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本關於孤島求生的電子書,男主角叫追馬,那書叫什麼
追馬,是作者破禁果小說人物,是《人性禁島》系列小說中的男主人公,八歲,在中越邊界,因為撞見了販運毒品的駝隊,被追殺,但是沒死,卻再也回不到中國。就在漂泊的歲月里流浪到柬埔寨,流浪到一個泥濘的小鎮。小說里介紹追馬是一位退役的雇傭兵,曾經接受過特殊訓練,有著特種兵的本領,還是一位A級狙擊手。
2. 關於一本荒島的小說,不記得書名了
魯濱遜漂流記,就是這樣的小說,值得購買,值得一看,人性的弱點和頑強,都有!
3. 找一本懸疑小說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無人生還>嗎?
又譯作:孤島奇案 孤島十命 十個小黑人 童謠謀殺案
無人生還,又名《十個小黑人》《孤島十命》《孤島奇案》《童謠謀殺案》等,是阿加莎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在多種排名中均局榜首。雖然沒有波洛,馬普爾等名探出場,魅力仍不容忽視,值得一看!
八個素不相識的人受邀來到海島黑人島上。他們抵達後,接待他們的卻只是管家特夫婦倆。用晚餐的時候,餐廳里的留聲機忽然響起,指控他們賓客以及管家夫婦這十人都曾犯有謀殺罪。眾人正在惶恐之際,來賓之一忽然死亡。噩夢由此開始了。
他們在自己的房間里都發現了這首兒歌:
十個印地安小男孩,為了吃飯去奔走;
噎死一個沒法救,十個只剩九。
九個印地安小男孩,深夜不寐真睏乏;
倒頭一睡睡死啦,九個只剩八。
八個印地安小男孩,德文城裡去獵奇;
丟下一個命歸西,八個只剩七。
七個印地安小男孩,伐樹砍枝不順手;
斧劈兩半一命休,七個只剩六。
六個印地安小男孩,玩弄蜂房惹蜂怒;
飛來一蟄命嗚呼,六個只剩五。
五個印地安小男孩,惹是生非打官司;
官司纏身直到死,五個只剩四。
四個印地安小男孩,結伙出海遭大難;
魚吞一個血斑斑,四個只剩三。
三個印地安小男孩,動物園里遭禍殃;
狗熊突然從天降,三個只剩兩。
兩個印地安小男孩,太陽底下長嘆息;
曬死烤死悲戚戚,兩個只剩一。
一個印地安小男孩,歸去來兮只一人;
懸梁自盡了此生,一個也不剩。
餐桌上還有十個小瓷像。從第一天晚上開始的幾天時間里,每天都有人按著兒歌里述說的方式死去。每死一個人,餐桌上的瓷瓶就會少掉一個。一時之間,人人自危,都希望能找出一個辦法拯救自己的生命。
可是海上起了大風浪,不可能尋得救援或者逃出生天。唯一的求生辦法就是找出兇手。
誰是兇手呢?荒島已經被他們搜尋數遍,不可能有容身之處,所以兇手必然在他們中間。
倖存著的人們彼此懷疑,彼此試探,可是一切的警戒一切的提防還是沒有能阻止那最後一刻的到來。
風浪停息了,島上的明爭暗鬥也停息了,只留下了十具屍體,無人生還。
這是一部十分成功的小說,以至於後來許多推理劇都借鑒於此。
4. 荒島求生景苒最後結局是什麼
荒島求生景苒最後結局是死了,顏世民把景苒殺了,顏世民的妻兒是景苒派人殺的。
荒島求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結局,玩家只要經營得當,想活多久活多久。以任務線來看,大部分玩家基本上是在殺完所有boss、房子改完、成就打滿、稀有物品全收集,基本上就宣告完結了,再玩下去也是反復的游戲過程。
《荒島求生》生存技巧:
1、這游戲的油和水非常的珍貴。水用蒸餾器收集,造好以後需要向期中假如繩草或者椰子葉,過一段時間才回出水,油的話需要煉油器,用土豆煉油,如果用油量大,推薦多種土豆(我種了8顆土豆樹)。
2、箭的話20支左右足夠了,記得這個版本更新後有個打boss很好的方法,就是不要上站立點上,版本更新後boss的攻擊頻率很高,它會圍著站立點轉圈,你靠著站立點在水下和它一起轉圈,邊轉圈邊射它,幾乎可以無傷。
3、告訴大家一下怎麼去boss點,有三種方法。第一做救生筏過去,到boss點拋錨,第二到達離他最近的一個島,然後游過去,不要開自己的木筏過去,木筏在深海中無法拋錨,這個版本船會自己飄走。第三,開飛機過去,把飛機放到站立點上。切記,在站立點上不要存檔,存檔的話再讀檔會少東西,我上次在站立點存檔再讀檔,飛機沒了,鋪蓋卷也沒了,巨傷。
5. 野外求生的事例【要有人的名字,關於野外生存】
回答一:
記得當年「中日少年內蒙古夏令營活動」嗎?
