「如果是熟客,繞到進口的地方進去玩,一眼要上下閃,天與水。停了腳,水裡唧唧響,——水彷彿是這一個一個的聲音填的!」在廢名小說里,我們隨處都可以看到通感與聯覺的運用,如「草是那麼吞著陽光綠,疑心它在那裡慢慢的閃跳,或者數也數不清的唧咕」,由視覺而聽覺,二者融為一體,這種通感,聯沉正是直覺思維的一個重要特徵。
廢名的語言是跳躍式的,簡潔而空靈,因其空靈,如果沒有充分的聯想、想像,句與句,段與段之間就會產生一種「隔」的感覺,令讀者如墜雲里霧里。比如寫花紅山,「沒有風,花似動,——花山是火山!白日青天增了火之焰。」如果說前一個比喻「花山是火山」還不是很出格的話,後一個比喻卻如同飛來巨石,一不留意便會砸得暈頭轉向。廢名這樣的一種語言的獨特性與他強調主體的感覺、頓悟直接相關。要傳達出獨特的感覺必須需要獨特的語言。因此,在廢名那裡,獨特的語言與獨特的感覺是那麼渾然地融為一體。
第二階段的主要作品是小說《莫須有先生傳》、《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兩個未完成的長篇以及部分詩作與散文。現實性加強是此一時期創作的一個重要變化。在前期他盡量迴避、淡化甚至消解作品中的現實功利意義,盡量為自己營造一個寧靜的「夢」境,但之後我們從廢名作品中又重新可以看到社會與時代的影子,又重新可以感到社會現實所賦予作者的喜怒哀樂,正如莫須有先生所說:「世上沒有一個東西不幹我事,靜極卻嫌流水鬧,閑多翻笑白雲忙。」《莫須有先生傳》盡管在創作時間上與《橋》相去不遠,但即使是在寫《橋》的時候,廢名的思想也已開始顯得「凌亂」,一方面,他留戀於「拂塵即凈」的「夢」,那便是《橋》,另一面卻又顯示著對現實實有世界的莫大興趣,預示著其思想上將朝著新的一路發展,《莫須有先生傳》便是這種思想的產物。《莫》是一部在風格上 與《橋》截然不同的作品。廢名曾稱他的《莫須有先生傳》是學習莎士比亞和《堂·吉訶德》的結果,他在與鶴西的一封通信中說:「我是想到了莎士比亞與西萬提斯他們兩位。他們似乎不象Flaubert那樣專心致志做文章了,只是要碗飯吃。他們真是『頂會作文章的人』!他們的文字並不是做得不多不少,你不可以增減一字,他好象就並不在乎,而我們在這里看得見一個『完全』的人了。頂會作文章的人大概就是一個生活的能手,乘風破浪,含辛茹苦,隨處可以實驗他的生存的本領,他大概是一個『遊民』,逐水草而居了。……屠格涅夫說西萬提斯的《吉訶德先生》是代表一個理想派,……我的意思則適得其反,他是——他是一個『經驗派』,耍了一個猴戲給我們看。」在廢名看來,頂會作文章的人是不避現實生活的,亦非不食人間煙火,他應該是「逐水草而居」,應該是「經驗派」。《莫》是以作者西山卜居這一段現實生活為藍本的自傳體作品,是現實的,卞之琳評價說「是寫他自己的『狂人日記』,他對當時的所謂『世道人心』笑罵由之,嘲人嘲己……自有他的『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註:卞之琳:《馮文炳選集·序》,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廢名的「逐水草而居」很使我們想起禪師們的「飢來則食,困來即眼」的生活態度。
對真實性的自覺追求是這一時期廢名創作的另一重要特徵。此一時期,作為整體性的「菱盪」、「橋」式的仙一般的意境在已盪然無存。他的創作是真實的、隨意的。《莫須有先生傳》和《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除了「莫須有」的名字以外,其他都是他自己生活的真實記錄,是自傳式的小說。如果說廢名前期的小說多寫自然之景並在其中流露出作者的體驗、感覺與直觀頓悟的話,那麼,此一時期作者更多的注重敘事,並在這些自傳式的事件中滲透自己的理性思考,因而也就顯得更加真實。
廢名這一時期對於散文的鍾情亦可見他在創作上的傾向實有自然之境。因為照他的理解,散文是寫實的,非想像非虛構的,他說,「我現在只喜歡事實,不喜歡想像。如果要我寫文章,我只能寫散文,決不會再寫小說」(註:《馮文炳選集·散文》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後來他曾把他的先期的一些小說如《浣衣母》、《河上柳》等還原為散文,其目的便在於欲擺脫前期小說的虛影而使其所敘人事更原始、更真實、更具生命本相。
此一時期,語言的無所顧忌與先期簡潔、晦澀形成鮮明對照。廢名表現出來一種強烈的表現欲,他不再苦行僧式地收斂自己的情思了。其情感思辨常常毫無顧忌,毫無遮攔地傾泄出來。如果說在前期作者的情思只偶爾有些零星式的點綴的話,在《莫須有先生傳》、《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則是大段大段地抒發了。如前所述,這一時期他把更多的精力用於散文創作,理由之一正是出於一種欲更好更充分地表現自己的考慮。他把《浣衣母》《河上柳》還原成散文,也正是在這篇題為《散文》的文章中,我們看到了作者在表達自己情感思想上與小說的不同而顯得更為直接。這一時期,廢名語言的句式越來越符合常用的語法規范,語句較長,較緩,不再如先前那般短促、跳宕,用詞也力避奇僻生辣。

Ⅹ 廢名《竹林的故事》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怎樣的世界

《竹林的故事》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清凈的、詩意的、與世無爭的世界。廢名以古代隱逸詩人的態度,將鄉村生活描繪成了田園牧歌,在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了他對於故鄉、鄉間父老以及古老淳樸的民間文化的熱愛。

三姑娘的清新脫俗也如這清逸的竹子一般,彷彿是在現實之中,又感覺是在世俗之外。就這樣,作者在自然的靈性化和人生的自然化中形成了景與意、現實與虛幻、現實性與超俗性相交融的意境,創造出來了一個充滿了禪意與詩意的鄉村世界。

廢名在小說中沒有寫出舊農村中客觀存在的貧富差距和階級對立,也沒有寫出彌漫於鄉間的自私、隔膜、 沉鬱的悲劇氣氛。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由靈性化的自然和自然化的人生交織出來的「一切農村寂靜的美」和「平凡的人性美」。這也是廢名文字之下一種獨特的美。



閱讀全文

與廢名小說閱讀訓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神級系統小說那裡有楊天 瀏覽:182
寵物流完結小說排行榜 瀏覽:706
17K小說怎麼查看作者簽約沒有 瀏覽:20
竊玉生香80小說網 瀏覽:357
主角有順風耳的都市小說 瀏覽:603
小說中心機婊的名字 瀏覽:236
名字流行小說 瀏覽:164
人渣反派自救系統小說免費閱讀落霞小說 瀏覽:299
荒野生存神級進化系統免費閱讀小說 瀏覽:524
中國小說大全排行榜 瀏覽:922
蘿莉軍官的小說排行榜 瀏覽:724
蜜愛甜心偏執總裁獨寵小說 瀏覽:880
都市奇妖談之小說 瀏覽:905
三笠穿越小說 瀏覽:83
忽然之戀小說免費下載 瀏覽:575
絕世戰帝小說txt下載 瀏覽:423
現代校園搞笑題材小說 瀏覽:963
主角專一的網游類小說 瀏覽:443
男主養蘿莉的玄幻小說 瀏覽:167
狐小賴的小說閱讀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