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魯豫結婚了嗎感情經歷如何
《魯豫有約》是最早的訪談節目,而主持人魯豫因為特色的主持風格也深入人心,大家只知道魯豫這個名字卻很少人知道她叫陳魯豫。每次看到魯豫除了感嘆她的能力和才華之外,還會對她的體重感到擔心,紙片人的標簽一直伴隨魯豫,在她的事業成功以後更多人開始關心魯豫的生活和婚姻狀態。
我們眼中魯豫主持風格就是善於傾聽,不吝嗇讓來的嘉賓發言,展示給我們的一直都是溫柔大方的一面,而有傳言說魯豫在家中卻是另一種模樣,做事有點女強人的風格,凡事都要自己做主,而這讓朱雷不太能忍受,在2013年的時候,有娛樂新聞爆料魯豫和新歡約會,而且和朱雷似乎已經分居,從她13歲到幾十年後,也許她和朱雷之間已經掛上了句號,我們不得已而為之,明星的事情就讓他們自己去決定吧,也許她們的生活和壓力不是我們可以理解的,我們只需要遠離她們的生活,走進她們的作品,還原給她們更多的自由處理自己的愛情。
2. 關於陳魯豫
她現在做的是訪談節目 不是新聞節目 你可以去看她早期主持的新聞節目 主持的也挺好的 她是新聞說稿的第一人 就是不用拿稿子 把新聞再播之前背下來然後播的時候以說的形式說出來
她的英文很好這不可否認 而且她的魯豫有約也是名號響去國外 她采訪的也有很多人是外國人 她也曾獲得許多的獎項 她的魯豫有約也挺好的 很有親和力 她自己也說過她不想把嘉賓弄的很尷尬 比如在《魯豫有約 無臂才子》那一期在嘉賓熊燕講自己小時候因為自己是沒有胳膊受到很不公平的待遇的時候就在哭 她幫熊燕擦眼淚時 說 沒事 太難過咱就不說了 所以有很多說她問的問題不如小s的辛辣 不如楊瀾的正式 她就是想營造一種輕松 愉悅的氛圍 讓嘉賓放鬆 我想這也是有很多嘉賓都願意上她的節目的緣故吧
她的魯豫有約做了有七 八年了吧 覺得她的節目讓人很放鬆 至於說她的笑 坐姿 長相之類的東西 都是一個人本身具有的 有很多人都說她這點 她的坐姿她認為很舒服 一個人當然是怎麼舒服怎麼坐 笑的話如果嘉賓講到該讓人笑的地方不笑會不會覺得讓嘉賓有點尷尬呢
她獲得了很多獎項 這些都是她憑著自己的實力獲得的 記得在網上看到很多說她不好的評論 說她的語言單調 可是這只是一個訪談 她在營造的這種輕松的氛圍里就像與嘉賓拉家常一樣的 還說讓換個主持 可是細想一下 如果換主持了 那麼這就不是魯豫有約了 既然不是魯豫有約那麼那些嘉賓還會上這個節目么 每個人都有喜歡他的和討厭他的 如果全部都喜歡他或者討厭他的話那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這是我對她的一點看法 認為她做魯豫有約 做的很好 這已經成為一種招牌了
3. 誰知道一些名人對陳魯豫的評價
「2000中國電視節目榜」日前揭曉,陳魯豫榮獲年度女節目主持人。言及此次獲勝的感受,陳魯豫高興地說:「這是香港傳媒第一次與內地傳媒一起角逐『最佳』榮譽,而且是純民間的選舉,令我很直接地感覺到觀眾的存在,也使我今後做節目更有針對性。」讓我們走近這位———
□石磊
每天早晨,你都會在鳳凰台頻道上看到一個眉清目秀的女孩子,從七點開始,國際大事、金融風雲……那些錯綜復雜的事情,她都會一件件輕松自如地介紹給你。沒有一般新聞主持的劍拔弩張和照本宣科的嚴肅規整,她喜歡「說新聞」。當你習慣每天早上搭乘《鳳凰早班車》時,你會發現,在明星滿天的今天,陳魯豫確是用實力說出了令人眩目的輝煌。
天生一個工作狂
