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主角 > 小說主角楊業

小說主角楊業

發布時間:2021-01-02 14:39:42

『壹』 楊家將都有哪些人

第一代:火山王楊袞字君愛,由北漢宋初時的楊信演變而來。「金刀楊會」之子 。


第二代:北宋的抗遼名將楊業演變成小說中的楊繼業。評書中楊家將第二代為兄弟七人,有楊繼忠、楊繼孝、楊繼仁、楊繼義、楊繼康、楊繼凱、楊繼業、楊繼亮(義子,原名高懷亮),合成「老八郎」。


第三代:《宋史》等書所記兄弟七人是:延朗(延昭)、延浦、延訓、延玉、延環、延貴、延彬。《燼余錄》中所記兄弟七人為:淵平、延浦、延訓、延環、延貴、延昭、延彬。

其中,大郎楊延昭已經變成楊六郎。有的書中,楊延昭作楊延釗。元明雜劇中,寫楊六郎(或為楊六使)的戲文較多,劇中人名多叫楊景或楊朗。明代小說《北宋志傳》中,兄弟七人為:淵平、延定、延輝、延朗、延德、延昭、延嗣。

而《楊家府》中兄弟七人則為:淵平、延廣、延慶、延朗、延德、延昭、延嗣。早期京劇《鐵旗陣》中,七兄弟都為單名,他們是:楊泰、楊貴、楊順、楊□、楊春、楊景、楊希。晚清時,評書、戲曲中,七兄弟才定型為延平、延定、延光、延輝、延德、延昭、延嗣,加上楊繼業的義子延順(原名王平),合成「七郎八虎」或作「中八郎」。

從前述中可知,大郎楊淵平,流傳幾百年,最後才改淵平為延平。二郎楊延定,是由《北宋志傳》延用而來。三郎楊延光與《楊家將》中的楊延廣音近,可能與其有關。四郎楊延輝,在《北宋志傳》中為三郎,自京劇《四郎探母》問世後,四郎楊延輝已經定型。五郎楊延德從明人小說到今天的評書、戲文一直未變。六郎楊景字延昭,從元人雜劇一直流傳到今天。七郎楊延嗣從明人小說一直流傳到今天。八郎楊延順源於京劇與河北梆子《雁門關》。此外,還有八姐楊琪(京劇中作春花)和九妹楊瑛。


第四代:歷史上有大郎楊延昭(朗)之子傳永、德政、文廣、充廣,還有六郎楊延貴之子楊宗閔。明代小說中的六郎之子楊宗保,是由歷史上的楊宗閔演變而來的。評書中楊門第四代堂兄弟七人是:楊延輝之子楊宗孝、楊宗峰(忠);楊延昭之子楊宗保、楊宗勉(京劇中作楊宗冕或楊宗顯);楊延嗣之子楊宗英;楊延順之子楊宗林(德、連、奎)、楊宗颻,加上楊延昭的義子任寶童(任堂惠之子),合稱「少八郎」。其中,楊宗保、楊宗英二人的故事最多。


第五代:楊文廣由歷史上楊家將第四代的楊文廣演變而來。明代小說《楊家府》中,楊文廣有一個姐姐楊宣娘。後來在評書中,第五代有楊文廣、楊文舉、楊金花兄妹三人(均為穆桂英所生)。其中,楊文廣的小說、評書最多。另外,京劇《太君辭朝》中還有個楊藩。


第六代:從這代起都屬虛構人物。第六代有楊文廣之子楊懷玉、楊懷仁、楊懷興、楊懷恩兄弟四人。其中,楊懷玉最為出名,在《楊家府》中他行四,《楊文廣平南》中他行三,評書《小五虎》中行大。


