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9年高考語文全國卷小說命題特點及教學建議
2019年高考語文全國卷小說命題特點及教學建議
----19年12月17日許家豪老師講座復盤
小說命題特點:
(一)選文特點
1、 薈萃中外名家經典, 講述「求真、務實、向善、追美」的生動故事,回應了評價體系中「立德樹人」的核心立場。 (全國卷一是魯迅的《理水》,全國卷二是莫泊桑的《小步舞》,全國卷三是何士光的《到梨花屯去》。前兩位可謂是家喻戶曉,第三位我們不熟,但我一查是貴州的著名作家,所寫內容也具地方特色,想必中部地區的人也會很熟悉)
三篇小說作品從選文內容和主題上看,都積極回應了高考評價體系堅持 立德樹人 的價值導向,講述 奮斗 故事,倡導 美育 修養,思索生命進程,厚植 家國情懷 ,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注入拼搏的精氣神,涵養其精神美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文本特色鮮明,「顯與隱」、「小與大」、「曲與直」藝術呈現,閱讀難度適中,有較突出的設題點,精準落實「服務選拔」和「導向教學」。
3、 選文涵蓋面更廣 ,小說素養考查更加全面。 (分析:中外並舉,小說散文不偏不倚)
(二)設題特點
1、重視小說創作的基礎知識和技巧考查, 設題在「必備知識」上下功夫 。
——三道客觀題12個選項和六道主觀題,分別從 文本內容理解、細節分析、語言品味、結構認識、形象塑造、手法鑒賞、場景和景物描寫的作用、文本基本特徵以及內涵主題理解等方面 做了考查。
2、凸顯小說應用、綜合的考查要求,設題在「關鍵能力」上顯高低
(1)問題設計更綜合。 著眼於小說文本整體特徵,從核心人物形象刻畫,篇章結構構思,主要表現手法,主題旨趣等角度設計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綜合性問題。
(2)考察取向更多維。
3、創設小說文本具體、新穎 情境 的考查,設題在「學科素養」上求創新。
(1)是將命題與文本具體的語境緊密結合,創設復雜、生動的答題情境,考查學生真實的閱讀素養和鑒賞能力。 (如莫泊桑的《小步舞》中苗圃在情節上的作用考查)
(2)是 將命題材料與教材相結合, 創設開放、關聯、綜合的考查情境。 (如魯迅的《理水》人物形象分析題)
備考建議:
1、把我們 教材 內小說教扎實。
2、小說復習選擇名人佳作,要給學生搭建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 (可根據歷年高考題,做一個具體的復習計劃)
3、 《外國文學小說欣賞》 選修教材的利用。 (針對不同考核方向去設題,並嘗試解答,運用於教學)
4.有效 設計小說閱讀具體復雜的情境 ,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學以致用,解決具體復雜情境中典型任務的能力。
5.小說復習可以更加緊密地聯系教材,不要忽略對教材的梳理和利用,要注重在教材學習中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
6.學生 審題讀題能力 的培養
一種是任務語
一種是限制語
一種是導引語
B. 2022高考小說知識點總結大全
知識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文人騷客抒發豪情壯志的資本;是國家興旺發達,科學發展的力量源泉;是人們獨立於世界 文化 之林的基石。因為知識就是力量。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2022高考小說知識點 總結 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目錄
2022高考小說知識點總結
高考小說答題基礎知識
如何提升高考語文成績
2022高考小說知識點總結
一、小說閱讀備考要求:強化兩個意識
1、強化文本意識:讀懂文本(泛讀)、結合文本答題(精讀)
2、強化規范意識:審題規范(認真審題,熟悉考點和題型);答題規范(方向明確,思路清晰,格式正確,語言簡練、准確);書寫規范;問答連讀。
二、小說閱讀考查要點——圍繞著四個關鍵詞(環境、情節、人物、主題)命題
1、環境
「一景三考」 ,分析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的特點、寫法和作用。有時探究環境描寫的作用與深刻寓意。
2.情節
分析小說 故事 情節的階段(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概括故事情節;分析情節安排的特點及作用;探究情節安排的作用。
3.人物
分析小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探究人物性格的典型意義,對人物形象的評價。分析小說刻畫人物的主要手法(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 方法 ),能分析直接(正面)描寫,間接(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的作用。
4.主題
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評價小說主題,探究小說主題的現實意義,探究情感取向。
5.構思:分析小說構思的特色
6.理解標題含義及作用。
第一種考查角度——情節
【考查角度】:梳理概括小說情節
【解題規律】:
①劃分情節(找線索、找事件)
②概括歸納(圍繞中心事件或線索,運用疊加法與合並法;主人公為主語)
③語言表形式為:什麼人做了什麼事。
【考查角度】:分析小說情節的特點
【解題規律】:
1、掌握微型小說情節結構的特點;(①設置懸念;②情節曲折;③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分析伏筆與照應);④錯位法;⑤巧設誤會 )
2、答題時,要扣情節特點,運用術語,結合文本中特點的具體體現,舉例分析。
【考查角度】:探究某一情節的作用
【解題規律】:
①答這個情節跟前後情節有何關聯。(指向情節本身)
②答這個情節安排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徵和發展變化軌跡。(指向人物)
③答這個情節安排是否有利於表現主題。(指向主題)
④答這個情節安排是否暗示了社會環境。(指向環境)(有時需要)
⑤答這個情節安排是否合乎生活邏輯和藝術規律。 (有時需要)
【考查角度】:探究某一情節是否合理
【解題規律】:
①表明觀點(跟作者的觀點保持一致)
②從情節安排本身、人物身份性格及 文章 的主旨出發,找到證明自己觀點的依據。
第二種考查角度——人物
【考查角度】:分析小說人物形象
【解題規律】:
可以通過分析小說的情節、主題、塑造人物的方法(①抓肖像;②抓語言;③抓動作;④抓神情;⑤抓心理;⑥抓人物之間的關系)來把握人物形象。
答題格式為:具體語句分析+性格特點或性格特點+具體語句分析。即:作為什麼人,他有怎樣的性格(思想品質)。
【考查角度】: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
【解題規律】:
a.正面描寫:語言(對話)、行為(動作)、外貌、心理(內心獨白)、細節
b.側面描寫:①對比、對比;②環境烘托;③他人介紹;④其他手法。
【考查角度】:分析小說次要人物的作用
【解題規律】:
①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首先要結合情節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後結合社會現實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會現象及給人們帶來的某種啟示等。
②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襯人物或線索人物,它的作用一般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1)為主要人物服務,對主要人物起襯托作用;(2)揭示或凸顯主旨;(3)若是線索人物,自然是貫串全文的線索。
【考查角度】:評判主人公的方法
【解題規律】:
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a.誰是小說主題最集中的體現者;b.在小說中的地位,誰是正面描寫,誰是側面介紹;c.作者的著墨程度。d.小說的情節是圍繞誰展開的。e.誰與小說標題有關。
第三種考查角度——環境
【考查角度】:考查的是社會環境的特點
【解題規律】:
通過分析小說中的時代特徵、人際關系來概括。
