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二外國小說欣賞文學常識
1、課文(橋邊的老人)作者海明威(1899-1961),美國「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代表作: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鍾為誰而鳴》。中篇小說《老人與海》由於小說中體現了人在「充滿暴力與死亡的現實世界中表現出來的勇氣而獲得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橋邊的老人)運用了有限視角敘述,語言簡潔而有張力,留給讀者挖掘、玩味的空間。他的名言: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2、課文《牆上的斑點》的作者弗吉尼亞·伍爾夫(1882—1941),是英國現代著名的女作家、評論家,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是引導現代主義文學潮流的先鋒。
一篇典型的意識流小說是《牆上的斑點》。意識流小說是典型的心理小說,人物的心理活動成為小說的絕對主體。著名的意識流作家和作品還有:愛爾蘭的詹姆士·喬伊斯及其(尤里西斯),法國的馬塞爾·普魯斯特及其《追憶逝水年華》,美國的威廉·福克納及其(喧嘩與騷動)。
3、諜文《炮獸》的作者維克多·雨果是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最傑出的代表,是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和小說家之一。他的一生幾乎跨越整個19世紀,他的文學生涯達60年之久,創作力經久不衰,合計作品七十九部之多。貫穿他的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代表作有:《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海上勞工》、《笑面人》和《九三年》。《悲慘世界》中的冉阿讓是一個人格高尚的思想人物。《巴黎聖母院》是美醜對比的經典之作。1827年,雨果發表劇本《克倫威爾》及其序言。劇本雖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卻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的宣言,成為文學史上劃時代的文獻。它對法國文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4、課文《安東諾夫卡蘋果》的作者是俄國作家蒲寧。193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俄羅斯文學是世界文學的瑰寶。在俄羅斯各個歷史時期涌現出了大批傑出的作家,他們寫出了眾多影響世界的作品。19世紀有被稱為「俄羅斯文學之父」的普希金(葉甫蓋尼·奧涅金)、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果戈里的(死魂靈)、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契訶夫的(變色龍)等大量作品,是俄羅斯文學的顛峰時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安東諾夫卡蘋果》的作者蒲寧等人的小說創作基本上沿著19世紀現實主義的道路前進,同時流露出較多的感傷情調。蘇維埃俄國初期,寫有(青年近衛軍)的法捷耶夫和寫有(一個人的遭遇)的肖洛霍夫很快轉向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
5、課文(丹柯)作者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浪漫主義作品有《馬卡來·楚德拉》、《伊則吉爾老婆子》、《鷹之歌》等,贊美了熱愛自由、嚮往光明與英雄業績的堅強個性,表現了渴望戰斗的激情。有長篇小說《母親》和劇本《敵人》,有自傳體長篇小說三部曲《童年》《在人間》和《我的大學》。
*6、課文(煉金術士)的作者是巴西作家保羅·戈埃羅。(煉金術士)又譯為(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是作者最負聖名的小說。這部象徵色彩極強的寓言故事被譽為「影響讀者心靈一輩子的現代經典」,在18個國家名列暢銷書榜首。
7、課文(娜塔莎)的作者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是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戰爭與和平>是一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巨著,一直被稱為「世界最偉大的小說」。還有作品《安娜·卡列寧娜》《復活》。列寧稱他為「俄國革命的鏡子」,魯迅稱他為「19世紀的俄國巨人。」《西方正典》的作者稱他為「從文藝復興以來,唯一能挑戰荷馬、但丁與莎士比亞的偉大作家。」
*8、課文(素芭)的作者泰戈爾,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一個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著有詩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飛鳥集》。膾炙人口的小說《喀布爾人》、《素芭》和《摩訶摩耶》均為世界短篇小說的傑作。他的「愛的哲學」對冰心、王統照、許地山的文學創作有影響。冰心更把「母愛、童心、大自然」當作自己創作的主題。
9、課文(清兵衛與葫蘆)的作者志賀直哉(1883年—1971年),是日本近代文學史上著名的「白樺派」的主要代表,有「日本短篇小說之神」的稱號。他的作品追求個性解放,提倡人道主義精神,強調人的尊嚴和意志,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暗夜行路>。
*10、課文(在橋邊)是作者泊爾(1917—1985),德國小說家,197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正點到達》、長篇小說《亞當,你到過哪裡》和短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成名作《正點到達》已成為聯邦德國「廢墟文學」的代表作。1971年發表的《與一位女士的合影》是泊爾全部創作的結晶,被諾貝爾獎評委譽為「臻於頂峰」之作。
11、課文<牲畜林>的作者卡爾維諾(1923-1985)是義大利當代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代表作有(寒冬夜行人)(看不見的城市)等。
*12、課文(半張紙)的作者是瑞典的斯特林堡。
13、課文《山羊茲拉特》的作者辛格(1904—1991),美國猶太裔小說家,被譽為20世紀「最會講故事」的短篇小說作家。《傻瓜吉姆佩爾》與他的另一篇短篇傑作《市場街的斯賓諾莎》堪稱雙璧。1978年,辛格「因為他的充滿激情的敘事藝術,不僅紮根於猶太血統的波蘭人的文化傳統中,而且反映和描繪了人類的普遍處境」而獲得了該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
*14、課文(禮拜二午睡時刻)作者是哥倫比亞的加西亞·馬爾克斯。拉美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家,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
15、課文(沙之書)的作者博爾赫斯(1899—1986),阿根廷詩人、小說家兼翻譯家。20世紀短篇小說大師,被視為「影響歐美文學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1950年獲阿根延國家文學獎,1961年獲西班牙的福門托獎,1979年獲西班牙的塞萬提斯獎。其作品文字精煉,構思奇特,結構精巧,情節荒誕離奇且充滿幻想,帶有濃重的神秘色彩。
