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主角 > 也經過武昌首義的主人公小說

也經過武昌首義的主人公小說

發布時間:2021-12-22 13:31:14

⑴ 簡述以下武昌起義的主要人物,事情經過。等等。

當清政府全力應付四川保路運動時,湖北新軍中的文學社、共進會等革命團體趁機發動武昌起義,解開了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的序幕。1911年10月9日,在預定奇異的當天,共進會的負責人孫武在漢口裝配粘彈時不慎引起爆炸,起義暴露,新軍各標營中的革命士兵決定立即行動。10日晚7時,武昌城外塘角的輜重營和城內的第八營同時發動起義,各標營紛紛響應。經過一夜苦戰,11日凌晨,革命軍佔領了總督署,武昌起義取得了勝利。隨後革命軍立即佔領了漢陽漢口。當日,在咨議局議長湯化龍等人的主持下,宣布成立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武昌起義勝利後,各省革命黨人紛紛行動起來進行反清斗爭,11月底,全國共有十四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的統治,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省的宣布獨立時的領導人大多是清朝舊的總督巡撫之類,並不是真正的革命黨人,次年一月一日,清宣統帝溥儀宣布退位,孫中山先生在趕回中國後立刻趕往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但是在帝國主義國家和袁世凱等人的經濟封鎖下,孫中山先生無奈地將大總統的位置讓給了袁世凱,就這樣,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就被袁世凱所竊取了。

⑵ 關於武昌起義的穿越小說

1911新中華

《1911新中華》是歷史架空類作品。作品作者是天使奧斯卡。
主要講述了主角回到另一個平行世界的1911年的中華,這個世界和原來的世界略有出入,他陰差陽錯的參加了一個有些不同的辛亥革命。大時代的浪潮撲面而來,他是成為一個軍 閥呢?還是走上振興中華的道路?

⑶ 民國小說主角姓王,出場時為某部新軍,在黃興的領導下進行了辛亥革命

回到民國當大帥

⑷ 武昌起義50字簡介故事主要內容

武昌起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農歷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以文學社和共進會為主的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准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1911年(清宣統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並建立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是亞洲和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在中國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武昌起義軍事總指揮為蔣翊武,參謀長為孫武,總理為劉公。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辛亥革命。
結果
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聞風而動,分別於1911年10月11日夜、1911年10月12日光復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
影響
引領革命
革命軍攻克總督府,佔領武昌,消滅清軍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國腹心地區打開一個缺口,成為對清王朝發動總攻擊的突破口,並在全國燃起燎原烈火。
武昌起義勝利後的短短兩個月內,湖南

⑸ 請問辛亥革命武昌首義館的故事有哪些

黃興(1874-1916),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軫,字廑午,又字克強,湖南善化(今長沙)人。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赴日本留學,和楊篤生等創辦
。次年參加拒俄運動及
。 1904年和劉揆一、
等在長沙組織
,策劃
未成。次年在日本擁護
組成
,任執行部庶務,居協理地位。 1907年起,先後參與或指揮欽廉防城起義、鎮南關(今友誼關)起義、欽廉上思起義、

。1911年(宣統三年)與趙聲領導
(黃花崗之役),率領敢死隊進攻督署。武昌起義後,被推為革命軍總司令,在漢口、漢陽對清軍作戰。滬、蘇、杭等地相繼光復後到上海,被獨立各省都督府代表會議先後選舉為大元帥和副元帥代行大元帥職權,均未赴任。參與南北議和的談判。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任陸軍總長兼參謀總長;臨時政府北遷,任南京留守。 1913年7月由上海至南京任討袁軍總司令,失敗後流亡日本。1914年孫中山在日本組織中華革命軍,他未參加,旋赴美,但仍積極策動討袁,與孫呼應。 1916年袁世凱死後回至上海,病逝。
黃興文武全才,既有彪炳一代的功勛,又有斐然成章的文采,著有《黃興集》。楹聯以贈聯、輓聯為主,偶有題名勝古跡聯。