陳魯豫上海出生,北京長大,1988年考上北京廣播學院國際新聞專業時,壓根兒沒想到將來會吃電視這碗飯。那時,她想當個國家領導人的翻譯,或者到聯合國去做同聲傳譯,但人生很少會按兒時的夢想展開,更何況陳魯豫是個不喜歡設計自己的女孩子。
陳魯豫承認自己是個迷戀鏡頭的人。只要那個紅色的小燈一亮,她就興奮,每天四點鍾起床的苦楚全拋在了腦後;小燈一滅,她立刻東倒西歪不成樣子。她毫不諱言自己是個工作狂,她喜歡給自己加壓力。比如住房,就挑到距公司步行十多分鍾的地方。即使如此,仍覺得意猶未盡,最好搬到電視台裡面去住,早上洗把臉就可以上鏡頭拚命。為做好澳門回歸、千禧之旅兩個節目,她抱回家一大摞材料,家裡的地板上分門別類地攤滿了資料,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整個人也變得像個資料播放機。其實,「我也不是做電視主播才敬業的,從小我就是個不做則已,要做就要做好的人。」
做電視必須有靈活多變的能力。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後,當烈士遺體運回北京時,鳳凰台決定由陳魯豫主持直播,因收不到信號,直播取消。做完「早班車」的她剛回家卸完妝,突然接到台里的電話:「魯豫,有信號了,馬上回來!」一看錶,僅剩20分鍾了,她火速趕到台里,被導演趕著就進了直播室,來不及喘口粗氣,那個小紅燈已亮了,陳魯豫張口就得說話。通常,這類直播,主持人說上兩三分鍾後,就會把鏡頭切到現場,可是導演說:「魯豫,我們接不到現場畫面,你得往下說,千萬別停!」就這樣,她一口氣說了20分鍾,多虧魯豫這張嘴補台。
「千禧之旅」陳魯豫去的是以色列、約旦那一帶。阿布杜拉在一個小鎮召開的工作會議上慷慨激昂地講話,陳魯豫根本接近不了他,只有一個鳳凰的攝影師在前面拍片,她覺得這樣不行,於是跟保安說,我要給他送電池去,保安允許後,她就披著大紅圍巾跑到前面,在阿氏跟前晃來晃去,刻意讓阿氏看見她,會後,終於得以采訪。鳳凰台由此成為阿氏當選國王後唯一一個采訪他的中文媒體。事後,她感慨到:「天啊,這種招搖的事情居然也做得出來,我其實是個很內向很含蓄的人。」為了工作,她改寫著自己。
其實,電視這東西帶給她的哀痛不少。為了電視,她不得不把自己封閉在工作里,外面豐富的世界好像跟自己完全無緣。「不要看我每天都忙得人仰馬翻的,但真叫我休息一下,我又覺得寂寞,就是有五分鍾空著,我也會坐立不安,我已經不會享受沒有壓力的生活了。」
洋婚姻隨風而逝
魯豫是個很純粹的人,她說自己是受心指使,不受大腦指使的那種人。十年不變的發型,十年不變的魯豫式微笑,魯豫擁有眾多的認同者。
但是以不變應萬變的魯豫最近有點兒變化,是感情上的。魯豫說:「我是讀瓊瑤小說長大的,對愛情充滿幻想。相信兩個人在一起一定是因為愛情,如果愛情不在了,就應該選擇分開。英語里有句這樣的話,很多婚姻不是因為愛情,而是因為兩個人都害怕孤獨。雖然,我並不是一個害怕改變的人,但我覺得生活有變化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了變化,就應該根據變化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和生活方式。我覺得做人應該追求一種很純粹的東西,不要退而求其次。」
