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語文閱讀題
生命有限,精神永存,這能矛盾么?
2. 求2013年高考作文
3. 2013年高考英語江蘇卷 - 閱讀理解D
Mark Twain has been called the inventor of the American novel. And he surely deserves additional praise: the man who popularized the clever literary attack on racism.
馬克·吐溫被稱為美國小說的創始人,他推廣了聰明文學以抨擊種族歧視,理應受到額外褒獎。
I say clever because anti-slavery fiction had been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literature in the years before the Civil War. H. B. Stowe』s Uncle Tom』s Cabin is only the most famous example. These early stories dealt directly with slavery. With minor exceptions, Twain planted his attacks on slavery and prejudice into tales that were on the surface about something else entirely. He drew his readers into the argument by drawing them into the story.
之所以說是聰明是因為反奴隸制小說在內戰前就已經是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了。H.B.斯托的《湯姆叔叔的小屋》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例子。這些早期的小說直指奴隸制,但也有少數列外,馬克·吐溫將他對奴隸制和偏見的攻擊植入故事裡,而故事表面看起來則是是其他的事情。他通過小說吸引讀者讓他們參與這場討論。
Again and again, in the postwar years, Twain seemed forced t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 of race. Consider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t least today, of Twain』s novels,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 Only a few books have been kicked off the shelves as often as Huckleberry Finn , Twain』s most widely read tale. Once upon a time, people hated the book because it struck the mass rude. Twain himself wrote that those who banned the book considered the novel 「trash and suitable only for the slums」. More recently the book has been attacked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 Jim, the escaped slave, and many occurrences of the word nigger. (The term Nigger Jim, for which the novel is often severely criticized, never appears in it.)
戰後,馬克·吐溫似乎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應對種族主義的挑戰,至少現在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仍是最受爭議的小說。馬克·吐溫被廣泛閱讀的的小說中只有幾本書像《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一樣經常被下架。從前,人們討厭這本書,因為人們認為它很粗魯。馬克·吐溫寫道,那些禁止這本書的人認為這部小說是"垃圾,只適合貧民窟"。最近這本書因為書中的人物,逃跑的黑奴吉姆以及頻繁出現的「黑鬼」一詞而備受抨擊(備受抨擊的的"黑鬼吉姆"這個詞從未出現過)。
But the attacks were and are silly—and miss the point. The novel is strongly anti-slavery. Jim』s search through the slave states for the family from whom he has been forcibly parted is heroic. As J. Chadwick has pointed out, the character of Jim was a first in American fiction — a recognition that the slave had two personalities, 「the voice of survival within a white slave culture and the voice of the indivial: Jim, the father and the man.」
但這樣的攻擊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很愚蠢,沒有抓住重點。這部小說強烈地反對奴隸制。吉姆從他被強行帶走的蓄奴州開始搜尋家人的行為是一種英雄主義的行為。J. Chadwick指出,吉姆這個角色是美國小說中第一個承認奴隸有雙重人格的,即"一個是生存於白人奴隸文化之中的聲音,另一個是作為個體的聲音,吉姆本人,是父親,也是男人"。
There is much more. Twain』s mystery novel Pudd』nhead Wilson stood as a challenge to the racial beliefs of even many of the liberals of his day. Written at a time when the accepted wisdom held Negroes to be inferior to whites, especially in intelligence, Twain』s tale centered in part around two babies switched at birth. A slave gave birth to her master』s baby and, for fear that the child should be sold south, switched him for the master』s baby by his wife. The slave』s light-skinned child was taken to be white and grew up with both the attitudes and the ecation of the slave-holding class. The master』s wife』s baby was taken for black and grew up with the attitudes and intonations of the slave.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馬克·吐溫的懸疑小說《傻瓜威爾遜》對種族信仰,甚至是許多自由派的種族信仰發起了挑戰。當時人們普遍認為黑人不如白人聰明,尤其是智力方面,馬克·吐溫的小說寫了孩子出生時將兩個孩子互換的故事。一個奴隸生下了她主人的孩子,生怕孩子被賣到南方去,於是就用自己的孩子換了他主人妻子的孩子。奴隸的淺膚色小孩生長在白人家庭,並在蓄奴階級的態度和教育思想中長大,而主人妻子的小孩被送到黑人家庭,並在奴隸的態度和教育思想中長大。
The point was difficult to miss: nurture, not nature, was the key to social status.The features of the black man that provided the stuff of prejudice—manner of speech,for example—were,to Twain,indicative of nothing other than the conditioning that slavery forced on its victims.
有一點很明確:決定社會地位的關鍵是養育而不是本性。人們歧視的是黑人本身的一些特點,比如說話的方式。馬克·吐溫認為,這些特點正是奴隸制強加給奴隸的。
Twain』s racial was not perfect . One is left uneasy, for example, by the lengthy passage in his autobiography about how much he loved what were called 「nigger shows」 in his youth--mostly with white men performing in black-face---and his delight in getting his mother to laugh at them. Yet there is no reason to think Twain saw the shows as representing reality. His frequent attacks on slavery and prejudice suggest his keen awareness that they did not.
馬克·吐溫的種族論調並不完美。依然令人不安,例如,他在自傳中用了很長的篇幅來講述他在青年時期非常喜歡"黑鬼秀",而那些表演大多是由白人扮成黑人,他母親嘲笑表演者時他很開心。但我們沒有理由認為馬克·吐溫把這個表演看成是現實的寫照。他經常攻擊奴隸制和種族歧視表明他擁有敏銳的意識。
Was Twain a racist? Asking the questioning the 21st century is as wise as asking the same of Lincoln. If we read the words and attitudes of the past through the 「wisdom」 of the considered moral judgments of the present, we will find nothing but error. Lincoln, who believed the black man the inferior of the white, fought and won a war to free him. And Twain, raised in a slave state, briefly a soldier, and inventor of Jim, may have done more to anger the nation over racial injustice and awaken its collective conscience than any other novelist in the past century.