日本少年生活條件明顯優於中國少年,但中國少年的野外生存能力卻明顯不及日本少年。其弊端是中日兩國的教育模式不同。因為日本注重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中國注重培養孩子守紀律能力。
補充:我沒有崇尚日本的意思,只是就事論事。
回答二:
一、什麼是野外生存野外生存即人在食宿無著的山野叢林中求生。 一些世界著名小說,如英國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斯科特。奧代爾的《海島孤女》、法國儒勒。凡爾納的《神秘島》、美國傑史。倫敦的《熱愛生命》等,書中的主人公失落在沒有人煙的荒野上,食宿無著,但他們以豐富的野外生存知識和頑強的毅力戰勝了種種艱難險阻,擺脫了困境。 在實際生活中,也有許多真實的事例: 1971年聖誕節的前夕,一架美國洛克希德飛機在秘魯上空失事,乘客中只有一位十六歲的德國姑娘朱利安妮活了下來。朱利安妮遇難之後,孤身一人失落在茫茫的熱帶叢林中。由於朱利安妮在十四至十五歲時,曾和父母同住在南美一個研究站里,在那兩年中,學到許多如何在熱帶叢林里求生的寶貴知識:她知道森林中哪些野果可食哪些是有毒的;知道那裡的蜘蛛、蒼蠅、蚊子和螞蟻非常多,對人來說都和美洲虎一樣危險;還知道能夠逃生的辦法就是找到一條河,順著河流便可以到達安全地帶。朱利安妮全部的食品就是一袋餅乾和一塊被雨淋濕了的聖誕節蛋糕。她在許多人喪生的熱帶叢林中奇跡般地度過十天,在叢林中跋涉了25公里,終於活了下來。 1973年,菲律賓警察部隊得到當地農民的報告,在盧邦島發現了兩個舊日本軍人在山崗上燒稻草。菲律賓警察部隊索特上士等三人連忙趕到現場,山崗上的兩個日本軍人立即舉槍射擊。在對射中,一名日本軍人被擊斃,另一名逃入密林中。 後經查明,被警察擊斃的是一等兵小冢金七,而跑掉的是少尉小野田寬郎。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扔下,奉命潛伏(自稱是沒有接到上級的撤退命令),竟在異國的山林荒野中秘密的生活了二十八年。據說小野田之所以能夠在山林里象原始人一樣長期生存下來,是因為曾在日本陸軍中野偵察學校受過有關的訓練。還有消息說,目前在南太平洋的巴納島仍有遺留下來的舊日本軍人活動的遺跡。 1980年,我國科考隊在新疆羅布泊沙漠地帶進行科學考察。其中有的同志懂得哪些生物是可食的,哪些是不可食甚至是有毒的,因而他們在食物、飲水缺乏的艱苦環境中,會捕捉晰蜴,剝皮而生吞其肉,吃蛇,飲野駱駝奶,還用梭梭(一種沙漠植物)的根莖和蘆葦根來充飢。他們「茹毛飲血」,與大自然搏鬥,表現了頑強的生存能力。 這些活生生的事例,說明了人們掌握野外生存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野外生存在作戰中的意義深入敵後作戰的偵察兵、游擊隊和空降兵、海軍陸戰隊,以及在戰斗中與部隊失去聯系的戰士和失事的空勤人員,在孤立無援的敵後或生疏的荒野叢林和孤島上,在食品斷絕的情況下,如何生存下去?野外生存所包括的知識非常廣泛,總的來說是:判定方位、迷途的處置;獵捕動物和採食野生植物充飢;就地取材,構築簡易的露營遮棚;識別利用草葯救治傷病等。概括起來,即走、吃、住、自救四項。這是偵察兵、特種部隊及空勤人員必須掌握的知識,敵後游擊戰將佔有很重要的戰略地位。對於無固定後方、無固定後勤保障的敵後游擊隊來說,掌握野外生存的本領,堅持作戰,更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我國革命戰爭中,由於敵強我弱,我軍在敵人優勢兵力的圍追堵截下,糧食補給困難,甚至斷絕。我廣大作戰員經常不得不依靠採食野菜、野果充飢。長征經過草地時,紅軍戰士曾用縫衣服的針線製成魚鉤釣魚。敬愛的朱德總司令不顧生命危險,親自嘗試野菜是否有毒。老一輩革命軍人,在這方面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經驗,樹立了艱苦奮斗的光輝榜樣。