⑹ 胡鄂公的武昌首義

公元1911年,為清朝宣統三年,按干支紀年為辛亥年。是年農歷八月十九日,正是陰歷10月10日。就在這一天,武昌新軍爆發了起義,此事件成為結束中國數千年封建王朝統治的一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上將此次起義稱為武昌首義。就在10月10日當天,胡鄂公從河南南下武漢,於次日參加起義隊伍,在此後的35天里,胡鄂公參預了革命軍重要的軍政指揮事務,為革命貢獻了自己的心血與才智。
武昌起義是10月10日晚7時爆發的。在此之前,關於湖北可能爆發革命的各種流言談論已傳遍各地。當胡鄂公於10月10日上午9時從駐馬店登上南下的火車時,已從北上乘客的談話中聽到這方面的消息。下午4時,火車抵達漢口大智門車站,由於按原來的約定應來車站迎接他的吳若龍未出現,他只好先到大智門車站附近的鐵路第一賓館暫時住下來。為了弄清緣故,他即往後花樓共和會所設秘密交通處詢問情況。到達後花樓時,他發現那裡大門已為警察封閉,從住在隔壁的一開雜貨店老頭口中得知,10月9日,設在俄租界的革命總機關炸彈爆炸,引起警方搜查,將革命黨的各種冊籍全部搜去了。回到賓館後,他又從當地居民口中聽到昨日(10月9日)武昌軍警在小朝街85號張廷輔家、黃土坡楊宏勝雜貨輔等處捕去革命者70餘人,其中彭楚藩、劉堯澄、馬宏勝3人於當日(10月10日)凌晨殺害。10日晚,他於賓館聽到槍炮聲,這正是武昌新軍工程營第八營的發難,此時武昌起義已拉開序幕了。
第二天(10月11日),胡鄂公得知,由於新軍起事,湖廣總督瑞 和清軍第八鎮統制張彪等已棄城逃走,武昌已為革命軍佔領。於是決定立即設法離開漢口,渡江前往武昌尋找革命軍。途中,他躲過了清軍及奸細的盤查,並被匪徒劫走了行李,終於設法找到渡船,渡過長江,到達武昌。
武昌起義後,由於群龍無首,大家決定推舉清新軍第二十一混成協協統黎元洪出任鄂軍軍政府都督。由於革命倉促起事,革命軍的改編一時難以完成,各種組織及法規均不完備。當時,革命軍的辦事處設在黃鶴樓警鍾樓左首懷白樓茶館內,他於是前往懷白樓,希望能見到都督黎元洪,但由於都督府設在閱馬場,當時又處於非常時期,他無法立即見到都督,只能在茶館坐等。並從圍坐飲茶的革命軍傷員口中,知道了武昌起義的詳細經過。直至下午6時,才由革命軍辦事處負責人派高炳章帶人護送胡鄂公到閱馬場都督府,受到吳兆麟、張振武、李作棟等迎接。當時吳兆麟為參謀部副部長,張振武為軍務部副部長。本來參謀部長是楊開甲,軍務部長是孫武,但楊對革命無信心,想逃避責任,不肯到職,孫武又在醫院治療,所以部務由吳張二人主持。胡在與吳、張等人交談後,見到了黎元洪,並與之一道進餐。在都督府內,胡又見到了共和會同志劉鐵仙,從劉鐵仙口中,得知郝穴預備中學同學寧敦武參加了10月10日工程營的發難,現正與法政學堂學生一道武裝守衛官錢局。另外參加武昌起義的共和會人士還有吳若龍、聶松樵等。
當時革命軍佔領武昌,清軍守漢口、漢陽一帶,雙方戰斗仍在進行。革命軍剛從清軍改編過來,組織不健全。為此,吳兆麟、張振武與胡鄂公商議,指出現都督府分科雖多,但各自為政,不能統一事權,因此向都督建議在府內設秘書處、高軍偵探科、軍法科、軍需科、庶務科四科,請胡鄂公起草各處科條例。當晚11時開會,一致推舉胡鄂公任高等偵探科科長,胡接受了任命。胡將該科分為4課,下轄步兵一隊、騎兵兩棚,配有楚威、平江、小飛燕等輪船三艘。
次日(10月12日),胡鄂公即開始履行高軍偵探科科長的職務,他帶領第一課、第三課課長、步探長、高等偵探員及8名衛兵,乘坐楚威輪到漢江巡視,並偵察停泊在長江的清軍楚豫、楚有等6艘軍艦的動靜。其後,由於革命形勢的發展,清軍長江水師及其他各軍紛紛歸順革命,革命軍兵額大增,都督府內事務也更為繁雜,胡鄂公除任高軍偵探科長外,還要協助處理府內各項事務,對於當時復雜的形勢,胡鄂公充分顯示了其卓越的辦事才能。10月15日,他見到了在革命軍中的共和會同志吳若龍、陳濤,於是胡鄂公讓吳若龍擔任高軍偵探科副科長,專門處理科內事務,而使自己有較多的時間來處理對外工作。
當時,革命軍的指揮系統不完善,以致不少事情坐失時機,影響了革命的發展。10月17日晚9時,全體人員在都督府開會。會議由都督黎元洪演講說明開會宗旨,胡鄂公報告當時敵我雙方情形。討論後,黎元洪提出,應公舉一人,擔任鄂軍水陸總指揮,指揮武漢地區的陸軍水師,計劃於農歷八月二十八日(10月19日)拂曉,向清軍水陸進攻。黎講完話後,到會者一致推舉胡鄂公為鄂軍水陸總指揮。散會後,胡即到都督辦公室,商討二十八日的作戰准備工作。當胡鄂公草擬完作戰的各種計劃、命令文稿後,時間已是次日凌晨了。10月18日上午7時,胡鄂公接到了都督命令和委任狀。這是中華民國的第一張委任狀,編號為「委字第一號」。委任狀文字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黎,為委任事,委任胡鄂公為鄂軍水陸總指揮,有指揮鄂軍水陸師之全權。此狀。」末署黃帝紀元四千六百另九年八月二十七日。