說起放棄婚姻,魯豫說:「工作忙和文化差異都不是原因。我相信,如果一個人有很好的愛情,無論他多忙,他都會有精力,有時間去維系;如果感情是真空,才希望用忙來解脫。雖然他是個金發碧眼的老外,但緣分讓我們走到了一起,我的英文非常好,他的中文也非常好,我們在一起,我講英文累了,就改講中文;他講中文累了,就改講英文,語言對於我們兩個人交流沒什麼問題。我們曾一起度過一段十分美好的時光。當對彼此生活不再感興趣,不能再共同分享一些東西的時候,緣分就盡了。
好養活,難侍候
魯豫爸爸曾對她有過精闢的評價:好養活,難侍候。所謂好養活,是就物質生活而言,吃飽喝足即可。難侍候,是就精神生活而言,是指她對很多生活細節都要求很高,她是個心裡很有主意的人。她說:「我這個人脾氣很犟,我認准一件事,別人勸我別那麼干,我耳朵當時是在聽,但轉過頭來我肯定還會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我覺得『軸』一點兒也好,尤其做電視這一行,『軸」可能反而會堅持自己更多一點兒東西。」
北京是陳魯豫心目中唯一有家感覺的地方,香港是個讓她走紅的地方,在那裡住了三年多,仍感覺那裡的一切都是暫時的。陳魯豫坦言不能融入其中,不懂欣賞香港樂趣,三年沒看過一部港產電影,還不喜歡那裡老是濕乎乎的天氣。
魯豫說:「我是一個特別矛盾的人,我很希望每天早晨不要被鬧鍾吵醒,也不要被人叫,欣欣然醒來,打個電話,約朋友吃吃飯,或做做頭發,逛逛街,這是我希望的生活,但我知道做不到,因為我是一個必須有事做的人。同時,我又不希望把自己搞得像個女強人,我覺得,很多時候那種很事業的人是迫不得已的,他們的生活之外,很少有真正的樂趣。」
「我操持家務的能力幾乎為零,讓我整理書櫃,最後結果肯定是所有的書在地上,我坐在那兒看書。我不會做飯,打掃房間請的是菲佣。今年情人節,我和柯蘭一起坐飛機回香港,一下飛機,我馬上打電話給我的菲佣,請她來幫我打掃衛生。掛下電話,我特別郁悶,跟柯蘭說:『今天是情人節,我到香港的第一個電話是打給我的菲佣的。』然後,我們倆兒哈哈大笑。」
風風光光作主持人,平平淡淡地享受生活,陳魯豫這種人生的態度,或許才是令很多同齡人羨慕不已的地方。
4. 陳魯豫寫的自傳叫什麼名字
《心相約》
書簽
作者:陳魯豫 著
叢書名: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5433671
出版時間:2006-9-1
版次:1
印次:
頁數:225
字數:216000
[編輯本段]內容提要
據說,魯豫評價戈輝是一枝永遠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到了90歲,啪嗒,掉地上了,還沒有開放。聽這話,魯豫似乎有一種好漢之氣、長者之風。但以我觀察,戈輝在槍口林立的尼羅河畔、西奈沙漠、戈蘭高地實在不像一枝花骨朵,她不僅每天爬山越嶺,完全不怕艱苦,而且每到一處都必須在鏡頭前言詞滔滔,沒有任何人為她准備講稿。講的都是千年歷史和國家政治,居然剴切中肯,毫無障礙。只不過,站在金字塔前,她惶恐了。如此輝煌的歷史,因封閉而永久,那麼小小的花骨朵,還是合上吧。
魯豫的出現,我們才明白自己已經黑到了什麼程度,包括戈輝在內。後來才知,魯豫的白,與她正病懨懨地感冒著有關,但打眼一看,弱不禁風,全然不是說人家是"花骨朵"的人。大家可憐她,想找個中國餐館讓她喝口熱面湯,一直從耶路撒冷找到脫拉維夫,又從脫拉維夫找到耶路撒冷,最後勉強找到一家,她卻在車上睡著了。在這片槍口森森、爆炸不斷的危險之地,這樣一個弱女子能為全球華語觀眾作出一點強焊的報道嗎?