陳毅元帥在《贛南遊擊詞》中對我軍這種艱苦卓絕的野營戰斗生活作了生動的描述:「糧食封鎖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數,野菜和水煮。」「嘆缺糧,三月肉不嘗。夏吃楊梅冬剝筍,獵取野豬遍山忙,捉蛇二更長。」解放以後,新一代革命戰士發揚老一輩軍人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廣西邊防某團觀察所的十三名偵察兵、通信兵、炮兵,吃野菜,用雨布接露水,堅持七晝夜,取得了指示炮兵摧毀敵九個目標,殺傷敵大量有生力量的顯著戰績。在戰斗中還有一些負傷掉隊的戰士,他們靠吃魚腥草、稔子等野菜、野果,以極大的愛國熱忱和頑強的毅力返回戰友們的身邊。我們的戰士,無論是平時還是戰時,無論是深入敵後遂行偵察作戰任務,還是戰斗中與部隊失散,或是由於海、空事故而處於孤立無援的困境,都應當發揚我軍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堅定必勝信念,克服孤獨、恐懼、飢餓、疲勞、傷痛等一切困難,不但與敵人斗,還要與大自然搏鬥,並且要戰而勝之,這才無愧於革命軍人這一光榮稱號。三、外軍的野外生存訓練在越南戰爭期間,一些美軍飛行員跳傘落到叢林中,因缺乏生存知識而喪生。因而美軍於1965年把野外生存列為正式訓練科目,並在菲律賓的呂宋島、巴拿馬等美國空軍基地設立熱帶生存訓練學校,在美國的阿拉斯加空軍基地還設有專門訓練寒區求生的極地訓練學校。學校請當地的土著人(如印地安人)指導學員掌握各種條件下的吃、住、自救等方面的生存技能。美軍的生存訓練分為室內教學與野外實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室內教學:講授有關野外吃、住、自救等方面的知識,並放映關於山野叢林地生活的電影、幻燈來介紹作戰區域的地理環境,以及各種可能遇到的動、植物。室內教學主要目的是使學員了解野外生存的知識並消除恐懼心理。第二階段,野外實踐:受訓學員將室內所學的知識運用於實際。在食品斷絕的情況下,訓練學員利用簡便器材獵捕野兔、野豬、蛇;用肩章、領章、針、骨頭做成魚鉤來釣魚;採食野果、野菜;以及「鑽木取火」和利用竹筒作飯等應急條件下就地取食的技能。還要學會就地取材搭設臨時的棚帳和床鋪,以及利用野生葯用植物醫治傷病等。日本航空自衛隊很重視訓練飛行員在跳傘或迫降到海上後如何脫險和生存。內容包括:室內教學、地面訓練和海上實習。地面訓練有:海上一般生存方法,救生衣和各種救生艇的使用,應急處置法,信號的使用,海上可食動、植物及防鯊魚等危險魚類的一般知識,耐水服的正確使用,創傷、暈船、溺水等救急處置。海上實習有:學會穿戴救生衣、鞋、飛行服游泳,落水後因強風而被傘拖拉時的解脫方法等。 目前,一些國家的軍隊十分重視野外生存訓練。1982年4月的英阿馬島戰爭中,甚至連臨時隨軍采訪的英國廣播公司的記者也要接受野外生存的速成訓練。以使這些非軍人能迅速地適應艱苦的戰場環境。這些記者在報道中寫道:「應當迅速掌握原始的求生技能,例如這會隨時保留一雙乾燥的襪子,並且把潮濕的襪子拴在褲子裡面,或者在夜間把它們放在腿襠里,到早晨就幹了。」 野外生存更為各國特種部隊所注重,如美國「綠色貝雷帽」部隊的士兵,在掌握了軍用車輛的駕駛、徒手格鬥、夜間跳傘、海上和山地滲透等特種部隊作戰技能後,在最後的綜合訓練中還要求士兵能在體力和精力消耗很大的情況下通過野外生存的考驗。士兵不帶地圖、食品和飲用水進入生疏的熱帶叢林,向指定的目標行進。途中,隊員只能捕食蛇獸充飢,採掘植物的根莖,吃其汗解渴。而教官則作為假設敵預先設伏,頻頻發起偷襲,凡疏於戒備當了俘虜的,就要從特種部隊中淘汰。 蘇軍總參謀部情報部直接指揮的特種部隊,他們除了進行搜集情報和搞破壞活動的訓練外,為了適應敵後派遣任務的需要,還要學習單兵或以小組形式的野外生存技能和如何應付盤問。 