*16、課文(騎桶者)的作者卡夫卡(1883—1924)是奧地利作家,西方現代派文學奠基人之一,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代表作有〈變形記〉〈審判〉〈城堡〉。
1、海明威美國小說家。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橋邊的老人》現實主義短篇小說「冰山理論」
美國大詩人弗羅斯特在海明威用獵槍自殺的次日作了恰如其分的描述:「他堅韌,不吝惜人生;他堅韌,不吝惜自己。……值得我們慶幸的是,他給了自己足夠的時間顯示了他的偉大。他的風格主宰了我們講述長長短短的故事的方法。我依然記得我想對碰上的每一個人大聲朗誦《殺人者》的那股痴迷勁。他是我將永遠懷念的朋友。舉國上下沉浸在哀痛之中。」
海明威早期的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1927)、《永別了,武器》(1927)成為表現美國「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50年代後,他塑造了以桑提亞哥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的「硬漢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說《老人與海》1950)。
在藝術上,他那簡約有力的文體和多種現代派手法的出色運用,在美國文學中曾引起過一場「文學革命」,許多歐美作家都明顯受到了他的影響。
2、弗吉尼亞伍爾夫英國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意識流作家之一,被譽為「20世紀最佳女作家」。
《牆上的斑點》意識流短篇小說
莎士比亞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主要作品為劇本37部,悲劇有《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合稱「四大悲劇」)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喜劇有《威尼斯商人》,馬克思稱之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
3、維克多?雨果19世紀法國偉大作家,浪漫主義文學最卓越代表。
《炮獸》浪漫主義長篇《九三年》節選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
巴爾扎克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主要作品為《人間喜劇》網路全書(包括《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等),是世界文學中規模最宏偉的創作之一,也是人類思維勞動最輝煌的成果之一,馬克思稱它「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實主義歷史」。
4、馬克西姆高爾基前蘇聯無產階級偉大作家。
《丹柯》浪漫主義象徵性寓言體短篇小說《伊則吉爾老婆子》
主要作品: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長篇小說《母親》,散文詩《海燕》等。列寧稱他「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代表」,稱《母親》是部「非常及時的書」。
5、列夫托爾斯泰
《娜塔莎》長篇《戰爭與和平》節選
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主要有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長篇小說《復活》、自傳體小說《童年》《少年》。他以自己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寧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已被公認是全世界的文學泰斗。
普希金十九世紀俄國最偉大的詩人。「俄羅斯文學之父(始祖)」;其作品被稱為「俄羅斯生活網路全書」;主要作品為抒情詩《自由頌》、長篇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等。
屠洛涅夫俄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羅亭》《父與子》《貴族之家》,散文故事集《獵人筆記》描寫農奴的悲慘生活,抨擊農奴制度,被譽為「一部點燃火種的書」。《父與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
契訶夫19世紀末俄國偉大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主要作品短篇小說《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套中人》,中篇小說《第六病室》,劇本《海鷗》《萬尼亞舅舅。他是俄羅斯唯一以短篇小說創作登上世界文壇高峰的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之一。
果戈里19世紀俄國最優秀的諷刺作家,《欽差大臣》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死魂靈》吝嗇鬼形象(四大吝嗇鬼形象之一)。
奧斯特洛夫斯基:20 世紀前蘇聯作家,代表作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6、泰戈爾 19-20世紀印度偉大詩人
《素芭》現實主義短篇小說
代表作《吉檀迦利》《園丁集》 《飛鳥集》和小說《沉船》。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亞洲第一人。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
7、其他
《清兵衛與葫蘆》現實主義短篇小說【日本】志賀直哉
《在橋邊》現實主義短篇小說【德國】海因里希?伯爾,197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牲畜林》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義大利】卡爾維諾
《半張紙》短篇小說【瑞典】斯特林堡
《山羊茲拉特》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美】艾薩克?什維斯?辛格,197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禮拜二午睡時刻》魔幻現實主義短篇小說【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長篇:《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
《沙之書》魔幻現實主義短篇小說【阿根廷】博爾赫斯,20世紀短篇小說大師
《騎桶者》荒誕派短篇小說【奧地利】弗蘭茨?卡夫卡,現代派文學的鼻祖。長篇:《城堡》《審判》;短篇:《變形記》。
第一單元 敘述
《橋邊的老人》(選自《海明威短篇小說選》)刻畫了二戰中一位孤苦的西班牙老人形象,通過他疲憊不堪的艱難逃難的遭遇,反映了法西斯發動戰爭的罪惡,表達了人民渴望和平的願望。海明威(美國,「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獲得過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喪鍾為誰而鳴》《老人與海》塑造了「擺脫迷惘、悲觀,為人民利益英勇戰斗和無畏犧牲」的反法西斯戰士形象;塑造了「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的硬漢形象(聖地亞哥《老人與海》);「冰山原理」(把東西藏起來,讓讀者去想)本文:刻畫人物的方法;人物形象;側面表現戰爭。
《牆上的斑點》描寫了主人公看到牆上有一個斑點而引發了一連串漫無邊際的遐想,後來卻發現,那個斑點不過是爬在牆上一隻蝸牛。弗吉尼亞•伍爾芙(英國意識流小說代表作家)(第一個是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海浪》《到燈塔去》《雅各布的房間》《達洛衛夫人》其「小說就象一張蜘蛛網。也許只是極其輕微黏附著,然而它還是四隻腳都黏在生活之上。」在無拘無束的意識流動中,表達自己對生活真實內在的看法。