馬克·吐溫是一個種族主義者嗎?在21世紀,問這個問題就如同問林肯是不是一個種族主義者一樣睿智。如果我們用當前經過深思熟慮的道德標准作為辨別的「智慧」來解讀過去的文字和態度,那麼我們只會發現錯誤。林肯認為黑人不如白人,只有戰斗並且贏得戰爭,才能解放他們。馬克·吐溫生長在一個蓄奴州,當過兵,創作了吉姆這個形象,跟過去任何一個小說家相比,他也許更能提醒人們種族之間的不公並且喚醒他們的集體良知。
4. 新課標2013全國高考語文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語文
第Ⅰ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老子其人其書的時代,自司馬遷《史記》以來只有異說,清代學者崇尚考據,對此議論紛紛,如汪中作《老子考異》,力主老子為戰國時人,益啟爭端。錢穆先生說:「老子偽跡不彰,真相大白,則先秦諸子學術思想之系統條貫始終不明,其源流派別終無可言.」大家都期待這個問題有新的解決線索.
過去對於古書真偽及年代的討論,只能以材料證明紙上材料,沒有其它的衡量標准,因而難有定論。用來印證《老子》的古書,大多收到辨偽家的懷疑,年代確不可移的,恐怕要數到《林非子》。《呂氏春秋》和《淮南子》,但這幾木書戍書太晚,沒有多少作用.近年戰國秦漢簡帛俠籍大黃出上,為學術界提供了許多前所未見的地下材料,這使我們有可能重新考慮《老子》的時代問題。
1973牛長沙馬王堆三虧漢基出土的串書,內有《老子》兩種版本,甲本字體比較早,不避漢高祖諱,應抄寫於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諱,可以抄寫於文帝初。這兩本《老子》抄寫年代都晚,無益於《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黃帝書》四篇,系。黃」、「老」合抄之本,則從根本上改變了學術界對早期道家的認識。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發明黃老道德意」為其指歸,故也可稱之為黃老學派.《老子》和《黃帝書》是道家的經典,在漢初被妙寫在《老子》前面的《黃帝書》顯然在當時公眾心目中已據有崇高位置,不會是剛剛撰就的作品。同時,《黃帝書》與《申子》、《慎子》、《韓非子》等有許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韓非二人均曾學黃老之術,這些共通之處可認作對《皇帝書》的引用闡發。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為戰國中期,《皇帝書》不應更晚。至於《皇帝書》與《老子》的共通之處也甚多,入《皇帝書·經法》篇雲「王天下者有玄德」,什麼是「玄德。」文中未見解釋,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持,長而不宰,之謂玄德。」帛書所講「玄德」顯然由此而來。此例甚多,那麼為《皇帝書》所稱引的《老子》必須再早上一個時期,也就是不會晚於戰國時期。
古書中有關老子和孔子關系的記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點不少。進來有陳鼓應先生《老學先於孔學》一文,專門討論《論語》受《老子》的影響,用以證成「《老子》成書早於《論語》」。如《論語·衛靈公》:「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無為而治」是老子的學說,細味孔子的話,是講唯有舜稱得其無為而治,很像是針對已有的學說而發,《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稱今見《老子》書。」因此這一條是《論語》引用《老子》的鐵證,而且是對《老子》的批評。從這些情形來看,古書所記老子長於孔子,可以認為是確實可信的。
(摘編自李學勤《<老子>的年代》)
1. 下面關於作者寫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從司馬遷《史記》開始,關於老子和《老子》一書的時代問題就有不痛說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異0》以後,學者們更加紛爭不已。
B. 錢穆說過:如果老子其他人說的時代不明,那麼先秦諸子學術思想的聯系和發展就無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別也無從談起。
C. 以前用來印證《老子》的古書,大多本身就被人指為偽書。《韓非子》、《呂氏春秋》等雖然年代確鑿無疑,但是成書太晚,也無濟於事。
D. 近年來戰國秦漢簡帛文獻大量出士,給學術界提供了許多紙上材料以外的東西,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書的時代問題有了解決的可能。
2.下面解釋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雖然從字體和避諱來看,馬王堆漢墓《老子》帛書甲本和乙本的抄寫年代可以大致確認,但是這對於《老子》著作的推定美什麼用處。
B.《皇帝書》和《老子》有許多相似的語句,但許多名詞的解釋只見於《老子》而不見於《皇帝書》,所以《老子》成書應該早於《皇帝書》。
C.陳鼓應曾撰寫《老學先於孔學》一文,指出《論語》中多有受到《老子》影響之處,其目的是證明《老子》一書的產生比《論語》早。
D.《老子》有「以德報怨」之說,所以「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一句應該是《論語》引用《老子》的鐵證,並且是對《老子》的批評。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於古書真偽和年代問題,本文採用了兩個方面的證據來證明,即不但有古書上的材料,還加上了考古發掘的地下材料,從而增強了論證的力量。
B.道家以「發明黃老道德意」為其指歸,馬王堆漢墓《老子》帛書乙本是「黃」、「老」合抄之本,這證明在西漢初年黃老學派已經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韓非都學過黃老之術,他們著作的語句與《黃帝書》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見這三人的引用闡發,與《黃帝書》後來享有崇高地位極有關系。
