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庸小說排名
在港台武俠小說家中,金庸是寧少勿濫的作家。金庸寫了多少武俠小說?他曾將其作品的第一字作一對聯,十四個字正好是十四部武俠小說:
飛——《飛狐外傳》
雪——《雪山飛狐》
連——《連城訣》
天——《天龍八部》
射——《射鵰英雄傳》
白——《白馬嘯西風》
鹿——《鹿鼎記》
笑——《笑傲江湖》
書——《書劍恩仇錄》
神——《神鵰俠侶》
俠——《俠客行》
倚——《倚天屠龍記》
碧——《碧血劍》
鴛——《鴛鴦刀》
另有《越女劍》短篇(1970 年),因其容量較小,又受對聯字數限制,金庸不列其內。筆者試以十四部作品作品評。
品評之前,我先列出兩張排名錄,一為按金庸創作時間順序的排名:
1.《書劍恩仇錄》(1955 年)
2.《碧血劍》(1956 年)
3.《雪山飛狐》(1957 年)
4.《射鵰英雄傳》(1958 年)
5.《神鵰俠侶》(1959 年)
6.《飛狐外傳》 (1959 年)
7.《白馬嘯西風》(1960 年)
8.《鴛鴦刀》(1961 年)
9.《連城訣》(又名《素心劍》)(1963 年) 10.《倚天屠龍記》(1964 年) 11.《天龍八部》(1965 年)
12.《俠客行》(1965 年)
13.《笑傲江湖》(1967 年)
14.《鹿鼎記》(1969-1972 年)
需要說明的是,金庸自1955 年闖入武俠世界,至1972 年9 月封筆, 前後十七年寫了十五部作品。70 年代中期,金庸對其作品作了逐字逐句的修訂;有些作品刪改較大,某些章節甚至重寫,至80 年代中期才完成全部修訂工作,可見金庸創作態度之嚴謹。
另一種排名錄,為金庸的好友倪匡所列。小說家兼評論家倪匡的金庸小說排名錄如下:
1.《鹿鼎記》(倪匡稱之為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說)
2.《天龍八部》
3.《笑傲江湖》
4.《神鵰俠侶》
5.《雪山飛狐》
6.《倚天屠龍記》
7.《射鵰英雄傳》
8.《書劍恩仇錄》
9.《連城訣》
10.《俠客行》
11.《飛狐外傳》
12.《碧血劍》
13.《鴛鴦刀》
14.《白馬嘯西風》
倪匡是以排名開金學研究之先河,他從《我看金庸小說》寫到《五看金庸小說》,文字活潑、調侃,見解標新立異,可謂精心研究「金學」 之傑出成果。
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面對博大精深的金庸小說世界,愛好者各有所見,如作家三毛與評論家董千里,就認為金庸作品最佳者是《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
⑵ 金庸的14部作品按時間先後來排名!!
《書劍恩仇錄》(1955年)、《碧血劍》(1956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1959年)、《雪山飛狐》(1959年)、《神鵰俠侶》(1959年—1961年)、《飛狐外傳》(1960年—1961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鴛鴦刀》(1961年)。
《倚天屠龍記》(1961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1966年)、《俠客行》(1965年)、《笑傲江湖》(1967年)、《鹿鼎記》(1969年—1972年)。
1、《書劍恩仇錄》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創作的首部長篇武俠小說,1955年連載於香港《新晚報》,1980年出版單行本。
該小說以清乾隆年間漢人反滿斗爭為背景,圍繞乾隆皇帝與陳家洛二人間奇特的矛盾糾葛而展開,他倆既是有手足之情的兄弟,又是不共戴天的仇敵,一個是滿族皇帝,一個是反清組織紅花會的總會主。