第二單元 場景
《炮獸》(選自長篇小說《九三年》)通過描寫一尊大炮滑脫的可怕場面,營造了陰慘、神秘、悲壯的氛圍,塑造了失職後勇敢地挺身而出的炮隊隊長形象和嚴厲、冷峻、果斷、對下屬賞罰分明的將軍朗特納克的形象。作者雨果,法國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代表作《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作品的主題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在雨果的作品中常常運用美醜對比原則(對比在場景描寫和人物描寫中的作用)和浪漫主義手法。學習《炮獸》主要掌握人物及其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重點是放在場景的安排上。
《安東諾夫卡蘋果》以時間為順序巧妙地安排四個生活場景:庄園興盛時期、中等貴族生活、地主精神日趨衰落、小地主時代開始,揭示出俄國中等貴族階級的日益衰落,他們的精神日趨頹廢的現狀,為地主階級的沒落唱了一首輓歌。蒲寧,俄國作家,出身貴族,曾獲得1933年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是《米佳的愛情》《三個盧布》《幽蟬小徑》《巴黎》。蒲寧繼承俄國古典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其小說不太重視情節與結構的安排,而專注於人物性格的刻畫和環境氣氛的渲染。(以課文為例展開分析)
第三單元 主題
《丹柯》(選自《伊則吉爾老婆子》)用浪漫主義手法,刻畫丹柯這一光輝形象。為了讓族人走出黑暗,他獻出自己的心,用那顆燃燒的心照亮了人們的前程,帶領人們走出黑暗。高度贊揚了丹柯勇敢、堅定、無私無畏、敢為理想獻身的精神。借丹柯這一形象表達了俄羅斯人民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高爾基,前蘇聯著名作家,被列寧稱為「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代表作《海燕之歌》《母親》《在人間》《我的大學》(自傳體三部曲)《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俄羅斯精神生活的編年史)。《丹柯》抑彼揚此,具有浪漫主義色彩、運用想像、虛構現實中沒有的人物、情節和環境,其實隱含了一種象徵意義,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本文:人物的象徵意義,挖心的意義,作者的寫作風格。
《煉金術士》少年尋寶的故事給人以深刻的啟示:每個人的財富都在自己身邊,但要敢於去追求,這需要勇氣、智慧、執著和經受艱難的考驗。即使最終沒能實現,而追求的過程也是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它使你遠離平庸和無為。保羅•戈埃羅,巴西作家。代表作《朝聖》以理解自己為出發點,長於用樸素的語言,象徵的手法來講述富於意味的哲理。
第四單元 人物
《娜塔莎》(選自《戰爭與和平》)通過描寫娜塔莎在參加舞會前的興奮、激動與焦急的心情,舞會上相遇安德來公爵並雙雙埋下愛情的種子以及已經許配給安德來的娜塔莎因為孤獨與寂寞受美男子阿那拖爾的誘惑而背叛安德來的心理狀況,塑造了一位純真善良、渴望愛情與幸福,但又過於輕信、充滿浪漫與幻想的貴族女孩形象。列夫•托爾斯泰,俄國19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巨制)、《安娜卡列尼娜》(第二部里程碑作品)、《復活》(世界文學不朽名著)對貴族生活的批判,主張道德的自我修養,擅長於心理分析。
關注「人民的思想」。
「娜塔莎」是托爾斯泰筆下一個經典的形象。
本文:分析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的方法。
《素芭》通過刻畫啞女素芭永恆孤寂的內心世界,為我們展示了素芭的不幸以及她與自然的和諧融合。長大後,由於自身的殘疾,素芭被迫遠嫁到加爾戈達,遠離了她熟悉的生活,陷入了更大的孤寂之中,美麗、聰穎、內心豐富,充滿愛心的善良女性素芭的遭遇讓人同情。泰戈爾,印度著名詩人、小說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因《吉檀迦利》抒情詩集獲獎)。《摩哈摩耶》(短篇小說)、詩集《吉檀迦利》《沉船》《戈拉》《飛鳥集》《園丁集》《新月集》詩歌——冥思閑適,抒情氣氛濃郁,哲理意味深刻,韻律優美而富有變化,美學風格質朴、自然、超逸。
作品反映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族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願望,描寫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斗爭,充滿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精神。
第五單元 情節
《清兵衛與葫蘆》通過記敘清兵衛喜歡葫蘆,可此愛好卻被扼殺,反又熱衷上繪畫的故事,表現了作者對清兵衛的同情,批判那種粗暴扼殺少年個性的做法,呼籲人們尊重個性,讓個性自由發展。志賀直哉,日本「小說之神」,近代「白樺派代表作家」。長篇小說《暗夜行路》。志賀直哉的小說特點:1、追求個性解放,提倡人道主義精神,強調人的尊嚴和意志。2、作品大多從身邊取材,以觀察細膩、描寫精確為特色。3、本文:倒敘的作用、對比的意義、情節的跌宕對表現主題和塑造人物的作用要掌握。
《在橋邊》通過對「我」在橋邊數過橋人的記敘和細膩的心理刻畫,生動地描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暗戀故事,表現了主人公內心的復雜感情及對美好情感的執著追求。海因里希·伯爾,德國作家,1972年《與一位女士的合影》獲諾貝爾文學獎,戰後文學即「廢墟文學」的代表。代表作《與一位女士的合影》《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以時代廣闊的視野和敏銳的典型化的技巧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逼真細膩地人物塑造。本文:抓住情節的運行和細膩的心理描寫。
第六單元 結構
《牲畜林》(選自《卡爾維諾文集》以平實但又調侃幽默的語言描寫了義大利農民同入侵的德國納粹士兵抗爭的心態,表現了人們戰勝法西斯的樂觀精神。卡爾維諾,義大利作家。代表作《看不見的城市》。《義大利童話》既似現實中的童話,又像童話中的現實,把西方世界中人喪失自我本質的境遇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本文:掌握文章的情節和「延誤」的作用;分析朱阿的形象和他出場的典型背景。
《半張紙》以幾乎白描的手法介紹一位年輕房客兩年間的生活經歷(幸福美滿—孤獨不幸悲傷—微笑)揭示主人公樂觀積極、充滿朝氣的人生態度,同時告訴我們,對過去的一切,美好的,應該珍惜;不幸的,任其隨時光流逝,應把握現在,開拓美好未來。斯特林堡,瑞典作家,代表作《夢的戲劇》(歐洲表現主義的先鋒)《紅房間》《朱麗小姐》以獨特的表現方式,表達深刻的內涵,給人耳目一新之感。用平實的語言寫生動的人和事。本文:理解半張紙的意義;理解小說的主題。
第七單元 情感
《山羊茲拉特》通過賣羊未成的經歷的敘述,不僅將悲憫的目光投向困難中的人,更把關懷的溫情給了絕境中依然忠心耿耿的純潔的山羊,體現作者對社會現實的高度關注和精煉概述。艾薩克·什維·辛格,美國作家,1978年憑長篇小說《盧布的魔術師》諾貝爾文學獎。其作品「充滿激情的敘事藝術,這種藝術既紮根於波蘭猶太人的文化傳統,又反映了人類的普遍處境。」本文:景物描寫的作用;擬人敘述的作用;理解主題。
《禮拜二午睡時刻》通過一對母女去祭拜被當作小偷打死的親人的經過,向我們展示出了母愛的執著以及神父的寬容,進一步揭示了人性中那固有的愛。加西亞·馬爾克斯,哥倫比亞作家,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百年孤獨》(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家在拉丁美洲引起一場文學地震)將現實主義與幻想結合起來,其長篇小說以結構豐富的想像世界,其中揉混著魔幻與現實,反映出整個南美大陸的生命矛盾。