D.《論語》引用老子「無為而治」等意見,並加以闡發,這不但證明老子年長於孔子,大概也能印證史書上孔子曾經問學地老子一事。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馬文升,字負圖,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進士,授御史。歷按山西、湖廣,風裁甚著。成化初,召為南京大理卿,滿四之亂,錄功進左副都御史,振鞏昌、臨洮飢民,撫安流移。績甚著。是時敗寇黑水口,又敗之湯羊嶺,勒石紀之而還。進右都御史,總督漕運。淮、徐、和飢,移江南糧十萬石、鹽價銀五萬兩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議行。帝耕藉田,教坊以雜戲進。文升正色曰:「新天子當使知稼穡艱難,此何為者?」即斥去。明年,為兵部尚書,督團營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廢弛,西北部落時伺塞下。文升嚴核諸將校,黜貪懦者三十餘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門,或作謗書射入東長安門內。為兵部十三年,盡心戎務,於屯田、馬政、邊備、守御,數條上便宜。國家事當言者,即非職守,亦言無不盡。嘗以太子年及四齡,當早諭教。請擇醇謹老成知書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語動止悉導之以正。山東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災,文升請命所司振恤,練士卒以備不虞。帝皆深納之。在班列中最為耆碩,帝亦推心任之。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書屠滽罷,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鳳陽大風雨壞屋拔木,文升請帝減膳撤樂,修德省愆,御經筵,絕游宴;停不急務,止額外織造;振飢民,捕盜賊。已,又上吏部職掌十事。帝悉褒納。正德時,朝政已移於中官,文升老,連疏求去,許之。家居,非事未嘗入州城。語及時事,輒顰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長於應變,朝端大議往往待之決。功在邊鎮,外國皆聞其名。尤重氣節,厲廉隅,直道而行。卒後逾年,大盜至鈞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節選自《明史·馬文升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登景泰二年進士 登:升職。
B.錄功進左副都御史 錄:記載。
C.振鞏昌、臨洮飢民 振:救濟。
D.勒石紀之而還 勒:銘刻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馬文升勸諫皇上修身愛民內容的一組是(3分)
①新天子當使知稼 艱難 ②即非值守,亦言無不盡
③凡言語動止悉導之以正 ④文升請命所司振恤
⑤減膳撤樂,修德省愆 ⑥止額外織造,振飢民,捕盜賊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馬文升仕途順利,政績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後,歷任多項職務。功業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處理受災民眾的善後問題;二是擊敗擾亂社會秩序的賊寇。
B.馬文升為人正直,處事嚴明。他敢於直言勸諫,奏事進言均得到採納;又能夠嚴格考察部屬,曾罷免貪婪懦弱者三十餘人,奸人怨恨,對他大肆威脅和污衊。
C.馬文升盡心軍事,關注民生。他任兵部尚書十多年,對屯田、邊備等職責勇於進言。在代吏部尚書時,南京等地遭遇風雨災害,他又請求皇上救助災地百姓。
D.馬文升文武全才,名聲遠揚。朝廷大事往往等他決斷,又有顯赫邊功,外國皆聞其名。為人重氣節,品行端正,以至於大盜各處騷擾,也不去鈞州他的家鄉。
7 .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在班列中最為耆碩,帝亦推心任之,諸大臣莫敢望也。
家居,非事未嘗入州城。語及時事,輒顰蹙不答。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鵲 橋 仙
陸 游
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獨去作江邊漁父。輕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斷蘋洲煙雨②。鏡湖③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君恩賜與!
【注】①這三句是追憶當年軍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種棋戲。 ②占斷:占盡。蘋洲煙雨:指長滿蘋草、煙雨空濛的風光。 ③鏡湖:即鑒湖,在今浙江紹興。唐天寶初,賀知章請求回家鄉會稽當道士,玄宗詔賜他鏡湖一角。
8.上闋最後兩句是什麼意思?他表達了作者什麼意思的情感?(5分)
9.詞的結尾借用了賀知章的故事,這有什麼用意?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初下列名篇名句中看空缺部分。(6分)
(1)足蒸暑土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五步一樓,十步一閣;____________,檐牙高啄;___________________,勾心鬥角。(杜牧《阿房宮賦》)
(3)西望夏口,東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蘇軾《赤壁賦》)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11)、四(12)兩題中選定期中一題作答。注意:作答時請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題號後的方框塗黑。只能做所選定題目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題目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個題目計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25分)