英阿戰爭中,在馬爾維納斯群島登陸作戰的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特別舟艇勤務突擊隊」(SBS),在和平時期訓練中,經常攜帶防雨斗篷、匕首、手槍、繩索、釣魚的鉤和線、小指北針,由教官率領,在大雪覆蓋的深山中,進行為期一周的生存訓練。英國皇家陸軍「特別空勤團」(SAS)的訓練課程中,最能考驗士兵的是在埃克斯穆爾舉行的為期三周之久、稱之為「戰斗—活下來」的生存課。訓練中,「特別空勤團」的隊員在其它部隊士兵搜捕的情況下,在荒野中度過許多個艱苦的晝夜。他們只能挖掘陷井獵捕動物,釣魚,採食海藻、蘑菇充飢。正是這種嚴格的訓練,使「特別空勤團」士兵能成為生存技術的行家。在英阿馬島戰爭時,英軍在大舉登陸前的偵察中,一隻「特別空勤團」的橡皮艇被風浪沖到遠離目標的南喬治亞半島附近。艇上的士兵涉水上岸,他們將野外生存的技能付諸實踐,堅持了五晝夜,直到該地區阿根廷軍隊投降。另一個潛伏在阿軍陣地中間的偵察組,只攜帶了14天的壓縮干糧,然而他們依靠這些口糧堅持了26天。 設立在法國東南部的科利烏爾和蒙路易地區的法軍突擊隊全國訓練中心,在其單兵訓練中亦有「隱蔽」、「野炊」、「尋找食物」等訓練課目。 日本自衛隊突擊隊亦極重視軍人的生存訓練,在陸上自衛隊富士學校,附設一個專門培養特種部隊教官和助教的研究班,生存技能也是訓練內容之一。 通常,日本自衛突擊隊的生存訓練持續一個星期。在此期間,每個受訓隊員只發一點點應急的糧食。這點糧食肯定是不夠的,他們只有「自找生路」。為了防止隊員向當地居民乞食,訓練場地都選在荒無人煙的深山密林。隊員們必須以野果、草根、蛇、鼠、野兔等一切能吃的東西充飢,以鍛煉瀕臨絕境的生存能力。 日本陸上自衛隊突擊隊還有一套供單兵使用的生存裝備,這些物品是在無後勤保障條件下,求生存最低限度的必需品,全套裝備共十四樣,收納在一個天藍色的小盒子中。其中有: 鏡子(它不僅是日用品,還可利用陽光的折射,進行陸、空聯絡,指示位置。必要時,鏡子邊緣銳利的稜角還可以起到小刀的作用);鉛筆、紙;縫衣針、線和小刀片;以及夜光紙、蠟燭、防風火柴、凸透鏡(放大鏡,它可在沒有火柴或火柴受潮時,利用太陽光聚集取火);還有獵捕小動物的繩套;釣魚的鉤和線;識別可食或有毒植物的說明書;人體不可缺少的鹽;用途廣泛的酒精;高級營養素;防炎症的外用軟膏;用於飲用水消毒滅菌的凈水劑等。待續……
6. 求推薦幾本關於荒島求生的小說
1、《和空姐荒島求生的日子》簡介:飛機失事,我和一群空姐降落在荒島。沒版有救援,只有層出不窮的危險權和敵人。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樂無窮。這是我的荒島,我用勇氣和智慧,打造我的世界...
2、《和美女老師的荒島生活》簡介:本來是坐船旅遊,卻變成了翻船海難。老天沒讓我死,卻讓我和美女老師漂到了一個無名荒島上……
3.《神秘島》
《神秘島》是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三部曲的第三部,全書共3部62章。
故事敘述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幾個被困在南軍中的北方人,中途被風暴吹落在太平洋中的一個荒島上,他們團結互助,建立起幸福的生活;直到格蘭特船長的兒子羅伯爾所指揮的「鄧肯號」經過那裡時,才把他們搭救;回到美國之後,這幾個「島民」又重新開始他們在島上建立的事業。
7. 找一本關於荒島求生的小說!!
推薦法國科幻作家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神秘島》,
8. 《絕地求生》海島圖有什麼卡人的BUG
游戲《絕地求生》自問世以來就常年占據熱搜榜,一句“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的標志語更是讓游戲《絕地求生》風靡海內外引得無數玩家為之嚮往!
不過小夥伴們你們知道《絕地求生》中有哪些可以為我們所用的隱藏BUG嗎?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就請接著往下看吧!
