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清末小說西北根基,建設財團
1911年辛亥革命以來的中國美術。和古代美術相比,它的社會文化環境、對象與作者、品類與形式、性質與地位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正如整個中國現代文化具有的過渡性、矛盾性和生發性那樣,中國現代美術也充滿了新舊交替、中西混融、變化發展的特色。中國現代美術是在繼承傳統文化引入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向前發展的。雖然早在明代就有包括美術在內的西方文化傳入,但大規模的引入還是鴉片戰爭以後。伴隨著侵略者的炮艦而舶入西方文化,是19世紀後半葉的特徵。中經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中國的先進人物逐漸主動向西方尋求救國之道,至五·四運動,遂演成中國現代文化的主潮。面對著封建制度崩潰、民族資本主義薄弱、帝國主義掠奪和形形色色的西方思潮,中國的革命者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並以它為指針進行了新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革命。中國現代美術的發展歷程和基本特色,主要是由這一歷史主線規定的。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沖突,時代和革命的要求與藝術自身規律間的矛盾,啟蒙需求與救亡主題的相互制約等,都圍繞上述主線對美術的發展產生了影響。現代歷史文化和包括革命斗爭在內的社會運動的種種曲折、變異,都可以在現代美術的山谷中聽到回聲。受制於這樣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國現代美術不像西方現代美術那樣主要表現為藝術觀念與形式創造的轉換,而主要表現為藝術社會價值的尋求與適應。當它在20世紀初起步的時候,面對著多種可供擇取的途徑:如文人畫一類娛情自賞的傳統,西方標榜超功利審美創造的近代傳統,以及為人生而藝術的寫實主義、表現主義傳統等。在思想活躍的20~30年代,美術家們確實各行其是,進行了種種嘗試、探索與論爭,但大的趨勢是以為人生而藝術的旗幟把美術創作與現實功利緊密結合起來的寫實主義漸居首位。在數十年時間里,從諸家紛爭到以為人民大眾服務的美術為主流的發展中,通俗美術、大眾化運動、復古主義、現代主義、公式主義、理想主義等,都曾成為傾向或思潮。從而構成了中國現代美術在發展過程中的豐富性與復雜性。歷史發展 中國現代美術可以分為5 個發展變化階段:①辛亥革命到30年代前期,②30年代後期至40年代,③50~60年代前期,④「文化大革命」10年,⑤70年代末至80年代。辛亥革命至30年代前期 20世紀初,在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反清革命諸種因素的影響下,一些具有新思想的人和留學生如李瑞清、李叔同、李鐵夫、高劍父等,辦新式美術教育,邁出了中國現代美術的第一步。辛亥革命前後,到日本、法國、英國、比利時、美國學習美術的人激增。1912年,劉海粟、烏始光等創辦了第一所新型美術學校(見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爾後又相繼出現了北京美術專科學校(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蘇州美術專科學校、武昌藝術專科學校、杭州國立藝術院(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中華藝術專科學校、立達學園、廣州美術學校、中央大學藝術系等美術或以美術為主的藝術院系。一批著名的留學生和美術家如徐悲鴻、林風眠、顏文□、呂鳳子、豐子愷、陳之佛、潘天壽、汪亞塵等,都投身於美術教育,美術學校遂成為傳播外國美術的窗口和新美術運動的策源地。蓬勃發展的美術教育與蔡元培倡導的「以美育代宗教」說很有關系,在20~30年代,以上海為中心的洋畫運動有迅速可觀的開展,歸國留學生大多畫油畫、水彩畫和素描,各美術學校也以教授洋畫為主要課程,各種畫會、研究會、私人畫室不斷辦展覽、出版刊物,介紹西方美術。不同的派別與主張也經常有尖銳的論爭,以青年美術家為主力軍的新美術隊伍,思想敏銳,朝氣蓬勃,勇於吸收,但在理論修養和藝術技巧上都比較幼稚,有時不免陷入模仿或者空想。與新美術運動對應存在的是傳統美術——主要是傳統繪畫。在清末民初,傳統繪畫仍以清代重筆墨而輕造化的文人畫為正宗。五·四運動前後,康有為、陳獨秀、魯迅、高劍父、徐悲鴻等,都曾激烈地批判摹古風,倡導對傳統繪畫的改革。林紓、金城及上海、廣州的傳統派藝術家面對新思潮的沖擊,也興辦畫會,廣招學徒,著文立說,力排洋畫,維護古道。許多傳統畫家如顧麟士、吳待秋、馮超然、蕭□、蕭俊賢、湯定之等,只執著於作畫,不大理會思潮論爭。在清末畫壇獨步一時的海派畫家相繼於世紀交替與辛亥革命前後謝世,只有吳昌碩盛譽於1927年前的上海。在傳統繪畫規范之內革新探索的齊白石、黃賓虹等,在20年代始露頭角。一批畫家兼容中西,嘗試改革中國畫,但實踐方面的成就尚不如他們的改革主張更有影響。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魯迅倡導的新木刻運動最有力地代表著為人生而藝術的思潮。在政治上,新木刻運動屬於左翼,在思想上,它廣泛吸收了歐洲版畫尤其是F.麥綏萊勒、K.珂勒惠支和蘇聯作品中的人道主義和革命精神;在藝術上,則以外來形式為主,吸收了傳統版畫的某些因素。魯迅說:「近五年驟然興起的木刻,雖然不能說和古文化無關,但決不是葬中枯骨,換了新裝,它乃是作者和社會大眾的內心的一致的要求……因此也常常是現代社會的魂魄」(《〈全國木刻聯合展覽會專輯〉序》,見《且介亭雜文二集》)。30年代後期至40年代 抗日戰爭爆發後,抗戰救亡升為中國革命和中國人民生活的第一主題。全國文化藝術界在動員、宣傳抗日的浪潮中團結一致,發揮了先鋒作用。中華全國美術界抗敵協會、中華全國木刻界抗敵協會、中華全國漫畫界抗敵協會相繼成立,愛國畫家們紛紛組成宣傳隊、工作團,走向街頭、農村、前線,用畫筆喚起民眾,歌頌殺敵將士,揭露侵略者罪行,相互間的學術分歧讓位於共同的斗爭目標。大批長期生活在大城市畫室中的美術家,在抗戰宣傳或顛沛流離的轉移中接近了勞動大眾,走出了為藝術而藝術的象牙之塔,思想情感發生了變化,藝術創作也呈現出新面貌。面對空前廣泛的對象,美術界開展了關於大眾化問題的討論,提出了要教育民眾、喚醒民眾需先適應民眾接受條件與欣賞習慣問題。大批美術家雲集武漢、重慶、成都、桂林、延安;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等地的美術院校也有的遷至大後方,這一特殊的環境帶來了困難與矛盾,也提供了藝術界交流促進的條件。地理位置與戰爭的阻隔,使美術家們離開了近現代美術的中心地,如上海、北京等大都會,但巴山蜀水向他們展示了壯麗的自然美,也為他們提供了到西南、西北寫生訪問的機會,不少畫家由此而獲得了藝術上的新生命。抗戰的思想氣氛使美術家的愛國主義和民族文化觀念高漲,由之而激起他們對祖國美術遺產的重新發現。張大千一行的對敦煌壁畫的臨摹,以常書鴻為首的敦煌藝術研究所的成立,王子雲、謝稚柳等對西北美術文物的考察等,都歷盡艱苦,獲得了種種成果。淪陷區的美術家大多深居簡出或杜門謝客,拒絕為侵略者所用。許多美術家都以曲折的方式表示了他們的愛國情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培養了一大批致力於大眾革命美術的畫家,創作了一系列充滿生活氣息的作品。尤其在毛澤東發表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後,文化下鄉、為工農兵服務成為各抗日根據地藝術活動的綱領,集戰士、宣傳員、畫家為一身,成為美術家的特色。從全國各地來的青年畫家、美術院校學生或美術愛好者,在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美術系及其分校短期學習後,便奔赴前線與基層,辦小報、畫連環畫、刻木刻、印製年畫,和美術的普通欣者建立了全新的關系,涌現了古元、彥涵、力群、胡一川、王式廓、羅工柳、華君武等卓有成就的畫家。他們的版畫、漫畫等,大多擺脫了對西方繪畫的模仿,吸收了某些民間美術或傳統美術的因素,完全以戰士、農民和解放區的新生活為描繪對象,呈現出清新、明朗、質朴的特色。50~60年代前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開始了中國美術的一個新階段。50年代前期,社會相對安定,人心思治。為工農兵服務,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成為文藝的統一方針,美術家們懷著喜悅的心情真誠的描繪工農兵,歌頌新社會。解放區的美術傳統、從蘇聯引入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理論和以徐悲鴻學派為代表的寫實主義美術教育融結為一,構成了新階段美術的根基。全國各地相繼新建了一批美術院系,中國畫呈現復興之勢,美術創作和論爭也相當活躍。1956年,毛澤東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但1957年的反「右」運動把矛頭指向文化界和知識界,為政治服務變成了壓倒一切的任務和衡量標准,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日益增多。60年代初期,文藝政策有所調整,思想與創作一度趨於活躍。一批閱歷豐富、藝術上成熟的美術家如林風眠、潘天壽、董希文、傅抱石、華君武、羅工柳、李可染、關山月、吳作人等,都創作了許多優秀作品,進入了他們藝術上的成熟或高峰期。一批年富力強的美術家大膽革新創造,以新成果引起社會的重視,如石魯、潘鶴、黃胄等。在戰爭年代沒有條件發展的門類如建築、紀念性雕塑、工藝美術、壁畫等,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發展。通俗性的年畫、連環畫、宣傳畫受到充分重視,從創作隊、藝術質量、出版發行量各方面都遠遠超過了以前。美術考古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努力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觀點研究美術現象的美術史論著作不斷出現。但總的看,整個美術史論研究和現狀評論,大都受到了庸俗社會學的影響。由於對西方文化思想採取了封閉的、基本否定的政策,這一時期對外的聯系只有蘇聯和東歐國家,甚至在辛亥革命後介紹西方近現代文化藝術的著作也不再版,這對美術理論與創作的封閉性產生了深刻影響。1964年,以毛澤東對文藝問題的5個批示為標志,中國已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前夜。1976~1988年 以開放、改革為標志的新時期,是在中國共產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開始的。對「文化大革命」的批判與全面否定,對西方近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的引入,對傳統文化的深刻性反思,構成新時期美術思潮的嶄新的背景。