喂自己影子吃飯的人 [阿根廷]萊*巴爾萊塔
晚飯時,飯店裡走進一位高個兒,面容和藹,臉上的笑容矜持而又慘淡。
他風度翩翩走上前台,朗聲說道:
「諸位,敝人十分願意應邀在此介紹一種奇跡,迄今無人能窺見其奧妙。近年來,敝人深入自己影子的心靈,努力探索其需求和愛好。兄弟十分願意把來龍去脈演述一番,以報答諸位的美意。請看!我至親至誠的終身伴侶——我的影子的實際存在。」
在半明半暗的燈光中,他走近牆壁,修長的身影清晰地投射在牆上。全廳鴉雀無聲,人們一個個伸長脖子,爭看究竟。他像要放飛一隻鴿子似的,雙手合攏報幕:
「騎士跳欄!」
騎士模樣的形狀在牆上蹦了一下。
「玉兔食菜!」
頓時,出現一隻兔子在啃白菜。
「山羊爬坡!」
果然,山羊模樣的影子開始步履艱難地爬一個陡坡。
「現在我要讓這曇花一現的形象具有獨立的生命,向大家揭示一個無聲的新世界。」
說完,他從牆壁旁走開,影子卻魔術般地越拉越長,直頂到天花板上。
「諸位,為了使影子能脫離我而獨立生活,敝人進行過孜孜不倦的研究。我只要對它稍加吩咐,它就會具有生命的各種特徵……甚至還會吃東西!我馬上給諸位表演一番。諸位給我的影子吃些什麼呢?」
一個炸雷般的聲音回答說:
「給,給它吃這塊火雞肉凍。」
一陣鬨堂大笑。他伸手接過遞來的菜盤,走進牆壁。他的影子隨即自如地從天花板上縮了回來,幾乎貼近他的身子。人們看得清清楚楚,他的身子並未挪動,那影子卻將纖細的雙手伸向盤子,小心翼翼地抄起那塊肉,送到嘴裡,嚼著,吞著……
「簡直太神了!」
「嗯,你信嗎?」
「天哪!夫人,我可不是三歲的小孩!」
「可是,您總不會否認這把戲確實很妙,是嗎?」
「給它這塊雞脯。」
「梨!看著它如何吃梨一定妙不可言。」
「很好。諸位,現在先吃雞脯。噢,勞駕哪位遞給我一條餐巾?謝謝!」
所有人都興致勃勃地加入了這場娛樂。
「再給它吃點餅,你這影子可有點乾瘦呵!」
「喂,機靈鬼,你的影子喝酒不?給它這杯酒,喝了可以解愁。」
「 哎呦,我笑得實在受不了嘍」。
那影子又吃、又喝,泰然自若。不久,那人把燈全部打開,神情冷漠而憂郁,臉色顯得格外蒼白。他一本正經地說到:
「諸位,敝人深知這般玄妙的實驗頗易惹人嘲諷、懷疑,但這無關緊要。總有一天,這項旨在使自己的影子獨立於本人的實驗,必將得到公認和獎勵。臨走前,敬請凡有疑問者前來搜一下敝人的衣服,以便確信我絕沒有藏匿任何物品。諸位的慷慨惠贈,無一不為我影子所食。這如同敝人叫巴龍·卡米洛·弗萊切一樣千真萬確。十分感謝,祝大家吃好,晚安!」
「見鬼去吧!」
「誰要搜你的身子!」
「幻術玩夠了吧,來點音樂吧!」
卡米洛·弗萊切,真名叫胡安·馬力諾,他面朝三方,各鞠了個躬,神態莊重地推出了餐廳。穿過花園時,突然有人一把抓住他的胳膊。
「你給我滾!」警察厲聲吼道,「下次再看到你,就讓你和你的影子統統蹲到警察局過夜去。」
他低下頭,慢慢地走出去。拐過街角,他才稍稍挺直身子,加快腳步回家。
「你不回來,小傢伙們不願睡,他們可真累人呵!」
兩個金發的孩子在一旁玩耍著,興高采烈地迎接他。
小姑娘走過來,緩聲問道:
「帶回來什麼沒有?」
他沒吱聲,從衣服里掏出一方疊好的餐巾,從裡面取出一塊雞脯,幾塊餅,還有兩把銀質鑰匙。
她把食物切成小塊,放在盤里同她的兩個兄弟吃了起來。
「你不想吃點什麼?爸爸。」
「不,」他頭也不回地說到,「你們吃吧,我已經吃過了。」
馬里諾面朝窗子坐下來,茫然失神的凝望著沉睡中城市的屋脊,琢磨著明天該去哪裡表演他的奇跡……
(1) 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 馬里諾說影子是獨有生命的實際存在,是讓觀眾相信他對影子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他的表演技藝的高超
B. 馬里諾離開飯店前,請客人上前搜身,以證明他沒有帶走任何物品,這表明他品行端正,愛惜自己的名聲。
C. 馬里諾謝幕時,有人發出「幻術玩夠了,來點音樂」的呼聲,這呼聲暗示客人們看穿了幻術,需要更多的娛樂節目刺激。
D. 馬里諾穿過花園時,遭到了警察的威脅和警告,表明馬里諾的影子表演缺乏新意,已經讓警察感到厭煩了。
E. 小說對馬里諾在家中茫然失神狀態夫人描寫,真實的反映了一個江湖藝人的現實生活,表達了作者對這類人物的同情。
(2)「影子」對小說的藝術表現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3)小說主人公馬里諾這一形象有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4)小說前半部分側重寫馬里諾的影子表演,後半部分側重寫馬里諾的現實生活。作者這樣安排有什麼用意?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飛虎將軍」陳納德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人民正遭受著日本法西斯的瘋狂蹂躪。戰爭中,從空中給予日本敵機致命打擊的,是赫赫有名的美國「飛虎隊」,其隊長則是有著「飛虎將軍」美稱的陳納德。
1937年,中日之戰一觸即發,增強中國空軍作戰能力迫在眉睫,當時,陳納德已經從美國空軍退役,他的朋友,在中國大人中央信託局機要顧問的霍勃魯克非常行賞他精湛的飛行技術和過人的軍事才能,推薦他來華擔任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顧問,並給他寄去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秘書長宋美齡的親筆邀請信。5月,陳納德來到上海作為期三個月的考察。再傷害,陳納德收到民眾的熱情歡迎和宋美齡的接見。他在日記中寫道:「我終於在中國了。希望能在這里為正在爭取名族團結和爭取新生活的人名效勞。」
7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陳納德聽到消息,當即決定留在中國,表示願在任何能盡其所能的崗位上服務。他認為「中國對日之戰,是美國也將捲入的太平洋之戰的序幕」,他要為中國,也為自己即將捲入戰爭的祖國盡一份力量。此後,陳納德在芷江,昆明等地籌建航校,訓練飛行員,悉心傳授戰斗機飛行技術和作戰技術,他多年前的軍事理論著作《防禦性追擊的作用》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同事,他著手建立一個全國性的地面空襲報警系統,以便戰斗機駕駛員及時攔擊敵機。為了增強空軍的戰鬥力,1940年10月,陳納德赴美招募志願者,雖然遭遇了很多挫折,但從未放棄。經過將近一年的艱苦努力,志願隊組建成功,後被編入美國陸軍航空隊.