小夥伴們還知道哪些卡人的BUG呢?快來評論區告訴我吧!
9. 興城市覺華島旅遊經濟區的海島傳說
相傳在1000多年前,有位名叫覺華的僧人帶著兩個徒弟,駕著一葉扁舟從南洋入渤海,飄泊到此。只見島上古樹參天,怪石嶙峋,百花爭艷,彩蝶飛舞,百鳥齊鳴;島外海浪澎湃,山花爛漫而馨香,海鳥婉轉而翱翔,誠有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之妙,令人心曠神怡,寵辱皆忘,便居住下來。他出資建了一座金碧輝煌的九脊重檐歇山大殿----大龍宮寺,專修佛事。隨後,島上碑碣林立,塔幢參列,人煙繁盛,成為聞名遐邇的佛教勝地。金代詩人王寂《覺華島》、《留題覺華島龍宮寺》 中雲奔霧涌白浪卷,一葉掀備洪濤中;平生點檢江山好,我自龍宮覺華島;四顧鯨波翼寶岩,玻璃環押青螺髻;夜涼海月耿不寐,幾欲舉手捫天星和清代詩人和瑛的碧海真如畫,蓬壺隔水崖,波瀾成雉蝶,精鑿隱人家。時放桃花棹,堪尋菊谷花,何當乘躋往,絕頂隱流霞都是贊美菊花島的,其迷人的自然風光便可見一斑。
古島名源於太子丹
菊花島俗稱大海山,在唐宋時代稱桃花島,遼金時代稱覺華島,因島上盛開野菊花,於1922年改稱菊花島。該島是遼東灣第一大島,面積13.5平方公里,距離興城海濱12.5公里,距陸地最近處僅7.5公里,與古城、溫泉、首山、海濱並稱為「興城五寶」。
此島每一時期的稱謂都有著頗富傳奇色彩的背景傳說,甚至還附帶與傳說互為印證的歷史遺跡。比如取名桃花島,就與一位戰國時代的風雲人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此人就是派荊軻刺秦王、大名鼎鼎的燕太子丹。據傳,太子丹刺秦失敗後,乘一瓣桃花逃亡於此島,而此島春季來臨時,桃花遍野蜂嬉蝶舞,故得名桃花島。太子丹乘桃瓣渡海絕無可能,可能是乘一形如桃花瓣的木舟逃亡此島的。
燕國雖號稱擁有遼東,但其實際控制區僅在今天的北京一帶,北京郊區的山嶺中仍存有燕長城遺跡,燕國修築的烽火台在如今大連庄河的山區中還能見到。荊軻謀刺秦王嬴政失敗後,秦借機大舉伐燕,身為主謀者的太子丹被迫出逃。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修路工人在庄河桂雲花鄉修公路時,在兩米多深的、夾雜亂石的黑土層中發現了一柄戰國青銅劍,依據劍身刻字起名為「春平侯劍」。據專家考證,此劍是秦國擊滅韓、趙、魏國後繳獲的戰利品,而在隨後攻打燕國攻取遼東時,秦軍不慎將此劍失落於庄河桂雲花鄉。庄河距興城路程不遠,太子丹逃出燕國國都後,途經狹長的遼西走廊時,是極有可能選擇這座濱海小島作為藏身之處的。從某種角度講,秦軍攻滅燕國的進軍路線大體是沿著燕太子丹的出逃軌跡追蹤跟進的,對太子丹恨之入骨的秦王嬴政發誓搜山尋海也要抓到自己的仇人。後來,太子丹又逃往當時的衍河,即今天的太子河。
覺華島上有一深100多米的山洞,盛傳太子丹在此洞避難,故稱之為「藏王洞」。此洞也稱「唐王洞」,當地人稱,唐太宗李世民巡遊遼東時曾在此洞避過雨。唐太宗在遼寧留下的足跡可從一些地區的名稱起源尋覓蛛絲馬跡。如鳳城的賽馬、遼陽的首山,覺華島的「唐王洞」也極有可能歸屬此列。
在這座與兩位歷史名人有著微妙聯系的神秘山洞中,考古學者曾找到石凳、鐵碗等物件,現在洞壁仍有燈龕數個。專家分析,修築此洞的目的,一是當年島上僧人藏放經書,二是附近居民為躲避戰亂之用。
由於此島曾獲名「桃花島」,不禁令人聯想起金庸武俠小說的代表作《射鵰英雄傳》中描述的桃花島。前幾年,一些濱海地區為開發當地的旅遊產業,紛紛借題發揮,言自己區域內的某島就是桃花島。後來舟山群島中的一同名小島捷足先登,規劃興建了「金庸武俠文化村」,金庸先生欣聞題詞「碧海金沙桃花島」。興城桃花島與此殊譽擦肩而過。不過有人推測,金庸名篇《鹿鼎記》中提及的「神龍島」可能與興城桃花島有關,但僅是一說而已。