在創作上,先是對「文化大革命」的浩劫進行回顧和真實揭示的傷痕美術,隨後是真實描繪農村和邊遠地區生活的鄉土寫實美術,以及對於美術形式、技巧的種種探討。藝術個性逐漸復甦,美術理論研究空前活躍,出現了許多新的美術報刊和中青年美術史論家。1985年後,以青年美術家為主的新潮美術開始出現。新潮美術家大多以群體方式出現,以西方現代藝術為參照系,以探求美術的社會文化價值和現代性為主旨。他們的作品內涵朦朧、追求批判性和哲學意味,形式風格多種多樣。美術界對新潮美術的看法不一,但作為一種嘗試,它的存在和影響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中外美術交流日趨頻繁,美術家互訪、出國留學、交流展覽、學術會議等,都日益增多,美術家對國際文化的狀況有了迅速了解的可能性。隨著經濟改革和旅遊業的發展,北京、廣州、上海等地出現了一座座現代風格的建築。城市雕塑、工業設計、壁畫以及現代環境藝術也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起來。美術考古、博物館與美術館的收藏展覽工作、美術遺跡的保護與研究,也呈現新局面。一部分美術品趨向商品化,並由此帶來了藝術價值、藝術生產方式和種種觀念的變異。一方面是激烈的思想與藝術的動盪變遷,一方面是與新形勢不相適應的管理制度與思維模式,新與舊、激進與守成的並立與對立,藝術個性與社會環境的和諧與矛盾,構成新時期美術陣勢的復雜性。各門類美術 中國現代美術和古代美術的最大區別,是現代美術極大地改變了美術的貴族化、文人化傳統,蓬勃發展了以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為人民服務的美術。不僅像年畫、連環畫、宣傳畫這樣的通俗美術品種得到了空前發展,就是傳統文人畫、從西方引入的油畫、雕塑等,也都以群眾喜聞樂見為標准,即以為人民大眾的為第一性。這種情況和中國革命的性質,馬克思、列寧、毛澤東的文藝思想,特別是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貫徹、以及農民這個最廣大的對象分不開。隨著戰爭年代的結束,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以及「百花齊放」方針的貫徹,美術家們還是創作了大量思想性與藝術性、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的美術作品。中國畫及書法、篆刻 中國畫亦稱國畫,包括水墨畫、彩墨畫、白描畫、工筆重彩畫、沒骨畫等。中國畫最初是在20年代流行起來的稱謂,泛指區別於洋畫(亦稱西畫、泰西畫)的傳統中國繪畫。80年來,中國畫的發展問題幾次成為美術論爭的焦點,並在實際上形成了多種傾向與流派。50年代前的中國畫畫家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及江浙、廣州等地區,50年代後慢慢擴展到全國各地。畫家群在近現代工商業發達的大城市的聚落,使得中國畫漸漸遠離宮廷美術的八股氣和文人畫的清高超逸,較多浸潤了世俗性、商品性和現代都市意識。中國畫的傳統觀念、形式技巧、材料工具怎樣適應新時代的審美需要,要不要以及怎樣吸收借鑒西方繪畫,是中國畫論爭與創作歧異的中心。畫家們的選擇和探索多種多樣,大致可概括為4類:古典傳統式、古典革新式、中體西用式、中西合體式。所謂古典傳統式,是畫家堅持傳統的種種法則,以「古意」為宗旨,把繼承某種傳統規范視為最高原則。中國繪畫悠久而豐富,有一部分畫家有志於保留活傳統,也無疑是一份貢獻。以北京的金城、周肇祥為首的中國畫學研究會以及後來的湖社畫家,上海的顧麟士、吳待秋、馮超然等,廣東中國畫研究會諸畫家,以及溥儒、黃君璧等大體都屬於這一傾向。所謂古典革新式,指沿續明清近代以來在古典繪畫的范疇內革新創造,反對摹古泥古,力主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尊重藝術個性,但不借鑒西畫。這一傾向成就了幾位大畫家,如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70歲前的張大千等,吳湖帆、於非□、陳子庄等,亦屬於這一類型,傅抱石、陳之佛雖都留學日本,對日本畫有所借鑒,也比較熟悉西畫,但他們的作品仍是傳統風貌,介於古典革新式與中體西用式之間。所謂中體西用式,是指主張中西融和、調和,兼兩體之美但以傳統中國畫的材料工具和基本法則為主體,或吸取西畫的造型方法,或借鑒它的色彩處理,或兼容它的某些觀念規范等。此一傾向的代表性畫家包括嶺南畫派的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以及劉海粟、張書□、徐悲鴻、蔣兆和、劉奎齡、朱屺瞻、李可染、黃胄、石魯、李斛、劉文西、方增先、周思聰、丁衍庸等。他們在中體西用的原則上雖一致,在具體的體用關系、對體與用的基本理解與把握方面,卻有諸多區別,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徐悲鴻及其學派。所謂中西合體式,是不固守傳統框架,力圖熔中西為一爐,創造出一種新的中國繪畫品種。在此種體系中,筆墨已不被視為不可動搖的造型基礎與審美原則,西方的造型觀念、形式法則和色彩方法被自由引入,但仍使用中國畫的材料工具,追求詩意、境界諸種傳統的內涵和表現性。這種體式具有更強的現代感,更重視形式的獨創性,但距離傳統的模式也更遠些。代表性畫家是林風眠、吳冠中、黃永玉等。在上述4種體式中,古典革新式與中體西用式影響最大,擁有的作者與觀眾最多。這表明,革新創造和繼承傳統,吸取外來營養與保持民族特色,對發展中國畫都是不可缺少的。從20年代後期始,不斷有一些中國畫家力圖從題材內容上沖破傳統繪畫的局限,走出文人士大夫的小圈子,走向十字街頭、農村和前線,描繪下層勞動者和民族抗戰將士,其中突出的有趙望雲、黃少強、方人定、蔣兆和。50年代後,許多畫家深入工農兵,旅行寫生,創造了一大批描繪現實的新人物畫。一些山水花鳥畫家也充實了自己的生活感受,使自己的藝術有所升華,代表性畫家有李可染、賀天健、於非□、錢松□等。1978年後,油畫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其特點是,創作由單一轉為多樣,從空想和粉飾轉向真實描繪和真誠表現。傷痕美術、鄉土寫實美術、各類新形式的探索、新潮美術,幾乎都是率先出現在油畫領域。代表性畫家有陳丹青、羅中立、程叢林等。中青年油畫家在開拓描繪對象的同時,又廣為借鑒西方現代繪畫。對油畫的新風格、新形式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現代觀念、時代感與藝術個性逐漸成為畫家們所追逐的對象,許多青年畫家赴美國、法國等國留學深造,中國現代油畫也陸續被介紹到國外,受到國際上的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隨著大規模、有計劃的經濟建設,中國現代建築的規模與數量都有很大發展。50年代學習蘇聯,強調民族形式,一度出現了普遍採用大屋頂而忽視新功能與清新風格的復古主義傾向。在批評了復古傾向後,提出「創造中國的社會主義的建築新風格」的口號。北京人民大會堂等十大建築就是這一口號之下的新探索,但基本未脫出近代折衷式或古典式范疇。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廣州為外貿活動設計的一些賓館、劇場等,突破了融匯中西古典形式的折衷式造型特徵,以現代建築為主而吸取傳統的某些特色,創造了清新明朗的廣州風格。至80年代,在開放與改革的氣氛中,大量引進外國新技術新設備,建築學術思想活躍,新建築也雨後春筍般地矗立起來,出現了以嶄新的現代材料探索種種新風格的熱潮。廣州白天鵝賓館、北京長城飯店、香山飯店、北京國際展覽中心等,都呈現著不同的形體與格調。建築文化、建築的現代化與民族傳統的關系、作為環境藝術整體的建築規劃與設計等,都作為學術問題在建築界討論起來。
『貳』 求小說 男主回來讓女主和男配分手的小說
佛說四十二章經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 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凈,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佛言:剃除須發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嗔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已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悔,禍必滅己。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嗔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凈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凈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釐,失之須臾。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有自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佛言:人隨情慾,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佛言:人系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佛言:愛欲於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慾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言: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為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掛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凈安樂,道不失矣。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凈矣。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慾,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籸素之服,如敝帕。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帕。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槃,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叄』 真心求助!急需!!
下列屬於19世紀歐洲傑出的藝術大師的是:
1 貝多芬;2 巴爾扎克;3 莫奈;4 德彪西
A 1,3
B 1,2,3
C 1,3,4
D 3,41、「我不想成為上帝,或居住在永恆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懷里,屬於人的那種光榮對我就夠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這句話體現了什麼思想……( )