該小說將歷史與傳奇融為一體、虛實相間,史筆與詩情相結合,繪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作品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寫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的人物。
雖然比金庸後期的作品尚有不足,但與以前的武俠小說比,已不可同日而語。在語言風格及武功藝術的描寫上也都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為作者後期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碧血劍》
《碧血劍》是當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發表於1956年,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
《碧血劍》的主線故事是明末被冤殺的大將袁崇煥之子袁承志及其師門華山派義助闖王,奪取大明江山所引起的一系列江湖恩怨。袁承志的家仇、師仇構成推動故事發展的主要動力,他的復仇之路與天下江山的爭奪交織在一起。
在藝術形式方面,金庸在寫作時就尋求著突破。他吸取外國文學作品的表現手法,第一次在武俠小說中運用倒敘形式來展示波瀾起伏的故事。主要人物「金蛇郎君」夏雪宜自始至終沒有出場,他的身世、性格特點、故事,全都通過溫儀與何紅葯兩個女人動情的回敘和追憶展現出來。
而這種倒敘、插敘的寫作手法,也正是新派武俠小說與舊派武俠小說的一個重要區別,它的運用,為以後武俠小說情節的跌宕起伏開了一個先例。
3、《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的《香港商報》,後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
《射鵰英雄傳》以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這段歷史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國與蒙古兩大強敵的斗爭,充滿愛國的民族主義情愫。
該小說歷史背景突出,場景紛繁,氣勢宏偉,具有鮮明的「英雄史詩」風格;在人物創造與情節安排上,它打破了傳統武俠小說一味傳奇,將人物作為情節附庸的模式。
堅持以創造個性化的人物形象為中心,堅持人物統帥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發展需要及其內在可能性、必然性來設置情節,從而使這部小說達到了事雖奇人卻真的妙境。
4、《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1959—1961年連載於香港《明報》,共四十回,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
小說的主脈寫的是「叛國賊」楊康之遺孤楊過與其師小龍女之間的愛情故事。楊過從小師從小龍女於古墓之中苦練武功,師徒二人情深義重,卻無奈於江湖陰鷙險惡、金兵鐵蹄來犯使得有情之人難成眷屬。
歷經一番坎坷與磨難的考驗,楊過沖破封建禮教之禁錮,最終與小龍女由師徒變為「俠侶」。同時,在這段磨難經歷中,楊過也消除了對郭靖、黃蓉夫婦的誤會,在家仇與國難間作出抉擇,成為真正的「俠之大者」。
金庸在該作品中將武功與性格結合起來寫。在武功中寫個性,成功地塑造了多種鮮活的人物形象。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性格鮮明,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5、《飛狐外傳》
《飛狐外傳》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1960年—1961年首次連載於《武俠與歷史》雜志。
《飛狐外傳》主要講述《雪山飛狐》主人公胡斐的成長歷程,可以看作是《雪山飛狐》的前傳。小說以主人公胡斐除暴安良為故事的中心,講述了胡斐為追殺鳳天南在路上所發生的一切,特別是與程靈素、袁紫衣所發生的愛情。