若問的是自然環境的特點,答題思路為:①先在文中找出寫景的 句子 ,看它寫的是什麼景物;②抓住描寫的景物及景物的修飾語分析,分析時要看這些景物的共同特徵,要特別注意形容詞(有些形容詞可直接提取),然後歸納。
特別提醒:注意題干用語「景物特點」與「景物描寫特點」的不同。「景物描寫特點」是要答描寫技巧(手法)的。
【考查角度】:考查的是環境描寫的作用
【解題規律】:
第一步分析環境本身的作用:①交待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季節等
;②暗示社會環境;③渲染…的氛圍;④奠定…的基調(篇首)
第二部分析環境對人物所起的作用:①烘托…的心理,表現人物…的性格 ;②.暗示人物身份、命運等。
第三部分析環境對情節所起的作用:①推動情節發展;②引出下文…,,為下文…作鋪墊 ;③線索。
第四步分析環境對主題所起的作用:①暗示、揭示…,主旨;②.深化主旨。
另外環境描寫還有其他作用:①點題;②呼應;③表現……的特點。
友情提醒:
小說任何位置的環境描寫作用:①渲染…的氛圍 ;②烘托…的心理,表現人物…的性格;③表現……的特點。——共性
在小說開頭部分的環境描寫作用:①暗示社會環境;②奠定……的基調;③引出下文…,,為下文…作鋪墊;④暗示、揭示……主旨;
在小說中間部分的環境描寫作用: 推動情節發展。
在小說結尾部分的環境描寫作用: ① 暗示、揭示……主旨;②呼應。
全文:線索
【考查角度】:考查的是環境描寫的方法
【解題規律】:答題格式為:運用了……手法,突出了(表現了)……。
第四個考查角度——主題
【考查角度】:探究小說的深刻意蘊
【解題規律】:
意蘊:普通道理(不局限於小說中的人物)
從下面幾個方面考慮:a.人與環境 b.主要情節 c.人物 d. 人物間關系
【考查角度】:探究小說的情感取向
【解題規律】:
答題格式為:情感詞+對象+相關事件(精神品質)
從下面幾個方面考慮:a.作品的內容層次 b.人物(人物間關系) c.情節 d.社會環境 e.寫作背景。
>>>
高考小說答題基礎知識
一、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人物 小說的一個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動感人的人物形象。所謂典型的藝術形象,指既具有獨特而鮮明的個性,又能反映一定社會的某些本質,具有某種共性的人物形象。刻畫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有: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細節描寫、正面描寫、側面描寫,以及對比烘托,欲揚先抑等等(詳細鑒賞方法稍後)
情節 小說中用以表現主題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組織的生活事件,也就是人物在一定的時間內的行動過程。
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等部分,有的作品兼有序幕和尾聲。
我們要透過情節來剖析人物的性格及小說的主題。比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林沖逆來顧受、委曲求全的性格和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主題就是隨著情節的發展展現出來的。
環境 環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驅使其行動的特定場所。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方面。
1 自然環境:是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時令、氣候、地理風貌等。自然環境的描寫,常常是為製造氣氛,襯託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現人物的心理而安排的,往往帶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比如魯迅《故鄉》《葯》開頭的景物描寫。
溫習:景物描寫的一般的作用(見本資料最後的總結)
2 社會環境:即人物活動、事件發生發展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徵、社會風貌等。如《祝福》中,魯四老爺那陰冷的書房,對地獄的迷信、對寡婦的鄙視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關系,構成了祥林嫂生活和一步步走向生命盡頭的社會環境。
二、小說要素鑒賞 如何鑒賞形象
1.從行動、語言、肖像、心理等描寫中感受人物獨特而鮮明的個性。
例如,《守財奴》描寫葛朗台想撬梳妝匣的金板與歐也妮展開爭奪時手一擺一推的動作,讀者會從這一連串的下意識行為中,感受到葛朗台佔有金子的瘋狂;《祝福》中,祥林嫂重復敘說「狼吃阿毛」的故事,讀者會從中感受到祥林嫂失去愛子的悲痛;祥林嫂的眼神變化更讓人感受到她生活境況和精神狀態的變化。
2.從典型細節的描寫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真實性、生動性。
如《荷花澱》中水生嫂在聽說水生要到大部隊的消息後,手指的震動,把手指放在嘴裡吮一下的細節,讀者會感受到水生嫂內心震動與外表鎮靜的不同心理變化。
3. 從矛盾沖突發展、情節走向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深刻意義。
如《阿Q正傳》中阿Q在「革命」問題上由主動轉為被動的矛盾發展,具體表現為宣布革命、幻想革命、革命和幻想破滅的情節走向,讀者就可以從中感受到人物命運的起伏跌宕。
4.從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時令、氣候、地理風貌等自然環境描寫所製造的氣氛中感受人物的情趣、心境;
從人物活動、事件發生發展的時代特徵、社會風貌等社會環境描寫中體會人物心理、性格。
如《葯》的結尾描寫墳場的自然環境,突出悲涼的氣氛,烘托老婦人失去親人的悲哀。
5、鑒賞人物形象,還要注意直接(正面)描寫和間接(側面)描寫的結合。
直接描寫,即在故事情節發展中描寫人物的語言、行動、肖像、心理活動,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這樣,讓人物在矛盾斗爭中說話、行動、神情變化、心理活動,能夠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產生直接的感染力量。我們要學會從典型細節的描寫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生動性。
間接描寫,是以描寫其他人物來襯托、表現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葯》中夏瑜這個典型性格,就是通過描寫華老栓、茶客、夏四奶奶等等人物的相關行動、情態、語言,間接描寫、塑造出來的。
知識小結 如何鑒賞人物形象
1.肖像、行動、語言、心理描寫 2.典型細節的描寫 3.矛盾沖突的發展
4.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時令、氣候、地理風貌等自然環境;
人物活動、事件發生發展的時代特徵、社會風貌等社會環境
注意:直接表現(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細節)與間接表現(側面描寫 如正襯、反襯、以人襯人、以景襯人、以場面襯人等)的結合
三、小說要素鑒賞 如何鑒賞情節
情節結構安排的常見模式(大致分類)
(1)搖擺式。即通常所說的「一波三折」。大多數小說情節運行並不呈現為一條直線,而往往會在發展或高潮處橫生枝節,使情節發生波折,經歷一定的波折後,再回到正軌。這就出現了情節的搖擺。情節的搖擺往往賦予小說更為攝人心魄的魅力。注意區別:情節上搖擺——結構上延遲(《牲畜林》)
「延遲」是層層推進結構中的一種手法,就是指在小說的進程過程中,作者竭力給故事、人物、心理的進展設置障礙。又不使讀者覺得希望完全破滅。 (《西遊記》中「九九八十一難」與「三打白骨精」 )
(2)歐?亨利式。結尾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這是歐?亨利式情節結構的主要特徵和構思要求。這種結構形式是將生活的矛盾擰結成集中、尖銳、強烈的沖突,然後又筆力凝結在劇變的關鍵上,以合乎邏輯的陡變實現矛盾轉化的戲劇性效果。
(3)蒙太奇式。或叫「鏡頭組合式」。即運用電影蒙太奇組接法,把幾個有內在聯系的鏡頭或場面連接起來,構成一個有機完整的結構。幾個鏡頭的銜接,能造成一種意境,表達出作者的思想。