A、禁慾思想 B、啟蒙思想 C、人文主義 D、蒙昧注意
2、文藝復興運動首先產生於義大利的歷史條件,不包括( )
A、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在義大利 B、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改變封建統觀念 C、義大利本身的文化遺產和人才結構 D、義大利四分五裂封建同志薄弱
2、文藝復興運動首先產生於義大利的歷史條件,不包括( )
A、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在義大利 B、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改變封建統觀念 C、義大利本身的文化遺產和人才結構 D、義大利四分五裂封建同志薄弱
『肆』 怎麼判斷篇文章是不是散文
散文是指以文字為創作、審美對象的文學藝術體裁,是文學中的一種體裁形式。六朝以來,為區別於韻文、駢文,而把凡是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概稱散文。隨著文學概念的演變和文學體裁的發展,散文的概念也時有變化,在某些歷史時期又將小說與其他抒情、記事的文學作品統稱為散文,以區別於講求韻律的詩歌。現代散文是指除小說、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之外的其他文學作品。其本身按其內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為雜文、小品、隨筆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個明確的主旨貫穿全文。
特點
短小優美,生動有趣。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和詩歌、戲劇、小說並列的文學體裁;它包括政論、史論、傳記、游記、書信、日記、奏疏、小品、表、序等各體論說、雜文, 是語言藝術文學體裁的典範,並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它澆灌了各個時代的文學園地,也灌溉了歷代文人,至今仍使人們受益。
散文是「集諸美於一身」的文學體裁。文學是表達人生和傳達思想感情的。通常來說,小說、詩歌、戲劇無論是在結構上,還是在格律、剪裁、對話等安排布局上,都有很嚴格的要求:而散文,卻可以自由些,看起來只是不經意地抒寫著一己的經歷和感受,所表現的多是零星雜碎的片段人生。語言詩意優美。
散文主要分敘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議論性散文。
現代散文
指與詩歌、小說、戲劇等並稱的文學樣式。特點是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斷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並揭示其社會意義,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加工創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而是著重於表現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具有選材、構思的靈活性和較強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語言不受韻律的限制,表達方式多樣,可將敘述、議論、抒情、描寫融為一體,也可以有所側重;根據內容和主題的需要,可以像小說那樣,通過對典型性的細節如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寫、心理刻畫、環境渲染、氣氛烘托等,也可像詩歌那樣運用象徵等藝術手法,創設一定的藝術意境。散文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雜文、短評、小品、隨筆、速寫、特寫、游記、通訊、書信、日記、回憶錄等都屬於散文。總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廣泛、寫法靈活、語言優美,能比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們喜愛。
現代散文定義(是指與小說、詩歌、戲劇並列的一種文學體裁)對它又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
廣義的散文,是指詩歌、小說、戲劇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學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議論抒情為主的散文外,還包括通訊、報告文學、隨筆雜文、回憶錄、傳記等文體。隨著寫作學科的發展,許多文體自立門戶,散文的范圍日益縮小。
狹義的散文是指文藝性散文,它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並茂的文學樣式。
根據散文的內容和性質可分為以下幾類:
敘事散文
以寫人記事為主的散文。這類散文對人和事的敘述和描繪較為具體、突出,同時表現作者的認識和感受,也帶有濃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間充滿飽滿的感情。敘事散文側重於從敘述人物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質,具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因素,從一個角度選取題材,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魯迅的《藤野先生》、吳伯簫的《記一輛紡車》、朱德的《母親的回憶》。根據該類散文內容的側重點不同,又可將它區分為記事散文和寫人散文。
偏重於記事的散文以事件發展為線索,偏重對事件的敘述。它可以是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如許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幾個片斷的剪輯,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敘事中傾注作者真摯的感情,這是與小說敘事最顯著的區別。
偏重於記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徵作粗線條勾勒,偏重表現人物的基本氣質、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魯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實是它與小說的區別。
作者,田茂泉
抒情散文
注重表現作者的思想感受,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這類散文有對具體事物的記敘和描繪,但通常沒有貫穿全篇的情節,其突出的特點是強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觸景生情,洋溢著濃烈的詩情畫意,即使描寫的是自然風物,也賦予了深刻的社會內容和思想感情。優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摯,語言生動,還常常運用象徵和比擬的手法,把思想寓於形象之中,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例如:茅盾的《白楊禮贊》、魏巍的《依依惜別的深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櫻花贊》、當代作家田茂泉的《哦,棋山》。
寫景散文
以描繪景物為主的散文。這類文章多是在描繪景物的同時抒發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於景,抓住景物的特徵,按照空間的變換順序,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把觀察的變化作為全文的脈絡。生動的景物描繪,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氣氛,而且可以烘託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現主題。例如:劉白羽的《長江三峽》。
哲理散文
哲理,是感悟的參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結晶。它縱貫古今,橫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會,寄寓於人生百態家長里短,閃現在思維領域萬千景觀。 高明的作者,善於抓住哲理閃光的瞬間,形諸筆墨,寫就內涵豐厚、耐人尋味的美文。時常涵詠這類美文,自然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迪和熏陶,洗禮和升華,這種內化作用無疑是巨大的。
哲理散文以種種形象來參與生命的真理,從而揭露萬物之間的永恆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靈透闢的整合,給我們一種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的底蘊、觀念具有震撼性的審美效果。把握哲理散文體現出的思維方式,去體悟哲理散文所蘊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積淀。
1.哲理散文中的象徵思維:哲理散文因為超越日常經驗的意義和自身的自然物理性質,構成了本體的象徵表達。它摒棄的是淺薄,而是達到一種與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靈氣往來的境界,我們從象徵中獲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暢快,由心靈的平靜轉到靈魂的震顫,超越一般情感反應而居於精神的頂端。
2.哲理散文的聯想思維:由於哲理散文是個立體的、綜合的思維體系,經過聯想,文章擁有更豐富的內涵,不至於顯得單薄,把自然、社會、人生多個角度進行了融合。