該書是《雪山飛狐》的前傳,卻寫於其後,二者互相關聯,卻不完全統一。此書之中人物更為增多,人物性格更為豐滿。該書在金庸作品中有比較重要地位,在藝術成就上屬中乘之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庸
⑶ 《金庸全集》金庸武俠小說排名
寫作先後:
1.《書劍恩仇錄》(1955 年)
2.《碧血劍》(1956 年)
3.《雪山飛狐》(1957 年)
4.《射鵰英雄傳》(1958 年)
5.《神鵰俠侶》(1959 年)
6.《飛狐外傳》 (1959 年)
7.《白馬嘯西風》(1960 年)
8.《鴛鴦刀》(1961 年)
9.《連城訣》(又名《素心劍》)(1963 年)
10.《倚天屠龍記》(1964 年)
11.《天龍八部》(1965 年)
12.《俠客行》(1965 年)
13.《笑傲江湖》(1967 年)
14.《鹿鼎記》(1969-1972 年)
倪匡對小說之成就排名:
1.《鹿鼎記》(倪匡稱之為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說)
2.《天龍八部》
3.《笑傲江湖》
4.《神鵰俠侶》
5.《雪山飛狐》
6.《倚天屠龍記》
7.《射鵰英雄傳》
8.《書劍恩仇錄》
9.《連城訣》
10.《俠客行》
11.《飛狐外傳》
12.《碧血劍》
13.《鴛鴦刀》
14.《白馬嘯西風》
白馬嘯西風 和 飛狐外傳 我很喜歡 這些小說你都可以看看 人和人的認識是不一樣的 只看你喜不喜歡而已
⑷ 金庸小說排名是咋樣的
說實話,以前很愛金庸武俠,後來喜歡溫瑞安的了,前不久才在17k重溫了他的《少年無情》和《傷心小箭》,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能直接下載txt哈~排名如下:
一為按金庸創作時間順序的排名:
1.《書劍恩仇錄》(1955 年)
2.《碧血劍》(1956 年)
3.《雪山飛狐》(1957 年)
4.《射鵰英雄傳》(1958 年)
5.《神鵰俠侶》(1959 年)
6.《飛狐外傳》 (1959 年)
7.《白馬嘯西風》(1960 年)
8.《鴛鴦刀》(1961 年)
9.《連城訣》(又名《素心劍》)(1963 年) 10.《倚天屠龍記》(1964 年)
11.《天龍八部》(1965 年)
12.《俠客行》(1965 年)
13.《笑傲江湖》(1967 年)
14.《鹿鼎記》(1969-1972 年)
需要說明的是,金庸自1955 年闖入武俠世界,至1972 年9 月封筆, 前後十七年寫了十五部作品。70 年代中期,金庸對其作品作了逐字逐句的修訂;有些作品刪改較大,某些章節甚至重寫,至80 年代中期才完成全部修訂工作,可見金庸創作態度之嚴謹。
另一種排名錄,為金庸的好友倪匡所列。小說家兼評論家倪匡的金庸小說排名錄如下:
1.《鹿鼎記》(倪匡稱之為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說)
2.《天龍八部》
3.《笑傲江湖》
4.《神鵰俠侶》
5.《雪山飛狐》
6.《倚天屠龍記》
7.《射鵰英雄傳》
8.《書劍恩仇錄》
9.《連城訣》
10.《俠客行》
11.《飛狐外傳》
12.《碧血劍》
13.《鴛鴦刀》
14.《白馬嘯西風》
倪匡是以排名開金學研究之先河,他從《我看金庸小說》寫到《五看金庸小說》,文字活潑、調侃,見解標新立異,可謂精心研究「金學」之傑出成果。
⑸ 我問你們一個金庸小說排名問題
按朝代排:
《越女劍》(春秋戰國)
《天龍八部》(北宋)
《射鵰英雄傳》(南宋)
《神鵰俠侶》(南宋)
《倚天屠龍記》(元末)
《笑傲江湖》(明)
《俠客行》(明)
《碧血劍》(明末)
《白馬嘯西風》(明末)
《鹿鼎記》(清康熙初期)
《連城訣》(清康熙中期)
《鴛鴦刀》(清雍正)
《書劍恩仇錄》(清乾隆前中期)
《飛狐外傳》(清乾隆中期)
《雪山飛狐》(清乾隆45年應該)
按寫書年代排:
《書劍恩仇錄》(1955)
《碧血劍》(1956)
《射鵰英雄傳》(1957)
《神鵰俠侶》(1959)
《雪山飛狐》(1959)