(4)獨白式。以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心理活動為線索敘述故事,推動情節的發展。這種形式便於抒發人物內心深處的情感,表達對事物、人物的思考。
(5)倒敘式。先寫結果,再寫起因、經過的一種結構方法。這種結構既有倒敘的往事的回敘,又有順敘的線的延伸。魯迅的《祝福》,寫「我」回到故鄉魯鎮,因經歷祥林嫂的死引發對她生命片斷的回憶,從而將小說的主體事件一一展現出來。
(6)留白式。留白式的結構,注重的是敘述的恰到好處,戛然而止,為讀者留下無窮的想像空間。
(7)抑揚式。「揚」是主體,先在「抑」上著筆,突然一轉歸於「揚」。或者相反。用這種方法,使情節多變,造成鮮明對比,使讀者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笑傲江湖》岳不群和令狐沖)
(8)雙線結構。①明暗線:顯隱結合,搖曳多姿——魯迅《葯》 ②雙主線: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失街亭》 余華《兩個人的歷史》 ③主次線:主次偕行,相輔相成——《最後一片常青藤葉》 劉慈欣《鄉村教師》(節選)(2019長郡4)
明暗雙線的好處:一明一暗(一顯一隱)兩條線索,交織在一起(交叉推進,平行展開,相互呼應,彼此映照),形成「懸念」,使故事情節生動(緊湊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勝,曲折緊張);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說……的主題。
一、情節的曲折起伏:全文一波三折,作用是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增強故事的戲劇性、可讀性。
二、開頭與結尾的關系:有首尾(前後)呼應式。作用是使結構緊密、完整。
三、開頭: ① 倒敘式:把結局放到開頭來寫,製造懸念,引人注意(吸引讀者興趣)
② 設疑法(懸念法):提出疑問,然後在行文過程中或結尾才回答疑問。作用是造成懸念,引出下文,並引起讀者的思考,吸引讀者把小說讀下去。
引起讀者的思考(興趣) 引出下文……的情節 突出人物……形象 揭示小說的主題
③ 寫景法: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情,奠定情感基調。
四、結尾:
1.出人意料的結局。好處:①從結構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節陡然生出波瀾,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從表現手法上看,與前文的伏筆(鋪墊)或者標題相照應,使人覺得在情理之中。③從主題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題。
歐?亨利式結尾:指短篇小說大師們常常在文章情節結尾時突然讓人物的心理情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化,或使主人公命運陡然逆轉,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實際,從而造成獨特的藝術魅力。
2.令人傷感的悲劇結局。①更好地深化主題。②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 這種結局令人感動(震撼)。
3.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結尾。小說更含蓄蘊藉,留下「空白」給讀者想像,讓讀者進行藝術再創造,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此外,還要注意:
1、貫穿情節的線索。可作線索的有:事、物、人、情、時間、空間。
2、情節的發展對表現人物性格的作用。
答題思路:按順序歸納情節,再指出性格
3、情節的發展對表現主題的作用
答題思路:先歸納情節,後點出主題。
四、知識小結 小說的表現手法
語言、動作、肖像、心理描寫 正面描寫 側面描寫 細節描寫 以小見大 設置懸念 埋伏筆 渲染氣氛 反諷(諷刺) 對比烘托 烘雲托月 欲揚先抑(先抑後揚) 欲抑先揚
順敘 倒敘 插敘 敘事線索(雙線) 歐?亨利式結尾 意識流 內心獨白 蒙太奇(「剪接」的意思,把許多鏡頭聯接起來,實現時空交錯和大幅度跳躍的效果,避免了平鋪直敘的單調呆板。) 荒誕手法(比虛構更為離奇)
「歐?亨利式結尾」:通常指短篇小說大師們常常在文章情節結尾時突然讓人物的心理情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化,或使主人公命運陡然逆轉,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實際,從而造成獨特的藝術魅力。
設懸念 埋伏筆
設懸念:作者為了激活讀者的「緊張與期待的心情」,採取的一種寫作技巧。就如同我們常說的「賣關子」,更為「顯性」,旨在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和探究慾望。 《天龍八部》喬峰(蕭峰)的身世之謎
埋伏筆:前段文章為後段文章埋伏線索,做好鋪墊,也可以理解為上文對下文的暗示。它的好處是交待含蓄,相對「隱性」,等讀者讀到下文內容與故事結果時,可以從前文找到相關交代,使結構嚴謹,而不至於有突兀之感。《山楂樹之戀》中竇驍割手腕的細節
蒙太奇(montage) 在法語是「剪接」的意思,把許多鏡頭聯接起來,實現時空交錯和大幅度跳躍的效果,避免了平鋪直敘的單調呆板。
「欲揚先抑」手法用處:要褒揚、肯定某人(事),先貶低、否定,使情節波瀾起伏,前後造成鮮明對比,更加突出對該人(事)的贊揚,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激發閱讀興趣,留下深刻的印象。
補充:文章開頭一般性的作用 總起全文 引領全文 開門見山(提出觀點) 引出下文(為下文做鋪墊、埋伏筆) 前後照應 首尾呼應 設置懸念(倒敘 欲揚先抑)
補充:文章結尾一般性的作用 總括全文 總結全文 深化(升華)主題 凸顯(揭示)主題 卒章顯志 與前文形成前後照應 與開頭形成首尾呼應 照應標題
歸納主題的方法 ①分析人物形象 ②理清情節發展 ③聯系寫作背景 ④把握寫作意圖
主題主旨的表述模式:通過……故事,描寫(刻畫)了……景象(人物形象),反映(表現,表達,揭示,揭露,批判)……現狀、情感、思想
補充:語言特色評價
從表現力、感染力的角度 ①描寫要如見其人、如聽其言,令讀者有親臨其境之感。 ②人物語言個性化,即生動形象地表現性格。 ③語言風格:朴實簡單、幽默風趣、典雅莊重、含蓄凝練、使用方言、有生活氣息等。
五、現代文文學類閱讀(古詩詞鑒賞)語言風格特色
①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
②句式選擇(長句短句,整句散句,整散結合, 其他反問句、感嘆句等句式)
③大量引用古詩詞名句, 典故 (旁徵博引, 典雅韻味)
④使用方言,口語化,通俗易懂(老舍,趙樹理,賈平凹,何立偉《白色鳥》)
⑤疊字疊詞,押韻 音律和諧,朗朗上口
⑥傳神的動詞、形容詞的運用,准確生動
⑦細節描寫(動作、外貌、心理等),細膩傳神
⑧貶詞褒用,褒詞貶用,反語,反諷
⑨語言風格 生動形象(運用各類修辭)、平實質朴(賈平凹)、通俗易懂(明白如話_古詩詞)、有生活(鄉土)氣息(活潑生動 老舍,孫犁,賈平凹)、使用方言、口語化(老舍,賈平凹,趙樹理)、清新自然(王維,沈從文)、幽默風趣(錢鍾書,梁實秋)、富有文采(形象生動傳神)(劉亮程)、華美、綺麗濃艷(香艷)(溫庭筠,張愛玲,畢淑敏)、典雅莊重(豐子愷)、閑適沖淡(豐子愷,周作人,林語堂)、簡潔凝練、含蓄蘊藉(含蓄不顯露,李商隱)、豪放(奔放)不羈、沉鬱頓挫、富有哲理(周國平)、犀利深刻、調侃戲謔
古代詩歌語言風格:包括清新、自然、平淡(質朴)、直白、明快(明麗)、洗練、通俗(口語化)、雄奇、絢麗(華美)、含蓄、典雅、俊逸、莊重、風趣、沉鬱、奔放(豪放)等。一首詩的風格可能包含互相關聯的多個方面。
>>>
如何提升高考語文成績
1、制定計劃
制定 學習計劃 有利於增強學習的主動性,避免盲目性,從而增強有序性。只要我們能制定一份詳細、周密的學習計劃,並且按計劃主動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主動預習
強調課前的預習,是學會主動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學習的初始階段。―般的預習要達到以下四個目的:
一是要對課文或下一課所學的內容及層次有大致的了解;
二是要鞏圍復習舊知識,理解新知識,能把新舊知識進行粗層次的有機聯系;
三是要找出課文中的重點、難點和自己感到費解的地方,尤其對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識的知識要特別引起注意;
