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手不釋卷的主人公是呂蒙還是劉秀
主人公是呂蒙
光武(劉秀》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釋義 「卷」指書。手中的書不肯放下來,比喻抓緊時間勤學,或看 書入了迷。
故事 三國時代,東吳有一員大將名叫呂蒙字子明。年青時,家 境貧困,無法讀書。從軍後,雖作戰驍勇,常立戰功,卻苦於缺少文 化,不能把戰例經驗總結寫下來。
有一天,吳主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掌管軍事大權,應當多讀些史書,兵書,才能擔當重任。」
呂蒙一聽主公要他學習,便為難地推託說:」軍隊里的事情又多 又復雜,都要我親自過問,恐怕擠不出時間來讀書啊!」
孫權說:「你的事情總沒有我多吧?我並不是要你去研究學問, 而只是要你翻閱一些古書,從中得到一些啟發罷了。」
呂蒙問:「可我不知道應該去讀哪些書?」
孫權聽了,微笑著說:「你可以先讀些《孫子》、《六韜》等兵法書, 再讀些《左傳)、《史記》等一些歷史書,這些書對於以後帶兵打仗很有好處。」
停了停,孫權又說:「時間嘛,要自己去擠出來。從前漢光武帝在 行軍作戰的緊張關頭,手裡還總是拿著一本書不肯放下來呢!為什麼你就沒有時間呢?」
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回去便開始讀書學習,並堅持不懈。最後做了吳國的主將,有勇有謀,屢建奇功。
所以是借劉秀來勸呂蒙 不是主人公
㈡ 手不釋卷的故事主人公是呂蒙,還是劉秀
手不釋卷,漢語成語,讀音為shǒu bù shì juàn,意思是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出自《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㈢ 手不釋卷的主人公是呂蒙還是孫權
這個嘛,歷史上「刮目相看」這個成語講的就是孫權和呂蒙的故事,以前呂蒙是一介武夫,只會帶兵打仗不讀書,後來因戰功顯赫而擔當要職,一個手把重權的人怎麼能不讀書呢?孫權就去找他,希望他能博覽全書,後來呂蒙每天看書,三天後孫權又來找他,對他的知識進步速度而感到驚奇,說了一些稱贊他的話。很多人以為故事到這兒就結束了,實則不然。呂蒙更加用功地讀書,比手不釋卷還要再高一層,所以你說的應該是呂蒙。希望你能喜歡我的回答,O(∩_∩)O謝謝!
㈣ 小說中關於呂蒙的事跡
成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來源處。
呂蒙(178-219,一說180-220,另一說180—221),東漢末年名將,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呂家崗)人。曾經乘名將關羽北伐曹魏、荊州空虛之時,偷襲荊州成功,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歷任別部司馬、平北都尉(廣德長)、橫野中郎將、偏將軍、尋陽令、廬江太守、漢昌太守、南郡太守等職,封孱陵侯。建安二十四年去世,享年四十二歲。
最高職位東吳大都督(接魯肅的班)。最高成就:戰勝關羽。
㈤ 求一本小說的名字。
當我看完三國演義之後,我對關羽的敬佩之情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概括的,關羽義氣。但是他的有一個很嚴重的缺點,這個缺點導致了他喪命,那就是傲。
關羽很傲,導致他大意失荊州,劉備在漢中和曹操決戰,關羽忍不住也想建功。如果想要北伐,最好的出發點就是荊州北上,要是想從荊州出發,襄陽,樊城必須佔領,所以關羽就攻打樊城。
關羽的確厲害,樊城指日可下,正當這是,曹操於孫權結盟,圖區荊襄,之後平分地盤,所以孫吳出兵。
關羽打樊城的時候,馬良建議他不要傾巢而出,畢竟要留守荊州。而在關羽眼中,東吳群雄皆鼠輩,所以他根本不把孫吳放在眼裡。
東吳大都督呂蒙,裝病,然後孫權讓陸遜擔任大都督一職。關羽更加不把東吳放在眼裡,竟然找一個書生擔任大都督,可見東吳後繼無人了。
關羽攻打樊城,曹操派上將於禁帶七路人馬去解樊城之圍。龐德也隨著出征,並且他抬了一口棺材和關羽打。龐德當然打不過關羽,但是他放冷箭,射關羽左臂。這只劍是毒箭,華佗為關羽刮骨療傷,關羽都不怕疼,關羽水淹七軍。真的很厲害。
但是呂蒙他們率軍攻下了荊州,關羽大怒,箭創迸發。最後退守麥城,死戰到底,最終死於孫權之手。
一代軍神就這樣死了,我心中很悲傷,關羽如果不是那麼傲,他當初要是聽了馬良的,守住荊州,就不會遭此大難。關羽忠義,我非常佩服,我會學習關羽。永遠不背叛兄弟朋友。
累死了,這是我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了,採納吧。
㈥ 本文的主角是呂蒙為什麼還提到魯肅這個人談談你的理解
呃,怎麼說呢?呂蒙這個人是非常有才的。但是他出生的時候也是懷才不遇的大時代的所為吧一樣的
㈦ 尋找小說的名字.不知道不要亂答
混世三國
應該是這本拉
㈧ 呂蒙出自哪本書說書名
呂蒙是歷史真實人物,也出現在《三國演義》小說中,為東吳將領,是魯肅之後的大都督
㈨ 關於呂蒙的故事
呂蒙年輕時,曾因部下的事被江夏太守蔡遺告發,他一點也不怨恨。後來,豫章太守顧邵去世,孫權詢問他應該讓誰接替顧劭,他推薦蔡遺。孫權見他不念前嫌,十分高興,笑著對他說:「君欲為祁奚耶」?於是用之。
大將甘寧性情粗暴,輕於殺戮,不但經常違背呂蒙的心意,而且不時違犯孫權的命令。孫權對此,頗為惱火,呂蒙卻總是為他說情,他認為,「天下未定,斗將如寧難得,宜容忍之。」孫權聽了呂蒙的話,厚待甘寧。後來,甘寧果然為東吳出了大力,立了大功。
(9)主角是呂蒙的小說擴展閱讀:
後世影響
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吳武威將軍南郡太守孱陵侯呂蒙」。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張遼、關羽、張飛、周瑜、陸遜、鄧艾、陸抗而已。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呂蒙。
人物評價
呂蒙早年果敢有膽,後來折節讀書,識見精博,漸能克己讓人,有國士之風。他孝順母親,舉國皆知,魯肅、甘寧皆敬拜其母,因為他們都佩服呂蒙。他義結同僚,助徐顧等撫育孤兒,又宏量不計較與蔡遺、甘寧間的私怨,反而在主上之前替其作美言。他於軍務倥傯之際,仍勤於修學讀書,並致諸實用,俾成一代名將之資。
㈩ 求三國小說 主角最好是呂蒙 實在沒有關於吳國的也行 - -
呂蒙是主角的我實在是沒有看過,不過東吳中心的有《少年江東》相當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