1942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太平洋戰爭全面展開。20日,志願隊在昆明和日軍進行第一次正面交鋒.日軍來犯的10架轟炸機有6架被擊落,逃跑的4架中又有3架損於途中.而志願隊的飛機全部安全返航,只有1名駕駛員受輕傷.首戰告捷,給飽受日機轟炸的昆明人民以極大的鼓舞.當天晚上,昆明各界人士為志願隊舉行了盛大的慶功會,陳納德深受感動,熱淚不禁湧出……報紙頭版頭報道戰斗經過,稱美國志願軍的飛機是「飛虎」,「飛虎隊」從此成為志願隊的代稱。
次日清晨,陳納德收到駐扎在緬甸首都仰光的第三中隊的報告,說有敵機在附近出沒。陳納德立即復電說:「據過去日本人的慣例,偵察機出現區域的地面重要軍率目標,將會在次日,最遲不超過三日遭到空襲,務必嚴加戒備。」果然不出所料,23日開始,日軍連續空襲仰光,飛虎隊第三中隊和英國皇家空軍迎頭痛擊,給日軍以沉重打擊。仰光的連續空戰,希贏了全世界的目光,陳納德也從一個鮮為人知的、退役的沒過陸軍航空隊上尉,成為名揚天下的新聞人物。
此後,飛虎隊又在怒江阻截戰、桂林保衛戰等戰役中,取得一個又一個重大勝利,純種打擊了日本法西斯,為中國人民戰勝日本侵略者,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勝利做出巨大貢獻。陳納德1942年晉升為准將後,主動向中國政府提出停發津貼。1943年晉升為少將,同年12月,成為美國著名的《時代》雜志的封面人物。1958年臨終前又晉升為中將。
抗戰八年,陳納德領導的飛虎隊和中國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建立了身後的友誼。1945年飛虎隊解散時,陳納德收到中國國民政府的最高嘉獎。在中國,陳納德還收獲了愛情,1947年和中國記者陳香梅喜結良緣。陳納德的命運和中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正如他所說的,「我雖然是美國人,但我和中國發生了如此密切的關系,大家共患難,同生死,所以我也算是半個中國人」。
陳納德去世後,安葬在美國阿林頓公墓。墓碑正面鐫刻著他生前獲得的各種獎章和勛章,背面寫著「陳納德將軍之墓」七個中文大字。(摘編自趙家業《陳納德》)
相關鏈接
① 抗戰初期,美國政府對日本侵華戰爭持「中立」態度,日本人知道有美國顧問在華幫助中國,要求美國下令讓他們離開。美國國務院發布撤回命令,但陳納德拒不執行,他斬釘截鐵地說:「日本人離開中國時,我會高高興興地離開中國。」(網路)
② 中國人的友誼最寶貴的體現,莫過於在日軍佔領區冒著生命危險搭救被追殺的美國飛行員和從那些地區不斷的送來情報……為了擴建在成都郊外的飛機跑道,那裡一下子就聚集了三十餘萬民工,三個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陳納德回憶錄》)
③ 1990年,美國發行了紀念陳納德將軍的郵票。當年的飛虎隊隊員每年軍人節都要到華盛頓祭奠他。在中國,重慶要建飛虎隊紀念館,昆明把從城裡到機場的一條公路,重新命名為陳納德路。(《北京青年報》2007年11月12日)
(1) 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都是(5分)
A. 在霍勃魯克的大力推薦下,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秘書長宋美齡親自給陳納德寫去邀請信,陳納德接信後當即決定來中國支援抗日。
B. 為擴建成都郊外的飛機跑道,三十多萬民工只用三個月就完成全部工程,陳納德認為,這是中國人民對飛虎隊深厚友誼的最寶貴表現。
C. 陳納德憑著精湛的飛行技術和卓越的軍事才能,為中國抗戰立下赫赫戰功,自己也從一名退役上尉成為聞名全球的「飛虎將軍」。
D. 作為一位優秀的戰斗機飛行員、令日軍聞風喪膽的飛虎隊隊長,陳納德曾經登上美國著名的《時代》雜志的封面。
E. 為幫助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飛虎隊在中國浴血奮戰,作出傑出的貢獻,因此被國民政府授予最高嘉獎。
(2)陳納德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家,材料中有哪些體現?請簡要分析.(6分)
(3)陳納德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懷念的一個重要原因。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4)為什麼陳納德說自己是「半個中國人」?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8分)
第二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3分)
A.他性格比較內向,平時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課堂上就變得振振有詞,滔滔不絕,所以他的課很受學生歡迎。
B.泰山幾千年來都是文人墨客們嚮往的聖地,在浩如煙海的中華典籍中,留下了眾多頌揚泰山的詩詞文章。
C.張經理語重心長的一席話,如電光火石,讓小余心頭淤積的陰霾頓時消散,再次燃氣爭創銷售佳績的激情。
D.迅速崛起的快遞行業,經過幾年的激烈競爭,大部分企業都已經轉行或倒閉了,市場上只剩他們幾家平分秋色。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對於傳說中這類擁有異常可怕力量的動物,尚武的古代歐洲人的真實心態恐怕還是敬畏多於憎惡的。
B.杜絕過度治療,除了加強宣傳教育外,還要靠制度保障一聊機構正常運轉,調控盲目擴張的逐利行為。
C.作者觀察細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郎朗歌聲,都能激發他的靈感,都能從中找到抒情敘事的切入點。
D.過於重視教育功能,文學作文會出現理性捆綁感性,思想大於形象,甚至全無藝術性,變成乾巴巴的說教。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當代藝術博物館今日舉辦名為「風物」的展覽,展出了幾位畫家、攝影師的作品。 , 。 , , , ,能啟發我們發現身邊的奇景和詩意。
① 因此無論多麼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變成藝術主題
② 展出的作品大部分都體現出細節帶出重點的風格特點
③ 彰顯出藝術獨具的神奇力量
④ 作品展示的都是他們在美國南部腹地、紐西蘭北島旅行時留下的記錄
⑤ 內容從自然環境、建築、各類標志,到人物、室內布置,覆蓋面很廣
⑥ 而且帶有敘事意味,每件作品都想日常世界的一個短篇故事
A.②⑥⑤④③① B. ②③①④⑤⑥
C.④⑤②①⑥③ D. ④⑥⑤①③②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出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水是植物主要的組成成分,植物體的含水量一般為60%~80%,有的甚至可達90%