《飛狐外傳》(1960)
《鴛鴦刀》(1961)
《白馬嘯西風》(1961)
《倚天屠龍記》(1961)
《連城訣》(1963)
《天龍八部》(1963)
《俠客行》(1965)
《笑傲江湖》(1967)
《鹿鼎記》(1969)
《越女劍》(1970)
按對聯排:
飛《飛狐外傳》
雪《雪山飛狐》
連《連城訣》
天《天龍八部》
射《射鵰英雄傳》
白《白馬嘯西風》
鹿《鹿鼎記》
笑《笑傲江湖》
書《書劍恩仇錄》
神《神鵰俠侶》
俠《俠客行》
倚《倚天屠龍記》
碧《碧血劍》
鴛《鴛鴦刀》
按藝術成排:
《鹿鼎記》:反武俠
《天龍八部》:一,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二,民族和天下;三,命運;四,皮相法相
《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俠客行》:對人生寓言性與舐犢之情描寫最甚,親情性最強,我是誰最具哲理性
《神鵰俠侶》:至情描寫
《笑傲江湖》:對政治諷刺,以及令狐沖的道俠風格(浪子風格)
《雪山飛狐》:金庸現實主義最強的作品
《連城訣》:對人性的諷刺之極致,但和笑傲一樣,諷刺過於明顯
《倚天屠龍記》:射鵰三部曲,儒道釋三俠
《白馬嘯西風》:追求,希望,珍惜,女性視角第一書,整本書感官很不同
《越女劍》:唯美的愛情傳說,但篇幅太短所以排名很低
⑹ 金庸同人小說排行榜
《神鵰群芳譜》,
【他來到南宋末年,小龍女代師收徒,他成了小龍女的師弟……】
【機緣巧合,學會了種種神功絕學,九陰真經、太極神功、易筋經、獨孤九劍……】
【宗師級的絕頂高手或友或敵,東邪黃葯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
【神鵰美人紛紛來到身邊,冰潔如玉的小龍女,心狠手辣的李莫愁,靈心慧質的程英,甚至還有聰穎無雙的……】
【一段為天下不容的禁忌之戀,一顆百折不撓的戰心,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本書一半帶h色 屬於yin書】
主角檢索關鍵字 -- 神鵰俠侶,楊過,黃蓉,小龍女
《天龍之大理王子》,在這個忙碌的時代中沒有我立足之地,既然一切都拋棄了我。那活著有什麼意思,不如歸去。風然,這個中文系的才子因為找不到了自己的路,因此在與女友鬧分手的時候,毅然的選擇了死。而他也成了重生潮流中的一員,成功的穿越到了《天龍八部》中的後一代。在這里他有親人,朋友,也有很多女人,只是為何他總是在女人面前不去選擇自己人生中的伴侶?請看我的新作——《天龍之我是大理王子》,這里有江山、美人、武功……
《射鵰同人之曼陀花開》,有人說,一個人的時候叫做孤獨,想一個人的時候,才叫寂寞。 我只知道,從那一刻起,這個女人就在我心底,種下了。 哦,對了,她那時候,還只是個女孩,一個,小女孩。 只是,在回到白駝山的日子,在午夜夢回的日子,她一天天的在長大,像一朵緩緩盛開的曼陀羅花,遺世獨立。 多少年以後,我思及一生中最後悔的事,總莫過於,千山暮雪,來這一遭。 似水流年等閑過,終拋卻了孤獨,卻終惹來了,無盡的,寂寞.姐妹兒寫的不是同人,是寂寞!
⑺ 金庸武俠大排名
灰衣僧(掃地僧):金庸武俠小說中武功最厲害的人物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加上一部《越女劍》,金庸十五大部武俠小說,驚天地,泣鬼神,構造了極為豐富、廣博、生動的藝術世界,創造出一大批讓人難以忘懷的栩栩如生的藝術人物:蕭峰、令狐沖、郭靖、楊過、黃蓉、任盈盈、阿朱等等。讀過金庸小說的人,誰也不會忘記這些閃光而動人的名字。
武和俠是金庸小說的基本和重心,小說中人物武功的高下,當然是人們最關心的事情,讀完金庸洋洋灑灑數百萬字的武俠小說,讀者在流連忘返之餘,往往一個問題會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來,這個問題就是在金庸這些如此眾多的人物中,誰的武功應該排在第一,是最厲害的呢?
就這么一個自然而簡單的問題,乍一想,還真讓人摸不著頭腦。
