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朱熹的故事
1、朱熹和鄭樵
朱熹到同安縣赴任的時候,路過夾漈草堂,於是下馬前去拜訪鄭樵。鄭樵有禮的將朱熹迎了進門,然後斷出一碟姜和一碟鹽招待。朱熹的書童見了當時就不高興了,但主人說話他就沒有插嘴。
朱熹將自己前陣子寫好的手稿拿出來,遞給鄭樵,並請求鄭樵給予指正。鄭樵恭敬的接過手稿,將其放在桌上,然後點燃了一支香。香煙裊裊,屋內頓時一陣芬芳。
恰巧這個時候,窗外吹進來一陣風,將桌上的手稿吹的一頁頁的翻了篇。鄭樵這個時候卻像是春風醉人一樣,站在原地動也不動。過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將手稿還給了朱熹。鄭樵與朱熹徹夜交談,一共談了三天三夜,朱熹收獲良多。
臨走之前,為了表示感謝,專門寫了一副對聯「雲礽會梧竹,山斗盛文章」,贈給了鄭樵。朱熹和書童出了門,書童就 不滿的對朱熹說:「那老頭子看上去也不是什麼賢人呢,對待相公也頗無禮了些。不說拿出好酒好菜,但也不能只拿一碟姜和一碟鹽對付呀!」
朱熹笑著說:「鹽從海來,姜長於山中,有山有海,是盡了大禮了!」書童又接著說:「可是相公這么鄭重的請求他,他卻連手稿都不看一下。」
朱熹解釋道:「風吹動手稿的時候,他就已經在看了,並且看完了。再說他特意點燃香,已經是對我的大尊重了!並且之後他給我提了不少的好意見,讓我收獲良多。」
書童仍然有些不滿,說:「可是您大老遠來看他,客人出門他卻不來送一送。」朱熹笑著說:「他送到草堂門口,就已盡禮了。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做學問的人,每分鍾時間都很寶貴啊。」
正說著,草叢里飛出了一隻五彩雄雞,主僕兩人不禁轉頭看去。正看見鄭樵還站在門前,手裡還拿著一本書。朱熹轉頭對書童說:「你看,他還在門口站著,送客不忘讀書,真是個賢人啊。」
2、追索其詩
朱熹有足疾,曾有一個江湖郎中來為他治療。針灸以後,老夫子感到腿腳輕便了不少。朱十分高興,重金酬謝的同時,還送給這個道人一首詩:「好多年走路靠一根瘦竹撐動,想不到針灸還真有神奇之功。
扔開拐杖出門兒童看了發笑,這難道就是從前匍匐而行的老翁?」道人拿了朱熹手書的詩章,就離去了。沒幾天,朱熹足疾重新發作,且比沒針灸前更厲害了。
急忙派人去追尋道人,已不知道逃到那裡去了。朱嘆息道:「我不是想懲罰他,只是想追回贈的那首詩,唯恐他拿去招搖撞騙,誤了別人的治療。」
3、體察民情
公元1167年秋天,福建崇安發生大水災,朝廷派他前往視察災情,他曾遍訪於崇安各山谷之間。由於災情嚴重,糧食無收,地方官不認真救濟,到次年青黃不接之時,就在崇安發生了飢民暴動。這時,朱熹與知縣諸葛廷瑞共同發起,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賑救飢民。
他又請求朝廷以「六百斛賑濟」,這才平息了飢民的暴動。由此,朱熹便想出了建立「社倉」的辦法,並建議朝廷廣為推行,作為解決農民在青黃不接之時的口糧問題的機構。他規定「社倉」的任務,是在青黃不接之時貸谷給農民,一般取息20%。
這就可以不向豪民高利貸糧,若發生小飢,息利可以減半,若發生大飢、則可免除利息。當然設立社倉的最大好處可以防止農民暴動。為此,朱熹於公元1171年在其家鄉首創「五夫社倉」,作為試點,並上疏朝廷,建議按其辦法在全國范圍推行。
由於此法對官僚地主和高利貸者不利,因而未能廣為推行,只有極少地方,如福建建陽和浙江金華等地實行了這個措施。
4、幼時聰慧
他出生在當時的一個權貴家庭之中,他的祖輩世代為官,經過這么多代的積累,朱家也是算得上是當地的頭等大戶了。朱熹生下來就是極不平凡,他出生的時候,他的右眼角就是有著七顆痣,讓人覺得神奇的是,這七顆痣居然還排列城北斗衛星之狀,為此朱熹看起來極不平凡。
他的父親還專門請了當地最好的算命先生來為朱熹看一下這眼角的痣到底的是怎麼回事,沒想到算命先生卻是告訴他,這些痔排列整齊,這個少年將來一定不凡。後來果然也是如算命先生所料,他表現的極其的聰明,在幾歲時就是能夠通讀儒家經典了。
關於他四歲的時候還有一個小故事,那時候他的父親帶著年僅四歲的他在院子裡面看星星,父親用手指著天空教朱熹一顆顆的認這是什麼星,那是什麼星。
可是朱熹卻是突然間問自己的父親說天地的外面到底又是什麼事物了,父親不能回答,這一問也是讓他的父親很吃驚,覺得他不是一個尋常的孩子。
5、喪父
在朱熹十四歲的那年,他的父親就因為心中積壓已久的郁悶在一場疾病之中去世了。他的父親在臨死之前最放心不下的還是尚且年幼的朱熹了,於是他把他親手託付給自己的好友劉子羽,劉子羽是朱熹父親早年在朝廷之中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兩人都支持抗金。
朱熹的義父一直以來都是對他很好,並沒有因為他是養子而對他有半分見外的地方,還專門為朱熹母子又添置了幾間新房子,還時刻教導朱熹為人處世的道理。在此期間他還拜自己父親當年的三位好友為師。
② 朱熹的所有作品
朱熹(1130~1200)
中國南宋思想家。字元晦,號晦庵。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紹興十八年(1148)中進士,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慶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詔賜遺表恩澤,謚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1227),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