以上。 ① ,土壤中的礦物質、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須先溶於水後, ② 。水還能維持細胞和組織的緊張度,以利於各種代謝的正常進行。水是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的原料,他還作為反應物參與植物體內很多生物化學過程。因此,
17.下面是我國頒布的「中國環境標志」,請寫出該標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構圖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70個字。(5分)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商人發現並買下一塊晶瑩別透、大如蛋黃的鑽石。他請專家檢驗,專家大加贊賞,但為鑽石中有道裂紋表示惋惜,並說:「如果沿裂紋切割成兩塊,能使鑽石增值;
只是一旦失敗,損失就大了。」怎樣切割這塊鑽石呢?商人咨詢了很多切割師,他們都
不願動手,說是風險太大。
後來,一位技藝高超的老切刻師答應試試。他設計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後指導年
輕的徒弟動手操作。當著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鑽石切成兩塊。商人捧起兩塊鑽石,
十分感慨。老切割師說:「要有經驗、技術,更要有勇氣。不去想價值的事,手就不會發抖。」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5. 2013高考語文試題文學類文本閱讀的一個疑問
《峽谷》的主題有「西部」內涵與色彩:
峽谷本身與騎手皆有荒蠻(寂靜)、雄強(野性)、原始(粗獷)這類品格,但同一般的「西部」題材表現(尤其是曾經的美國西部題材)不一樣。
一般的西部表現較多情況下會選擇包含「文明與野蠻」內涵的矛盾/張力結構,借對比、借強弱以及借沖突結果顯現某種觀念(傾向「文明」的秩序,或者傾向「原始」的自由等等)。
與上述一般方式不同,《峽谷》所要表達的「主旨」同作者阿城的一貫風格一致,顯示的是人與自然的融合,即所謂「天人合一」思想:人與環境並不構成沖突,而是同性、同向、同質意義上的。這就是說,小說標題為「峽谷」,小說的主旨也就只能是峽谷(而不可以說成是人或騎手),因為作品裡面來看,首先突顯的就是峽谷,之後的鷹、騎手、肥臉漢子、馬,包括日光、風、布旗、聲音等等全部要匯聚於「山被直著劈開」而成峽谷所構建的此地此境。……簡單說,《峽谷》要表達的主旨在於靜穆、頑強、粗獷、綿厚、質朴的,有原始色彩的「生命力」,這「生命力」不簡單地只屬於其中的人(騎手、漢子)或者鷹、馬,同樣屬於峽谷、布旗;而且,最重要的是,屬於這一切所構成的整體。
因此,「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是騎手,但幾乎一半篇幅是在寫峽谷。作者為什麼這樣處理?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這種問題本身可以視作假命題:它內部包含一種狂妄的「人」的觀念:人是「主體」、是「主宰」、是征服者等等。說「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是騎手」也許沒錯。但是它容易誤導閱讀者(其實作為考題已經在強迫讀者)朝一個錯誤的方向尋求答案,這個錯誤的方向就是「小說的主旨要通過這個人(騎手)完成表現」。那麼,這樣的語文考試,……
6. 廣西近五年高考有幾篇是小說閱讀
兩篇。
廣西的高考卷採用的是全國三卷的試卷,而全國三卷的語文卷近五年分別有2019年和2018年考了小說閱讀。
考了小說閱讀的這兩年主要是考查學生對情節的整體把握。2019年三卷考的小說閱讀是《到梨花屯去》,2018年考的是《微紀元》。
7. 2013年江蘇高考語文作文素材會有哪些內容(與政治搭邊的除外)
A.復習目標:
1、了解文學類文本、論述類文本、實用類文本的命題類型和解題技巧;
2、文學類文本得分不少於14分,論述類文本(實用類文本)得分不少於14分。
B.復習材料:
論述類文本
江蘇卷(2010-2012):《談靜》、《捧與挖》、《笑的價值》
2012廣東:《歷史的先見》
2012山東:《圍棋與國家》
2012福建:《誰在支持我們的「心靈成長」》
2012湖北:《中國哲學家表達自己思想的方式》
2011福建:《關於價值概念的理解》
2011重慶:《論誠意》
2012無錫:《說面子》
2011蘇州:《作家的膽量》
2011南通:《中國作家缺了什麼》
2011鹽城:《敬畏經典》
2012蘇州:《「天人合一」與生態學》
2012南京:《標準的標准》
2011南通:《聖壇上的魯迅》
實用類文本:
傳記類:
2009江蘇:《畫家黃永厚》
2008江蘇:《晚清學人楊守敬》
2012全國:《謝希德的誠與真》
2011廣東:《梁宗岱先生》
2012蘇中:《章太炎》
訪談類:(新聞事件類不再補充練習,只補充人物訪談類)
2012廣東:《寂寞出學問》
2011南京2011:北島《城門開》訪談
2011蘇北:《歷史,近處失明》
2011南京:《生化學家鄒承魯》
2010南京:《水利選擇了我》
科普類:
2012山東:《古怪的重水》
2012福建:《蟋蟀之話》
2011徐州:《溫柔地「殺」死你》
調查報告類:
2011廣東:微博正在改變中國青年的生活
文學類文本
小說:
2010-2012江蘇卷:《溜索》、《這是你的戰爭》、《郵差先生》
2012課標:《馬褲先生》
2012福建:《雙琴祭》
2012遼寧:《最後的土豆》
2011山東:《審丑》
2011南京:《秋祭》
2012蘇北四市:《夕陽愛情》
2011徐州:《天塘山的咒語》
2012鹽城:《馬羅大叔》
2011南通:《稻草人》
2011南京:《啞巴與春天》
2010徐州:《德富老漢的最後結局》
(外國小說)
2012江西:《報復》
2009四川:《想像》
2011浙江:《第9車廂》
2008廣東:《河的第三條岸》
散文:
2012重慶:《太陽夢》
2012廣東:《荷葉》
2012浙江:《母親的中葯鋪》
2012四川:《柴禾》
2012湖北:《耳邊杜鵑啼》
2010全國:《燈火》
2011蘇南:《在風中長大》
2012蘇中:《水鄉的日子》
2012蘇南:《北京聲音》
2011南通:《跟著炊煙回家》
2012蘇北四市:《在城市紀念我的那些農具》
C.復習策略
1、結合議論文寫作,現代文閱讀復習內容的順序為:論述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小說閱讀——散文閱讀。
2、時間安排:自10月10日至11月13日,教學時間約為四周,其間安排兩次閱讀課,一次限時寫作,一次寫作交流。
3、以論述類文本為起點,整天認識現代文閱讀的能力要求。接著根據不同文本的特點,重點明確閱讀中的基礎知識,如記敘的順序、人稱,描寫的類型,人物形象的特徵與主題關系,表現手法與修辭手法等,講清講透,適當遷移至寫作領域。在練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桂南題型,並總結解題模式。
4、各類文本的閱讀測試題量不宜過多,對參考答案要精心設計,使之符合閱讀規律,不可生搬硬套。