不久前,考古工作者在覺華島東南的風涼山上,發現了距今4000年的多件磨製石器。其中兩件石器——半截石磨棒與石斧異常珍貴,石斧雖經千年滄桑,出土時刃部依然鋒利。這些磨製石器的材質均取自島中石山,是該島遠古時期就有人類居住繁衍、生活勞動的有力證據。同時,這一重要發現也將該島的人文歷史由遼聖宗時代向前推進了數千年。
據專家考證,古興城縣城所在地就設在覺華島,歷史上的覺華島是比對面陸地還要繁華的一塊豐饒沃土。在覺華島東南角的牆子里村的農田間,呈方形圍起的土稜子就是當年古興城縣的遺址。覺華島如今隸屬興城市管轄,但它的歷史卻要比遠近聞名的興城悠久得多。
覺華島住過一位帝王之師
覺華島之所以稱之為「覺華」,與一名僧人的法號有關。一千多年前,有位名僧叫覺華,號稱圓融大師。他帶兩名徒弟,駕一葉小舟,從東海至渤海,歷經艱辛漂流到一海島上。但見島上花香鳥語、怪石嶙峋、草木蔥蘢、景色幽雅。飢渴多時的師徒三人喝夠甘甜的島上清泉,飽餐林中瓜果,頓覺身輕體健、寵辱皆忘,於是定居此地,將該島起名為「覺華島」。
據傳,某日,覺華島上空突然烏雲密布、電閃雷鳴、海浪滔天、暴雨襲來。覺華突然想起,這一天是渤海龍王的生日,於是帶兩位徒弟雙掌合於胸前,佇立海邊冒雨默念龍王經。風雨過後,海灘上居然到處散落著晶瑩耀眼的瑪瑙、珍珠、珊瑚、琥珀。覺華與兩位徒弟帶這些珍寶揚帆出海,廣招能工巧匠,花兩年工夫在此島開山鑿石、掘土伐木,建成了一座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的九脊重檐歇山大殿——大龍宮寺。
大龍宮寺屹立於覺華島東南端的海岸邊。自此僧侶雲集、香火鼎盛,覺華島也成為遐邇聞名的佛教聖地,覺華本人自然成為大龍宮寺的第一任主持。大龍宮寺建成後成為遼代的佛教中心,佛寺主持被遼人奉為國師,「南有普陀山,北有覺華島」的說法在當時十分流行。
覺華主持後來收了一位名叫郎思孝的徒弟,覺華圓寂後,郎思孝就做了大龍宮寺的第二任主持。這位郎思孝可非等閑人物,他是皇太後蕭菩薩為遼興宗耶律宗真欽點的老師。
郎思孝法名志全,是今遼寧朝陽人,雖曾出仕做官,但目睹官場腐敗心灰意冷,遂削發為僧皈依佛門。在覺華島修行期間,他憑借聰穎天資與不倦苦學,很快通讀了佛教經典著作並對佛學要義心領神會,尤其在華嚴宗方面的研究獨樹一幟,令同輩望塵莫及。
郎思孝出任帝師後,不斷以佛法感化興宗皇帝。在他的循循善誘下,興宗皇帝處理政務以寬大為懷,經常赦免罪犯、釋放死囚,凡監獄中沒有囚犯之地,地方官均受獎勵。遼興宗的一系列德政澤惠百姓,郎思孝對遼興宗的諄諄教導可謂居功至偉。
郎思孝與遼興宗的師徒關系十分融洽且善始善終。郎思孝69歲那年冬天,遼興宗掛念恩師,委派閣臣張世英攜帶御書、御賜香與防寒物品前去探望,令郎思孝感動不已。
郎思孝後歸隱覺華島,遼興宗感戴恩師教誨,賞賜重金助郎思孝擴建海雲寺。公元1087年春,遼西大旱,飢民食不果腹,海雲寺捐錢千萬貫。郎思孝刻苦鑽研《華嚴經》,造詣很深,是遼代華嚴宗最早的傳人。郎思孝能夠潛心學術研究並擴建覺華島的佛堂寺院,離不開遼興宗的鼎力支持。
一個皇帝、一個僧人,地位相差懸殊,彼此間卻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意並始終如一,留下一段千古佳話。金代遼東路刑獄官王寂在自己撰寫的《遼東行部志》中贊嘆道:「詳其始終,皇帝問詢,禮如平交。非時有大過人者,安能使時君推慕如此?然亦千載一遇,豈偶然哉!」