第八單元 虛構
《沙之書》通過一本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局的聖書對「我」的影響,闡述了一種無限可能和無限延續的感覺,表明作者對世界的迷茫和未知世界的一種惶恐心理。博爾赫斯,阿根廷作家,20世紀短篇小說大師,作家們的作家,知識型作家。代表作《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激情》(詩集,此地為奧運聖火傳遞地)《虛構集》(短篇小說集)作品文體干凈利落,文字精煉,構思奇特,結構精巧,小說情節常在東方異國情調的背景中展開,荒誕離奇且充滿幻想,帶有濃重的神秘色彩。
本文:沙之書的象徵意義;故事情節的淡化;內心的描寫。
《騎桶者》用一種虛幻的手法寫出了一個生活在貧困中的人向煤店索求一鏟煤而遭到驅趕的事實,向我們展示了現實社會的冷酷和人民生活的艱難,表達作者對社會的控訴和批判。卡夫卡,奧地利作家,歐洲著名表現主義作家。代表作《地洞》《變形記》《城堡》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本文:理解為什麼要騎?騎桶者的象徵意義?理解課文主題。
② 在高中語文外國小說欣賞中課文 丹柯的全文
丹柯的故事 高爾基
古時候,在大地上住著一族人,穿越不過的森林從三面把這族人的營地包圍著,而在第四面——才是一片草原。這是些愉快的、強有力的而又勇敢的人。但是有一次,艱難的時候來臨了:不知從什麼地方出現了另外一族人,就是從前的這群人都驅趕到森林的深處去。
因為這座森林非常古老,在那兒盡是泥沼和黑暗,樹枝又這樣密層層地交纏在一起,透過這些樹枝都看不見天空,而太陽的光線也好不容易才穿過濃密的樹葉,為自己打穿一條照到泥沼的路。但是當它的光線落到泥沼的水面上時,泥沼就升起一陣惡臭,而人們就因為這種惡臭接二連三地死掉了。那時候,這一族人的女人和孩子們都開始哭泣起來,而父親們則在沉思著,天天墮進了憂愁。必須走出這座森林,要這樣做那就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後退,——在那兒有著強悍的和凶惡的敵人;還另有一條路是前進,——但矗立著巨人似的樹木,它們用粗大的樹枝互相緊緊地擁抱著,把交錯的樹根深深地插進泥沼的粘滑的污泥裡面。白天的時候,這些像石頭一樣的樹木,靜默無語地,動也不動地在灰暗的暮靄里矗立著,可是每當夜晚人們燃起篝火時,它們就更加密實地在人們的四周圍緊逼過來。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始終有一個堅固的黑暗的圈子,把這些人包圍住,它好像要壓倒他們。而這些人本來是習慣於草原的空曠的。可是還有更可怕的,就是當風吹打著樹梢,整個森林都陰沉地喧響起來的時候,就像是在威脅他們,為這些人唱送葬的歌似的。但無論怎樣說,這畢竟是些強有力的人,他們能夠和那些曾經一度戰勝過他們的人們作殊死的斗爭,他們知道不能在斗爭中死掉,因為他們有著許多先人的遺訓,假如他們輕易死掉的話,那麼他們的遺訓就也和他們同歸於盡了。因,他們在漫漫的長夜裡,在森林的陰沉的喧響之下,在泥沼的毒臭之中坐著想著。他們這樣坐著,而篝火所照出來的影子,就在他們的四周圍跳著無聲的舞蹈,這一切看起來,好像並不是影子在跳舞,而是森林和泥沼的惡毒的幽靈在狂歡勝利……大家還是坐著和想著。但從沒有一種東西,無論是工作、或者是女人,比這些憂愁的思想更能使這些人的身體和心靈睏乏。大家都因為想得太多而困憊無力了……恐怖在大家的心裡誕生,用堅強的手把他們束縛住了。女人們為那些死於惡臭的人們的屍體和那被恐懼所束縛住的活人的命運而哭泣,更加引起了恐慌,——於是在森林裡面開始可以聽見懦怯的話語了。最初這還是膽小的和低聲的絮語,但是後來聲調越來越高了……他們想走到敵人那裡去,向敵人獻出他們自己的自由,被死所威嚇住了的人,再也不害怕奴隸的生活了……但就在這個時候,丹科出現了,他一個人救活了所有人的性命。
丹科是這群人當中的一個漂亮的年輕人。美麗的人時常都是勇敢的人。現在他就向他們,向自己的夥伴們這樣講道:「只靠空想,是推不開擋在大路上的石頭的。誰什麼事都不做,誰就會毫無辦法。我們為什麼要把精力都浪費在空想和憂愁上呢?起來吧,讓我們走進森林,穿越過它,要曉得,它總有個盡頭的——世界上一切的事情都有個盡頭的!走吧!喏!嗨!」大家都看著他,看出他是所有人中間的一個最優秀的人,因為在他的兩隻眼睛裡面,閃耀著無窮的力量和活生生的火光。
「你帶領著我們走吧!」他們說道。
那時候他就帶領著他們向前走……
丹科帶領著他們。大家都友好地跟在他後面走——大家都深信他。這是一條艱苦的道路呀!黑暗得很,他們每走一步,泥沼就張開它貪欲的污泥的嘴,要把人們吞噬進去;而樹木則像一座牢固的牆壁,阻擋住他們的去路。樹枝互相纏住他們;樹根正像蛇一樣地到處伸延著。每走一步路都要這些人耗費很多的汗和血。他們走了很久……森林是愈來愈濃密了,大家的氣力也愈來愈小了!於是大家開始埋怨丹科,說他是個年輕而沒有經驗的人,正把他們帶領到死亡城去。但丹科始終是走在他們的前面,勇敢而又泰然。但有一次,一陣大雷雨在森林的上空震響起來,樹木陰沉地、威嚴地喧囂著。那時候,森林裡變得非常黑暗,就好像自從世界誕生以來的所有的黑夜,一下子都聚集在它裡面一樣。這些渺小的人,在巨大的樹木之間和在閃電的威嚴的咆嘯之下走著,他們走著,搖晃著,巨人似的樹木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吼著憤怒的歌曲;而閃電飛過了林梢,剎那間用青色的寒光照了一下樹林,馬上又消逝了,威嚇著人們。那些被寒冷的電光所照亮了的樹木,好像是活生生似的,向這些被囚禁在黑暗中的人的四周伸出彎曲的無數長手,編成一個密密的網子,阻擋住人們前進。從那黑暗當中,又好像有某種什麼可怕的、黑暗而又冷酷的東西,在看著這些走著的人們。這是一條艱苦的道路,那些被它折磨夠了的人們都喪失了勇氣。不過他們羞於承認自己的無力,於是他們就把怨恨和憤怒發泄到那個走在他們前面的人——丹科身上。他們開始責備他沒有能力帶領他們,——瞧,他們就是這樣的!大家都停下來了,在森林的勝利的喧擾之下,在戰栗著的黑暗之中,這群疲倦了和凶惡的人們就開始審問丹科。他們吼道:「你是個對我們毫不足道和有害的人!你帶領著我們,把我們都弄得疲憊了,為了這,你就應該死!」「你們說過:『帶領吧!』因此我才帶領你們的!」丹科向他們挺起胸膛這樣高叫道,我心裡有帶領的勇氣,因此我才帶領你們!而你們呢?你們做了些什麼能有助你們自己的事呢?你們只是走著,而不能為了更遙遠的路程保存你們的力量!你們只是走著、走著,正像一群綿羊!」
「你該死!你該死!「他們叫道。
森林還是在怒吼著,怒吼著,重復著他們的叫喊聲,而閃電則把黑暗撕成一塊塊的碎片。丹科看著那些他費力所帶領的人,看見這些人就好像是群野獸一樣,站在他的周圍,他們的面孔上找不到一點高尚的品格。丹科知道絕不能得到這些人什麼寬恕,這時候他的心裡沸騰起一陣憤怒之火,但因為憐憫這些人而又熄滅下去了。他愛人們,他想:也許沒有了他,這些人真會毀滅掉的。於是在他的心裡就迸發出了一陣想要拯救他們的願望的火光,要把他們帶領到容易走的路上去,這時候在他的眼睛裡就閃耀出一種強烈的火焰的光線……當人們看見這種情形的時候,以為他要發狂了,所以他的眼睛才這樣明亮地燃燒著。可是他們像狼群一樣地准備起來,等待著,猜疑他會同他們搏鬥,因此他們把他包圍得更緊了,為了更容易抓住和殺死丹科。而他也早已明白了他們的心思,因此他的心也燃燒得更加明亮,因為他們的這個心思,在他的心裡產生了一種憂慮。「森林還是在唱著它的陰沉的歌曲,雷還在轟響著,雨還在下著……「我要為人們做些什麼事呢?!」丹科比雷聲更有力地狂叫道。他忽然用雙手撕開他自己的胸膛,從裡面挖出他自己的那顆心,把它高高地舉在頭頂上。那顆心正像太陽一樣明亮地燃燒著,而且比太陽還更明亮,整個森林靜默無聲了,都被這個對於人類偉大的愛的火炬照得通亮,而黑暗也因為它的光亮向四面八方逃跑了,躲進森林的深處戰栗著,或者墮進到泥沼的深洞口裡去。人們呢,大驚失色,變得像石頭一樣。
「我們走吧!」丹科高叫著,他沖到所有人的前面的位置上去,高高地舉著那顆熾燃的心,給人們照亮著道路。
他們都像著了魔似地跟在他後面走。這時候森林又重新咆嘯起來,驚奇地搖擺著樹梢,但是它的咆嘯聲,全被奔跑的人們的腳步聲所淹沒了。大家都迅速地勇敢地奔跑著,為這顆熾燃的心的驚人的景象所吸引著。現在即使有人毀滅了,但是他們也會毫無怨言和眼淚地死掉。丹科始終是走在前面,他的心始終在燃燒著,燃燒著!