四是要了解課文後面的練習,對於難度較大的問題要做記號,等老師授課時注意聽講或提出。
3、做好上課准備
課堂學習的准備工作主要有幾個方面:
(1)確立明確的課堂學習目標。明確的學習目標對課堂學習有很強的導向和激勵功能,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活躍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2)調適良好的心理狀態。一要有旺盛的求知慾:二要有樂觀的學習情緒;三要有積極的思維定向。
(3)做好身體上的准備,為了保證有飽滿的精神投入到課堂學習。
(4)准備好學慣用具,同時注意把課桌整理得井井有條,以免課桌上東西零亂而影響你的學習情緒。
>>>
2022高考小說知識點總結大全相關文章:
★ 高考紅樓夢必考知識點
★ 2022高三班級復習計劃
★ 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梳理
★ 2022高三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 高考狀元簡單高效的學習方法
★ 高考英語易錯知識點大匯總
★ 高中英語教學工作總結10篇
★ 高三教師崗位工作計劃五篇範文
★ 2022高中教師教學工作計劃最新10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C. 高考小說閱讀常見題型及解題技巧
高考小說閱讀常見題型及解題技巧:
1、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
解題技巧:首先總體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特點,確定作者的感情傾向是褒還是貶,是頌揚還是諷刺。然後畫出小說中關於這個人物言行的語句,以及作者的議論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對他的評價的語句。接著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在此基礎上進行歸類概括。最後選擇恰當的詞句表述出來。
2、重要情節作用的分析
解題技巧:對表現主題的作用。其作用一般來說是點題或突出主題;對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發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現了人物性格;對整個故事情節的構成上的作用。一般來說是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高考小說閱讀知識梳理:
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而在實際的考查過程中,「人物」和「情節」是最常見的考點,「環境」考查相對少點(其作用多為烘託人物、凸顯主題),我們還要再加一個鑒賞要點——「主題」。也就是說,鑒賞小說,牢牢抓住「四要素」:人物、情節、環境、主題。
這是高考小說鑒賞的最核心概念,看上去四個名詞而已,實則「百變不離其宗」。做所有的小說題,都要自覺地關聯到這「四要素」。比如解釋詞語意思,解讀句子含義,分析語段作用,鑒賞藝術手法,分析語言風格,探究小說特色,都可能與「四要素」關聯。
D. 2020年高考語文人教版一輪復習高頻考點刷題課件:專題十四實用類文本閱讀小說 14-2-2
高考資源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提取碼:1234
簡介:高考資源合集優質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校合集。
E. 文學類文本閱讀散文閱讀教案
散文閱讀教案篇一:文學類文本閱讀(散文閱讀)教案
文學類文本閱讀(散文閱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
能力目標: 1.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
2.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情感目標: 1。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培養學生富有個性,高尚健康的審美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
2、文學作品閱讀鑒賞,注重審美體驗。
3、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
4、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教學方法:講練結合
教具准備: 多媒體課件,試卷
課時安排:
第一、二課時
教學要點: 考綱解讀;命題趨勢及對策;考題例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福斯特:假如散文衰亡了,思想也將同樣衰亡,人類相互溝通的最好道路將因此而切斷。散文就像一座干凈的村莊溫暖著焦灼的讀者,熏陶滋養著一個又一個心靈。散文是作者運用生動活潑、形象具體的語言描摹社會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觀,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諦、哲理,真摯表達對社會、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種文體。今天我們開始進行散文閱讀的復習。
二、考綱解讀
《考試大綱》明確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文學作品閱讀鑒賞,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從選材上看,考試大綱明確了文學類文本閱讀的類型及順序,即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由此可以看出,小說、散文仍然是文學類文本閱讀的熱點體裁。從作品出處看,地方特色、名家名作仍是選文的重要方向。從考查內容看,試題對文學類文本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了考生的創意解讀能力和探究能力,有的還間接考查了學生的寫作分析能力。高考語文《考試大綱》在「現代文閱讀」中,要求學生「能閱讀一般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文章和文學作品」,並提出「理解」、「分析綜合」和「鑒賞評價」等三項九條具體的測試要求。散文閱讀屬文學作品閱讀,高考測試除了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綜合能力外,還要考查學生初步鑒賞評價的能力。
三、知識點考查
隨著高考語文試卷文學性的強化,散文這種文體越來越受到命題者的青睞。許多感情真摯、文學色彩濃郁、富有時代氣息的散文佳作都成了命題者的首選材料。現代文閱讀文學作品類考的大多是散文,題型變化不大,難度逐步降低。但從學生的解題情況看,得分率普遍較低,結果並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不外有兩個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閱讀題的測試要求,學生並不完全明確,以致訓練無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閱讀題的解題技巧,學生未能熟練掌握,以致解題跟著感覺走。
四、高考散文閱讀題的解題技巧
1、整體感知文章的主旨
散文的最大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貫穿文章始終的作者的思想
感情。散文的材料雖散,但萬變不離其宗,它必須圍繞作者的思想感情展開。因此,閱讀散文,要從文章的整體入手,宏觀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間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從而讀懂作者的感悟,領會文章的主旨。高考試卷中的散文閱讀幾乎每年都有這方面的命題。
2、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