生平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歲正式拜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為師,專心儒學,成為程顥、程頤之後儒學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朱熹與呂祖謙、陸九淵等會於江西上饒鉛山鵝湖寺,是為著名的鵝湖之會,朱陸分歧由此更加明確。朱熹在「白鹿國學」的基礎上,建立白鹿洞書院,訂立《學規》,講學授徒,宣揚道學。在潭州(今湖南長沙)修復嶽麓書院,講學以窮理致知、反躬踐實以及居敬為主旨。他繼承二程,又獨立發揮,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後人稱為程朱理學。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間,力主抗金 ,恤民省賦,節用輕役,限制土地兼並和高利盤剝,並實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參加了鎮壓農民起義的活動。朱熹在從事教育期間,對於經學、史學、文學、佛學、道教以及自然科學,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廣博宏富。
哲學思想 理氣論 朱熹繼承周敦頤、二程,兼采釋、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哲學體系。這一體系的核心范疇是「理」,或稱「道」、「太極」。朱熹所謂的理,有幾方面互相聯系的含義:①理是先於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規律。③理是倫理道德的基本准則。朱熹又稱理為太極,是天地萬物之理的總體,即總萬理的那個理一。「太極只是一個理字」。太極既包括萬物之理,萬物便可分別體現整個太極。這便是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每一個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為它存在的根據,每一個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氣是朱熹哲學體系中僅次於理的第二位的范疇。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狀、有跡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鑄成萬物的質料。天下萬物都是理和質料相統一的產物。朱熹認為理和氣的關系有主有次。理生氣並寓於氣中,理為主,為先,是第一性的,氣為客,為後,是第二性。
動靜觀 朱熹主張理依氣而生物,並從氣展開了一分為二、動靜不息的生物運動,這便是一氣分做二氣,動的是陽,靜的是陰,又分做五氣(金、木、水、火、土),散為萬物。一分為二是從氣分化為物過程中的重要運動形態。朱熹認為由對立統一,而使事物變化無窮。他探討了事物的成因,把運動和靜止看成是一個無限連續的過程。時空的無限性又說明了動靜的無限性,動靜又是不可分的。這表現了朱熹思想的辯證法觀點。朱熹還認為動靜不但相對待、相排斥,並且相互統一。朱熹還論述了運動的相對穩定和顯著變動這兩種形態,他稱之為「變」與「化」。他認為漸化中滲透著頓變,頓變中滲透著漸化。漸化積累,達到頓變。
格物致知論 朱熹用《大學》「致知在格物」的命題,探討認識領域中的理論問題。在認識來源問題上,朱熹既講人生而有知的先驗論,也不否認見聞之知。他強調窮理離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窮其理。朱熹探討了知行關系。他認為知先行後,行重知輕。從知識來源上說,知在先;從社會效果上看,知輕行重。而且知行互發,「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論 在人性論上,朱熹發揮了張載和程頤的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觀點,認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專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無缺的;「氣質之性」則以理與氣雜而言,有善有不善,兩者統一在人身上,缺一則「做人不得」。與「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有聯系的,還有「道心、人心」的理論。朱熹認為,「道心」出於天理或性命之正,本來便稟受得仁義禮智之心,發而為惻隱、羞惡、是非、辭讓,則為善。「人心」出於形氣之私,是指飢食渴飲之類。如是,雖聖人亦不能無人心。不過聖人不以人心為主,而以道心為主。他認為「道心」與「人心」的關系既矛盾又聯結,「道心」需要通過「人心」來安頓,「道心」與「人心」還有主從關系,「人心」須聽命於「道心」。朱熹從心性說出發,探討了天理人慾問題 。他以為人心有私慾,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慾而存天理」的主張。朱熹承認人們正當的物質生活的慾望,反對佛教籠統地倡導無欲,他反對超過延續生存條件的物質慾望。
美學思想 在朱熹的哲學體系中包含有對美與藝術的理論。他認為美是給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統一。基於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內在道德的善相統一的觀點,朱熹探討了文與質、文與道的問題。認為文與質、文與道和諧統一才是完美的。朱熹還多次談到樂的問題。他把樂與禮聯系起來,貫穿了他把樂納入禮以維護統治秩序的理學根本精神。朱熹對「文」、「道」關系的解決,在哲學思辨的深度上超過了前人。他對《詩經》與《楚辭》的研究,也經常表現出敏銳的審美洞察力。
影響 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中國封建時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學術思想,在中國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官方哲學,標志著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更趨完備。元朝皇慶二年(1313)復科舉,詔定以朱熹《四書集注》試士子,朱學定為科場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舉以朱熹等「傳注為宗」。朱學遂成為鞏固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強有力精神支柱。它強化了「三綱五常」,對後期封建社會的變革,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朱熹的學術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響。朱熹的主要哲學著作有《四書集注》、《四書或問》、《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西銘解》、《周易本義》、《易學啟蒙》等。此外有《朱子語類》,是他與弟子們的問答錄。