金庸的這十五部小說,發生在不同的歷史朝代之中,時間、地點全然不同,所以各部小說中的人物,沒有一個恰當的參照體系來相比較,所以要真正挑出一個讓人服氣的第一高手來,還確實有些強人所難。
俗話說,文無第二,武無第一,看來這個第一高手之論,只能是一個懸疑。
不過且慢,對於發燒級的金迷來說,上面這種似是而非的議論,絕對不能讓人滿意,如此有趣而新鮮的問題,絕不可以就這樣搪塞了事,放在一邊。
就算勉為其難,好歹也要找出一點強詞奪理的精妙說法來。
所以,下面就讓我們來試試看。
金庸小說發生的年代,離我們最近的應該是《鹿鼎記》、《書劍恩仇錄》、《碧血劍》這幾本書。
這三本書的年代背景都是明末清初,武功的境界和檔次相差不多。
其中《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金庸出手不凡,僅此一書就已宣告了一個大師的誕生。
《書劍恩仇錄》的出手錶現了金庸超乎常人的博大雄渾的境界,一開始就不同於一般的「江湖恩仇」的武俠小說,著眼點放在了「江山誰主」這樣大氣度的話題上,書與劍的沖突,江湖與江山的對抗,英雄史詩,歷史情仇,眩人眼目。難怪金庸武俠小說的首席評論家竟推許這本金庸的處女作為「光芒萬丈」。
不過,此書畢竟是金庸的試筆之作,還沒有完全放開手腳,其武功招式的描寫,還隱約帶有舊派武俠小說描寫的痕跡,和日後《射鵰英雄傳》等著作相比,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因此,評選金庸小說武功之最,此書不在考慮之列。
比《書劍恩仇錄》年代略遠一點的是金庸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鹿鼎記》。
《鹿鼎記》的背景是明朝康熙盛世,據我們不過二百多年,種種史跡、掌故、傳聞,還有許多史實遺跡可考,所以《鹿鼎記》即使是藝術化和誇張了的小說,也不能不留有餘地。
細細想來,《鹿鼎記》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最後一部小說,其實也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最沒有武俠味的無武無俠的小說,連金庸自己在《鹿鼎記》的後記中也承認過:「《鹿鼎記》已然不太像武俠小說,毋寧說是歷史小說。」
既然在此書中「無武無俠」,此書中人物的武功當然也是較差勁的,就算是書中的第一好漢陳近南,其天下第一的武功,也絲毫沒有神乎其技的地方,倒是韋小寶的一把火葯槍令諸般絕世武學頓失顏色,由此看來,評選金庸小說中人物的武功之最,《鹿鼎記》當不在考慮之列。
時間再往前推算,緊靠《鹿鼎記》、《書劍恩仇錄》的應該是金庸創作的第二部小說《碧血劍》。
金庸在此書中,很注意藝術手法的創新,因此文藝腔較重,對人物武功描寫並不是十分側重。
《碧血劍》中的人物和《鹿鼎記》有前後照應關系,如《鹿鼎記》中的九難師太,即是《碧血劍》中的阿九,《碧血劍》和《鹿鼎記》人物的武功有繼承關系,自然相去不遠,所以《碧血劍》中的武功,也可以不加考慮。
我們如果將金庸小說按時間排序倒推,大約是這樣:
《鹿鼎記》(清)、《書劍恩仇錄》(清)、《碧血劍》(清明)、《飛狐外傳》(明)、《雪山飛狐》(明),《鴛鴦刀》(明初)、《倚天屠龍記》(元明)、《神鵰俠侶》(南宋)、《射鵰英雄傳》(南宋)、《天龍八部》(北宋)、《越女劍》(吳越春秋),另外還有幾部小說,即《連城訣》、《俠客行》、《白馬嘯西風》和《笑傲江湖》,難以確定年代。《笑傲江湖》有魔教之說,與《倚天屠龍記》相似,大概可以算相同的年代。
我們要評選金庸小說中的武功之最,《越女劍》、《白馬嘯西風》因為是中篇,分量不夠,顯然其武功可以忽略不計;而《俠客行》和《雪山》系列的分量,也同樣不能和《射鵰英雄傳》三部曲相比,所以我們真正要評選的焦點,是在《射鵰》三部曲、《笑傲江湖》和《天龍八部》這五部之中。
前面我們提到過,年代距我們最近的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人物武功最差,而就金庸整體小說來看,這個規律很是明顯,時間距我們越遠,小說中的武功似乎越高,似乎隨著時間的推移,遠古年代神乎其技的武功逐步在遺失、在失傳,頗有魯迅小說中九斤老太之論「一代不如一代」。