覺華島還接待過數位皇帝。唐太宗是否到過此島,暫無一手史料佐證,但遼聖宗耶律隆緒曾光臨此島卻在《遼史》中有明確記載。遼聖宗崇尚佛學、擅長騎射,登臨覺華島後,被此島濃郁的佛教氛圍與觸目可及的美景深深吸引。離開此島5年後,即公元990年,在覺華島建城並設置興城縣。
當年的覺華島是如今興城地區的中心,在覺華島的周邊地帶,有多位帝王級人物御駕親臨。五代時期後晉的亡國皇帝石重貴曾經「傍海道」(即遼西走廊)被押解入遼,是有史料可考的第一位來過興城地區的中原王朝的皇帝。前燕文明帝、金世宗完顏雍曾到此一游。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曾率兵於此激戰明軍。其後,順治、乾隆、嘉慶、道光四位皇帝都來過興城。
在元代,覺華島成為元軍的養馬場。覺華島當時稱桃花島,歸永平管轄。《元史》有記載,「永平地哈喇赤千戶六十」,哈喇赤是牧人的意思,桃花島上的哈喇赤千戶是個蒙古人,叫青昔寶赤赤班,這些牧人在桃花島放養數以千計的臀部烙有印記的軍馬。朝廷對牧人的管理很嚴格,軍馬若死亡,牧人要按價賠償。元朝時,桃花島上人煙稀少,荒地多,空氣清新、植被茂盛,是一處非常理想的軍馬場。這里放養的軍馬膘肥體壯,每年牧人都通過舟楫為朝廷選送許多良馬。這些來自桃花島的優良軍馬伴隨能征慣戰的蒙古軍在亞歐大地上縱橫馳騁。
明清激戰島上被殺萬餘人
經多年開發,覺華島在明代已成遼東地區的著名港口,其北邊海港稱為靺鞨口,是出入海島的咽喉。明督師孫承宗既經營寧遠城的築城與戍守,又經營覺華島的囤糧與舟師。尤其在廣寧城失陷後,明軍御守重在寧遠城,糧儲則重在覺華島,覺華島成為明軍的一個囤積糧料的基地。
明覺華島的水師,當時由游擊金冠統領。其作用為:一是看護島上的糧料、器械;二是配合陸師由海上襲擊後金軍,以期恢復遼東失地;三是策應寧遠之城守——正如文獻記載:「以築八里者築寧遠之要害,更以守八里之四萬當寧遠之沖,與覺華島相犄角。而寇窺城,則島上之兵,旁出三岔,燒其浮橋,而繞其後,以橫擊之。 」
因地處要沖,因此覺華島成為明軍與後金軍的必爭之地。 1626年,努爾哈赤攻擊寧遠受挫,轉攻覺華島。時值隆冬,海面冰封,從岸邊履冰可直達島上。為加強防禦,姚撫民等守軍,沿島鑿開一道長達15里的冰濠,以阻擋後金騎兵的突入。然而,天氣奇寒,冰濠鑿開,不久即穿而復合,姚撫民等率領官兵「日夜穿冰,兵皆墮指」,但收效甚微。
1626年正月二十六日,努爾哈赤一面派少部分兵力繼續攻打寧遠城牽制袁崇煥;一面暗命騎兵主力進攻覺華島,由武訥格率領後金騎兵約數萬人由冰上奔襲覺華島。明軍鑿冰15里為濠,列陣以車楯衛之。辰時,武訥格統領的後金騎兵,分列12隊,武納格居中,撲向位於島「龍頭」上的囤糧城。島上明軍,「鑿冰寒苦,既無盔甲、兵械,又系水手,不能耐戰,且寡不敵眾」。後金騎兵履冰馳進,從靺鞨口登岸,攻入囤糧城北門沖進城中。後金騎兵馳突亂斫,島上水兵陣腳遂亂。城中囤積糧料被火焚,一時濃煙蔽島,火光沖天。後金軍隨後轉攻東山,萬騎馳沖,明守島官兵雖拚死抵抗卻無異以卵擊石。史載「島中諸將,金冠先死,而姚與賢等皆力戰而死。 」金冠之子,武舉金士麟,迎父喪出關,聞警赴島,親率三百義男與後金軍力戰,寡不敵眾,三百人皆戰歿。
此戰,明軍損失慘重,覺華島上的明軍7000餘名和商民7000餘丁口被後金軍殺戮;糧料8萬余石和船2000餘艘被後金軍焚燒;覺華島作為明朝關外的後勤基地遭摧毀,明軍駐島官民僅存活十餘人。而後金軍所付代價輕微,戰後統計,陣亡人數僅為269名。