全然出乎意料之外,工作現場的魯豫是另外一個人。擺在她面前的采訪目標,拿出任何一個來都會讓最有經驗的男性記者忙亂一陣,而她,卻一路悠然地面對難以形容的約旦河西岸、佩雷斯、拉馬丹,勇敢激憤地與伊拉克海關吵架,眼淚汪汪地擁抱在戰火中毀家的婦女,企圖花錢靠近薩達姆,直到在伊朗一次次與宗教極端主義的行為辯論……她的這些言行,都是個人即興,絕無事先准備的可能,卻總是響亮強烈,如迅雷疾風,讓全球華語觀眾精神一振。這時候的魯豫,似乎有資格評點眼前的一切,甚至把以色列的退休總理看成是已經掉到地上的花骨朵,把約旦新國王看成是仍然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也無妨。
有趣的是,即便如此,她公事一完又成了一個柔弱無用的小女生。一天晚上她穿著浴袍來敲我的門,說淋浴籠頭關不上了。崖國賢聽到,進門三下兩下就關好了。隊長郭瀅說:"我就知道,我就知道!"知道什麼呢?好像是說知道魯豫處處要人照顧。魯豫約不到薩達姆,就在到處都掛滿薩達姆照片上舊貨店裡買衣服,終於買了一件艷麗的伊斯蘭褂子穿在身上。我發現她那褂子有一個香煙燙出來的小洞,這里可能包含著一個故事,不知是美好的還是凄楚的,我想,更多的是後者吧。魯豫不管,把那個故事晃盪在身上了。傻乎乎的樣子,讓人全然忘了一個小時前或一個小時後鏡頭前的凌厲言詞。
魯豫有很好的胃口,這一點與我很合得來。伊拉克的吃食過於簡陋野朴,夥伴們都不習慣,唯有魯豫和我特別喜歡那裡的大餅,每天塞下一堆,顯得徹底蠢俗。其實戈輝的胃口也是驚人,瘦弱美麗的身材,卻不知多麼喜歡肉食。在希臘時,每頓飯她總是和我合著點,三盤、四盤肉食先上來,假裝漫不經心地把空盤一個個移開,有兩個腦袋遮掩著,別人就不大注意饕餮真相。然而這種情景也只發生在希臘,到了埃及就沒有這份福氣了,魯豫接班後,吃食情況更是一天不如一天,只剩下了單相思的胃口。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陳魯豫
籍貫:河南周口
民族:回族(爸爸是回族,戶口本上登記的也是)
出生地:上海(在上海生活都讀書年齡就回北京,現居住北京)
生日:1970/06/12
星座:雙子座
身高:163-164cm
體重:40-45kg
血型:AB型
婚姻狀況:已婚(老公朱雷)
北京廣播學院外語系國際新穎專業88級(1993年)畢業。曾在中央電視台《藝苑風景線》做主持人。後加盟鳳凰衛視,先後主持《音樂無限》、《一點兩岸三地談》、《鳳凰早班車》、《魯豫有約》等欄目。曾直播大型活動:香港回歸、澳門回歸、黛安娜王妃葬禮、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9•11事件、7•13北京申奧、美英攻打伊拉克等。獲2000年中國電視榜年度最佳主持人。
◆「魯豫」姓名的來歷:魯豫是其父母的祖籍,魯是山東,媽媽的祖籍;豫是河南,爸爸的祖籍。她自己說家裡女士優先,所以就叫魯豫。
[編輯本段]編輯推薦
我知道,該是夢想照進現實的時候了。
[編輯本段]目錄
序
夢想照進現實
崔永元令我郁悶
「東方奧普拉」
財富人生
我們的秘密武器
好養活難伺候
「你有自閉症」
濃郁的學生情懷
老闆長樂
如來佛像,老闆造型
因英語而改變
我的大學
畢業進行曲
記者「生涯」
情陷伊拉克
決戰莫斯科
同事
與觀眾間的趣事
咖啡情緣
我愛三毛
瘦並快樂著
服裝
結婚記
5. 魯豫被家暴到無法生育,她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悲劇婚姻
魯豫的第1段婚姻真的非常不幸。如果說上帝為你打開一扇門的時候,肯定會為你關上一扇窗,那麼你在事業上比較成功的時候,感情就不會太得意。因為很多時候事業和感情沒有辦法兼得,魯豫也是這樣。本來這個女人以為自己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但是最後換來的卻是支離破碎,反目成仇。
03、遇到多年以前的初戀,可是已經沒辦法生育了
離婚以後的魯豫又遇見了自己很多年以前的初戀,兩個人很快陷入了愛河,並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但是因為魯豫早年遭受過家暴,子宮受到了一定的損傷,再加上她有一定程度的厭食症,屬於一個過度減肥的狀態,魯豫很難再有身孕。不過現在的醫療技術那麼發達,想要孩子的話,應該也有辦法吧。女孩子面對家暴要學會保護自己,堅決離婚。這種事情有一次,就會有無數次。
6. 魯豫什麼時候開始瘦的
魯豫婚姻失敗後,10餘年不吃主食,就是大米,白面,玉米面,所有面類什麼的!而且她天天熬夜,還喝非常正宗的濃咖啡,你能做到七八年都凌晨睡覺,且天天喝咖啡!