5、建議階段學習之後,由教師指定文本,讓學生參與命題訓練。
D、復習進度
現代文閱讀教學安排表
日期
星期
教學內容
材料
默寫
10
三
試卷講評
《孔子語錄》
11
四
現代文閱讀能力要求整體把握
江蘇卷2010-2012《談靜》、《捧與挖》、《笑的價值》
12
五
論述類文本閱讀(一):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江蘇卷2010-2012《談靜》、《捧與挖》、《笑的價值》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3
六
寫作訓練:《遠方最美》
14
日
15
一
論述類文本閱讀(二):3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紅P160/1;紅P164/1、4;P167-168/1、2;紅P168/5、6;P169/1
《出師表》1-4
16
二
論述類文本閱讀(三):5歸納中心意思,概括中心意思;
《中國作家缺了什麼》第三題、《「天人合一」與生態學》第二題、《聖壇上的魯迅》第二題
17
三
閱讀課
《出師表》5-9
18
四
論述類文本閱讀(四):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度。
《作家的膽量》第三題、《敬畏經典》第三題、《絕頂聰明與額外愚蠢》第三題
19
五
論述類文本閱讀測試
《桃花源記》
20
六
實用類文本閱讀(一):傳記類
2009江蘇:《畫家黃永厚》
2008江蘇:《晚清學人楊守敬》
2012全國:《謝希德的誠與真》
2011廣東:《梁宗岱先生》
2012蘇中:《章太炎》
21
日
22
一
實用類文本閱讀(二):新聞類
2012廣東:《寂寞出學問》
2011南京2011:北島《城門開》訪談
2011蘇北:《歷史,近處失明》
2011南京:《生化學家鄒承魯》
2010南京:《水利選擇了我》
《陋室銘》、《愛蓮說》
23
二
實用類文本閱讀(三):調查報告
2011廣東:微博正在改變中國青年的生活
24
三
實用類文本閱讀(四):科普文章
2012山東:《古怪的重水》
2012福建:《蟋蟀之話》
2011徐州:《溫柔地「殺」死你》
《岳陽樓記》
25
四
實用類文本閱讀測試
26
五
小說閱讀(一)
江蘇卷2010-2012
《醉翁亭記》
27
六
小說閱讀(二)
2012課標:《馬褲先生》
2012福建:《雙琴祭》
2012遼寧:《最後的土豆》
28
日
29
一
小說閱讀(三)
2011山東:《審丑》
2011南京:《秋祭》
2012蘇北四市:《夕陽愛情》
《蒹葭》、《觀滄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0
二
小說閱讀(四)
2011徐州:《天塘山的咒語》
2012鹽城:《馬羅大叔》
31
三
閱讀課
《使至塞上》、《行路難》、《望岳》
1
四
小說閱讀(五)
2011南通:《稻草人》
2011南京:《啞巴與春天》
2010徐州:《德富老漢的最後結局》
2
五
小說閱讀(六)
2012江西:《報復》
2009四川:《想像》
2011浙江:《第9車廂》
2008廣東:《河的第三條岸》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錢塘湖春行》
3
六
小說閱讀測試
4
日
5
一
散文閱讀(一)
2012重慶:《太陽夢》
2012廣東:《荷葉》
2012浙江:《母親的中葯鋪》
《泊秦淮》、《無題》、《浣溪沙》
6
二
散文閱讀(二)
2012四川:《柴禾》
2012湖北:《耳邊杜鵑啼》
7
三
散文閱讀(三)
2010全國:《燈火》
2011蘇南:《在風中長大》
2012蘇中:《水鄉的日子》
2012蘇南:《北京聲音》
《水調歌頭》、《游山西村》、《破陣子》
8
四
散文閱讀(四)
2011南通:《跟著炊煙回家》
2012蘇北四市:《在城市紀念我的那些農具》
9
五
散文閱讀測試
《過零丁洋》、《天凈沙·秋思》、《己亥雜詩》
10
六
考前知識梳理
11
日
12
一
停課復習
13—15
二—四
期中考試
特別關注2013年江蘇高考語文考試說明的變化信息。例如對比2012年和2011年的江蘇考試說明,我們發現2012年考試說明的2點變化均在2012年高考中找到依據:
1、加大了文學類文本閱讀、古代詩文閱讀的考查力度。
和去年相比,雖然文學類文本閱讀由必考內容的第一塊變成了第三塊,但是,位置的退後絲毫沒有降低它在語文考試中的分量。古代詩文閱讀分值增加了3分。文言文翻譯由去年的9分提高到10分,古詩鑒賞由8分提高到10分。兩部分增加的6分,來源於兩處:一是選考部分現代文閱讀,這部分由去年的4題變成了3題,分值由18分變成15分;一是語言文字運用,此部分由去年的5題18分變成了4題15分。
2、調整充實了文學類文本閱讀中探究能力的考查內容。
增加了「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的要求,並具體闡釋說:「要求從作者經歷、所處時代、創作動機及作品影響進行分析。」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有三處調整。第一是對探究能力要求的解釋,由去年的「探討疑難問題,有所發現和創新」變成「對某些問題進行探討,有見解,有發現,有創新」。其次,把去年的第一點「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和第二點「探討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合並為一點: 「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以及內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詮釋此項要求時,去掉了去年方法性的提示「要求從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的各個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再次,將去年的第三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改表述為「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要求更具體明確。
再如2012年全國各地高考卷的作文大都為材料作文,警示我們在2013年的作文復習中要加強材料作文的訓練。
【2012浙江卷】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台灣女作家劉繼榮在博文上說,她上中學的女兒成績一直中等,但是卻被全班學生全票推選為「最欣賞的同學」,理由是樂觀幽默、熱心助人、守信用、好相處等。她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女兒卻認真地說:「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語文新高考博客博文引發了廣大網民的熱議。
網民甲:坐在路邊鼓掌,其實也挺好。
網民乙:人人都在路邊鼓掌,誰在路上跑呢?
