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人物,屬於開國君主的有 1夏禹 2商湯 3盤庚 4周文王 5周武王
商湯滅夏桀後,建立商朝,是商朝的開國君主。
周武王滅紂王後,建立周朝,是周朝的開國君主。
夏禹不是開國君主。他的兒子啟建立夏朝。
盤庚是商朝的君主,商朝建立近百年,他遷都城,不是開國君主。
周文王在滅商之前就掛(死)了,不是開國君主。
② 封神演義》的作者
封神演義的作者是許仲琳。
《封神演義》一般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是一部中國古代神魔小說。
《封神演義》是明代許仲琳所著的神魔小說。主要以姜子牙輔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玉虛宮元始天尊為代表的闡教、碧游宮通天教主為代表截教諸仙鬥智斗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
《封神演義》原是中國平民娛樂文學,約成書於隆慶,原書最早追溯可能是南宋的《武王伐紂白話文》,和《商周演義》《昆侖八仙東游記》,以古代魔幻神話故事再參考古籍和民間傳說創作而成。《封神演義》以篇幅之巨大、幻想之奇特而聞名於世。是中國古代優秀神魔小說之一。作者借西周和商朝對天下的爭奪,憑借自己的想像寫成,與《水滸傳》相比缺少歷史資料作基礎,與《西遊記》相比又不過於虛構,因此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書能和它相提並論。
《封神演義》依託商滅周興的歷史背景,以武王伐紂為時空線索,內容以篇幅巨大、幻想之奇特而聞名於世。從女媧降香開書,到周武王姬發封列國諸侯結束。全書充滿了扣人心弦的情節和奇譎瑰麗的場面,騰雲駕霧、呼風喚雨、搬山移海、撒豆成兵、水遁、土遁、風火輪、火尖槍……展現了古人豐富的想像力。其中的鬧海、姜子牙下山、文王訪賢、三搶封神榜、眾仙斗陣鬥法等情節,展現了古人豐富的想像力。書中的姜子牙、李靖、哪吒、楊戩、雷震子、土行孫等形象更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是中國最負盛名的神魔小說之一。
③ 《封神榜之鳳鳴岐山》和《封神榜之武王伐紂》是什麼關系
都是改編自《封神演義》。
《封神榜之鳳鳴岐山》是改編自明朝小說家許仲琳所著的奇幻神話小說《封神演義》,由金國釗、程力棟執導,由范冰冰、馬景濤、周傑、劉德凱、關禮傑、唐國強、金巧巧等明星主演的神話電視連續劇。
該劇主要講述姜子牙一幹人等幫助武王姬發討伐商紂的故事,在大周武王姬發拜姜子牙相父,正式起兵伐,紂王大敗臨潼關。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是一部改編自《封神演義》的古裝神話劇。該劇由金鰲勛執導,林心如、劉德凱、黃維德、呂良偉、王力可等人主演。
呂良偉則成功塑造了被周武王討伐淫亂亡國的商紂王。而內地兩位家喻戶曉的巨星唐國強和杜志國的傾情加盟,也為本片增色不少。演員們純熟的演技與超高人氣成為該劇不斷創造收視佳績的堅固保障,但是這也和劇中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細膩的拍攝手法以及製作精良的特效密不可分。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的編劇以周武王為主線,在恭敬原著的條件下,以全新的視角和極大的人文關心,塑造一個血肉豐滿性情突出戲劇抵觸極強的男主人公周武王。而圍繞著他劇集還輔設了比如以下的神魔化幻的情節。
④ 周武王姬發在歷史上真有其人,那伯邑考是真的嗎
伯邑考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人物,作為周文王姬昌的長子,伯邑考被送到了紂王那兒作為一個人質,後來更是因為在殷商之間的矛盾爆發,伯邑考最後被紂王殺害,成為了封神之戰的第一個犧牲品。
還有一說認為姬昌之所以不立伯邑考為太子是遵循了殷朝的制度。伯邑考可以說是那段時間死得最慘的人了,傳說伯邑考為人才貌雙全,來到殷都作為人質為紂王做車夫,這個帥氣的少年被妲己看到了,妲己就動了心思。
想要和伯邑考春風一度,但是伯邑考為人正直,斷然拒絕了她,因此妲己懷恨在心,向紂王吹耳邊風,還說伯邑考想要調戲自己。紂王大怒就把伯邑考給殺了,還把他切成肉丸,給他的父親吃了。可見有時候長得帥也不是一件好事啊。
⑤ 穿越之姬發封神篇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穿越之姬發封神篇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穿越之姬發封神篇
作者:奇門晉甲
作品相關