從18歲到46歲,陳魯豫的兩段婚姻三段情,和其他女星相比,情史不算豐富,但卻耐人尋味。與初戀男友朱雷13歲相識,18歲相戀,21歲分手。後來,魯豫遠赴美國求學,嫁了個美國丈夫,但很快,她又與洋老公離婚,與朱雷再敘舊情。但日前又被爆出婚變傳聞,還被拍到與疑似新男友約會。在15日晚播出的《超級演說家》節目中,魯豫就分享了三段「戀情故事」。
魯豫的演講中講了「三段戀情」,第一段是六年感情無果,第二段閃婚,第三段從相處十年的朋友發展成戀人。
雖然故事中,魯豫以第一人稱來敘述,但卻未明確表示這三段感情就是她自己的情感經歷,不過在外界看來,這三段與她個人的感情經歷確實是「不謀而合」。
在演講結束時,魯豫還說道:「其實在我看來,愛情需要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對於自己的這段新戀情,我始終認為每次戀愛都是一次華麗的冒險,而智慧的人看到的總是希望………」疑似對早前的婚變和新戀情傳聞作出回應。
嫁給老外,疑遭家暴而離婚
陳魯豫於1995年來到美國,之後與一名金發碧眼的美國人結婚,這是她的第一段婚姻。1996年,陳魯豫攜丈夫回國並加盟鳳凰衛視,在她事業迎來輝煌時,這段婚姻卻亮起紅燈。
據悉,陳魯豫在主持《鳳凰早班車》的時候,一年沒有請過一天假,每天晚上7點睡覺,凌晨4點上班。盡管她認為工作忙碌並不會導致夫妻情感疏遠,但兩人還是在1999年離婚。還有傳離婚的真正原因是陳魯豫的洋老公曾對她施以家暴。
如果說別人的初戀是用來懷念的,那麼,陳魯豫的初戀,就是用來折騰的。陳魯豫與現任老公朱雷的這段感情,其實跨越了整整三十年的歲月,陳魯豫早在13歲時便認識朱雷。1989年,18歲的陳魯豫考上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前身)外語系國際新聞專業,而朱雷也考取了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系,本就相識的兩人在大學里發展成戀人,但在畢業前夕的一次爭吵冷戰後黯然分手。1993年,陳魯豫進入央視,朱雷也於同年進入北京電視台任電視節目編導。
與洋老公離婚後不久,陳魯豫又聯繫上了初戀情人朱雷,迅速重燃愛火,2002年的最後一天,陳魯豫和朱雷在香港注冊結婚,見證人只有幾位好友。陳魯豫在後來談起這段婚姻時說:「9年後,我們重又相遇,終於明白,什麼都不曾改變。我們之間沒有求婚的過程,因為沒有必要,我甚至覺得辦結婚手續都多餘。」
與陳魯豫結婚時,朱雷只是北京電視台的一名普通編導,後來有傳他跳槽去了旅遊衛視,仍是做編導。據悉,朱雷為人低調穩重,不愛張揚,也極少和妻子一起公開亮相。
有知情人士透露,陳魯豫與老公朱雷其實早已分居,但因為在香港離婚的手續繁瑣,兩人之間又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所以遲遲沒有離婚。
多少人曾羨慕嫉妒恨魯豫那段初戀故事,兜兜轉轉,愛人還在原地。如此美麗的愛情童話,為何會不堪一擊?
曾經,貴為鳳凰衛視當紅主播的陳魯豫,事業在香港如日中天,朱雷則在內地一家衛視工作。為和愛人相守,魯豫每個月總是頻繁地背個包,拉著行李箱,在北京、香港兩地穿梭。
如今,魯豫的工作主場已經遷來內地,但卻守不住愛情了。有人猜測,陳魯豫性格太強勢,對外人溫文爾雅,對身邊的人說一不二,而朱雷性格低調內向,當年分手就是因為這,如今這個導火索更令兩人再度鬧翻。也有人猜測,魯豫豪宅名車,朱雷只是小員工一名,女強男弱,才是這段婚姻的「終結者」。還有人猜說,魯豫事業心太強,婚後多年沒有孩子,才是這段婚姻觸礁的最大原因。
7. 魯豫的詳細資料誰知道
魯豫
魯豫,原中央電視台《藝苑風景線》主持人,1996年3月底加盟新開播的鳳凰衛視,曾為娛樂音樂節目主持人,現主持《鳳凰早班車》,以清新穩重的「說新聞」的主持風格著稱。
魯豫是這樣一種類型的女孩,自然而清純,清新而不艷俗,談吐和氣質都散逸著淡淡的書卷氣。她是內斂的,連表情也是那種有教養的得體和節制,不張揚,卻讓你感覺有底氣。1970年出生的她,依然從內里散發出少女一般純純的氣韻,在物慾橫流的今天,尤其是在充滿誘惑的娛樂圈裡能保留這樣的氣質,你便不能不感嘆魯豫的難得。 那天傍晚,在酒店裡見到魯豫,便是這樣的印象。柔順綿密的直發,純白棉質緊身T恤,點綴著手綉圖案樣式別致的墨綠色長褲,肩上鬆鬆地搭一條玫瑰紅披巾。不施脂粉,依然膚如凝脂。一眼看去,便暗忖,魯豫真的是那種「看上去舒服」的主持人。