森林閃避不及地在他們前面讓開路來,待他們走過卻又仍然是密層層的和啞默的留在後面。而丹科和所有的人,立刻就像沉浸在充滿著陽光,有著新鮮的空氣和被雨水所洗刷過的大海中。雷雨還在那兒,在他們後面,在森林的上空;而這兒太陽照耀著,草原透散著清鮮,草兒帶著鑽石一樣的雨珠在閃耀著,大河也泛著金光……這正是黃昏的時分,由於太陽落山時的光線,大河變成了紅色,就好像是從丹科被撕開了的胸膛里所流出的熱血一樣。 高傲的勇士丹科,向出現在自己前面的草原的空曠投射出視線,——他向自由的大地投射出快樂的視線,並且驕傲地大笑起來,然後他倒了下去——就死掉啦。
那些快樂的和充滿了希望的人們,並沒有注意到他的死亡,也沒有看見那顆勇敢的心還在丹科的身體旁邊燃燒著。只有一個謹慎小心的人注意到這件事,他害怕得什麼似的,就
用腳踏在那顆高傲的心上……於是它就碎散成為許多火星而熄滅了……
草原上的那些天藍色的火星,這些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出現的火星,就是從那兒來的!
③ 有沒有高中語文選修(外國小說欣賞)中的每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主旨
你也太急了吧……
新學期呢
④ 《外國小說欣賞》每單元讀後感
外國小說欣賞》每單元讀後感
《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回想起來這已是我第二次讀《魯濱遜漂記》這本書了,但是這一次我卻對這本書有了更深的理解了。
再一次讀完魯濱遜漂流記後我感悟到了人生的道路中不能遇到困難就唉聲嘆氣,應該勇於面對困難遇事還要樂觀一些,都不要把任何事都看的那麼絕對,要多想辦法來解決問題,就像魯濱遜一樣雖然身陷荒島確不坐嘆命運不濟,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修建住所、種植糧食、馴養家畜、製造器具、縫制衣服,把荒島改造成井然有序、欣欣向榮的家園。就像在發現有野人的時候剛開始手忙腳亂,可是最後他沉著冷靜以他的勇氣與智慧和「星期五」並肩作戰,一起打退了野人,這也體現出一個人遇到困難只要沉著冷靜的去應對就一定會有辦法解決的,對人就像一顆種子他會想盡辦法沖破泥土去感受太陽的溫暖,當他經歷晚千辛萬苦回頭望去,他已是枝繁葉茂的蒼天大樹了,在我們的旅途中不能只停留在原地,要時刻想著只要我努力明天會更好,這樣才不會因滿足於現狀而自失。
魯濱遜又是個徹頭徹尾的「經紀人」。他熱衷於航海,並不因為什麼浪漫的追求,而是完全為了經濟利益。他在海島上曾發過幾句金錢無用的感慨,但說過以後立刻就把見到的錢幣一一收好,最後又一千不落帶回英國。
在他看來,非經濟的社會關系和活動是次要的,他被海盜俘獲時曾鼓動同為海盜奴隸的小男孩佐立一起逃跑,並許諾要使他成為「了不起的人」。然而一旦出逃成功又有人出了個好價錢,他只稍經猶豫、略講價錢就把那孩子賣了。後來他在荒 島上解救了一名土著,給他起名「星期五」,便順理成章地把他收為奴僕。從這些看來一個人也要存在一些利益觀念也要具備一些經濟頭腦,會分辨哪些對自己有利哪些對自己有害不能滿足於現狀有事要做一些長遠的打算才能更保險一些。
全書最精彩、最令人難忘的是魯濱遜在荒島上的經歷,作者用第一人稱以及生動逼真的細節把虛構的情景寫得使人如同身臨其境一般,使故事具有強烈的真實感。另外,小說的語言自然流暢,文字通俗易懂,這也體現出了笛福小說的一大特點,整部作品似乎在向讀者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這也正是這篇小說的魅力所在。 三國演義》讀後感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後,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後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結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後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群雄聯軍伐董卓,雖然後來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後也被呂布所殺.
群雄割據是講董卓死後,中原諸侯群龍無首,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為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
再後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乾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准,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鑒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復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於有才乾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後,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你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麼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後,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後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結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後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群雄聯軍伐董卓,雖然後來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後也被呂布所殺.
群雄割據是講董卓死後,中原諸侯群龍無首,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為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
再後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乾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准,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鑒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復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於有才乾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後,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你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麼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童年》讀後感
說起來真讓人慚愧,我以前並不愛讀小說,因為篇幅太長,總需要花很多時間。所以,每次總是虎頭蛇尾,從未完整讀過一篇長篇小說。但是《童年》這本厚達380餘頁的長篇小說卻深深地吸引了我,居然被我破天荒的讀完,而且說是聚精會神地讀完也毫不為過。小說讀完了,我為書中的主人公也就是作者高爾基原型的命運深深牽掛,我流過淚,與他同苦;我歡笑過,與他同樂,可以說這是一本令人震撼、難忘和啟迪的好書,不愧是舉世公認的藝術珍品。下面還是讓我們一同感受一下主人公的成長歷程吧! 登錄作文網,你也可投稿。