3.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維:哲理散文在本質意義上是思想表達對情感的一種依賴。「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由於作者對生活的感悟過程中有情感參與,理解的結果有情感及想像的融入,所以哲理散文中的思想,就不是一般乾巴巴的議論,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是蘸滿了審美情感液汁的思想。從哲理散文的字里行間去讀解到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義。這就是哲理散文藝術美之所在。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說散文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表現手法不拘一格:可以敘述事件的發展,可以描寫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發表議論,而且作者可以根據內容需要自由調整、隨意變化。「神不散」主要是從散文的立意方面說的,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無論散文的內容多麼廣泛,表現手法多麼靈活,無不為更好的表達主題服務。
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選材上應注意材料與中心思想的內在聯系,在結構上藉助一定的線索把材料貫穿成一個有機整體,散文中常見的線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義或象徵意義的事物為線索;⑵以作品中的「我」來作線索,以「我」為線索,由於寫的都是「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侃侃而談,自由暢達,使讀者覺得更加真實可信、親切感人。
意境深邃
意境深邃,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
作者藉助想像與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而虛的依次寫來,可以融情於景、寄情於事、寓情於物、托物言志,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實現物我的統一,展現出更深遠的思想,使讀者領會更深的道理。
語言優美
所謂優美,就是指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也美麗),生動活潑,富於音樂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聲,如娓娓而談,情真意切。所謂凝練,是說散文的語言簡潔質朴,自然流暢,寥寥數語就可以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散文力求寫景如在眼前,寫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的見解、優美的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朴無華的文采。經常讀一些好的散文,不僅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培養高尚的思想情操,還可以從中學習選材立意、謀篇布局和遣詞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鑒賞技法
散文鑒賞,重點是把握其「形」與「神」的關系。散文鑒賞應注意以下幾點:
1.讀散文要識得「文眼」
凡是構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寫得含蓄的詩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鑒賞散文時,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畫龍點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領會作者為文的緣由與目的。「文眼」的設置因文而異,可以是一個字、一句話、一個細節、一縷情絲,乃至一景一物。並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讀散文要抓住線索
讀散文要抓住線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確把握文章的立意。
結構是文章的骨架,線索是文章的脈絡,二者是緊密聯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線索,便可對作品的思路瞭然於胸,不僅有助於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且也是對作者謀篇布局本領的鑒賞,從而透過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傳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線索通常有以下幾種:(1)以事物的形象為線索,如巴金的《燈》;(2)以感情的發展為線索,如楊朔的《荔枝蜜》;(3)以時間順序為線索,如劉白羽的《長江三日》;(4)以空間順序為線索,如朱自清的《綠》;(5)以人物活動為線索,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6)以事理為線索,如唐韜的《瑣憶》。
3.注意散文表現手法的特點
注意散文表現手法的特點,深入體會文章的內容。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為了使讀者具體感受到所寄寓的豐富內涵,作者常常對所寫的事物作細致的描繪和精心的刻畫,就是所謂的「形得而神自來焉」。我們讀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點,由「形」見「神」,深入體會文章內容。
4.注意展開聯想,領會文章的神韻
聯想的方式有:①串聯式:如《獵戶》「尚二叔→百中老人→董昆」;②輻射式:如《土地》以「土地」為中心生發開去,寫「熱愛生活,保衛土地,建設土地」;③假託式:如《白楊禮贊》;④屏風式:如《風景談》。注意豐富的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到虛,這樣才能體會到文章的神韻,領會到更深刻的道理。
5.品味散文的語言
一大特色是語言美。好散文語言凝練、優美,又自由靈活,接近口語。優美的散文,更是富於哲理、詩情、畫意。傑出的散文家的語言又各具不同的語言風格:魯迅的散文語言精練深邃,茅盾的散文語言細膩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語言氣勢磅礴,巴金的散文語言樸素優美,朱自清的散文語言清新雋永,冰心的散文語言委婉明麗,孫犁的散文語言質朴,劉白羽的散文語言奔放,楊朔的散文語言精巧。何為的散文語言雅緻。一些散文大家的語言,又常常因內容而異。如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的語言,鋒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語言,絢麗如雲錦;《風箏》的語言,凝重如深潭。體味散文的語言風格,就可以對散文的內容體味地更加深刻。
6.了解情技
了解情技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寫作技巧,也就是高考考點要求的「能鑒賞作品的表達技巧」。因此掌握諸如渲染、鋪墊、象徵、伏筆、照應、懸念、襯托、過渡等技巧有利於鑒賞散文,把握美文實質。
散文(記敘散文、抒情散文、議論散文)
一、要把握文章「線索」。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題旨、升華意境、涵蓋內容的句子或關鍵性詞語。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噴發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點,同時也對文章的結構起著支配統攝作用。
三、要藉助想像領會作品的內涵。
閱讀散文就要進行由此及彼舉一反三的想像、聯想和補充。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豐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補文中的結構空間。
四、要體會散文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動人的感情,通過生動的畫面表現出來,達到情與物融合、意與景交織,以喚起讀者的聯想,產生動人的藝術效果。
1、融情於景,情景交融。
2、想像、聯想和象徵手法的運用
3、細處落筆,以小見大。
4、側面暗示。
首先,必須明確一個散文寫作觀念,即散文的唯一內容和對象是作者的感情體驗。有了散文的內在結構——感情體驗,只要再明確外在結構的核心就可以寫好散文。外在結構的核心是細節。散文和小說一樣,建立在細節的描寫和敘述的基礎上,但細節的排列組合方式不同。可以說,小說組合細節是「以盤盛珠」,而散文則是「以線穿珠」。小說的「盤」是一個社會的橫切面,具備沖突,各種階層、力量的人物或隱或顯,而細節只能在這樣的「盤」中有機地展開。散文的「線」,就是感情體驗,或多或少,隨手拈來,任情揮灑——以感情體驗的表現為准。由此,我們說散文(應稱藝術散文),是最自由的文體,散漫如水,手法靈活。
只要弄清這些,寫真實自我及由此生發的個性口語、感情體驗和細節描寫,就掌握了散文寫作的要領,什麼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認識都不必過於拘謹地學習,其他文體理論知識和寫作基礎理論都會講到。
散文主要分為記敘散文和抒情散文(仍按傳統的不明確的說法)兩種。下面將兩種散文的模式列出,供初學者和高等教育應試者選擇使用。
記敘散文模式
開頭
①感情化語言概括敘述「我」和該人,重點在後,介紹該人,如肖像描寫。②兩者關系及該人精神特質的議論。
中間
一種情況:一件事。從開頭、發展到結尾,細致敘述和描寫。另一種情況:幾件事。每件事即每層次前,可以用對該人精神特質的一個因素領起,以對該人的感情體驗及整體議論來貫穿幾件事。
結尾
①重申特質,照應開頭。②深化感情關系,發出感慨。
抒情散文模式
開頭
①敘述自己與景物的關系。②議論景物和自己。
中間
①描寫景物,分出層次,細致動人。②發揮聯想。
結尾
散文寫作
散文是一種作者寫自己經歷見聞中的真情實感的靈活精乾的文學體裁。
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較明顯,常用第一人稱敘述,個性鮮明, 正象巴金所說「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總之可以說是表現自我,「我是怎樣一個人, 就怎樣寫」,「心口相應,信口直說」, 「反正我只是這樣一個我」。寫真實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徵和生命所在。
散文語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條是以口語為基礎,其次是要清新自然,優美洗練。此外,還可以講究一些語言技法,如句式長短相間,隨物賦形,如多用修辭特別是比喻,如講音調、節奏、旋律的音樂美等。