第七代:有楊懷玉之子楊士奎、楊士亮、楊士瀚(或作世漢)、楊士鵬。其中以楊士瀚故事為主。


第八代:只有楊士瀚之子楊金豹一人,最早見於清代鼓書《金陵府》中。


第九代:為小英雄楊滿堂。別本中第九代為楊再興。傳說楊金豹夫婦中年無後,後來夫人郭彩雲吃了一粒仙丹,生得一子,使楊門再次興盛,故為其子取名楊再興。

而把楊滿堂說成為第十代。

『貳』 小說楊家將是不是真的

史書上記載,楊業的兒子除延玉外,還有延朗、延浦、延訓、延環、延貴和延彬。 楊延朗後改名延昭,人們稱他為「楊六郎」。他智勇善戰,號令嚴明,也是北宋王朝的名將。楊延昭兒童時代受到父親的熏陶,十分愛做軍事游戲。楊業常對人說:「這個孩子最像我。」每次打仗總要帶他上陣。戰爭中,楊延昭很快鍛煉成為一名驍勇善戰的大將。雍熙三年(公元 986年),楊業率軍北伐應、朔,派楊延昭任先鋒,與契丹軍在朔州城下激戰。延昭被亂箭射穿了手臂,但他毫不介意,更加講命地與敵人廝殺。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 999年)冬天,契丹軍又一次向宋朝發動大規模軍事進攻,宋軍節節失利。這時,楊延昭正守衛遂城(今河北徐水縣西)。在契丹圍攻之下,遂城城小無備,人人危懼。楊延昭泰然自若,率士兵登城固守,毫不慌亂。他讓士兵在城牆上澆水成冰,使城牆變得又堅固又光滑。契丹軍攻城不下,只好繞道去攻打別處。在楊業死後,楊延昭守衛北方20多年,屢敗契丹軍隊,繼承和發揚了楊家「忠心報國」的優良家風。 楊家將的第三代是楊文廣,他是楊延昭的兒子,也是宋代一名邊防名將。在宋仁宗時期,他先後在河北、陝西邊境做過鎮守將軍。他鎮守陝西時,主要是防務西夏國對中原地區的騷擾。

『叄』 楊家將作者是誰

楊家將作者是熊大木,熊大木的祖先,從熊秘到熊禾。在唐宋兩代原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其後世代或官或隱,盡管漸趨衰微,可以說仍屬於官宦階層。

傳到熊大木這一代,早已淪為市民階層了。但熊氏的先人所樹立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博學能文的傳統,無疑會成為熊大木著作中所繼承的一大特色作為小說史上現存最早描寫楊家將故事的一部長篇小說,

《北宋志傳》的主要貢獻在於,使民間流傳已久、零散片斷的楊家將故事得以基本定型,這也是明代中葉朝廷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戰爭頻繁,朝政紊亂狀況的一個折射,有著一定的歷史意義,繼而在明末清初的民族斗爭中起過激奮人心,

鼓舞鬥志的作用。後代的許多戲曲作家又從該書中尋找素材不斷加以發展創造,以至在今天(21世紀)的舞台、銀幕上還不斷演出。《楊家將》和《薛家將》、《呼家將》構成了我國通俗小說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將小說「 。

(3)小說主角楊業擴展閱讀:

楊家將故事背景:

楊家將的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已達八百多年,它主要是敘述北宋名將楊業及其子孫們抗擊北方遼朝
和西夏統治者侵擾中原的事跡。其中楊業、楊延昭、楊文廣都有一定的歷史事實作依據,但是大量的故事情節,卻是勞動人民按照自己的理想和願望塑造出來的。

楊業(?─986年),原名重貴,麟州新秦(今陝西神木)人。他的父親楊信在後漢曾任麟州刺史。楊業青少年時代為後漢河東節度使劉崇的部屬。

後周廣順元年(951年)劉崇在太原割據,建立北漢政權,提拔楊業為建雄軍(今山西代縣)節度使,並賜名劉繼業,讓他長期鎮守北方重鎮代州捍禦遼兵。

在抵禦遼朝侵擾的斗爭中,楊業屢立戰功,每戰必捷,當時被人稱作「劉無敵」。太平興國四年(997年),宋太宗率大軍親征北漢,兵圍太原,楊業隨北漢主劉繼元出城降宋。

太宗早聞楊業大名,見楊業歸降,大喜過望,命為左領軍衛大將軍、鄭州防禦使,並復其姓名為楊業,仍帶兵鎮守代州。楊業自歸附宋朝以後一直帶兵馳騁在河東的抗遼戰場上。

太平興國(980年)三月,遼景宗發兵十萬攻雁門,當時楊業只有數百名騎兵,無法與遼軍硬拼,他出奇兵抄小路繞到雁門關以北,從遼兵的背後殺出,與潘美前後夾擊,大敗遼兵,殺死遼朝駙馬侍中肖咄李,活捉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海,楊業因此被提升為雲州觀察使。

自此契丹人都畏懼楊業的威名,每同宋軍作戰,只要一看到楊業的旗幟,就悄然引兵退走。但楊業卻遭到其他宋將的妒忌,有的甚至上書誹謗他,幸好太宗不信那些不實之詞。

『肆』 哪部小說中講述有楊繼業和佘太君結婚

小說名稱《楊家將》

『伍』 歷史上真的有楊家將嗎,講一講真實的楊家將的故事吧

我們通常所知悉的「楊家將」的故事,主要來自於古典文學小說《楊家府演義》,作者不詳,成書年代大致在明代。

此外另一位明代小說家熊大木廣泛搜集了兩宋以及元朝時期民間流傳的楊家將故事、宋元話本和元雜劇中的有關劇目也加工整理了一部小說《北宋志傳》又名《楊家將》,這些古典文學作品中把楊家將英雄人物的刻畫的十分成功,流傳至今。