面對面坐著,因為時間有限,聊的都是些散淡的彼此感興趣的話題,純粹是女孩之間的家常。
鳳凰衛視給了她一個盡情施展才華的舞台。有的人也許一生都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舞台;有的人獲得了,那是一種幸運。
1994年底,魯豫離開了中央電視台的《藝苑風景線》欄目。那段時間,她感到了一種迷茫,她想改變自己,卻不知道方向在哪裡。這種時候,徹底地改變環境,獲得充裕的思考時間或許是最好的辦法。她和幾個朋友一起,遠涉重洋,到了美國,從夏威夷到西雅圖,從紐約到佛羅里達,這一年,都在路上,走走停停,看看想想。遠行的意義在於打開一個人的眼界,讓你獲得一種全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式。1996年初,魯豫回到北京,恰逢鳳凰衛視開播在即,便很自然地去了。初到香港,魯豫感到了一點點的不適應,除了語言不通,生活習慣的不同,還有鳳凰衛視在體制上和內地的差異。那時,她主持的幾檔娛樂音樂節目面對的是很年輕的觀眾,所以,當時魯豫的主持風格和本色的她大相徑庭,她燙了一頭短發,用輕松活潑的語調說話,盡可能地放鬆和自由。或許,這種風格並不是最適合她的,卻在潛移默化中給了她一種歷練。現在,屏幕上侃侃說新聞的魯豫,沉穩而篤定,不緊不慢,言語精練卻言之有物。那是一種用自信來打底的從容。《鳳凰早班車》可說是眾多中國電視頻道中,每天第一個報道最新世界新聞的直播節目,而魯豫的「說新聞」的主持風格也在眾多新聞節目主持人中獨樹一幟。
一直到接手了《鳳凰早班車》,魯豫才發現找到了最適合自己和自己最想要的東西。用北京話來說,魯豫是個特別「軸」的女孩,不急不躁,萬事總是自己拿主意,不易為外界所動。而做新聞的最需要的恐怕就是這種素質了。
很信那句話:性格決定命運。
魯豫的父母都是國際廣播電台的播音員,從小就給了她充分的自主機會,考中學考大學時填志願,從來都是魯豫自己拿主意。父母越是放手,魯豫越是不會放縱自己,提醒自己每一步都要走好。應該說,魯豫是在順境中一路走來的,從北京廣播學院,到中央電視台,再到鳳凰衛視,其間幾乎沒有溝溝坎坎。她很慶幸大學畢業後的工作環境都很健康,公平的競爭,彼此間相互坦誠和愛護。
其實,外在的環境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擁有平和的心態,魯豫便是這樣的。同事們評價她說,不管外界怎麼變,她都堅持自己的路、自己的原則。真誠,再真誠,魯豫這樣告誡自己。
很多時候,魯豫是感性的,特別重情誼。至今,她還掛念著許多過去的同窗,有一回,她收到一封久未聯系的小學同學的來信,這封信在她看來異乎尋常,她小心藏進包里,打算以後有空認真地寫封回信。沒想到,過了不久,那封信卻再也找不著了。而魯豫明白,假如那位同學沒收到她的回信,絕對不會再給她去信了。提及這件事,魯豫充滿內疚,並且遺憾地說:「其實,過去的同學找我應該很方便的,但不知為什麼,幾乎沒有老同學主動和我聯系。」
千禧之旅和對余秋雨的印象
鳳凰衛視跨越千禧年的特別節目《千禧之旅》在全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魯豫接的是第二棒,和著名學者余秋雨走了一個月的行程:從約旦開始,前往伊朗、伊拉克。走過這一段,魯豫深有感觸:「旅程讓我更珍惜目前擁有的一切,更感覺和平和平凡人生的可貴,甚至改變了我對問題和事物的看法,我們得到的一切都不應該是理所當然的。在伊朗的大街上,我們看到士兵們都帶著槍械,全都處於備戰狀態,我真擔心這些槍械會走火。在伊拉克,外國人不能使用手機,因為很容易被人誤會為間諜。在伊朗,所有的女性都要用頭巾包頭,我只能入鄉隨俗,可在烈日炎炎下,實在有些捱不過去……」
和余秋雨先生朝夕相處了一個月,魯豫充分領略了余先生的幽默和趣味。「他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愛和人開玩笑,走到哪裡,笑到哪裡。」現在國內有不少針對余秋雨的各種不同聲音,魯豫對此有些不平:「你可以不喜歡他的文章,但沒有必要進行人身攻擊。從這一點看,我們的社會在發生變化,以前往往只有一種聲音,現在可以允許有不同聲音的存在,這說明我們的社會寬容了進步了;但同時,有的個人卻在變得狹隘,變得容易憤怒,變得難以互相寬容,對此,我不是很理解。我比較喜歡余秋雨的書,尤其喜歡《文化苦旅》。」
現代人的情感變得脆弱了嗎?