胡鄂公得到擔任鄂軍水陸總指揮的委任狀後,即具文呈請都督黎元洪,提名指派李國鏞為副指揮,陳濤為參謀長,吳若龍、聶松樵為左右參贊,鄭世和、林朝海、黃寶泉、段玉書為海陸顧問。10時,召集以上諸人開會,正式成立鄂軍水陸總指揮部。下午1時,對各部隊發出命令,對革命軍、清軍雙方的兵力部署情況及八月二十八日拂曉的作戰作了詳細的布置安排。下午4時,帶領李國鏞及指揮部有關人員乘平江輪游荊弋江面,對清軍水軍兵力進行實地偵察。當時,長江上清軍軍艦有楚豫、楚有、楚安、江靖、江泰6艦,均對其方位距離作了仔細測量。下午7時返回都督府。晚10時,胡鄂公偕李國鏞、陳濤等到達紅關氈呢廠,召開軍事會議,下達准備進攻的命令。八月二十八日(10月19日)凌晨1時,胡鄂公、副指揮李國鏞、參謀長陳濤等視察前線陣地。4時,忽然接到都督黎元洪的一道命令,大意是由於當時中國軍艦很少,且製造又十分艱難。經過甲午戰爭之後,中國艦船損失慘重,當時僅存的數量噸位都極其微小,因此要求革命軍對清軍軍艦實施攻擊時,決不能攻擊其要害部位,以致使其沉沒毀壞。由於黎是革命軍最高領導人,對於這樣的命令,胡鄂公只能按命令行事。
此次作戰,清軍大敗。清水軍方面,楚豫在受攻擊後匆匆逃往田家鎮,清朝湖廣總督瑞 即乘坐在這艘軍艦上。其餘有楚有、楚材、楚安、江靖、江泰5艦,掛起白旗以示投降,胡鄂公即與李國鏞等率水師炮船,由紅關出發前往接收上述降艦,而正當此時,黎元洪又派專人趕來向胡傳達命令,說該艦等既已懸掛白旗投降「應徐為接洽,俾易就範,不可迫之太過,致生他變」。由於這一命令,終使戰機喪失,在革命軍猶疑之際,清軍5艦趁機駛入租界前的江流中去了。雖然如此,但這次作戰,仍取得了戰敗清軍兵艦,驅走瑞 ,逐走漢口清軍的大勝利。三鎮市民紛紛燃放鞭炮,懸掛戰勝旗,全市狂歡。但就在此時,黎元洪又採納了孫武的建議,任命被革命軍拘押的清軍將領張景良為漢口前敵指揮,同時命令胡鄂公將關押的張景良立即釋放。胡遵從命令,當即放了張景良。
對於上述情形,胡鄂公深感痛苦和惋惜。他考慮到,以後革命軍鄂軍水陸總指揮部和漢口前敵指揮部機構重疊,將使指揮不能統一。由於張景良本是清軍將領,對革命並無誠意。而黎元洪也是清軍將領,而對革命缺乏積極進取的精神,以上種種將使其作戰計劃無法實現。在考慮了各種情況之後,於10月23日向都督黎元洪提出辭去鄂軍水陸總指揮職務。在胡的堅持下,黎元洪接受了胡鄂公的辭職請求。同時他提出,都督府內各科太亂,彼此許可權不清,打算設總科長一人(此職務相當於後來的秘書長),處理府內對內對外一切事務,要求胡擔任總科長一職,考慮再三後,胡接受了新的任命,同時仍兼任高等偵探科長的職務。此後,胡鄂公負責都督府內外各項事務。由於武昌起義成功,各地紛紛響應,上海、安徽、湖南、浙江、貴州、江蘇、陝西、廣西、江西、廣東等省紛紛舉起反清的旗幟,成立革命的政權組織。10月28日,黃興、宋教仁、居正等到達武漢,黃興就任革命軍戰時總司令,胡鄂公協助其工作,並與宋教仁、居正等商談建國及草擬《鄂州約法》等重大問題。同時,他仍負責都督府內外事務,領導高等偵探科,在反奸工作中作出了顯著成績。
此外,胡鄂公在武昌期間還於10月23日接待了來自荊州的共和會同志王振新。此前,在荊州的共和會曾發起在沙市刺殺荊州將軍鳳山和湖廣總督端方的計劃,但兩次都未成功。此次武昌起義,給荊州同志極大的振奮,因此他們打算在荊州發難,驅逐清軍。當時,荊州駐有新軍千餘人,配有新式槍炮,共和會同志只有舊式戈矛,沒有新式武器,所以計劃尚未實施就宣告失敗了。此次來武漢,就是希望武昌方面派兵支援。而當時正是清廷派兵攻打革命軍,武昌大敵當前,不可能派兵前往。而正當此時,清軍駐宜昌四十一標第一營,由排長唐犧支率領全營發難,驅走營長戴濤山,宣布宜昌獨立,並組成宜昌軍分府。胡鄂公於是決定促唐出兵,佔領沙市後再攻荊州。他將上述想法進信中,並寫好介紹信交給王振新前往宜昌見唐犧支。這是胡鄂公在辛亥革命時期與荊州的一段瓜葛。
11月11日,為南昌獨立作出重大貢獻的江西共和會成員鄺摩漢、王振漢抵武昌,胡鄂公偕同二人拜謁了都督黎元洪,詳談了南昌獨立之經過。11月13日,胡鄂公結束了武昌的使命,乘輪繞道上海前往天津,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北方革命。