楊家將中的主角之一楊延昭歷史上是真有其人的,只不過楊延昭是楊業的長子,而不是演義小說中的「楊六郎」,楊延昭自幼隨父從軍,驍勇善戰,身先士卒,屢敗遼軍,威震邊廷,曾經受到過宋真宗的嘉許。

還有一位人物則被改得面目全非,爭議極大,這就是小說中的潘仁美。潘仁美的原型是北宋開國名將潘美,潘美與趙匡胤交好,曾共事柴榮,後來陳橋兵變助趙匡胤黃袍加身。

此後,平南漢滅南唐征北漢,戰功赫赫,且為人謙恭仁德,歷史上口碑極佳,雖然潘美對楊業在陳家谷兵敗身死一事負有一定責任,但那絕非他的本意。然而在小說的當中的潘仁美卻被塑造出一個陰狠毒辣的姦邪小人,潘美若泉下有知定然不會瞑目。

因此,演義小說楊家將只能當作故事來讀,若要想了解歷史上真正的楊家將其人其事,還有多讀些史書。

『陸』 楊家將及楊家的結局

先說歷史:
1、楊業(也就是楊繼業,小說中的老令公),原來是北漢舊將,北宋滅北漢時,皇帝已經投降,楊業仍然堅守,宋皇念他忠勇,就招降了他,宋史里對於楊業投宋前的戰績寫的很不堪,對宋用兵基本上都是輸的(可能是故意的)。投宋後楊業在抗遼的過程中屢立戰功,「楊無敵」的外號就是那時候遼人起的。後宋太宗北伐時因監軍指揮失當,加之無救援,楊業被俘,絕食而死,同時死的還有兒子楊延玉。
2、楊六郎,真名叫楊延朗,是長子,因避諱改名叫楊延昭,因做戰勇猛且頗有智慧,遼人敬畏,且迷信北斗七星中第六星對遼不利,給楊延昭起外號叫六郎。後卒於任上,宋皇表痛心,加封厚葬。
3、楊文廣,楊延昭之子(沒有楊宗保),官就小的多了,應該是歸狄青管,主要在邊疆對付西夏的,也是卒於任上。
楊家將主要就是說了這三代,其他什麼佘太君、穆桂英,十二寡婦征西全是假的。
再說小說:
1、楊業:撞李陵碑死
2、長子延平:喬裝太宗,被砍死;次子延定:讓馬於八弟延順,被遼軍亂馬踏死;三子延光:被城門內千金閘壓死;四子延輝及八子延順被俘,都成了駙馬,善終於遼;五子延德出家;六子延昭,卒於任上(很久以後);七子延嗣:被潘仁美亂箭射死(據說是72箭);8姐9妹(延琪延瑛)小說里沒怎麼寫。
3、佘太君:身體狂好,100歲還掛帥打仗,怎麼死的小說里沒寫。
4、十二寡婦,都沒寫怎麼死的,反正除了老六媳婦,其他人的武功都很好。
5、楊宗保:死在征西戰爭中。他老婆比他牛,破天門陣時他是先鋒,老婆是元帥(楊六郎是副帥),還讓他老婆給打了軍棍。
6、楊文廣,怎麼死的也沒寫。
7、楊宗英(七郎遺腹子)和楊宗勉(六郎次子)死在天門陣

『柒』 找一部小說 主角好像叫楊業

《隨欲飛凡》
作者:沙丁魚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少年楊夜駕御著星際戰斗機甲誤入修專行世界,拜屬師修道。本以為從此可以無憂無慮追尋天道,脫離紅塵俗世,誰知修行界比人間更為險惡,修煉了上千上萬年的仙、佛、魔一一出場,楊夜也被捲入了無休止的爭斗之中。在經歷了數次挫折之後,楊夜不僅修為愈深,心計、智謀也漸漸成熟起來,在依仗著智能電腦和星際科技的幫助下,從此以弒仙屠佛,伏魔戮神為目標,以調侃仙、魔、佛界為樂,隨心所欲,非凡飛凡,游戲三界。 這是一個與古代神話相似卻又迥異的修行世界,裡面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楊夜能否回到地球?星際文明與修行文明又該如何相處?這一切都會在《隨欲飛凡》里找到讓大家滿意的答案。