葉聖陶先生說過:「思想是有一條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亂走的。」散文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組織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結構就是它的思路的具體展現。高考試題常常通過對作品的結構進行設題,考查學生對作品的思路的把握能力。閱讀散文,要善於捕捉文中體現時間、空間、人物、事件、感情的語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脈絡。
3、仔細品味散文的語言
散文的語言描寫細膩,表達深刻,內涵豐富。高考散文閱讀命題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對散文中負載信息量大、內容含蓄、意義深刻、表現力強的語言進行鑒賞。鑒賞散文的語言,只有聯系文章的主旨,根據上下文的具體語境,細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確理解其中的含義。這也是閱讀散文的基礎。
4、正確鑒賞散文的表達技巧
散文的寫作,一般都很講究表現手法的恰當運用,如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欲揚先抑、烘托對比、虛實相生、象徵手法、修辭技法等等,這些手法的巧妙運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達得更加鮮明突出。高考試題通過對這些技巧的鑒賞,可以直接透視學生的閱讀品位。所以,閱讀散文還要注意鑒賞常見表達技巧的表達效果。
5、精心組織符合要求的答案。
高考散文閱讀試題,一直以主觀性測試為主,題型基本不變,每年只在所考查的知識點上略有不同。從試題的要求和要求回答的問題看,難度在逐步降低,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多數問題的答案在原文中都有照應、有暗示,甚至直接暗示。這就告訴我們,回答問題要善於從原文中抽取關鍵語句,並根據題目要求進行適當整合,這樣才有可能寫出精練確切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五、解題方法點撥
(一)「理解重要詞語的含義」類
【命題角度】1.體現作者立場、觀點,表現文章思想的詞語(語境義)
答題步驟為:
①本義入手,追根溯源。根據詞語的本義,從上文中找到相關語境。
②關鍵句子尋線索。從相關語境中找出包含該詞或其近義詞的句子,體驗其情感。③思路延伸得情感。通過類比聯想,借鑒同類文章的寫作特點找到答案。
【命題角度】2.與本文主旨相關的詞語
【答題思路】
①明確詞語地位。與文章主旨相關的詞一般是文章的核心概念,看清它是文章的標題,還是主旨詞。
②分析結構抓思路。理清文章結構,看清作者寫了幾個層面。
③抓關鍵詞句,概括要點。從體現幾個層面的關鍵句子入手,抓關鍵詞概括出答案。
【命題角度】3.表達段中、文中核心概念的詞語
【答題思路】
①審清題意明區域。看清答案從段中找,還是從全文找。
②整體把握,分清層次。給段落或文章分層次,找全詞語的內涵層面。
③鎖定關鍵詞。由體現詞語層面的關鍵詞概括出答案。
【命題角度】4.含義特殊、反映深層意義的詞語
【答題思路】
①結合文意定層面。結合文意,分清該詞語包括幾個層面的意思。
②立足全文,鎖定區域。找出體現詞語層面意思的各個區域,鎖定關鍵句。
③歸納概括。從關鍵句中找出體現詞語層面意思的關鍵詞,歸納概括出答案。
【命題角度】5.需要概括含義要點的詞語
【答題思路】
①明確地位,審清題意。分析題干要求,看清需要概括含義的詞語是文章的標題,還是段落中心詞。
②分清層面,概括信息。立足全文,分清詞語包含的層面意思,總結概括出含義要點。
【命題角度】6.有特殊指代義的詞語(指代義)
【答題思路】
①理解詞語本義。所謂詞語本義,即詞語在詞典中的本來意思。理解其本義,才有可能進一步理解其臨時含義。
②圈定特殊語境。圈定特殊語境,即圈定該詞語所在的句子、段落。如此,方可能便捷地理
解詞語的臨時含義產生的環境。
③聯系語境分析。聯系特殊語境中所寫的內容,如背景、目的等,進而分析其「潛台詞」,恰當解釋詞語的臨時含義。
【命題角度】7.運用了修辭的詞語(修辭義)
【答題思路】
①理解詞語的本義,即詞語在詞典中的本來意思。
②聯系語境析修辭。任何修辭離開了具體語境,便不能發生作用,顯出功能。故而,聯系題干中要求解釋的詞語所在的語言環境(有效閱讀區間),分析它運用了何種修辭格。
③瞻前顧後斷深意。在有效閱讀區間內,在該詞語的前或後皆有對其進行直接闡釋的句子、段落。抓住了這些闡釋性語句、語段,便找到了打開詞語修辭義大門的鑰匙。
④概覽全文看錶里。若在有效閱讀區間內沒有對須釋義的詞語的闡釋性語句、語段,可聯系全文主旨,分析文章表面上(表)寫什麼,實際上(里)寫什麼,而後由表及裡,聯系修辭方法分析該詞的修辭義。
【命題角度】8.文中反復強調的詞語
【答題思路】
①鎖定有效閱讀區間。根據題干提示,找到需要解釋的詞語在文中對應的位置,從而縮小搜索答案的范圍。
②抓住關鍵詞句分析。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的文本中的相關區間中,一般都有與試題答案相對應的闡述性、表述性詞語、句子。抓住它們,便找到了答案的核心內容。
(二)「表達技巧」鑒賞
1.從審題入手,善於從題干及選項中獲得答題的信息
要善於揣摩命題人的命題意圖,准確地找到答題的切入口,從而比較准確地找到文中的相關信息區間。
在題干中,常常會指明問題的區間和考查目的及要求。這時,我們可以藉助平時的知識積累和經驗,很快找到答題的切入口。
閱讀解題的核心是「提取信息」,這些「信息」不僅僅表現在文章的內容上,還表現在試題題幹上,充分發掘題干中所包含的各種信息,從中找到解題的突破口,是正確解題的重要途徑。
2.掌握答題技巧,從內容上把握答題的要領
認真審題,明確答題方向,這僅僅是答好題的必要前提。要進一步找准答題的信息區間,
散文閱讀教案篇二:散文的閱讀技巧教學設計
《散文的閱讀技巧》教學設計
主導思想:
中考中的散文閱讀是學生得分率最低的試題部分,很多學生從心理上就對其產生恐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度也很大,面對教師講課難,學生理解難,答題得分難的三難問題,特將總結出的一些相對簡單易懂的閱讀及答題方法介紹給面臨中考的考生們。
訓練目標
1明確散文特點:「形散神不散」。
2《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整體感知內容,准確把握主旨散文的思想性和情感性決定了閱讀訓練應該注重對文章主旨的感悟和情感的體味;品析優美語言,辨析藝術(散文的文學性和藝術性決定了閱讀訓練應注意對文章語言的揣摩和藝術特色的理解)3汲取文化營養,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觀
一訓練方法——講練結合法
思維的敏捷性是以思維的條理性為前提的,所以培養學生敏捷的思維,就要教給學生規律性的知識,這樣有利於他們對知識的記憶和遷移;同時,「學生的認識能力是在認識活動中發展起來的」這一點也決定了訓練課一要給學生以充裕的自學活動餘地。所以,本節課採取精講實練結合法。
近年來中考的試題給我們帶來這要的信息:靠強行灌輸、死記硬背、搞題海戰術已無益於教學質量的提高,只有教學生以方法、規律,交學生以「鑰匙」,才能培養他們獨立的閱讀能力。
1、領悟能力
新課程標准在7~9年級的「閱讀要求」15條中有5條對「領悟」提出了要求,此外,中考文學性的不斷加強,這些都要求重視培養學生領悟題意、語義、文意和語境的能力。
2、篩選信息能力
加強信息意識,提高綜合能力,是信息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是我們教學中重點追求的目標。
3、評價鑒賞能力
評鑒能力是閱讀能力的最高層級,盡管只是初中生,但仍要求他們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養成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二訓練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知識儲備有備無患
設計思路:通過此環節使學生對散文的知識掌握的更牢固,頭腦中有這些知識,分析時才能有依據。
(一)概念
散文是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摹社會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內涵、哲理,表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的一種文體。
(二)特點:形散神不散
形散:
1、取材自由:寫人,記事,繪景,狀物等。
2、表現手法靈活多樣:象徵、襯托、對比等。