③ 主角是朱熹書名是什麼
歡迎來朱子吧。請再詳述問題。
④ 朱熹說過關於「讀書」的名言有什麼
1、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宋•朱熹《讀書之要》
釋義:讀書的方法就是要慢慢來、一點一點進行。多讀幾遍,遇到問題多思考。
2、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釋義:讀書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書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看仔細,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隨隨便便地誦讀,絕對記不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
3、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觀書有感》
釋義:從前不肯學習,白費了許多推動之力,如今好學,每天在讀書的生活中正如船在江心順水自在而行。
4、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序而精思。——朱熹《性理精義》
釋義:讀書的方法,沒有比按照由淺入深的次序逐步前進最終達到精通更重要的了。
5、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宋·朱熹《性理精義》
釋義:治學的途徑,要首先探究至理;探究至理的主要方法,一定是要多讀書。
6、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宋·朱熹《鵝湖寺和陸子壽》
釋義:從前的學問經過討論更加深刻細密,新學的知識經過鞏固已轉向深沉。
⑤ 朱熹的緋聞最早是出自鬼神小說"《夷堅志》",這也可信
我覺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了
⑥ 《仁說》和《觀心說》是朱熹哪部著作里的文章
《仁說》是朱熹的《孟子.告子》里的文章。
《觀心說》不知道,只知道朱熹有篇《觀書有感》
⑦ 朱熹的作品有哪些
朱熹的作品有:
朱子現存著作共25種,600餘卷,總字數在2000萬字左右。主要有《周易本義》《啟蒙》《蓍卦考誤》《詩集傳》《大學中庸章句》《四書或問》《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西銘解》《楚辭集注辨正》《韓文考異》《參同契考異》《中庸輯略》《孝經刊誤》《小學書》《通鑒綱目》《宋名臣言行錄》《家禮》《近思錄》《河南程氏遺書》《伊洛淵源錄》等。《文集》一百卷,《續集》十一卷,《別集》十卷,閡人輯錄的《朱子語類》一百四十卷。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歲考中進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
⑧ 詩經集傳by朱熹寫的小說免費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JolU3bnO_9EIEa3V6tSjkw
⑨ 朱熹的代表作有哪些
朱熹的代表作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通書解》《西銘解》、《參同契考異》等。
1、《四書章句集注》是集《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於一體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學的名著,是封建社會最重要的經典著作,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四書章句集注》以「理」為中心,展現了「理」與儒家經典中的范疇體系的聯系,並以此界定了這個范疇體系中的重要范疇,如天、人、性、道、心等。
2、《楚辭集注》作於朱熹任潭州荊湖南路安撫使時(1193年)。楚辭又稱「楚詞」,是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創造的一種賦體。
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並成為繼《詩經》以後,對我國文學具有深遠影響的一部詩歌總集。並且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注本繁多,其中「楚辭集注」是研究楚辭的最佳善本。
3、《四書或問》為宋朱熹撰,共三十九卷。朱熹事見《四書章句集注》條。朱熹既作《四書章句集注》,復以諸家之說紛紜,因設為問答,明所以去取之意,以成此書。此書有《大學》二卷,《中庸》三卷,《論語》二十卷,《孟子》十四卷,非成於一時。
4、《孟子集注》特色是既藉助經典詮釋創新哲學體系,又盡量重視古注,追求本義;前者是對時代的呼應,後者是對經典的尊重。
由此在詮釋實踐中弱化了「本體」與「方法」的緊張,強化了「原意」與「用心」的統一,發展了中國特異於西方的詮釋傳統。在中國的經學詮釋史上,朱熹的《孟子集注》以注重義理闡發的創新性哲學詮釋而作為「宋學」的代表,受到追求經典本義的後代「漢學」詮釋家的批評與指責。
5、《資治通鑒》對三國史事,本據魏國紀年,朱熹改據蜀漢紀年,以宣揚正統觀念。其後,尹起莘等又為此書闡明義旨,清康熙帝更加上「御批」,使之進一步成為封建專制統治的思想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