『捌』 找一本穿越到宋朝的小說,到了宋朝他娶了楊業和呼延贊的女兒,後來又認識了大小周後,而且殺了趙光義,

根據你提供的信息,這本小說估計是「大宋之風流才子」,主角名字叫石堅。快謝謝我把。

『玖』 主角穿越回宋朝收回燕雲十六州接回楊業遺骨求小說名字

大宋帝國之橫掃天下

『拾』 歷史上的楊家將是怎麼回事

「楊家將」是宋元以來在我國戲曲藝術和說唱藝術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歷史傳奇故事。老令公楊業、佘太君、七郎八虎(特別是楊六郎楊延昭)、楊宗保、穆桂英、楊文廣、八姐、九妹,包括燒火丫頭楊排風,幾乎都是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特別是在戲曲舞台上,這傳奇的一家人都表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有著崇高的英雄氣概。「金沙灘」一戰,楊氏兄弟死傷殆盡,接著又是令公碰碑、七郎被害,五郎出家,四郎、八郎失蹤。僅剩的六郎依然在為國征戰。六郎死後,他的子孫——楊宗保和楊文廣,仍然是保衛國家的中流砥柱。楊家不僅男性上戰場,女性也是不遑多讓。穆桂英掛帥,百歲高齡的佘太君掛帥,讓多少中華兒女熱血沸騰。
然而,從史實角度來看,楊家將的故事只是戲曲小說對楊業血戰陳家谷,最後忠勇殉國的悲劇性歷史事件的藝術化演繹。歷史上真正的楊業死後,只有他的兒子延昭(即六郎)、孫子文廣曾是宋朝守邊的名將。民間之所以演繹出「楊家將」這一反抗外族侵略的英雄「群像」,源於宋元以來深受外族侵擾的北方人民對這位民族英雄的紀念和嚮往。
民間小說、戲曲與歷史最大的不同在於,傳說中的諸多人物和事件是不存在的。根據傳說以及演義等的記載,楊家將的譜系是這樣的:
楊門男將:第一代,金刀令公楊繼業,繼業有八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名叫楊延昭,又名楊六郎,六郎生子名文廣,文廣之子名宗保,宗保生子名懷玉。
楊門女將:主要人物有佘太君、王懷女、穆桂英等。
楊門譜系,特別是楊門女將是從《楊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義》及《楊家將》二書而來,由於這些人物藝術形象塑造得好,深為老百姓所喜愛。
然而,在正史中,楊業、楊延昭、楊文廣三人確實存在,但他們的事跡遠沒有小說中描寫的那麼神奇。而其他人物則難尋蹤跡,或者身影模糊。
楊業確有其人,身死另有隱情
楊業是楊家將的第一代,功名最盛,犧牲最為壯烈。
根據傳說,北宋初期,遼兵來犯,朝廷立擂求帥。太師潘仁美之子潘豹想掛帥,於是擺台逞凶,打死多人,後被楊七郎劈死,楊家奪得帥印。不久老令公掛帥出征,潘仁美公報私仇,沒有按原定計劃接應,害死楊七郎,老令公楊繼業被困兩狼山,最後碰碑而死。其他楊家兄弟個個血染沙場,大郎、二郎、三郎三英捐軀,四郎、五郎或出家或流落異邦,只有六郎回到家中。楊繼業的夫人佘太君上書皇帝,斥責潘仁美按兵不動;加上八賢王等人的幫助,潘仁美最終被貶官。民間傳說中,楊繼業有七子和八姐九妹,楊業死後,宋帝勉慰其家,贈太君龍頭拐杖,可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以上傳說有部分事實,但不盡然。
歷史上真正的楊業本名叫楊重貴,其父楊信是麟州(陝西神木北)的土豪,趁五代混亂的時候,占據麟州,自稱刺史,後先後歸附過後漢、後周。大約是在楊信歸附後漢的時候,為了結交當時河東節度使劉崇,他派少年楊重貴前去太原。後楊信投靠後周,楊重貴則留在了太原。楊信死後,楊業的弟弟楊崇勛繼任刺史,又以麟州歸附了北漢劉崇。其後楊崇勛又歸附了後周。
雖然楊家這樣反復地歸順,但是在五代那個混亂特殊的年代,楊重貴在太原的生活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劉崇很看重年少英武的楊重貴,他認楊重貴為養孫,改其名為劉繼業。劉繼業先擔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著稱,因功升遷到建雄軍節度使。由於劉繼業戰功卓著,所向無敵,國人稱其「無敵」。