散文的唯一內容和對象是作者的感情體驗。感情不是片面的因素,也不僅僅是線索,而是散文的對象。散文寫人寫事都只是表面現象,從根本上說寫的是感情體驗。感情體驗就是「不散的神」,而人與事則是「散」的可有可無、可多可少的「形」。 朱自清的《背影》不是要記錄回家和父子離別的瑣事, 而是要吐露一種對父親及失敗了的父輩的憐惜和敬愛。有了散文的內在結構——感情體驗, 再明確外在結構的核心就可以寫好散文。外在結構的核心是細節。
散文寫作——構思、聯想、語言
散文,往往通過生活中偶發的、片斷的事象,去反映其復雜的背景和深廣的內涵,做到「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要達到這種境界,構思是關鍵。
構思,是作者對一篇作品的整個認識過程,從他對外界事物的最初感受到成篇的全過程。就是進入下筆階段,也仍然在思考,再探索,再繼續認識所要描寫的對象,深入發掘其底蘊和內涵。這是一種復雜的、艱辛的、嚴肅的精神活動,是對作家人格、修養、功力的考驗。由於事物間的聯系是深邃而微妙的,作家要善於由表及裡,從紛繁錯綜的聯系裡,發現其獨特而奧妙的聯系點,才能夠從「引心」到「會心」,由「迎意」到「立意」。
構思的奧妙,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發現。於是就出現了種種不同的構思方法。秦牧的構思方法,有人叫做「滾雪球」。他寫散文,起初的感受只是一點點,如一片小雪花,隨著題材的增加,體會的深入,聯想的開展,那感覺一步步膨脹起來,就象滾雪球一樣。這里可貴的是最初的感覺,照秦牧的話說,它是事物的「尖端」部分,最富有「特徵」的部分,一旦被作家抓住,就象一粒飽滿的種子,落到肥沃的土壤里,作家用思想、感情的陽光雨露恩澤它,使它萌發成豐富的果實。這是一個核心,越滾越大,形成統一的構思。他的名篇《土地》、《社稷壇抒情》就是很好的例子。
徐遲的構思方法,叫「抓一剎那」。這「一剎那」他認為是事物的「精華」部分,最有「光彩」部分。抓住這「一剎那」,就抓住了頭緒,抓住了中心,零散雜亂的材料才得以集中,才有了歸宿。如他的《在湍流的渦漩中》的創作,正反兩方面的教訓都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總之,一篇散文的謀篇、構思,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方法,因人而異,不可強求一律,更不能照貓畫虎,每人應有每人的獨特方法,但講究構思,則對每一個作家而言,都是極重要的。
一篇優秀的散文,幾乎難以離開聯想。所謂聯想,是指對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想像活動。由一事物過渡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當人們由當前事物回憶起有關的另一事物,或者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波及到另一件事物時,都離不開聯想。在這種聯想活動中,事物的特徵和本質,更容易鮮明和突出,作者的思想認識也能不斷提高和深化。一個作者的知識積累,儲藏愈厚實,則對生活的感受愈敏銳,易於觸類旁通,浮想聯翩,文思泉湧。聯想,在心理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回憶常以聯想的形式出現,聯想還有助於舉一反三的推理過程。特別是在散文創作及其它樣式的文藝創作中,聯想有著增強作品藝術魅力的功效。
散文家的靈感,看似偶然,實則必然,遷思妙得,得自長期積累。積累愈厚,愈發敏感。散文不是貴在觸發嗎?由此及彼是觸發,既是觸發,也是聯想。深厚的積累,有助於觸發的深化。要將「詩魂」變為詩,要從觸發達到構思,還必須發揮聯想和想像。要將許多舊經驗溶化、抽象、加以重新組織,假若沒有一定生活積累做憑依,想像、聯想的翅膀則是飛不起來的。客觀事物總是相互聯系的,具有各種不同聯系的事物反映在作者的頭腦中,便形成了各種不同的聯想──有空間或時間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聯想(如由水庫想起水力發電機);有相似特點的事物形成的類似聯想(如由魯迅想起高爾基);有對立關系的事物形成對比聯想(如由光明想起黑暗);有因果關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聯想(如由火想到熱)。
散文的聯想,總是同精細的觀察、細微的描述相結合。散文的畫面,首先力求真實、具體,使人讀之如身臨其境,同時也要做到含蓄、深邃,使人讀之能臨境生情。作者給讀者想像空間、回味餘地愈大,則詩意的芬芳愈濃,這就離不開豐富而活躍的聯想。聯想,實質上是觀察的深化,是此時此地的觀察,與彼時彼地觀察的融會貫通。沒有這種融會貫通,便沒有感受的加深、思想的升華、詩意的結晶。如果說,精細的觀察,為作者採集了豐富的礦石,那活躍的聯想,則是對這些礦石的冶煉和加工。聯想不是憑著個人的閃念所得,漫無邊際地胡思亂想。一個作家要想讓聯想的翅膀飛起來,沒有廣博的學識,不掌握事物之間內在的聯系和底蘊,沒有個人的創造性和激情,沒有個人愛好的廣大空間,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內容的廣大空間,是高飛不起來的。只能象蓬間雀那樣在草稍上徘徊,而不能象大鵬那樣展翅萬里,海闊天空自由飛翔。
散文筆調的魅力,固然來自作家的真知、真見、真性、真情。但要將其化作文學和諧的色彩、自然的節奏、雋永的韻味,還必須依靠駕馭文字的嫻熟,筆墨的高度凈化。
文采,不在於文字的花哨和刻意雕飾,而在於表情達意,朴實真摯。如堆砌詞藻,就象愛美而又不善於打扮的女人一樣,以為塗脂抹粉,越濃越好,花花綠綠,越艷越好,其實俗不可耐,令人見了皺眉。
散文作者,要有特別敏銳的眼光和洞察力,能看到和發現別人所沒有看到的事物,還需有異常嚴密而深厚的文字功夫。創作時,不能心浮氣躁,要靜下心來,挖空心思找到准確的詞句,並把它們排列得能用很少的話表達較多的意思。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言簡意繁」。要使語言能表現出一幅生動的畫面,簡潔地描繪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主要特徵,讓讀者一下子就牢牢記住被描寫人物的動作、步態和語氣。
散文的語言美,作家們有不少獨到精闢的見解。秦牧說:「文采,同樣產生藝術魅力和文筆情趣。豐富的詞彙,生動的口語,鏗鏘的音節,適當的偶句,色彩鮮明的描繪,精採的疊句……這些東西的配合,都會增加文筆的情趣。」佘樹森說:「散文的語言,似乎比小說多幾分濃密和雕飾,而又比詩歌多幾分清淡和自然。它簡潔而又瀟灑,樸素而又優美,自然中透著情韻。可以說,它的美,恰恰就在這濃與淡、雕飾與自然之間。」
散文篇幅小,容量大,行文最忌拉拉雜雜,拖泥帶水,容不得老王婆裹腳布,又長又臭。簡潔,並不是簡境,而是簡筆;筆既簡,而境不簡,是一種高度准確的概括力。杜牧《阿房宮賦》開頭寫道:「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僅僅十二字,就寫出了六國王朝的覆滅。秦始皇統一了天下,把蜀山的樹木砍光了,山頂上光禿禿的,就在這里,修建起阿房宮。短短十二個字,寫出了這么豐富的歷史內容,時空跨度又很大,真可謂「言簡意繁」了。瀟灑,對人來說,是一種氣質,一種風度。對散文來說,是語句變化多姿。短句,促而嚴;長句,舒而緩;偶句,勻稱凝重;奇句,流美灑脫。這些句式的錯落而諧調的配置,自然便構成散文語言特有的簡潔而瀟灑的美。
散文語言的樸素美,並不排斥華麗美,兩者是相對成立的。在散文作品裡,我們往往看到樸素和華麗兩副筆墨並用。該濃墨重彩的地方,盡意渲染,如天邊錦緞般的晚霞;該樸素的地方,輕描淡寫,似清澈小溪涓涓流淌。樸素有如美女的「淡掃蛾眉」,華麗亦非麗詞艷句的堆砌,而是精巧的藝術加工,不著斧鑿的痕跡。但不論是樸素還是華麗,若不附屬於真摯感情和崇高思想的美,就易於像無限的浮萍,變得蒼白無力,流於玩弄技巧的文字游戲。
像生活的海洋一樣,語言的海洋也是遼闊無邊的。行文瀟灑,不拘一格,鮮活的文氣,新穎的語言,巧妙的比喻,迷人的情韻,精採的疊句,智慧的警語,優美的排比,雋永的格言,風趣的諺語,機智的幽默,含蓄的寓意,多種多樣藝術技巧的自如運用,將使散文創作越發清新雋永,光彩照人。首發網站:(散文在線)
摘抄自http://ke..com/link?url=_Uu6
『伍』 系統小說中主人公掌握黃帝內經中醫術的小說
表示看了那麼多年的小說,沒有人把《內經》寫進去,因為很難懂,需要學習過回《中醫基礎理論》。答所以在小說里寫《內經》不太現實,因為寫的話也只是皮毛,還沒有自己讀更好理解。
真心覺得如果你對《內經》感興趣的話可以先讀《四聖心源》這個比較好理解。
望採納
『陸』 一篇優美的散文。
10路,起伏歷史的沉重,曲折歲月的艱辛。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了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春雨啊,嘩嘩地下,雨珠落在湖面上,像珍珠落在玉盤里四面濺射;雨珠落在干土上,地皮上陷下一個小坑,像草原姑娘臉上的笑靨。雨好牧草就好,牧草好牲口就好,牲口好牧民的生活就好。
麗質只可以自己欣賞;優美才使人無法抵抗。
你漫不經心地走過,卻留下無數個春天給我。
青春是盛開的鮮花,用它艷麗的花瓣鋪就人生的道路;青春是美妙的樂章,用它跳躍的音符譜寫人生的旋律;青春是翱翔的雄鷹,用它矯健的翅膀搏擊廣闊的天宇;青春是奔騰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氣勢沖垮陳舊的桎梏。
軀體總是以惹人厭煩告終。除思想以外,沒有什麼優美和有意思的東西留下來,因為思想就是生命。
人生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是它的高低,而在於靈秀;人生就像一場雨,重要的不是它的大小,而在於及時。
人生如一本書,應該多一些精彩的細節,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應該多一些昂揚的旋律,少一些憂傷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畫,應該多一些亮麗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調。
人生是美好的,又是短暫的。有的人生寂寞,有的人生多彩,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是一條沒有回程的單行線,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所有時光前行。
生活,就是面對現實微笑,就是越過障礙注視未來;生活,就是用心靈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葉綠的枝頭;生活,就是面對困惑或黑暗時,靈魂深處燃起豆大卻明亮且微笑的燈展。
生命不是一張永遠旋轉的唱片;青春也不是一張永遠不老的容顏。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故事,從冬說到夏,又從綠說到黃;步履是一個載著命運的輕舟,由南駛向北,又由近駛向遠。
思絮斷了線,就像書簽,夾住的只是某天,凍結的只是瞬間。{[csc:pagelist]} 想停下來深情地沉湎一番,怎奈行駛的船卻沒有鐵錨;想回過頭去重溫舊夢,怎奈身後早已沒有了歸途。因為時間的鍾擺一刻也不曾停頓過,所以生命便賦予我們將在洶涌的大潮之中不停地顛簸。
雄鷹傲視蒼穹,在風中感受王者的落寞。
一株站著的蘆葦,加深了秋天的遼闊。