馬克西姆.高爾基幼年時期父親就去世了,勤勞善良的母親因無法養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過童年。在外祖父家,外祖母是他唯一最親近的人。之後,他經歷了許許多多磨難。他只上過三年學,11歲就走向社會,過早的開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當過學徒工、搬運工、守夜人、麵包工等。16歲時,他隻身來到喀山,進入了「社會大學」,在與命運的斗爭中他深入俄國社會的最低層,和各個階層、各種人物接觸,飽嘗生活的艱辛,從而不斷地豐富了他的社會知識和生活經驗,而且當時受封建沙皇主義統治的社會十分黑暗,加之耶穌教條盛行,人們都信奉聖母與上帝,每天都要在胸前劃「十字」作祈禱,但高爾基不為 所動,因為他有自己的人生信念。當然,在他遭遇挫折的時期,也曾有過自殺的念頭。那一次,他買了一把手槍要自殺,但幸好沒打中心臟,不然就結束了他那年輕寶貴的生命。不過高爾基還是憑著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堅強的毅力戰勝了自我,重新樹立起生活和學習的信心。他依然酷愛學習,在艱苦的勞動之餘仍堅持寫作實踐和閱讀大量的書籍。而且他還經常創作一些詩歌之類的作品,1889年開始他的小說創作生涯,最終成為聞名歐洲的作家,也為我國廣大讀者所熟悉和喜愛。 登錄作文網,你也可投稿。
現在想一下我的童年,真是天壤之別啊!首先,我出生在新社會,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蒸蒸日上,人民安居樂業,其次,我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住在美麗的翠海花園自不必說,還有老師辛勤培育我、爸爸媽媽疼愛我、爺爺奶奶呵護我。可以說和我同時代的少年朋友們都享受到來自社會和家庭的無限關愛。而高爾基沒有,但他卻那麼堅強勇敢、努力進取,敢於面對一切困難!通過勤奮努力成為了一個深受人們愛戴的偉大作家! 登錄作文網,你也可投稿。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記住這個偉大的名字吧!一個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成長中的青少年學習的楷模——高爾基!讓我們學習他那勤於學習、善於寫作、敢於斗爭的優秀品質!這就是高爾基上小學時,家裡非常得窮,連一件新衣服也買不起。於是,他只好穿著他媽媽的皮鞋和外祖母的外套,還有黃色的衣衫,散腳的褲子,這樣一身五顏六色的打扮去上學。因為高爾基的生活很困難,所以他只能用撿垃圾來維持生活。那時,窮人是很被別人鄙視的,所以一些富家子弟就經常嘲笑高爾基。然而,高爾卻從來不拿它當一回事。他努力學習,終於成為了偉大的作家。
看到這里,我被高爾基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想到了我們現在的生活。同樣是童年,我們的生活可比高爾基的幸福多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天天有新衣服穿,我們真應該珍惜啊。高爾基能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堅持不懈,奮發向上,直至成功。那麼我們呢?這么好的生活條件下,如果還不努力學習,那就太對不起老師和我們的爸爸媽媽了。我想:在前進的道路上,一定會遇到一些坎坷。但是,只要像高爾基那樣,咬一咬牙,絕不放棄,就一定能成功。高爾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高爾基也值得我們尊敬。
《淘氣包馬小跳》讀後感
在寒假中我在無意中看了《淘氣包馬小跳》,書中寫著:馬小跳出生就會跳,在馬小跳出生100天,馬小跳的爸爸馬天笑就為馬小跳辦酒席,誰知馬小跳一怒之下竟然「咚」的一聲,跳起了2米多高,在場的人看見了都很吃驚……因此,我真是對楊紅櫻阿姨的想像力佩服的五體投地,表面上馬小跳調皮搗蛋、惹事生非、且不太遵守紀律,是被老師同學們視為永恆不變的「後進生」。但他非常熱愛生活、誠實善良、充滿愛心。他建立了「寵物集中營」;照顧被遺棄或生病的小動物;放暑假在奶奶家住時,會組織大家一起到山裡為「維護環境、保護動物」做義務宣傳……,
馬小跳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就像書里所寫的那樣:「跟著馬小跳,不跳也會笑」,在馬小跳周圍,有開明的爸爸,有講義氣的張達,還有永遠也長不大的丁克舅舅,他的生活因此豐富多彩,馬小跳是真正理直氣壯地做孩子。在回到書中,要說馬小跳的醜事真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啊。可是每次馬小跳犯了錯誤,馬天笑先生都不以為然,因為他認為玩是孩子的 天性。
俗話說的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終於有一天馬小跳有了對頭,那就是路曼曼,路曼曼每天都拿著一本小本子記馬小跳在學校的所作所為,真是令馬小跳頭痛。馬小跳早就已經把路曼曼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了。想盡辦法要戲弄路曼曼,路曼曼叫他向東,馬小跳偏偏往西,路曼曼叫他往西,馬小跳又偏偏向東了,把路曼曼的臉都氣歪了。在馬小跳的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就是夏林果,夏林果瘦瘦的,長長的頭發,尤其是跳起芭蕾舞來,簡直就像一個仙女。而且夏林果的背永遠是直的,眼睛永遠是向前方的,頭發永遠是整齊的,她充滿著自信,就像一個驕傲的小公主。在馬小跳的班上有最漂亮的女孩夏林果,最聰明的女孩路曼曼,當然也有最笨的女孩字琪兒!安琪兒是安琪兒的媽媽在40歲的時候生的,因為安琪兒的爸爸媽媽聽說年老的人生的子女不是缺手缺腳,就是腦袋有問題,所以安琪兒的爸爸媽媽寧願安琪兒笨也不要安琪兒缺手缺腳,於是每天都說:「我寧願生個笨女孩出來的。」沒想到真的生安琪兒,安琪兒離馬小跳的家很近,所以和馬小跳特別好,馬小跳卻因為安琪兒長的丑不和安琪兒玩……
還有篇的名字叫《豬和狼的大辯論》。豬和狼對人類的貢獻到底哪個大呢?從表面上來看,一般的人都會說豬對人類的貢獻大,而馬小跳卻說狼對人類的貢獻大。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豬方代表丁文濤在班上號稱「成語大王」,成績非常好。他認為,豬的全身都是寶,豬的肉可以吃,豬的皮可以做皮鞋、皮帶、皮包、皮箱,豬的樣子很可子,胖胖的臉,大大的耳,圓圓的鼻,眯眯的眼。狼方代表馬小跳卻認為,狼是野生動物,是受國家保護的動物,因為狼是大自然的「清道夫」,吃對大自然有害的動物,比如老鼠、野兔,起到生態平衡的作用。丁文濤說:「豬的全身都是寶,狼的身上沒有寶。」而馬小跳卻說:「狼的尾巴就是寶,毛筆中的精品狼毫就是狼的尾巴做的。」最後,狼方辯論取得了勝利,馬小跳贏了,而丁文濤卻垂頭喪氣。讀了這篇文章,我增長了許多知識,還懂得了兩個道理。第一個道理是,由於丁文濤目中無人,以為這一次的比賽自己一定能贏,輕視了對方,所以造成了失敗。第二個道理是,馬小跳非常重視這次比賽,資料准備得很充分,所以取得了勝利。我們要學習馬小跳那種不怕困難、爭強好勝的精神在《淘氣包馬小跳》中還有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真是被那句應驗了,跟著馬小跳,不跳也會笑。
——跟著還有《笨女孩安琪兒》。安媽40多歲才生下安琪兒,安媽和安爸聽許多人說年紀大的女人生下的孩子不是四肢不全就是智商不高,安媽和安爸寧願要一個智商不高的笨孩子也不想要四肢不全的孩子,終於,安媽生下了一個女孩,取了一個小天使的名字——安琪兒,安琪兒不聰明,三歲還不會說話,等到她上小學時,還有時說話顯得特別幼稚:有一天,學校組織全校去植樹,三年級安琪兒和馬小跳一組,安琪兒問馬小跳:你為什麼長得這么高,是不明你媽媽天天給你澆水,你也給我澆一下吧,搞得馬小跳哭笑不得。但是,安琪兒,你說她笨,其實也不笨,馬小跳出的腦筋急轉彎的題目她全部都能答得出來,這讓所有班上成績優秀的孩子目瞪口呆,可見她只是思維方式與大家不同,她有她獨特地看待世界的方式,充滿了好奇和幻想,充滿了童趣和天真。在她的世界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純潔的,天真可愛象一張白紙一樣的小女孩。安琪兒還是一個善良的小女孩,當韓力哥哥傷心時,她會誠心誠意地安慰他。讀了這本書,我有點喜歡安琪兒了,雖然她不最優秀的,但她是很可愛的,我們不能歧視安琪兒這樣的孩子,我們要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每一個兒童都是一樣的,都應該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⑤ 請問:人教版高二選修外國小說欣賞《煉金術士》的全篇課文誰有啊急用!