魯豫很懂得保護自己的隱私,不願把私人生活作為媒體炒作的談資。但魯豫並不避諱自己的觀點。她欣賞人品出色、有幽默感的男子,她承認,成功男子有不可抗拒的魅力。「我原來並不覺得普京是個很有魅力的男人,可在舉行俄羅斯總統就職典禮那天,普京穿過長長的通道的那一刻,我忽然的覺得他光芒四射。所以,成功的人能吸引異性,這一點是肯定的,但是當你和成功的人走近了,他的光環會慢慢卸下來,這時候,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問題就顯得尤其重要,比如人品、待人接物的方式,還有生活習慣等等。」
「人們常說,現代人的情感越來越易變了。我覺得感情變化很正常,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重要的是在兩人相處時能真誠相對,我不能接受情感中有欺騙的成分。沒有一個人會拒絕真實的愛情。也許沒有一生一世的愛情,但一定有一生一世的友情。所以,我格外看重友情。」
魯豫是已經結婚了的,所以對愛情和婚姻自有一番獨到的看法。很多觀眾看好魯豫的潛力,不僅是因為她在主持功力上的獨特之處,更在於她隱在內里的沉著和激情。30歲的魯豫保持著女孩的心態,這種心態讓她永遠對生活充滿好奇和熱情,哪怕到了80歲,還是這樣。
很多魅力永葆的女人都是這樣的吧。
8. 陳魯豫寫過哪些書,全部
陳魯豫
開放分類: 明星、主持人、鳳凰衛視、魯豫有約、名人 火炬手
目錄
• 人物簡介
• 工作經歷
• 獲獎情況
• 著作
• 擔任火炬手
人物簡介
[編輯本段]
姓名:陳魯豫
籍貫:河南周口
民族:回族(爸爸是回族,戶口本上登記的也是)
出生地:上海(生於上海長於北京)
生日:1970/06/12
星座:雙子座
身高:169cm(是她本人在節目上說的,請不要隨意改動,謝謝!)