更新時間2012-6-22 0:00:33 字數:388
周武王姬發,西周王朝開國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紂王所殺,故得以繼位。他繼承父親遺志,於西元前11世紀消滅商朝,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後謚號「武」,史稱周武王。
西周世祖武王(約前1087年—前1043年),大周的創建者,華夏傑出領袖,漢族,姬姓,名發,謚號武王廟號世祖,西周時代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珷王。是周文王的次子。約前1056年文王死,他繼承王位。姬發繼承其父遺志,推翻商朝統治,成為西周王朝的開國之君。姬發繼任後,繼續積極准備滅商,任命姜尚為軍師,負責軍事;任命其弟周公旦為輔佐,負責政務;任命召公、畢公等人為助手。姬發抓住時機,觀兵孟津,大會八百諸侯。兩年後時機成熟,姬發親率大軍伐商。牧野大戰之後,商軍全線潰退,紂王逃回殷都**於鹿台。後姬發建都鎬京,改國號為大周,在位13年崩,謚號「武王
第一章 西湖送春穿越千年
更新時間2012-6-21 23:01:10 字數:3426
問花花不語,為誰落,為誰開。算春色三分,半隨流水,半入塵埃。人生能幾歡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繞珠圍。
彩雲回首暗高台。煙樹渺吟懷。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歸。西樓半簾斜日,怪銜春、燕子卻飛來。一枕青樓好夢,又教風雨驚回。這是一首元人梁曾的《……
⑥ 姬發的歷史背景
先周是活動與中原西部黃土高原的一個古老部落,周人的始祖是傳說中帝嚳元妃姜嫄的兒子棄。棄在帝舜時擔任農師,號稱後稷,教民耕稼有功,分封於邰。商朝初年,他的後代公劉率族人遷到磁,到古公亶父時,又遷到岐山南邊的周原(今陝西寶雞岐山縣)定居下來,逐漸發展成一個新興的西部勢力,自稱為周。古公的幼子季歷繼位後,修行道義,發展生產,驅逐夷狄,力量更為強大,受到殷商猜忌,商王文丁派人將季歷殺死,季歷的兒子姬昌繼位,昌號稱西伯,仁慈愛民,禮賢下士,天下士人都來投奔。
周的發展,使商紂感到威脅,於是將西伯昌囚禁於羑里七年。周人以珍寶和美女將西伯贖出,此後,在姜子牙的輔佐下,為保全周國,西伯昌表面上耽於游樂,對殷紂十分馴服,實際上卻更為積善修德,大力發展生產,並將都城遷到豐邑(今陝西長安西南灃水西岸)。
姬昌在位50年,實行許多正確的政策,國力逐漸強大,逝世時天下三分已得其二,為滅商奠定了基礎。九年,姬昌逝世,其子姬發繼位。
姬發繼位後,對內重用賢良,繼續以姜太公(即姜尚)為軍師,並用弟弟周公旦為太宰,召公、畢公、康叔、丹季等良臣均各當其位,人才薈萃,政治蒸蒸日上。對外爭取聯合更多諸侯國,壯大力量。此時,商紂王愈加荒淫殘暴,窮奢極欲,搞得眾叛親離,怨聲四起。 商朝在暴君紂王統治下,政治上已十分腐敗,但軍事上仍有較強實力。武王審時度勢,積極為滅商准備條件。姬發即位9年後,為便於進攻商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將都城由豐(今陝西西安西南灃水西岸)遷至鎬(今陝西西安西南灃水東岸),舉行了歷史上有名的「孟津觀兵」。
又二年,武王探知紂王更加昏庸暴虐,良臣比干、箕子忠言進諫,一個被殺,一個被囚;太師疵、少師強見紂王已不可救葯,抱著商朝宗廟祭器出逃;百姓皆側目而視,緘口不言。武王同姜尚研究,認為滅商條件已完全成熟,遵照文王「時至而勿疑」的遺囑,果斷決定發兵伐商,通告各諸侯國向朝歌進軍。出發前,太史卜了一卦,得兆象大凶,見此不吉之兆,百官大驚失色。武王決心已定,不迷信鬼神,毅然率兵車300乘、近衛武士3000人、甲士4.5萬人向朝歌進發。大軍到達朝歌郊外70里處的牧野(今河南汲縣南),各諸侯率兵車4000乘會合。紂王聞知周兵已到,調集都中士兵,再加把囚犯、奴隸、戰俘武裝起來,共起兵17萬(一說70萬)相迎。雙方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戰。武王在戰前向全軍發表誓詞,歷數商紂的罪惡,動員將士們英勇殺敵。商紂的軍隊在周軍凌厲攻勢下一觸即潰。那些被迫參戰的奴隸、囚徒不願為紂王賣命,反把武王看作救星,倒轉矛頭引導周軍殺入朝歌。紂王見大勢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身死,商朝由此滅亡。
⑦ 姬發是什麼時代人物
西周的人。