劉繼業在北漢時期的主要對手是遼國,有《遼史》為證。《遼史》中記載,劉繼業歸順北宋後,與遼軍對陣,遼將耶律斜軫責問已改名為楊業的劉繼業說:「汝與我國角勝三十餘年,今日何面目相見。」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北漢一直臣事遼國,楊業怎麼會與遼國交戰呢?原因是,當時處於強勢的遼國經常侵掠北漢的邊境,劉繼業為北漢守邊,必然經常與來犯的遼軍交鋒。根據耶律斜軫的話可以看出,劉繼業與遼軍對陣三十餘年未處下風,雖然規模不大(只是「角逐」),但足以擔當「無敵」的稱號。這樣的經歷也讓劉繼業積累了豐富的邊防經驗。
北漢滅亡以後,劉繼業歸降北宋,宋太宗素知劉繼業威名,授予他左領軍大將軍,鄭州防禦使。《續資治通鑒》中記載,劉繼業在太原城頭苦戰防守,甚至北漢主劉繼元投降以後,還在堅持戰斗。後宋太宗派劉繼元親自招降,劉繼業才大哭解甲歸降。
劉繼業歸宋以後,恢復本姓「楊」,單名業。因為對防禦遼國有豐富經驗,被朝廷委任掌管代州(山西代縣)和三交(太原北)一帶的駐防事宜。任職第二年,楊業即破遼兵於雁門(山西)。雍熙三年(986年),宋軍大舉北伐攻遼,楊業、潘美率西路軍攻克雲(山西大同)、朔(今朔縣)、寰(朔縣東北)、應(應縣),東路軍曹彬克涿州。遼國蕭太後南下應援,不久,宋朝的東路軍在河北戰敗,楊業奉命護送四州百姓撤退,途中與遼國大軍相遇。主帥潘美與監軍王侁迫令楊業出戰,楊業自知不敵,無奈之下仍舊孤軍力戰,終被陷於陳家谷口(山西朔縣南),重傷被俘,絕食而亡,年約六十。楊業的事跡當時即被人傳述,後逐漸演為「楊家將」故事。
根據演義、小說所述,害死楊業的罪魁禍首是潘仁美。據民間傳說,在雍熙三年宋軍北伐時,潘仁美是西路軍主帥,楊業是他的副手。由於潘美對楊業的才能非常嫉妒,所以在楊業乘勝追擊時,故意囤兵不動,又不給予糧草供應,最終導致楊業兵敗身亡。在《宋史·楊業》中也有如此一段記載:「主將戍邊者多忌之,有潛上謗書斥言其短,帝覽之皆不問,封其奏以付業。」大意是說:當時戍邊的主將非常嫉妒楊業,悄悄上書誹謗楊業,宋帝看了之後什麼也沒問,而是把奏書封好送給楊業。當時楊業尚未伐遼,還在駐守雁門關,任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而在楊業之上的「主將」是誰呢?民間一致認為就是指潘仁美。然而在楊業之死事件中,潘仁美並非是罪魁禍首,而是監軍王侁。
也有人提出,害死楊業的最終禍首並非王侁,而是另有其人。當時與王侁同為監軍的還有劉文裕。劉文裕官職在王侁之上(團練使高於刺史),並且是外戚,有一定的沙場經驗,他在軍中權力不應低於王侁。王侁監軍權力再大,也不可能隻手遮天。這樣推論下來,楊業之死或許更應該由劉文裕負責。當然,無論如何,王侁決策失誤的罪責是逃不掉的。
楊六郎應為楊大郎
傳統戲曲中,楊老令公與妻子佘老太君一共生有七個兒子。還有戲曲中說楊繼業有八個兒子,號稱「七狼八虎」。《宋史·楊業傳》記載楊業共有七子,而南宋李燾所著的《續資治通鑒長編》中則說楊業僅五子。至於南宋王朝的《東都事略》中,則只提到楊延昭一個兒子。從諸種史料看來,到底楊業有幾個孩子至今還是個謎團。
《宋史》記載的七個兒子分別是:楊延朗、楊延浦、楊延訓、楊延環、楊延貴、楊延彬、楊延玉。其中楊延玉隨乃父征戰,於陳家谷口一戰殉國,其餘六子,後皆善終,延朗為崇儀副使,延浦、延訓並為供奉官,延環、延貴、延彬並為殿直(官名)。可見,他們並無流落番邦、身死奸臣之手一說。
楊業的四子是頗受後人爭議的人物。楊四郎在正史中名為楊延環,而在民間戲曲中叫做楊延輝。元曲中曾說楊四郎在兩狼山戰役後就不知所終,明代《楊家府演義》則稱楊四郎在戰斗中並未失蹤,而是被遼兵捉住。蕭太後喜愛四郎的一身好武功,又見四郎生得一表人材,於是將瓊娥公主許配給他,這樣楊四郎就做了契丹人的駙馬。在後人的眼中他是一個屈膝乞降,叛君忘父的叛徒。《宋史·楊業傳》中卻記載,楊業戰歿後,楊四郎被朝廷封做了殿直官,並未有變節行為。所以,四郎到底結局如何,不得而知。