比如,關於武功的失傳,南宋時的《天龍八部》中蕭峰的降龍十八掌,十八招招招俱全,威力無比,驚天地泣鬼神,而在《射鵰英雄傳》中降龍十八掌傳到洪七公,就已失傳數招,幸虧洪七公天資聰明,靠自己的個人聰明,將遺失的招數補齊,保住了十八之稱,不過降龍十八掌在洪七公和郭靖使出來時,總覺得沒有蕭峰那樣瀟灑自如,渾然天成。
關於武功一代不如一代,在另一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來。
比如,《天龍八部》和《射鵰英雄傳》中,高手過招,還有大宗師的王者氣象,既是赤手空拳,又不拿兵刃,蕭峰如此,段譽如此,虛竹如此,一燈大師的一陽指如此,歐陽峰的蛤蟆功如此,黃葯師的彈指神功如此,周伯通的雙手互搏如此,洪七公、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如此。
雖然洪七公有打狗棒、歐陽峰有蛇杖、黃葯師有玉蕭,顯然他們幾乎不用這些兵器,但這與蕭峰、段譽、虛竹相比畢竟又遜了一籌。
《射鵰英雄傳》之後的《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中,楊過拿起了玄鐵劍、張無忌也有了倚天屠龍刀,再到《笑傲江湖》的令狐沖,離開了劍已經如同廢人,他們和蕭峰、段譽、虛竹相比,其武功境界的高下已不言而喻。
按以上的這些分析來看,《天龍八部》顯然是金庸武功境界最高的一部書。
試拿《天龍八部》和其他小說中的武功略作一對比。
年代離我們最近的《書劍恩仇錄》中,劍術第一的是「追風快劍」無塵道長,但看其對無塵道長武功的描寫,他的劍法與《天龍八部》中排名第一百九十二名的一開篇走過場的人物無量劍東宗掌門人左子穆差不了多少。
《書劍恩仇錄》寫無塵和乾隆的御前侍衛「一葦渡江」褚圓比劍:
全身衣服已被無塵割成碎片,七零八落,不成模樣,頭上又是熱辣辣地,一摸頭臉,辮子、頭發、眉毛均被剃得乾乾凈凈,又驚又羞,忽然間褲子又向下溜去,原來褲帶也給割斷了。
無塵的劍術隨心所欲,似乎很是高明,再看《天龍八部》中左子穆的表現:
左子穆踏上兩步,長劍倏地遞出,這時那貂兒又已奔到龔光傑臉上,左子穆挺劍向貂兒刺去。貂兒身子一扭,早已奔到了龔光傑後頸,左子穆的劍尖及於徒兒眼皮而止。這一劍雖沒刺到貂兒,旁觀眾人無不嘆服,只須劍尖多遞得半寸,龔光傑這隻眼睛便是毀了。雙清尋思:「左師兄劍術了得,非我所及,單是這招『金針渡劫』,我怎能有這等造詣?」
左子穆的表現,也並不比無塵差多少。
另外,在《書劍恩仇錄》中,點穴是非常厲害的武功,而在《天龍八部》中,點穴是一個小丫頭阿朱都會的粗淺入門功夫。
《笑傲江湖》中,任我行的吸星大法,使眾人談之色變,論其淵源可和《天龍八部》中星宿派丁春秋的吸星大法相提並論,比之段譽所學的逍遙派的北冥神功,前者為臣,後者為君。
《笑傲江湖》中首推獨孤九劍最有創意,但此種武功只有花架子,全無內力陰陽相濟,最多和古龍「那一劍快的已超過了速度的極限」的境界相仿,這樣的劍術不要說和《天龍八部》中段譽的六脈神劍相提並論,恐怕連《天龍八部》中「劍神」卓不凡的劍芒也比不過。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鎮教之寶,也是張無忌的拿手絕活「乾坤大挪移」,隨便哪個讀者一看,便知這是《天龍八部》中慕容復家族「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變種,張無忌的「乾坤大挪移」最多和慕容復「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差不多,遇到蕭峰,當然只有束手無策了。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的武功厲害,但怎麼也不會比張三豐高,張三豐再厲害,其實也不過得到了他的師父覺遠和尚的幾分真傳,所以《倚天屠龍記》中覺遠和尚的武功,應該說是《倚天屠龍記》中第一。
我們來看看覺遠和尚和昆侖山何足道相鬥一場戲:
