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樂公主的內容簡介
傳說中,安樂公主比楊貴妃更美,比武則天更狠毒。她譜寫了唐朝歷史上最悲慘的一幕。從小顛沛流離的放逐生活,讓她吃盡苦頭,九死一生;長大後皇宮的驕奢生活,讓她揮灑自如,縱情享樂。當她第一次看到武則天端坐龍椅的樣子時,也就不再是唐中宗李顯的裹兒,她已經成為覬覦皇位的野心家。她踏著親人的鮮血攀登權力的頂峰,然而,就是她那永不滿足的慾望將她一步步推向滅亡的深淵。作者簡介:孫自筠,安徽壽縣人,大學教授。出版有長篇歷史小說《太平公主》、《萬壽公主》、《華陽公主》、《安樂公主》、《陳子昂》,歷史小品《狀元趣談》(此書正參與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試鏡);主編散文集《紅楓葉》、《十七歲的琴弦》、《相思的紅飄帶》等。所著《太平公主》被改編為37集電視連續劇《大明宮詞》全國多家電視台播出,《萬壽公主》已被影視公司購買改編權,正在籌拍。
2. 皇上為萬壽公主新招駙馬,新婚一個月駙馬為何卻和奶媽私通
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萬壽公主實在是長得不好看。萬壽公主是宋太宗趙光義的女兒,雖然說皇帝後宮佳麗三千,就算本身不好看,那有了女方一半國色天香的基因,生出來的孩子也都是不醜的。可是,萬壽公主是個例外,因為她和趙光義太像了,所以,可想而知。
但是不久,他就發現了萬壽公主的奶媽長相頗好,於是便和奶媽纏纏綿綿了起來,紙包不住火,很快他們的事就被發現了,於是趙光義大怒,要不是萬壽公主苦苦求情,估計李遵勖就要英年早逝了。
3. 求穿越成太平公主或太平公主穿越的小說
《萬壽公主》、《紅袖添香》、《華陽公主》、《盛世紅妝》、《安樂公主》等,希望對你有幫助!
4. 求《資治通鑒》中「萬壽公主適起居郎鄭顥」到「遣歸鄭氏」的譯文!!速速!!!
原文:萬壽公主適起居郎鄭顥。顥,絪之孫,登進士第,為校書郎、右拾遺內供奉,以文雅著稱。公主,上之愛女,故選顥尚之。有司循舊制請用銀裝車,上曰:「吾欲以儉約化天下,當自親者始。」令依外命婦以銅裝車。詔公主執婦禮,皆如臣庶之法,戒以毋得輕夫族,毋得預時事。又申以手詔曰:「苟違吾戒,必有太平、安樂之禍。」顥弟顗,嘗得危疾,上遣使視之。還,問「公主何在?」曰:「在慈恩寺觀戲場。」上怒,嘆曰:「我怪士大夫家不欲與我家為昏,良有以也!」亟命召公主入宮,立之階下,不之視。公主懼,涕泣謝罪。上責之曰:「豈有小郎病,不往省視,乃觀戲乎!」遣婦鄭氏。
萬壽公主要出嫁給起居郎鄭顥。鄭顥是鄭絪的孫子,當朝進士,做過校書郎、右拾遺內供奉的職位,以言行文雅聞名。公主是皇上的愛女,所以選鄭顥做女婿。主管婚姻的官員按照舊例請公主使用以銀裝飾的車輛,皇上說:「我想用節儉的制度來治理天下,應當從我自身開始。」下令按照外戚貴婦的待遇用以銅裝飾的車輛嫁女。下詔命令公主婦女的禮節,要和其他的臣子、庶人一致,告誡她不能小看丈夫家族的人,不能幹預朝政。又下手詔說:「如果違反了我的告誡,必然會有像太平公主、安樂公主一樣的禍患。」鄭顥的弟弟鄭顗,曾經得了危重的病,皇上派使臣去探視。使臣回來後,皇上問:「公主在哪裡?」使臣回答說:「公主在慈恩寺觀戲場。」皇上很生氣,嘆口氣說:「怪不得士大夫家不肯和我家通婚,原來是有原因的呀!」緊急召公主入宮,讓她站在台階下不看她。公主害怕了,流著淚向皇上謝罪。皇上責怪說:「哪有家裡小兒得病,不去看望,還去看戲的道理!」又把公主趕了回去。