優美是一種感覺,是一種表層,要想理解,就得細細玩味。如果什麼都直奔主題,那還有什麼意思!文字可以簡單,但不能經不起推敲。
有理想的生活,即充滿了公共利益,因而抱有高尚目的的生活,便是世界上最優美,最有趣的生活。
有人說,人生充滿了沉重與乏味,既使偶有輕松也是稍縱即逝。我卻認為生命不是這樣的,我覺得它值得稱頌,富有情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還是如此。我們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賜,它是無比優越的。如果我們覺得不堪生之重壓或是虛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們自己。
有些老人顯得很可愛,因為他們的作風優雅而美。……而盡管有的年輕人具有美貌,卻由於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贊美。
另一篇...
冷雨落塵埃
編者按:「誰會憶起當年,忘記了滿心的凋謝,我回望那沙場上曾有過的拼殺。」無人憶,更難忘。
勸你不要馬上回復
編者按:不言,不談,各自紙上暗香來。是如何,便如何……
鍵盤上的情愫
編者按:「人間自是有情痴,此事不關風和月」網路之情,有時又豈是能由自己控制的?冷而靜之,思而後果,應該就夠了。畢竟這心的來去,由不得自己。
東湖梅園記
編者按:好大氣的中國風,一筆東湖梅園記,入心,歡悅,甚是喜歡。
天叫老少年
編者按:念心,悵然,誰的白發蒼蒼,終究這樣,越不過一條青春的河。
看風起聽雨落
風雨依然,惆悵還在,溫柔纏綿的夏日雨,如昔日的雨一樣,飄舞於天地之間。風雨放肆,燈人朦朧。輕風細雨的輕吟淺唱,卻無法穿越那看起來非常迷濛的夜窗。窗外斜風伴細雨,淅淅瀝瀝。室內靜寂伴落寞,冷冷清清。
寂寞得不想說話
非是情溥,只因情太多,命運總被生活隨意的操弄,在這紅塵滾滾的寂寞人間,心無法干凈的像水一樣,有太多的慾望讓你我迷惑,太多的無奈把你我折磨。不想了,也不寫了,此刻心情沉靜,似明月潛入水底,獨自憂傷。寂寞得不想再說話。
靈魂需要感動之火照耀
我們大部分人是平凡的人,那我們就從平凡人的高度做起。讓我們用平凡的人心去感受平凡的世界,用簡單的思維去做簡單的感動吧。
不是故事的故事
我就是那個男孩。我至今不懂為什麼,父親會為我承受那麼多以後,還能一次次的原諒我,鼓勵我。
真的很想當面對他說一句:「老爸,我愛你!」
夜殤
我是你遺忘在暗空的一顆星,這樣灰色的夜裡,如果光芒無從顯現,我就把淚珠綴上天空,耗盡生命,下一場流星雨,在極短的光明剎那,翻閱錯過的許多畫頁。
加分!!!!
『柒』 初三上期末復習:古詩詞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四方。 劉邦《大風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李賀《馬詩二十三首》之五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岳飛《滿江紅》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文天祥《過零丁洋》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杜牧《遺懷》
上邪下難正,眾枉不可矯。 何承天《上邪篇》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絕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雨。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水滸傳》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白居易《琵琶行》
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同光。 屈原《楚辭.九章.涉江》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陸游《夜泊水村》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過華清宮絕句》
一片飛花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杜甫《曲江》之一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暮江吟》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魯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頭。 楊萬里《小池》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 《岳陽樓記》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李商隱《樂游原》
無邊落水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
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中亡。 《水滸傳》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木蘭詩二首》之一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一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將進酒》
天涯何處無芳草。 蘇軾《蝶戀花》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白居易《琵琶行》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於謙《石灰吟》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歇送武判官歸京》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趙翼《論詩》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俞文豹《清夜錄》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浪淘沙九首》之一
九州生氣恃春雷,萬馬齊喑究可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顏淵》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毛澤東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滕王閣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絕句》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李開先《寶劍記》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史記·蘇秦列傳》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題臨安邸》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陶淵明《移居》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杜甫《蜀相》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蘇軾《水調歌頭》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毛澤東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白居易《琵琶行》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蘇軾《洗兒》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詳《過零丁洋》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唐·杜甫《水檻遣心》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唐·楊巨源《城東早春》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過故人庄》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唐·李白《秋浦歌》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唐·白居易《賣炭翁》
溫故而之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蕷洲。 唐·溫庭筠《望江南》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宋·周敦頤《愛蓮說》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樂府詩集·木蘭詩》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唐·杜甫《春夜喜雨》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宋·晏殊《浣溪沙》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宋·朱淑真《生查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唐·王翰《涼州詞》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唐·杜牧《秋夕》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唐·高(馬並)《山亭夏日》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唐·鄭谷《淮上與友人送》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左傳·曹劌論戰》