是這個嗎?
偶爾在書攤看到這本小冊子,算是種機緣,按照書中的說法,是「天命」的啟示。故事不長,書不足200頁,而且每頁字很少,但並不影響它讓人感動。
此版的前言及序寫的甚是發人深省。很少有書能讓我重復去讀,故事書則更少,但這本書我會再讀,也誠意邀請你讀讀。可惜未找到網路版本。
其中不少象徵性的語言頗有深意,此為一二。在打字的同時,也是在回味。可完成後卻發現故事情節已被自己搞得支離破碎,又不忍放棄,望見諒!僅作參考……
現在,距離那個村莊只有四天路程了。男孩有些激動,同時帶有幾分不安:也許那個女孩已經把他忘了。許多牧羊人會經過那裡,並出售他們的羊毛。
「沒關系,」他對著羊群說,「我認識其他地方的其他女孩。」
但是,在他的內心深處,他知道這其實大有關系。他知道,牧羊人就像水手和游鄉小販一樣,總會有那麼一個地方,有那麼一個人,會使他們忘記那種無憂無慮的漫遊的快樂。
「有一天,我在地里發現了這三枚金子,本想作為遺產的一部分傳給你。現在,你拿去買羊吧,趕著羊群去四處看看吧。但是,總有一天,你會知道故鄉的城堡是最好的,故鄉的姑娘是最美麗的。」
他祝福了他的孩子。男孩從父親凝視的眼神里看到了一種渴望,一種能夠像自己的孩子那樣自由地去世界上闖盪的渴望。這種渴望在幾十年生活的重壓下,仍然活在父親心中,但是為了爭取到最起碼的食物和水,為了能夠在一個地方安定地生活下去,父親不得不盡力去埋葬這種渴望。
男孩認為這就是旅行的好處所在——他總是可以結交到新朋友,而不必一生就守著那麼幾個熟人。當一個人每天都碰到同樣一些人時,就像男孩在神學院里那樣,這些人便成了這個人生活的一部分。然後,這些人就會希望這個人發生變化,當他沒有變成這些人所希望的那個樣子時,這些人便會感到氣憤。好象每個人都清楚地知道別人該怎樣生活,但卻沒有一個人知道自己的生活該怎樣,就像釋夢的老婦人,不知道如何把夢變為現實。
「天命就是一個人總夢想著去實現的事情,每一個人在他年輕的時候,都知道他自己的天命是什麼。」
「在生命的那個階段里,所有的事情都是清晰的,所有的事情也都是可能的。在那個時候,人們敢於去夢想,也敢於去企慕那些他們希望發生在自己生活里的奇跡。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一種神秘的力量試圖證明,實現天命是不可能的事。」
在廣場的一角,一個賣爆米花的小販正站在自己的紅色小車旁。老人指著他說,「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也想外出旅行。但他決定先買下這輛爆米花車,然後慢慢攢錢。當他老了的時候,他會去非洲玩上一個月。他永遠也不會明白,無論在什麼時候,人們都有能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他應當去做一個牧羊人。」男孩大聲說。
「是啊,他想過這一點。」老人說,「但爆米花小販的地位比牧羊人高的多。而且他們有自己的家,不必像牧羊人那樣露宿曠野。比較起來,父母們更願意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們,而不願意嫁給牧羊人。」
黎凡特風越刮越猛。現在我不得不進行選擇,男孩想道,一邊是我如此熟悉的羊群,一邊是我很想得到的財寶。還有那個商人的女兒,但她沒有羊群那麼重要,因為她並不屬於他,也許她已經不記得他了。男孩有些肯定,如果他有兩天沒去那裡,女孩就會忘掉他。因為,對她來說,每一天都是相同的。而當每一天都等同於另一天時,那說明人們已經無法在生活中發現那些美好的、激動人心的東西了。這些人所能感受到的,只是太陽一天天的升起與沉落。
那個小販……男孩的思緒被越來越猛的風打斷了,他的臉感到了風的力度。黎凡特風帶來了摩爾人,但它也帶來了沙漠和那些頭戴面紗的女人的氣息;同時,它還帶回那些離開家鄉,去探索未知世界的人們的汗氣與夢想。他們為了尋找黃金,為了歷險,為了看一看金字塔而到了非洲。男孩開始嫉妒風的自由自在,但馬上又意識到自己有著同樣的自由。除了他自己,沒有人能把他束縛住。羊群,商人的女兒,以及安達露西亞的田野,只是他天命之路上的一個個台階而已。
盡管此刻他的新世界只不過是個空盪盪的市場,但他已經見識過它充滿生機的時候,他永遠也不會忘記這些。他又想起那把漂亮的劍,這讓他多少有些難受,但他可從沒見過如此美麗的劍。當他沉思這些事的時候,他覺悟到,與其把自己看成一個可憐的受害者,不如把自己看成一個歷險者,一個尋找財寶的歷險者。
我是一位歷險者,一位正在尋寶的歷險者。男孩想到。此時,睡意正困擾著他。
「我們只是擔心失去我們已經擁有的東西,無論是我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土地。但是,當我們領悟到我們生命的進程和世界歷史的進程都是由同一隻手所寫定時,這種擔心就會消失。」
男孩觸摸少女的手,但法蒂瑪的手正握著水罐的把手。
「你向我講述了你所作的夢,老撒冷王,還有你的財寶,你還向我講述了預兆。我什麼都不怕,因為是這些預兆把你帶給我的。我是你夢想的一個部份,是你常稱作是你的天命的一個部份。」
「因此我希望你朝著來時所追求尋的方向繼續前進,如果必須要等到戰爭結束,那很好,但是如果必須提前出發,那你就繼續追尋你的天命去吧。沙丘會隨風改變,而沙漠卻永遠不變。我們的愛情也是如此。」
「馬克圖伯(註:阿拉伯語,類似命運註定之意)」她最後說道,「假如我是你天命的一個部份,總有一天你會回來的。」
「我想留在綠洲。」男孩回答說,「我已遇到了法蒂瑪。對我來說,她比財寶更珍貴。」
「法蒂瑪是一個沙漠的女人,」煉金術士說道,「她知道,男人應該走出去,目的是為了能夠回來,她已經找到了她的財寶,那就是你。如今她企盼著你能找到你所尋求的東西。」
「假如我決定留下來呢?」
「那你將成為綠洲的顧問,你會有足夠的黃金去買許多羊和許多駱駝。你會與法蒂瑪結婚,而且第一年你們將生活得十分幸福。你將學會熱愛沙漠,會對五萬棵椰棗樹中的每一棵都了如指掌。你會觀察到它們是如何成長的,如何顯示出一個總在變化的世界。你還會越來越理解預兆,因為沙漠是一位比所有老師都更好的老師。
「第二年,你會回想起有一份財寶的存在,預兆將開始不斷地提及到它。而你則會試圖對這些預兆顯得一無所知。你只要把自己的只是用來為綠洲和它的居民造福。部落的首領們會因此而感激你。你的駱駝將為你帶來財富和權力。
「第三年,預兆將會繼續提及你的財寶和天命,你會幾夜幾夜地在綠洲上漫步,而法蒂瑪將會成為一個悶悶不樂的女人,因為是她中斷了你前進的道路。但是你會愛她,而且會得到回報。你會回想起她從未要求你留下來,因為一個沙漠女人懂得等待她的男人。因此你不會責怪她,但是你會有許多夜晚在沙漠的沙地上和椰棗樹中間漫步,思考著當初自己也許應該繼續前行,應該更加相信自己對法蒂瑪的愛,你之所以留在綠洲,是因為你自己害怕再也不會回來了。到那個時候,預兆將向你昭示,你的財寶將永遠被埋在地下。
「第四年,預兆將離你而去,因為你已經不想接聽它們的聲音。部落的首領們將會明白這一點,於是你將被解除顧問的職務。到那個時候,你將是個富有的商人,擁有許多駱駝和大量貨物。但是你的餘生將在椰棗樹和沙漠之間度過,因為你將明白,你沒有完成自己的天命,而現在再這樣去做已為時過晚。
「你永遠不會明白,愛情從不阻止一個男人去追隨他的天命。萬一發生了這種情況,那是因為它不是真正的愛情,不是宇宙語言所講的愛情。」
⑥ 蘇教版 外國小說欣賞 娜塔莎課文
http://www.pep.com.cn/gzyw/jszx/tbjxzy/kbjc/dzkb/wgxsxs/201008/t20100826_749870.htm這是電子書的地址,很全的。
⑦ 在高中語文外國小說欣賞中所有課文全文
想拿你這分還真有難度.建議回去或去圖書館找書來看.