體重:43?D45kg
血型:AB型
婚姻狀況:已婚(老公朱雷)
學歷:北京廣播學院外語系國際新聞專業88級(1993年畢業)
◆「魯豫」姓名的來歷:魯豫是其父母的祖籍,魯是山東,媽媽的祖籍;豫是河南,爸爸的祖籍。她自己說家裡女士優先,所以就叫魯豫。
工作經歷
[編輯本段]
1.加盟鳳凰衛視以前是中央電視台旅遊節目主持人。主持的第一個節目是《藝苑風景線》,當時她還是在校的學生。
2.1996年加盟鳳凰衛視。在鳳凰衛視中文台曾任主持的節目:
《音樂無限》
《香港回歸世紀報道--60小時播不停》
《鳳凰早班車》
《黛安娜王妃葬禮直播》即時旁述
《一點兩岸三地談》
《VIP會客室》
《魯豫有約:說出你的故事》
她參與主持鳳凰衛視許多重大新聞直播節目,如香港回歸、澳門回歸、千禧之旅、黛安娜王妃葬禮、美國總統大選以及911事件、伊拉克戰爭等,充分體現了她英語的出色才華和國際新聞的敏感度。同時,鳳凰衛視的許多大型晚會之中也都能見到她的不俗表現。
《魯豫有約:說出你的故事》是鳳凰衛視專為魯豫量身打造的談話類節目,於2002年推出。她曾訪問過的名人包括現任北京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廖靜文、奧運長跑金牌得主王軍霞、著名詩人汪國真、國際巨星成龍,香港特區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以及青年偶像謝霆鋒,亞洲歌壇小天王林俊傑等知名人物。此節目在鳳凰網的「2002年鳳凰衛視十大觀眾最喜愛節目評選」中,獲選第二名。
2005年起,《魯豫有約》改版成為一檔全新的日播談話類節目,並在鳳凰以外的全國各地方台廣泛播出。魯豫的知名度全面提高,節目更頗受好評。
3。現擔任湖南衛視《說出你的故事》節目主持人。
獲獎情況
[編輯本段]
1994年 獲「中央電視台最受歡迎的十大節目主持人」稱號
2000年 當選為《新周刊》主辦、觀眾投票評選的「2000年度最佳女主持」
當選「2000中國電視榜」之年度最佳女主持人
2001年 當選為「最佳新聞節目女主持人」
2004年 獲得《GOOD好主婦》雜志評選的「最有影響力女性」稱號
2005年 當選《新周刊》2005年電視節目榜之最佳主持人
榮獲第一屆主持人頒獎典禮之最佳專訪類節目主持人獎
2006年 當選2006鳳凰衛視最佳主持人
《魯豫有約》獲《新周刊》2006中國電視榜之「最具親和力談話節目」
2007年 榮獲香港《旭茉Jessica》雜志評選的「2007 Most Successful Women」稱號
著作
[編輯本段]
《陳魯豫-心相約》2003年,
《心相約》(新版)2006年。
《豫約》電子雜志 (2007年上線)
擔任火炬手
[編輯本段]
魯豫在四川大地震發生後曾前往地震重災區都江堰、綿竹等地采訪,
並聯合演藝界人士攜帶救援物資探望當地災民,
為災民搭建帳蓬;
魯豫還以個人名義向中華慈善總會捐出人民幣15萬元賑災。
此次魯豫是獲某奧運贊助集團推薦擔任奧運聖火四川最後一站成都的035號火炬手。
9. 誰有陳魯豫的簡介
姓名:陳魯豫
籍貫:北京
學歷:北京廣播學院外語系畢業
工作經歷:
1.加盟鳳凰衛視以前是中央電視台旅遊節目主持人
2.在鳳凰衛視中文台曾任主持的節目: 《音樂無限》
《香港回歸世紀報道--60小時播不停》
《鳳凰早班車》
《黛安娜王妃葬禮直播》即時旁述
《一點兩岸三地談》
《VIP會客室》
《魯豫有約:說出你的故事》
2000年,曾選為《新周刊》主辦的、由觀眾投票評選的「2000年度最佳女主持」
來自北京,主修國際新聞的陳魯豫經常以流利的英語采訪政界、企業及社會焦點人物。她從主持音樂節目《音樂無限》開始,到《鳳凰早班車》、《一點兩岸三地談》、《VIP會客室》以及為她量身訂做的訪談節目《魯豫有約:說出你的故事》等一連串節目,魯豫以人情味成功開創親切形象,使她主持的《鳳凰早班車》深受觀眾歡迎。
在《魯豫有約:說出你的故事》中,她曾訪問過的名人包括現任北京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廖靜文、奧運長跑金牌得主王軍霞、著名詩人汪國真、國際巨星成龍,香港特區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以及青年偶像謝霆鋒等知名人物。此節目在鳳凰網的「2002年鳳凰衛視十大觀眾最喜愛節目評選」中,獲選第二名。
另外在重大的新聞直播節目中,例如《香港回歸》、《千禧之旅》、《黛安娜王妃葬禮》、《美國總統大選》以及911事件、伊拉克戰爭等,也充分發揮了她在國際新聞方面的才華。2000年,她更當選為《2000中國電視榜》年度最佳女主持人。
2001年當選為「最佳新聞節目女主持人」。
10. 小說《天霜河白》里,那個什麼魯豫什麼王的為什麼不喜歡宸華郡主
傾泠名義上是安豫王的女兒,實際上是皇上和王妃的私生女,是王妃風挽華為了報復安豫王,和當時還是太子的皇上有了一夜私情(嫁安豫王的前一夜),才有了傾泠,所以才被封為公主。番外《任是無情也動人》中有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