何足道不答,俯身拾起一塊尖角石子,突然在寺前的青石板上縱一道、橫一道的畫了起來,頃刻之間,畫成了縱橫各一十九道的一張大棋盤。經緯線筆直,猶如用界尺界成一般,每一道線都是深入石板半寸有餘。這石板乃以少室山的青石鋪成,堅硬如鐵,數百年人來人往,亦無多少磨耗,他隨手以一塊尖石揮劃,竟然深陷盈寸,這份內功實是世間罕有,只聽他笑道:「比劍嫌霸道,琴音無法比拼。大和尚既然高興,咱們便來下一局棋如何?」
他這手劃石為局的驚人絕技一露,天鳴、無色、無相以及心禪堂七老無不面面相覷,心下駭然。天鳴方丈知道此人這般渾雄的內力寺中無一人及得,他心地光風霽月,正要開口認輸,忽聽得鐵鏈拖地之聲,叮當而來。
只見覺遠挑著一對大鐵桶走到跟前,後面隨著一個長身少年。覺遠左手扶著鐵扁擔,右手單掌向天鳴行禮,說道:「謹奉老方丈呼召。」天鳴道:「這位何居士有話要跟你說。」覺遠回過身來,一看何足道,卻不相識,說道:「小僧覺遠,居士有何吩咐?」
何足道畫好棋局,棋興勃發,說道:「這句話慢慢再說不遲。哪一位大和尚先跟在下對弈一局?」他倒不是有意炫示功夫,只是生平對琴劍棋都是愛到發痴,興之所到,連天塌下來都是置之度外,既想到弈棋,便只求有人對局,早忘了比試武功之事。天鳴禪師道:「何居士劃石為局,如此神功,老衲生平未見,敝寺僧眾甘拜下風。」
覺遠聽了天鳴之言,再看了看石板上的大棋局,才知此人竟是來寺顯示武功,當下挑著那擔大鐵桶,吸了一口氣,將畢生所練功力都下沉雙腿,在那棋局的界線上一步步的走了過去。只見他腳上鐵鏈拖過,石板上便現出一條五寸來寬的印痕,何足道所劃的界線登時抹去。眾僧一見,忍不住大聲喝彩。天鳴、無色、無相等更是驚喜交集,哪想得到這個痴痴獃獃的老僧竟有這等深厚內功,和他同居一寺數十年,卻沒瞧出半點端倪。天鳴等自知一人內力再強,欲在石極上踏出印痕,也絕無可能,只因覺遠挑了一對大鐵桶,桶中裝滿了水,總共何止四百餘斤之重,這幾百斤巨力從他肩頭傳到腳上的鐵鏈,向前拖曳,便如一把大鑿子在石板上敲鑿一般,這才能鏟去何足道所劃的界線,倘若覺遠空身而行,那便萬萬不能了。但雖有力可借,終究也是罕見的神功。何足道不待他鏟完縱橫一共三十八的界線,大聲喝道:「大和尚,你好深厚的內功,在下可不及你!」覺遠鏟到此時,丹田中真氣雖愈來愈盛,但兩腿終是血肉之物,早已大感酸痛,聽他這么一喝,當即止步,微笑吟道:「一枰袖手將置之,何暇為渠分黑白?」
類似的場面在《天龍八部》中也可以找到印證:
段延慶早聽雲中鶴詳細說過,自己的得意徒兒譚青如何在聚賢莊上害人不成,反為蕭峰所殺,這時聽說眼前這漢子便是殺徒之人,心下又是憤怒,又是疑懼,伸出鐵棒,在地下青石板上寫道:「閣下和我何仇。既殺吾徒,又來壞我大事。」
但聽得嗤嗤響聲不絕,竟如是在沙中寫字一般,十六個字每一筆都深入石里。他的腹語術和上乘內功相結合,能迷人心魄,亂人神智,乃是一項極厲害的邪術。只是這門功夫純以心力剋制對方,倘若敵人的內力修為勝過自己,那便反受其害。他既知譚青的死法,又見了蕭峰相救段正淳的身手,便不敢貿然以腹語術和他說話。
蕭峰見他寫完,一言不發,走上前去伸腳在地下擦了幾擦,登時將石板上這十六個字擦得乾乾凈凈。一個以鐵棒在石板上寫字已是極難,另一個卻伸足便即擦去字跡,這足底的功夫,比之棒頭內力聚於一點,更是艱難得多。兩個人一個寫,一個擦,一片青石板鋪成的湖畔小徑,竟顯得便如沙灘一般。
看蕭峰和覺遠和尚相比,同樣的場面,同樣的事情,覺遠和尚累得半死,蕭峰卻是舉重若輕。
綜上所述,金庸的武俠小說中真正武功出神入化、高妙絕倫的,非《天龍八部》莫屬,要評選金庸武俠小說武功之最,也非在《天龍八部》中尋找不可。
《天龍八部》中誰的武功最厲害呢?
「南喬峰,北慕容」,蕭峰是真正的大英雄,但他的武功卻不是最高的,別的不說,蕭峰對段譽的六脈神劍推崇有加,自知自己的降龍十八掌不敵六脈神劍,段譽的武學造化當在蕭峰和虛竹之上。
段譽的武功在《天龍八部》中也不是最高,蕭峰和慕容復厲害,但二人之父蕭遠山和慕容博比他倆更厲害許多。
蕭遠山和慕容復是《天龍八部》中武功最厲害人物嗎?也不是,且看少林寺灰衣掃地人,輕描淡寫,同時制服蕭遠山和慕容博,分解因緣,指點迷津,終使蕭遠山和慕容博放下屠刀,立地在佛。
玄生、玄滅只覺一股柔和的力道在手臂下輕輕一托,身不由己的便站將起來,卻沒見那老僧伸手指袖,都是驚異不止,心想這般潛運神功,心到力至,莫非這位老僧竟是菩薩化身,否則怎能有如此廣大神通、無邊佛法?