此外,楊八郎也是個頗為神秘的人物,忽有忽無。
在「楊家將」傳說的男性主角中,除了老令公楊繼業,最著名的就是楊六郎和楊宗保這父子二人了。然而,這兩個人物也非歷史之本貌。
根據正史記載,楊六郎是楊業的兒子楊延郎(後改名為楊延昭),這沒錯,但他卻並非楊業的第六個兒子,而是長子,只是被稱為六郎。傳說中楊六郎還是地位顯赫的郡馬爺,但從正史中楊六郎的生活軌跡看,他長年鎮守邊關,在京城沒有什麼根基,更沒在京城生活過或任過職,不太可能是柴家的郡馬。
根據史料記載,幼年的楊延昭沉默寡言,但是總是喜歡玩行軍作戰的游戲,楊業看了以後說:「此兒類我。」以後出征都會帶他同行。楊業陣亡以後,楊延昭繼續在河北的邊防前線任職。北宋咸平二年(999年),遼國南下進犯。當時楊延昭正在遂城,由於遂城小,又沒有作好防守的准備,遭到了遼軍的猛烈圍攻,城中人心惶惶。楊延昭召集城中壯丁,授予武器,配合宋軍,全力固守。當時正值隆冬,楊延昭命人擔水澆在城牆上,一夜之間就凍成了堅冰。城牆光滑難登,遼軍的猛烈攻勢無法繼續,只好撤退,宋軍繳獲了遼軍遺棄的軍資器械。楊延昭出奇計保全了遂城,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他因功被授予莫州刺史。
澶州之役時,楊延昭反對議和,他的主張和當時的丞相寇準的主張不謀而合,然而北宋朝廷並未對此作出反應。楊延昭就自己率領人馬進入遼國境內,攻破古城,取得不小的戰果。以後澶淵定盟,楊延昭因為守邊的功勞,屢次升遷,最終被授予高陽關副都部署。後來,楊延昭卒於任上,終年五十七歲。宋真宗聽到這個消息後,極為悲痛,派使者護靈而歸,河朔的百姓,多望柩而泣,為他落淚。
楊延昭鎮守邊防二十幾年,遼國對他非常敬畏,稱他為楊六郎。那麼,遼人為什麼稱他為楊六郎呢?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因為遼人迷信,相信天上北斗七星中,第六顆星是專克遼國的。因為楊延昭對於遼人很有威懾力,遼人以為他是那第六顆星轉世,因此稱他為楊六郎。後人或許就是根據「楊六郎」這個稱呼,將楊延昭演義為楊業的第六子。
楊宗保子虛烏有
按照小說的譜系,楊六郎之子為楊宗保,其孫為楊文廣,然而根據《宋史》記載,楊延昭的第三個兒子叫楊文廣,楊宗保這個人物不存在。
楊文廣起初因為討伐逆賊張海有功,被授予殿直。後來與安撫陝西的范仲淹相遇,范仲淹發現楊文廣很有才能,就把他帶在身邊。名將狄青南征廣西時,楊文廣隨軍從征,此時的楊文廣還是個無名之輩。後來,宋英宗認為楊文廣是名將之後,而且還有功勞,於是提拔他為成州(甘肅成縣一帶)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遷興州防禦使,秦鳳路副總管。他由此參加了對西夏的防禦作戰。
當時,名將韓琦派楊文廣率領部隊前往離秦州(甘肅天水市)西北修築篳篥城。由於先前宋軍修建城堡,西夏人都會出兵破毀。於是楊文廣採取聲東擊西之計,揚言要到某地修建噴珠城,引西夏軍隊前去破壞。然後率軍迅速趕往篳篥,連夜構築好了防禦工事,做好了戰斗准備。第二天天明,西夏騎兵至,看到宋軍已經占據有利地勢,做好了准備,只能無奈地撤退。臨走前遺書說將奏請以數萬騎兵再來破壞。楊文廣立即派兵遣將出擊追殺,斬獲甚眾。有人問他為什麼要追擊敵人,楊文廣說:「這是先聲奪人,可滅了敵人的氣焰。再說,此處是必爭之地,若讓西夏人知道了並奪了去,就很難再奪回來了。」經此一擊,西夏人果然不敢再來搗亂。
當年九月,甘谷、篳篥等三個城堡修成。皇帝下詔嘉獎,賞賜豐厚,並任命他為知涇州(甘肅涇州)鎮戎軍、定州路副總管,遷步軍都虞侯。後來,遼國與宋朝在代州的邊界劃分上發生爭執。楊文廣向朝廷獻上陣圖以及攻取幽燕的策略,還沒等到朝廷上的迴音,楊文廣就死於任上,北宋朝廷追贈他同州觀察使。
楊門女將撲朔迷離
「楊家男將」已然半真半假,撲朔迷離,那麼「楊門女將」又如何呢?答案依然是「撲朔迷離」。正史中,楊家將中沒有佘太君,也沒有穆桂英,但在一些史籍中卻又能找到蛛絲馬跡。