⑺ 武昌起義的主人公是誰靖康之難的主人公是誰

武昌起義的主人公是黃興,靖康之難的主人公是宋徽宗、宋欽宗。

⑻ 有一個小說是主角冒充孫中山的學生,領導了武昌起義。好像姓袁

這個是電視劇還是小說呢,如果是小說,那麼久不怎麼好找了,如果是電視劇的話,還可以通過搜索去搜一下。這樣就可能找到了。

⑼ 關於武昌首義的故事

辛亥武昌起義是在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一部分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准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1911年(農歷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

辛亥武昌起義前夕,由於中國的各種社會矛盾不斷激化,人民群眾的反抗斗爭持續不斷,革命黨人不斷發動武裝起義。1906年,清廷拋出「預備立憲」,其實質卻是加強了皇族的權力,廣大立憲派對此極為不滿;1908年慈禧太後與光緒皇帝相繼去世,年僅3歲的宣統皇帝溥儀即位,其父載灃攝政。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的內閣名單中滿族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漢族有四名。被人稱為「皇族內閣」。立憲派對此大失所望,有少數人參加了革命黨。為取得外國的支持,以維護其統治,清廷將廣東、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辦鐵路收為國有,然後再賣給外國,掀起了全國大規模的人民反抗運動——保路運動,其中四川最為激烈。

導火事件
[編輯本段]
保路運動亦稱「鐵路風潮」。1911年(宣統三年)5月,清政府假鐵路國有之名,將已歸民間所有的川漢、粵漢鐵路築路權收歸「國有」,馬上又出賣給英、法、德、美4國銀行團,激起湘、鄂、粵、川等省人民的強烈反對,掀起了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各地紛紛組織保路同志會,推舉立憲黨人蒲殿俊、羅綸為正副會長,以「破約保路」為宗旨,參加者數以10萬計。清政府下令鎮壓。9月7日,四川總督趙爾豐逮捕羅綸、蒲殿俊等保路同志會代表,槍殺數百請願群眾。第二天又下令解散各處保路同志會。激起四川人民更大憤怒,將各處電線搗毀,沿途設卡,斷絕官府來往文書。並在同盟會龍鳴劍、王天傑等人組織下,掀起武裝暴動,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成為武昌起義的先聲。