周武王姬發(約前1087年—前1043年),姬姓,名發,謚武,日名為珷帝日丁,西周時代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珷。是西伯昌與太姒的嫡次子,其正妻為邑姜,西周的創建者。在位13年,西周王朝開國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紂王所殺,故得以繼位。繼承父親遺志,於公元前11世紀消滅商朝,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後謚號「武」,史稱周武王。死後葬於陝西咸陽周陵。
⑧ 歷史以來真有姬發這個人嗎
有的。周武王姬發(約前1085年-前1041年),姬姓,名發(西周時代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珷),周文王姬昌與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陝西岐山)人。其正妻為邑姜,西周王朝開國君主,在位15年。
姬發繼承父親遺志,約於前1044年消滅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
⑨ 武王伐紂的主要內容
武王伐紂,是指大約公元前1046年,以周武王帶領的周部落為主的聯軍起兵討伐商王帝辛(紂),最終導致商王朝滅亡的一場戰爭。
周文王在完成翦商大業前夕逝世,其子姬發繼位,是為周武王。他即位後,繼承乃父遺志,遵循既定的戰略方針,並加緊予以落實,在孟津(今河南孟津東北)與諸侯結盟,向朝歌派遣間諜。
准備伺機興師。當時,商紂王已感覺到周人對自己構成的嚴重威脅,決定對周用兵。然而這一擬定中的軍事行動,卻因東夷族的反叛而化為泡影。
為平息東夷的反叛,紂王調動部隊傾全力進攻東夷,結果造成西線兵力的極大空虛。與此同時,商朝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呈現白熾化,商紂飾過拒諫,肆意胡為。
殘殺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逼走微子。武王、呂尚(姜子牙)等人遂把握這一有利戰機,決定乘虛蹈隙,大舉伐紂,經過牧野之戰,一戰而勝,結束了商王朝的統治。
(9)以姬發為主人公的歷史小說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商朝末年,季歷繼位後,繼承其父遺道,推行仁義,使周部落更加強盛,各部落的諸侯紛紛前來歸順於他。商王文丁時,季歷被封為「牧師」。
因位高權重遭很多人的妒忌,最終導致季歷被軟禁絕食而死,從此周與商之間就埋下仇恨的種子。季歷去世後,其子姬昌繼位。
紂王野心很大,不斷的侵略弱小部落。當紂王發動大軍攻擊有蘇部落時,有蘇部落就獻一美女妲己。帝辛本來就喜好喝酒,得到妲己後,對妲己言聽計從。
整日都在沙丘花園中飲酒作樂,還發明酒池肉林。使商朝的百姓民不聊生,漸漸的就有諸侯開始背叛他。而此時的姬昌推行仁義,士人紛紛投奔他。
後有商臣對帝辛進讒說:「西伯積德行善,諸侯歸心,將不利於天子。」於是帝辛把姬昌囚禁在羑里。周臣獻給帝辛大批財寶與美女,才赦免了姬昌。
姬昌回國後積極籌備翦商計劃,廣羅人才,國力日漸強大,諸侯都說:「西伯當是受有上天之命的君主。」此時的商帝辛已感覺到周人對自己構成的威脅。
但是商軍正在進攻東夷,常年的對外征戰以及殘暴統治,已使商朝民怨四起。姬昌在未完成翦商大業前夕逝世,其子姬發繼位,史稱周武王。姬發遵循文王姬昌的遺業,韜光養晦、勵精圖治。
而紂王日益昏亂暴虐,周武王十一年,帝辛殺王叔比干,囚兄長箕子,大師疵、少師彊抱著他們的樂器去投奔周。武王伐紂的歷史背景漸漸成熟。
於是向所有的諸侯宣告說:「殷犯下大罪,不可不合力討伐。」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發率領以周部落為主的聯盟軍討伐商王帝辛,即著名的武王伐紂,最終周武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武王伐紂勝利的原因之紂王無心迎戰的大軍:聯盟軍到達朝歌後,第一批緊急軍情剛傳到,聯軍大部隊就跟了過來,朝歌守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商朝的軍隊都在東南。
朝歌城內沒有足夠的精兵強將,又沒有戰車,單靠僅有的步兵,很難和沖擊力強大的戰車方陣相抗衡,更何況周軍士氣銳不可當。
帝辛驚聞周軍來襲,只好倉促武裝大批奴隸、戰俘,連同守衛國都的軍隊,開赴牧野迎戰。然而商朝的軍士無心作戰,再加上前方周軍的強大沖擊大多都慌不擇路地往回跑。
雖有後方忠心禁軍的阻攔,但也敵住人多,在人潮的沖擊下,這些禁軍也亂了陣腳。奴隸們為了逃命,加上被後面人潮推動,
於是倒戈相向,亂打一氣。強大的軍事聯盟,周密的作戰計劃,再加上當時的民心所向,使武王伐紂的勝利成為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