……
慕容復氣往上沖,喝道:「那我便接蕭兄的高招。」蕭峰更不搭話,呼的一掌,一招降龍十八掌中的「見龍在田」,向慕容復猛擊過去。……那老僧雙手合十,說道:「阿彌陀佛,佛門善地,兩位施主不可妄動無明。」
他雙掌只這么一合,便似有一股力道化成一堵無形高牆,擋在蕭峰和慕容復之間。蕭峰排山倒海的掌力撞在這堵牆上,登時無影無蹤,消於無形。
……
慕容博初時見那老僧走近,也不在意,待見他伸掌拍向自己天靈蓋,左手忙上抬相格,又恐對方武功太過厲害,一抬手後,身子跟著向後飄出。他姑蘇慕容氏家傳武學,本已非同小可,再鑽研少林寺七十二絕技後,更是如虎添翼,這一抬頭,一飄身,看似平平無奇,卻是一掌擋盡天下諸般攻招,一退閃去世間任何追擊。守勢之嚴密飄逸,直可說至矣盡矣,蔑以加矣。閣中諸人個個都是武學高手,一見他使出這兩招來,都暗喝一聲彩,即令蕭遠山父子,都不禁欽佩。
豈知那老僧一掌輕輕拍落,波的一聲響,正好擊在慕容博腦門正中的「百會穴」上,慕容博的一格一退,竟沒半點效用。「百會穴」是人身最要緊的所在,即是給全然不會武功之人碰上了,也有受傷之虞,那老僧一擊而中,慕容博全身一震,登時氣絕,向後便倒。
慕容復大驚,搶上扶住,叫道:「爹爹,爹爹!」但見父親嘴眼俱閉,鼻孔中已無出氣,忙伸手到他心口一摸,心跳亦已停止。慕容復悲怒交集,萬想不到這個滿口慈悲佛法的老僧居然會下此毒手,叫道:「你……你……你這老賊禿!」將父親的屍身往柱上一靠,飛身縱起,雙掌齊出,向那老僧猛擊過去。
那老僧不聞不見,全不理睬。慕容復雙掌推到那老僧身前兩尺之處,突然間又如撞上了一堵無形氣牆,更似撞進了一張漁網之中,掌力雖猛,卻是無可施力,被那氣牆反彈出來,撞在一座書架之上。本來他來勢既猛,反彈之力也必十分凌厲,但他掌力似被那無形氣牆盡數化去,然後將他輕輕推開,是以他背脊撞上書架,書架固不倒塌,連架舊堆滿的經書也沒落下一冊。
……
蕭遠山全沒想到抵禦,眼見那老僧的右掌正要碰到他腦門,那老僧突然大喝一聲,右掌改向蕭峰擊去。
蕭峰雙掌之力正要他左掌相持,突見他右掌轉而襲擊自己,當即抽出左掌抵擋,同時叫道:「爹爹,快走,快走!」不料那老僧右掌這一招中途變向,純真虛招,只是要引開蕭峰雙掌中的一掌之力,以減輕推向自身的力道。蕭峰左掌一回,那老僧的右掌立即圈轉,波的一聲輕響,已擊中了蕭遠山的頂門。
灰衣僧不管對付慕容復、慕容博,還是對付蕭遠山、蕭峰,都不費吹灰之力,所以論武功境界,少林寺無名灰衣掃地人,才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武功最高之人。
十大高人上榜人物中,灰衣僧排名第一。
⑻ 金庸武俠小說排名
1.《鹿鼎記》(倪匡稱之為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說)
2.《天龍內八部》
3.《笑傲江湖》
4.《神鵰俠侶容》
5.《雪山飛狐》
6.《倚天屠龍記》
7.《射鵰英雄傳》
8.《書劍恩仇錄》
9.《連城訣》
10.《俠客行》
11.《飛狐外傳》
12.《碧血劍》
13.《鴛鴦刀》
14.《白馬嘯西風》
⑼ 金庸小說排行榜。。
1天龍八部 蕭峰的刻畫及其經典,大丈夫唯蕭峰是也!
2神鵰俠侶 本人喜歡楊過 怎一狂字回了得答
3笑傲江湖 金庸的一部沒有牽涉歷史背景的一本書,值得一看
4射鵰英雄傳 入選中學課本,可見其文學功底
5倚天屠龍記 三部曲的完結版
6書劍恩仇錄 金庸的處女作,寫的非常精彩 但陳家洛的性格為人所詬病
7飛狐外傳 胡斐迷可是很多的。
7碧血劍 不是很好,金庸原意寫袁崇煥,但我沒看出來
8鹿鼎記 特別不喜歡韋小寶
10俠客行 這個石破天 無語
11雪山飛狐 白馬嘯西風 越女劍 鴛鴦刀 短篇 不足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