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唐·劉禹錫《烏衣巷》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唐·李白《子夜吳歌》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 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唐·黃巢《題菊花》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宋·李清照《武陵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杜甫《望岳》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唐·杜甫《詠懷古跡》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魯迅《紀念劉和珍君》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史記·張儀列傳》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唐·賈島《尋隱者不遇》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徐霞客
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晉書》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武王伐紂平話》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魯迅《為了忘卻的紀念》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彼得斐詩集》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清·吳梅村《圓圓曲》
品德詳明德性堅定,事理通達心氣和平。 朱熹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宋·陸游《卜運算元·詠梅》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論語·微子篇》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揚子江》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晉·陶淵明《飲酒》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晉·陶淵明《歸田園居》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晉·陶淵明《歸田園居》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玉台新詠·孔雀東南飛》
1.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詩經.小雅.小雯>>
2.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唐.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3.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唐.李白<<秋浦歌>>
4.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唐.杜甫<<夢李白>>
5.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南唐.李煜<<相見歡>>
6.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7.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謝眺樓做官別校書叔雲>>
8.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唐.杜牧<<遣懷>>
9.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韜玉<<貧女>>
10.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唐.李商隱<<錦瑟>>
11.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白居易<<長恨歌>>
12.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唐.白居易<<琵琶行>>
13.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宋.陸游<<書憤>>
14.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王之煥<<涼州詞>>
15.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陰>>
16.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宋.李清照<<聲聲慢>>
17.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宋.李清照<<一剪梅>>
18.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19.人到愁來無處會,不關情處總傷心------宋.黃庭堅<<和陳君儀讀太真外傳>>
20.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清.黃仲則<<癸已除夕偶成>>
21.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唐.白居易<<琵琶行>>
22.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孟郊<<登科後>>
23.陶陶然樂在其中------唐.楊炯<<登秘書省閣詩序>>
24.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5.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唐.杜甫.同上.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題>>
2.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唐.賈島<<戲贈友人>>
3.作詩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後難摹------宋.蘇軾<<臘日游孤山訪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為貴,衣缽相傳豈是真------金.王若虛<<論詩詩>>
5.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清.黃遵憲<<雜感>>
6.縱橫正有凌雲筆,俯仰隨人亦可憐------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7.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隨人腳後行------宋.戴復古<<論詩十絕>>
8.天籟自鳴天趣足,好詩不過近人情------清.張問陶<<論詩十二絕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聽陳言只聽天------宋.楊萬里<<讀張文潛詩>>
10.莫將死句入詩中,此訣傳來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遺山論詩>>
11.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12.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清.趙翼<<論詩五絕>>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歐陽修<<吊僧詩>>
14.天機雲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宋.陸游《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馳可以役萬里------唐.劉禹錫<<董氏武陵集記>>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唐.賈島<<題詩後>>
19.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唐.盧延讓<<苦吟>>
20.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21.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興>>
22.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晉.陶淵明<<移居二首>>
23.論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闕------清.黎志遠<<漢陽舟次>>
2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25.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台謝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唐.韓愈<<調張籍>>
27.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唐.杜牧<<讀韓杜集>>
28.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宋.陸游<<示子聿>>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鶴鳴>>
2.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漢樂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漢樂府民歌<<城中謠>>
4.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晉.劉琨<<重贈盧諶>>
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煥<<登鸛雀樓>>
6.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7.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8.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唐.李紳<<憫農>>
9.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張籍>>
10.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嘆>>