戰後,袁崇煥作了《祭覺華島陣亡兵將文》,祭文如哀聲在耳,激憤人心,「苒苒遊魂,何不相結為厲,殲仇泄憤?在生之志,藉死以伸,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也。 」
明朝與後金的寧遠之戰,明軍在主戰場——寧遠城獲勝,而在分戰場——覺華島則失利,但總的說來勝利是主要的,因此,明朝稱這場勝仗為「寧遠大捷」。
覺華島的明囤糧城,今存遺址,仍清晰可見。城呈矩形,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250米,牆高約10米、底寬約6米。北牆設一門,通城外港口,為糧料、器械運輸之通道。南牆設二門,與「龍脖」相通,便於島上往來。東、西牆無門,利於防守。城中有糧囤、料堆及守城官兵營房遺跡,還有一條縱貫南北的排水溝。
水師營在覺華島的美好時光
清朝統一中國後,鑒於旅順口一帶海防的重要性,於1713年9月設置旅順水師營,並於1714年正式出海巡哨。旅順水師營有戰艦10艘,兵員500人,是大清國北部海疆實力最強的艦隊。
大清兵部專門為旅順水師營劃定了「巡海范圍」:西至菊花島(即覺華島),東至鴨綠江,菊花島是旅順水師營巡哨的西端起點。島上建有專門供官兵休憩的房屋,水師官兵登島後有時要停留月余才能登船返航。
抵達菊花島後,巡哨的領隊軍官要書寫巡航記錄,多為「平安無事」之類的尋常語句。在菊花島停留期間,軍務之餘,水師營官兵除飽覽島上的秀麗景色外,還經常下海捕魚捉蟹,沉浸在漁家生活的樂趣中。
旅順水師營到乾隆朝末期由盛轉衰,開始走下坡路。艦船破舊,經費拮據,已到了無力出海巡哨的窘困境地,特別是軍官貪生怕死,水師營已失去了戰鬥力。鑒於旅順水師營已無力承擔保衛海疆的重任,1880年,光緒皇帝下旨裁撤水師營,由洋務派李鴻章創建的北洋水師取而代之,從此,菊花島上再也見不到水師營官兵的身影。
菊花島作為遼東灣最大的島嶼,在清代260多年的時間里,居然戰火平息,未發生過一次戰斗。漁民安居樂業,島上呈現出明末以來持續二百多年的太平景象。
近幾年,由於水產資源枯竭,像鰻魚、鯊魚等魚種在遼東灣幾乎絕跡。現在島上居民春天出海捕撈的是銀魚與毛蝦,到了5月1日再出海,捕撈的則是螃蟹。陽光下、沙灘上,到處可見漁家女修補捕具漁網的繁忙身影。
佛院鍾聲依然綿長悠揚,舊壘古跡盡現歲月滄桑,紛飛戰火已是昨日歷史,過往名流悄然封存記憶中。漫遊於覺華島的山山水水間,近觀一處處凝聚悠遠傳說的遺跡舊址,千年時光似瞬間倒卷,有若彈指一揮間,清代詩人和瑛贊美覺華島的五言絕句猶言在耳,「碧海真如畫,蓬壺隔水崖,波瀾成雉堞,精鑿隱人家。時放桃花棹,堪尋菊谷花,何當乘躋往,絕頂隱流霞」。
10. 求一部關於兩個人孤島求生的電影名
六天七夜 Six Days Seven Nights (1998) 哈里遜福特飾演昆恩哈里斯,一個厭惡旅客、行為粗暴的載貨飛行員,有著單純如天堂般的生活,包括輕松地以他那架不畏任何天氣的老飛機載貨為生。他一直過著如他所願的生活......直到遇見蘿蘋夢露(安海契飾),一個刻薄、勢不可當的紐約雜志的記者。正當蘿蘋與她新未婚夫享受假期時,居然又被主管派到大溪地工作,為了達成任務,安海契僱用了當時也正在渡假的貨機駕駛哈里遜福特,要他載她前往工作現場。不料中途遇上暴風雨迫降,只能迫降於一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孤島,他們無計可施只能等待救援。沒想到,這個看似沒人煙的小島,出乎意料的居然是海盜的大本營,他們除了得努力求生外,還得努力躲避海盜的追逐。全片風景美不勝收,哈里遜福特與安海契的演技、魅力在銀幕上相互爭輝,是一部充滿了浪漫、愛情、喜感、冒險與動作的電影
求採納