先來說說正史。有人會說,中國古代向有「男尊女卑」的傳統,所以正史中沒有記載楊門女將。然而,此說的漏洞是,正史中有其他女將女帥的記載。比如,王莽時期,山東琅琊就出了個奇女子——呂母,此女後來成為統領一方的女將軍(見《後漢書·劉玄劉盆子列傳》)。呂母以後,有名的女將還有隋末唐初時唐高祖李淵的女兒平陽公主。李淵起兵反隋時,平陽公主和丈夫柴紹一起為李家招兵買馬,「勒兵七萬,威振關中」。李淵渡過黃河以後,平陽公主領精兵一萬與李世民會師渭北,並開設幕府,儼然行軍主帥,她的部隊也號稱「娘子軍」。
以上這些巾幗英雄都是見諸信史的,但是,在民間人人皆知的「楊門女將」,在正史中卻連影子都沒有。倘若楊門女將確曾有過的話,正史不可能不記。退一步,即使《宋史》不記,專收「義婦節婦」事跡的《烈女傳》也應該有記載。可見,楊門女將是否存在值得懷疑。
假如楊門女將只在小說中出現,那麼,我們可以肯定她們是藝術虛構的,然而,在一些歷史資料卻又隱約能看到她們的影子。
先來說說佘老太君,戲曲傳說中,佘太君原名佘賽花,是楊業之妻,楊府的老祖宗。楊六郎、楊宗保相繼去世後,楊家將中,除楊文廣外都是清一色的巾幗英雄。那時,國家多難,邊境吃緊,楊文廣領兵出征西夏被重兵圍困。朝中無將,佘太君以百歲高齡,率十二寡婦征討西夏,將西夏擊敗,救出文廣,其舉讓人敬佩。
有學者考證後認為,歷史上確有佘太君其人。清代光緒《保德州志》載:「楊繼業……事北漢為建雄軍節度史,娶折德扆女。」折德扆是後漢隱帝時期的府州團練使,這個「折德扆女」據稱就是佘賽花,封號太君。「佘」是「折」的訛傳。
《保德州志》還說,折家屢世居住在陝西府谷,從折氏曾祖以來,世襲軍職,多次參加抗遼戰爭,而楊家也是世居此地,代代習武,兩家正所謂是門當戶對。佘太君自幼受其父兄的影響,酷愛研習兵法,頗通將略,曾協助父兄練兵把關。折楊兩家結親後,佘太君隨夫楊繼業侍北漢。夫君邊關打仗,她在楊府內組織男女僕人丫環習武,僕人的武技和忠勇之氣不亞於邊關的士兵。
此外,在山西代縣楊忠武祠保存的《楊氏族譜》中也提到了佘太君。
既然佘太君確有其人,且如此出名,為何正史中沒有為其立傳呢?有人認為,對於楊門這樣的習武家庭而言,女人能夠助夫上陣,訓練兵丁是平常的事,所以沒有為佘太君立傳也不足為奇。這個說法有些牽強。鑒於佘太君的事跡多見於清代的資料,所以佘太君這個人物是否真的存在,依然真假難辨。
穆桂英是楊門女將中另一個受人矚目的女將。戲曲中稱她是楊宗保的妻子,她的亮相非常精彩。
話說楊業死後,楊六郎掛帥抗遼,屢立戰功。後被內奸王強陷害,好友任堂惠代他而死,楊六郎則化名去北國販牛,大擺牤牛陣。大敗遼兵後,他才恢復真名楊延昭,並第二次掛帥征遼。當時遼兵擺下天門陣,六郎無法攻破,有高人指點說,唯有尋來降龍木,才能破陣。這降龍木長在山大王穆柯寨內,寨主便是十八歲的女將穆桂英。楊延昭派部將孟良、焦贊前去借木,不想二人卻變成偷木,被穆桂英打得落荒而逃。路上二人碰到元帥十七歲的兒子楊宗保,兩人用激將法讓楊宗保陪他們去會穆桂英,結果三人都被生擒。穆桂英對楊宗保很是傾慕,她說自己是忠良之後,願獻降龍木,並隨軍攻天門陣,但要楊宗保娶她為妻。楊宗保起初不同意,後被穆桂英一番言語所感動,答應結親。第二天清晨,楊六郎見兒子三人未歸,親自來攻打山寨,結果被穆桂英生擒。幸虧孟良聽到動靜,才解除誤會。楊六郎羞愧而歸,楊宗保等人尷尬不已。
等楊宗保三人回到宋營,楊六郎准備處置兒子,正欲行刑時,穆桂英闖營,以獻龍木,殺遼將,幫破天門陣為條件保楊宗保人頭。幾經周折,楊六郎終於認識到穆桂英的本領,不但答應了兒子的婚事,還保舉她當攻打天門陣的大帥。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穆桂英帶領眾人終於破了遼人的一百單八陣。當穆桂英射殺天門陣主帥時,因用力過猛,兒子楊文廣降生了。
以後,穆桂英又曾多次領兵掛帥,充當大將,頻頻扭轉戰局。然而這個威風凜凜的穆桂英元帥在正史中卻未有記載,加上楊宗保這個人物在歷史上壓根就不存在,所以不少人認為穆桂英也不存在。也有人說穆桂英這個人雖然是虛構的,卻可以從楊氏的眷屬中找到原型。楊延昭的兒子楊文廣有位堂兄叫楊琪,此人曾娶慕容氏為妻。慕容氏是當時鮮卑大族,也是世代習武。所以,這位慕容氏或許是穆桂英的原型,「穆」也許是「慕容」氏的轉音。而「桂英」是民間通俗的名字,戲曲小說本就允許改編,於是就有了以慕容氏為原型的穆桂英。