3、表達方式不拘一格:往往把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融為一爐。
神聚:主題集中鮮明。
(三)散文分類
狹義的散文根據表達方式側重點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三類:
記敘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議論性散文
(四)常見的藝術表現手法
1、內容方面
象徵、對比、襯托、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揚先抑、欲抑先揚、以小見大、聯想、想像等。
2、結構方面
開門見山、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首尾照應等。
(五)散文的語言
質朴、自然
生動、形象
深刻、雋永
第二課時:
二、明確考點百戰不殆
設計思路:學生結合經驗,歸納考點、題型,做到心中有數。並結合《收藏幸福》,了解題型,明確答題思路。
(一)整體感知
考點1.寫什麼(文章的主要內容)
考點2.為什麼寫(寫作意圖,即文章要表達的情、理)
考點3.怎麼寫(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寫什麼——再寫什麼——後寫什麼)
多數閱讀的第一題就是提問整體感知中的寫作內容或寫作意圖,感知題停留在知道的層面上,所以多數信息應從文中來。
解題時要抓住六種重要句子:
1.首句。一個語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轉的作用。
2.反復出現的語句。
3.感情句。語段中明顯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態度的句子。
4.描寫句。那些刻畫人物和環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現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氣氛的作用。
5.修辭句。為了更好地寫景狀物,傳神達意,作者往往在語段中運用一些修辭手法。
6.尾句。語段的尾句或概括總結全文,或照應開頭,或留下思考的餘地,或抒發感情。表達效果上有些句子有升華主題,渲染氣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二)理解詞語的語境義及作用
方法指導: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原則,聯繫上下文,推知其語境義。切忌「斷章取義」。
(三)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和作用
含義:有深層含義的句子往往使用了某種修辭或寫作手法,故意將句子的真實含義隱藏,就好像為它遮上了一層面紗。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就應先看清它所借用的「隱身」術,有的放矢地去分析。
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應從兩個方面去分析:
1.內容上,應從句子的句意和與主題的關繫上分析考慮。
2.結構上,常見的作用有總領全文、承上啟下、前後照應、為下文做鋪墊、推動情節發展、點題、總結上文等。
(四)語言欣賞
A、用詞之美——找精美的富有表現力的動詞、形容詞、疊詞及成語等。
B、修辭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擬人句、對偶句、反問句等幾種修辭方法的分析與表述
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表達了情感。排比:表現了,抒發了,增強語勢,加強了感情。反復,誇張:突出了(強調了)(的情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設問:自問自答,引起讀者思考使文章有起伏。
反問:表達了(的情感),加強語氣,使文章有起伏。
C、句式之美——如長短句、對偶句、也有排比句,還有運用一組關聯詞語的句子等等。
(五)感悟拓展
《語文中考說明》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並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情感傾向,能做作出評價。」方法指導:
1.啟示應從原文中引出來;
2.評價應表明態度及說明支撐的理由。
3.特別注意是否讓舉例或結合實際。(語言通順,條理清晰,簡明完整)總結:
為了准確的.篩選、整合和表達,答題時還需重視以下幾個細節:
(1)篩選時,理清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重
點句、歸納句,這些句子常常是提煉文段(或全文)內容要點(或中
心意思)的依據。
還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現的詞語、意義相近的詞語,這些詞語是內容
要點、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現,不可忽視。
(2)表述時,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概括的層次要恰當,結構要大體一致,
內容要涵蓋的全面正確,概念要限制准確,表述要精練確切。
三、掌握鑰匙臨淵垂釣
收藏幸福
1、漸漸地,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漸漸地,人們一歲歲變老了。
何謂幸福?每個人自有不同的衡量標准,雖然幸福的結局都是那樣地皆大歡喜。幸福可以漾在臉上,幸福也可以寫在心裡,當幸福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時,幸福是灼人的。
2、為什麼幸福是灼人的?因為幸福是一種力量,是千錘百煉之後提升出來的一種力量。一種踏遍陰森荊棘的勇氣,一種翻越陡峭山崖的氣魄,一種走過血
雨腥風的從容,一種透析人生苦短的姿態。因此,幸福就像退潮的一刻,黃昏的一刻,在天地交會中畫出美麗的寧靜之弧,又在寧靜中蘊含無數智慧的精靈。
3、因此,幸福,其實是妙不可言的。
4、幸福的妙不可言在於幸福不是輕易得來的,就像從前一首歌中所唱的「幸福不是毛毛雨,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任何美麗的鮮花都始於一粒被人忘卻的種子,幸福是創造的過程,
5、幸福是走過了一段漫長的征程。
6、有人說,幸福其實可以很簡單,簡單到喝一杯自己喜歡的飲料,穿一件自己喜歡的衣服,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或者,喜歡一個陌生人,或者,對著鏡子微微一笑……這淺淺的感覺,我更願意稱之為「開心」,因為它們是瞬間展露的,或是此時彼刻的。而幸福,是有深度的,是由內而外的一種歡愉,是付出了耕耘的一種收獲。
7、因此———
8、幸福是不需要表白的,幸福更不是用來炫耀的,幸福是用來感受的,就像欣賞宇宙星空一樣,在沉默中感受它的博大精深。
9、幸福是偽裝不出來的,幸福更不是攀比出來的,幸福是用來品嘗的,就像面對一道人的佳餚,十個人的味蕾會品出十種不同的滋味。
10、幸福是要小心呵護的,幸福更是需要秘密收藏的,幸福就像世界上最香醇的泉水,唯有遠離污染才能永葆清澈。
11、有人說,分享快樂,快樂就變成雙份;分擔痛苦,痛苦會減輕一半。快樂,其實也是開心的感覺,比起幸福的深厚,快樂就像鮮花上的露珠,陽光普照的時候,露珠就會消失……而幸福,則是那粒在泥土中不斷舞蹈的種子,它的美妙的肢體暗藏在一份冷靜的喜悅中。
12、看到鮮花,人們知道這個世界上存在著美好的事物,有些人可以從心裡深深地感知,有些人可以在夢中暗暗地嚮往,有些人只能從眼角偷偷地窺視,也有些人,連偷窺的勇氣都無以產生……曾經,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幅幸福的藍圖,有些人可以在有生之年聞到花香採到甜蜜,有些人只在生命的終點被鮮花簇擁,還有一些人,只能是那麼孤孤單單了無聲息地別離塵世。
13、有一天,如果你覺得自己很幸福,請把幸福收藏起來吧!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很多的人,他們沒有機會播下一拉種子,也沒有時間等到花開的一刻,他們需要更多的是被人分擔而不是為人分享。
14、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幸福,應該是你心中的一份禪意,悄悄地收藏起來,在靜默無語中相伴一生的花樣美麗。(選自《讀者》2007年第l期)
1.作者以「收藏幸福」為題的意圖是什麼?