前期准備
[編輯本段]
文學社和共進會兩個革命團體在湖北新軍中開展革命宣傳工作,在新軍中發展革命力量,積極准備起義。

起義經過
[編輯本段]
清廷為撲滅四川的人民起義,派出大臣端方率領部分湖北新軍入川鎮壓,致使清軍在湖北防禦力量減弱,革命黨人決定在武昌發動起義。1911年9月14日,文學社和共進會在同盟會的推動下,建立了統一的起義領導機關,聯合反清。9月24日,兩個革命團體召開聯席會議,決定10月6日發動起義。革命黨人的活動被湖北當局察覺,處處提防,再加上同盟會的重要領導人黃興、宋教仁等未能趕到武漢,起義延期。

10月9日,孫武等人在漢口俄租界配製炸彈時不慎引起爆炸。俄國巡捕聞聲而至,搜去革命黨人名冊、起義文告等,秘密泄露。湖廣總督瑞澄下令關閉四城,四處搜捕革命黨人。情急之下,革命黨決定立即於10月9日晚12時發動起義。但武昌城內戒備森嚴,各標營革命黨人無法取得聯絡,當晚的計劃落空。

新軍中的革命黨人自行聯絡,約定以槍聲為號於10月10日晚發動起義。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奪取位於中和門附近的楚望台軍械所,吳兆麟被推舉為臨時總指揮。繳獲步槍數萬支,炮數十門,子彈數十萬發,為起義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此時,駐守武昌城外的輜重隊、炮兵營、工程隊的革命黨人亦以舉火為號,發動了起義,並向楚望台齊集。武昌城內的29標的蔡濟民和30標的吳醒漢亦率領部分起義士兵沖出營門,趕往楚望台;爾後,武昌城內外各標營的革命黨人也紛紛率眾起義,並趕向楚望台。起義人數多達3000多人。

10月10日晚上10點30分,起義軍分三路進攻總督署和旁邊的第八鎮司令部。並命已入城之炮8標則在中和門及蛇山佔領發射陣地,向督署進行轟炸。起初,起義軍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指揮,加上兵力不夠,進攻受挫。晚12點後,起義軍再次發起進攻,並突破敵人防線,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為標志,蛇山與中和門附近的炮兵向光處發炮轟擊。湖廣總督瑞澄打破督署後牆,從長江坐船逃走,第八鎮統制張彪仍舊在司領部頑抗。起義軍經過反復的進攻,終於在天亮前佔領了督署和鎮司令部。張彪退出武昌,整個武昌在起義軍的掌控之中。

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聞風而動,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復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武昌起義勝利後的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三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

⑽ 求一本民國時期軍事小說,主角姓王,魂穿,出場是武昌起義快開始的時

時空之夢

作者:抄 月黑風高

簡介:

我不知道我是從哪裡來的,也不知道我的父母是誰,從小在孤兒院長大,五歲時被收養了,他的父親也成了他的師傅,是中國古老秘術門派自然門的第98代傳人,在我十五歲的時候,師父走了。我便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開始游歷這個世界!

閱讀全文

與也經過武昌首義的主人公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看的奧特曼的同人小說 瀏覽:151
校園小說女主有病 瀏覽:745
免費免訂閱小說 瀏覽:153
玄幻小說帶魔皇 瀏覽:558
爆皇後菊花小說閱讀網 瀏覽:52
刑偵推理小說網 瀏覽:818
異世界魔術師不詠唱魔法小說 瀏覽:315
黑森林古堡小說全集 瀏覽:207
和同學的媽媽同居有聲小說 瀏覽:860
20世紀中國短篇小說精選當代卷 瀏覽:355
強女主小說推薦類似葉綰綰 瀏覽:769
現代修真仙葯草小說 瀏覽:986
女主是殺手的小說男女都強 瀏覽:351
中考小說閱讀考什麼 瀏覽:799
梁羽生小說女主命運 瀏覽:956
文筆好的玄幻修真小說 瀏覽:27
小說穿越校園男主專一 瀏覽:806
主人公是唐傑的小說 瀏覽:830
穿越小說女主會仙術 瀏覽:979
總裁小說網txt下載 瀏覽: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