當然,以上終歸是猜測,尚沒有真憑實據。
楊家將因何走紅
楊家將故事流傳了近千年,歷久彌新。那麼,楊家將故事是如何家喻戶曉的?這其中有一個歷史的演變過程。
「楊家將」故事發生在北宋初年,到了北宋中葉就已迅速流傳於天下。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曾寫過一篇文章,稱贊楊業、楊延昭「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並且指出楊家將故事在當時社會的各個階層廣泛流傳。這篇文章寫於楊業去世後的第六十五年,篇名叫《供備庫副使楊君墓誌銘》。這位楊君是楊家的後人,名叫楊琪。北宋另一位大文豪蘇轍也寫過一首《過楊無敵廟》的詩,他的詩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了楊家將故事在宋代的影響力。
到了南宋,民間藝人把楊家將故事編成了話本,在民間越傳越盛。由於北宋最終為外敵所滅,面對屈辱求和的南宋政府,他們對那些血戰保國的將領更加敬仰和懷念。南宋的民間藝人對楊家將的故事進行了大膽想像和藝術加工,不斷加入了許多神奇的故事和人物。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南宋徐大焯所著的《燼余錄》,書中根據與楊延昭同時代的將領楊嗣創造了七郎楊延嗣這個人物,又創造出了楊宗保,還構想了楊家將父子捨命救援宋太宗的情節。
到了元代,楊家將故事形式又有新拓展,出現了雜劇,比如《昊天塔孟良盜骨》等等。到了明代,楊家將故事進一步豐富,出現了《楊家將演義》《楊家將傳》,楊家將故事以小說、評書的形式廣泛流傳。這些故事反映的時間跨度加大,從宋太祖趙匡胤登基一直寫到宋神宗趙頊,約一百年的歷史。
明朝中後期,朝廷積弱,外敵虎視,這種局面與宋朝相似,楊家將成了民間借古言今的最好武器。另一方面,明政府也非常推崇楊家將,希望藉此宣揚忠君思想。在這樣的氛圍中,楊家將的故事更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明代紀振倫的《楊家將通俗演義》和清代熊大木的《北宋志傳》兩部書,使得楊家將故事最終定型。明清兩代,戲曲舞台上以楊家將為題材的劇目有三百六十齣之多。直到今天,京劇和其他地方劇種還經常上演《四郎探母》《穆桂英掛帥》等劇目。這些小說和戲曲與歷史事實出入已經很大,成了英雄傳奇。
經過漫長的發展,原本只有三代的楊家將被鋪寫成了五代;原本只是男兒的鐵血沙場,又融入了佘太君、穆桂英等生動如花的女英雄。

閱讀全文

與小說主角楊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老公是鬼物有聲小說全集下載 瀏覽:132
我在17k小說網怎麼上傳 瀏覽:64
中國移動小說閱讀網小說山神 瀏覽:155
且聽鳳鳴小說全文下載 瀏覽:292
斬龍百度小說免費 瀏覽:191
女主有20以上的都市小說 瀏覽:445
替嫁小說現代詩筱萱 瀏覽:475
女主雲上的小說全集 瀏覽:627
我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白話小說 瀏覽:763
我的真實合租艷遇小說全集 瀏覽:161
小說作者唱歌的鼠 瀏覽:686
小說閱讀網寫小說不簽約無法打賞 瀏覽:995
雙面總裁寵妻指南原小說 瀏覽:114
男主都市重生悔過小說 瀏覽:885
關於女主好冷的小說 瀏覽:719
大隨風雲有聲小說蒙曼 瀏覽:636
女主穿越超級賽亞人的小說 瀏覽:214
都市男主裝豬吃老虎小說 瀏覽:194
小說男主為了女配傷女主 瀏覽:798
古代言情經典小說清朝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