12.春花無數,畢竟何如秋實------宋.陳亮<<三都樂>>
13.功高成怨府,權盛是危機------宋.王邁<<讀渡江諸將傳>>
14.萬物興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16.一寸光陰一寸金------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來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樓外樓------宋.林升<<題臨安邸>>
19.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唐.岑參<<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20.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21.寅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22.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唐.李紳<<答章孝標>>
2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4.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唐.劉禹錫<<楊柳枝詞>>
25.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唐.劉禹錫<<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26.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27.爾曹身為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28.只看後浪催前浪,當悟新人勝舊人------宋.釋文向<<過苕溪>>
29.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3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
31.不是一番梅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元.高明<<琵琶記>>
3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33.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宋.蘇麟<<斷句>>
34.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35.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宋.蘇軾<<水調歌頭>>
36.一灣死水全無浪,也有春風擺動時------元.戴善夫<<陶學士醉寫風光好雜劇>>
37.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後甜------元.白樸<<陽春曲.題情>>
38.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明.顧炎武<<又酬傅處士次韻>>
3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清.趙翼<<論詩>>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2.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留誨曹師等詩>>
3.十年磨一劍------唐.賈島<<劍客>>
4.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6.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7.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送安驚落第詩>>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長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雜詩>>
1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雜詩>>
12.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勸學>>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滿江紅>>
14.逢事獨為貴,歷代非無才------唐.陳子昂<<郭槐>>
15.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原老君家------宋.戴復古<<寄興二首>>
16.南山棟梁益稀少,愛材養育誰復議------唐.柳宗元<<行路難>>
17.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宋.黃庭堅<<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並州>>
19.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1.嚶嚶鳴矣,求其友聲------<<詩經.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衛風.木瓜>>
4.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漢樂府民歌<<箜篌謠>>
5.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
6.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唐.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8.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韓愈<<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唐.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
10.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結交在終結,莫為升沉中路分------唐.賀蘭進明<<行路難五首>>
12.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唐.杜甫<<徒步歸行>>
13.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清.翁照<<與友人尋山>>
14.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15.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漢.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16.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漢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
17.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唐.王維<<相思>>
18.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唐.李白<<長干行>>
19.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宋.歐陽修<<生查子>>
20.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宋.柳永<<晝夜樂>>
21.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唐.李商隱<<無題二首>>
22.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崔護<<題都城南庄>>
2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
24.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唐.劉禹錫<<竹枝詞>>
25.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唐.元稹<<離思五首>>
26.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唐.白居易<<長恨歌>>
27.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唐.李益<<寫情>>
28.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秦觀<<鵲橋仙>>
29.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唐.白居易<<長恨歌>>
30.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鳳棲梧>>
『捌』 求助一部修真玄幻小說書名
仙佛錄
開放分類: 小說
見實相,諸法空,剎那頓悟萬法同,一旦風光藏不住,赤裸裸的覿面逢。
決定說,佛心印,有人不肯如實信,直截根源當下了,摘葉尋枝漸教人。
幾回生,幾回死,亘古亘今長如此,神頭鬼面有多般,返本還元沒些子。
習顯教,修密宗,方便門異歸元同,自從踏遍涅盤路,了知生死本來空。
行也空,坐也空,語默動靜無不空,縱將白刃臨頭顱,猶如利劍斬春風。
頓覺了,妙心源,無明殼裂總一般,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聖凡。
『玖』 四聖心源預覽版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四聖心源預覽版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拾』 系統類小說男主角有個超級靈魂系統跑的時候可以復制劉翔一天只能附身一次,一次15。男主姓蘇,有人知道
是《我的極品總裁老婆》
作者: 夜上
蘇心源興奮無比,擁有這個超級靈魂系統,他就擁有了各種技能,唱歌能唱得和張學友一樣,跑步能和劉翔一樣快,打架能和劉海龍一樣強……這簡直是超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