2.從全文來看,作者對「幸福」的理解是怎樣的?(3分)
3.文中第10段「幸福就像世界上最香醉的泉水,唯有遠離污染才能永葆清澈。」對這句話應怎樣理解?(3分)
4.本文語言表達很有特點,請以第三段為例從修辭的角度作簡要賞析。(4分)
5.作者認為「幸福是需要感受的」「幸福是用來品嘗的」,又提醒我們要「收藏幸福」。
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談談你在生活中「感受」「品嘗」到了哪些幸福?(4分)
三、實戰演練提升能力設計思路:實戰演練,學生分析考點、解題思路,提高能力
江南的雪
魯濤
①對於一位在江南住慣的人,在嚴寒的冬天也難得一見雪的蹤影,春天下雪便是奇跡了。物以稀為貴,今年的拳雪就越發顯得珍貴。
②雪從正月十一下起。剛一開始,雪肆無忌憚如同撒鹽般落在廣袤的大地上,同時也不停地側敲著人們的房子、窗戶和雨傘,發出吱吱的聲音,清脆而幽雅。走在路上的我,感覺這聲音是那麼的熟悉和美妙,彷彿把我帶入了那個遠逝的夢幻般的童真年代,在大山裡小溪邊,我和小夥伴們正在聆聽叮叮當當的泉水聲。
③一陣洶涌的雪過後,接踵而來的是蘆絮般的小雪。一小片,一小片的,雖下得不大,但不久地面屋頂上白了一層,宛如覆蓋了一叢白毯。樹枝上,草坪間,山尖上頂著一串串的小白花。與朦朧的天空灰白相間,很有些中國古代山水畫"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的韻味。
④雪雖然下得不很大,可是整個蒼茫的大地比往常寧靜了許多,但也不像唐代詩人柳宗元所描繪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那樣冷靜。寧靜之中也蘊含著蠕動:漫天的飛雪本身就是一幅時尚的動漫,它在向大地炫耀的同時,也一步一步地澆滅了人們內心的煩躁和不安;還有路上三三兩兩的車仍在穿梭,與飛雪的糾纏更添大地的嬌媚;偶爾還有幾個行人匆匆趕路,游離在這寂寥的雪國中。行人的稀少,我想到了一個原因。那可能是跟人們的愛美有關,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污了這幅渾然天成的山水畫。倒不如躲在家中偎倚在火爐旁邊,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調侃,享受著雪帶來的寧靜和悠閑。如果是讀書人的話,映雪讀書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⑤雪除了給人們帶來寧靜外,還給人們帶來極高的興致和美好的希望。記得《世說新語》里有一篇《王子猷居山陰》的文章,文章說:"王予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我在納悶,何以使這位鼎鼎大名的書法家而又自命清高的魏晉名士乘興而行呢?聰明的人一眼就會發現,那就是"雪"惹的"禍"。可見,雪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調劑品"和"開心果"。有了雪,文人就妙筆生花;有了雪,農夫就信心百倍;有了雪,咱們老百姓就真高興!⑥江南的雪雖韻味十足,意興盎然。但也有它先天的不足:相比北國的雪,它顯得不夠剛毅,不夠堅強,不夠渾厚,嬌氣、羞澀、短暫也就在所難免了。北京的雪我是見過的,但並不像李白所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那麼誇張。如果真要把江南的雪和北國的雪作個比喻的話,我想:北國的雪就好比北方的漢子,豪放、灑脫,洋洋灑灑;而江南的雪如同小家碧玉,嬌小、細膩,纏纏綿綿。法國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鳩認為地理與氣候決定人的精神氣質。
F. 高考小說閱讀的技巧
高考小說閱讀的技巧
解答高考小說閱讀題應分三步走:
第一步,縱觀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尋、讀懂文章中關鍵的詞句。特別是那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反映文章深層次內容、內涵較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尤其是文章的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連問句、過渡句、抒情議論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隱含其中。
①不要急著去做題,在進入題目之前,必須讀兩遍文章。第一遍速讀,作快速瀏覽,攝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對文章的整體認識,集中解決一個問題—— 選文寫的是什麼?第二遍精讀,仔細閱讀每句話,揣摩、參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對文章的主旨產生一定的認識。②畫出在文章的結構上起過渡、連接作用的詞語、句子、段落,畫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這些詞句往往就是回答問題時需要重點研讀的,通過找重要的詞句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結構層次。③心中要有文體意識,找出畫龍點晴的句子。作為托物言志類的哲理性散文,在敘述和描寫中總有一些議論和抒情的語句,閱讀時一定要善於抓住議論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結尾的議論抒情,它們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記:欲速則不達。一定要讀懂文章再做題,堅決杜絕走馬觀花式的閱讀。
第二步,認真審題,定向掃描
做現代文閱讀主觀題的關鍵在於准確地審題,抓住了審題這個關鍵,就找到了答題的訣竅。現代文閱讀的審題,就是要仔細分析題干,把握題目要求,即把握題干中包含的與答案相關的各種信息。這是答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題干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話,一是命題者的話。設置題乾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題內容;同時,命題者為了使考生不至於茫然無緒,往往又會在題干中提示答題內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個句子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題乾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題的出題點,鎖定答題區間,具體到段、句、詞。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關區域,認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確抓住關鍵詞句,准確地把握住答案的有關信息,大多數題目的答案是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記:題干提示了答題范圍,題干規定了答題角度,題干提供了答題思路,題干隱含了答題信息,題干體現了答題規律。
第三步,篩選組合,定向表述
文學作品閱讀多為主觀題,其題干不僅能顯示答題的區域,還能顯示答題的方式。要站在命題人所「問」的角度回答問題,問什麼答什麼,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確、有條理。整合時一定要確保文通句順。
牢記:
1、弄清題干中所具有的態度或傾向
遇到的題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採用先反後正的答題方式,避免遺漏要點;遇到的題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採用正面的答題方式。
2、弄清題干語言的構成形式,確定答題語言形式。
題乾的結構,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著語句含義由哪些方面構成,分析結構可以提示考生答題時如何組織好語言。
3、弄清題干中作者的話和命題者的話
題目中出現作者的語句,一般是學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對象,而命題者的話一般起到引導學生明確解答重點或者提供限制條件的作用。
4、變含蓄為直接,變分說為概括。
