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鏡高懸四海清打一成語
明鏡高懸míngjìnggāoxuán
[釋義] 像一面明亮的鏡子高高懸掛在面前。稱頌官吏審案嚴明;判案公正;不使人受冤含屈。也比喻目光敏銳;明察秋毫;公正無私。
[語出] 唐·杜甫《洗兵行》:「司徒清鑒懸明鏡;尚書氣與秋天杳。」
[正音] 懸;不能讀作「xiàn」。
[辨形] 懸;不能寫作「縣」。
[近義] 鐵面無私
[反義] 貪贓枉法
[用法] 含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與「鐵面無私」有別:~重在「明察」;「鐵面無私」重在「公允」。
[例句] 官府的大堂前都懸掛著一塊「~"的牌匾。
2. 明鏡美麗意思成語
明鏡高懸míngjìnggāoxuán
[釋義] 像一面明亮的鏡子高高懸掛在面前。稱頌官吏審案嚴明;判案公正;不使人受冤含屈。也比喻目光敏銳;明察秋毫;公正無私。
[語出] 唐·杜甫《洗兵行》:「司徒清鑒懸明鏡;尚書氣與秋天杳。」
[正音] 懸;不能讀作「xiàn」。
[辨形] 懸;不能寫作「縣」。
[近義] 鐵面無私
[反義] 貪贓枉法
[用法] 含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3. 明鏡的成語瘋狂猜成語
明鏡高懸[ míng jìng gāo xuán ]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míng jìng gāo xuán ]
傳說秦始皇有一面鏡子,能照人心膽。比喻官員判案公正廉明。
出 處
唐·杜甫《洗兵行》:「司徒清鑒懸明鏡;尚書氣與秋天杳。」
例 句
官府的大堂前都懸掛著一塊「~」的牌匾。
近反義詞
近義詞
秦鏡高懸洞燭姦邪虛堂懸鏡高懸秦鏡鐵面無私
反義詞
貪贓枉法
4. 一個大門上寫明鏡兩字。。成語
明鏡高懸 【意思】:傳說秦始皇有一面鏡子,能照人心膽。比喻官員判案公正廉明
5. 耿龍祥的明鏡台小說發表於哪一年
發表於 1957年《人民文學》。明鏡台,短篇小說,耿龍祥著。
筆名慾海。江蘇沭陽人。中共黨員。歷任《江淮日報》譯電股長、記者,《安慶報》主編,安慶市文聯主席,安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1955年開始發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短篇小說《明鏡台》,中篇小說《楊柳依依》、《月華皎皎》等。
《人民文學》(People's Literature)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管、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辦的中國國家一級文學期刊,主要刊登小說、散文、詩歌和報告文學等純文學作品。
1949年10月25日,《人民文學》創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份文學期刊;1966年5月,被迫停刊;1976年1月,《人民文學》復刊。
6. 有木有男主很愛女主(近乎發瘋)但女主不愛他,很虐男主的小說
只愛你的偏執狂
男主很愛女主,強迫女主跟他在一起,讓女主跟他結婚,女主迫於無奈答應了,婚後有了孩子,但女主到死不愛男主
7. 古代言情小說女主叫司徒明鏡,男主是位大將軍,男主有個弟弟叫龍軒,當朝皇帝叫薛燁
穿越:愛?飄搖
貌似穿越的- -
8. 關於明鏡的成語
明鏡高懸 [míng jìng gāo xuán]
基本釋義
傳說秦始皇有一面鏡子,能照人心膽。比喻官員判案公正廉明。
褒義
出 處
唐·杜甫《洗兵行》:「司徒清鑒懸明鏡;尚書氣與秋天杳。」
例 句
官府的大堂前都懸掛著一塊「~」的牌匾。
近反義詞
近義詞
秦鏡高懸
反義詞
貪贓枉法
高抬明鏡 [gāo tái míng jìng]
基本釋義
秦始皇有一方鏡,能照見人心等。比喻執法者判案公正嚴明。
出 處
《西京雜記》卷三:「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裡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礙。
昏鏡重明 [hūn jìng chóng míng]
基本釋義
將昏暗的銅鏡重新打磨光亮。比喻重見光明。
出 處
元·無名氏《神奴兒》第四折:「今日投至見大人,似那撥雲見日,昏鏡重明。」
9. 明鏡,蘇白是哪個小說里的人物
是《極端優雅的少年》裡面的
10. 偽裝者明鏡真實身份是什麼 明鏡怎麼死的
明鏡犧牲了,小說中是在進行「越軌行動」時在火車上被日軍打中而死,並在引爆隨身攜帶犧牲之前叫明台「分離火車」,將阿誠推出要引爆的火車箱,電視劇中應該是做了修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