5. 我要這段文字的翻譯!十一月,庚午,萬壽公主適起居郎鄭顥。顥,絪之孫,登進士第,為校書郎、
十一月庚午日,萬壽公主要出嫁給起居郎鄭顥。鄭顥是鄭絪的孫子,當朝進士,做過校書郎、右拾遺內供奉的職位,以言行文雅聞名。公主是皇上的愛女,所以選鄭顥做女婿。主管婚姻的官員按照舊例請公主使用以銀裝飾的車輛,皇上說:「我想用節儉的制度來治理天下,應當從我自身開始。」下令按照外戚貴婦的待遇用以銅裝飾的車輛嫁女。下詔命令公主婦女的禮節,要和其他的臣子、庶人一致,告誡她不能小看丈夫家族的人,不能幹預朝政。又下手詔說:「如果違反了我的告誡,必然會有像太平公主、安樂公主一樣的禍患。」鄭顥的弟弟鄭顗,曾經得了危重的病,皇上派使臣去探視。使臣回來後,皇上問:「公主在哪裡?」使臣回答說:「公主在慈恩寺觀戲場。」皇上很生氣,嘆口氣說:「怪不得士大夫家不肯和我家通婚,原來是有原因的呀!」緊急召公主入宮,讓她站在台階下不看她。公主害怕了,流著淚向皇上謝罪。皇上責怪說:「哪有家裡小兒得病,不去看望,還去看戲的道理!」又把公主趕了回去。從那以後一直到新皇上繼位,貴族外戚都很守禮節法令,猶如山東孔孟之鄉最有禮節的人。
6. 《萬壽公主》最新txt全集下載
萬壽公主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目錄(2)
第十五章 草人借箭
李忱對自己這位公主女兒的淘氣十分頭痛卻又萬般無奈,打不便打,罵又不好罵,成了他的一塊心病。正在此時,女兒獻上的「草人借箭計」卻為他分了憂。然而他順著這個思路,想出了更高明的解太原之圍和除心頭之病的巧計。
第十六章 跟皇帝開個玩笑
皇帝最怕死,因為人世間值得他貪戀的東西太多。唐王朝共有二十一個皇帝,個個想長生不老,而其中有六個卻死於長生不老的「仙丹」。唐武宗抱定「前赴後繼」、「視死如歸」的宗旨,去參與這個要命的玩笑。
第十七章 掉包之計
隱藏在那張美人畫背後的故事,有的真誠純潔如一泓清泉,有的雜亂無章似一團亂麻,有的則充滿著偽善與背叛,是一個精巧的騙局。
第十八章 背叛,再背叛
唐朝的藩鎮割據在一系列的背叛中開始,在一系列的背叛中發展,而後,又在一系列的背叛中結束。二十餘年的潞洲割據,完整地演繹著這個故事。
第十九章 牡丹花下
唐武宗專心致志地從事他牡丹花下的風流事業,異想……
需要別的再問
7. 唐宣宗為愛女萬壽公主選駙馬,駙馬為何誓死不娶
在唐朝,就算娶了公主,在家中還是有等級之分的,公主是主,其他人是仆,就連駙馬要見公主還要提前預約,而且公主還可以養外室,這對於一個男人來說,無異於是生活在大草原中了。
8. 常言「公主只嫁狀元郎」,歷史上有幾位公主是嫁的狀元郎
我們經常看一些古代流傳下來的戲曲,皇帝的千金公主嫁給了狀元郎,郎才女貌,現在一些電視劇受影響改編,金榜題名的狀元似乎就應該迎娶公主,但是在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六百九十一名狀元,只有一人迎娶公主,生活並不想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
三、狀元不願意娶公主古代狀元都是讀書人,比較有骨氣,娶公主相當於入贅,古代文人看不起,讀書人的自尊一般就比較強,公主和一般女子不太一樣,駙馬以及駙馬的爹娘見了公主還得行禮,而且當狀元就是為了將來做官,光耀門楣,很多朝代的駙馬都禁止入朝為官,所以也不能娶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