高考中現代文閱讀材料多為散文,語言不僅有豐富的內涵,還很講究藝術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動細膩,有的形象具體。具有這些特點的語句在高考中歷來成為考查的重點。組織答案的時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關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關段落所傳達的信息的共同點,然後利用文中附著信息共同點的那些具體的、形象化的語句,把這些具體形象化的語言轉換為抽象,概括性的語言,即為所需答案。
5、多從原文中篩選、提煉、整合語句作答。
現代文閱讀的考查目的在於把握並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傳達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來理解作品,多從原文中尋找答案。但並不是直接摘抄,有時以文章中的詞或句為基礎略作改寫來作答,有時要求綜觀全文,從各段中提取相關信息加以整合。這類題在高考中出現最多。
另外,要弄清試題中常用的名詞術語。
表達方式,常用的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
寫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象徵、開門見山、托物言志等。
修辭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擬人、反復、誇張、排比、對偶、對比、設問、反問等。
語言特點,一般指口語的通俗易懂,書面語的嚴謹典雅,文學語言的鮮明、生動、富於形象性和充滿感情色彩的特點。分析時,一般從修辭上進行分析。
感悟,多指發自內心的感受、理解、領悟等。
說明文的類型,事物、事理說明文(內容角度);平實、生動說明文(語言表達角度)。
說明方法,一般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畫圖表、摹狀貌等(一般是三個字)。
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程序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考生在答題時,可答得具體些,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等),邏輯順序(先結果後原因,層層遞進等)。
說明對象,指文章說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點)。
論證方法,中學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論證、事實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歸謬法。
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
理論論據,包括名人名言、俗語諺語、公式定律等。
事實論據,一切事實、史實、數據等。
簡明,語句簡潔、明了,一般有字數上的限制。
得體,文明禮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的作用或好處可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內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二是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三是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
思想內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如善惡、好惡、褒貶等。
以上各「常用術語」,暗中考查學生的語文基礎,同時也是題目賦分點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問」的弊病。
詩歌鑒賞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詩歌是哪一類(按表現手法分為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按內容分為田園詩、邊塞詩等)
古詩一般選擇唐詩宋詞,以抒情詩居多,抒情詩可分寫景抒情,借古感懷,托物言志。寫景抒情詩主要把握景和情的關系;借古感懷詩,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關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諷今;托物言志詩主要領悟物和志的關系,借何物顯何志,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詩詞的後半部分去找詩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達的志)。
【第三步】
看詩詞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什麼畫面,這些畫面有什麼特點,對詩歌的中心有什麼作用(這實際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
①必看題目(題目常常是詩眼,或中心事件,有助於了解詩的內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論世,了解作者風格);
③必看注釋(可以藉此了解詩歌的感情基調,難懂的知識典故,有時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詩眼常常在此。詩歌鑒賞也常常是名句的鑒賞);
⑤必看題干(題乾的指向性很強,必須看清要求,必須結合原詩內容、題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闡述概念。答案必須有針對性、指向性,一定要問什麼,答什麼,要什麼,給什麼,這一點非常重要,可謂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詩歌運用了哪些手法,這樣古詩鑒賞就很容易做了。組織成文時一般可用這樣的表達程式:這是一首什麼類型的詩,詩人攝取了哪些景物組成了怎樣一幅畫卷(或通過什麼形象的描寫刻畫),從中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在藝術特色上,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或這樣表述: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G. 求百度文庫中 最全高考小說閱讀真題匯編+小說類閱讀技巧,超漂亮
附件已上傳 請下載 滿意請採納回答
H. 如何快速讀懂高考小說閱讀
一是總觀總覽。
上下貫通。也就是從整體上看,從整體上思考,善於聯繫上下旬思考。讀文章最怕斷章取義,讀文言文也不例外。只有從整體上去看,從整體上去思考,聯繫上下旬思考,才能把握文中句子的具體意思,如果單獨地,孤立地看某一詞、某一句,是很難看懂的。如「與轉一資」(2008年高考全國卷I的文言文句,下同樣,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你單獨地孤立地就看這一句,你是無論如何也解不出是什麼意思的,你必須聯系其前後文意,把這句置於全文中來推敲,來思考,才能把握它的准確意思。其前文是說,將校有能力耕田和打仗的,應格外賞賜,每耕田一頃應該賞賜,那賞賜多少呢?一貫通,啊,原來是「賞賜一袋物資」的意思。再如「復以租賦」這句,單獨看也是很難看懂的。接著前面而來,將校有能力耕田和打仗的,應格外賞賜,那百姓呢?百姓願意耕種的,應該「免除賦稅」。啊,原來「復以租賦」是「免除賦稅」的意思。這是單獨看一句無法理解的,必須前後左右,上下貫通,整體鉤聯,才能推敲得出來的。
任何一段文言文,如果單獨地、孤立地去看其某一句話,都是難以讀懂的。總觀總覽,上下貫通,這一點適合於讀所有體裁(包括人物傳記、游記、散文、論說文、序、跋、書信等等體裁)的文言文段。
二是先讀提問,從提問中得到啟發。
文言文的第4問雖然也是選擇題,但這一問往往是對全文內容的分析、理解、概括等,雖然其中有一個錯誤項在裡面,但我們姑且把它當作正確項去看。提前看提問,對於理解原文,讀懂原文,是很有幫助的。
如「古者天子必有親兵自將,所以備不虞而強主威……請經營建康,親擁六師往為固守計,以杜金人窺伺之意。」這幾句讀的時候不太理解,或理解不準確不到位,此時,你就完全可以讀讀第4問的B項,「廖剛認為古代天子親自率軍,是為防備不測增強主威。當今也應精選親兵,平時守衛,戰時打仗。他又認為,當前國家危難,應率軍往建康固守,防備金人入侵。」一讀,你馬上就能准確地理解了,這就是提問給我們的啟發,它幫助我們准確地讀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