⑧ 如何欣賞外國小說
由於《外國小說欣賞》這一教材所選課文均為經典之作,而且流派較多、風格迥異,語言習俗又與中國傳統小說有較大差別,學生學習起來常感困難。鑒於此,筆者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可以有效化解矛盾,覓得閱讀的真路。
一、培養興趣,覓得閱讀的口味
外國小說畢竟是外國小說,其語言風格及用語習慣是有別於中國小說的,尤其是有別於中國傳統小說的。因此,《外國小說欣賞》雖然其選文均出自世界各國的名家大家,但這並不等於只要是名家大家的作品就一定可以讓學生產生閱讀的興趣與沖動。人的閱讀習慣常是對於那些行文生疏、閱讀拗口並有別於自己閱讀與接受習慣的東西會有一種天然的排斥與懈怠。比如,《牆上的斑點》一文,如果學生不作閱讀鋪墊,硬生生地搬起來就讀就啃,我敢肯定,讀到文章的一半就會把魯莽上陣的同學的閱讀沖動與閱讀興趣消蝕殆盡。因此,對於《外國小說欣賞》的學習而言,學生自覺培養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只有對其人某作品感興趣了,我們才能在茫然中得閱讀的口味,在懈怠中找到堅持的力量。
二、查閱資料,覓得閱讀的助力
愛小說,有的時候很大程度上是從愛一個作者開始的,對於一個高中學生而言,情形可能尤為如此。正因為這樣,如果我們要加強對《外國小說欣賞》的學習,一個做法簡單卻又頗為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查閱資料,加強對作品尤其是作者的了解。一般而言,作者都是有故事有內涵有主張的人。其人生故事足以讓人怦然心動;其品質足以震撼讀者;其主張足以穿越時空,散發光芒。比如,對於《橋邊的老人》的作者海明威而言,其身上不僅載有講不完的傳奇故事,更有震撼人心的「硬漢」精神。不僅如此,其獨特的「冰山」創作理論,更是獨樹一幟,雄起文壇。
三、靜心閱讀,覓得閱讀的真味
文章越是艱難,越要靜心去閱讀。只有靜心去閱讀,才能排除一切干擾,全身心地投入。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進入文章,才能漸入佳境,才能覓得閱讀的真味。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所寫的《牆上的斑點》一文,對於高二學生而言,閱讀難度一般較大。這時只憑激起自己的閱讀興趣是不夠的,即使加強對作者的查找、了解與拓寬,也不一定就能完全保證自己能入境入味地進行閱讀與品味。其實,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做的就是給它加一道「靜心」的魔咒。有語雲:「心靜自明。」其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所謂「靜心」,首先就是排除干擾,創設安靜的環境。排除閱讀的干擾是「靜心」的第一重要內涵。其次,要緊抓查找資料,結合此前激起的強烈閱讀興趣,安心投入閱讀。我們要進入文章的字里行間,充分調動我們的想像與聯想,及時地融入作者的描繪與情感。我們要盡量與作者一起呼吸,甚至思想……
閱讀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雖然這樣,但筆者還是希望能藉此助推同學們在閱讀中更上一層樓。
⑨ 清兵衛與葫蘆的中心內容
本文通過清兵衛對葫蘆的愛好被老師和家長扼殺的故事,表現了「大人」在不理解孩子的天性和天賦的情況下,對孩子的天性和天賦的粗暴扼殺,體現了作者對他們的批評,同時呼籲要尊重孩子的個性,讓個性健康發展。
主人公清兵衛的命運令人同情,前途令人擔憂,而家長的武斷專制、扼殺個性的做法則令人憤慨。
《清兵衛與葫蘆》是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中的外國小說欣賞部分第五單元的閱讀課文,作者是日本小說家志賀直哉。
(9)外國小說欣賞課文主人公擴展閱讀
小說採用了倒敘的記敘方式,這樣寫的作用是:先說結局,設下懸念,引起興趣。
小說一開篇就用倒敘的手法介紹清兵衛「熱衷於葫蘆」,之後作者用了諸多細節來將他的「熱衷」具體化,並且環環相扣。
「清兵衛常常買了葫蘆來玩」「他對於這愛好異常專心」,以至於「從一個攤戶伸出一個老頭子的禿腦袋,清兵衛把它錯看做葫蘆了」,對各種店鋪「以及專門賣葫蘆的鋪子或僅僅門口掛著葫蘆的店鋪,總是獃獃地站在門前望」,他只有十二歲,卻「常常一個人上街上去看葫蘆」,小鎮上「大概所有的葫蘆,也都已被他一一看過了」。
因為熱愛,所以作者水到渠成地引出清兵衛喜歡的葫蘆樣品:沒有開過口的帶皮葫蘆,而且葫蘆形很周正的平凡的東西,為後文清兵衛淘得葫蘆精品埋下伏筆。
「葫蘆」在小說中的作用
(1)「葫蘆」構成了小說的線索,串聯了小說的情節,推動情節的發展:痴迷葫蘆、發現葫蘆、買葫蘆、教員沒收葫蘆、父親砸碎葫蘆;
(2)豐富了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3)深化主題,葫蘆的最終歸宿是對他父親和教員的無知與粗暴進行最有力的反駁和諷刺,進一步深化主題;
(4)「葫蘆」在小說中有象徵意義:象徵的是自然、美、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