網民丙:路邊鼓掌與路上奔跑,都應該肯定。
從上述網民的議論中,選取一種看法,寫一篇文章。你可以講述故事,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議論。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不得少於800字。⑤不得抄襲、套作。
2012年江蘇省高考作文題也已經接近材料作文。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孟郊)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
在這些神聖的心靈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強烈的愛,像激流一般飛湧出來。甚至無須傾聽他們的聲音,就在他們的眼裡,他們的事跡里,就可看到生命從沒像處於憂患時的那麼偉大,那麼豐滿,那麼幸福。(羅曼•羅蘭)
作文重視訓練的有序性與有效性
(有序落實訓練「點」與操作方法)
專項訓練一:機智演繹題意
——高考作文與生活、閱讀
專項訓練二:「多向」思考,前追後問
——高考作文的審題立意
專項訓練三:由近及遠,添加「水分」
——針對立意選材和用材
專項訓練四:合理規范求變化,遵循提綱扣題意
——高考作文的構思與展開
專項訓練五:記敘為主,真實生動,彰顯情理與
精神——鮮明體現記敘文文體特徵
專項訓練六:過程清楚合理,情節曲折感人
——寫出記敘文的故事味
專項訓練七:場面與細節,傳神又傳情
——寫出記敘文的生活味
專項訓練八:善於「裝點」,富有真情,具有表現力
——記敘文語言的重點要求
專項訓練九:增強針對性、議論味,重視層次性、分析語——鮮明體現議論文文體特徵
專項訓練十:「三種思路」開篇,「兩種語段」展開——議論文開篇與論述主體的寫作
專項訓練十一:「兩條原則」選用,「三種方法」分析——議論文論據的運用
專項訓練十二:三組「詞語」,三類「句式」:讓議論深刻——議論文語言的重點
專項訓練十三:「四先四再」起筆,「四個關鍵」提升——考場作文智慧之一
專項訓練十四:快速入題,明示題意,首尾講求主旨化——考場作文智慧之二
專項訓練十五:求「二氣」,講「二味」:精彩之處獨立化——考場作文智慧之三
8. 求百度文庫中 最全高考小說閱讀真題匯編+小說類閱讀技巧,超漂亮
附件已上傳 請下載 滿意請採納回答
9. 2013江蘇卷高考英語閱讀全文翻譯D篇翻譯
2013年江蘇D篇閱讀理解解析
他還值得這樣一個額外贊美:一個使抨擊種族主義的聰明文學變得流行的作家。 有點不同的是,馬克吐溫把攻擊奴隸制和種族歧視的觀點融入到他的作品中,盡管這些故事表面上全是關於別的。除了最後一部小說之外,他的其它小說全是以義大利為背景的。 吐溫好像不得不面臨來自種族的挑戰 ,就拿他那至少從今天來看最具爭議的《哈克貝利歷險記》來說。 只有少數幾本書能像《哈克貝利歷險記》那樣,被人們經常從書架上拿出來閱讀。這是吐溫最受歡迎的書。 因為它給他們的印象是粗野。
最近人們批評這本書,是因為裡面有一個 名叫吉姆的逃亡奴隸,還因為「黑鬼」這個詞語出現的次數太多。(正是由於「黑鬼吉姆」這個詞語,這本書不斷受到人們的嚴厲批評,但這個詞語在小說中從來沒有出現過) 但是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對它的批評都是愚蠢的,而且沒有抓住要點。 盡管吉姆被驅逐出他的家庭,他仍然努力地在各個蓄奴州尋找他的家人。 J.Chadwick 指出,吉姆的形象在美國小說領域屬於首創。這是對奴隸具有兩種性格的肯定。「在白人奴隸文化里尋求生存的聲音和個人主義的聲音:吉姆,父親和男人」
更有甚者,吐溫的懸疑小說《傻瓜威爾遜》是對當時許多自由主義者的種族觀點的一種挑戰。在那個時代,人們認為,黑人比白人低等,尤其在智力上。吐溫的故事部分講述了兩個自出生就被交換的嬰兒的故事。 奴隸自己的淺膚色的孩子被當成白人對待,並且教育他,主張支持奴隸制。
社會地位是由後天的教育而不是天生的條件決定的,這一點再明確不過了。人們歧視的是奴隸本身的一些特點,比如說話的方式。吐溫認為,這些特點正是奴隸制度強加給奴隸的結果。 吐溫的種族論調並不完美。比如他的自傳里邊講述他年輕時如何喜歡叫做「黑人表演」的長篇大論,這些黑人都是白人帶著「黑人臉」表演的。他看到媽媽嘲笑他們,他很開心。 但是我們沒有理由認為吐溫覺得這種表演反映了現實。他對奴隸制和種族偏見的頻頻抨擊說明他深切地意識到情況是恰恰相反的。 如果我們用現在的道德評價標准來閱讀過去的文字和思想,我們只能發現謬誤。
吐溫在一個蓄奴州長大,曾當過兵,創作了吉姆這個形象,或許比過去任何一個小說家,更能夠提醒人們種族間的不公並且喚醒他們的集體良知。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